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4167A -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4167A
CN112874167A CN202011352645.3A CN202011352645A CN112874167A CN 112874167 A CN112874167 A CN 112874167A CN 202011352645 A CN202011352645 A CN 202011352645A CN 112874167 A CN112874167 A CN 112874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positioning
axis
terminals
restri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26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74167B (zh
Inventor
大屋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874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4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4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4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多个容器端子与多个装置端子的连接位置的精度的容器。在安装于具备设置在保持多个装置端子的装置端子支架上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印刷装置上的安装过程中,该容器从+Y方向向‑Y方向移动后,向与Y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旋转,该容器具备:多个容器端子;以及设置于容纳印刷材料的壳体,且相对于壳体在Y方向以及旋转半径方向上能够移动地配置有多个容器端子的容器端子配置部。用于在安装过程中限制多个容器端子的Y方向以及Z方向的移动的限制部具有:设置在容器端子配置部的‑Y方向的端部,在安装过程中与第一定位部接触的第一限制部;以及设置在容器端子配置部的+Y方向的端部,在安装过程中与第二定位部接触的第二限制部。

Description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能够安装于具备多个电连接部的安装部的容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将容器沿着插入方向插入安装部,使设置在容器上的多个电极向与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与多个电连接部电连接,从而在连接时减小多个电极和多个电连接部受到的冲击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73014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容器能够相对于安装部在插入方向或与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存在不能充分确保多个电极与多个电连接部的连接位置的精度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了一种容器。当将彼此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分别设为X轴、Y轴、Z轴,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正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负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时,该容器在安装到具备多个装置端子、保持所述多个装置端子的装置端子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装置端子支架上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印刷装置时,从所述+Y方向向所述-Y方向移动后,向与所述Y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旋转,所述容器具备:壳体,其容纳印刷材料;多个容器端子,其能够与所述多个装置端子电连接;以及容器端子配置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旋转的旋转半径方向上能够移动地配置有所述多个容器端子。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在所述容器向所述印刷装置安装的安装过程中,用于限制所述多个容器端子的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Z方向的移动,所述限制部具有:第一限制部,其设置在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的所述-Y方向的端部,在所述安装过程中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接触;以及第二限制部,其设置在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的所述+Y方向的端部,在所述安装过程中与所述第二定位部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多功能设备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印刷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安装部以及容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向安装部插入了容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多个装置端子与多个容器端子电连接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壳体的突出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配置部与装置端子支架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配置部与装置端子支架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9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配置部与装置端子支架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突出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端子支架和突出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端子支架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容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端子支架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端子支架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作为参考例的安装部以及容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作为参考例的安装部以及容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作为参考例的安装部以及容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作为参考例的安装部以及容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0、10i、10j:容器;11i、11j:壳体;12:壳体主体;13、13i:突出部;14:第一滑动部;15:容器端子;16:操作面板;17:按压部;20、20b、20c、20d:容器端子配置部;21:弹簧;22:弹簧;23:弹簧;24:弹簧;25、25b、25d:限制部;26、26b、26d:第一限制部;27、27b、27d:第二限制部;28、28c:基部;29:-Y接触面;30:+Y接触面;31:第一Z限制面;32:第一Y限制面;41:第二Z限制面;42:第二Y限制面;55:装置端子;56:装置端子配置部;60、60g、60h、60i、60j:装置端子支架;63:开口部;65、65g、65h:定位部;66、66g、66h:第一定位部;67、67g、67h:第二定位部;68:支撑部;69:第一基部接触面;70:第二基部接触面;71:第一Z定位面;72:第一Y定位面;73:第一面;81:第二Z定位面;82:第二Y定位面;83:第二面;100:多功能设备;101:箱体;102:凹部;200、200e:印刷装置;201:盒;202:盖;220:供给托盘;221:供给口;230:排出托盘;231:排出口;240:记录部;241:记录头;242:压纸卷筒;250:输送机构;251:输送辊;260:第一辊部;261:第一捡拾辊;270:第二辊部;271:第二捡拾辊;280:输送引导件;281:第一引导件;282:第二引导件;283:第三引导件;284:第四引导件;290、290i、290j:安装部;291、291i、291j:安装孔;292:供给管;293:壁;294:第二滑动部;295:印刷材料供给部;299:维护部;300:读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多功能设备100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1中示出了沿着相互正交的X、Y、Z方向的箭头。X、Y、Z方向是沿着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即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包括沿着X轴、Y轴、Z轴的一侧的方向和其相反方向这两者。具体而言,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正的方向分别为+X方向、+Y方向、+Z方向,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负的方向分别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另外,在图1中,X轴和Y轴是沿着水平面的轴,Z轴是沿着铅垂线的轴。在本实施方式中,-Z方向是重力方向。在其他的图中,也适当地示出有沿着X、Y、Z方向的箭头。图1中的X、Y、Z方向与其他的图中的X、Y、Z方向表示相同的方向。
