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3044A -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给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3044A
CN104163044A CN201410204581.0A CN201410204581A CN104163044A CN 104163044 A CN104163044 A CN 104163044A CN 201410204581 A CN201410204581 A CN 201410204581A CN 104163044 A CN104163044 A CN 104163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printing material
face
engagement formation
side eng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45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3044B (zh
Inventor
长岛巧
青木雄司
武田侑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63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3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3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3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盒以及印刷材料供给系统。所述盒具备:印刷材料容纳部;用于将印刷材料容纳部的印刷材料供给到印刷装置的印刷材料供给部;彼此对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与第一面以及第二面相交的第三面;与第三面对置的第四面;盒侧配合构造,所述盒侧配合构造被设置在第三面中的比第二面靠第一面侧的位置,用于与印刷装置的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以及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被设置在第一面的第四面侧的一端部以及第四面的第一面侧的一端部所位于的区域,并用于与印刷装置接触,通过接触部规定的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第四面倾斜。

Description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容纳印刷材料的盒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墨水供给到为印刷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的技术,已知利用容纳墨水的墨盒(也简称为“盒”)的技术。盒具备用于容纳作为印刷材料的墨水印刷材料容纳部;以及用于将印刷材料容纳部的墨水供给到打印机的印刷材料供给部。另外,盒被构成为相对于印刷装置能够进行拆装。
另外,已知具备配置在第一侧面的电路基板、以及配置在与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二侧面的盒侧配合构造(例如专利文献1)。电路基板具备与印刷装置接触的接触部。盒侧配合构造与设置于打印机的盒安装部的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对向与盒的安装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以可解除的方式进行限制。
这里,在相对于盒安装部对具备盒侧配合构造的盒进行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各种不良情况。具体而言,在盒已被安装到盒安装部的情况下,以从盒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夹住盒的方式来从盒安装部施加外力。当该外力过大时,有可能难以从盒安装部中取出盒。另外,当夹住盒的外力在一侧偏大时,有可能盒产生倾斜或旋转而难以从盒安装部中取出盒。并且,由于这些倾斜或旋转,电路的接触部与印刷装置之间的接触可能存在不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373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作为以下方式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用于向印刷装置供给印刷材料的盒。该盒具备:印刷材料容纳部,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能够容纳所述印刷材料;印刷材料供给部,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用于将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的所述印刷材料供给到所述印刷装置;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彼此对置;第三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相交;第四面,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三面对置;盒侧配合构造,所述盒侧配合构造被设置在所述第三面中的比所述第二面靠所述第一面侧的位置,用于与所述印刷装置的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以及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所述第四面侧的一端部以及所述第四面的所述第一面侧的一端部所位于的区域,并用于与所述印刷装置接触,通过所述接触部规定的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第四面倾斜。
根据该方式的盒,接触面不平行于第四面,而是相对于第四面沿预定方向倾斜。因此,通过接触部与印刷装置接触,另外或者盒侧配合构造与印刷装置的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即使在从印刷装置向盒施加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在夹持盒的方向上对盒施加的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盒从印刷装置拆卸。
