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5480B - 乘客输送机以及磨损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以及磨损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5480B
CN112875480B CN202011348095.8A CN202011348095A CN112875480B CN 112875480 B CN112875480 B CN 112875480B CN 202011348095 A CN202011348095 A CN 202011348095A CN 112875480 B CN112875480 B CN 1128754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sprocket
sprocket
passenger conveyor
teeth
w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80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75480A (zh
Inventor
久下敬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75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5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5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5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Control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6Monitoring for maintenance or rep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7/00Indicat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停止乘客输送机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执行准确的磨损诊断的乘客输送机以及磨损检测装置。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具备梯级链、驱动链轮、检测装置(11)、以及控制部(201)。梯级链使连结成环状的多个梯级运行。驱动链轮具有与梯级链啮合的多个齿,通过来自驱动装置(107)的驱动力旋转。检测装置(11)与驱动链轮非接触地检测从驱动链轮的外部的规定位置到驱动链轮的外周端的距离。控制部(201)在该距离的检测过程中通过控制驱动装置(107)而使驱动链轮旋转,在该距离超过了基准的情况下,将驱动链轮的异常存储于存储部。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以及磨损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乘客输送机以及磨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乘客输送机中的链轮的磨损诊断中,技术者使用专用夹具进行链轮的磨损的测定。此时,存在需要使乘客输送机停止、因技术者的熟练度导致使用了专用夹具的磨损的测定中存在误差、以及为了确认链轮中的所有的齿顶而需要时间等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699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478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乘客输送机停止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执行准确的磨损诊断的乘客输送机以及磨损检测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具备梯级链、驱动链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部。梯级链使连结成环状的多个梯级运行。驱动链轮具有与所述梯级链啮合的多个齿,通过来自驱动装置的驱动力旋转。检测装置与所述驱动链轮非接触地检测从所述驱动链轮的外部的规定位置到所述驱动链轮的外周端的距离。控制部在所述距离的检测过程中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而使所述驱动链轮旋转,在所述距离超过了基准的情况下,将所述驱动链轮的异常存储于存储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概略构成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磨损检测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关于实施方式1将线状光线相对于驱动链轮的位置关系与梯级链一起示出的图。
