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9181B - 电极组件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极组件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9181B
CN112889181B CN202080004326.5A CN202080004326A CN112889181B CN 112889181 B CN112889181 B CN 112889181B CN 202080004326 A CN202080004326 A CN 202080004326A CN 112889181 B CN112889181 B CN 1128891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units
electrode assembly
battery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43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9181A (zh
Inventor
胡红伟
田姣
许玉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48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52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9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9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9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9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01M4/587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4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eads or tab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极组件(100)和具有上述电极组件(100)的电池(200)。所述电极组件(100)包括第一极片(10)、第二极片(20)和隔离膜(30)。所述电极组件(100)由所述第一极片(10)、所述隔离膜(30)和所述第二极片(20)卷绕形成。所述第一极片(10)上设有由多个第一极耳单元(41)组成的第一极耳(40)和由多个第二极耳单元(51)组成的第二极耳(50),所述第二极片(20)上设有由多个第三极耳单元(61)组成的第三极耳(60)。上述电极组件通过设置多极耳结构,实现提高电池过流能力、降低温升的目的。

Description

电极组件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及具有该电极组件的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5G的应用,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池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电池中存在电池及整机温升高的问题,过高的温度会降低电池和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现有电池采用双极耳结构,电池的整体过流能力不能得到提升,因此电池和整机的温升仍然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过流能力、降低温升的电极组件和具有该电极组件的电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离膜。所述第二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所述隔离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所述电极组件由所述第一极片、所述隔离膜和所述第二极片卷绕形成。所述第一极片上设有多个第一极耳单元和多个第二极耳单元,所述第二极片上设有多个第三极耳单元。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一极耳,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二极耳,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三极耳。三个极耳可以设置成两个正极一个负极,或两个负极一个正极,通过多极耳并联分流,降低电极组件的温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第三极耳在垂直于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叠,使电极组件在外观上表现出三个极耳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片包括多个第一卷绕单元,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和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一卷绕单元上;所述第二极片包括多个第二卷绕单元,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二卷绕单元上;所述第一卷绕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平直部和一个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卷绕单元包括一个第二平直部和一个第二弯曲部,多个所述第一平直部与多个所述第二平直部交替层叠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之间间隔一层未设置所述第一极耳单元的第一平直部,定义所述未设置所述第一极耳单元的第一平直部为间隔层,可以避免第一极耳单元之间距离过近。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耳单元设置于所述间隔层,即所述第一极耳单元和所述第二极耳单元分别设置于不同的第一卷绕单元。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卷绕起始端,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卷绕起始端将所述电极组件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从而增加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之间的间距。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卷绕单元上可以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极耳单元和一个所述第二极耳单元。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极耳单元之间至少间隔一个第二卷绕单元,从而增加相邻第三极耳单元之间间距。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卷绕单元上也可以设置一个所述第三极耳单元。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极耳单元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端。因此,在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上,第一极耳从电极组件的第一端伸出,第二极耳从电极组件的第二端伸出。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极耳片,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与所述第二极耳单元分别为所述极耳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极耳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卷绕单元,所述极耳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一卷绕单元。极耳片的设置有利于简化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的安装过程。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与所述第一极片一体成型,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与所述第二极片一体成型。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片或所述第二极片上还设有多个第四极耳单元,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四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四极耳。所述第四极耳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分化电流,提升电极组件的过流能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三极耳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极耳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极耳在所述投影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的投影之间。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极耳伸出电极组件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电连接部,所述至少两个电连接部相互间隔并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或用电装置,使第一极耳分化成两个相同极性的极耳,从而分进一步分化电流,提高电极组件的过流能力。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极耳或者第三极耳的材质为铜、镍,或者铜镀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和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壳体收容所述电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复数个电极端子,每个所述电极端子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第三极耳。