(2)一种上述方式的盒,还具有:第五面,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以及所述第四面相交;第六面,所述第六面与所述第五面对置;以及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分别具备所述接触部,多个所述接触部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五面和所述第六面对置的宽度方向上形成至少一列,所述多个端子包含具备位于所述列的中央的第一接触部的第一端子,所述盒侧配合构造中的、作为用于与所述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的部分的配合部被配置经过所述第一端子、并且经过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垂直的假想平面的位置。根据该方式的盒,配合部被配置在经过第一端子、并且经过相对于宽度方向垂直的假想平面(也称为“预定平面”)的位置。这里,盒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通过配合部与装置侧配合构造之间的配合而某种程度上被定位。因此,通过将配合部配置在经过假想平面的位置,能够精度好地进行多个端子相对于印刷装置的定位。另外,通过将配合部配置在经过假想平面的位置,能够在假想平面上通过配合部和第一端子夹持盒,能够抑制盒的旋转或者倾斜。因此,能够从印刷装置中容易地拆卸盒。
(3)一种上述方式的盒,可以将作为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的一端的供给口被配置在经过所述假想平面的位置。在印刷材料供给部从供给口插入作为印刷装置的一部分的流通管。通过将流通管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也能够进行盒相对于印刷装置的定位。因此,根据该方式的盒,通过将供给口配置在经过假想平面的位置,能够精度好地进行多个端子相对于印刷装置的定位。另外,通过供给口而精度好地进行盒相对于印刷装置的定位,由此能够将经过假想平面的配合部以及第一端子精度好地配置在所设计的位置。因此,由于能够通过配合部和第一端子稳定地夹持盒,因此能够抑制盒的旋转或者倾斜。另外,通过抑制盒的旋转或者倾斜,能够从印刷装置容易地拆卸盒。
(4)一种上述方式的盒,所述第一接触部被配置在经过所述假想平面的位置。根据该方式的盒,通过多个接触部中的位于宽度中央的第一接触部经过假想平面,能够精度好地进行多个端子的每个相对于印刷装置的定位。另外,通过将供给口配置在经过假想平面的位置,能够在假想平面上通过配合部与第一接触部夹持盒,能够抑制盒的旋转或者倾斜。因此,能够从印刷装置容易地拆卸盒。
(5)一种上述方式的盒,作为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的一端的供给口被配置在与所述第四面比靠所述第三面侧的位置。根据该方式的盒,通过将供给口配置在与第四面比靠近第三面侧的位置,能够将供给口与配置于第一面和第四面相交的角部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分离。因此,即使在从供给口漏出印刷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印刷材料附着到接触部的可能性。因此,能够良好地实现接触部与印刷装置之间的接触。
(6)一种上述方式的盒,所述第三面具有:与所述第二面连接的一端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连接的另一端部面,所述另一端部面被配置在与所述一端部面相比接近所述第四面的位置,所述盒侧配合构造可以被形成在所述另一端部面。根据该方式的盒,盒侧配合构造形成在被配置于与一端部面比接近第四面的位置的另一端部面。因此,能够使在第三面和第四面对置的方向上的盒的第一面侧的大小的小型化。另外,通过将盒的第一面侧的大小的小型化,能够充分地确保印刷装置中的装置侧配合构造所位于的部分的空间。因此,能够减少印刷装置与电路基板的接触部之间的接触不良的可能性。
(7)一种上述方式的盒,所述印刷装置具有插入到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的流通管、以及用于捕捉所述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接受部,作为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的一端的供给口在所述盒侧配合构造与所述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之前位于所述印刷材料接受部的上方。根据该方式的盒,在盒侧配合构造配合与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之前,供给口位于印刷材料接受部的上方,由此即使印刷材料从供给口向第三面侧漏出,也能够通过印刷材料接受部捕捉所漏出的印刷材料。因此,能抑制印刷材料污染与供给口比位于下方的盒侧配合构造以及装置侧配合构造的可能性,能够适当地夹持盒,能够抑制盒的旋转或者倾斜。
(8)一种上述方式的盒,可以是所述印刷装置具有接受所述印刷材料的流通管、以及用于捕捉所述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接受部,作为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的一端的供给口与所述第三面在所述盒侧配合构造与所述装置侧结构配合之前为隔着所述印刷材料接受部的位置关系。通过该方式的盒,在盒侧配合构造与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之前,供给口与第三面为隔着印刷材料接受部的位置关系。通过该位置关系,即使印刷材料从供给口漏出到第三面侧,也能够通过印刷材料接受部捕捉漏出的印刷材料。能抑制印刷材料污染与供给口比位于下方的盒侧配合构造和装置侧配合构造的可能性,能够适当地夹持盒,能够抑制盒的旋转或者倾斜。
(9)一种上述方式的盒,可以是所述盒侧配合构造是被形成在所述第三面的槽构造,所述盒侧配合构造具有:接纳部,所述接纳部从所述第一面向所述第二面延伸,并接纳所述装置侧配合构造;以及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接纳部连接,并沿着相对于所述盒被安装到所述印刷装置时的所述盒的安装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所述引导部用于将所述装置侧配合构造引导到与所述盒侧配合构造配合的配合位置,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对置的方向上,所述引导部比所述印刷材料接受部短。根据该方式的盒,由于导部比印刷材料接受部短,因此至少在装置侧配合构造位于引导部的期间,能够通过印刷材料接受部捕捉到从供给口向第三面侧漏出的印刷材料。能抑制印刷材料污染与供给口相比位于下方的盒侧配合构造和装置侧配合构造的可能性,能够适当地夹持盒,能够抑制盒的旋转或者倾斜。
