CN112902235A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02235A CN112902235A CN202110121321.7A CN202110121321A CN112902235A CN 112902235 A CN112902235 A CN 112902235A CN 202110121321 A CN202110121321 A CN 202110121321A CN 112902235 A CN112902235 A CN 1129022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opening
- air guide
- drying
- wi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08—Rang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9/00—Drying devic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e.g. tea-cloth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01—Details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ing combustion ga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8—Arrangement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king compartments, e.g. for warming or for storing utensils or fuel containers; Arrangement of additional heating or cooking apparatus, e.g. gril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02—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heating the drying air indirectly, i.e. using a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包括烹饪设备和灶具,该灶具包括灶壳,还包括烘干柜、具有进风扇叶的烹饪热风通道以及具有导风风机的烘干导风通道,上述烘干柜的烘干热风进口上设设置有加热装置并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的出风口相流体连通,上述烹饪热风通道的进风口与烘干柜的烘干热风进口相流体连通,而该烹饪热风通道的出风口与上述烹饪内胆上的烹饪热风进口相连通。本发明能对餐具进行烘干,使得用户在烹饪结束后能用到烘干后的餐具,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在烹饪设备的烹饪开始阶段能通过烘干柜中的热风为烹饪设备的烹饪内胆供热,从而缩短烹饪内胆的升温时间,提高烹饪设备的烹饪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成灶一般将灶具与蒸箱、烤箱或者蒸烤一体机等烹饪设备集成在一起,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是将灶具与烹饪设备及烘干柜集成在一起的一种灶具。例如专利号为ZL201520815516.1(授权公告号为CN20503737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包括主体、灶台和翻盖,所述翻盖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设有带电磁铁的连接孔,所述灶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压块和微动开关,所述压块与凹槽通过压簧连接,所述凹槽的左右内壁上设有定位孔和通过弹簧与定位孔连接的卡柱,所述主体内设有进气管和控制器,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控制器一端与微动开关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磁阀和电磁铁连接,所述主体上设有冷藏柜、消毒柜和烘干柜。
现有的集成灶一般仅将具有不同功能的设备部分叠加在一起,各部分在功能上未相互关联,从而使得现有的集成灶在结构和功能上不够紧凑,另外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例如现有的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一般集成有灶具、蒸烤一体机以及烘干柜,并且三者分别具有独立的热源,这样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且会使集成灶整机工作时外表面温度过高,进而会使用来安装集成灶的橱柜的温升增加,影响橱柜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烹饪内胆升温时间短的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能源的