上述电极组件通过多个极耳单元随极片卷绕后形成第一极耳、第二极耳和第三极耳,使电极组件表现为多极耳结构,利用多极耳并联分流,实现提高电池过流能力、降低温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极组件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极组件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卷绕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极组件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极组件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卷绕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极组件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卷绕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在第四实施例中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9为电极组件在第四实施例中的卷绕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在第五实施例中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电极组件在第五实施例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电极组件在第五实施例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在第六实施例中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电极组件在第六实施例中的卷绕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在第七实施例中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电极组件在第七实施例中的卷绕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极耳折弯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极耳片与第一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电极组件在第八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电池在第九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极组件 100
卷绕起始端 101
第一部分 102
第二部分 103
第一端 104
第二端 105
第一极片 10
第一卷绕单元 11
第一平直部 111
第一弯曲部 112
第二极片 20
第二卷绕单元 21
第二平直部 211
第二弯曲部 212
隔离膜 30
第一极耳 40
第一极耳单元 41
电连接部 42
第二极耳 50
第二极耳单元 51
第三极耳 60
第三极耳单元 61
第四极耳单元 71
极耳片 80
第一端 81
第二端 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离膜。所述第二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所述隔离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所述电极组件由所述第一极片、所述隔离膜和所述第二极片卷绕形成。所述第一极片上设有多个第一极耳单元和多个第二极耳单元,所述第二极片上设有多个第三极耳单元。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一极耳,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二极耳,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三极耳。
上述电极组件通过多个极耳单元随极片卷绕后形成第一极耳、第二极耳和第三极耳,使电极组件表现为多极耳结构,利用多极耳并联分流,实现提高电池过流能力、降低温升的目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极组件100包括第一极片10、第二极片20和隔离膜30。所述第二极片20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10的极性相反,所述隔离膜30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10和所述第二极片20之间。所述电极组件100由所述第一极片10、所述隔离膜30和所述第二极片20卷绕形成。所述第一极片10上设有多个第一极耳单元41和多个第二极耳单元51,所述第二极片20上设有多个第三极耳单元61。图2中箭头A指示的方向为电极组件100的厚度方向。沿所述电极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41层叠设置形成第一极耳40,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51层叠设置形成第二极耳50,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61层叠设置形成第三极耳60。请参阅图17,多个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后,会将多个极耳单元统一进行折弯处理,形成极耳,用于连接外部转接件或外部电路。
进一步地,沿所述电极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40、所述第二极耳50和所述第三极耳60在垂直于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叠,使电极组件100能够在外观上表现出三个极耳结构。三个极耳可以设置成两个正极一个负极,或两个负极一个正极,通过多极耳并联分流,降低电极组件的温升。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负极耳的材质可以选择铜、镍,或者铜镀镍。由于第一极耳单元41和第二极耳单元51设置于第一极片10,第三极耳单元61设置于第二极片20,所以第一极耳40和第二极耳50的极性与第一极片10相同,第三极耳60的极性与第二极片20相同。
所述第一极片10包括多个第一卷绕单元11,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41和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51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一卷绕单元11上。所述第二极片20包括多个第二卷绕单元21,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61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二卷绕单元21上。所述第一卷绕单元11包括一个第一平直部111和一个第一弯曲部112,所述第二卷绕单元21包括一个第二平直部211和一个第二弯曲部212,多个所述第一平直部111与多个所述第二平直部211交替层叠设置。图1的极片展开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的卷绕单元仅仅是示范,多个第一/第二卷绕单元的长度可以不相同,根据实际卷绕情况决定。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卷绕单元11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极耳单元41和一个所述第二极耳单元51。所述电极组件100包括卷绕起始端101,在所述电极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卷绕起始端101将所述电极组件100分为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103,具体地,卷绕起始端101以下的部分为第一部分102,卷绕起始端101以上的部分为第二部分103。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极片10展开情况下对第一卷绕单元11排序,第一极耳单元41和第二极耳单元51均设置于第奇数个第一卷绕单元11。在第二极片20展开情况下对第二卷绕单元21排序,第三极耳单元61设置于第奇数个第二卷绕单元21。因而卷绕过程完成后,第一极耳单元41、第二极耳单元51和第三极耳单元61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02。在第一部分102中,每一层第一平直部111上设置一个第一极耳单元41和一个第二极耳单元51,每一层第二平直部211上设置一个第三极耳单元61。此时第一极耳40、第二极耳50和第三极耳60均位于第一部分102,可以同时将多个极耳进行折弯,降低制造过程的工艺复杂性。
