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4006A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4006A
CN103204006A CN2013100115212A CN201310011521A CN103204006A CN 103204006 A CN103204006 A CN 103204006A CN 2013100115212 A CN2013100115212 A CN 2013100115212A CN 201310011521 A CN201310011521 A CN 201310011521A CN 103204006 A CN103204006 A CN 103204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device side
face
bar
proc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15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4006B (zh
Inventor
松崎一俊
原田和政
中田聪
河田秀峰
野泽泉
儿玉秀俊
水谷忠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037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8005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04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4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4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40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电连接的技术。可拆装地安装盒的印刷装置包括:盒安装部、印刷材料供应管、装置侧端子组、用于盒的拆装的杆。杆包括操作部、第一装置侧卡定部、以及旋转轴。杆通过对操作部施加从所述+X轴方向侧朝向所述-X轴方向侧的外力,使得第一装置侧卡定部以旋转轴为中心从预定的卡定位置向+X轴方向侧移动,脱开与第一盒侧限制部的卡定,解除盒的运动的限制。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以及包括印刷装置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使用了搭载有处理与印刷材料相关的信息(例如,表示印刷材料的余量的信息)的电路基板的盒(例如,专利文献1、2)。在将这样的盒安装到印刷装置时,通过使盒侧的端子与印刷装置侧的端子接触,从而将盒的电路基板电连接到印刷装置侧。特别是近年来端子的大小逐渐变小。因此,稳定地维持盒侧的端子(也称为“盒侧端子”)和印刷装置侧的端子(也称为“装置侧端子”)的电连接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另外,以往提出了用于将盒安装到印刷装置的各种安装机构。例如,已知有在盒或者盒安装部上设置弹性变形的杆,使用杆将印刷盒安装到盒安装部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230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223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9142号公报。
这里,在向盒安装部安装盒时,在没有正确地安装到设计好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有时盒侧端子会偏离用于与装置侧端子电连接的连接位置。即,在盒被安装到盒安装部的状态下,有时会发生盒侧端子相对盒安装部的位置偏移。
另外,即使在盒侧端子和装置侧端子电连接的情况下,有时盒侧端子和装置侧端子的电连接状态会不稳定。例如,盒由于振动和印刷时的移动等受到外力,由此使得盒从设计好的安装位置偏移,从而有盒侧端子相对盒安装部发生位置偏移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当盒侧端子偏离用于与装置侧端子电连接的连接位置时,存在不能实现盒侧端子和装置侧端子的电连接的可能性。
此外,上述的各种问题不限于容纳用于印刷的墨水的盒,对于向外部供应(喷射)墨水以外的其他种类的印刷材料(例如,调色剂)的印刷装置、以及其所用的盒,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电连接的技术。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一种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可拆装地安装盒,
设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为X轴、Y轴、Z轴时,所述盒包括:
位于-Z轴方向侧的第一面以及位于+Z轴方向侧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是在所述Z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
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三面以及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是在所述X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
位于-Y轴方向侧的第五面以及位于+Y轴方向侧的第六面,所述第五面和所述第六面是在所述Y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
连接所述第一面和第三面的盒侧拐角部;
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用于向所述印刷装置供应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
设置在所述第三面上的第一盒侧限制部;
构成所述盒侧拐角部的一部分,向包含所述+X轴方向和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以及
设置在所述倾斜面上的、具有多个端子的盒侧端子组,
在所述盒被安装的安装状态下,在将与所述印刷装置相对的所述X轴、所述Y轴以及所述Z轴分别作为所述印刷装置的X轴、Y轴、Z轴时,
所述印刷装置包括:
盒安装部,所述盒安装部包括:(i)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装置侧底壁部;(ii)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一装置侧侧壁部;(iii)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四面相对的第二装置侧侧壁部;
印刷材料供应管,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底壁部的基端部和与所述印刷材料供应开口连接的前端部,并且具有与所述Z轴平行的中心轴;
装置侧端子组,所述装置侧端子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底壁部和所述第一装置侧侧壁部交叉的装置侧拐角部的、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盒侧端子组的各端子接触的多个装置侧端子,并且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装置侧端子组对所述盒向具有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作用力;以及
杆,所述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侧侧壁部,被用于所述盒的拆装,
所述杆包括: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Z轴方向侧的端部,用于由使用者施加外力;以及
第一装置侧卡定部,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位于所述-Z轴方向侧的端部,
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在所述安装状态下通过卡定所述盒的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来限制所述盒向所述+Z轴方向的运动,
所述杆还在所述操作部和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之间的位置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在所述安装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卡定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的预定的卡定位置位于所述+Z轴方向侧且位于所述+X轴方向侧,
所述杆通过对所述操作部施加从所述+X轴方向侧朝向所述-X轴方向侧的外力,从而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使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从所述预定的卡定位置向所述+X轴方向侧移动,脱开与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的卡定并解除对所述盒的运动的限制。
根据应用例1所述的印刷装置,在安装状态下,第一盒侧限制部对所述杆施加外力使得其向与以旋转轴为中心脱开卡定的方向相反侧的方向转动。由此,能够减少第一盒侧限制部和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卡定脱开的可能性。由此,能够稳定地实现盒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电连接。
应用例2
如应用例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杆在所述-Z轴方向侧的端部还包括第二装置侧卡定部,
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定部通过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卡定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的、与被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卡定的第一抵接部不同的第二抵接部,从而限制所述盒向所述+X轴方向的运动。
根据应用例2所述的印刷装置,通过具有第二装置侧卡定部,能够限制安装状态下的盒向+X轴方向的运动。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第一盒侧限制部和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卡定脱开的可能性。
应用例3
如应用例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与所述X轴和所述Z轴平行的截面的形状是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弧。
根据应用例3所述的印刷装置,由于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与X轴和Z轴平行的截面的形状是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弧,因此能够平滑地进行向盒安装部拆装盒的动作。
应用例4
如应用例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在所述X轴方向上,所述旋转轴位于与所述预定的卡定位置接近的位置。
根据应用例4所述的印刷装置,在盒被卡定于第一装置侧卡定部时,即使卡定位置从预定的卡定位置若干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盒相对盒安装部的Z轴方向的偏移。
应用例5
如应用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杆包括引导部,在向所述盒安装部安装所述盒时所述引导部限制所述盒的所述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运动,并将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引导至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
根据应用例5所述的印刷装置,由于能够通过引导部限制盒的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运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盒安装到设计好的准确安装位置。
应用例6
如应用例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包括沿所述Y轴方向形成的引导底壁面和从所述引导底壁面向所述-X轴方向立起设置的、在所述Y轴方向上相对的一对引导壁部,
所述引导底壁面以及引导壁部从所述操作部的配置位置横亘延伸至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配置位置,
所述一对引导壁部的间隔比所述安装状态下的所述盒的所述Y轴方向的长度小,并且比所述安装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的所述Y轴方向的长度大。
根据应用例6所述的印刷装置,通过在一对引导壁部之间插入第一盒侧限制部,能够进一步容易地将盒安装到设计好的准确安装位置。
应用例7
如应用例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引导壁部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引导底壁面中的所述-Y轴方向侧的端部,
所述一对引导壁部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引导底壁面中的所述+Y轴方向侧的端部,
所述引导部通过所述引导底壁面和所述一对引导壁部形成接纳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的凹部。
根据应用例7所述的印刷装置,通过引导底壁面和一对引导壁部,能够容易地形成用于接纳第一盒侧限制部并将其引导至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凹形状的引导部。
应用例8
如应用例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杆的操作部包括操作面和操作部相对面,所述操作面在解除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对所述盒的运动的限制时向所述操作部施加所述外力,所述操作部相对面与相对于所述盒的所述第三面的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而被设置在更靠所述+Z轴方向侧的突出部接触,
所述操作部相对面在解除所述盒的运动限制时通过与所述突出部接触来对所述盒向包含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施加力。
根据应用例8所述的印刷装置,能够使用操作部来使第一盒侧限制部和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卡定脱开,并且,能够经由操作部向突出部施加外力而从盒安装部取下盒。即,通过对操作部从+X轴方向侧向-X轴方向侧施加外力的一系列动作,能够进行卡定状态的解除动作和取下盒的动作。
应用例9
如应用例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操作部相对面向具有所述-X轴方向以及所述+Z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倾斜。
根据应用例9所述的印刷装置,通过使操作部相对面倾斜,操作部能够容易地对突出部向+Z轴方向施加外力。
应用例10
如应用例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还包括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
所述弹性部件至少在向所述盒安装部安装所述盒的安装动作时,对所述杆中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Z轴方向侧的部分施加具有所述-X轴方向的分量的外力。
根据应用例10所述的印刷装置,能够使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平滑地移动至预定的卡定位置。
应用例11
如应用例10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对所述杆中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Z轴方向侧的部分施加所述外力。
根据应用例11所述的印刷装置,能够减少在安装状态下第一盒侧限制部和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卡定脱开的可能性。另外,能够使第一盒侧限制部有力地向预定的卡定位置移动。由此,能够更加强烈地让使用者感知到已卡定的咔哒感。
应用例12
如应用例10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弹性部件进一步成为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对所述杆不施加所述外力的状态。
根据应用例12所述的印刷装置,在安装状态下弹性部件不对杆施加外力,因此,能够减少杆由于外力塑性变形的可能性。由此,能够减少预定的卡定位置偏移的可能性,能够更稳定地实现盒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电连接。
应用例13
如应用例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杆的重心被设置在如下位置,即:所述杆由于自重而使得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向所述预定的卡定位置移动。
根据应用例13所述的印刷装置,由于不需要用于使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向预定的卡定位置移动的其他的机构(例如,弹性部件),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应用例14
如应用例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杆还包括形成所述旋转轴的一对轴部,
所述一对轴部中的一者是从所述+Y轴方向侧的外表面突出的突起,另一者是从所述-Y轴方向侧的外表面突出的突起。
根据应用例14所述的印刷装置,通过设置一对轴部,能够容易地形成旋转轴。
应用例15
如应用例1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轴部包括:
第一曲面,在与所述X轴和所述Z轴平行的截面中形成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第一圆弧;以及
第二曲面,在与所述X轴和所述Z轴平行的截面中,形成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半径比所述第一圆弧大的第二圆弧,
所述第一曲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曲面位于更靠向所述-X轴方向侧的位置。
根据应用例15所述的印刷装置,通过使第一曲面的半径小,能够使旋转轴位于更接近盒容纳室中的盒所处的部分侧,并且通过增大第二曲面的半径能够抑制轴部的强度下降。
应用例16
如应用例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装置侧侧壁部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
所述第二装置侧限制部通过卡定设置在所述盒的所述第四面上的第二盒侧限制部从而限制所述盒向所述+Z轴方向的运动。
根据应用例16所述的印刷装置,通过进一步具有在第二装置侧侧壁部限制盒向+Z轴方向的运动的第二盒侧限制部,能够从X轴方向的两侧限制盒向+Z轴方向的运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盒侧端子组的各端子相对盒安装部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更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电连接。
应用例17
如应用例1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装置侧限制部是凹部或者通孔,其接纳设置在所述盒的所述第四面上的突起、即第二盒侧限制部。
根据应用例17所述的印刷装置,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二装置侧限制部。
应用例18
如应用例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包括第三装置侧限制部,所述第三装置侧限制部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底壁部中的、比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更靠所述第一装置侧侧壁部侧,
所述第三装置侧限制部是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通过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位于从连接所述盒的倾斜面和所述第一面的阶梯向所述+X轴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件之间从而限制所述盒的所述Y轴方向的运动。
根据应用例18所述的印刷装置,通过在比印刷材料供应管更靠第一装置侧侧壁部侧设置限制Y轴方向的运动的第三盒侧限制部,能够进一步抑制盒侧端子组的各端子相对盒安装部的位置偏移。特别是,安装状态下的盒由于外力存在以设置在盒安装部上的印刷材料供应管为轴做旋转运动的情况。即,第三面侧做相对盒安装部向Y轴方向相对移动的运动。这里,通过在比印刷材料供应管更靠第一装置侧侧壁部侧设置第三盒侧限制部,比在第一面侧设置第三盒侧限制部更能够抑制电路基板相对盒安装部的位置偏移。
应用例19
一种印刷材料供应系统,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包括如应用例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以及盒,
所述盒包括:
位于-Z轴方向侧的第一面以及位于+Z轴方向侧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是在所述Z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
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三面以及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是在所述X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
位于-Y轴方向侧的第五面以及位于+Y轴方向侧的第六面,所述第五面和所述第六面是在所述Y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
连接所述第一面和第三面的盒侧拐角部;
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用于向所述印刷装置供应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
设置在所述第三面上的第一盒侧限制部;
构成所述盒侧拐角部的一部分,向包含所述+X轴方向和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以及
设置在所述倾斜面上的、具有多个端子的盒侧端子组。
根据应用例19所述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在安装状态下,第一盒侧限制部对所述杆施加外力使得其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向与卡定脱开的方向相反侧的方向转动。由此,能够减少第一盒侧限制部和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卡定脱开的可能性。由此,能够稳定地实现盒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电连接。
此外,本发明方式不限定于盒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例如,能够适用于液体盒、液体容纳体、印刷材料容纳体、盒接合器、电路基板、印刷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具有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盒的液体供应系统等其他的方式。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的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安装有盒20的保持器60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安装有盒20的保持器60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安装有盒20的保持器60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F4-F4截面图;
图6是示出杆80从盒20所受的力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盒20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8是盒20的仰视图;
图9是图8的F8-F8截面图;
图10是示出盒的电路基板40的详细构成的说明图;