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降低外排气体温度的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包括具有烹饪内胆的烹饪设备和设置在该烹饪设备之上的灶具,该灶具包括灶壳,该灶壳具有上部开口的底盘和盖合在该底盘的开口上的面板,上述烹饪内胆的上方设置有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烘干柜、具有进风扇叶的烹饪热风通道以及具有导风风机的烘干导风通道,上述烘干柜的烘干热风进口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并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的出风口相流体连通,上述烹饪热风通道的进风口与烘干柜的烘干热风进口相流体连通,而该烹饪热风通道的出风口与上述烹饪内胆上的烹饪热风进口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灶壳的面板上开设有排风口,还包括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该第一排气通道的进风口与上述灶壳的内腔连通,第二排气通道的进风口与上述排气通道的排气口连通,上述第一排气通道的出风口和第二排气通道的出风口分别与上述排风口相流体连通,并且,该第一排气通道的出风口端和第二排气通道的出风口端能分别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发生热传递。这样能将灶具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及烹饪设备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作为烘干柜热源的一部分,实现对能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能降低灶具和烹饪设备外排气体的温度。
进一步,为使第一排气通道的出风口端和第二排气通道的出风口端能更好地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发生热传递,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出风口端和第二排气通道的出风口端分别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紧贴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导风腔和出风通道,该导风腔具有第一导风口、第二导风口、第三导风口、第四导风口以及第五导风口,其中,第一导风口与上述烘干柜的烘干热风进口相流体连通,第二导风口与上述烹饪热风通道的进风口连通,第三导风口与上述第一排气通道的出风口连通,而第四导风口与上述第二排气通道的出风口连通,上述出风通道的进风口与上述第五导风口连通,而该出风通道的出风口与上述灶壳的面板上的排风口连通,并且,该导风腔中设置有能相对于导风腔移动的导风控制件,该导风腔至少具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下,上述第一导风口与第二导风口分别开启,而第三导风口、第四导风口以及第五导风口均关闭;第二种状态下,上述第三导风口、第四导风口以及第五导风口均开启,而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分别关闭。这样当烹饪设备不工作时上述导风控制件处于第二种状态,当烹饪设备开始工作时,上述导风控制件处于第一种状态,烘干柜中的热空气能进入烹饪设备的烹饪内胆中,从而加快烹饪内胆的升温。当烹饪设备烹饪一段时间后,上述导风控制件处于第二种状态,这样灶具和烹饪设备产生热量能作为烘干柜的热源之一,并能通过上述出风通道外排。
进一步,为能较好地使得上述导风腔在上述第一种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还包括外形呈圆柱状的导风箱,该导风箱的内腔构成上述导风腔,上述导风控制件为外形呈圆柱状的中空结构,该导风控制件沿导风箱的中心轴方向嵌装在上述导风箱中并与该导风腔的大小相匹配,且该导风控制件能沿导风腔中的中心轴方向来回移动,上述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分别开设在导风箱的第一侧面上,而上述第三导风口、第四导风口以及第五导风口开设在与上述第一侧面相对的导风箱的第二侧面上,并且上述第一导风口和第五导风口沿轴向并列设置,而上述第三导风口和第四导风口沿周向并列邻设而且两者与上述第二导风口沿轴向并列设置,并且,上述第二导风口与第五导风口相对设置,而上述第三导风口及第四导风口与上述第一导风口错开设置,上述导风控制件上的一侧侧面上沿周向开设有第一通风口,与该第一通风口相对的导风控制件的另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该第二通风口与第一通风口错开设置,第一通风口能与第一导风口和第五导风口中的其中一个相通,并且,第一导风口与第一通风口相通时,第五导风口被导风控制件的侧壁的对应处遮蔽,而第五导风口与第一通风口相通时,上述第一导风口与导风控制件相互错开,而第二通风口能与第三导风口及第四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中的其中一个相通,并且,第三导风口及第四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通风口相通时,另一个被导风控制件的侧壁对应处遮蔽。