图4是关于实施方式1示出图3中的剖切线AA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关于实施方式1示出磨损检测处理的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关于实施方式1示出齿顶基准线、以及不能正常地检测出驱动链轮的齿顶的情况下的形状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关于实施方式1示出齿顶基准线、以及正常地检测出驱动链轮的齿顶的情况下的形状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关于实施方式1示出形状线与面积计算期间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关于实施方式1示出形状线与磨损基准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关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将测距仪相对于驱动链轮的位置关系与梯级链一起示出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磨损检测装置,11检测装置,13投光部,15受光部,17测距仪,19发光器,21狭缝,100自动扶梯,101上层侧乘降口,102下层侧乘降口,105马达,106减速器,107驱动装置,110桁架(结构框架),111减速链轮,112驱动链,113驱动链轮,114从动链轮,115梯级链,120梯级,130栏杆,131内盖板,132玻璃,133扶手带,200控制柜(控制装置),201控制部,202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添附的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以及磨损检测装置。另外,下述的实施方式为例示,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另外,下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到或者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参照的附图中,对同一部分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自动扶梯的构成例)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使连结成环状的多个梯级环绕(循环)移动而动作的乘客输送机的一个例子,列举自动扶梯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自动扶梯100的概略构成例的图。实施方式1的检测装置11如图1所示,设置于自动扶梯100。自动扶梯100设置于建造物(也称作建筑物),跨越该建造物的一层(以下,记载为下层)与比该下层靠上方的其他层(以下,记载为上层)地运输乘客等。
自动扶梯100主要具备桁架(结构框架)110、多个梯级120、以及栏杆130。在桁架110的内部配设有框架(省略图示)、自动扶梯100的驱动机构。
自动扶梯100的驱动机构主要具备作为驱动源的马达105、减速器106、驱动链112、驱动链轮(也称作驱动轮)113、从动链轮(也称作从动轮)114、以及梯级链115。马达105与减速器106构成驱动装置107。马达105例如设于上层侧。在马达105的输出轴安装有减速器106。
减速器106使马达20的旋转减速,使马达105的旋转扭矩放大。减速链轮111设于减速器106的输出轴,具有多个齿。驱动链112形成为环状,跨越减速链轮111与驱动链轮113而挂设。驱动链112通过经由减速器106而传递的马达105的驱动力,在驱动链轮113与减速链轮111的周围循环运行,从而使驱动链轮113旋转。即,驱动链112将经由减速器106而传递的马达105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链轮113。驱动链轮113具有与梯级链115啮合的多个齿,通过来自驱动装置107的驱动力旋转。
自动扶梯100通过使架设于驱动链轮113与从动链轮114之间的梯级链115驱动而使连结成环状的多个梯级120环绕移动而动作。由此,梯级链115使连结成环状的多个梯级120运行。
在自动扶梯100向下降方向运转的情况下,在上方的乘用口(上层侧乘降口101),多个梯级120之中彼此朝向行进方邻接的梯级120向以水平状从桁架110内进出。在上部迁移曲线中,邻接的梯级120间的阶梯差扩大,多个梯级120以台阶状迁移。在中间倾倒部中,多个梯级120以台阶状下降。在下部迁移曲线中,邻接的梯级120间的阶梯差缩小,多个梯级120以水平状迁移。在下方的下降口(下层侧乘降口102),多个梯级120再次成为水平状而进入桁架110内。多个梯级120在进入桁架110内之后向上方反转,在归路侧以水平状上升。多个梯级120再次反转,在上层侧乘降口101从桁架110内进出。在向上升方向运转的自动扶梯100中成为与上述的相反的动作。如此,在上层侧乘降口101以及下层侧乘降口102中,梯级120使供利用者乘用的上表面的踩踏面为水平状,从桁架110内进出、或者进入桁架110内。
自动扶梯100在多个梯级120的行进方向上的两旁具备一对栏杆130。栏杆130主要由裙式护板(省略图示)、内盖板131、玻璃132、以及扶手带133构成。裙式护板在相对于多个梯级120的运行方向(自动扶梯100运转的下降方向以及上升方向)正交的方向(宽度方向)的两侧接近,并且跨越上层侧乘降口101与下层侧乘降口102之间地设置。在裙式护板的上侧安装有内盖板131。在内盖板131的上侧安装有玻璃132。在安装于玻璃132的外周的扶手导轨(省略图示)上,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嵌入有扶手带133。自动扶梯100构成为,与多个梯级120的行进以及行进方向相配合,栏杆130的扶手带133利用扶手带驱动链(省略图示)而环绕移动。
这种自动扶梯100的动作通过由设置于桁架110内的控制柜(控制装置)200来控制减速器106、马达105而实现。控制柜200由物理上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AM(Random Access Memory)与ROM(Read Only Memory)等的计算机实现。在控制柜200中执行的功能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将保持于ROM的应用程序加载到RAM而由CPU执行,由此基于CPU的控制使自动扶梯100内的各种装置动作,并且进行RAM、ROM中的数据读出、写入。
(磨损检测装置的构成例)
参照图2,对检测驱动链轮113的磨损的磨损检测装置1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磨损检测装置1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磨损检测装置10是通过检测驱动链轮113的磨损而将驱动链轮113的异常存储于存储器202的装置。以下,为了具体说明,设为磨损检测装置10搭载于自动扶梯100来进行说明。