图11是盒20的后视图;
图12是盒20的主视图;
图13是盒20的左视图;
图14是示出保持器60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保持器60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保持器60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6的F16-F16截面图;
图18是示出触点机构70的立体图;
图19是杆80的外观立体图;
图20是以与X轴和Z轴平行的面切断轴部850得到的截面;
图21是杆80的截面图;
图22是保持部件690的立体分解图以及杆80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状态下的杆80付近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4是示出盒20的安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25是示出盒20的安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26是示出盒20的安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27是示出盒20的安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28是示出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29示出了电路基板40和安装检测电路552的连接状态;
图30是用于说明在盒20的安装状态下,盒20所受的外力的图;
图31是用于说明倾斜面408朝向的微调整的图;
图32是用于说明一个效果的图;
图33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50a的图;
图3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盒20b的外观立体图;
图35是示出盒的外形的变形例的概念图;
图36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299的盒20i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7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299j的盒20j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8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299k的盒20k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9是用于说明杆80a的图;
图40是示出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a上的状态的图;
图41是示出端子形状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明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构成以及作用,以下就应用了本发明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进行说明。
A.第一实施方式:
A-1.印刷材料供应系统的整体构成:
图1是示出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构成的立体图。在图1中绘制有相互正交的XYZ轴。图1的XYZ轴与其他的图的XYZ轴相对应。此后的图中也根据需要附有XYZ轴。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包括盒20和作为印刷装置的打印机50。在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中,盒20被使用者可拆装地安装到打印机50的保持器60中。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盒20在内部容纳作为印刷材料的墨水。作为被容纳在盒20中的印刷材料的墨水经由后述的印刷材料供应口和印刷材料供应管被供应到头540。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器60中多个盒20可拆装地被安装至打印机50的保持器60。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6种颜色(黑色、黄色、品红色、浅品红色、蓝绿色以及浅蓝绿色)的墨水而在保持器60上安装有6种盒20各一个,即合计6个盒2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到保持器60的盒的数目既可以是6个以下,也可以是6个以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盒20的墨水的种类既可以是6色以下,也可以是6色以上。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保持器60上与一种颜色的墨水对应地安装两个以上的盒20。后面说明盒20以及保持器60的详细构成。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打印机50是面向个人的小型喷墨打印机。打印机50除了保持器60之外还包括控制部510、具有保持器60的滑架520。滑架520包括头540。打印机50使墨水从安装于保持器60的盒20经由后述的印刷材料供应管流向头540,头540向纸和标签等印刷介质90喷出(供应)墨水。由此,使用头540将文字、图形以及图像等数据印刷到印刷介质90上。
打印机50的控制部510控制打印机50的各部分。打印机50的滑架520被构成为能够使头540相对于印刷介质90进行相对移动。打印机50的头540具有将来自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盒20的墨水喷出到印刷介质90的喷墨机构。控制部510与滑架520经由柔性电缆317而电连接,头540的喷墨机构基于来自控制部510的控制信号进行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架520上构成有头540和保持器60。由此,盒20被安装到使头540移动的滑架520上的保持器60中的打印机的类型,也被称为“架上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与滑架520不同的部位构成不动的保持器60,可以将来自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中的盒20的墨水经由软管供应到滑架520的头540上。这样的打印机的类型也称为“离架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50包括用于使滑架520和印刷介质90相对地移动从而实现对印刷介质90的印刷的主扫描输送机构以及副扫描输送机构。打印机50的主扫描输送机构包括滑架马达522以及驱动带524,通过经由驱动带524将滑架马达522的动力传递给滑架520,而使滑架520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打印机50的副扫描输送机构包括运送马达532以及压纸卷筒534,通过将运送马达532的动力传递给压纸卷筒534,而在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运送印刷介质90。主扫描输送机构的滑架马达522,以及副扫描输送机构的运送马达532基于来自控制部510的控制信号进行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使用状态(也称为“使用姿势”)下以沿着运送印刷介质90的副扫描方向(前后方向)的轴作为X轴、以沿着使滑架520往复移动的主扫描方向(左右方向)的轴作为Y轴、以沿着重力方向(上下方向)的轴作为Z轴。此外,所谓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使用状态是指被设置在水平面上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面是与X轴以及Y轴平行的面(XY平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副扫描方向(前方向)为+X轴方向、以+X轴方向的反方向(后方向)为-X轴方向、以重力方向的从下方向上方的方向(上方向)为+Z轴方向、以+Z轴方向的反方向(下方向)为-Z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方向侧(前侧)是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正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右侧面向左侧面的方向为+Y轴方向(左方向)、以+Y轴方向的反方向为-Y轴方向(右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多个盒20的排列方向是沿Y轴的方向(左右方向,或简称为“Y轴方向”)。此外,沿X轴的方向(前后方向)也称为“X轴方向”、沿Z轴的方向(上下方向)也称为“Z轴方向”。
A-2.将盒20安装到保持器60后的结构:
图2以及图3是示出安装有盒20的保持器60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安装有盒20的保持器60的俯视图。在图2~图4中,图示出了在保持器60中一个盒20被正确地安装于设计好的安装位置的状态。此外,正确地安装于设计好的安装位置的状态是指盒20位于后述的盒侧端子组的各端子分别与打印机50的触点机构的端子组的对应的各端子接触的位置的状态。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打印机50的保持器60具有五个壁部601、603、604、605、606。由这五个壁部形成的凹部成为盒容纳室602(也称为“盒安装部602”)。另外,盒容纳室602被分隔壁607分割成能够接纳各盒20的多个插槽(安装空间)。上述分隔壁607在将盒20插入插槽时起到引导作用,但是也可以将其省略。在各插槽中设置有印刷材料供应管640、触点机构70、杆80、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以及作为第三装置侧限制部的突起部636。各插槽的一个侧面(+Z轴方向侧面、上表面)开口,经由该开口的一个侧面(上表面)来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
盒20被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与杆80卡定,通过后述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被与印刷材料供应管640连接从而被安装到保持器60。将这种状态称为“盒20被安装于保持器60的状态”,或者“安装状态”。印刷材料供应管640通过与盒20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连接而使盒20中容纳的作为印刷材料的墨水流向头540。印刷材料供应管640包括位于+Z轴侧的前端部(也称为“连接端部”)642、和位于-Z轴侧的基端部645。基端部645设置于底壁部601上。前端部642与盒20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连接。印刷材料供应管640的中心轴C与Z轴平行。沿着中心轴C从基端部645向前端部642的方向为+Z轴方向。
如图2所示,在印刷材料供应管640的周围设置有弹性部件648。弹性部件648在安装状态下封闭盒20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的周围。由此,弹性部件648防止墨水从印刷材料供应开口向周围漏出。在安装状态下,弹性部件648对盒20施加包含+Z轴方向分量的偏置力。
另外在安装状态下,通过盒20的后述的电路基板上设置的端子组和触点机构70电连接而在盒20和打印机50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传递。
图5是图4的F4-F4截面图。此外,省略了突起部636的图示。打印机50的印刷材料供应管640通过与盒20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连接从而经由印刷材料流道282向头540供应印刷材料容纳部200的墨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印刷材料供应管640的前端部642设置有过滤来自盒20的墨水的多孔体过滤器644。作为多孔体过滤器644,例如可以使用不锈钢网、不锈钢无纺布等。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印刷材料供应管640的前端部642的多孔体过滤器。
打印机50的触点机构70被设置在比印刷材料供应管640更靠+X轴方向侧,并且被构成为能够与盒20的电路基板40上设置的端子组电连接。安装状态下的盒20受到从触点机构70的端子向电路基板40的包含+Z轴方向分量的偏置力Pt。另外,安装状态下的盒20受到从弹性部件648向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Z轴方向的偏置力Ps。
用于拆装盒20的杆80在其+Z轴方向侧的端部包括操作部830,在其-Z轴方向侧的端部包括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在安装状态下,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具体地说是后述的第一装置侧卡定面)被构成为能够在作为预定的卡定位置的第一卡定位置810L处与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卡定。第一卡定位置810L相对于电路基板40上设置的端子组与触点机构70接触的位置位于+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通过卡定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而限制盒20向+Z轴方向的运动。
杆80以操作部830和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之间的位置作为轴800c转动。杆80的旋转轴800c相对于第一卡定位置810L位于+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
杆80的操作部830用于在使用者将盒20从保持器60取下时。在取下盒20时,使用者向-X轴方向按压操作部830。这时,当向操作部830施加从+X轴方向侧向-X轴方向侧的力Pr(也称为“操作力Pr”)时,杆80以轴800c为中心转动,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从第一卡定位置810L向+X轴方向移动。由此,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对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卡定被解除,能够从保持器60取下盒20。
在侧壁部604上设置有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被构成为能够在第二卡定位置620L处卡定第二盒侧限制部22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是在保持器60的侧壁部604上形成的通孔。第二卡定位置620L相对于印刷材料供应管640位于+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第一装置侧限制部620通过卡定第一盒侧限制部220而限制盒20向+Z轴方向的运动。这样,在安装状态下,在+X轴方向的端部和-X轴方向的端部的两侧限制盒20向+Z轴方向的运动。
第二盒侧限制部220与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接触的第二卡定位置620L称为向定器60拆装盒20时的旋转支点。即,以第二卡定位置620L为中心,沿与Z轴以及X轴平行的平面旋转盒20的同时进行盒20的拆装。即,第二盒侧限制部220以及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在盒20的拆装时作为盒20的旋转支点发挥功能。后面说明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的动作的细节。
如图5所示,在安装状态下,第一卡定位置810L相对于第二卡定位置620L间隔距离Dz而位于-Z轴方向侧。因此,通过从保持器60向盒20的偏置力Ps、Pt能够减少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和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的卡定错位的可能性。这样,能够将盒20稳定地保持在设计好的安装位置上。
图6是示出在第一卡定位置810L处杆80从盒20所受的力的说明图。图6的(A)图示出在第一卡定位置810L相对于第二卡定位置620L位于-Z轴方向侧的情况下,杆80在第一卡定位置810L处从盒20所受的力F1。图6的(B)图示出在第一卡定位置810L相对于第二卡定位置620L位于+Z轴方向侧的情况下,杆80在第一卡定位置810L处从盒20所受的力F2。图6的(A)的力F1以及图6的(B)的力F2是相同大小的力。
在图6的(A)以及图6的(B)中,针对第一卡定位置810L、第二卡定位置620L以及旋转轴800c(也称为“转动中心800c”)简要地图示出了在X轴以及Z轴上的相互的位置关系。图6的(A)和图6的(B)之间的位置关系除了第二卡定位置620L的Z轴上的位置以外是相同的。图6的(A)以及图6的(B)中的圆弧RT1是以旋转轴800c为中心旋转第一卡定位置810L得到的旋转轨迹。图6的(A)以及图6的(B)中的圆弧RT2是以第二卡定位置620L为中心旋转第一卡定位置810L得到的旋转轨迹。
如图6的(A)所示,由于第一卡定位置810L相对于第二卡定位置620L位于-Z轴方向侧的位置,因此在第一卡定位置810L处作用于圆弧RT2的切线方向的力F1作用于包含+X轴分量以及+Z轴分量的方向。设向圆弧RT1的切线方向分解力F1得到的力为F1t,向圆弧RT1的半径方向分解力F1得到力为F1r。
如图6的(B)所示,由于第一卡定位置810L相对于第二卡定位置620L位于+Z轴方向侧的位置,因此在第一卡定位置810L处作用于圆弧RT2的切线方向的力F2作用于包含-X轴分量以及+Z轴分量的方向。设向圆弧RT1的切线方向分解力F2得到的力为F2t,向圆弧RT1的半径方向分解力F2得到力为F2r。
从图6的(A)和图6的(B)的对比可知,从第一卡定位置810L、第二卡定位置620L以及旋转轴800c的相互的位置关系来说,即使力F1和力F2的关系是“F1=F2”,圆弧RT1的切线方向的力的关系是“F1t<F2t”,圆弧RT1的半径方向的力的关系是“F1r>F2r”。即,图6的(A)的从盒20向杆80的旋转轴800c的力比图6的(B)大,并且以旋转轴800c为中心从+Y轴方向观察顺时针旋转杆80的力比图6的(B)小。因此,第一卡定位置810L相对于第二卡定位置620L位于-Z轴方向侧的位置的情况与第一卡定位置810L相对于第二卡定位置620L位于+Z轴方向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和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的卡定错位的可能性。此外,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向作为从第一卡定位置810L偏移的方向的+X轴方向的力不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减少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和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的卡定错位的可能性。
A-3.盒20的详细构成:
图7是示出盒20的构成的立体图。图8是盒20的仰视图。图9是图8的F8-F8截面图。图10是示出盒的电路基板40的详细构成的说明图。图10的(A)是从图9的箭头F9观察电路基板40看到的图。图10的(B)是从图10的(A)的箭头F10观察电路基板40看到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相对处于安装状态的盒20的X轴、Y轴以及Z轴作为盒上的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状态下,+X轴方向侧是盒20的正面。此外,图8所示的平面Yc是通过作为盒20的Y轴方向的长度的宽度的中央,并且与Z轴以及X轴平行的平面(ZX平面)。另外,图8所示的平面CX是通过中心轴C,并且与Z轴以及X轴平行的平面(ZX平面)。
如图7所示,盒20包括容纳墨水的印刷材料容纳部200、外壳22、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电路基板40、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的安装方向SD是-Z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铅直向下方向)。这里、在实际向保持器60插入盒20时,盒20的状态不限定于总是固定的。在想要将盒20安装到保持器60的中间的阶段(步骤),有时使盒20的状态相对Z轴倾斜。但是,在安装之前以及安装之后的状态下,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接纳具有与Z轴平行的中心轴C的印刷材料供应管640,盒20的状态被印刷材料供应管640所限制。由此,能够相对保持器60在-Z轴方向上安装盒20。
外壳(也称为“盒主体”)22划分规定包含盒20的印刷材料容纳部200的内部空间。另外,外壳22构成盒20的外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外壳22是通过聚丙烯(PP)等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盒20的形状是侧面具有组合形状的四角柱形状。另外,盒20的概要形状也可以说是大致长方体形状。此外,外壳22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树脂模制来形成。
盒20的长度(X轴方向的长度)、宽度(Y轴方向的长度)、高度(Z轴方向的长度)的大小以长度、高度、宽度的顺序递减。盒20的长度、宽度、高度的大小关系能够任意地改变,例如,既可以按照高度、长度、宽度的顺序递增,也可以使高度、长度、宽度分别相等。
盒20的外壳22包括第一壁201、第二壁202、第三壁203、第四壁204、第五壁205、第六壁206、连接壁209。连接壁209包括第七壁207和第八壁208(图9)。第一~第八壁201~208规定了包含盒20的印刷材料容纳部200的内部空间。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符号201~208也用作包含构成盒的外壳22的壁、特别是外表面(第一~第八面201~208)的意思。第一~第八壁的外表面(第一~第八面)201~208大体是平面。所谓大体是平面是指包含面整个区域是完全地平坦的情况和面的一部分上具有凹凸的情况。即,即使面的一部分上多少有些凹凸,也能够了解构成盒20的外壳的面和壁的情况。第一~第八面201~208的俯视下的外形也都是长方形。
这里,将第一面(第一壁)201称为底面(底壁)、将第二面(第二壁)202称为上表面(上壁)、将第三面(第三壁)203称为正面(前壁)、将第四面204(第四壁)称为背面(后壁)、将第五面205(第五壁)成为左侧面(左壁)、将第六面(第六壁)206称为右侧面(右壁)。
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在Z轴方向上相对。第一面201位于-Z轴方向侧。第二面202位于+Z轴方向侧。第三面203和第四面204在X轴方向上相对。第三面203位于+X轴方向侧。第四面204位于-X轴方向侧。第五面205和第六面206在Y轴方向上相对。第五面205位于+Y轴方向侧。第六面206位于-Y轴方向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Z轴方向侧的第一面201是在安装状态下作为底面的面。第一面201是安装状态下水平的面。即,第一面201是与X轴以及Y轴平行、与Z轴垂直的面(XY平面)。
位于+Z轴方向侧的第二面202是在安装状态下作为上表面的面。第二面与第一面201相对。另外,第二面202是与第一面202平行的面。即,第二面202是与X轴以及Y轴平行,与Z轴垂直的面。第二面202是安装状态下水平的面(XY平面)。
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三面203是在安装状态下作为侧面的面。第三面203是与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直角相交的面。第三面203是与Y轴以及Z轴平行,与X轴垂直的面(YZ平面)。另外,将第三面203的各边之中,最靠-Z轴方向侧的边290称为“第一边290”,将最靠+Z轴方向侧的边291称为“第二边291”。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两个面“相交”是指两个面相互地交叉并实际相交的状态、一个面的延长面与另一个面相交的状态、彼此的延长面相交的状态中的任一种。
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四面204是在安装状态下作为侧面的面。第四面204是与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直角相交的面。另外,第四面204是与第三面203平行的面。第四面204是与Y轴以及Z轴平行,与X轴垂直的面(YZ平面)。
位于+Y轴方向侧的第五面205和位于-Y轴方向侧的第六面206是在安装状态下作为侧面的面。第五面205和第六面206分别是与第一~第四面201~204直角相交的面。第五面205和第六面206是与X轴以及Z轴平行,与Y轴垂直的面(XZ平面)。另外,第六面206是与第五面205平行的面。
如图9所示,连接面209是与第一面201和第三面203相连的面。连接面209中的第七面207是与第一面201直角相交的面。第七面207是与Y轴以及Z轴平行的面(YZ平面)。作为阶梯状面或者下挖状面的第七面207是相对第一面201立起设置的面。即,第七面207是从第一面201向+Z轴方向延伸的面。另外,第七面207相对于第八面208j位于-X轴方向侧且-Z轴方向侧。第八面208是连接第七面207和第三面203的面。第八面208是向包含+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倾斜的斜面。第八面208是相对第一面201以及第三面203倾斜的面。第八面208是与第五面205以及第六面206直角相交的面。第八面208相对XY平面以及YZ平面倾斜,并与XZ平面直角相交。另外,第八面208上设置有从第八面208向外方向突出的基板设置部208T。