多功能设备100具备在纸等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200以及将记录在介质中的文字、图像等作为图像数据读取的读取装置300。多功能设备100能够通过印刷装置200和读取装置300单独或者联动地执行与印刷和读取有关的各种处理。即,多功能设备100具备印刷功能和读取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读取装置300载置在印刷装置200上而构成箱体101。箱体101整体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箱体101具备前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顶面和底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箱体101将前面朝向+Y方向、顶面朝向+Z方向地配置。
在箱体101上,设置有凹部102。具体而言,凹部102设置在印刷装置200上,向印刷装置200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开口。凹部102从+Z方向被读取装置300覆盖。即,凹部102向箱体101的前面和右侧面开口地设置。
在箱体101的外部前面上,设置有操作面板16。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面板16,从而能够使多功能设备100执行与印刷或读取有关的处理。
读取装置300具备ADF(自动走纸机:Auto Document Feeder)和FBS(平板扫描仪:Flatbed Scanner),能够通过ADF进行自动供纸的原稿的读取和放置在FBS的原稿台上的原稿的读取。另外,有时也将读取装置300称为“扫描仪”。
印刷装置200是通过喷射作为印刷材料的墨水而在介质上印刷图像的喷墨打印机。印刷装置200将从图中未示出的计算机等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由读取装置300读取的图像数据转换为表示印刷介质中的墨点的开/关(ON/OFF)的印刷数据。印刷装置200基于印刷数据在印刷介质上喷射墨水,通过在印刷介质上的各种位置形成墨点,从而在印刷介质上印刷图像。另外,有时也将印刷装置200称为“打印机”。
在印刷装置200中,可装卸地设置有用于容纳介质的盒201。具体而言,盒201在印刷装置200中的底面附近沿着Y方向可装卸地设置。在盒201中,作为介质,纸逐张平放地被容纳。在进行记录动作时,从盒供给介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200中,也可以在盒201的下部进一步配置容纳介质的盒。另外,介质不限于纸,例如塑料、膜、纤维、布帛、皮革、金属、玻璃、木材、陶瓷等只要能够保持印刷材料即可。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200具备设置于凹部102的供给托盘220以及排出托盘230。供给托盘220是能够载置进行印刷之前的介质的台。排出托盘230是能够载置进行了印刷后的介质的台。具体而言,供给托盘220由凹部102的底面构成。排出托盘230由在Z方向上分割凹部102的平板状的台构成。载置在供给托盘220上的介质经由向供给托盘220开口的供给口221被送到印刷装置200的内部。进行了印刷后的介质经由向排出托盘230开口的排出口231从印刷装置200的内部被送到排出托盘230。
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印刷装置200的内部结构的图。在图2中,示出了设置在印刷装置200上的记录部240、输送机构250、安装部290、印刷材料供给部295和维护部299。
输送机构250具备第一辊部260、第二辊部270、多个输送辊251和输送引导件280。
输送引导件280保持并输送介质。本实施方式的输送引导件280是通过静电吸附来保持并输送介质的带状的部件。输送引导件280通过多个输送辊251的驱动而移动,输送保持的介质。另外,有时也将输送介质的方向称为输送方向。
输送引导件280具有第一引导件281、第二引导件282、第三引导件283以及第四引导件284。第一引导件281从盒201向记录部240输送介质。第二引导件282从供给托盘220向记录部240输送介质。第三引导件283从记录部240向排出口231输送介质。第四引导件284从排出口231向记录部240输送介质。即,记录部240设置在输送引导件280的中途。另外,第四引导件284在对介质的一面进行印刷之后,在对介质的另一面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使用。
第一辊部260将容纳在盒201内的介质送到第一引导件281。在印刷中使用盒201内的介质的情况下,盒201内的介质从铅垂下方被按压在设置于第一辊部260的第一捡拾辊261上。第一捡拾辊261通过向被按压的介质传递旋转力,从而抬起介质。被抬起的介质通过设置在第一辊部260上的辊被送到第一引导件281。
第二辊部270将载置在供给托盘220上的介质送到第二引导件282。在印刷中使用供给托盘220上的介质的情况下,供给托盘220上的介质从铅垂下方被按压到设置在第二辊部270上的第二捡拾辊271上。第二捡拾辊271通过向被按压的介质传递旋转力,从而抬起介质。被抬起的介质通过设置在第二辊部270上的辊被送到第二引导件282。
记录部240具有记录头241和压纸卷筒242。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241是整行形式的所谓的行式头,按照印刷数据喷出墨水的喷出口沿着Y方向排列有相当于记录介质的宽度程度的多个喷出口。压纸卷筒242从背面支撑介质,该介质具有沿着Y方向延伸的平板状,且由记录头241进行印刷。另外,记录头241可以不是整行形式的记录头,也可以是使打印头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的串行扫描形式的所谓的串行头。
安装部290是安装容纳印刷材料的容器10的部分。具体而言,安装部290具有沿着印刷装置200的Y方向设置的安装孔291。本实施方式的安装孔291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安装孔291朝向印刷装置200的前面开口,容器10通过从印刷装置200的前面插入到安装孔291中而安装在安装部29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印刷装置200上设置有四个安装部290,与各安装部290对应,分别安装有容纳不同色彩的墨水的四个容器10。另外,在印刷装置200执行印刷处理时,如图1所示,安装部290被罩202覆盖。关于安装部290和容器1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印刷材料供给部295从各容器10向记录部240供给作为印刷材料的墨水,并且调整记录头241内的墨水的压力和流量。印刷材料供给部295设置在连接各容器10和记录部240的图中未示出的墨管的中途。如上所述,供给至记录部240的墨水从设置于记录部240的喷出口朝向介质喷出。
维护部299具备图中未示出的盖单元和擦拭单元。维护部299例如为了抑制设置在记录头241上的喷出口的堵塞,执行记录头241的清洗处理。维护部299例如在经由操作面板16从用户接收到指示的情况下、或在印刷中的适当的时机维护记录头241。
图3是表示安装部290以及容器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在图3中,示出了安装部290中的一个和与安装部290对应的一个容器10。
如图3所示,安装部290具备多个装置端子55和装置端子支架60。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290具备供给管292。装置端子55是能够与设置在容器10上的容器端子15电连接的端子。装置端子支架60保持多个装置端子55。供给管292是用于将容纳在容器10内的墨水引导到印刷装置200内的管。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装置端子55以朝向-Z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装置端子支架60上。即,容器端子15通过从-Z方向与装置端子55接触而与装置端子55电连接。通过多个容器端子15与装置端子55电连接,例如,印刷装置200能够从搭载在容器上的芯片读取与容器10有关的信息。与容器10有关的信息例如是与容纳的墨水的色彩有关的信息或与墨水的余量有关的信息。另外,关于装置端子支架6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3所示,容器10具备壳体11、多个容器端子15和容器端子配置部20。壳体11是容纳作为印刷材料的墨水的容器。容器端子15是能够与装置端子55电连接的端子。在容器端子配置部20上,配置有多个容器端子15。另外,在图3中,示出了四个容器端子15,但容器端子15的个数也可以不是四个。另外,在图3中,各个容器端子15以构成矩形的顶点的方式排列,但容器端子15也可以以其他方式配置。进一步地,安装部290的装置端子55只要设置为与容器端子15的个数或配置对应即可。
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1由大致圆筒状的壳体主体12和具有比壳体主体12小的半径的大致圆筒状的突出部13构成。突出部13与壳体主体12的一个底面连续地设置,壳体主体12的内部与突出部13的内部连通。另外,在突出部13上,设置有图中未示出的墨水导出口。在容器10安装在安装部290上时,上述的供给管292被插入到墨水导出口中。容纳在壳体11内的墨水经由墨水导出口和供给管292被供给到印刷装置200。
容器端子配置部20设置在壳体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端子配置部20设置在壳体11中的突出部13的侧面。另外,在图3中,设置在容器端子配置部20上的多个容器端子15朝向+X方向。关于容器端子配置部2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图4是表示向安装部290插入了容器10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多个装置端子55与多个容器端子15电连接的状态的说明图。在图5中,用虚线表示无法从外部目视确认的部分的一部分。容器10向印刷装置安装时,首先,如图3和图4所示,从+Y方向向-Y方向移动,插入安装部290。然后,如图4和图5所示,容器10通过向与Y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旋转,从而使多个装置端子55与多个容器端子15接触并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容器10的旋转的方向的旋转方向是相对于作为插入方向的-Y方向顺时针的方向。有时也将容器10的旋转的半径方向称为旋转半径方向。另外,旋转半径方向包括沿着相同轴的一侧的方向和其相反方向。即,旋转半径方向包括靠近旋转轴的方向和远离旋转轴的方向。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容器10安装在安装部290上”的状态是指容器10插入到安装部290中,并且装置端子55与多个容器端子15电连接的状态。有时也将该状态称为“容器10安装在印刷装置200上”的状态,即安装状态。此外,有时也将容器10插入到印刷装置200的过程称为安装过程。另外,在安装过程和安装状态下,容器端子配置部20与装置端子支架60接触。关于安装过程和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配置部20与装置端子支架60的对应关系,将在后面叙述。