请再次参阅图3,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极耳60在所述投影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极耳40和所述第二极耳50的投影之间。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极耳40可以位于第三极耳60和第二极耳50之间,或第二极耳50位于第一极耳40和第三极耳60之间,本申请不限定于此。图3中箭头C指示的方向为电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极耳40、第二极耳50和第三极耳60均从电极组件100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104伸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极耳40、第二极耳50和第三极耳60可以从电极组件100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105伸出。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和图5,第二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00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极片10展开情况下对第一卷绕单元11排序,第一极耳单元41和第二极耳单元51均设置于第偶数个第一卷绕单元11。在第二极片20展开情况下对第二卷绕单元21排序,第三极耳单元61设置于第偶数个第二卷绕单元21。因而卷绕过程完成后,第一极耳单元41、第二极耳单元51和第三极耳单元61均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103。第二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00中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的其他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极耳单元41设置于第奇数个第一卷绕单元11,第二极耳单元51设置于第偶数个第一卷绕单元11,此时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41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02,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51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103,从而增加第一极耳40与第二极耳50之间的间距,避免第一极耳40和第二极耳50在制造或折弯过程中发生干涉,降低制造难度。在该情形下,第三极耳单元61既可以设置于第一部分102或第二部分103,也可以同时设置于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103。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6和图7,第三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00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三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卷绕单元11上都设置一个第一极耳单元41和一个第二极耳单元51,每个所述第二卷绕单元21上设置一个所述第三极耳单元61。此时,电极组件100的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103均设有第一极耳单元41、第二极耳单元51及第三极耳单元61,第一极耳40、第二极耳50和第三极耳60的厚度增加,能够有效降低电极组件100的内阻。第三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00中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的其他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8和图9,第四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00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极耳单元41之间间隔一层未设置所述第一极耳单元41的第一平直部111,定义所述未设置第一极耳单元41的第一平直部111为间隔层。所述第二极耳单元51设置于所述间隔层,即所述第一极耳单元41和所述第二极耳单元51分别设置于不同的第一卷绕单元11。一方面,此种设置方式适用于电极组件100宽度方向(图2中箭头B指示的方向)尺寸较小的情况,可以避免第一极耳单元41与第二极耳单元51距离过近,提高电极组件100的可制造性。另一方面,间隔层的设置可以避免多个极耳单元之间距离过近,影响极耳的散热性能。
从图9的视角来看,第一极耳单元41大致设置于第一层第一平直部111的左侧,第二极耳单元51大致设置于间隔层的右侧。第三极耳单元61大致设置于第二平直部211的中部,并且电极组件100的第一部分102中,每层第二平直部211上都设置一个第三极耳单元61,使第三极耳60位于第一极耳40和第二极耳50之间。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一极耳单元41、第二极耳单元51和第三极耳单元61均设置于第一部分10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极耳单元41、第二极耳单元51和第三极耳单元61还可以设置于第二部分103,或同时设置于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103。第三极耳单元61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平直部的侧边位置,使第一或第二极耳处于中间位置。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极耳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不限定于此。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极耳单元61之间至少间隔一个第二卷绕单元21。从电极组件100的厚度方向看,相邻两个第三极耳单元61之间至少间隔一层第二平直部211,从而增加相邻第三极耳单元61之间间距。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10、图11和图12,第五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00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五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单元41位于所述电极组件100的第一端104,所述第二极耳单元51位于所述电极组件100的第二端105。因此,在电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上,第一极耳40从电极组件100的第一端104伸出,第二极耳50从电极组件100的第二端105伸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极耳单元61既可以设置在第一端104,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端105。图12是以第三极耳60从第一端104伸出作为示例,并非对第三极耳60的位置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41、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51与所述第一极片10一体成型,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61与所述第二极片20一体成型。具体地,可以通过裁切用于制造第一极片10的原材料,使第一极耳单元41和第二极耳单元51形成在第一极片10上;通过裁切用于制造第二极片20的原材料,使第三极耳单元61形成在第二极片20上。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所述电极组件100包括极耳片80,所述第一极耳单元41与所述第二极耳单元51分别为所述极耳片80的第一端81和第二端82。所述极耳片80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10的所述第一卷绕单元11,所述极耳片80的第一端81和第二端82伸出所述第一卷绕单元11。具体地,极耳片80大致呈长条形,极耳片80的长度大于电极组件100的长度,从而使极耳片80能够贯穿电极组件100,第一极耳40从电极组件100的第一端104伸出,第二极耳50从电极组件100的第二端105伸出。在另一实施例中,极耳片80还可以大致呈U型结构,使第一极耳40和第二极耳50从电极组件100的同一端伸出。
极耳片80的设置有利于简化第一极耳40和第二极耳50的安装过程。
第六实施例
请参阅图13和图14,第六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00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六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片20上还设有多个第四极耳单元71,沿所述电极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四极耳单元71层叠设置形成第四极耳。第一极耳40、第二极耳50、第三极耳60和第四极耳从所述电极组件100的同一端伸出。所述第四极耳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分化电流,提升电极组件100的过流能力。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极耳单元71还可以设置于第一极片10,使电极组件100具有三个负极耳和一个正极耳,或者具有三个正极耳和一个负极耳。
第七实施例
请参阅图15和图16,第七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00与第六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七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上,第一极耳40和第三极耳60位于所述电极组件100的第一端104,第二极耳50和第四极耳位于所述电极组件100的第二端105。可以理解,第三极耳单元61和第四极耳单元71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00还可以一端伸出三个极耳,另一端伸出一个极耳,多个极耳之间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排列组合。
第八实施例
请参阅图19,第八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00与第五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八实施例中,第一极耳40伸出电极组件100的一端设有两个电连接部42,所述两个电连接部42相互间隔并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或用电装置,使第一极耳40分化成两个相同极性的极耳,从而分进一步分化电流,提高电极组件100的过流能力。所述电连接部42可以通过在第一极耳40上焊接极耳转接件形成,也可以通过裁切第一极耳40形成。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极耳40上的电连接部42的数量可以多于两个,本申请不限定于此。以此类推,第二极耳50、第三极耳60上也可以设多个电连接部,并且在此情况下,第二极耳50可以省略。