根据上述的第一~第六面201~206的关系,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即,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相对的方向是Z轴方向,第三面203和第四面204相对的方向是X轴方向,第五面205和第六面206相对的方向是Y轴方向。
如图7所示,电路基板40设置在第八面208的基板设置部208T上。电路基板40的表面408与第八面208同样地向包含+X轴方向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表面408是相对第一面201以及第三面203倾斜的面。表面408是与第五面205以及第六面206直角相交的面。表面408相对XY平面以及YZ平面倾斜,并与XZ平面直角相交。即,表面408可称为“倾斜面408”。在表面408上设置有与触点机构70(图2)上设置的装置侧端子组接触的盒侧端子组400。
这里,第七面207和表面408构成盒2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另外,第七面207和表面408构成连接构成盒2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第一面201和第三面203的盒侧拐角部265(简称为“拐角部265”)的一部分。为了便于理解,在图9中以粗线表示拐角部265。另外,第三面203以及拐角部265在盒20被安装于保持器60的状态下与后述的保持器60的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03(图14)相对。由此,也将第三面203以及拐角部265称为“第一对置外壁面”。另外,第四面204在安装状态下与后述的保持器60的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图15)相对。由此,也将第四面203称为“第二对置外壁面”。
如图10的(A)所示,在电路基板40的+Z轴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凸台槽401,在电路基板40的-Z轴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凸台孔402。处于被设置在盒20上的状态的电路基板40被使用凸台槽401以及凸台孔402固定在盒20的第八面208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台槽401以及凸台孔402被设置在与通过盒20的宽度(Y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央的平面Yc相交的位置上。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从电路基板40省略凸台槽401以及凸台孔402中的至少一者,而使用粘接剂将电路基板40固定在第八面208上,也可以使用设置在第八面208侧的卡合爪(未图示)来固定电路基板40。
如图10的(A)以及(B)所示,电路基板40包括设置在表面408上的盒侧端子组400和设置在背面409上的存储装置420。表面408以及背面409是平面。将作为平面的表面408中的,在被安装在盒20上的状态下最靠+Z轴方向侧的部分(一边)称为基板端部405。
盒侧端子组400包括9个端子431~439存储装置420保存与盒20的墨水相关的信息(例如墨水余量和墨水颜色)等。
如图10的(A)所示,九个盒侧端子431~439被分别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并被配置为形成两个与安装方向SD大致垂直的列。大致垂直的列是沿着盒2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列。在两列之中,将安装方向SD的里侧的列称为第一端子列R1(下侧列R1),将安装方向SD的近前侧的列称为第二端子列R2(上侧列R2)。即,第一端子列R1和第二端子列R2在Z轴方向的位置不同。具体地说,第一端子列R1相对于第二端子列R2位于-Z轴方向侧。各端子431~439各自的中央部有与触点机构70接触的接触部cp。可以认为上述的第一端子列R1和第二端子列R2是由多个接触部cp形成的列。
各端子431~439根据功能(用途)可以分别被如下这样称呼。另外,为了明确与后述的打印机50侧的端子的区别,可以在各名称之前附加“盒侧”。例如,“接地端子437”可被称为“盒侧接地端子437”。
<第一端子列R1>
(1)安装检测端子(第一端子)435
(2)电源端子436
(3)接地端子437
(4)数据端子438
(5)安装检测端子(第二端子)439
<第二端子列R2>
(6)安装检测端子(第三端子)431
(7)复位端子432
(8)时钟端子433
(9)安装检测端子(第四端子)434
形成第一端子列R1的端子435~439的各接触部cp和形成第二端子列R2的端子431~434的各接触部cp交错地配置。具体地说,各接触部cp被配置为所谓的锯齿状。
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是用于打印机50通过检测与设置在触点机构70上的对应的装置侧端子的电接触的是否良好,来检测盒20是否被正确地安装于保持器60的设计好的安装位置的。由此,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可称为“安装检测端子组”。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盒侧端子431、434、437、439在电路基板40的内部被相互电连接,在盒20被安装到保持器60时,通过接地端子437与打印机50侧的接地线(未图示)电连接。此外,后面说明使用了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的检测方法。
其他的五个盒侧端子432、433、436、437、438是存储装置420用的端子。由此,五个端子432、436、437、438可称为“存储器端子组”。
复位端子432接收提供应存储装置420的复位信号RST。时钟端子433接收提供应存储装置420的时钟信号SCK。电源端子436接收提供应存储装置420的电源电压VDD(例如,额定3.3V)。接地端子437接收提供应存储装置420的接地电压VSS(0V)。数据端子438接收提供应存储装置420的数据信号SDA。
作为安装检测端子组的一个端子的第一端子435包含位于盒侧端子组400之中最靠+Y轴方向侧的第一外侧部分435P。作为安装检测端子组的一个端子的第二端子439包含位于盒侧端子组400之中最靠-Y轴方向侧的第二外侧部分439P。作为安装检测端子组的一个端子的第三端子431包含第二端子列R2中位于最靠+Y轴方向侧的第三外侧部分431P。作为安装检测端子组的一个端子的第四端子434包含第二端子列R2中位于最靠-Y轴方向侧的第四外侧部分434P。
具有构成盒侧端子组400的端子的接触部cp之中设置在Y轴方向的中央的接触部cp的接地端子437被设置在与通过盒20的宽度(Y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央的平面Yc相交的位置上。而且,其余的端子431~436、438、439的接触部cp被设置在以该平面Yc和接地端子437的交线为轴而线对称的位置上。接地端子437被构成为在盒20被安装到保持器60时在其他的盒侧端子431~436、438、439与触点机构70接触之前与触点机构70接触。由此,从保持器60向电路基板40最开始施加的偏置力产生于盒20的Y轴方向的宽度的中心。由此,能够抑制施加于电路基板40的偏置力作为使盒20向Y轴方向倾斜的力而发挥的作用,而向设计好的安装位置安装盒20。另外,接地端子437比其他的盒侧端子431~436、438、439先与保持器60的触点结构70接触,因此即使在盒20侧被施加了意外的高电压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接地端子437的接地功能来减轻高电压引起的不良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端子437被形成为在沿着Z轴的方向上比其他的盒侧端子431~436、438、439长。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接地端子437和保持器60的触点机构70的接触。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40上的所有的盒侧端子431~439可以形成为具有彼此相同的大小。
如图9所示,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从第一面201向-Z轴方向侧突出地设置。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经由印刷材料流道282与印刷材料容纳部200连通。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被连接到打印机50的印刷材料供应管640,使印刷材料容纳部200的墨水流通到头540。即,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朝向外部开口,并使印刷材料容纳部200的墨水向外部流通。
另外,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被设置在第一面201中的相对于第三面203更靠近第四面204的部分。即,在X轴方向上,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外表面与第三面203的距离比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外表面与第四面204的距离大。
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前端开口。通过该开口形成的面(开口面)288是在安装状态下水平的面。即,开口面288是与X轴以及Y轴平行的面(XY平面)。
在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内侧,在从开口面288的+Z轴方向侧的内侧配置有发泡体树脂284。具体地说,发泡体树脂284被配置为与印刷材料流道282相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20工厂出品时,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开口面288被以盖子或者膜等密封部件(未图示)密封。在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密封开口面288的密封部件(未图示)被从盒20取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以印刷材料供应管640的中心轴C为中心向-Z轴方向突出,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中心可以偏离印刷材料供应管640的中心轴C。在本实施方式中,从-Z轴方向观察到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开口面288具有相对与X轴以及Y轴分别平行的轴为线对称的轮廓,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是非对称的轮廓。在本实施方式中,从Z轴方向观察到的开口面288的形状虽然是圆角长方形的形状,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是正圆、椭圆、长圆、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
如图7所示,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设置在第三面203上。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被设置在相对于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以及电路基板40位于+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第一盒侧限制部210通过与杆80(图2)卡定来限制安装状态下的盒20的运动。第一盒侧限制部210是从第三面203向+X轴方向(外方)突出的突起。关于Z轴方向的位置,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被设置得相对于第二边291更靠近第一边29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与第一边290邻接。
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包括沿Y轴方向(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212、从第一部分212向+Z轴方向(铅直上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214、以及从第一部分212向-Z轴方向(铅直下方向)延伸的第三部分215。第一部分212与杆80配合限制安装状态下的盒20的运动。第二部分214被设置用于在将盒20安装于保持器60时以杆80的正确部位卡定第一部分212。
第一部分212包括作为第一抵接部的第一盒侧卡定面211和作为第二抵接部的第二盒侧卡定面213。第一盒侧卡定面211是朝向+Z轴方向的面。第二盒侧卡定面213是朝向+X轴方向的面。第三部分215与第一部分212和第一边290相接。
盒20还包括设置在第四面204上的第二盒侧限制部220、设置在第三面203的突出部260、以及设置在第七面207上的第三盒侧限制部250。
第二盒侧限制部220是以从第四面204向-X轴方向侧突出的方式而设置的突起。第二盒侧限制部220被插入到作为保持器60的通孔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图3)。使用者在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时,以插入到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图3)的第二盒侧限制部220附近为中心转动盒20。即,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作为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时的引导部发挥功能。这样,能够容易地相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另外,在盒20的安装状态下,第二盒侧限制部220被卡定于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限制安装状态下的盒20的运动。第二盒侧限制部220被设置在相对于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以及电路基板40位于+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
另外,突出部260被设置在第三面203的相对于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位于+Z轴方向侧的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60被设置在位于第三面203的包含第二边291的最靠+Z轴方向侧(最上侧)的部分上。
第三盒侧限制部250是从第七面207的Y轴方向的两侧向+X轴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件(限制壁)。一对突出部件250通过在他们之间接纳突起部636(图2)来与突起部636配合限制安装状态下的Y轴方向的运动。
图11是盒20的后视图。使用图11来说明第二盒侧限制部220的细节。第二盒侧限制部220包括作为第一限制卡定部的第一限制卡定面222、倾斜面224、第一限制侧面226、以及第二限制侧面228。
第一限制卡定面222是朝向+Z轴方向的面且在安装状态下是水平的面。第一限制卡定面222在从保持器60旋转取下盒20时与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图3)接触形成旋转支点。
另外,第一限制卡定面222通过在安装状态下被卡定于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从而限制安装状态下的盒20向+Z轴方向的运动。第一限制卡定面222被设置为横穿通过盒20的宽度(Y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央的平面Yc的位置,并且垂直与该平面Yc。如图5所示,在盒20的安装状态下,盒20受到来自保持器60包含+Z轴方向分量的偏置力Ps、Pt。而且,第一限制卡定面222被上述偏置力Ps、Pt向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按压。这时,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在Y轴方向上平行地与第一限制卡定面222接触。由此,能够减少在安装状态下盒20以X轴为中心倾斜的可能性。
倾斜面224被与第一限制卡定面222连接,向包含+Z轴方向和-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这样,在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能够平滑地将第一卡定面222引导向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
第一限制侧面226形成第二盒侧限制部220的-Y轴方向侧的侧面。第二限制侧面228形成第二盒侧限制部220的+Y轴方向侧的侧面。第一限制侧面226是朝向-Y轴方向的平面。第二限制侧面228是朝向+Y轴方向的平面。第一限制侧面226和第二限制侧面228分别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的平面。第一限制侧面226和第二限制侧面228在盒20的安装状态下通过与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干扰而限制盒20的Y轴方向的运动。
图12是盒20的主视图。使用图12进一步说明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设置在横跨平面Yc的位置。而且,第一盒侧卡定面211设置在横跨平面Yc的位置,并且垂直于该平面Yc。
第一盒侧卡定面211在Y轴方向(宽度方向)上(从三面203侧向-X轴方向观察盒20时)没有位于第一外侧部分435P和第二外侧部分439P之间的范围40Y的外侧,而是位于范围40Y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第一盒侧卡定面211的第一盒侧限制部210没有位于范围40Y的外侧,而是位于范围40Y的内侧。即,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位于包含第一外侧部分435P的第一虚拟线435PL和包含第二外侧部分439P的第二虚拟线439PL所夹着的区域的内侧。第一虚拟线435PL和第二虚拟线439PL分别是沿Z轴方向延伸的直线。
图13是盒20的左视图。使用图13来说明盒20的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这里,将第三面203和倾斜面408相交的部分称为交叉部分295。交叉部分295是与Y轴方向平行的线。在本实施方式中,交叉部分295位于将第三面203向-Z轴方向侧延长而得到的面上。即,交叉部分295相对于第三面203位于-Z轴方向侧。另外,将第三面203中的Z轴方向的长度的中点为中点203P。
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与交叉部分295接近。以另外的观点来说,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与基板端部405接近。由此,能够使第一盒侧限制部210更接近盒侧端子组400。即,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优选设置在第三面203中的相对于第二边291更靠第一边290侧,即从中点203P到第一边290为止的范围内。特别是,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优选设置为偏向第一边290侧的位置。
另外,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中特别地对限制盒侧端子组400的位置有效的部分是第一盒侧卡定面211。因此,优选使第一盒侧卡定面211尽量靠近盒侧端子组400。省略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中的第三部分215,并将第一部分212与第一边290相接地配置,那么能够使第一盒侧卡定面211更加接近交叉部分295或者基板端部405。
另外,在图13中示出了第三盒侧限制部250的X轴方向上的范围250X和倾斜面408的X轴方向上的范围408X。从该图可知,在X轴方向上(从第一面201侧向+Z轴方向观察盒时),第三盒侧限制部250的一部分与倾斜面408重叠。
A-4.保持器60的详细构成:
A-4-1.保持器60的整体构成:
图14以及图15是示出保持器60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保持器60的构成的俯视图。图17是图16的F16-F16截面图。此外,在图17中省略了图14~16中的突起部636的图示。
如前说明的那样,打印机50的保持器60作为规定接纳盒20的凹形状的盒容纳室602的壁面,包括五个壁部601、603、604、605、606。五个壁部601、603、604、605、606合称为“容纳室形成壁部600”。在本实施方式中,五个壁部601、603、604、605、606是以树脂制的板状部件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五个壁部601、603、604、605、606是通过合成树脂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五个壁部601、603、604、605、606是使用改性聚次苯基醚树脂(m-PPE)形成的。
壁部601规定了凹形状的盒容纳室602的底面。壁部603、604、605、606分别规定了凹形状的盒容纳室602的侧面。将壁部601称为“装置侧底壁部601”。将壁部603称为“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03”。将壁部604称为“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将壁部605称为“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05”。将壁部606称为“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06”。
在壁部601上沿X轴方向排列有印刷材料供应管640和包括装置型端子组的触点机构70。印刷材料供应管604设置在壁部604侧,触点机构70设置在壁部603侧。印刷材料供应管640设置在相对于壁部603靠近于壁部604侧。触点机构70被设置在相对于印刷材料供应管640更靠壁部603侧。
在壁部601中的印刷材料供应管640的周围设置有弹性部件648。如图5所示,弹性部件648通过在盒20被安装到保持器60上的状态下密闭盒20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周围来防止从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向周围漏出墨水。弹性部件648在盒20被安装到保持器60上的状态下向推回盒20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方向(+Z轴方向)产生偏置力Ps。
如图14~16所示,隔着盒容纳室602与壁部601相对侧(上表面侧)成为开口OP。在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时,盒20通过开口OP。
壁部603向壁部601的+X轴方向侧立起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壁部603的最靠+X轴方向侧设置有外壁603W。外壁603W在打印机50的使用状态下构成保持器60的正面。外壁603W沿着多个盒20被安装时的盒2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延伸。另外,在壁部603上设置有用于拆装盒20的杆80。杆80经由保持部件690可转动地固定于壁部603。换言之,杆80被固定在构成壁部603的一部分的保持部件690上。杆80的旋转轴与Y轴方向平行。
保持部件690被设置在侧壁部603和底壁部601交叉的拐角部(装置侧拐角部)600C(图17)。
如图5所示,在杆80的+Z轴方向侧的端部设置有操作部830。当使用者将该操作部830从+X轴方向侧向-X轴方向侧按压时(即,由使用者向操作部830施加操作力Pr),杆80以旋转轴为中心在从+Y轴方向观察时逆时针转动。由此,杆80在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的平面(XZ平面)上转动。
杆80是与容纳室形成壁部601、603、604、605、606分体的。杆80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用聚甲醛(POM)形成的。杆80具有能够卡定盒20程度的刚性。例如,杆80优选具有在安装状态下从盒20所受的力(例如,14.4N)而基本不发生变形程度的刚性。例如,优先从盒20施加14.4N的外力的情况下,变形在0.5mm以下的程度。另外,杆80优选没有具有弹性变形的部分。由此,在盒20的安装状态下,能够减少由于从盒20所受的力引起杆80巨大变形的可能性,能够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400和触点机构70的装置侧端子组的电连接。这样,通过使杆80与容纳室形成壁部601、603、604、605、606分体,能够提高选择形成杆80的材料的自由度。
再次返回到图14~17进行说明。壁部604立起设置于壁部601的+X轴方向侧。壁部604隔着盒容纳室602与壁部603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部604构成打印机50的使用状态下保持器60的背面。壁部604沿着多个盒20被安装时的盒2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延伸。在壁部604上设置有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是在X轴方向上贯通的通孔(图17)。此外,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可以是朝向盒容纳室602并开口的凹部。