另外,在容器10或安装部290上,也可以设置有辅助容器10的插入或容器10的旋转的引导件。例如,也可以在容器10的壳体11侧面设置有沿着壳体11的轴向延伸的突起,在安装部290的安装孔291的内周部沿着Y方向设置有与突起卡合的槽。此外,也可以在壳体11侧面设置有沿着旋转方向的槽、或与插入方向和旋转方向交叉的槽,在安装孔291的内周面设置有用于与槽配合的导向销。
图6是表示壳体11的突出部13的结构的说明图。在容器端子配置部20上,多个容器端子15相对于壳体11在Y方向以及旋转半径方向上可移动地配置。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端子配置部20通过弹簧21固定于突出部13。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端子配置部20以被四个弹簧21在Y方向上夹持的方式被固定。此外,如图6所示,容器端子配置部20在旋转半径方向上与突出部13分离地配置。因此,容器端子配置部20能够通过弹簧21的伸缩而相对于壳体11在Y方向以及旋转半径方向上移动。因此,配置在容器端子配置部20上的多个容器端子15也能够相对于壳体11在Y方向以及旋转半径方向上移动。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容器端子15能够相对于壳体11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移动。另外,固定容器端子配置部20的弹簧21的个数不限于四个。此外,弹簧21例如既可以是板簧,也可以是弦卷弹簧,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
图7是说明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配置部20与装置端子支架60的对应关系的图。如图7所示,容器端子配置部20具有限制部25。限制部25在安装过程中限制多个容器端子15的Y方向以及Z方向的移动。限制部25具有设置在容器端子配置部20的-Y方向的端部的第一限制部26和设置在容器端子配置部20的+Y方向的端部的第二限制部2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端子配置部20具备与第一限制部26以及第二限制部27连续的基部2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四个弹簧21与基部28连接。弹簧21在图7中被省略。
装置端子支架60具有定位部65。定位部65在安装过程中限制多个容器端子15的Y方向以及Z方向的移动。定位部65具备设置在装置端子支架60的Y方向的一端的第一定位部66和设置在装置端子支架60的Y方向的另一端的第二定位部67。第一限制部26在安装过程中与第一定位部66接触。第二限制部27在安装过程中与第二定位部67接触。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端子支架60具备与第一定位部66以及第二定位部67连续的支撑部6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装置端子55配置于支撑部68。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28具有平板状。第一限制部26是从基部28向-Y方向突出的凸部。第二限制部27是从基部28向+Y方向突出的凸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68具有平板状。第一定位部66和第二定位部67是分别从支撑部68向-Z方向突出的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66设置在装置端子支架60的-Y方向的端部,第二定位部67设置在装置端子支架60的+Y方向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端子支架60由支撑部68和定位部65构成为向X方向以及-Z方向开口的形状。
此外,在安装状态下,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配置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定位部66和第二定位部67相对的位置。具体而言,从基部28向-Y方向突出的第一限制部26配置在与第一定位部66相对的位置,从基部28向+Y方向突出的第二限制部27配置在与第二定位部67相对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具有在安装状态下与对应的第一定位部66或第二定位部67的Z定位面接触的Z限制面。具体而言,第一限制部26在第一限制部26的-Z方向上具有第一Z限制面31。第二限制部27在第二限制部27的-Z方向上具有第二Z限制面41。第一Z限制面31是第一限制部26中的、在安装状态下朝向-Z方向的面。第二Z限制面41是第二限制部27中的、在安装状态下朝向-Z方向的面。另外,限制部25与定位部65的接触可以是面接触,也可以是线接触或点接触。此外,限制部25和定位部65的各自相互接触的面可以不是一样的面,例如,也可以是在表面形成有槽或凹部等的面或在其表面形成有突起或凸部的面。
第一定位部66和第二定位部67分别具有Z定位面。具体而言,第一定位部66具有第一Z定位面71。第二定位部67具有第二Z定位面8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66在第一定位部66的-Z方向的端部具有向+Y方向突出的部分,在向+Y方向突出的部分的+Z方向上具有第一Z定位面71。第二定位部67在第二定位部67的-Z方向的端部具有向-Y方向突出的部分,在向-Y方向突出的部分的+Z方向上具有第二Z定位面8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Z限制面31在安装状态下与第一Z定位面71接触。第二Z限制面41在安装状态下与第二Z定位面81接触。
如上所述,在安装过程和安装状态下,容器端子配置部20与装置端子支架60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10从图4所示的状态开始相对于安装部290旋转。在旋转的中途,容器端子配置部20沿着装置端子支架60的开口被引导到装置端子支架60。然后,容器10一边通过限制部25限制多个容器端子的Y方向以及Z方向的移动,一边继续旋转,如图5所示,使多个容器端子15和多个装置端子55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安装过程和安装状态下,第一Z限制面31与第一Z定位面71接触,并且,第二Z限制面41与第二Z定位面81接触。
容器端子15通过能够在Y方向以及旋转半径方向上移动以及具有在安装过程中与定位部65接触的限制部25,从而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例如,在安装状态下,即使在通过施加在印刷装置200上的冲击,容器10相对于安装部290移动的情况下,也会通过将容器端子配置部20固定于突出部13的弹簧21的伸缩以及定位部65与限制部25的接触,从而提高保持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接触的状态的可能性。此外,通过提高接触位置精度,能够抑制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电连接状态变得不良的情况。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容器,具备容器端子配置部20,该容器端子配置部20相对于壳体11在Y方向以及旋转半径方向上能够移动地配置有多个容器端子15。进一步地,容器端子配置部20具备在安装过程中限制多个容器端子15的Y方向以及Z方向的移动的限制部25。因此,即使容器10是能够相对于印刷装置200在Y方向或交叉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也会提高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制部26由从基部28向-Y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第二限制部27由从基部28向+Y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进一步地,在安装状态下,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配置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定位部66和上述第二定位部67相对的位置。由此,以简单的结构限制了安装过程中的多个容器端子15的Y方向以及Z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状态下,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具有与对应的第一定位部66或第二定位部67的Z定位面接触的Z限制面。由此,更加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15相对于多个装置端子55的Z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B.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配置部20b与装置端子支架60的对应关系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25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关于多功能设备100、容器10的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限制部25b具备第一限制部26b和第二限制部27b。第一限制部26b在-Y方向上具有在安装状态下与第一定位部66的+Y方向的第一Y定位面72接触的第一Y限制面32。第二限制部27b在+Y方向上具有在安装状态下与第二定位部67的-Y方向的第二Y定位面82接触的第二Y限制面4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Y限制面32在安装过程和安装状态下与第一Y定位面72接触。第二Y限制面42在安装过程和安装状态下与第二Y定位面82接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安装过程和安装状态下,第一Z限制面31与第一Z定位面71接触,第二Z限制面41与第二Z定位面81接触。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也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更加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15相对于多个装置端子55的Y方向的移动。