(10)一种上述方式的盒,可以还具有: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形成从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四面,并在内部容纳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所述容器主体具有:第一容器主体,所述第一容器主体包含所述第一面而不包含所述第二面;以及第二容器主体,所述第二容器主体包含所述第二面而不包含所述第一面,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容器进行拆卸,所述盒侧配合构造形成于所述第一容器主体。因此,能够抑制由第二容器主体的不稳等引起的印刷装置与电路基板的接触部之间的接触不良、或者盒的旋转或者倾斜。
(11)一种上述方式的盒,可以是所述第一容器主体具有向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盒侧配合构造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所述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之间存在间隙。根据上述方式的盒,盒侧配合构造的至少一部分被形成在向第二容器主体侧突出的突出部,在突出部与第二容器主体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能够抑制因第二容器主体的不稳等引起的印刷装置与电路基板的接触部之间的接触不良、或盒的旋转或者倾斜。
(12)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一个方式,能够提供具备印刷装置以及盒的印刷材料供给系统。根据该方式的印刷材料供给系统,具备上述方式的任何一种盒、以及具备插入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内的流通管的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有用于配合所述盒侧配合构造的装置侧配合构造、以及与所述接触部接触的接触机构。根据该方式的印刷材料供给系统,能够提供从印刷装置容易地拆卸盒的印刷材料供给系统。
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方式所具有的多个构成要素并不是全部是必须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适当地对所述多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构成要素进行其变更、删除、新的其他结构要素的替换、限定内容的一部分的删除。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将上述的发明的一个方式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上述的本发明的其他方式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组合,来作为本发明的独立的一个方式。
例如,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还可以作为具备印刷材料容纳部、印刷材料供给部、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盒侧配合构造、以及接触部的多个要素中的一个以上的要素的装置来实现。即,该装置可以具有印刷材料容纳部,也可以不具有印刷材料容纳部。另外,该装置可以具有第一面,也可以不具有第一面。另外,该装置可以具有第二面,也可以不具有第二面。另外,这个装置可以具有第三面,也可以不具有第三面。另外,该装置可以具有第四面,也可以不具有第四面。另外,该装置可以具有盒侧配合构造,也可以不具有盒侧配合构造。另外,该装置可以具有接触部,也可以不具有接触部。这样的装置例如作为盒能够实现,但作为盒之外的其他装置也能够实现。
此外,本发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例如通过盒、印刷材料供给系统、盒的制造方法、印刷供给系统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盒和能够拆装自如地安装盒的盒安装部的单元等方式能够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印刷材料供给系统的简要构成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安装状态下的盒安装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F2-F2截面图;
图4是盒安装部的主视图;
图5是盒安装部的第一外观立体图;
图6是盒安装部的第二外观立体图;
图7是盒安装部的侧视图;
图8是图4的F4-F4截面图;
图9是用于说明装置侧配合构造的图;
图10是盒的第一外观立体图;
图11是盒的第二外观立体图;
图12是电路基板的主视图;
图13是电路基板的侧视图;
图14是盒的主视图;
图15是盒的俯视图;
图16是盒的第一侧视图;
图17是盒的仰视图;
图18是盒的后视图;
图19是图17的部分放大图;
图20是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21是流路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22是第一说明图;
图23是第二说明图;
图24是第三说明图;
图25是用于说明效果的第一图;
图26是用于说明效果的第二图;
图27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材料容纳部的图;
图28是图27的F27-F27截面图;
图2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30是示意性地示出与盒的接触面相关的变形例的图;
图31A是示意性地示出与盒的接触面相关的变形例的图;
图31B是用于说明假想接触面的一例的图;
图31C是从-X轴方向观看图31B的图;
图31D是用于说明假想的接触面的其他一例的图;
图32是示意性地示出与盒的形状相关的变形例的图;
图33是示意性地示出与盒的形状相关的变形例的图;
图34是示出电路基板的端子形状的变形例的图;
图35是示出电路基板的端子形状的变形例的图;
图36是示出电路基板的端子形状的变形例的图;
图37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38是用于说明第三变形例的图。