如图5所示,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被设置为能够与第二盒侧限制部220卡合。而且,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30作为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时的引导部发挥功能。另外,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在盒20被安装于保持器60的状态下卡定第二盒侧限制部220。具体地说,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在相对于印刷材料供应管640位于+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的第二卡定位置620L处卡定第二盒侧限制部22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是大小为能够接纳第二盒侧限制部220的贯通孔,其具有装置侧卡定面622。装置侧卡定面622是朝向-Z轴方向的平面并且卡定第二盒侧限制部220的第一限制卡定面222(图11)。装置侧卡定面622的+X轴方向侧的端部624在从保持器60取下盒20时通过与第二盒侧限制部220接触而称为取下盒20时的旋转支点。
如图17所示,在保持器60的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上比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靠+Z轴方向侧设置有空间部670。空间部670形成用于在对定器60拆装盒20时以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付近为旋转支点旋转盒20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间部670是朝向+Z轴方向使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向-X轴方向阶段式地降低而形成的阶梯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空间部670可以是朝向+Z轴方向使壁部604向-X轴方向连续地降低而得到的倾斜面。
如图14~16所示,壁部605立起设置于壁部601的-Y轴方向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部605构成打印机50的使用状态下保持器60的右侧面。壁部605与壁部603、604连接。另外,壁部605沿X轴方向延伸并与盒2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相交。
壁部606立起设置于壁部601的+X轴方向侧。壁部606隔着盒容纳室602与壁部605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部606构成打印机50的使用状态下保持器60的左侧面。壁部606与壁部603、604连接。另外,壁部606沿X轴方向延伸并与盒2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相交。
根据上述的壁部601、603~606的关系,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即,与壁部601垂直的方向是Z轴方向,壁部603和壁部604相对的方向是X轴方向,壁部605和壁部606相对的方向是Y轴方向。另外,还可以说壁部601和开口OP相对的方向是Z轴方向。
而且,保持器60的壁部601和壁部603交叉的拐角部600C设置有触点机构70。触点机构70被设置在相对于印刷材料供应管640更靠壁部603侧。触点机构70包括与盒侧端子组400的各端子431~439(图10)对应地接触的多个装置侧端子和保持多个装置侧端子的端子台。
A-4-2.触点机构70的详细构成
图18是示出触点机构70的立体图。图18示出从保持器60取下后的状态的触点机构70。
触点机构70包括端子台709、被保持在端子台709上的装置侧端子731~739。装置侧端子731~739是具有电气传导性的弹性部件,从装置侧倾斜面708突出的部分受到外力而变位。装置侧端子731~739是具有电气传导性的弹性部件。装置侧端子731~739在盒20被安装于保持器60的状态下向推回盒20的电路基板40的方向(包含+Z轴方向和-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产生偏置力Pt。即,通过从装置侧倾斜面708突出的装置侧端子731~739被盒20向装置侧倾斜面708侧压入,通过其反力产生偏置力Pt。
九个装置侧端子731~739被设置在与九个盒侧端子431~439分别对应的位置上。由此,将装置侧端子731称为“安装检测端子(第三端子)731”。另外,将装置侧端子732称为“复位端子732”。另外,将装置侧端子733称为“时钟端子733”。另外,将装置侧端子734称为“安装检测端子(第四端子)734”。另外,将装置侧端子735称为“安装检测端子(第一端子)436”。另外,将装置侧端子736称为“电源端子736”。另外,将装置侧端子737称为“接地端子737”。另外,将装置侧端子739称为“安装检测端子(第二端子)739”。而且,为了明确与盒侧的端子的区别,也可以在上述的各名称之前附加“装置侧”来称呼。例如,“接地端子737”可被称为“装置侧接地端子737”。另外,九个装置侧端子731~739构成装置侧端子组700。
九个装置侧端子731~739构成Z轴方向的位置不同的第一装置侧端子列和第二装置侧端子列。第一装置侧端子列包括五个装置侧端子735~739。第二装置侧端子列包括四个装置侧端子731~734。第一装置侧端子列相对于第二装置侧端子列位于-Z轴方向侧。此外,装置侧端子的个数不限于九个,能够与电路基板40的构成相配合地改变为任意的个数,既可以是九个以下,也可以是九个以上。
九个装置侧端子731~739之中位于Y轴方向的中央的装置侧接地端子737与接地线(未图示)电连接。装置侧接地端子727从装置侧倾斜面708突出的高度比其他的装置侧端子731~736、738、739高。由此,装置侧接地端子737比其他的装置侧端子731~736、738、739先与盒20的电路基板40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容易地组装打印机而将装置侧端子731~739保持在端子台709并在将触点机构70单元化的状态下嵌入到保持器60。但是,通过端子台709进行的触点机构70的单元化不是必须的。可以一体地形成将装置侧端子731~739嵌入保持器的底面壁部601和外壁603W的结构,并在哪里嵌入装置侧端子731~739。即,端子台709不是必须的。
A-4-3.杆80的详细构成:
图19是杆80的外观立体图。图20是以与X轴和Z轴平行的面(XZ平面、垂直于Y轴的面)切断轴部850而得的截面。图21是通过杆8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中央部分并以与X轴和Z轴平行的面(XZ平面、垂直于Y轴的面)切断而得的截面。此外,图21示出了盒20被正确地安装于保持器60设计好的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杆80的截面的状态。
如图19以及图21所示,杆80包括操作部830、一对轴部850、引导部820、以及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杆80在其一端(+Z轴方向的端部)具有操作部830,在另一端(-Z轴方向的端部)具有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另外,杆80在操作部830和装置侧限制部810之间具有旋转轴800c。即,杆80以操作部830和装置侧限制部810之间的位置作为轴800c而转动。
操作部830是杆80之中由使用者施加外力的部分。如图21所示,操作部830被设置在杆80的+Z轴方向的端部。另外,操作部830在盒20被安装于保持器60的状态向相对于旋转轴800c位于+Z轴方向侧。另外,操作部830相对于保持器60的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03(图15)位于+Z轴方向侧。
操作部830包括操作面835和操作部相对面831。操作面835是在从定器60取下盒20时由使用者从+X轴方向侧向-X轴方向侧施加外力(图5的符号Pr)的面。操作部相对面831是在盒20被安装于保持器60的状态下与盒20相对的面。
如图19所示,在杆80的两端的大致中间的位置上设置有一对轴部850。一对轴部850形成杆80的旋转轴800c。旋转轴800c与Y轴方向(盒20的排列向)平行。一对轴部850中的一者轴部850a(也称为“第一轴部850a”)从杆80的+Y轴方向侧的外表面893向+Y轴方向突出。另外,一对的轴部850中的另一者轴部850b(也称为“第二轴部850b”)从杆80的-Y轴方向侧的外表面891向-Y轴方向突出。这里,外表面891、893也可以被称为侧面891、893。通过杆80具有一对轴部850从而能够使用后述的保持部件容易地形成旋转轴800c。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轴部850包括内侧圆弧面852、外侧圆弧面854、以及半径侧面856、858。各面852、854、856、858构成轴部850的周方向的面。这里,将内侧圆弧面852称为“第一曲面852”、将外侧圆弧面854称为“第二曲面854”。内侧圆弧面852和外侧圆弧面854的中心成为旋转轴800c。内侧圆弧面852相对于外侧圆弧面854位于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侧(-X轴方向侧)。
如图20所示,内侧圆弧面852形成在与X轴和Z轴平行的截面中以旋转轴800c为中心的半径R1a的圆弧。外侧圆弧面854形成在与X轴和Z轴平行的截面中以旋转轴800c为中心的半径R2a的圆弧。半径R1a比半径R2a小。如上所述,轴部850作为构成周方向的面852而具有中心相同的外侧圆弧面854和相对于外侧圆弧面854位于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侧的内侧圆弧面852。由此,能够使得旋转轴800c不干扰盒20并且位于更接近盒容纳室602的盒20所在的部分侧。由此,能够抑制从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偏移,并通过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卡定盒20。即,在旋转轴800c位于偏离盒20的位置的情况下,杆80从盒20被正确地安装于设计好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的杆80的姿势偏移的情况下,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在Z轴方向上更大地变位。与此相对,通过使旋转轴800c位于更靠近盒20侧,即使在杆80从盒20被正确地安装于设计好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的杆80的姿势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在Z轴方向上的变位量。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与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偏移而卡定盒20。另外,通过使外侧圆弧面854的半径R2a比内侧圆弧面852的半径R1a大,能够抑制轴部850的强度下降。作为“预定的卡定位置(第一卡定位置)810L”是指作为设计上理想的位置而将盒20安装于设定好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的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的第一部分)和第一盒侧卡定面211(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第一抵接部)的抵接位置。
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是卡定安装状态下盒20并限制盒20的运动的部分。如图21所示,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设置在杆80的-Z轴方向的端部。另外,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在盒20被安装于保持器60的状态下相对于旋转轴800c位于-Z轴方向侧。
如图21所示,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通过两个部分卡定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参照图5)。即,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包括作为第一部分(第一装置侧限制部)的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凹槽部815、以及作为第二部分(第二装置侧限制部)的第二装置侧卡定面81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的两个装置侧卡定面811、813处于彼此相交的位置关系。
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是形成以旋转轴800c为中心的圆弧的曲面。即,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在与X轴和Z轴平行的截面(与XZ平面平行的截面、垂直于Y轴的截面)中成为以旋转轴800c为中心的圆弧形状。由此,能够在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使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平滑地移动到预定的卡定位置810L并卡定盒20。另外,能够在从保持器60取下盒20时,平滑地解除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一对盒20的卡定。即,能够平滑地进行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时的动作。
另外,在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位于预定的卡定位置(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情况下,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在X轴方向上位于与旋转轴800c接近的位置。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在位于预定的卡定位置(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情况下位于旋转轴800c的正下附近。具体地说,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在位于预定的卡定位置(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情况下相对于旋转轴800c稍微靠-X轴方向侧。由此,在预定的卡定位置810L处,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能够形成在安装状态下以接近垂直角度与盒20从装置侧端子组700和弹性部件648所受到的+Z轴方向的力相交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预定的卡定位置处,与作为曲面的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相接的平面为大致水平。由此,能够减少安装状态下的盒20的第一盒侧卡定面211和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的卡定脱开的可能性。从其他的观点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关于X轴方向的位置,优选第一卡定位置810L相对于旋转轴800c位于-X轴方向并且接近旋转轴800c。由此,能够使得与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相接的平面为大致水平,并且能够防止在安装状态下从盒20对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施加+X轴方向的力。另外,在X轴方向上,通过使第一卡定位置810L接近旋转轴800c,即使在第一盒侧卡定面211和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的实际的卡定位置与第一卡定位置810L有若干偏移情况下也能够抑制Z轴方向的卡定位置的偏移。即,能够抑制盒20相对保持器60的Z轴方向的偏移,良好地实现盒侧端子组400和装置侧端子组700电连接。例如,第一卡定位置810L优选在以与X轴和Z轴平行的面切断杆80而得的截面中,通过旋转轴800c的与Z轴方向平行的直线与连接旋转轴800c和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直线所成的角度A在15°以下,更优选在1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在5°以下。另外,角度A优选在1°以上。
如图19所示,引导部820在操作部830和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之间从+Z轴方向的端部横亘至-Z轴方向的端部而形成。引导部820在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限制盒20的Y轴方向的运动的同时将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图12)引导至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由此,能够利用引导部820容易地将盒20安装于设计好的准确安装位置。
引导部820是由沿Y轴方向形成的引导底壁面821和从引导底壁面821向-X轴方向立起设置的一对引导壁部860构成的凹部。通过引导底壁面821和一对引导壁部860能够容易地形成接纳作为突起的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凹部。一对引导壁部860由设置在+Y轴方向侧的第一引导壁部860a和设置在-Y轴方向侧的第二引导壁部860b构成。在第一引导壁部860a的外表面893上设置有轴部850a、在第二引导壁部860b的外表面893上设置有轴部850b。
引导壁部860a、860b的间隔(壁部860a和壁部860b的内表面间的距离)比盒20的Y轴方向的长度小,比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图12)的Y轴方向的长度大。在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引导部820接纳第一盒侧限制部210,通过一对引导壁部860a、860b限制盒20的Y轴方向的运动的同时,并且,通过引导底壁面821限制盒20的Z轴方向的运动的同时,能够容易并且可靠地将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引导至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
在引导底壁面821的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侧具有用于接纳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第二部分214(图12)的凹槽部870。凹槽部870是相对于引导底壁面821向+X轴方向凹进的形状。另外,凹槽部870形成为从引导底壁面821的引导底壁面821的+Z轴方向的途中的部分横亘至-Z轴方向的端部。
另外,杆80被构成为在设置在保持器60的情况下,由于自重,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能够移动到第一卡定位置810L。即,在轴部850被保持部件690保持的情况下,杆80是以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相对于旋转轴800c在-X轴方向侧的方式倾斜的状态(图21)。为了成为该状态,例如,能够通过使杆80的重心相对于旋转轴800c位于-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来实现。另外,例如,能够通过使杆80的重心相对于旋转轴800c位于+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来实现。
A-4-4.保持部件690的详细构成:
图22是保持部件690的立体分解图以及杆80的立体图;杆80通过被保持部件690所保持,从而能够可转动地相对保持器60进行安装。在图22中没有图示出保持部件690的全体,而是图示出了为了保持一个杆80的一部分的构成。保持部件690以第一保持部件650和第二保持部件680的组合而被构成。保持部件690是通过合成树脂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690是使用ABS树脂形成的。
第一保持部件650具有一对立起设置部651以及贯通孔65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部件650上形成有作为第三装置侧限制部的突起部636。
第一保持部件650的一对立起设置部651彼此之间离开能够在其间接纳杆80的间隔而立起设置。在一对立起设置部651上分别形成有能够接纳杆80的轴部850的轴承部65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立起设置部651上分别形成有与第二保持部件680卡合的卡合孔656。
第二保持部件680具有一对立起设置部681以及贯通孔68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保持部件680上形成有弹性部件682。
第二保持部件680的一对立起设置部681彼此之间离开与第一保持部件650的一对立起设置部651相同的间隔而立起设置。在一对立起设置部681上分别形成有封锁轴承部654使得杆80的轴部850不会从轴承部654脱离的封锁面68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立起设置部681上分别形成有与第一保持部件650的卡合孔656卡合的卡合凸部686。
在向保持器60安装杆80时,通过使杆80的各轴部850分别嵌入第一保持部件650的一对立起设置部651的各轴承部654,而将杆80设置于一对立起设置部651之间。之后,通过使保持部件650、680彼此卡合,以保持部件680的各封锁面684封锁嵌入了杆80的轴部850的各轴承部654。之后,通过使用通孔658、688以螺丝等将保持部件650、680固定在保持器60的壁上,能够可转动地将杆80对保持器60进行组装。
图23是示出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状态下的杆80付近的结构的截面图;参照该图来说明杆80的轴部852和保持部件的轴受部654的关系。在图23中图示出了以通过装置侧卡定面811并且与X轴以及Z轴平行的平面切断卡定盒20的杆80得到的截面。在图23中以虚线图示投影杆80的轴部850得到的形状,以二点划线图示投影轴承部654和封锁面684得到的形状。
从该图中可知,通过轴部850的内侧圆弧面852以及外侧圆弧面854与轴承部654接触,从而杆80的旋转轴800c被定位。通过当以从+Y轴方向侧观察时逆时针地继续旋转杆80时,轴部850的半径侧面856与轴承部654抵接,杆80的以从+Y轴方向侧观察时逆时针的旋转被限制。通过当以从+Y轴方向侧观察时顺时针地继续旋转杆80时,轴部850的半径侧面858与封锁面684抵接,杆80的以从+Y轴方向侧观察时顺时针的旋转被限制。这样,能够实现杆80的稳定的转动,并且以稳定的状态将盒20保持在设计好的安装位置。
弹性部件682在杆80转动时与相对于杆80的旋转轴800c位于-Z轴方向侧的卡定背面部880抵接。由此,弹性部件682限制在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时的杆80的转动区域。另外,弹性部件682通过在对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与杆80的卡定背面部880抵接而弹性变形,从而向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按压背面部880。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使杆80的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移动至预定的卡定位置(第一卡定位置)810L。
A-5.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的动作:
图24~图27是示出对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的动作(安装动作)的说明图。图24~图27是与图5以及图17对应的截面图。图24~图27的顺序是时间系列。
在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如图24所示,从保持器60的上表面插入盒20。然后,使盒20从第二盒侧限制部220侧向保持器60的内部向-Z轴方向移动的同时,将第二盒侧限制部220插入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在图24所示的状态下,盒20的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位于保持器60侧的杆80上的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的+Z轴方向侧。
接着,从图24所示的状态,以插入到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的第二盒侧限制部220为旋转支点,以从+Y轴方向观察时顺时针地,即,将第三壁203侧向保持器60的底壁部601压入的方式旋转盒20。结果,如图25所示,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被杆80的引导部820,即图19中所示的一对引导壁部860a、860b以及引导底壁面821限制Y轴以及X轴方向的运动,并且向-Z轴方向前进。
而且,当从图25所示的状态以压入盒20的第三壁203侧的方式旋转时,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进一步被压入-Z轴方向侧。结果,如图26所示,杆80被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向-X轴方向按压,以从+Y轴方向观察时逆时针地旋转。这时,杆80与弹性部件682抵接并从弹性部件682受到以从+Y轴方向观察顺时针地推回杆80的方向的偏置力。该偏置力是包含-Z轴方向的分量的外力。即,杆80的转动区域被弹性部件682所限制。杆80与弹性部件682抵接并被施加偏置力的状态从图26所示的状态一直维持到进一步压入盒20从而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越过杆80的引导部820为止。