进一步,所述进风扇叶安装在上述导风控制件中,该进风扇叶的驱动电机安装在上述导风箱之外,且该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依次穿过导风箱其中一个端面的中心以及导风控制件对应端面的中心而安装在进风扇叶的中心孔中。一方面,使得集成灶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通过进风扇叶的转动能为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中的气流流入导风腔、导风腔中的气流流入烹饪热风通道以及导风腔中的气流进入烘干柜提供驱动力。
进一步,所述进风扇叶为离心扇叶,上述第二导风口和第五导风口分别沿其所在的导风箱的截面的切线方向延伸,而上述第一导风口、第三导风口以及第四导风口分别沿其所在的导风罩的截面的直径方向延伸。利用离心扇叶轴向进风、切向出风的特点,使得导风腔中的气流能更好地从第二导风口和第五导风口吹出,从而能实现烹饪热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有效进风,同时,使得气流能更好地从第一导风口、第三导风口以及第四导风口进入导风腔中。
进一步,所述导风控制件能沿上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来回移动,且该驱动电机的外壳在其电机轴所在的端面上朝外延伸有以该电机轴为中心的安装套筒,该安装套筒的外周面上套设有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通电状态下能与上述导风控制件形成磁吸作用,且该电机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容置在上述安装套筒中,且该复位弹簧被限位在导风控制件一端端面与驱动电机的外壳的对应端面之间而使上述导风控制件具有关闭上述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的趋势。这样通过电磁线圈与导风控制件之间形成的磁吸作用能驱动该导风控制件沿上述电机轴的来回移动,进而实现导风腔在上述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进一步,所述烘干柜的一端开设有上述烘干热风进口,而另一端开设有烘干回风口,上述导风风机设置在上述烘干导风通道的进风口上,且该导风风机的蜗壳罩上的进风口与上述烘干回风口连通,还包括烘干导风罩,上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并安装在该导风罩中,且该烘干导风罩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引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口与上述烘干热风进口连通,而引风口与上述第一导风口连通。这样通过烘干导风通道能实现烘干柜内部气流的循环,从而保证烘干柜的烘干效果。
进一步,所述烘干柜设置在上述灶具与烹饪设备之间,上述烘干热风进口和烘干回风口分别开设在烘干柜的背板上,而上述烘干导风通道设置在烘干柜的背侧,上述排气通道设置在烘干柜与烹饪设备之间。从而使得集成灶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烘干柜能更好地利用灶具和烹饪设备产生热量作为烘干热源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集成灶中设置烘干柜,这样能对餐具进行烘干,使得用户在烹饪结束后能使用烘干后的餐具,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利用烘干导风通道为烘干柜提供热风来源,并且,烹饪热风通道的进风口与烘干柜的烘干热风进口相流体连通,而该烹饪热风通道的出风口与上述烹饪内胆上的烹饪热风进口相连通,这样在烹饪设备的烹饪开始阶段能通过烘干柜中的热风为烹饪设备的烹饪内胆供热,从而缩短烹饪内胆的升温时间,提高烹饪设备的烹饪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再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包括具有烹饪内胆11的烹饪设备1和设置在该烹饪设备1之上的灶具2,该灶具2包括灶壳20,该灶壳20具有上部开口的底盘201和盖合在该底盘201的开口上的面板202,该面板202的后侧开设有排风口2021。进一步,上述灶具2与烹饪设备1之间设置有烘干柜4,而烹饪设备1的排气通道3设置在烘干柜4与烹饪设备1之间。
进一步,上述烘干柜4的背板的左侧开设有烘干热风进口41而右侧开设有烘干回风口42,并且该烘干柜4的背侧设置有烘干导风通道6,该烘干导风通道6的进风口上设置有导风风机61,该导风风机61的蜗壳罩610上的进风口6100与上述烘干回风口42连通,而烘干导风通道6的出风口上设置有烘干导风罩62,该烘干导风罩62具有第一进风口621和第一出风口622,其中,第一进风口621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6的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口622与上述烘干热风进口41连通。并且,上述烘干热风进口41上设置有加热装置10,本实施例中该加热装置10为加热管并设置在上述烘干导风罩62中。