实施方式
接着,按以下顺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A、B:各种实施方式;
C、D:各种变形例。
A.第一实施方式
A-1.印刷材料供给系统的构成
图1是示出印刷材料供给系统1的简要构成的透视图。图1中描述相互正交的XYZ轴。关于此后示出的图也根据需要标出XYZ轴。图1的XYZ轴也对应于其他图的XYZ轴。印刷材料供给系统1具备盒4以及作为印刷装置的打印机10。在印刷材料供给系统1中,盒4被拆装自如地安装在打印机10的盒安装部6中。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是从头22中喷出作为印刷材料的墨水的喷墨打印机。打印机10具备盒安装部6、控制部31、托架20、头22、以及驱动机构30。另外,打印机10具备用户用于操作打印机10的动作的操作按钮15。
多个盒4分别可拆装地被安装于盒安装部6。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四种颜色(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的墨水对应,四个种类的盒各一个、即总共四个盒4被安装于盒安装部6。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中,在前表面(+Y轴方向侧的面)设置有交换用罩13。将交换用罩13的+Z轴方向侧倒向眼前侧(+Y轴方向侧)时,出现盒安装部6的开口,能够进行盒4的拆装。当在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能够经由管24向设置于托架20的头22供给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打印机10的泵机构(未图示)吸引盒4内的墨水,从而将墨水供给到头22。此外,管24被按照每个墨水的种类设置。这里,也将盒4已安装到盒安装部6的状态称为“安装状态”。
头22按照每个墨水的种类设置有喷嘴。头22从喷射喷嘴向印刷用纸2喷射墨水来印刷文字和图像等数据。此外,后面叙述关于将盒4安装到盒安装部6的情形、以及盒4和盒安装部6的详细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0是盒安装部6不与托架20的运动连动的、所谓的被称为“离架型”的打印机。本发明还能应用到在托架20设置盒安装部6的、盒安装部6与托架20一起移动的、所谓的被称为“架上型”的打印机。
控制部31进行对打印机10的各部分的控制,并在与盒4之间进行信号的接收发送。托架20使头22相对于印刷用纸2相对地进行移动。
驱动机构30是基于来自控制部31的控制信号使托架20进行往复移动。驱动机构30具备同步齿型带32以及驱动电机34。通过经由同步齿型带32将驱动电机34的动力传递给托架20,托架20在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另外,打印机10具备用于使印刷用纸2移动到副扫描方向(+Y轴方向)的运送机构。在进行印刷时,印刷用纸2通过运送机构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并在前面罩11上输出印刷完成后的印刷用纸2。
另外,在使托架20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了的印刷区域外的位置设置有被称为初始位置的区域,在初始位置搭载有为了能正常印刷进行维护的维护机构。维护机构由帽部件8、升降机构(未图示)、以及吸引泵(未图示)等构成。帽部件8是在头22的底面侧(与印刷用纸2相面对的一侧)被按向形成有喷嘴的面(喷嘴面),以围起喷射喷嘴的方式形成封闭空间。升降机构使帽部件8进行升降以使其按到头22的喷嘴上。吸引泵向通过将帽部件8按到头22的喷嘴面上而形成的封闭空间导入负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印刷材料供给系统1的使用状态下,将沿着运送印刷用纸2的副扫描方向的轴设为Y轴,将沿重力方向(上下方向)的轴设为Z轴,将沿托架20的移动方向(左右方向)的轴设为X轴。这里,“印刷材料供给系统1的使用状态”是指将印刷材料供给系统1设置在水平的面上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副扫描方向(前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其相反方向(后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重力方向的从下方到上方的方向(上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其相反方向(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另外,当从前侧(+Y轴方向侧)观察印刷材料供给系统1时,将从右侧到左侧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其相反方向设为-X轴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盒4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时的安装方向为-Y轴方向,从盒安装部6中拆卸盒4时的方向为+Y轴方向。因此,在盒安装部6中,也将-Y轴方向侧称为里侧,将+Y轴方向侧称为眼前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盒4在盒安装部6内的排列方向为X轴方向。
图2是安装状态下的盒安装部6的主视图。在图2中,示出了一个盒4被安装到了盒安装部6的图。以下,在盒安装部6中,也将X轴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将Z轴方向称为“高度方向”、将Y轴方向称为“长度方向”。
盒安装部6形成有用于容纳盒4的盒容纳室60。这里,也将盒容纳室60中的、容纳四个盒4中的一个的部分分别称为插槽61。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第一至第四的插槽61a~61d。第一插槽61a的宽度大于其他插槽61b~61d的宽度。第一插槽61a除了能够安装盒4之外,还能够安装X轴方向的尺寸大于盒4的盒(也称为“大容量盒”)。X轴方向的尺寸大的盒与盒4相比能容纳更多的墨水。例如,为了容纳使用频率高的黑色墨水可以使用大容量盒。此外,大容量盒以及盒4除了X轴方向的尺寸以及墨水的容纳量不同之外,其他的构成是相同的。
图3是图2的F2-F2截面图。图3图示了盒安装部6的一部分以及盒4。盒4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之后,通过驱动泵机构(未图示),墨水如箭头所示从盒4的印刷材料容纳部7流通到印刷装置10中。详细地,印刷材料容纳部7的墨水从盒4的印刷材料供给部482流通到盒安装部6的流通管702。