而且,当从图26所示的状态以压入盒20的第三壁203侧的旋转,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越过杆80的引导部820时,如图27所示,杆80以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向-X轴方向侧移动的方式旋转。由此,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移动到第一卡定位置810L并卡定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具体地说,如右下的放大图所示,通过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的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第一部分)和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第一盒侧卡定面211(第一抵接部)抵接从而限制盒20向+Z轴方向的运动。另外,具体地说,通过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的第二装置侧卡定面813(第二部分)和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第二盒侧卡定面213(第二抵接部)抵接从而限制盒20向+X轴方向侧的运动。通过盒20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与印刷材料供应管640连接,第二盒侧限制部220与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卡合,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与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卡合从而完成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另外,由于盒被正确地安装在设计好的安装位置,因此盒侧端子组400和装置侧端子组700被电连接,进而在盒20和打印机50之间进行信号的传递。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以及图27所示,在盒20被安装于保持器60的状态下,构成为弹性部件682不与杆80抵接并且未被施加外力。这样,能够减少杆80由于外力而塑性变形的可能性,能够减少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偏离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更加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400和装置侧端子组700的电连接。
此外,弹性部件682可以构成为在盒20被安装于保持器60的状态下与杆80抵接,并被向包含-X轴方向分量方向施加力。即,弹性部件682可以不受限于杆80的位置而始终对杆80向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施加力。由此,在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能够使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有力地向第一卡定位置810L移动。由此,能够更加强烈地产生让使用者感知到已通过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卡定盒20的咔哒感。
此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弹性部件682。这样,能够削减部件个数。
接着,说明从保持器60卸下盒20时的动作。在从保持器60取下盒20时,使用者向-X轴方向按压操作部830。即,对操作部830向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施加外力Pr(图5)。这时,杆80以旋转轴800c为中心使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向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盒侧卡定面211向如图23所示的箭头Y22的方向旋转移动。由此,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和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卡定脱开,盒20的第三面203侧向+Z轴方向的运动限制被解除。当盒20向+Z轴方向的运动限制被解除时,盒20的第三面203侧由于来自触点机构70的偏置力Pt而向+Z轴方向侧移动。即,从图27所示的状态成为如图26所示的状态。从图26所示的状态,以被插入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的第二盒侧限制部220为支点,以从+Y轴方向观察逆时针地,即,以从保持器60的底壁部601拉离第三壁203侧的方式旋转,从而成为图25的状态,进一步,成为图24的状态。这时,使用者通过向突出部260施加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外力能够使盒20旋转。伴随着这样的操作,从+Y轴方向侧观察,第三面203侧逆时针地移动,第三面203侧进一步向+Z轴方向侧移动。最后,使用者拔盒20的第三面203侧而将第二盒侧限制部220从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拉出,从而能够从保持器60卸下盒20。
这里,如图27的放大图所示,在杆80的操作部830上设置有操作部相对面831。操作部相对面831在从保持器60取下安装状态的盒20时当使用者按压操作部830时与突出部260接触。操作部相对面831朝向包含-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当杆80以旋转轴800c为中心向朝向箭头Y27的方向旋转时,操作部相对面831与突出部260接触,向具有-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Yh按压突出部260。这样,例如,从保持器60取下盒20变得容易。特别地,即使是在盒20勾住保持器60的部件,使第一盒侧卡定面211从第一卡定位置810L向+X轴方向移动而盒20不向+Z轴方向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操作部相对面831和突出部260使盒20的第三面203侧向+Z轴方向移动。
A-6.使用了安装检测端子的安装检测方法:
图2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盒20的电路基板40和打印机50的电气构成的框图。打印机50包括显示面板590、电源电路580、主控制电路570、子控制电路550。显示面板590是用于向使用者进行如打印机50的动作状态、盒20的安装状态等各种通知的显示部。显示面板590设置在例如能够从打印机50的外部可视的操作部(未图示)上。电源电路580包括生成第一电源电压VDD的第一电源581和生成第二电源电压VHV的第二电源582。第一电源电压VDD是逻辑电路中使用的通常的电源电压(额定3.3V)。第二电源电压VHV是用于驱动头540(图1)使其喷出墨水的高电压(例如额定42V)。上述电压VDD、VHV被提供应子控制电路550,另外,根据需要也提供应其他的电路。主控制电路570包括CPU571和存储器572。子控制电路550包括存储器控制电路551和安装检测电路552。此外,可以将包含主控制电路570和子控制电路550的电路称为“控制电路”。
设置在盒的电路基板40(图10)上的九个端子中的复位端子432、时钟端子433、电源端子436、接地端子437、数据端子438与存储装置420电连接。存储装置420不具有地址端子,基于从时钟端子433输入的时钟信号SCK的脉冲数和从数据端子输入的命令数据来决定访问的存储器单元,并与时钟信号SCK同步地从数据端子438接收数据、或者从数据端子438发送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时钟端子433用于从子控制电路350向存储装置420提供时钟信号SCK。电源端子436和接地端子437分别由打印机50提供用于驱动存储装置的电源电压(例如额定3.3V)和接地电压(0V)。用于驱动该存储装置420的电源电压可以是从第一电源电压VDD直接供应的电压、或者可以是从第一电源电压VDD生成的并且比第一电源电压VDD低的电压。数据端子438用于在子控制电路550和存储装置420之间交互数据信号SDA。复位端子432用于从子控制电路550向存储装置420提供复位信号RST。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在盒20的电路基板40(图3)内经由配线相互连接,并且全部被接地。例如,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通过与接地端子437连接而被接地。但是,也可以通过接地端子437以外的路径接地。从该说明可知,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可以与存储器端子中的一部分(或者存储装置420)连接,但是优选不与接地端子437以外的存储器端子或存储装置420连接。特别是,如果安装检测端子完全不与存储器端子和存储装置连接的话,安装检查信号以外的信号和电压就不会被施加于安装检测端子,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安装检测,在这一点上是优选的。此外,在图28的例子中,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通过配线连接,但是可以将连接这些端子的的配线的一部分替换成电阻。
在图28中,在连接装置侧端子731~739和电路基板40的盒侧端子431~439的配线路径上附加有配线名SCK、VDD、SDA、RST、OV1、OV2、DT1、DT2。这些配线名中的存储装置用的配线路径的配线名与信号名使用相同的名称。
图29示出了电路基板40和安装检测电路552的连接状态;电路基板40的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经由对应的装置侧端子731、734、735、739与安装检测电路552连接。另外,电路基板40的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被接地。连接装置侧端子731、734、735、739和安装检测电路552的配线被经由上拉电阻分别与子控制电路550内的电源电压VDD(额定3.3V)连接。
在图29的例子中,电路基板40的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中的三个端子431、434、435处于与对应的装置侧端子731、734、735良好的连接状态。另一方面,第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9处于与对应的装置侧端子739接触不良的状态。连接状态良好的三个装置侧端子731、734、735的配线的电压成为L电平(接地电压电平),另一方面,连接状态不良的装置侧端739的配线的电压成为H电平(电源电压VDD电平)。因此,安装检测电路552通过检查这些各配线的电压电平针对四个安装检测端子731、734、735、739的每一个能够判定接触状态是否良好。
电路基板40的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的各接触部cp被配置在存储装置用的端子432、433、436、437、438的接触部cp的第一区域400P的外侧。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的各接触部cp相对于第一区域400P被配置在外侧。另外,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的接触部cp被配置在包含第一区域400P的4角形的第二区域400T的四个角。第一区域400P的形状优选是包含五个存储装置用的端子432、433、436、437、438的接触部cp的面积最小的4角形。第二区域400T的形状优选是包含所有的盒侧端子组431~439的接触部cp的面积最小的4角形。
在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的接触状态全部为良好的情况下,盒20不会有大的倾斜,存储装置用的端子432、433、436、437、438的接触状态也是良好的。另一方面,在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中的一个以上的端子的接触状态为不良的情况下,盒有大的倾斜,存储装置用的端子432、433、436、437、438中的一个以上的端子的接触状态也可能不良。安装检测电路552优选在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中的一个以上的接触状态为不良的情况下,在显示面板390上显示表示该未安装状态的信息(文字或图像)来通知使用者。
此外,存储装置用的端子的接触部cp的集合区域400P的周围的四角全部设置安装检测端子的接触部cp的理由是即使在将盒20安装到保持器60的状态下,为了使盒20具有某种程度的倾斜自由度,有盒20的电路基板40和保持器60的触点机构70相互倾斜的情况。例如,当盒20倾斜,电路基板40的上侧列R2的端子组431~444(其殴接触部群)比下侧列R2的端子组435~439(其接触部群)更远离触点机构70时,上侧列R1的端子组431~434可能接触不良。另外,当盒20倾斜,电路基板40的下侧列R1的端子组435~439比上侧列R2的端子组431~434更远离触点机构70时,电路基板40的上侧列R2的五个端子435~439可能接触不良。另外,在盒20倾斜,图10中的电路基板40的左端比右端更远离触点机构70时,位于电路基板40左侧的端子431、432、435、436、437可能接触不良。相反,当电路基板40的右端比左端更远离触点机构70时,位于电路基板40右侧的端子433、434、437、438、439可能接触不良。当发生上述接触不良时,在读出来自存储装置420的数据或向存储装置420写入数据时可能发生错误。因此,如上所述,如果确认配置在存储器端子432、433、436、437、438的接触部cp的集合区域400P的外侧周围的四角的四个安装检测端子431、434、435、439的接触部cp的接触状态是否全部良好,就能够防止由于这样的倾斜引起的接触不良以及存储装置的访问错误。
A-7.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A-7-1.与专利文献1~3的比较
参照图27说明在与专利文献1~3进行比较的情况下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中,在保持器60上设置杆80,在盒20上设置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盒侧限制部210相对于杆的旋转轴800c设置在-Z轴方向侧。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必要如在盒上设置杆的专利文献1或2那样在杆的旋转轴和操作部之间设置与保持器的卡合部。因此,在杆和盒的侧面之间不需要那么大的间隔。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减少杆80和盒的第三面203的距离,并能够减少X轴方向的尺寸。而且,能够缩短杆的长度,因此也能够减小Z轴方向的尺寸。由此,能够使打印机50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十分小型化。另外,因为也能够使在运输以及销售盒20的情况下捆包盒时所使用的捆包材料的大小小型化,所以也能够减少运输成本和部件成本。此外,这样的效果仅仅凭借如专利文献3那样不是将杆设置在盒上而是设置在打印机的保持器侧是不能获得的。只有通过将杆80的旋转轴800c设置在操作部830和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之间,以及将盒侧限制部210相对于杆80的旋转轴800c设置在-Z轴方向侧才能够获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中,能够缩短杆的长度,另外,能够使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形状小且构成简单(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突起)。由此,与专利文献1或2相比,能够提高杆80以及盒侧限制部210的刚性。而且,作为杆80以及盒侧限制部210(盒20)的材料能够选择刚性比较高的材料。由此,能够将杆80和盒侧限制部210的塑性变形的可能性抑制得非常低。由此,能够持续地将安装状态的盒20保持在保持器60内的准确位置,能够将盒侧端子431~439和装置侧端子731~739的接触状维持在正常的状态、能够减少导通不良。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盒侧限制部210的形状小且结构简单,因此在盒20的运送、销售时进行梱包(特别是,使梱包材料的内部减压的状态下的梱包)时,不需要如专利文献1和2的盒那样考虑杆的塑性变形,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方便性。特别是,为了得到这样的效果,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为突起。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中,相对于杆80的旋转轴800c而将盒侧限制部210设置在-Z侧。如前所述,装置侧端子731~739在盒20的安装状态下向推回电路基板40的方向(包含+Z轴方向和-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产生偏置力Pt。由此,安装状态20下的盒20将向+Z轴方向移动。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中,由于杆80的旋转轴800c相对于盒侧限制部210设置在-Z轴方向,因此能够通过杆80从+Z轴方向侧向-Z轴方向侧限制这样的运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盒侧限制部210相对于杆80的旋转轴800c设置在-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由此,在盒20将要向+Z轴方向移动时,在杆80上产生如图5的箭头M所示的那样的旋转力矩。该力矩以通过装置侧限制部810将盒侧限制部210进一步向-X轴方向强力按压的方式发挥作用。另外,该力矩还以通过偏置力Pt的X轴方向分量使杆的装置侧限制部810的运动与盒20将要向-X轴方向移动的运动配合的方式发挥作用。由此,按压装置侧底面壁部601以及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的力作用于安装状态下的盒2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盒20不容易从保持器60脱离。另外,能够将盒侧端子431~439和装置侧端子731~739的接触状态维持在正常的状态,因此能够减少导通不良。
此外,如图27所示,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具有通过与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的第一部分811抵接而限制盒20向+Z轴方向的运动的一盒侧卡定面211和通过与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的第二部分812抵接而限制盒20向+X轴方向的运动的第二盒侧卡定面213。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产生如图5的箭头M所示的那样的旋转力矩,能够更加可靠地减少盒侧端子431~439和装置侧端子731~739的导通不良。
而且,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包括第二部分214。通过该第二部分214,能够在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降低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相对于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位于-Z轴方向侧而被卡定的可能性。即,在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使用者可能从图27的状态进一步相对保持器60向-Z轴方向侧压入盒20。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第二部分214与杆80的第二装置侧卡定面813接触,能够抑制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相对于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位于-Z轴方向侧。由此,能够减少在不期望的卡定位置处,第一盒侧卡定部210与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卡定的可能性。
A-7-2.抑制盒安装状态下的外力的影响
图30是用于说明在盒20的安装状态下盒20所受的外力的图。在打印机50进行印刷等时保持器60以及盒20在主扫描方向(Y轴方向、盒20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即,盒20受到宽度方向的外力(惯性力)。通过盒20受到外力,盒20有时会以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图27)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管640为中心向包含宽度方向分量(Y轴方向分量)的旋转方向旋转。具体地说,会有第三面203侧要以箭头YR1的朝向旋转,第四面204侧要以箭头YR2的朝向旋转的情况。另外,盒20的第二面202侧会有要向箭头YR3侧旋转的情况。箭头YR1以及箭头YR2的朝向是包含以Z轴为中心的Y轴方向(宽度方向)的旋转方向。另外,箭头YR3是包含以X轴为中心的Y轴方向(宽度方向)的旋转方向。
盒20要以箭头YR3的朝向运动时,盒20的第五面205侧和第六面206侧的任一者要向+Z轴方向侧上升。但是,如前所述,这样的向+Z轴方向的运动被杆80所限制。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第一盒侧限制部220接近交叉部分295。换言之,第一盒侧限制部220接近电路基板40的基板端部405。即,配置第一盒侧限制部220使其尽量接近盒侧端子组400。通过第一盒侧限制部220卡定杆80,使得第一盒侧限制部220的附近即使受到外力位置也不易变动。通过将盒侧端子组400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变动非常小的位置,能够高效低抑制盒侧端子组400的各端子431~439对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400和装置侧端子组700的电连接。此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这样的效果,优选在Y轴方向(宽度方向)上(从第三面203侧向-X轴方向观察盒20时),第一盒侧限制部220(特别是第一盒侧卡定面21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外侧部分435P和第二外侧部分439P之间。
另外,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盒20的拐角部265具有从第一面201向+Z轴方向延伸的阶梯面(第七面)207。第七面207相对于倾斜面(第八面)208位于-X轴方向侧且-Z轴方向侧。而且,第七面207上设置有第三盒侧限制部250。另一方面,如图2、图14~16所示,在盒安装部60上设置有第三装置侧限制部(突起部)636。第三盒侧限制部250与突起部636接触。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三面203侧以印刷材料供应管640以及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为中心的宽度方向的运动。此外,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第三盒侧限制部250构成为是从第七面207向+X轴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件,并在其间接纳突起部636。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抑制第三面203侧以印刷材料供应管640以及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为中心的宽度方向的运动。
另外,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X轴方向上(从第一面201侧向+Z轴方向观察盒20时)配置为电路基板40的表面408和第三盒侧限制部250部分重叠(图13)。由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盒20向箭头YR1方向的运动,能够更加抑制盒侧端子组400相对保持器60的运动(偏移)。
这里,作为盒20所受的宽度方向的外力例举了与向主扫描方向的移动相伴的的惯性力,但是盒20所受的外力不限于此。例如,在前述的离架型的打印机中,仅印刷头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安装在不动的保持器60上的盒20不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离架型的打印机,盒20也会受到外力。具体地说,在离架型的打印机上,有受到印刷头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等而产生的振动等而外力(惯性力)作用于盒20的情况。