C.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配置部20c与装置端子支架60的对应关系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28c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关于多功能设备100、容器10的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基部28c在基部28c中的-Y方向上具有-Y接触面29,并且在基部28c中的+Y方向上具有+Y接触面30。-Y接触面29在安装状态下与作为第一定位部66的+Y方向的面的第一基部接触面69接触。+Y接触面30在安装状态下与作为第二定位部67的-Y方向的面的第二基部接触面70接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安装过程和安装状态下,第一Z限制面31与第一Z定位面71接触,第二Z限制面41与第二Z定位面81接触。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容器,也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更加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15相对于多个装置端子55的Y方向的移动。
D.第四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突出部13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另外,关于多功能设备100、容器10的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如图10所示,设置于突出部13的容器端子配置部20d以Y方向的尺寸朝向限制部25d的旋转方向的前端而单调减少的方式,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锥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制部26d与第二限制部27d一起具有朝向旋转方向的前端而Y方向的尺寸单调减少的部分。另外,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下,旋转方向与+X方向一致。
通过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容器,也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安装过程中的容器端子配置部20以及装置端子支架60的碰撞引起的破损。
E.第五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设置在印刷装置200e上的装置端子支架60和壳体11的突出部13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在图11中,由虚线表示无法从外部目视确认的部分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端子支架60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将多个装置端子55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可移动地保持。进一步地,多个容器端子15不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移动。另外,关于多功能设备100、容器10的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如图11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装置端子支架60上,通过弹簧22固定有装置端子配置部56。具体而言,装置端子支架60被固定为在Y方向上被四个弹簧22夹持。图11中示出了四个弹簧22中的+X方向的两个弹簧22。在装置端子配置部56上,配置有多个装置端子55。装置端子配置部56在Z方向上与装置端子支架60分离地配置。因此,装置端子配置部56能够通过弹簧的伸缩而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移动。因此,配置在装置端子配置部56上的多个装置端子55也能够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端子配置部56固定于装置端子支架60的支撑部6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端子配置部20不通过弹簧21固定于突出部13,而是使用粘接剂固定于突出部13。即,容器端子15不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移动。关于印刷装置200e和容器1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弹簧22的个数不限于四个。此外,弹簧22例如既可以是板簧,也可以是弦卷弹簧,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配置部20与装置端子支架60的对应关系与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多个装置端子55通过能够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移动以及具有在安装过程中与定位部65接触的限制部25,从而抑制了多个装置端子55与多个容器端子15的接触状态变得不良的情况。例如,在安装状态下,即使在通过施加在印刷装置200e上的冲击,容器10相对于安装部290移动的情况下,也会通过将装置端子配置部56固定于装置端子支架60的弹簧22的伸缩以及定位部65与限制部25的接触,从而提高保持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接触的状态的可能性。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200e,具备将装置端子55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可移动地保持的装置端子支架60。进一步地,装置端子支架60具备在安装过程中限制多个容器端子15的Y方向以及Z方向的移动的定位部65。因此,即使容器10是能够相对于印刷装置200e在Y方向或交叉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也会提高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66和第二定位部67由分别从支撑部68向-Z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在安装状态下,第一定位部66和第二定位部67配置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相对的位置。由此,通过简单的结构,限制了安装过程中的多个容器端子15的Y方向以及Z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66和第二定位部67在+Z方向上具有在安装状态下与对应的第一限制部26或第二限制部27的Z限制面接触的Z定位面。由此,更加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15相对于多个装置端子55的Z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F.第六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端子支架60的结构与图11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即,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端子支架60将多个装置端子55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可移动地保持。进一步地,多个容器端子15不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多功能设备100、容器10的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配置部20与装置端子支架60的对应关系与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200e,也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更加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15相对于多个装置端子55的Y方向的移动。
G.第七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端子支架60g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端子支架60g将多个装置端子55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可移动地保持。进一步地,多个容器端子15不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多功能设备100、容器10的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如图12所示,装置端子支架60g与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支撑部68和定位部65g构成为向Y方向以及-Z方向开口的形状。具体而言,在设置于装置端子支架60g的-Y方向的端部的第一定位部66g与设置于装置端子支架60g的+Y方向的端部的第二定位部67g之间,构成有开口部63。开口部63是接纳在安装过程中旋转的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的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定位部65g以Y方向的尺寸朝向定位部65g的旋转方向的前端而单调增加的方式,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锥形状。具体而言,第一定位部66g具有朝向旋转方向的前端的Y方向的尺寸单调增加的部分,并且,第二定位部67g具有朝向旋转方向的前端Y方向的尺寸单调增加的部分。因此,在沿着构成在第一定位部66g与第二定位部67g之间的开口部63的旋转方向的方向上的一部分中,开口部63的Y方向的尺寸单调减少。另外,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旋转方向与-X方向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容器端子配置部20和装置端子支架60g具有相互对应的形状。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限制部25d那样,优选限制部25与定位部65g的形状对应地具有朝向旋转方向的前端Y方向的尺寸单调减少的部分。特别优选限制部25和定位部65g是在安装状态下卡合的形状。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200e,也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安装过程中的装置端子支架60以及容器端子配置部20的碰撞引起的破损。