另外,在盒被安装在盒安装部6的状态下(安装状态),设置于盒4的电路基板52的表面52a的多个接触部cp(图3中仅图示一个)与对应的盒安装部6具备的多个装置侧端子803(图3中仅图示一个)接触。通过多个接触部cp限定的接触面529是沿着预定方向倾斜的平面。具体而言,接触面529朝向包含+Z轴方向分量(竖直向上方向)以及-Y轴方向分量(安装方向)的方向发生倾斜。换而言之,接触面529随着从盒4的第三面42朝向第四面44而以从第一面45接近第二面46的方式相对于第四面44发生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面529与配置接触部的平面(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路基板52的表面52a)位于大致同一平面。接触面529例如可以是:作为水平的面的第四面44与接触面529构成的角度a为30°~60°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面44与接触面529构成的角度a为大致40°。
另外,在安装状态下,盒安装部6具备的装置侧配合构造75与设置于盒4的第三面42的盒侧配合构造420配合。因此,限制盒4向+Y轴方向的移动。
在安装状态下,盒4受到来自盒安装部6的外力Fs、Ft、Fp、Fr。外力Fs是从装置侧端子803施加到盒4的力。外力Fs被设定成相对于接触面529形成预定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力Fs是施加在大致垂直于接触面529(电路基板52的表面52a)的方向的力。外力Ft是从装置侧配合构造75施加到盒4中的力。为了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803与接触部cp之间的接触,需要通过将装置侧端子803的弹性力充分地施加到接触部cp而按压接触部cp。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装置侧端子803施加到接触部cp的外力(弹性力)被设定成大致垂直于接触面529。
外力Ft是向将盒4往上推的方向(+Z轴方向)施加的力。即,外力Ft是向大致垂直于第三面42的方向施加的力。换而言之,外力Ft的朝向是大致铅垂向上方向。外力Fr是从装置侧配合构造75向盒4施加的力。外力Fr是将盒4往-Y轴方向(安装方向)按的力。外力Fr通过装置侧配合构造75以及盒4的盒侧配合构造420进行配合而产生。外力Fp是从盒安装部6具备的罩部件706施加到盒4的力。外力Fp是向大致垂直于盒4的第一面45的方向施加的力。即,外力Fp是将盒4按向+Y轴方向(拆卸方向)的力。外力Fp以及外力Fs的+Y轴方向的分力Fs1的合力是使盒4向+Y轴方向移动的力。与此相对,通过对盒4施加外力Ft,能够限制盒4的Y轴方向的移动。
另外,外力Ft以及外力Fs的-Z轴方向的分力Fs2分别为夹持盒4的方向的力。即,外力Ft以及分力Fs2分别为垂直于盒4的拆卸方向(+Y轴方向)的方向作用的力。当外力Ft或分力Fs2变大时,难以容易地从盒安装部6拆卸盒4。
A-2.盒安装部的详细构成
接着,关于盒安装部6的详细构成使用图4至图9进行说明。图4是盒安装部6的主视图。图5是盒安装部6的第一外观立体图。图6是盒安装部6的第二外观立体图。图7是盒安装部6的侧视图。图8是图4的F4-F4截面图。图9是用于说明装置侧配合构造420的图。这里,为了便于说明,图7为了显现盒安装部6的内部的构成而省略了盒安装部6的一部分的构成的图示。另外,图9为了显现装置侧配合构造的构成而省略了盒安装部6的一部分的构成的图示。
如图5和图6所示,盒安装部6具备以下叙述的六个壁62、64、65、66、67、68。通过六个壁62、64、65、66、67、68被划分形成盒容纳室60。六个壁62、64、65、66、67、68的外形分别为大致长方形。这里,也将壁65称为“装置侧第一壁65”或“装置侧后壁65”。另外,也将壁66称为“装置侧第二壁66”或“装置侧前壁66”。另外,也将壁62称为“装置侧第三壁62”或“装置侧底壁62”。另外,也将壁64称为“装置侧第四壁64”或“装置侧上壁64”。另外,也将壁67称为“装置侧第五壁67”或“装置侧第一侧壁67”。另外,也将壁68称为“装置侧第六壁68”或“装置侧第二侧壁68”。另外,各壁62、64、65、66、67、68可以是分别通过单一的壁部件形成,也可以是通过多个壁部件组合形成。
如图7所示,装置侧第一壁65与装置侧第二壁66是隔着盒容纳室60而相互对置。装置侧第三壁62与装置侧第四壁64是隔着盒容纳室60而相互对置。装置侧第五壁67与装置侧第六壁68是隔着盒容纳室60而相互对置。装置侧第一壁65相对于盒容纳室60而位于-Y轴方向侧。装置侧第二壁66相对于盒容纳室60而位于+Y轴方向侧。装置侧第三壁62相对于盒容纳室60而位于-Z轴方向侧。装置侧第四壁64相对于盒容纳室60而位于+Z轴方向侧。装置侧第五壁67相对于盒容纳室60而位于+X轴方向侧。装置侧第六壁68相对于盒容纳室60而位于-X轴方向侧。
如图5以及图6所示,盒安装部6的外形是大致长方体形状。装置侧第一壁65、装置侧第二壁66、装置侧第五壁67、装置侧第六壁68分别为在使用状态下大致垂直的壁。装置侧第三壁62以及装置侧第四壁64分别为使用状态下大致水平的壁。
装置侧第二壁66形成有盒4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时通过的开口OP(图8)。另外,当拆装盒4时,沿着Y轴方向移动盒4。详细地说,-Y轴方向是盒4向盒安装部6的安装方向。另外,+Y轴方向是盒4从盒安装部6的拆卸方向。
如图4和图7所示,装置侧第一壁65中设置有接触机构80、流通单元70、第一以及第二定位部件76、78。各要素80、70、76、78分别按照每个插槽61a~61d被设置。如图4所示,从接近装置侧第四壁64侧开始依次存在接触机构80、第一定位部件76、流通单元70、以及第二定位部件78。第一以及第二定位部件76、78在Z轴方向隔着流通单元70而被设置。
如图6至图8所示,接触机构80具备装置侧端子群802、连接器基板804(图8)、端子保持部件81、以及施力部件806(图8)。装置侧端子群802包括九个装置侧端子803。如图8所示,九个装置侧端子803分别为板状部件,并能进行弹性变形。详细地说,以弯曲部818为中心,一端部812在箭头R1方向进行弹性变形。箭头R1方向是指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的方向。装置侧端子803被端子保持部件81保持,以使一端部812能从端子保持部件81表面露出。另一端部813通过与连接器基板804接触而被电连接。另外,连接器基板804被电连接到打印机10的控制部31。另外,一端部812在盒4的安装状态中通过与设置于盒4的对应的盒侧端子接触而被进行电连接。