A-7-3.减少盒安装状态下的盒20的倾斜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被设置为横跨通过盒20的宽度(Y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央的平面Yc。如图5所示,在盒20的安装状态下,盒20受到来自保持器60包含+Z轴方向分量的偏置力Ps、Pt。而且,通过这样的偏置力Ps、Pt,第一盒侧限制部210按压设置在杆80上的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由此,在安装状态下,盒20由于外力而以X轴或Z轴为中心晃动的情况下,与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平面Yc相交的位置附近的位置也几乎不动。
这里,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与交叉部分295接近。或者,可以说第一盒侧限制部210接近基板端部405。通过在非常接近盒侧端子组400的位置上设置少运动的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能够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400和触点机构70的电连接。
另外,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中特别地对限制盒侧端子组400的位置有效的部分是第一盒侧卡定面211。因此,优选使第一盒侧卡定面211尽量靠近盒侧端子组400。省略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中的第三部分215,并将第一部分212与第一边290相接地配置,那么能够使第一盒侧卡定面211更加接近交叉部分295或者基板端部405。这样,能够更加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400和触点机构70的电连接。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具有构成盒侧端子组400的各端子的接触部cp中的在Y轴方向上设置于中央的接触部cp的端子437设置在与平面Yc相交的位置上。而且,其余的端子431~436、438、439的接触部cp被设置在以该平面Yc和接地端子437的交线为轴而线对称的位置上。平面Yc被固定在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位置上,因此运动特别少。盒端子组400被配置在这样运动少的平面Yc上及其附近。通过除了在非常接近盒侧端子组400的位置处设置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之外,在平面Yc上及其附近配置端子组400,能够更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400和触点机构70的电连接。
A-7-4.微调盒安装状态下的盒20的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严格地说是第一盒侧卡定面211)不是位于在Y轴方向上盒侧端子组400中的最靠+Y轴方向侧的第一外侧部分435P和盒侧端子组400中最靠-Y轴方向侧的第二外侧部分439P之间的范围40Y的外侧,而是位于范围40Y的内侧。由此,通过在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之后,盒侧端子组400从装置侧端子组700受到+Z轴方向分量的力,能够微调盒20的倾斜。即,能够微调设置在盒侧端子组400的倾斜面408所朝向的方向。由此,例如,即使是在各装置侧端子731~739在装置侧倾斜面708的位置、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第一盒侧卡定面211的水平度等由于制造上的误差而不均匀的情况下,通过微调倾斜面408所朝向的方向,也能够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400和装置侧端子组700的电连接。
图31是用于说明倾斜面408朝向的微调整的图。此外,以虚线示出位于微调盒20的姿势之后的位置的盒20。例如,考虑装置侧端子组700中的安装检测端子731比设计好的位置从装置侧倾斜面708(图18)向+Z轴方向侧突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倾斜面408在包含+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从安装检测端子731受到力Ph。这里,通过第一盒侧卡定面211位于范围40Y能够更加允许盒20以X轴为中心的旋转。即,通过倾斜面408受到力Ph,能够微调盒20的姿势。在图31的情况下,进行微调使得盒20成为向第六面206侧倾斜的姿势。
A-7-5.与第二盒侧限制部220相关的效果
另外,盒20在第四面204上具有第二盒侧限制部220(图27)。由此,能够从X轴方向的两侧限制盒20向+Z轴方向的运动。由此,能够更加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400和装置侧端子组700的电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盒侧限制部220是从第四面204向-X轴方向侧突出地设置的突起。而且,第二盒侧限制部220被插入到作为保持器60的通孔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图3)。使用者在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时,以插入到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图3)的第二盒侧限制部220附近为中心转动盒20。即,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作为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时的引导部发挥功能。由此,能够容易地相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另外,是第二盒侧限制部220为突起,能够容易地在第四面上形成第二盒侧限制部。
A-7-6.与突出部260相关的效果
如图2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盒20在第三面203的相对于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Z轴方向侧具有突出部260。而且,通过在取下安装于盒安装部60的盒20时,从+X轴方向侧向-X轴方向侧对杆80的操作部830施加力,操作部830与突出部260接触,向具有包含+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Yh按压突出部260,即,能够向突出部260施加+Z轴方向分量的力。由此,能够利用操作部830容易地从保持器60取下盒20。特别地,即使是在盒20勾住保持器60的部件,使第一盒侧卡定面211从第一卡定位置810L向+X轴方向移动而盒20不向+Z轴方向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突出部260容易地使盒20的第三面203侧向+Z轴方向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通过操作部830向突出部260直接施加外力,但是不需要一定通过操作部830向突出部260施加外力。如果使操作部830旋转,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和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卡定脱开,盒20的第三面203侧向+Z轴方向的运动限制被解除。当盒20向+Z轴方向的运动限制被解除时,盒20的第三面203侧由于来自触点机构70的偏置力Pt而向+Z轴方向侧移动。这时,盒20的突出部260也向方向Yh移动。之后,使用者用手抓住向方向Yh移动的突出部260的附近,就能够容易地从保持器60取下盒20。即,即使不通过操作部830对突出部260直接施加外力,只要有突出部260,就能够提高从保持器60取下盒20时的操作性。
A-7-7.与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位置相关的效果
如图2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面201中的比第三面203更靠近第四面204的部分设置有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即,在X轴方向上,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外表面与第三面203的距离比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的外表面与第四面204的距离大。另一方面,盒侧端子组400设置在与第三面203邻接的表面408。即,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设置在离开盒侧端子组400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少墨水附着在盒侧端子组400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抑制盒侧端子组400和装置侧端子组700发生接触不良。
A-7-8.与接地端子437相关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具有构成盒侧端子组400的端子的接触部cp之中设置在Y轴方向的中央的接触部cp的接地端子437被设置在与通过盒20的宽度(Y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央的平面Yc相交的位置上。而且,接地端子437被构成为在盒20被安装到保持器60时在其他的盒侧端子431~436、438、439与触点机构70接触之前与触点机构70接触。由此,从保持器60向电路基板40最开始施加的偏置力产生于盒20的Y轴方向的宽度的中心。由此,能够抑制施加于电路基板40的偏置力作为使盒20向Y轴方向倾斜的力而发挥的作用,而向设计好的安装位置安装盒20。另外,接地端子437比其他的盒侧端子431~436、438、439先与保持器60的触点结构70接触,因此即使在盒20侧被施加了意外的高电压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接地端子437的接地功能来减轻高电压引起的不良情况。
A-7-9.与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的形状相关的效果
另外,如图21所示,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是在与X轴和Z轴平行的截面中呈以旋转轴800c为中心的圆弧形状的曲面。由此,能够平滑地进行对保持器60拆装盒20时的动作。另外,通过使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为曲面,能够减小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通过弹性部件648(图27)向+Z轴方向侧推回的量。由此,能够良好地实现盒侧端子组400和装置侧端子组700的电接触。
图32是用于说明一个效果的图。图32的上下方向是Z轴方向。另外,纸面上侧是+Z轴方向、纸面下侧是-Z轴方向。图32的(A)~(C)是示出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是曲面的情况下的盒的安装方式的图。图32的(D)~(F)是示出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t是平面的情况下的盒的安装方式的图。图32的(A)~(C)的顺序是时间序列,图32的(D)~(F)的顺序是时间序列。
如图32的(A)所示,在向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第一盒侧限制部210与引导底壁面821抵接并向-Z轴方向侧移动。如图32的(B)所示,当第一盒侧限制部210比引导底壁面821移动到-Z轴方向侧时,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向箭头Y32的方向移动。这时,在使用者使劲将盒20向-Z轴方向侧压入的情况下,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相对于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位于-Z轴方向侧。然后,当使用者的手从盒20离开时,盒20由于弹性部件648和装置侧端子组700的偏置力Ps、Pt而向+Z轴方向侧提升。如图32的(C)所示,在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是曲面的情况下,盒20的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被提升的量为D1。
另一方面,如图32的(D)~(F)所示,在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t是平面的情况下,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t被提升的量是D2。这里,D1是比D2小的值。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是曲面,与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t是平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安装状态下使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位于更靠-Z轴方向侧。由此,能够减小第一盒侧限制部210被提升的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为位于预定的卡定位置810L的情况下,位于在X轴方向上接近旋转轴800c的位置(图21)。由此,即使是在实际的卡定位置在X轴方向上偏离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的Z轴方向的移动距离。由此,能够抑制盒20相对保持器60的Z轴方向的偏移。
A-7-10.其他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状态下,杆80的旋转轴800c相对于第一卡定位置810L位于+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图27)。另外,杆80的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通过向-X轴方向侧移动而与盒20脱开卡定(图27)。即,卡定脱开方向(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和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由于从盒20向杆80施加的力而移动的方向(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的X轴方向分量是相反朝向的。由此,在安装状态下,能够减少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和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的卡定脱开的可能性。由此,能够稳定地实现盒侧端子组400和装置侧端子组700的电连接。
另外,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具有限制盒20向+X轴方向侧的运动的第二装置侧卡定面813(图27)。由此,在安装状态下,能够防止第一装置侧限制部810由于来自盒20的偏置力Pt而向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和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的卡定脱开的可能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国,打印机50的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具有通过卡定第二盒侧限制部220而限制盒20向+Z轴方向的运动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由此,能够从X轴方向的两侧限制盒20向+Z轴方向的运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盒侧端子组400的各端子相对盒安装部60的位置偏移,能够进一步稳定地实现盒端子组400和装置侧端子组700的电连接。另外,通过以凹部或者通孔来形成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能够容易地形成接纳作为突起的第二盒侧限制部220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状态下,操作部相对面831向包含-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具体地说,在操作部相对面831与突出部260接触的状态下,操作部相对面831向具有-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由此,操作部830能够容易地对突出部260施加向+Z轴方向的外力。
B.第二实施方式:
图33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50a的图。图33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7的截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50的区别点在于保持部件690a不包括弹性部件682。其他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构成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50同样的,因此针对同样的构成赋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另外,安装于打印机50a的盒20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33所示,保持部件690a不具有弹性部件,不会将杆80向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施力。但是,杆80被构成为由于自重其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位于第一卡定位置810L,因此能够通过杆80的第一装置侧卡定面811卡定盒20的第一盒侧卡定面211。
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50a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50所达到的效果,由于保持部件690a不包括弹性部件,因此能够减少保持部件690a破损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保持部件690a不包括弹性部件,能够能够减少部件个数,能够抑制打印机50a的制造成本。
C.第三实施方式:
图3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盒20b的外观立体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图7)的区别在于盒20b的尺寸。其他的盒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对同样的构成付以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保持器60和设置在保持器60上的部件(例如,杆80)的构成是同样的。
盒20b的尺寸比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大,能够在内部容纳更多量的墨水。盒20b能够安装与能够执行大尺寸的纸张(A2~A0尺寸等)的印刷的大型喷墨打印机的盒安装部。在向大型喷墨打印机的盒安装部安装盒20b时的安装方向SD是-Z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Z轴方向是水平方向。在盒20b被安装于盒安装部的状态下,X轴方向是铅直方向。具体地说,+X轴方向是铅直上方向,-X轴方向是铅直下方向。
D.与盒的构成相关的变形例:
图35~37示出与盒的构成相关的变形例。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构成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50一样的。另外,针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同样的构成付以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D-1.盒的外形的变形例
图35是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盒的形状的概念图。图35的(A)所示的盒20c的の外壳22c具有椭圆形或者长圆形的侧面。另外,盒20c在其正面侧包括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和电路基板40。另外,在盒20c的底面侧形成有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在背面侧形成有第二盒侧限制部220。此外,从正面侧观察盒20c时,其具有固定的宽度。即使是盒20c,只要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和第二盒侧限制部220、电路基板40、以及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以与打印机50的对应的部件连接的方式构成的话,就能够确保与图7所示的盒20具有兼容性。
图35的(B)所示的盒20d与图7同样地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与图7的盒20的大的差异在于第八面208不是与第三面203的下端连续地设置的。图35的(C)以及图35的(D)所示的盒20e、20f在没有第七面这一点上与图7的盒20不同。在图35的(E)所示的盒20g中,电路基板40经由弹簧安装于第八面208上。在图35的(F)所示的盒20h中,与第八面208相当的面208h可动,在该面208h上设置有电路基板40。即使是在盒20c~20g中,第一盒侧限制部210和第二盒侧限制部220、电路基板40、以及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以与打印机50的对应的部件连接的方式构成,能够确保与图7所示的盒20具有兼容性。
从图35所示的各种例子可知,针对盒的外形的形状可以考虑各种各样的变形例。即使盒的外形的形状具有大致长方体以外的形状的情况下,例如,如在图35的(A)以及(D)中以点线所示的那样,能够虚拟地考虑大致长方体的6个的面,即,图7、8所示的底面201(第一面)、上表面202(第二面)、正面203(第三面)、背面204(第四面)、左侧面205(第五面)、以及右侧面206(第六面)。在本说明书中,能够将“面”(plane)这个术语用作包含上述的虚拟的面(也称为虚拟面,非现实面)、以及如图7和图8中记载的那样的实际面这两者的意思。另外,将“面”这个术语用作包含平面和曲面这两者的意思。
D-2.使用了接合器的盒:
图36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的盒20i的构成的立体图。该盒20i能够分离为具有印刷材料容纳部200的容纳部件200i和接合器299。使用者在容纳部200内的印刷材料耗尽时能够将容纳部件200i更换为新的,或者向其中补充印刷材料。接合器299能够再利用。该盒20i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参照图7)具有兼容性的盒。
盒20i的外壳22i由容纳部件200i的外壳和接合器299i的外壳的组合构成。容纳部件200i包括容纳墨水的印刷材料容纳部200、用于向印刷材料供应开口供应印刷材料印刷材料流道282、以及发泡体树脂284。容纳部件200i包括与盒20i的第二面202相当的第二面202i。另外,容纳部件200i包括与盒20i的第一面201、第三~第八面203~208分别对应的第一面20li、第三面203i、第四面204i、第五面(省略图示)、第六面206i、第七面207i、以及第八面208i。第一面20li和第二面202i在Z轴方向上相对,第一面20li位于-Z轴方向侧、第二面202i位于+Z轴方向侧。第三面203i和第四面204在X轴方向上相对,第三面203i位于+X轴方向侧、第四面204i位于-X轴方向侧。第五面(省略图示)和第六面206i在Y轴方向上相对,第五面(省略图示)位于+Y轴方向侧、第六面206i位于-Y轴方向侧。另外,通过第七面207i以及第八面208i形成连接第一面20li和第三面203i的连接面。第七面207i是与第一面20li直角相交的面。第七面207i是与Y轴以及Z轴平行的面(YZ平面)。作为阶梯状面的第七面207i是与相对第一面20li被立起设置的面。即,第七面207i是从第一面20li向+Z轴方向延伸的面。另外,第七面207相对于第八面208j位于-X轴方向侧且-Z轴方向侧。第八面208i是连接第七面207i和第三面203i的面。第八面208i是朝向包含+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倾斜的斜面。第八面208i是相对第一面20li以及第三面203i倾斜的面。第八面208i是与第五面205i以及第六面206i成直角相交的面。第八面208i相对XY平面以及YZ平面倾斜,并且与XZ平面直角相交。
接合器299包括分别与盒20j的第一面201、第三面203、第四面204、第五面205、第六面206、第七面207、以及第八面208相当的面。而且,盒20i的与第二面202相当的面成为开口202。在接合器299的内部形成有接纳容纳部件200i的空间。另外,在接合器200的第一面201设置有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此外,关于其他的部分,包括变形例,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图7)构成相同。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容纳部件200i和接合器299构成盒20i。
图37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的其他的方式中的盒20j的构成的立体图。该盒20j能够分离为具有印刷材料容纳部200的容纳部件200j和接合器299j。使用者在容纳部200内的印刷材料耗尽时能够将容纳部件200i更换为新的,或者向其中补充印刷材料。接合器299j能够再利用。该盒20j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参照图7)具有兼容性的盒。