H.第八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容器10的结构的说明图。在图13中,用虚线表示无法从外部目视确认的部分的一部分。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容器端子配置部20在旋转半径方向上通过弹簧23固定于突出部13。
即使是这样的结构,容器端子15也能够通过弹簧23的伸缩而相对于壳体11在Y方向以及旋转半径方向上移动。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另外,例如,容器端子15也可以仅通过弹簧23固定于壳体11。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容器端子15也能够通过弹簧23的伸缩而相对于壳体11在Y方向以及旋转半径方向上移动。
I.第九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端子支架60h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端子支架60h的定位部65h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具体而言,第一定位部66h具有与第一限制部26的+Z方向的面接触的第一面73,第二定位部67h具有与第二限制部27的+Z方向的面接触的第二面83。
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会在安装过程中限制多个容器端子15向+Z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J.第十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端子支架6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在图15中,用虚线表示无法从外部目视确认的部分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端子配置部56在Z方向上通过弹簧24固定于装置端子支架60。
即使是这样的结构,装置端子55也能够通过弹簧24的伸缩而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移动。因此,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的连接位置的精度。另外,例如,装置端子配置部56也可以仅通过弹簧24固定于装置端子支架60。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装置端子55也能够通过弹簧24的伸缩而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移动。
K.其他实施方式
(K-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1具备突出部13。与此相对,壳体11也可以不具备突出部13。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容器端子配置部20也可以设置在相当于壳体主体12的部分。
(K-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1具有大致圆筒形状。与此相对,壳体11也可以不具有大致圆筒形状。例如,壳体11可以具有大致四棱柱形状,也可以是大致四棱柱以外的大致多棱柱形状、大致圆锥形状、多棱锥形状。此外,关于安装孔291,只要是能够安装容器10的形状,也可以不具有大致圆筒形状。
(K-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由从基部28向-Y方向或+Y方向分别突出的凸部构成。与此相对,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也可以不由凸部构成。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定位部66或第二定位部67上设置突起,在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上设置与突起卡合的槽。
(K-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容器端子配置部20具备基部28。与此相对,容器端子配置部20也可以不具备基部28。
(K-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具有在安装状态下与对应的第一定位部66或第二定位部67的Z定位面接触的Z限制面。与此相对,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中的任一方也可以不具有Z限制面。此外,两者也可以不具有Z限制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也可以不具有Z限制面,而是分别具有第一Y限制面32和第二Y限制面42。
(K-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66和第二定位部67由分别从支撑部68向-Z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与此相对,第一定位部66和第二定位部67也可以不由凸部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定位部66和第二定位部67也可以是由第一限制部26和第二限制部27在Y方向上夹持的结构。
(K-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Z轴是沿着铅垂线的轴。与此相对,Z轴也可以不是沿着铅垂线的轴。例如,在安装状态下,也可以将多个容器端子15与多个装置端子55相对的方向设为Z轴。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从多个容器端子15朝向装置端子55的方向设为+Z方向,将从装置端子55朝向多个容器端子15的方向设为-Z方向。
(K-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容器10的壳体11中,容纳有作为印刷材料的墨水。与此相对,容纳在壳体11中的印刷材料也可以不是墨水。在这种情况下,印刷装置200不是喷墨打印机,只要是使用容纳在壳体11中的印刷材料进行印刷的装置即可。例如,也可以通过壳体11容纳作为印刷材料的墨粉,印刷装置200将墨粉转印到介质上从而进行印刷。
L.参考例
(L-1)图16和图17是表示作为参考例的安装部290i和容器10i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在图16和图17中,用虚线表示无法从外部目视确认的部分的一部分。图16表示容器10i未安装在安装部290i上的状态。图17表示容器10i安装在安装部290i上的状态。多个容器10i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不旋转地被插入并安装在安装部290i。具体而言,在容器10i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部14,该第一滑动部14使壳体11i的突出部13i向与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更具体而言,在壳体主体12的-Y方向的面上设置有沿着Z方向的轨道状的槽,在突出部13i上设置有与槽卡合的突起。在安装孔291i的插入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壁293。当容器10i插入到安装孔291i时,突出部13i与壁293接触。然后,当容器10i进一步向安装孔291i插入时,通过壁293和第一滑动部14,突出部13i相对于壳体主体12滑动而向+Z方向移动,多个容器端子15和装置端子55电连接。即,多个容器端子15向与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与多个装置端子55电连接。在参考例的容器10i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使多个容器端子15能够相对于壳体11i移动,提高了多个装置端子55与多个容器端子15的接触位置的精度。另外,通过使装置端子55能够移动,可以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L-2)图18和图19是表示作为参考例的安装部290j和容器10j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在图18和图19中,用虚线表示无法从外部目视确认的部分的一部分。图18表示容器10j未安装在安装部290j上的状态。图19表示容器10j安装在安装部290j上的状态。容器10j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不旋转地被插入并安装在安装部290j。在安装孔291j内,设置有使装置端子支架60j向与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的第二滑动部294。更具体而言,在第二滑动部294上,设置有沿着Z方向的轨道状的槽,在装置端子支架60j上设置有与槽卡合的突起。在容器10j的-Y方向上,设置有按压部17。当容器10i插入到安装孔291j时,按压部17与装置端子支架60j接触。然后,当容器10j进一步向安装孔291j插入时,通过按压部17和第二滑动部294,装置端子支架60j相对于安装部290j滑动而向-Z方向移动,多个容器端子15和装置端子55电连接。即,多个装置端子55向与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与多个容器端子15电连接。在参考例的容器10j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使多个容器端子15能够相对于壳体11j移动,提高了多个装置端子55与多个容器端子15的接触位置的精度。另外,通过使装置端子55能够移动,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M.其他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本发明可以作为以下的方式来实现。为了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可以适当地进行替换、组合。此外,如果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没有作为必要技术特征进行说明,则可以适当地进行删除。