检测装置11在控制柜200中的控制部201的控制之下,与驱动链轮113非接触地检测从驱动链轮113的外部的规定位置到驱动链轮113的外周端的距离。例如检测装置11沿驱动链轮113的半径方向检测从规定位置到外周端的距离。检测装置11例如具有将规定波长的光向驱动链轮113投射的投光部13、以及接收从投光部13投射的光的受光部15。
投光部13从驱动链轮113的旋转轴的方向将沿半径方向从规定位置朝向驱动链轮113的旋转轴具有规定宽度的线状光线对于驱动链轮113中的多个齿中的未与梯级链115啮合的部分(以下,称作非嵌合部分)进行投射。投光部13具有发光器与狭缝。发光器例如通过发光二极管等多个发光元件、激光产生装置等实现。狭缝例如由将由发光器产生的光整形为线状光线的准直器来实现。狭缝设于发光器中的开口的前表面。
受光部15隔着驱动链轮113而与投光部13对置地设置。受光部15具有多个受光元件。多个受光元件沿线状光线的规定宽度排列。受光部15接收由投光部13投射到非嵌合部分的线状光线中的、未被驱动链轮113中的齿遮挡线状光线的光线(以下,称作非遮挡光线)。受光部15将通过受光而生成的电信号向控制部201输出。
控制柜200具有上述CPU所对应的控制部201与存储器202。存储器202相当于由上述的RAM以及ROM等存储器装置、硬盘那样的固定磁盘装置、软盘、或者光盘等实现的存储部。控制柜200与检测装置11以及驱动装置107可相互通信地连接。
控制部201通过控制驱动装置107,从而控制梯级120的移动开始·移动停止、移动速度等。即,控制部201通过控制马达105与减速器106,从而对自动扶梯100进行驱动控制。控制部201将控制投光部13的控制信号向检测装置11发送。
控制部201接收来自检测装置11中的受光部15的输出信号。输出信号相当于非遮挡光线的宽度,相当于由检测装置11检测的距离。控制部201通过在检测装置11对距离的检测过程中控制驱动装置107,使驱动链轮113旋转。控制部201利用检测装置11在距离超过了基准的情况下,将驱动链轮113的异常存储于存储器202。
图3是将线状光线LL相对于驱动链轮113的位置关系与梯级链115一起示出的图。图3中的TSL示出了从驱动链轮113的旋转轴RA到齿根TS的距离。另外,图3中的TH示出了从齿顶TT到齿根TS的长度(齿顶高度)。图3中的r(r=TH+TSL)是从驱动链轮113的旋转轴RA到驱动链轮113中的齿顶TT的长度,相当于驱动链轮113的半径。图3中的L1(L1>r)示出了从驱动链轮113的旋转轴RA到规定位置PP的长度。图3的L2(L2>TH,L1-L2<TSL)示出了线状光线LL的规定宽度L2。图3的L3相当于非遮挡光线的宽度,在图3中示出了从齿根TS到规定位置PP的距离。
图4是表示图3中的剖切线AA中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4所示,投光部13与受光部15相对于驱动链轮113为非接触。投光部13与受光部15隔着驱动链轮113中的多个齿中的非嵌合部分对置地设置。另外,投光部13利用狭缝21将由发光器19产生的光整形为线状光线LL。线状光线LL如图4所示具有规定宽度L2。投光部13对于非嵌合部分投射线状光线LL。投射的线状光线LL中的非遮挡光线被受光部15接收。由于驱动链轮113旋转,因此沿着驱动链轮113的半径方向的非遮挡光线的宽度L3在从规定位置PP到齿顶TT的距离L4与从规定位置PP到齿根TS的距离之间变化。由此,检测装置11将非遮挡光线的宽度L3作为表示从规定位置PP到驱动链轮113的外周端的距离的数值(以下,称作外周端距离)而检测。
以下,使用图5,对磨损检测装置10检测驱动链轮113的磨损的处理(以下,称作磨损检测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磨损检测处理的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磨损检测处理例如通过自动扶梯100的日常运转而实施。磨损检测处理对应于自动扶梯100所附带的键的操作,在自动扶梯100的初次起动时、即未搭载乘客时执行。
(磨损检测处理)
(步骤S501)
控制部201通过控制驱动装置107,使驱动链轮113旋转。具体而言,控制部201使马达105旋转,控制减速器106,从而使驱动链112运行。伴随着驱动链112的运行,驱动链轮113旋转。通过驱动链轮113的旋转,梯级链115运行。通过梯级链115的运行,多个梯级120运行。由此,自动扶梯100的运转开始。
(步骤S502)
由控制部201判定驱动链轮113的旋转速度是否恒定。例如通过监视输入到减速器106的控制信号的脉冲(以下,称作控制脉冲),使得控制部201判定驱动链轮113的加减速所引起的速度变动是否已收敛到恒定的旋转速度。在判定为驱动链轮113的旋转速度恒定的情况下(步骤S502的是),执行步骤S503的处理。在判定为驱动链轮113的旋转速度并非恒定的情况下(步骤S502的否),重复本步骤中的处理,直至驱动链轮113的旋转速度成为恒定。
(步骤S503)
开始外周端距离L3的测量以及表示驱动链轮113的齿的形状的形状线的生成。具体而言,投光部13通过基于控制部201的控制,对于非嵌合部分投射线状光线LL。受光部15接收非遮挡光线。受光部15将非遮挡光线所对应的电信号向控制部201输出。控制部201将接收到非遮挡光线的范围作为外周端距离L3存储于存储器202。控制部201根据外周端距离L3的时间变化,生成形状线。向旋转的驱动链轮113的齿顶照射线状光线LL,将穿过齿顶的线状光线LL的长度与时间经过一起绘制曲线,使得控制部201取得相当于使驱动链轮113在粘土上滚动而形成的那种模型的形状线。换言之,形状线相当于将纵轴设为外周端距离L3并将横轴设为时间的情况下的、表示外周端距离L3的时间变化的图表。控制部201在外周端距离L3的检测中,以使驱动链轮113从驱动链轮113的多个齿中的预先设定的齿开始旋转的方式控制驱动装置107。例如控制部201以驱动链轮113中的规定的齿的编号(例如多个齿数中的最大编号N)所对应的位置(例如齿顶等)横穿线状光线LL的时间点作为契机,执行以下的处理。由此,控制部201在形状线中将驱动链轮113中的多个齿各自的编号建立对应。
控制部201在驱动链轮113中的一个间距通过的期间,执行外周端距离L3的测量。驱动链轮113中的一个间距例如是驱动链轮113之中与相邻的两个齿根之间的距离对应的时间间隔。具体而言,投光部13对于非嵌合部分连续地投射线状光线LL。另外,受光部15连续地接收非遮挡光线。由此,控制部201在驱动链轮113中的一个间距通过的期间生成形状线。