第九实施例
请参阅图20,第九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200,包括壳体201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极组件100,所述壳体201收容所述电极组件100。进一步地,所述电池200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201外表面的复数个电极端子202,每个所述电极端子202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极耳40、所述第二极耳50和所述第三极耳60。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和电极组件,所述壳体收容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第一极片;
第二极片,所述第二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和
隔离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
所述电极组件由所述第一极片、所述隔离膜和所述第二极片卷绕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极片上设有多个第一极耳单元和多个第二极耳单元,所述第二极片上设有多个第三极耳单元;
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一极耳,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二极耳,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三极耳;
所述电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三个电极端子,每个所述电极端子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第三极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第三极耳在垂直于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包括多个第一卷绕单元,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和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一卷绕单元上;所述第二极片包括多个第二卷绕单元,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二卷绕单元上;所述第一卷绕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平直部和一个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卷绕单元包括一个第二平直部和一个第二弯曲部,多个所述第一平直部与多个所述第二平直部交替层叠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之间间隔一层未设置所述第一极耳单元的第一平直部,定义所述未设置所述第一极耳单元的第一平直部为间隔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单元设置于所述间隔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卷绕起始端,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卷绕起始端将所述电极组件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卷绕单元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极耳单元和一个所述第二极耳单元。
8.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极耳单元之间至少间隔一个第二卷绕单元。
9.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卷绕单元上设置一个所述第三极耳单元。
10.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极耳单元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端。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极耳片,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与所述第二极耳单元分别为所述极耳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极耳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卷绕单元,所述极耳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一卷绕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单元与所述第一极片一体成型,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与所述第二极片一体成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或所述第二极片上还设有多个第四极耳单元,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四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四极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三极耳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极耳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端。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极耳在所述投影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的投影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伸出所述电极组件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电连接部,所述至少两个电连接部相互间隔并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或所述第三极耳的材质为铜、镍,或者铜镀镍。
CN202080004326.5A 2020-01-20 2020-01-20 电极组件及电池 Active CN112889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4890.8A CN114865240A (zh) 2020-01-20 2020-01-20 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73339 WO2021146874A1 (zh) 2020-01-20 2020-01-20 电极组件及电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4890.8A Division CN114865240A (zh) 2020-01-20 2020-01-20 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9181A CN112889181A (zh) 2021-06-01
CN112889181B true CN112889181B (zh) 2022-06-17

Family

ID=760478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4890.8A Pending CN114865240A (zh) 2020-01-20 2020-01-20 电池
CN202080004326.5A Active CN112889181B (zh) 2020-01-20 2020-01-20 电极组件及电池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4890.8A Pending CN114865240A (zh) 2020-01-20 2020-01-20 电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210226305A1 (zh)
EP (1) EP4080667A4 (zh)
CN (2) CN114865240A (zh)
WO (1) WO20211468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2811B (zh) * 2021-09-13 2023-02-2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加热方法
CN218448361U (zh) * 2022-10-26 2023-02-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组件及用电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203A (zh) * 2007-08-08 2008-01-16 北京中润恒动电池有限公司 具有新电极结构的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15698A (zh) * 2009-07-21 2009-12-30 武汉中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低温电池
CN101867069A (zh) * 2009-05-07 2010-10-20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性能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CN103259050A (zh) * 2013-04-19 2013-08-21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锂离子电池