这样导风风机61工作时,烘干柜4中的冷空气通过烘干回风口42被吸入导风风机61的蜗壳罩610中,接着进入烘干导风通道6中,并通过烘干导风通道6的出风口进入烘干导风罩62,而进入烘干导风罩62的冷空气被加热装置10加热为热空气并进入烘干柜4中,进入烘干柜4中的热空气与待烘干的餐具发生热交换冷却后又从烘干回风口42吹出而进入烘干导风通道6中,并在烘干导风罩62中被加热后再回到烘干柜4中,依次循环,直至烘干工作结束。通过在集成灶中集成烘干柜4,使得用户在烹饪结束后能用到烘干后的餐具,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集成灶还包括第一排气通道91和第二排气通道92,该第一排气通道91的进风口与上述灶壳20的内腔连通,第二排气通道92的进风口与上述排气通道3的排气口连通,上述第一排气通道91的出风口和第二排气通道92的出风口分别与上述排风口2021相流体连通,并且,该第一排气通道91的出风口端和第二排气通道92的出风口端能分别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6发生热传递。这样能将灶具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及烹饪设备1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作为烘干柜4热源的一部分,实现对能源的充分利用,同时通过烘干导风通道6中的冷空气能降低灶具2和烹饪设备1外排气体的温度。优选地,为使第一排气通道91的出风口端和第二排气通道92的出风口端能更好地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6发生热传递,所述第一排气通道91的出风口端和第二排气通道92的出风口端分别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6紧贴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各通道均由金属材质的管道的内腔构成,这样通过将各管道的管壁紧贴设置即能实现相应通道的紧贴设置。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排气通道91和第二排气通道92分别设置在灶具2和烹饪设备1的后侧,并且该第一排气通道91的出风口端和第二排气通道92的出风口端上下并列设置,并且,两者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6前后紧贴设置。
进一步,本发明中的集成灶还包括具有进风扇叶51的烹饪热风通道5,该烹饪热风通道5的进风口与烘干柜4的烘干热风进口41相流体连通,而该烹饪热风通道5的出风口与上述烹饪内胆11上的烹饪热风进口111相连通。这样在烹饪设备1的烹饪开始阶段能通过烘干柜4中的热风为烹饪设备1的烹饪内胆11供热,从而缩短烹饪内胆11的升温时间,提高烹饪设备1的烹饪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导风箱7和出风通道8,其中该导风箱7的内腔构成导风腔70,该导风腔70具有第一导风口701、第二导风口702、第三导风口703、第四导风口704以及第五导风口705,其中,第一导风口701与上述烘干柜4的烘干热风进口41相流体连通,第二导风口702与上述烹饪热风通道5的进风口连通,第三导风口703与上述第一排气通道91的出风口连通,而第四导风口704与上述第二排气通道92的出风口连通,上述出风通道8的进风口与上述第五导风口705连通,而该出风通道8的出风口与上述灶壳20的面板202上的排风口2021连通,并且,该导风腔70中设置有能相对于导风腔70移动的导风控制件71,在该导风控制件71移动过程中该导风腔70至少具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下,上述第一导风口701与第二导风口702分别开启,而第三导风口703、第四导风口704以及第五导风口705均关闭;第二种状态下,上述第三导风口703、第四导风口704以及第五导风口705均开启,而第一导风口701和第二导风口702分别关闭。这样当烹饪设备1不工作时上述导风腔70处于第二种状态,当烹饪设备1开始工作时,上述导风腔70处于第一种状态,这样烘干柜4中的热空气能进入烹饪设备1的烹饪内胆11中,从而加快烹饪内胆11的升温。当烹饪设备1烹饪一段时间后,上述导风腔70处于第二种状态,这样灶具2和烹饪设备1产生热量能作为烘干柜4的热源之一,并能通过上述出风通道8外排。
具体地,上述导风箱7和出风通道8分别设置在上述烘干柜4的背侧,上述导风箱7的外形呈圆柱状并沿前后方向横卧设置,上述导风控制件71为外形呈圆柱状的中空结构,该导风控制件71沿导风箱7的中心轴方向嵌装在上述导风箱7中并与该导风腔70的大小相匹配,且该导风控制件71能沿导风腔70中的中心轴方向来回移动,上述第一导风口701和第二导风口702分别开设在导风箱7的左侧面上,而上述第三导风口703、第四导风口704以及第五导风口705开设在与导风箱7的右侧面上,并且上述第一导风口701和第五导风口705沿轴向前后并列设置,而上述第三导风口703和第四导风口704沿周向上下并列邻设而且两者与上述第二导风口702沿轴向前后并列设置,并且,上述第二导风口702与第五导风口705相对设置,而上述第三导风口703及第四导风口704与上述第一导风口701错开设置,上述导风控制件71上的一侧侧面上沿周向开设有第一通风口711,与该第一通风口711相对的导风控制件71的另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712,该第二通风口712与第一通风口711错开设置,第一通风口711能与第一导风口701和第五导风口705中的其中一个相通,并且,第一导风口701与第一通风口711相通时,第五导风口705被导风控制件71的侧壁的对应处遮蔽,而第五导风口705与第一通风口711相通时,上述第一导风口701与导风控制件71相互错开。