(步骤S504)
在一个间距通过后,控制部201在一个间距之间判定驱动链轮113的齿顶是否已正常地得以检测。有无一个间距的通过例如通过形状线的形状来判定。另外,有无一个间距的通过也可以由控制部201基于来自设于驱动链轮113的旋转轴RA的旋转式编码器的输出与驱动链轮113中的总齿数而计算。控制部201将表示驱动链轮113的齿的齿顶的形状的齿顶基准线作为基准应用于形状线,从而判定驱动链轮113的齿顶是否正常地得以检测。齿顶基准线被预先存储于存储器202。在判定为驱动链轮113的齿顶未能正常地得以检测的情况下(步骤S504的否),执行步骤S505的处理。在判定为驱动链轮113的齿顶得以正常地检测的情况下(步骤S504的是),执行步骤S506的处理。
图6是表示齿顶基准线TTBL、以及驱动链轮113的齿顶未能正常地检测的情况下的形状线SL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6所示,齿顶基准线TTBL是表示从规定位置PP到齿顶TT的距离L4的直线。控制部201基于从规定位置PP到齿顶TT的距离L4,使齿顶基准线TTBL与一个间距中的形状线SL重合。在形状线SL超过齿顶基准线TTBL之后,形状线SL未到达齿顶基准线TTBL而增加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为驱动链轮113的齿顶未正常地得以检测。即,在形状线SL中原本检测出齿顶的场所不与齿顶基准线TTBL相接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为齿顶折损。
另外,在齿顶折损的总数达到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01也可以进行使自动扶梯100的运转停止的控制与输出规定的警报的控制中的至少一方。例如控制部201为了使自动扶梯100的运转停止而控制驱动装置107。另外,控制部201也可以为了产生警告音作为规定的警报而控制未图示的扬声器。另外,控制部201也可以为了提示警告作为规定的警报而控制未图示的显示器、发光装置。另外,控制部201也可以向管理自动扶梯100的管理中心通知对于规定的警报的警告。
图7是表示齿顶基准线TTBL和驱动链轮113的齿顶得以正常地检测的情况下的形状线SL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7所示,在一个间距中的形状线SL超过齿顶基准线TTBL之后到达齿顶基准线TTBL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为驱动链轮113的齿顶得以正常地检测。
(步骤S505)
控制部201将折损齿的编号存储于存储器202。在图6所示的情况下,折损的齿的编号是1号,因此控制部201将1号作为折损齿的编号存储于存储器202。此时,控制部201也可以与折损齿的编号一同地将折损齿的检测日期和时间存储于存储器202。
(步骤S506)
控制部201判定驱动链轮113是否从外周端距离L3的测量开始时间点起旋转一圈。例如控制部201对形状线SL中的凸部的数量进行计数。在凸部的数量达到N个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为驱动链轮113旋转了一圈。另外,控制部201也可以通过来自设于驱动链轮113的旋转轴RA、减速链轮111的旋转轴等的旋转式编码器的输出,执行驱动链轮113是否旋转了一圈的判定。在驱动链轮113旋转了一圈的情况下(步骤S506的是),执行步骤S507的处理。在步骤S503至S506中,控制部201通过控制驱动装置107而使驱动链轮113至少旋转一圈,根据外周端距离L3的时间变化,生成表示旋转了一圈的驱动链轮113的齿的形状的形状线。在驱动链轮113未旋转一圈的情况下(步骤S507的否),重复步骤S504至步骤S506的处理。
(步骤S507)
控制部201将驱动链轮113的旋转一圈所需的时间除以驱动链轮113的齿的总数而得的期间(以下,称作面积计算期间)作为一个单位,按照每个该期间计算形状线SL所对应的面积。面积计算期间换言之相当于驱动链轮113中的多个齿各自通过投光部13与受光部15之间所需的时间。即,控制部201计算形状线SL之中邻接的两个齿顶之间的面积。计算出的面积被与驱动链轮113的齿的编号建立对应。
图8是表示形状线SL与面积计算期间AP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8所示,控制部201按照每个面积计算期间计算由形状线SL与时间轴所夹的区域的面积。控制部201将与多个齿分别建立了对应的多个面积存储于存储器202。
(步骤S508)
控制部201比较预先存储于存储器202的阈值和多个面积的各个。在面积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508的是),执行步骤S509的处理。在面积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508的否),执行步骤S510的处理。超过阈值的面积(以下,称作磨损面积)被与驱动链轮113的齿的编号建立对应,存储于存储器202。
(步骤S509)
控制部201将成为驱动链轮113中的齿的磨损量的判定基准的磨损基准线应用于形状线,从而判定形状线是否超过了磨损基准线。磨损基准线是表示能够使自动扶梯100正常地运行的驱动链轮113的齿根的磨损程度的曲线,预先存储于存储器202。具体而言,控制部201使磨损基准线与形状线重合。在形状线的至少一部分超过了磨损基准线的情况下(步骤S509的是),执行步骤S510的处理。在形状线的至少一部分超过了磨损基准线的情况下,对应于驱动链轮113的齿根磨损。在形状线的至少一部分未超过磨损基准线的情况下(步骤S509的否),即形状线整体在磨损基准线以下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11的处理。形状线整体在磨损基准线以下的情况下,对应于能够使自动扶梯100正常地运行的驱动链轮113的齿根的磨损的程度以下。