(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了一种容器。当将彼此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分别设为X轴、Y轴、Z轴,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正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负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时,该容器在安装到具备多个装置端子、保持所述多个装置端子的装置端子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装置端子支架上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印刷装置时,从所述+Y方向向所述-Y方向移动后,向与所述Y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旋转,所述容器具备:壳体,其容纳印刷材料;多个容器端子,其能够与所述多个装置端子电连接;以及容器端子配置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旋转的旋转半径方向上能够移动地配置有所述多个容器端子。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在所述容器向所述印刷装置安装的安装过程中,用于限制所述多个容器端子的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Z方向的移动,所述限制部具有:第一限制部,其设置在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的所述-Y方向的端部,在所述安装过程中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接触;以及第二限制部,其设置在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的所述+Y方向的端部,在所述安装过程中与所述第二定位部接触。
根据这种方式,即使容器是能够相对于印刷装置在Y方向或交叉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也会提高多个容器端子与多个装置端子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2)在上述方式的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具备与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连续的基部,所述第一限制部由从所述基部向所述-Y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所述第二限制部由从所述基部向所述+Y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在所述容器安装在所述印刷装置上的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分别配置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对的位置。根据这种方式,通过简单的结构,限制了安装过程中的多个容器端子的Y方向以及Z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与多个装置端子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3)在上述方式的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在所述-Z方向上具有Z限制面,该Z限制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部或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所述+Z方向的Z定位面接触。根据这种方式,更加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相对于多个装置端子的Z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与多个装置端子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4)在上述方式的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限制部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第一Y限制面,该第一Y限制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所述+Y方向的第一Y定位面接触,所述第二限制部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第二Y限制面,该第二Y限制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所述-Y方向的第二Y定位面接触。根据这种方式,更加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相对于多个装置端子的Y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与多个装置端子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5)在上述方式的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基部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Y接触面,该-Y接触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所述+Y方向的面接触,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Y接触面,该+Y接触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所述-Y方向的面接触。根据这种方式,更加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相对于多个装置端子的Y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与多个装置端子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6)根据上述方式的容器,也可以是,所述限制部以所述Y方向的尺寸朝向所述限制部的所述旋转的旋转方向的前端而单调减少的方式,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锥形状。根据这种方式,能够抑制安装过程中的容器端子配置部以及装置端子支架的碰撞引起的破损。
(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了一种印刷装置。当将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分别设为X轴、Y轴、Z轴,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正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负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时,具备多个容器端子、配置有所述多个容器端子的容器端子配置部和设置于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的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的容器从所述+Y方向向所述-Y方向移动后,向与所述Y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旋转而安装于所述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多个装置端子,其能够与所述多个容器端子电连接;以及装置端子支架,其在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Z方向上能够移动地保持所述多个装置端子。所述装置端子支架具有定位部,在所述容器向所述印刷装置安装的安装过程中,该定位部限制所述多个容器端子的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Z方向的移动,所述定位部具有:第一定位部,其设置在所述装置端子支架的所述-Y方向的端部,在所述安装过程中与所述第一限制部接触;以及第二定位部,其设置在所述装置端子支架的所述+Y方向的端部,在所述安装过程中与所述第二限制部接触。