而第二通风口712能与第三导风口703及第四导风口704和第二导风口702中的其中一个相通,并且,第三导风口703及第四导风口704和第二导风口702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通风口712相通时,另一个被导风控制件71的侧壁对应处遮蔽。这样当导风控制件71移动至导风腔70的最后端时,导风控制件71的第一通风口711与上述第一导风口701重合,第二通风口712与上述第二导风口702重合,第五导风口705被导风控制件71遮蔽,而导风控制件71的后端壁横隔在导风腔70中,这样使得烘干热风进口41与烹饪热风通道5相连通,烘干柜4中的热风能被用于烹饪内胆11的升温,导风腔70处于第一种状态。优选地,上述烘干导风罩62还具有引风口623,该引风口623与上述第一导风口701,这样经加热装置10加热后的热空气能被直接引入烹饪内胆11中,进一步加热烹饪内胆11的升温。当导风控制件71移动至导风腔70的最前端时,第一通风口711与第五导风口705重合,而第二通风口712与上述第三导风口703和第四导风口704重合,而导风控制件71的前端壁横隔在导风腔70中,第一排气通道91和第二排气通道92的热气分别通过第三导风口703和第四导风口704进入导风腔70中,接着通过第五导风口705由出风通道8外排,此时,导风腔70处于第二种状态。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第一通风口711的大小分别与上述第一导风口701和第五导风口705相匹配,而第二通风口712的大小与第三导风口703和第四导风口704的面积和相匹配,同时第二通风口712与第二导风口702相匹配。
进一步,进风扇叶51安装在上述导风控制件71中,该进风扇叶51的驱动电机52安装在上述导风箱7之外,且该驱动电机52的电机轴521依次穿过导风箱7其中一个端面的中心以及导风控制件71对应端面的中心而安装在进风扇叶51的中心孔中。一方面,使得集成灶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通过进风扇叶51的转动能为第一排气通道91和第二排气通道92中的气流流入导风腔70、导风腔70中的气流流入烹饪热风通道5以及导风腔70中的气流进入烘干柜4提供驱动力。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进风扇叶51为离心扇叶,上述第二导风口702和第五导风口705分别沿其所在的导风箱7的截面的切线方向延伸,而上述第一导风口701、第三导风口703以及第四导风口704分别沿其所在的导风罩62的截面的直径方向延伸。利用离心扇叶轴向进风、切向出风的特点,使得导风腔70中的气流能更好地从第二导风口702和第五导风口705吹出,从而能实现烹饪热风通道5和出风通道8的有效进风,同时,使得气流能更好地从第一导风口701、第三导风口703以及第四导风口704进入导风腔70中。
进一步,导风控制件71能沿上述驱动电机52的电机轴521来回移动,且该驱动电机52的外壳在其电机轴521所在的端面上朝外延伸有以该电机轴521为中心的安装套筒53,该安装套筒53的外周面上套设有电磁线圈81,该电磁线圈81通电状态下能与上述导风控制件71形成磁吸作用,且该电机轴52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54,该复位弹簧54的一端容置在上述安装套筒53中,且该复位弹簧54被限位在导风控制件71一端端面与驱动电机52的外壳的对应端面之间而使上述导风控制件71具有关闭上述第一导风口701和第二导风口702的趋势。这样通过电磁线圈8与导风控制件71之间形成的磁吸作用能驱动该导风控制件71沿上述电机52轴的来回移动,进而实现导风腔70在上述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本发明的工作状态如下:
(1)烹饪设备1不工作状态下,上述导风腔70处于第二种状态下,此时,灶具2工作产生的热气通过第一排气通道91与烘干导风通道6发生热交换后通过出风通道8有灶具2面板202的上方外排。
(2)烹饪设备1开始工作状态下,上述导风腔70处于第一种状态下,烘干柜4中的热空气通过烹饪热风通道5被导入烹饪内胆11中,从而实现烹饪内胆11的快速升温,提高烹饪效率。
(3)烹饪设备1工作一段时间后,烘干柜4与烹饪设备1之间的温度升高,导风腔70处于第二状态下,此时,灶具2工作产生的热气进入第一排气通道91而烹饪设备1产生的热气进入第二排气通道92,第一排气通道91和第二排气通道92中的热空气与烘干通风通道中的冷空气发生热交换,冷却后的气体通过面板202上的排风口2021外排。
本发明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包括具有烹饪内胆(11)的烹饪设备(1)和设置在该烹饪设备(1)之上的灶具(2),该灶具(2)包括灶壳(20),该灶壳(20)具有上部开口的底盘(201)和盖合在该底盘(201)的开口上的面板(202),上述烹饪内胆(11)的上方设置有排气通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烘干柜(4)、具有进风扇叶(51)的烹饪热风通道(5)以及具有导风风机(61)的烘干导风通道(6),上述烘干柜(4)的烘干热风进口(41)上设设置有加热装置(10)并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6)的出风口相流体连通,上述烹饪热风通道(5)的进风口