图9是表示形状线SL与磨损基准线ABL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9所示,控制部201基于从规定位置PP到齿顶TT的距离L4、以及形状线SL与磨损基准线ABL中的凸部,使磨损基准线ABL与形状线SL重合。如图9所示,在形状线SL的一部分EX中,形状线SL超过了磨损基准线ABL。因此,控制部201判定为形状线SL的至少一部分EX超过了磨损基准线ABL。此时,控制部201将超过了磨损基准线ABL的驱动链轮113的齿的编号建立对应,并与判定结果一起存储于存储器202。另外,控制部201也可以在超过磨损基准线ABL的形状线SL的一部分EX中计算磨损基准线与形状线SL的差分(以下,称作磨损量)。此时,控制部201使磨损量与齿的编号建立对应地存储于存储器202。
(步骤S510)
控制部201将存储于存储器202的齿的编号作为磨损的齿即磨损状态而存储。另外,控制部201也可以对磨损的齿的总数(以下,称作磨损齿总数)进行计数,并存储于存储器202。控制部201在对于自动扶梯100进行下次维护时,向维护员通知磨损状态。
(步骤S511)
控制部201基于磨损面积、磨损量、以及磨损齿总数,判定自动扶梯100是否能够继续运转。具体而言,控制部201从存储器202读出与磨损面积相关的阈值(以下,称作面积阈值)、与磨损量相关的阈值(以下,称作磨损阈值)、以及与磨损齿总数相关的阈值(以下,称作齿数阈值)。控制部201比较磨损面积与面积阈值。控制部201比较磨损量与磨损阈值。控制部201比较磨损齿总数与齿数阈值。在磨损面积、磨损量、以及磨损齿总数中的至少一方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为自动扶梯100不能继续运转的“显著的磨损状态”(步骤S511的否)。此时,执行步骤S512的处理。另外,在磨损面积、磨损量、以及磨损齿总数中的任一个值都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为自动扶梯100能够继续运转(步骤S511的是)。此时,执行步骤S513的处理。
(步骤S512)
控制部201控制驱动装置107以使自动扶梯100的运转停止。另外,控制部201也可以进行输出规定警报的控制。另外,在对驱动链轮113执行维护时,控制部201也可以基于存储于存储器202的齿的编号,以将与异常相关的驱动链轮113的齿配置于规定的维护位置的方式控制驱动装置107。另外,控制部201也可以使生成的形状线SL与磨损检测处理的执行日期和时间一起存储于存储器202。
(步骤S513)
控制部201控制驱动装置107以使自动扶梯100继续运转。此时,控制部201使生成的形状线SL与磨损检测处理的执行日期和时间一起存储于存储器202。另外,控制部201也可以进一步使磨损面积、磨损量、以及磨损齿总数与磨损检测处理的执行日期和时间一起存储于存储器202。另外,控制部201也可以基于与驱动链轮113的异常相对应的过去的形状线和在本磨损检测处理中生成的形状线SL,预测驱动链轮113的更换时期。例如控制部201基于形状线的变化量,将磨损面积、磨损量、以及磨损齿总数中的至少一方超过阈值的未来的时间点确定为驱动链轮113的更换时期。此时,控制部201也可以将驱动链轮113的更换时期向管理中心等输出。
通过以上,结束磨损检测处理。在驱动链轮113的异常输出到外部的情况下,例如维护员通过目视观察确认驱动链轮113的状态以及动作状态,进行必要的修补作业。
根据实施方式1,使驱动链轮113旋转,与驱动链轮113非接触地检测外周端距离L3,在外周端距离L3超过了基准的情况下,将驱动链轮113的异常存储于存储器202。即,根据实施方式1,通过向旋转中的驱动链轮113照射线状光线LL,在控制部201生成驱动链轮113的形状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内容进行分析,能够对驱动链轮113进行定量的磨损诊断。由此,不使自动扶梯100的运转停止,也能够在自动扶梯100的通常运转中通过使驱动链轮113旋转一圈来完成外周端距离L3的测定。外周端距离L3的测定由检测装置11执行,因此与技术者测定磨损相比,能够减少磨损的误差、即能够准确地测量驱动链轮113的磨损量。由此,不使自动扶梯(乘客输送机)100停止,就能够在短时间内稳定地执行准确的磨损诊断。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使磨损量数值化,确认时间经过所引起的变化,因此能够建立驱动链轮113的修缮时期的预测。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沿驱动链轮113的半径方向检测从规定位置PP到驱动链轮113的外周端的距离,因此距离的检测精度提高。
[变形例1]
变形例1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在于,对于驱动链轮113使用非接触的测距仪作为检测装置11。即,在实施方式1中,通过测定线状光线LL通过驱动链轮113的长度(外周端距离L3)从而取得驱动链轮113的形状,但在变形例1中,相对于驱动链轮113的正面、即驱动链轮113的非嵌合部分非接触地将测距仪设于规定位置PP,测定外周端距离L3而获得与在实施方式1中生成的形状线相同的模型(形状线)。
图10是将测距仪17相对于驱动链轮113的位置关系与梯级链115一起示出的图。测距仪17例如由激光距离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实现。如图10所示,测距仪17从规定位置PP朝向驱动链轮113的旋转轴RA而测量外周端距离L3。磨损检测处理的处理顺序以及效果等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变形例2]
变形例2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在于,省略磨损检测处理中的步骤S502的处理。此时,控制部201基于向减速器106输入的控制脉冲,检测驱动链轮113的加减速的程度。控制部201基于加减速的程度,计算驱动链轮113的旋转速度。控制部201根据驱动链轮113的旋转速度校正外周端距离L3的检测时刻。另外,控制部201也可以以根据驱动链轮113的旋转速度调整外周端距离L3的检测定时的方式控制检测装置11。由此,在变形例2中,即使驱动链轮113的旋转速度不为恒定,也能够生成与在实施方式1中生成的形状线相同的形状线(模型)。磨损检测处理的处理顺序以及效果等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变形例3]