盒20j的外壳22j通过容纳部件200j的外壳和接合器299j的外壳的组合构成。容纳部件200j包括容纳墨水的印刷材料容纳部200和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容纳部件200j包括与盒20j的第二面202以及第六面206分别相当的第二面202j以及第六面206j。另外,容纳部件200j包括与盒20j的第一面201、第三面203、第四面204、第五面205、第七面207、以及第八面208分别对应的第一面20lj、第三面203j、第四面204j、以及第五面(省略图示)、第七面207j、以及第八面208j。第一面201j和第二面202j在Z轴方向上相对,第一面201j位于-Z轴方向侧、第二面202j位于+Z轴方向侧。第三面203j和第四面204j在X轴方向上相对,第三面203j位于+X轴方向侧、第四面204j位于-X轴方向侧。第五面(省略图示)和第六面206j在Y轴方向上相对,第五面(省略图示)位于+Y轴方向侧、第六面206j位于-Y轴方向侧。另外,通过第七面207j以及第八面208j形成连接第一面201j和第三面203j的连接面。第七面207j是与第一面201j直角相交的面。第七面207j是与Y轴以及Z轴平行的面(YZ平面)。作为阶梯状面的第七面207j是相对第一面201j立起设置的面。即,第七面207j是从第一面201j向+Z轴方向延伸的面。另外,第七面207j相对于第八面208j位于-X轴方向侧且-Z轴方向侧。第八面208j是连接第七面207j和第三面203j的面。第八面208j是向包含+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倾斜的斜面。第八面208j是相对第一面201j以及第三面203j倾斜的面。第八面208j是与第五面205j以及第六面206j成直角相交的面。第八面208j相对XY平面以及YZ平面倾斜,并与XZ平面直角相交。
接合器299j包括与盒20j的第一面201、第三面203、第四面204、以及第五面205相当的面。而且,盒20j的与第二面202以及第六面206相当的面成为开口。在接合器299的内部形成有接纳容纳部件200i的空间。另外,接合器200在第一面201的一部上具有开口。设置在容纳部件200j上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从设置在接合器299j的第一面201上的开口露出,并与印刷材料供应管640(参照图2等)连接。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7)相比,在本实施方式的盒20j中,虽然简化了第一盒侧限制部210的形状,但是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同样的形状。另外,第三面203以及第四面204的高度(Z轴方向的长度)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面203以及第四面204相比变低(变短),但是可以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高度(长度)。而且,虽然省略了突出部260,但是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突出部260。此外,关于其他的部分,包括变形例,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图7)构成相同。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容纳部件200j和接合器299j构成盒20j。
图38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的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盒20k的构成的立体图。该盒20k包括接合器299k、外部容器200T、管200L、辅助接合器200S。接合器299k的构成与在图37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接合器299j是同样的。外部容器200T中容纳有印刷材料。外部容器200T被置于图1所示的打印机50的外部。辅助接合器200S包括印刷材料供应开口280k。管200L从外部容器200T向辅助接合器200S供应印刷材料。外部容器200T、辅助接合器200S、以及管200L作为容纳墨水的容纳部件200k发挥功能。即,如图中虚线所示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盒20k可以被看做具有容纳部件200k。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盒20k能够与图36和图37的实施方式中的盒20i以及20j同样地分离成容纳部件200k和接合器299j。使用者在容器200内的印刷材料耗尽时能够将容器200i更换为新的,或者向其中补充印刷材料。接合器299k能够再利用。该盒20j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参照图7)具有兼容性的盒。
盒20k的外壳22k通过该虚拟的容纳部件200k的外壳和接合器299k的外壳的组合构成。虚拟的容纳部件200k的构成以及接合器299k的构成,包括变形例,是与图37的盒20j相同的。此外,关于其他的构成,包括变形例,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图7)构成相同。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容纳部件200k和接合器299k构成盒20k。
E.杆的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与杆80分体地设置有弹性部件682(图22),但是可以使杆80本身作为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使用图39以及图40,说明杆的其他的实施方式。
图39是用于说明杆80a的图。图39的(A)是杆80a的第一外观立体图。图39的(B)是杆80a的第二外观立体图。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杆80的区别点在于新设腕部890,并使杆80a能够弹性变形。另外,杆80a的操作部830a的形状与杆80不同。另外,杆80a不包括凹槽部870。其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杆(图19)是相同的。杆80a是通过聚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的。
图40是示出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a上的状态的图;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盒20的第一盒侧限制部210a省略了第二部分214(图12)。另外,轴部850被安装于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03。腕部890在杆80a以轴部850为中心旋转时与作为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03的一部分的突起部603t抵接并弹性变形。
F.盒侧端子组的变形例:
图41是示出电路基板的端子形状的变形例的图。这些基板40c~40e与图10的(A)所示的基板40相比只是端子431~439的表面形状不同。图41的(A)、(B)的基板40c、40d的各个端子的形状不是大致长方形,而是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在图41的(C)的基板40e中,九个端子431~439排列成一列,另外,安装检测端子435、439被配置在其两端。另外,安装检测端子431、434分别被配置在安装检测端子435和电源端子436之间,装检测端子439和数据端子438之间。在上述的基板40c~40e中,与各端子431~439对应的装置侧端子的接触部cp的配置是与图10的(A)的基板400相同的。这样,只要接触部cp的配置相同,那么各个端子的表面形状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G.变形例: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能够以各种的方式实施,例如能够进行如下的变形。
G-1.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四面204设置了突起的第二盒侧限制部220,但是不特别地限定于此,只要是第四面204侧被保持器60的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卡定的构成即可。例如,可以使第四面204的外表面本身与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抵接而卡定。另外,例如,可以在第四面204设置橡胶等弹性部件,通过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和弹性部件的摩擦来限制第四面204侧向+Z轴方向侧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省略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图15)。
另外,第二盒侧限制部220是突起,但是不限定于此,可以是凹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04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620是突起。另外,可以在保持器60上设置将盒20的第二面202中的第四面204侧向-Z轴方向侧按压的部件。例如,可以在保持器60上设置可滑动的棒状部件,在将盒20容纳到盒容纳室602之后,通过棒状部件按压盒20的第二面202中的第四面204侧。
G-2.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盒侧卡定面211位于范围40Y(图12),但是可以配置为延伸至范围40Y的外侧。
G-3.第三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喷墨式打印机及其墨盒,也能够应用于喷射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的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纳容器。例如,可应用于如下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纳容器。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用于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用的彩色滤光器的制造的色材喷射装置
(3)被使用于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或场发光(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显示器等的电极形成中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4)应用于生物芯片制造中的用于喷射包含生物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5)用作精密吸液管的样品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给钟表或相机等精密仪器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
(9)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到基板上的液体喷射装置
(10)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1)其他任意的具有喷出微小量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液滴”是指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的液体、泪状的液体之外,还包括具有尾巴的液体。并且,这里所述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就可以。例如,“液体”只要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就可以,如黏度高或低的液态的材料、以及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态树脂、如液态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液态的材料也包含在“液体”中。此外,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还包括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体物质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混合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并且,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可举出在上述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在此,墨水是指包括通常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凝胶墨水、热熔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的墨水。。
G-4.第四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能够作为以下的变形方式实施。
·第一变形方式:
一种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可拆装地安装容纳印刷材料的盒,
所述印刷装置包括:
盒容纳室,所述盒容纳室是排列并接纳多个所述盒的凹形状,包括底面和与所述底面相对的开口;
印刷材料供应管,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被配置于所述底面,并与所述盒连接从而使所述盒的所述印刷材料得以流通;
装置侧端子组,所述装置侧端子组与作为所述盒的端子组的盒侧端子组接触,并以从所述底面侧向所述开口侧提升的方式对所述盒施加力;以及
杆,在以所述底面侧为下侧,以所述开口侧为上侧的情况下,相对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与所述装置侧端子组所处的侧在同一侧,并且,相对于所述装置侧端子组位于上侧,所述杆用于所述盒的拆装,
所述杆被构成为通过与所述盒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旋转轴而转动,
所述杆包括第一装置侧卡定部,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位于下侧,通过卡定所述盒而限制所述盒向开口侧的运动,并通过向离开所述盒的方向移动而能够解除所述卡定,
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和所述盒的卡定位置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在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侧。
第二变形方式:
一种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可拆装地安装容纳印刷材料的盒,
所述印刷装置包括:
盒容纳室,所述盒容纳室容纳所述盒,并且具有拆装盒时通过的开口;
印刷材料供应管,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设置在作为所述盒容纳室的一个面的第一面上,并与所述盒连接;
装置侧端子组,所述装置侧端子组与所述盒的端子组接触,并以提升所述盒的方式施加力;
杆,所述杆相对所述盒与所述装置侧端子组位于同侧,并且,被设置在比所述装置侧端子组更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
所述杆被构成为通过与所述盒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旋转轴而转动,
所述杆包括第一装置侧卡定部,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通过卡定所述盒而限制所述盒的运动,并通过向离开所述盒的方向移动而能够解除所述卡定,
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和所述盒的卡定位置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装置侧端子组侧,并且位于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侧。
根据第一变形方式或者第二变形方式记载的印刷装置,在盒被安装于所述印刷装置的安装状态下,盒对杆以旋转轴为中心与卡定被解除的方向相反侧的方向转动的施加外力。由此,能够减少盒和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卡定脱开的可能性。由此,能够稳定地实现盒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电连接。
除了上述的第一变形方式和第二变形方式,还可以将用于解决发明的手段的各应用例中记载的要素加入第一变形方式和第二变形方式。
符号说明:
10…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20、20b~20g…盒
22…外壳
22c、22j、22k…外壳
40…电路基板
40Y…范围
50、50a…打印机
60…保持器
70…触点机构
80…杆
90…印刷介质
200…印刷材料容纳部
200i、200j、200k…容纳部件
200L…管
200S…辅助接合器
200T…外部容器
201…第一面(第一壁、底面、底壁)
201…第一面(第一壁、底面、底壁)
202…第二面(第二壁、上表面、上壁)
202…第二面(第二壁、上表面、上壁)
203…第三面(第三壁、正面、前壁)
203…第三面(第三壁、正面、前壁)
203P…中点
204…第四面(第四壁、背面、後壁)
204…第四面(第四壁、背面、後壁)
205…第五面(第五壁、左侧面、左壁)
206…第六面(第六壁、右侧面、右壁)
206…第六面(第六壁、右侧面、右壁)
207…第七面(第七壁)
207i、207j…第七面(第七壁)
208…第八面(第八壁)
208i、207j…第八面(第八壁)
208T…基板设置部
209…连接面(连接壁)
210…第一盒侧限制部
211…第一盒侧卡定面(第一抵接部)
212…第一部分
213…第二盒侧卡定面(第二抵接部)
215…第三部分
220…第二盒侧限制部
222…第一限制卡定面
226…第一限制侧面
228…第二限制侧面
250…第三盒侧限制部(突出部件)
260…突出部
265…拐角部
280…印刷材料供应开口
282…印刷材料流道
284…发泡体树脂
288…开口面
290…第一边
291…第二边
295…交叉部分
299、299j…接合器
302…运送马达
314…驱动带
316…压纸卷轴
317…挠性电缆
318…划架马达
350…子控制电路
390…显示面板
400…盒侧端子组
400P…第一区域
400T…第二区域
401…凸台槽
402…凸台孔
405…基板端部
408…倾斜面(表面)
408X…范围
409…背面
420…存储装置
431…安装检测端子(第三端子)
431、431P…第三外侧部分
432…存储器端子
433…时钟端子
434…安装检测端子(第四端子)
434P…第四外侧部分
435…安装检测端子(第一端子)
435P…第一外侧部分
435PL…第一虚拟线
436…电源端子
437…盒侧接地端子
438…数据端子
439…安装检测端子(第二端子)
439P…第二外侧部分
439PL…第二虚拟线
510…控制部
520…滑架
540…头
550…子控制电路
551…存储器控制电路
552…安装检测电路
570…主控制电路
571...CPU
572…存储器
580…电源电路
581…第一电源
582…第二电源
590…显示面板
600…容纳室形成壁部
600C…拐角部
601…装置侧底壁部
602…盒容纳室
603…第一装置侧侧壁部
603W…外壁
604…第二装置侧侧壁部
605…第三装置侧侧壁部
606…第四装置侧侧壁部
607…分隔壁
620…第二装置侧限制部
620L…第二卡定位置
622…装置侧卡定面
624…端部
636…突起部
640…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642…前端部
644…多孔体过滤器
645…基端部
648…弹性部件
650…保持部件
651…立起设置部
654…轴承部
656…卡合孔
658…通孔
670…空间部
680…保持部件
681…立起设置部
682…弹性部件
684…封鎖面
686…卡合凸部
688…通孔
690…保持部件
650…保持部件
700…装置侧端子组
708…装置侧倾斜面
709…端子台
727…装置侧接地端子
731~739…装置侧端子
800c…旋转轴(转动中心)
810…第一装置侧限制部
810L…第一卡定位置
811…装置侧卡定面
811…装置侧卡定面
813…装置侧卡定面
815…凹槽部
820…引导部
821…引导底壁面
830…操作部
831…操作部相对面
835…操作面
850…轴部
850a…第一轴部
850b…第二轴部
852…第一曲面
854…第二曲面
856…半径侧面
858…半径侧面
860…引导壁部
860a…第一引导壁部
860b…第二引导壁部
870…凹槽部
880…卡定背面部
891…外表面
893…外表面
C…中心轴
M…旋转力矩
SD…安装方向
cp…接触部

Claims (19)

1.一种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可拆装地安装盒,
在设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为X轴、Y轴、Z轴时,所述盒包括:
位于-Z轴方向侧的第一面以及位于+Z轴方向侧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是在所述Z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
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三面以及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是在所述X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
位于-Y轴方向侧的第五面以及位于+Y轴方向侧的第六面,所述第五面和所述第六面是在所述Y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
连接所述第一面和第三面的盒侧拐角部;
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用于向所述印刷装置供应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
设置在所述第三面上的第一盒侧限制部;
构成所述盒侧拐角部的一部分,向包含所述+X轴方向和所述-Z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以及
设置在所述倾斜面上的、具有多个端子的盒侧端子组,
在所述盒被安装的安装状态下,在将与所述印刷装置相对的所述X轴、所述Y轴以及所述Z轴分别作为所述印刷装置的X轴、Y轴、Z轴时,所述印刷装置包括:
盒安装部,所述盒安装部包括:(i)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装置侧底壁部;(ii)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一装置侧侧壁部;(iii)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四面相对的第二装置侧侧壁部;
印刷材料供应管,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底壁部的基端部和与所述印刷材料供应开口连接的前端部,并且具有与所述Z轴平行的中心轴;
装置侧端子组,所述装置侧端子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底壁部和所述第一装置侧侧壁部交叉的装置侧拐角部的、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盒侧端子组的各端子接触的多个装置侧端子,并且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装置侧端子组对所述盒向具有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作用力;以及
杆,所述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侧侧壁部,被用于所述盒的拆装,
所述杆包括: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Z轴方向侧的端部,用于由使用者施加外力;以及
第一装置侧卡定部,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位于所述-Z轴方向侧的端部,
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在所述安装状态下通过卡定所述盒的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来限制所述盒向所述+Z轴方向的运动,
所述杆还在所述操作部和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之间的位置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在所述安装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卡定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的预定的卡定位置位于所述+Z轴方向侧且位于所述+X轴方向侧,
通过对所述操作部施加从所述+X轴方向侧朝向所述-X轴方向侧的外力,所述杆使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从所述预定的卡定位置向所述+X轴方向侧移动,脱开与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的卡定并解除对所述盒的运动的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杆在所述-Z轴方向侧的端部还包括第二装置侧卡定部,