如图6所示,端子保持部件81保持装置侧端子群802。详细地说,端子保持部件81保持装置侧端子群802(详细地说,固定了装置侧端子群802的端子台),以使装置侧端子群802能够在Z轴方向与X轴方向上进行微小的移动。在端子保持部件81的X轴方向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一对部件810、811。一对部件810、811是在Y轴方向延伸的柱状部件。当将盒4安装到盒安装部6时,一对部件810、811被插入到设置于盒4的电路基板52附近的槽中。图8所示的施力部件806是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件806将端子保持部件81向+Y轴方向侧施力。另外,如图6所示,通过设置于X轴方向的两侧面的配合爪807与设置于装置侧第一壁65的配合壁651配合,限制端子保持部件81在+Y轴方向的移动。另外,端子保持部件81通过施加-Y轴方向的外力,能够抵抗施力部件806的施加力而向-Y轴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装置侧端子803能够分别在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这三个方向移动。因此,当将盒4向盒安装部6安装时,通过装置侧端子803在三个方向上移动,相对于盒侧端子,装置侧端子803的位置能够被微调整。由此,能够可靠地实现盒侧端子与装置侧端子803之间的接触。
如图5、6、8所示,第一以及第二定位部件76、78是从装置侧第一壁65中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柱状部件。第一以及第二的定位部件76、78被插入到设置于盒4的后述的第一以及第二部件通孔。
如图5和图8所示,流通单元70具备流通管702、罩部件706、以及施力部件712(图8)。流通管702被插入到盒4的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因此,流通管702与盒4的印刷材料供给部482连接,盒4内的墨水经由流通管702而流通到印刷装置10。如图8所示,流通管702的内部具有流路断面为圆形的流通流路702d。在流通管702的周面的-Z轴方向侧,形成有使外部与流通流路702d连通的连通孔702c。盒4内的墨水是经由连通孔702c流通到印刷装置10。流通管702具有中心轴CA。中心轴CA沿着Y轴方向延伸。流通管702具有配置于装置侧第一壁65侧的基端部702a、以及配置于装置侧第二壁66侧的顶端部702b。从基端部702a向顶端部702b的方向是+Y轴方向。
如图8所示,罩部件706环绕流通管702的一部分的周围。另外,罩部件706具有印刷材料接受部710。印刷材料接受部710的形状为凹形状。在从流通管702或盒4的印刷材料供给部482中漏出墨水的情况下,印刷材料接受部710通过接受漏出的墨水而进行捕捉。施力部件712是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件712将是罩部件706向+Y轴方向侧施力。罩部件706通过施加-Y轴方向的外力,能够抵抗施力部件712的施加力而向-Y轴方向移动。这里,印刷材料接受部710不受从盒4安装前的状态至安装状态之间的移位的拘束,而被配置在印刷材料供给管642的-Z轴方向侧(正下方侧)。详细地说,印刷材料接受部710不受从盒4安装前的状态至安装状态之间的罩部件706的移动的拘束,而被配置在连通孔648的-Z轴方向侧(正下方侧)。因此,即使在从流通管702中漏出墨水的情况下,通过刷材料承受部710捕捉墨水,能够减少墨水在大范围飞散的可能性。在Y轴方向上,印刷材料接受部710的长度是L1。长度L1比后述的引导部606的长度L2(图19)长。
如图6和图8所示,装置侧第四壁64具备第一轨道机构89以及装置侧识别部件82。各要素89、82分别按照每个插槽61a~61d而被设置。当将盒4向盒安装部6安装时,第一轨道机构89限制盒4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移动,并将盒4引导到安装位置中。如图6所示,第一轨道机构89具有在X轴方向空出预定间隔而配置的一对轨道部件86、87。一对轨道部件86、87是从装置侧第四壁64向盒容纳室60侧突出的部件。一对轨道部件86、87沿着Y轴方向延伸。
装置侧识别部件82用于识别盒容纳室60的各插槽61a~61d中是否被插入了正确的种类(本实施方式中是黑色)的盒4。装置侧识别部件82与第一轨道机构89相比位于装置侧第一壁65侧的位置(-Y轴方向侧)。各装置侧识别部件82对应于被安装的盒4内的墨水的颜色而形成不同形状(为了方便,图6中是同一形状)。详细地说,如图6所示,各装置侧识别部件82通过至少一个以上的肋(突起)而被形成。在各装置侧识别部件82中,由肋的数量以及位置确定的模式根据要被安装的盒4的种类而不同。盒4中也设置有由肋形成的识别部件(也称为“盒识别部件”)。盒4的识别部件根据要容纳的墨水的颜色而形成不同的形状。并且,在正确的种类的盒4被插入到插槽的情况下,装置侧识别部件82与盒侧识别部件424不会冲突而进行嵌合。另一方面,在错误的种类的盒4被插入到插槽61a~61d的情况下,装置侧识别部件82与盒侧识别部件424发生冲突,阻碍盒4的进一步的插入。因此,能够减少错误的种类的盒4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的各插槽61a~61d的可能性。
如图5和图8所示,装置侧第三壁622具备第二轨道机构84以及装置侧配合构造75。各要素84、75分别按照每个插槽61a~61d而被设置。当将盒4向盒安装部6安装时,第二轨道机构84限制盒4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移动,并将盒4引导到安装位置。如图5所示,第二轨道机构84具有在X轴方向空开预定间隔而配置的一对轨道部件88、89。一对轨道部件88、89是从装置侧第三壁62向盒容纳室60侧突出的部件。一对轨道部件88、89沿着Y轴方向延伸。
装置侧配合构造75与盒4的盒侧配合构造420(图9)配合。因此,能够限制安装状态盒4向+Y轴方向的移动。如图5、8、9所示,装置侧配合构造75具有杆部73、安装部72(图9)、以及施力部件79。
如图8所示,杆部73位于与第二轨道机构84相比靠装置侧第一壁65侧。杆部73具有杆主体77、突起部74、以及轴部71。杆主体77是板状。杆主体77具有弹性。杆主体77在盒4未被安装的状态下沿着水平延伸。轴部71位于杆主体77中的装置侧第一壁65侧(-Y轴方向侧)的端部。轴部71是圆筒形状,并从杆主体77向-Z轴方向延伸。如图8所示,轴部71的轴孔中插入作为装置侧第三壁62的一部分的突起部628。由此,将轴部71作为旋转轴,杆主体77能够旋转移动。另外,杆部73中的轴部71侧部分通过装置侧第一壁65以及装置侧第三壁62在Z轴方向夹住。因此,杆部73中的突起部74侧部分能够在包含铅垂方向的方向RC上进行弹性变形。
突起部74是与盒4的盒侧配合构造420(图9)配合的部分。突起部74位于杆主体77中的装置侧第二壁66侧(+Y轴方向侧)的端部。突起部74从杆主体77向+Z轴方向侧突出。在盒侧配合构造420与装置侧配合构造75配合了的状态下(也称为“配合状态”),通过来自盒4的外力,杆部73的突起部74侧向-Z轴方向侧进行位移。因此,在配合状态下,通过杆部73的突起部74对盒4作用大致+Z轴方向侧的弹性力。这里,配合状态是与安装状态相同的状态。