变形例3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在于,检测装置11还在投光部13的附近具有反射光受光部。此时,反射光受光部在驱动链轮113中接收线状光线LL被反射后的反射光。反射光受光部将与反射光的强度相对应的电信号向控制部201输出。控制部201基于电信号,即根据反射光的强度,判定驱动链轮113中的供油状态。例如如果反射光的强度比阈值大,则控制部201判定为驱动链轮113的供油状态是湿润状态。驱动链轮113为湿润状态对应于驱动链轮113未被尘埃等污染。另外,如果反射光的强度比阈值小,则控制部201判定为驱动链轮113的供油状态是干燥状态。驱动链轮113为干燥状态对应于驱动链轮113被尘埃等污染。控制部201使驱动链轮113的供油状态存储于存储器202。在对于自动扶梯100的下次的维护时,控制部201向维护员通知驱动链轮113的供油状态。通过以上,根据变形例3,除了磨损检测之外,还能够检测驱动链轮113的供油状态,并能够提高自动扶梯100的维护检查的效率。
[变形例4]
变形例4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在于,检测减速链轮111的磨损状态,即以减速链轮111为对象执行磨损检测处理。此时,检测装置11与减速链轮111非接触地例如沿减速链轮111的半径方向检测从减速链轮111的外部的规定位置到减速链轮111的外周端的距离(以下,称作减速外周端距离)。控制部201基于检测出的减速外周端距离,取得相当于使减速链轮111在粘土上滚动而形成的模型的形状线。控制部201使用取得的形状线,执行对于减速链轮111的磨损检测处理。例如控制部201在减速外周端距离的检测过程中通过控制驱动装置107而使减速链轮111旋转,在减速外周端距离超过了基准的情况下,将减速链轮111的异常存储于存储器202。变形例4中的与磨损检测处理相关的技术思想与实施方式1相同,能够通过将实施方式1的磨损检测处理中的“驱动链轮113”置换为“减速链轮111”来理解,因此省略关于磨损检测处理以及效果的说明。
[变形例5]
变形例5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在于,取代线状光线LL,对于非嵌合部分之中由梯级链115引起的驱动链轮113的齿的磨损的极限位置,从规定位置PP朝向驱动链轮113的旋转轴RA投射一条光线。此时,受光部15在驱动链轮113的齿的齿根超过该极限位置地磨损的情况下,接收投射出的一条光线。在受光部15接收到一条光线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将驱动链轮113的异常存储于存储器202。在变形例5中的磨损检测处理中,超过了磨损的极限位置的磨损作为受光部15对一条光线的接收而检测。因此,在变形例5中,能够更简便地检测齿根的磨损。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是将磨损检测装置10作为与自动扶梯100独立的单独装置而构成的。此时,在对于自动扶梯100的维护检查等中由维护员、技术者等讲磨损检测装置10设置于自动扶梯100。在执行磨损检测处理前,由维护员、技术者等将检测装置11以与驱动链轮113非接触并且使驱动链轮113旋转的状态设置于能够从规定位置PP检测外周端距离L3的位置。即,在图5所示的磨损检测处理中,在实施方式2中,在执行步骤S501前,检测装置11被维护员、技术者等设置于驱动链轮113的附近。在外周端距离L3超过了基准的情况下,存储器202存储驱动链轮113的异常。
在实施方式2中的磨损检测处理中,图5所示的步骤S502中的处理内容例如成为从驱动链轮113的旋转开始时间点起待机到经过规定时间后的处理。在实施方式2中,在图5所示的磨损检测处理中,到步骤S510为止执行相同的处理,步骤S511以后的处理被省略。即,步骤S511至步骤512等处理由维护员、技术者等实施。实施方式2中的与磨损检测处理相关的技术思想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关于磨损检测处理以及效果的说明。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能够提供不停止乘客输送机就可在短时间内执行准确的磨损诊断的乘客输送机以及磨损检测装置1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中,说明了检测驱动链轮113、减速链轮111的磨损的情况,但磨损检测装置10也能够检测自动扶梯100中的其他链轮的磨损。由此,能够利用磨损检测装置10在短时间内准确地检测配设于自动扶梯100的各种链轮的磨损。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中,作为连结成环状的多个梯级120以环绕移动的方式动作的乘客输送机的一个例子,列举自动扶梯100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自动扶梯100,也可同样应用于自动人行道等其他类型的乘客输送机。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效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梯级链,使连结成环状的多个梯级运行;
驱动链轮,具有与所述梯级链啮合的多个齿,通过来自驱动装置的驱动力而旋转;
检测装置,与所述驱动链轮非接触地检测从所述驱动链轮的外部的规定位置到所述驱动链轮的外周端的距离;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距离的检测过程中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而使所述驱动链轮旋转,在所述距离超过了基准的情况下,将所述驱动链轮的异常存储于存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装置具有:
投光部,从所述驱动链轮的旋转轴的方向对所述多个齿中的未与所述梯级链啮合的部分投射线状光线,所述线状光线沿所述驱动链轮的半径方向从所述规定位置朝向所述旋转轴具有规定宽度;以及
受光部,隔着所述驱动链轮而与所述投光部对置地设置,接收所述线状光线中的未被所述齿遮挡所述线状光线的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驱动链轮至少旋转一圈,
根据所述距离的时间变化,生成表示所述齿的形状的形状线,
将成为所述齿的磨损量的判定基准的磨损基准线作为所述基准而应用于所述形状线,