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定部通过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卡定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的、与被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卡定的第一抵接部不同的第二抵接部,从而限制所述盒向所述+X轴方向的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与所述X轴和所述Z轴平行的截面的形状是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在所述X轴方向上,所述旋转轴位于与所述预定的卡定位置接近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杆包括引导部,在向所述盒安装部安装所述盒时所述引导部限制所述盒的所述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运动,并将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引导至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包括沿所述Y轴方向形成的引导底壁面和从所述引导底壁面向所述-X轴方向立起设置的、在所述Y轴方向上相对的一对引导壁部,
所述引导底壁面以及引导壁部从所述操作部的配置位置横亘延伸至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的配置位置,
所述一对引导壁部的间隔比所述安装状态下的所述盒的所述Y轴方向的长度小,并且比所述安装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的所述Y轴方向的长度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引导壁部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引导底壁面中的所述-Y轴方向侧的端部,
所述一对引导壁部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引导底壁面中的所述+Y轴方向侧的端部,
所述引导部通过所述引导底壁面和所述一对引导壁部形成接纳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的凹部。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杆的操作部包括操作面和操作部相对面,所述操作面在解除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对所述盒的运动的限制时向所述操作部施加所述外力,所述操作部相对面与相对于所述盒的所述第三面的所述第一盒侧限制部而被设置在更靠所述+Z轴方向侧的突出部接触,
所述操作部相对面在解除所述盒的运动限制时通过与所述突出部接触来向包含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对所述盒施加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操作部相对面向具有所述-X轴方向以及所述+Z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倾斜。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还包括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
所述弹性部件至少在向所述盒安装部安装所述盒的安装动作时,对所述杆中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Z轴方向侧的部分施加具有所述-X轴方向的分量的外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对所述杆中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Z轴方向侧的部分施加所述外力。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弹性部件进一步成为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对所述杆不施加所述外力的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杆的重心被设置在如下位置,即:所述杆由于自重而使得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定部向所述预定的卡定位置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杆还包括形成所述旋转轴的一对轴部,
所述一对轴部中的一者是从所述+Y轴方向侧的外表面突出的突起,另一者是从所述-Y轴方向侧的外表面突出的突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轴部包括:
第一曲面,在与所述X轴和所述Z轴平行的截面中形成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第一圆弧;以及
第二曲面,在与所述X轴和所述Z轴平行的截面中,形成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半径比所述第一圆弧大的第二圆弧,
所述第一曲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曲面位于更靠向所述-X轴方向侧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装置侧侧壁部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
所述第二装置侧限制部通过卡定设置在所述盒的所述第四面上的第二盒侧限制部从而限制所述盒向所述+Z轴方向的运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装置侧限制部是凹部或者通孔,其接纳设置在所述盒的所述第四面上的突起、即第二盒侧限制部。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包括第三装置侧限制部,所述第三装置侧限制部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底壁部中的、比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更靠所述第一装置侧侧壁部那侧,
所述第三装置侧限制部是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通过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位于从连接所述盒的倾斜面和所述第一面的阶梯向所述+X轴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件之间从而限制所述盒的所述Y轴方向的运动。
19.一种印刷材料供应系统,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以及盒,
所述盒包括:
位于-Z轴方向侧的第一面以及位于+Z轴方向侧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在所述Z轴方向上相对;
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三面以及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在所述X轴方向上相对;
位于-Y轴方向侧的第五面以及位于+Y轴方向侧的第六面,所述第五面和所述第六面在所述Y轴方向上相对;
连接所述第一面和第三面的盒侧拐角部;
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用于向所述印刷装置供应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供应开口;
设置在所述第三面上的第一盒侧限制部;
构成所述盒侧拐角部的一部分,向包含所述+X轴方向和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以及
设置在所述倾斜面上的、具有多个端子的盒侧端子组。
CN201310011521.2A 2012-01-12 2013-01-11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40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3698 2012-01-12
JP2012-003694 2012-01-12
JP2012003653 2012-01-12
JP2012-003652 2012-01-12
JP2012003652 2012-01-12
JP2012003694 2012-01-12
JP2012-003701 2012-01-12
JP2012003698 2012-01-12
JP2012-003653 2012-01-12
JP2012003701A JP5880054B2 (ja) 2012-01-12 2012-01-12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4006A true CN103204006A (zh) 2013-07-17
CN103204006B CN103204006B (zh) 2017-04-26

Family

ID=4875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152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4006B (zh) 2012-01-12 2013-01-11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039153B2 (zh)
CN (1) CN1032040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4167A (zh) * 2019-11-29 2021-06-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15582B2 (en) 2012-01-12 2014-12-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KR101544287B1 (ko) 2012-01-12 2015-08-12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카트리지 및 인쇄재 공급 시스템
JP6232932B2 (ja) 2013-10-31 2017-11-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軸付きロール機構、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WO2015093008A1 (ja) 2013-12-18 2015-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US20150183248A1 (en) 2013-12-27 2015-07-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US9498993B2 (en) 2014-07-31 2016-1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S9475321B2 (en) * 2014-07-31 2016-10-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medium
JP6512774B2 (ja) 2014-08-25 2019-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の保持部材、プリントヘッド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17056706A (ja) * 2015-09-18 2017-03-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部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2017094660A (ja) 2015-11-27 2017-06-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WO2017115581A1 (ja) 2015-12-28 2017-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CN111409365B (zh) 2015-12-28 2021-05-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系统和墨盒
JP7035417B2 (ja) 2017-09-29 2022-03-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WO2019186878A1 (en) * 2018-03-29 2019-10-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09171A (ja) * 1984-04-12 1984-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単票インサ−タ
US6012862A (en) * 1997-05-01 2000-01-11 Nec Corporatio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having paper feed structure and control
CN1596193A (zh) * 2002-02-21 2005-03-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系统
JP2008127193A (ja) * 2006-11-24 2008-06-05 Sony Corp 印画装置
EP2000313A2 (de) * 2007-06-04 2008-12-10 Durst Phototechnik Digital Technology GmbH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von Plattenmater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7018A (en) 1988-11-21 1990-03-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inthead-carriage alignment and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lock-in mechanism
EP0884186B1 (en) 1994-08-24 2002-1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ontainer for ink jet printer, holder for the container, carriage for the holder and ink jet printer
DE19964216B4 (de) 1998-05-18 2007-12-13 Seiko Epson Corp. Tintentank für einen Tintenstrahldrucker
JP3278416B2 (ja) 1999-09-13 2002-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US6488369B1 (en) 2000-01-31 2002-12-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and fluidic connections to a receiving station
US6276780B1 (en) 2000-06-19 2001-08-21 Xerox Corporation Fail-safe ink tank latching system
US6644780B2 (en) 2001-03-24 2003-11-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rriage with clamping device for reliable mounting of printheads
CA2379725C (en) 2001-04-03 2007-06-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JP3624950B2 (ja) 2002-11-26 2005-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GB2402368B (en) 2002-11-26 2005-06-08 Seiko Epson Corp Ink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4209663A (ja) 2002-12-26 2004-07-29 Sony Corp 液体タンク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144723A (ja) 2003-11-12 2005-06-0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タン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98629B2 (ja) 2003-12-26 2009-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058436B2 (ja) 2003-12-26 2008-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納容器
JP4058434B2 (ja) 2003-12-26 2008-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納容器、該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GB0330111D0 (en) 2003-12-29 2004-02-04 Dynamic Cassette Int Ink cartridge
US7384116B2 (en) 2004-10-20 2008-06-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an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6181717A (ja) 2004-12-24 2006-07-13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該容器を用いる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装置、前記容器用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基板、並びに液体収納カートリッジ
US7510251B2 (en) 2005-03-31 2009-03-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and circuit board for liquid container
JP4898147B2 (ja) 2005-06-01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JP4144637B2 (ja) 2005-12-26 2008-09-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材収容体、基板、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材収容体を準備する方法
DE102006036716B3 (de) * 2006-06-02 2007-09-27 Artech Gmbh Design + Production In Plastic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Umrüstung eines Druckers
US7891771B2 (en) 2006-06-22 2011-02-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nnector holder unit, carri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7712986B2 (en) 2006-07-24 2010-05-11 Devore David Wayne Printhead carrier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JP5288743B2 (ja) 2006-08-23 201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967426B2 (en) 2007-02-28 2011-06-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Sealing device for fluid reservoir
DE102007048819A1 (de) 2007-10-10 2009-04-16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Tintenpatrone
US8091993B2 (en) 2008-05-22 2012-01-10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Ink containment system and ink level sensing system for an inkjet cartridge
JP5720148B2 (ja) 2010-09-03 2015-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JP5569475B2 (ja) 2010-09-03 2014-08-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765027B2 (ja) 2011-04-08 2015-08-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用の端子モジュール
KR101544287B1 (ko) 2012-01-12 2015-08-12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카트리지 및 인쇄재 공급 시스템
US8297739B1 (en) 2012-03-02 2012-10-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09171A (ja) * 1984-04-12 1984-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単票インサ−タ
US6012862A (en) * 1997-05-01 2000-01-11 Nec Corporatio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having paper feed structure and control
CN1596193A (zh) * 2002-02-21 2005-03-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系统
JP2008127193A (ja) * 2006-11-24 2008-06-05 Sony Corp 印画装置
EP2000313A2 (de) * 2007-06-04 2008-12-10 Durst Phototechnik Digital Technology GmbH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von Plattenmaterial
EP2000313A3 (de) * 2007-06-04 2012-12-26 Durst Phototechnik Digital Technology GmbH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von Plattenmateria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4167A (zh) * 2019-11-29 2021-06-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CN112874167B (zh) * 2019-11-29 2023-09-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4006B (zh) 2017-04-26
US20130182052A1 (en) 2013-07-18
US9039153B2 (en) 2015-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4006A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JP6443480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TWI615285B (zh) 卡匣及印刷材料供給系統
TWI566954B (zh) 匣體及印刷材料供給系統
CN103204005A (zh)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JP5682732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CN203228502U (zh)
JP5880054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CN203228501U (zh)
JP5888362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JP5532155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