如图9所示,施力部件79是拉伸螺旋弹簧。施力部件79的一端被安装到安装部72中,另一端被安装到装置侧第三壁62的一部分627中。如图5所示,通过在杆主体77施加抵抗施力部件79的外力,杆主体77向箭头+RB方向旋转。此外,图5是示出未在杆主体77上施加外力时的状态(空载状态)的杆主体77的状态。另外,当解除施加在杆主体77的外力时,杆主体77向箭头-RB方向转动。如上所述,杆主体77的转动在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的平面(水平面)内进行。
A-3.盒的外观构成
接着,利用图10至图19对盒4的外观构成的说明。图10是盒4的第一外观立体图。图11是盒4的第二外观立体图。图12是电路基板52的主视图。图13是电路基板52的侧视图。图14是盒4的主视图。图15是盒4的俯视图。图16是盒4的第一侧视图。图17是盒4的仰视图。图18是盒4的后视图。图19是图17的部分放大图。为了便于理解,图19中还图示了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突起部74。用于说明盒4的图面中所描述的XYZ轴是对应于安装状态下的印刷装置10的XYZ轴。
如图10和图11所示,盒4的外形是大致长方体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盒4的尺寸按Y轴方向、Z轴方向、X轴方向的顺序变小。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将X轴方向称为盒4的“宽度方向”,也将Y轴方向称为盒4的“长度方向”,也将Z轴方向称为盒4的“高度方向”。盒4的内部具备用于容纳墨水的容器主体450。容器主体450是通过对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进行成形而形成的框体。容器主体450形成盒的外壳(外表面)400。盒4具备第一面45、第二面46、第三面42、第四面44、第五面47、以及第六面48。第一面~第六面45、46、42、44、47、48构成通过容器主体450形成的、盒4的外壳(外表面)400。在外壳400的内侧配置有容纳墨水的印刷材料容纳部7。第一面~第六面45、46、42、44、47、48的俯视下的外形分别为大致长方形。另外,第一面~第六面45、46、42、44、47、48的表面分别为大致平面。“大致平面”包含面的所有区域完全是平坦的情况、以及在面的一部分具有凹凸的情况。即,“大致平面”包含即使在面的一部分具有一些凹凸或一些高度差也能够把握住盒4的外表面的情况。这里,也将第一面45称为“前表面45”。另外,也将第二面46称为“后表面46”。另外,也将第三面42称为“底面42”。另外,也将第四面44称为“上表面44”。另外,也将第五面47称为“第一侧面47”。另外,也将第六面48称为“第二侧面48”。
第一面45与第二面46对置的方向是Y轴方向。第三面42与第四面44对置的方向是Z轴方向。第五面47与第六面48对置的方向是X轴方向。
如图16所示,第一面45与第二面46隔着印刷材料容纳部7(盒4的内部空间)而相互对置。第三面42与第四面44隔着印刷材料容纳部7而相互对置。如图10和图14所示,第五面47与第六面48隔着印刷材料容纳部7而相互对置。如图16所示,第一面45相对于印刷材料容纳部7而位于-Y轴方向侧。第二面46相对于印刷材料容纳部7而位于+Y轴方向侧。第三面42相对于印刷材料容纳部7而位于-Z轴方向侧。第四面44相对于印刷材料容纳部7而位于+Z轴方向侧。如图10和图14所示,第五面47相对于印刷材料容纳部7而位于+X轴方向侧。第六面48相对于印刷材料容纳部7而位于-X轴方向侧。第三面42与第一面45、第二面46、第五面47、以及第六面48相交。第四面44与第一面45、第二面46、第五面47、以及第六面48相交。第五面47与第一面45、第二面46、第三面42、以及第四面44相交。第六面48与第一面45、第二面46、第三面42、以及第四面44相交。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交”意味着两个面相互交叉而实际相交的状态、以及一个面的延长面与另一个面实际上相交的状态、相互的延长面之间实际相交的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
如图16所示,第一面45是在安装状态下与盒安装部6对置的面。第一面45在安装状态下大致垂直于水平面。第三面42具有一端部面426以及另一端部面423。一端部面426与第二面46连接。另一端部面423与第一面45连接。另外,一端部面426与另一端部面423被相互连接。在Z轴方向上,另一端部面423与一端部面426相比被配置在接近第四面44的位置。即,另一端部面423与一端部面426相比位于上侧(+Z轴方向侧)。
并且,如图10所示,盒4具备第一面45与第四面44相交的角部50。角部50是遍布第一面45和第四面44而形成的凹部。角部50是第一面45的第四面44侧的一端部45a以及第四面44的第一面45侧的一端部44a所位于的区域。在角部50的底部形成有结合第一面45与第四面44的倾斜面51。倾斜面51朝向包含+Z轴方向分量以及-Y轴方向分量的方向。换而言之,倾斜面51以随着从第三面42接近第四面44而从第一面45接近第二面46的方式发生倾斜。倾斜面51配置有电路基板52。电路基板52的表面52a以与倾斜面51大致相同的角度发生倾斜。即,表面52a朝向包含+Z轴方向分量以及-Y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如图11和图14所示,在角部50的两侧面形成有第一槽58以及第二槽59。第一槽58以及第二槽59分别从第一面45沿着+Y轴方向延伸。在安装盒4时,在第一槽58中插入部件811(图6)。在第二槽59中插入部件810(图6)。由此,能够进行装置侧端子群802相对于盒侧端子群500的定位。
如图12和图13所示,电路基板52具有设置于表面52a的盒侧端子群500、以及设置于背面52b的存储装置520。表面52a以及背面52b为平面。在已安装在盒4的状态下,将作为平面的表面52a中的、位于最靠+Z轴方向侧的部分(一边)也称为基板端部505。
盒侧端子群500包括九个盒侧端子531~539。存储装置520储存与盒4的墨水相关的信息(例如墨水剩余量以及容纳的墨水颜色)等。通过盒侧端子群500与印刷装置10的装置侧端子群802(图6)接触,例如在存储装置520和印刷装置10的控制部31之间进行存储装置520的数据信号的收发。另外,通过盒侧端子群500的各端子531~539与装置侧端子群802的各端子(九个端子)接触,控制部31(图1)判定盒4已被安装到印刷装置10。该判定后,通过印刷装置10的控制部31的控制,成为可以进行印刷动作的状态。