在所述形状线中的至少一部分超过了所述磨损基准线的情况下,将所述异常存储于所述存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在所述形状线中将所述驱动链轮旋转一圈所需的时间除以所述齿的总数而得的期间作为一个单位,按每个所述期间计算与所述形状线相对的面积,
在所述面积在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异常存储于所述存储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在所述形状线中将表示所述齿的齿顶的形状的齿顶基准线作为所述基准应用于所述形状线,
在所述形状线中的至少一部分超过了所述齿顶基准线的情况下,将所述异常存储于所述存储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在所述距离的检测中,以使所述驱动链轮从所述多个齿中的预先设定的齿开始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在所述形状线中将所述多个齿各自的编号建立对应,
在所述异常的存储中,进一步将与所述异常相关的所述齿的编号存储于所述存储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对所述驱动链轮执行维护时,以将与所述异常相关的齿配置于规定的维护位置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8.一种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链轮,具有与使连结成环状的多个梯级运行的梯级链啮合的多个齿,通过来自驱动装置的驱动力旋转;
减速链轮,设于所述驱动装置中的使马达的旋转减速的减速器的输出轴,具有多个齿;
驱动链,与所述减速链轮中的多个齿啮合,将所述驱动力传递到所述驱动链轮;
检测装置,与所述减速链轮非接触地检测从所述减速链轮的外部的规定位置到所述减速链轮的外周端的距离;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距离的检测过程中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而使所述减速链轮旋转,在所述距离超过了基准的情况下,将所述减速链轮的异常存储于存储部。
9.一种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梯级链,使连结成环状的多个梯级运行;
驱动链轮,具有与所述梯级链啮合的多个齿,通过来自驱动装置的驱动力旋转;
投光部,对于所述多个齿中的未与所述梯级链啮合的部分之中由所述梯级链引起的所述齿的磨损的极限位置,与所述驱动链轮非接触地从所述驱动链轮的旋转轴的方向投射一条光线;
受光部,隔着所述驱动链轮而与所述投光部对置地设置,在所述齿的齿根超过所述极限位置地磨损的情况下,接收所述一条光线;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磨损的检测过程中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而使所述驱动链轮旋转,在接收到所述一条光线的情况下,将所述驱动链轮的异常存储于存储部。
10.一种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检测装置,以与驱动链轮非接触并且使所述驱动链轮旋转了的状态下,检测从所述驱动链轮的外部的规定位置到所述驱动链轮的外周端的距离,所述驱动链轮具有与使连结成环状的多个梯级运行的梯级链啮合的多个齿;以及
存储器,在所述距离超过了基准的情况下,存储所述驱动链轮的异常。
CN202011348095.8A 2019-11-29 2020-11-26 乘客输送机以及磨损检测装置 Active CN1128754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7000 2019-11-29
JP2019217000A JP6874100B1 (ja) 2019-11-29 2019-11-29 乗客コンベアおよび摩耗検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5480A CN112875480A (zh) 2021-06-01
CN112875480B true CN112875480B (zh) 2023-09-15

Family

ID=75900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8095.8A Active CN112875480B (zh) 2019-11-29 2020-11-26 乘客输送机以及磨损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74100B1 (zh)
CN (1) CN1128754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1012B (zh) * 2024-01-02 2024-03-1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高精密减速器的磨损检测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5352A (zh) * 2016-05-17 2016-08-1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刮板输送机链轮轮齿磨损监测装置和方法
CN107792769A (zh) * 2016-09-07 2018-03-1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
CN109059756A (zh) * 2018-06-14 2018-12-21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聚焦形貌恢复的刮板输送机链轮磨损测量装置与方法