KR20150030537A (ko) * 2013-09-12 2015-03-20 디지야 에너지 세이빙 테크놀로지 인코포레이티드 복수의 탭을 갖는 단일 권취코어, 단일 권취코어를 구비한 리튬 전지 및 단일 권취코어의 연속 권취방법
CN204885269U (zh) * 2015-08-27 2015-12-16 东莞市致格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高功率电芯及电池
CN107666006A (zh) * 2016-07-28 201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电池及终端
CN108336416A (zh) * 2018-03-23 2018-07-27 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多极耳电池及终端
CN108598354A (zh) * 2018-06-13 2018-09-28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电芯、多端子电池、电池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87655A (zh) * 2017-05-31 2018-12-11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
CN110265618A (zh) * 2019-06-21 2019-09-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单体电池、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09592175U (zh) * 2019-04-15 2019-11-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4220B2 (ja) * 1999-03-01 2006-03-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筒型二次電池
KR101002506B1 (ko) * 2008-09-18 2010-12-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전지
CN101877413B (zh) * 2009-04-30 2013-10-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体电池及包含该单体电池的动力电池组
CN101714624A (zh) * 2009-09-11 2010-05-26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线多极耳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02487691U (zh) * 2012-03-06 2012-10-10 章传宝 双端子铅蓄电池
TW201414046A (zh) * 2012-09-19 2014-04-01 Dijiy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Inc 鋰電池結構
JP2014067532A (ja) * 2012-09-25 2014-04-17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蓄電装置
EP2846379B1 (en) * 2013-09-09 2018-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N203415648U (zh) * 2013-09-12 2014-01-2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CN105355983B (zh) * 2015-11-30 2018-05-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JP2019040720A (ja) * 2017-08-24 2019-03-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蓄電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8352420U (zh) * 2018-06-13 2019-01-08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电芯、多端子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09607862U (zh) * 2018-12-29 2019-11-08 余姚天开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热平衡金属壳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0212148A (zh) * 2019-06-28 2019-09-06 江苏博煦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203A (zh) * 2007-08-08 2008-01-16 北京中润恒动电池有限公司 具有新电极结构的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67069A (zh) * 2009-05-07 2010-10-20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性能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CN101615698A (zh) * 2009-07-21 2009-12-30 武汉中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低温电池
CN103259050A (zh) * 2013-04-19 2013-08-21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锂离子电池
KR20150030537A (ko) * 2013-09-12 2015-03-20 디지야 에너지 세이빙 테크놀로지 인코포레이티드 복수의 탭을 갖는 단일 권취코어, 단일 권취코어를 구비한 리튬 전지 및 단일 권취코어의 연속 권취방법
CN204885269U (zh) * 2015-08-27 2015-12-16 东莞市致格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高功率电芯及电池
CN107666006A (zh) * 2016-07-28 201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电池及终端
CN108987655A (zh) * 2017-05-31 2018-12-11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
CN108336416A (zh) * 2018-03-23 2018-07-27 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多极耳电池及终端
CN108598354A (zh) * 2018-06-13 2018-09-28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电芯、多端子电池、电池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209592175U (zh) * 2019-04-15 2019-11-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110265618A (zh) * 2019-06-21 2019-09-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单体电池、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80667A1 (en) 2022-10-26
CN112889181A (zh) 2021-06-01
WO2021146874A1 (zh) 2021-07-29
US20210226305A1 (en) 2021-07-22
EP4080667A4 (en) 2023-02-08
US20240154269A1 (en) 2024-05-09
CN114865240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0630A (zh) 电极组件和电池
JP2010501981A (ja) 安全性が改良され、製造処理特性が優れた小袋形二次バッテリー
CN104584273A (zh) 蓄电装置
CN112889181B (zh) 电极组件及电池
CN111952514B (zh) 一种电池
CN113078420A (zh) 电芯、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3675541A (zh) 电极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14975864A (zh) 极片、电芯结构、锂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114039080B (zh) 一种电芯、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055079U (zh) 电芯、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112534610A (zh) 电极组件和电池
CN217114709U (zh) 一种电池
CN217507589U (zh) 一种叠片电池的连接片、电芯结构及电池
CN114361661A (zh) 一种方壳电芯及电池模组
CN220474663U (zh) 一种裸电芯结构及锂电池
JP7509919B2 (ja) 電極組立体、電池、及び電気機器
CN219476934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5933773U (zh) 软包电池模组及其电芯
CN218123668U (zh) 一种用于多极耳电芯化成的连接结构
CN211980813U (zh) 一种电芯组件及纽扣电池
CN218334035U (zh) 一种电芯极耳转接结构和方形电芯
CN216161903U (zh) 电芯组件及电池
CN115189100B (zh) 电极组件、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8975514U (zh) 电池及电池包
CN220021205U (zh) 电芯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