与烘干柜(4)的烘干热风进口(41)相流体连通,而该烹饪热风通道(5)的出风口与上述烹饪内胆(11)上的烹饪热风进口(111)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20)的面板(202)上开设有排风口(2021),还包括第一排气通道(91)和第二排气通道(92),该第一排气通道(91)的进风口与上述灶壳(20)的内腔连通,第二排气通道(92)的进风口与上述排气通道(3)的排气口连通,上述第一排气通道(91)的出风口和第二排气通道(92)的出风口分别与上述排风口(2021)相流体连通,并且,该第一排气通道(91)的出风口端和第二排气通道(92)的出风口端能分别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6)发生热传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91)的出风口端和第二排气通道(92)的出风口端分别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6)紧贴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腔(70)和出风通道(8),该导风腔(70)具有第一导风口(701)、第二导风口(702)、第三导风口(703)、第四导风口(704)以及第五导风口(705),其中,第一导风口(701)与上述烘干柜(4)的烘干热风进口(41)相流体连通,第二导风口(702)与上述烹饪热风通道(5)的进风口连通,第三导风口(703)与上述第一排气通道(91)的出风口连通,而第四导风口(704)与上述第二排气通道(92)的出风口连通,上述出风通道(8)的进风口与上述第五导风口(705)连通,而该出风通道(8)的出风口与上述灶壳(20)的面板(202)的排风口(2021)连通,
并且,该导风腔(70)中设置有能相对于导风腔(70)移动的导风控制件(71),在导风控制件(71)移动过程中,该导风腔(70)至少具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下,上述第一导风口(701)与第二导风口(702)分别开启,而第三导风口(703)、第四导风口(704)以及第五导风口(705)均关闭;第二种状态下,上述第三导风口(703)、第四导风口(704)以及第五导风口(705)均开启,而第一导风口(701)和第二导风口(702)分别关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形呈圆柱状的导风箱(7),该导风箱(7)的内腔构成上述导风腔(70),上述导风控制件(71)为外形呈圆柱状的中空结构,该导风控制件(71)沿导风箱(7)的中心轴方向嵌装在上述导风箱(7)中并与该导风腔(70)的大小相匹配,且该导风控制件(71)能沿导风腔(70)中的中心轴方向来回移动,
上述第一导风口(701)和第二导风口(702)分别开设在导风箱(7)的第一侧面上,而上述第三导风口(703)、第四导风口(704)以及第五导风口(705)均开设在与上述第一侧面相对的导风箱(7)的第二侧面上,并且,上述第一导风口(701)和第五导风口(705)沿轴向并列设置,而上述第三导风口(703)和第四导风口(704)沿周向并列邻设且两者与上述第二导风口(702)沿轴向并列设置,并且,上述第二导风口(702)与第五导风口(705)相对设置,而上述第三导风口(703)及第四导风口(704)与上述第一导风口(701)错开设置,
上述导风控制件(71)上的一侧侧面上沿周向开设有第一通风口(711),与该第一通风口(711)相对的导风控制件(71)的另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712),该第二通风口(712)与第一通风口(711)错开设置,第一通风口(711)能与第一导风口(701)和第五导风口(705)中的其中一个相通,并且,第一导风口(701)与第一通风口(711)相通时,第五导风口(705)被导风控制件(71)的侧壁的对应处遮蔽,而第五导风口(705)与第一通风口(711)相通时,上述第一导风口(701)与导风控制件(71)相互错开,而第二通风口(712)能与第三导风口(703)及第四导风口(704)和第二导风口(702)中的其中一个相通,并且,第三导风口(703)及第四导风口(704)和第二导风口(702)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通风口(712)相通时,另一个被导风控制件(71)的侧壁对应处遮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扇叶(51)安装在上述导风控制件(71)中,该进风扇叶(51)的驱动电机(52)安装在上述导风箱(7)之外,且该驱动电机(52)的电机轴(521)依次穿过导风箱(7)其中一个端面的中心以及导风控制件(71)对应端面的中心而安装在进风扇叶(51)的中心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扇叶(51)为离心扇叶,上述第二导风口(702)和第五导风口(705)分别沿其所在的导风箱(7)的截面的切线方向延伸,而上述第一导风口(701)、第三导风口(703)以及第四导风口(704)分别沿其所在的导风罩(62)的截面的直径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控制件(71)能沿上述驱动电机(52)的电机轴(521)来回移动,且该驱动电机(52)的外壳在其电机轴(521)所在的端面上朝外延伸有以该电机轴(521)为中心的安装套筒(53),该安装套筒(53)的外周面上套设有电磁线圈(81),该电磁线圈(81)通电状态下能与上述导风控制件(71)形成磁吸作用,且该电机轴(52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54),该复位弹簧(54)的一端容置在上述安装套筒(53)中,且该复位弹簧(54)被限位在导风控制件(71)一端端面与驱动电机(52)的外壳的对应端面之间而使上述导风控制件(71)具有关闭上述第一导风口(701)和第二导风口(702)的趋势。