CN208561405U (zh) * 2017-08-03 2019-03-0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5650A (ja) * 1998-08-11 2000-02-25 Unisia Jecs Corp 被検査物の凹凸検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520260B2 (ja) * 2004-09-15 2010-08-0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ウェハの欠陥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923453B2 (ja) * 2013-03-05 2016-05-24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スプロケット磨耗痕測定治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プロケット平行度判定方法
US10247293B2 (en) * 2016-02-23 2019-04-02 Andritz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and predicting sprocket tooth wear
JP2017194311A (ja) * 2016-04-19 2017-10-26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歯車の歯形計測装置及び歯形計測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5352A (zh) * 2016-05-17 2016-08-1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刮板输送机链轮轮齿磨损监测装置和方法
CN107792769A (zh) * 2016-09-07 2018-03-1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
CN208561405U (zh) * 2017-08-03 2019-03-0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
CN109059756A (zh) * 2018-06-14 2018-12-21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聚焦形貌恢复的刮板输送机链轮磨损测量装置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74100B1 (ja) 2021-05-19
CN112875480A (zh) 2021-06-01
JP2021084791A (ja)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71680B1 (ja)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検査システム
JP4764697B2 (ja) 乗りかご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JP5519775B2 (ja) コンベアの離脱した踏段を検出する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5050362B2 (ja) エレベータ
JP5516729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449376B2 (ja) エレベータ
WO2006073015A1 (ja) エレベータのボルト検出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並びに移動体の位置・速度検出装置
US20180244501A1 (en) Passenger-transporting system with a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operating state
JP2011195253A (ja) エレベータの綱車摩耗量測定装置
CN112875480B (zh) 乘客输送机以及磨损检测装置
KR20150114943A (ko) 승객 운송 설비의 안전 검사 장치 및 그 실시 방법
JP2010001083A (ja) エレベーター非常止め装置の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検査方法
JP5741746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10134158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異常検出装置
CN110891891B (zh) 乘客输送机的异常检测装置
US20200031630A1 (en) Misalignment monitoring in a people conveyor
JP2003321171A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管制および運転復旧システム
JP6538215B1 (ja) エレベータ
JP2015051836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8156127A (ja) エレベータ
JP6939994B2 (ja) 溝摩耗検知装置
CN112875484B (zh) 乘客输送机的链松弛检测装置
JP2003118965A (ja) 踏段検出器付エスカレータ
JP7404444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制動距離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6014211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み段チェーン伸び計測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59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