根据这种方式,即使容器是能够相对于印刷装置在Y方向或交叉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也会提高多个容器端子与多个装置端子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8)在上述方式的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装置端子支架具备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连续的支撑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由分别从所述支撑部向所述-Z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在所述容器安装在所述印刷装置上的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配置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相对的位置。根据这种方式,通过简单的结构,限制了安装过程中的多个容器端子的Y方向以及Z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与多个装置端子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9)在上述方式的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在所述+Z方向上具有Z定位面,该Z定位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限制部或所述第二限制部中的对应的限制部的所述-Z方向的Z限制面接触。根据这种方式,更加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相对于多个装置端子的Z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与多个装置端子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10)在上述方式的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第一Y定位面,该第一Y定位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限制部的所述-Y方向的第一Y限制面接触,所述第二定位部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第二Y定位面,该第二Y定位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二限制部的所述+Y方向的第二Y限制面接触。根据这种方式,更加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容器端子相对于多个装置端子的Y方向的移动。因此,提高了多个容器端子与多个装置端子的连接位置的精度。
(11)在上述方式的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构成有的开口部,该开口部接纳在所述安装过程中旋转的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所述定位部具有朝向所述定位部的所述旋转的旋转方向的前端而所述Y方向的尺寸单调增加的部分。根据这种方式,能够抑制安装过程中的装置端子支架以及容器端子配置部的碰撞引起的破损。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容器或印刷装置,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具有印刷功能和读取功能的多功能设备等方式实现。

Claims (11)

1.一种容器,当将彼此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分别设为X轴、Y轴、Z轴,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正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负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时,
所述容器在安装到具备多个装置端子、保持所述多个装置端子的装置端子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装置端子支架上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印刷装置时,从所述+Y方向向所述-Y方向移动后,向与所述Y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旋转,所述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容纳印刷材料;
多个容器端子,其能够与所述多个装置端子电连接;以及
容器端子配置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旋转的旋转半径方向上能够移动地配置有所述多个容器端子,
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在所述容器向所述印刷装置安装的安装过程中,用于限制所述多个容器端子的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Z方向的移动,
所述限制部具有:第一限制部,其设置在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的所述-Y方向的端部,在所述安装过程中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接触;以及第二限制部,其设置在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的所述+Y方向的端部,在所述安装过程中与所述第二定位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具备与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连续的基部,
所述第一限制部由从所述基部向所述-Y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
所述第二限制部由从所述基部向所述+Y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
在所述容器安装在所述印刷装置上的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分别配置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在所述-Z方向上具有Z限制面,该Z限制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部或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所述+Z方向的Z定位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制部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第一Y限制面,该第一Y限制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所述+Y方向的第一Y定位面接触,
所述第二限制部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第二Y限制面,该第二Y限制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所述-Y方向的第二Y定位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Y接触面,该-Y接触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所述+Y方向的面接触,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Y接触面,该+Y接触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所述-Y方向的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以所述Y方向的尺寸朝向所述限制部的所述旋转的旋转方向的前端而单调减少的方式,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锥形状。
7.一种印刷装置,当将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分别设为X轴、Y轴、Z轴,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正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将沿着所述X轴、Y轴、Z轴的负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时,
具备多个容器端子、配置有所述多个容器端子的容器端子配置部和设置于所述容器端子配置部的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的容器从所述+Y方向向所述-Y方向移动后,向与所述Y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旋转而安装于所述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装置端子,其能够与所述多个容器端子电连接;以及
装置端子支架,其在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Z方向上能够移动地保持所述多个装置端子,
所述装置端子支架具有定位部,在所述容器向所述印刷装置安装的安装过程中,该定位部限制所述多个容器端子的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Z方向的移动,
所述定位部具有:第一定位部,其设置在所述装置端子支架的所述-Y方向的端部,在所述安装过程中与所述第一限制部接触;以及第二定位部,其设置在所述装置端子支架的所述+Y方向的端部,在所述安装过程中与所述第二限制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端子支架具备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连续的支撑部,
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由分别从所述支撑部向所述-Z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
在所述容器安装在所述印刷装置上的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配置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相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在所述+Z方向上具有Z定位面,该Z定位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限制部或所述第二限制部中的对应的限制部的所述-Z方向的Z限制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第一Y定位面,该第一Y定位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限制部的所述-Y方向的第一Y限制面接触,
所述第二定位部在所述-Y方向上具有第二Y定位面,该第二Y定位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二限制部的所述+Y方向的第二Y限制面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构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接纳在所述安装过程中旋转的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