9.如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柜(4)的一端开设有上述烘干热风进口(41),而另一端开设有烘干回风口(42),
上述导风风机(61)设置在上述烘干导风通道(6)的进风口上,且该导风风机(61)的蜗壳罩(610)上的进风口(6100)与上述烘干回风口(42)连通,
还包括烘干导风罩(62),上述加热装置(10)为加热管并安装在该烘干导风罩(62)中,且该烘干导风罩(62)具有第一进风口(621)、第一出风口(622)以及引风口(623),其中,第一进风口(621)与上述烘干导风通道(6)的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口(622)与上述烘干热风进口(41)连通,而引风口(623)与上述第一导风口(701)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柜(4)设置在上述灶具(2)与烹饪设备(1)之间,上述烘干热风进口(41)和烘干回风口(42)分别开设在烘干柜(4)的背板上,而上述烘干导风通道(6)设置在烘干柜(4)的背侧,上述排气通道(3)设置在烘干柜(4)与烹饪设备(1)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21321.7A CN112902235B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21321.7A CN112902235B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02235A true CN112902235A (zh) | 2021-06-04 |
CN112902235B CN112902235B (zh) | 2022-05-17 |
Family
ID=76120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21321.7A Active CN112902235B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02235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17162A1 (en) * | 2001-02-28 | 2002-08-29 | Angelo Po Grandi Cucine S.P.A. | Device for de-humidifying a cooking chamber in an apparatus for food cooking |
JP2011167429A (ja) * | 2010-02-22 | 2011-09-01 | Panasonic Corp | 厨房機器 |
JP2012112619A (ja) * | 2010-11-26 | 2012-06-14 | Sharp Corp | 加熱調理器 |
CN203914598U (zh) * | 2014-05-15 | 2014-11-05 | 赵华卫 | 一种热风烤箱 |
CN205979920U (zh) * | 2016-08-20 | 2017-02-22 | 俞铭捷 | 一种带蒸汽炉的集成灶设备 |
CN208574033U (zh) * | 2017-12-23 | 2019-03-05 | 张朝富 | 多功能消毒碗柜 |
CN110477737A (zh) * | 2019-08-12 | 2019-11-22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及其内胆烘干方法 |
CN209706144U (zh) * | 2018-12-27 | 2019-11-29 | 宁波欧琳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灶 |
CN209915767U (zh) * | 2019-03-30 | 2020-01-10 | 江门市顶厨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热风对流装置的蒸汽烤箱 |
CN110762568A (zh) * | 2018-07-26 | 2020-02-0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集热罩及具有该集热罩的灶具和橱柜 |
CN111503672A (zh) * | 2019-01-30 | 2020-08-0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CN212205540U (zh) * | 2020-04-24 | 2020-12-22 | 林清矫 | 一种红外热风复合烘干机 |
-
2021
- 2021-01-28 CN CN202110121321.7A patent/CN1129022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17162A1 (en) * | 2001-02-28 | 2002-08-29 | Angelo Po Grandi Cucine S.P.A. | Device for de-humidifying a cooking chamber in an apparatus for food cooking |