所述定位部以所述Y方向的尺寸朝向所述定位部的所述旋转的旋转方向的前端而单调增加的方式,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锥形状。
CN202011352645.3A 2019-11-29 2020-11-26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Active CN1128741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6446A JP7363420B2 (ja) 2019-11-29 2019-11-29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9-216446 2019-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4167A true CN112874167A (zh) 2021-06-01
CN112874167B CN112874167B (zh) 2023-09-26

Family

ID=76043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2645.3A Active CN112874167B (zh) 2019-11-29 2020-11-26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3679B2 (zh)
JP (1) JP7363420B2 (zh)
CN (1) CN11287416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6380A (zh) * 2005-06-09 2006-12-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盒、接触装置、记录装置、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2381045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材料盒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3203995A (zh) * 2012-01-13 2013-07-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件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CN103204006A (zh) * 2012-01-12 2013-07-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3313857A (zh) * 2012-01-13 2013-09-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印刷装置、液体容纳容器、印刷系统、以及端子连接结构
CN103862875A (zh) * 2012-12-07 2014-06-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端子单元、墨水供应单元以及接合器
CN104163044A (zh) * 2013-05-15 2014-11-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给系统
CN104442005A (zh) * 2013-09-20 2015-03-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容器、液体容纳体、基板支撑部件以及单元
JP2015116721A (ja) * 2013-12-18 2015-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6541707A (zh) * 2015-09-18 2017-03-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端子连接部以及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48819A1 (de) * 2007-10-10 2009-04-16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Tintenpatrone
JP4843112B1 (ja) 2010-06-11 2011-12-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着脱可能装置、現像剤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636893B (zh) * 2012-01-12 2018-10-01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油墨卡匣、配接器及卡匣
WO2015093008A1 (ja) * 2013-12-18 2015-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9064042A (ja) 2017-09-29 2019-04-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JP7267708B2 (ja) 2017-10-13 2023-05-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ッド電極を有する部材、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6380A (zh) * 2005-06-09 2006-12-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盒、接触装置、记录装置、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2381045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材料盒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3204006A (zh) * 2012-01-12 2013-07-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3203995A (zh) * 2012-01-13 2013-07-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件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CN103313857A (zh) * 2012-01-13 2013-09-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印刷装置、液体容纳容器、印刷系统、以及端子连接结构
CN103862875A (zh) * 2012-12-07 2014-06-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端子单元、墨水供应单元以及接合器
CN104163044A (zh) * 2013-05-15 2014-11-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给系统
CN104442005A (zh) * 2013-09-20 2015-03-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容器、液体容纳体、基板支撑部件以及单元
JP2015116721A (ja) * 2013-12-18 2015-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6541707A (zh) * 2015-09-18 2017-03-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端子连接部以及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84385A (ja) 2021-06-03
US11433679B2 (en) 2022-09-06
CN112874167B (zh) 2023-09-26
US20210162765A1 (en) 2021-06-03
JP7363420B2 (ja) 2023-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10770C2 (ru) Чернильный картридж для подачи чернил в записы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100518197B1 (ko) 잉크 카트리지 및 기록 장치
KR100453425B1 (ko) 교체가능한잉크저장용기와그삽입방법
US7425064B2 (en) Image-forming device
US20070211131A1 (en) Image printing device and multi-function device
JP2002307711A (ja)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4106542A (ja) アンテナ基板のシールド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備える液体噴射装置
CN112874167B (zh)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KR101450371B1 (ko) 카트리지 홀더
JP2023004665A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07261286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US7396110B2 (en) Ink container and mounting method of the ink container
US7156513B2 (en) Ink cartridge component
JP2004148650A (ja) 液体供給具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216792681U (zh) 成像盒及成像设备
CN216387750U (zh) 打印粉盒及成像设备
JP2004142434A (ja)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4249739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