JP2011167429A (ja) * | 2010-02-22 | 2011-09-01 | Panasonic Corp | 厨房機器 |
JP2012112619A (ja) * | 2010-11-26 | 2012-06-14 | Sharp Corp | 加熱調理器 |
CN203914598U (zh) * | 2014-05-15 | 2014-11-05 | 赵华卫 | 一种热风烤箱 |
CN205979920U (zh) * | 2016-08-20 | 2017-02-22 | 俞铭捷 | 一种带蒸汽炉的集成灶设备 |
CN208574033U (zh) * | 2017-12-23 | 2019-03-05 | 张朝富 | 多功能消毒碗柜 |
CN110762568A (zh) * | 2018-07-26 | 2020-02-0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集热罩及具有该集热罩的灶具和橱柜 |
CN209706144U (zh) * | 2018-12-27 | 2019-11-29 | 宁波欧琳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灶 |
CN111503672A (zh) * | 2019-01-30 | 2020-08-0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CN209915767U (zh) * | 2019-03-30 | 2020-01-10 | 江门市顶厨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热风对流装置的蒸汽烤箱 |
CN110477737A (zh) * | 2019-08-12 | 2019-11-22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及其内胆烘干方法 |
CN212205540U (zh) * | 2020-04-24 | 2020-12-22 | 林清矫 | 一种红外热风复合烘干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02235B (zh) | 2022-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313035C2 (ru) | Печь(варианты), способ охлаждения дверцы печи, сборочный узел для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и сборочный узел печи | |
KR101291426B1 (ko) | 후드 겸용 전자 레인지 | |
CN100441960C (zh) | 烹饪装置 | |
CN100370902C (zh) | 电烤炉 | |
CN110477737B (zh) |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及其内胆烘干方法 | |
CN208720307U (zh) | 一种集成灶 | |
KR101261669B1 (ko) | 후드 겸용 전자 레인지 | |
EP1674798A1 (en) | 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king | |
CN112902235B (zh)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 |
CN114893794B (zh) |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213577615U (zh) | 组合式烹饪器具 | |
CN111990877A (zh) | 组合式烹饪器具 | |
CN112617582B (zh)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 |
CN211795864U (zh) | 一种烹饪一体机 | |
CN110477739B (zh) |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及其内胆烘干方法 | |
CN215838479U (zh) | 一种循环风道的烹饪电器 | |
CN208414922U (zh) | 热风蒸汽熨斗 | |
CN222437973U (zh) | 一种集成灶 | |
CN218246799U (zh) | 一种组合烹饪器具 | |
KR20050077334A (ko) | 벽걸이형 전자레인지 | |
CN220551943U (zh) | 一种集成灶 | |
CN114431697B (zh) | 烹饪器具 | |
CN216079908U (zh) |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217274302U (zh) | 一种燃气灶及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221153773U (zh) | 一种烹饪装置及具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