如图12所示,九个盒侧端子531-539分别被形成大致矩形。九个盒侧端子531~539分别具备接触部cp。九个盒侧端子531~539被配置形成两列R1、R2。两列R1、R2位于不同高度上。另外,两列R1、R2是分别沿着盒4的第五面47与第六面48对置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列。在两列R1、R2中,也将-Z轴方向侧的列称为第一端子列R1,将+Z轴方向侧的列称为第二端子列R2。第一端子列R1包括五个盒侧端子535、536、537、538、539。第二端子列R2包括四个盒侧端子531、532、533、534。在各端子531~539的各自的中央部存在与接触机构80具有的装置侧端子803(图6)接触的接触部cp。还可以考虑第一和第二端子列R1、R2是分别由多个接触部cp形成的列。
形成第一端子列R1的端子535~539的各接触部cp与形成第二端子列R2的端子531~534的各接触部cp被配置成相互错开。详细地说,各接触部cp被配置成所谓的交错状。
也将形成第一端子列R1的多个(五个)接触部cp中的、位于多个(五个)接触部cp的宽度Wa中央的接触部称为第一接触部537cp。另外,也将具有第一接触部537cp的端子称为第一端子537。也将经过第一端子537且垂直于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假想平面称为“平面C1”。这里,平面C1经过第一接触部537cp。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平面C1还经过电路基板52的宽度中央。另外,平面C1还经过盒4的宽度中央。这里,配置在第一端子列R1中的五个接触部cp相当于在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记载的“多个接触部”。也将形成第一端子列R1的多个接触部cp称为“多个接触部cpa”,也将形成第二端子列R2的多个接触部cp称为“多个接触部cpb”。在本实施方式中,盒侧端子531~539由两个端子列形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仅有第一端子列R1,也可是仅有第二端子列R2。
如图12所示,在电路基板52的+Z方向侧的端部形成圆柱槽501,在电路基板52的-Z方向侧的端部形成圆柱孔502。设置于盒4的状态的电路基板52利用圆柱槽501和圆柱孔502被固定在盒4的倾斜面51(图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从电路基板52中省略了圆柱槽501以及圆柱孔502的至少一方,可以使用粘接剂将电路基板52固定在倾斜面51上,也可以使用设置于倾斜面51的配合爪(未图示)固定电路基板52。
如图11所示,在第一面45设置有通孔452、第一部件通孔458、第二部件通孔459、以及抵接部457。通孔452接受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在通孔452配置有至少作为印刷材料供给部482的一端的供给口480。如图14所示,供给口480配置在经过平面C1的位置。另外,供给口480是圆形。供给口480的中心配置在经过平面C1的位置中。供给口480被配置于在Z轴方向上与第四面44相比靠近第三面42侧的位置。即,供给口480位于与盒4的高度T的一半相比在下侧的范围。这里,在盒4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之前的状态下(也称为“初始状态”),可以用片材部件塞住供给口480。片材部件具有能被流通管702弄破的程度的厚度。
如图11所示,第一部件通孔458和第二部件通孔459处于在Z轴方向隔着通孔452的位置关系。在安装状态下,在第一部件通孔458插入第一定位部件76(图8)。在安装状态下,在第二部件通孔459插入第二定位部件78(图8)。通过一对部件通孔458、459与一对定位部件76、78的协作,能够限制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的、垂直于盒4的插入方向的面内方向的移动。面内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的方向。第一部件通孔458垂直于Y轴方向的断面形状为大致圆形。另一方面,第二部件通孔459垂直于Y轴方向的断面为在Z轴方向上细长的椭圆形状。第二部件通孔459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第二定位部件78的Y轴方向的长度长。当在第二部件通孔459插入第二定位部件78时,在Y轴方向上产生微小的间隙。因此,通过使第二部件通孔459的Y轴方向的长度长,能够容易地保持定位精度,并能允许尺寸公差。即,插槽61内的盒4的定位精度能通过第一部件通孔458使其平稳。另外,因尺寸公差等产生的第二部件通孔459和第二定位部件78之间的错位被第二部件通孔459吸收。
抵接部457设置有四个。抵接部457是从第一面45中突出的圆板状。如图14所示,四个抵接部457被配置在通孔452的周边部。四个抵接部457与位于盒安装部6的罩部件706(图8)的+Y轴方向侧的端面703(图5)抵接。
如图10所示,在第四面44设置有槽部445以及盒侧识别部件424。槽部445从第四面44的中途延伸到第二面46侧端部。划分形成槽部455的一对侧壁442、444在盒4的宽度方向上空开预定间隔配置。具体而言,一对侧壁442、444以在槽部445内嵌入一对轨道部件86、87(图6)的程度空开间隔进行配置。盒侧识别部件424通过至少一个以上的肋(突起)形成。由肋的数量和位置确定的盒识别部件424的模式是对应盒4的种类而不同。在Y轴方向上,盒识别部件424被配置在位于槽部445的第一面45侧端部的槽入口447附近。另外,在Y轴方向上,盒识别部件424与电路基板52相比被配置在第二面46侧。
如图11所示,在第三面42设置有槽部425以及盒侧配合构造420。槽部425从第三面42的中途延伸到第二面46侧端部。划分形成槽部425的一对侧壁422、424在盒4的宽度方向空出预定间隔配置。具体而言,一对侧壁422、424以在槽部425嵌入一对轨道部件88、89(图5)的程度空开间隔而进行配置。盒侧配合构造420被配置在与槽部425(槽入口427)相比靠第一面45侧。盒侧配合构造420是槽形状(槽构造)。盒侧配合构造420通过与装置侧配合构造75配合,抵抗从盒安装部6中施加的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的外力Fp、Fs1(图3),限制盒4向+Y轴方向的移动。
如图19所示,盒侧配合构造420具备接纳部601、引导部606、连接部608、配合部612、以及出口部616。在将盒4安装到安装部6时,突起部74依次移动到接纳部601、引导部606、连接部608、以及配合部612。在安装状态下,突起部74在配合部612的预定的配合装置St与配合部612配合。在将盒4从盒安装部6拆卸时,突起部74依次移动到配合部612、出口部616、接纳部601。
接纳部601从第一面45向第二面46延伸,并接纳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突起部74。接纳部601在第一面45形成有开口605。经由开口605在接纳部601内接纳突起部74。接纳部601比盒侧配合构造420的其他部分606、608、612、616深。因此,在突起部74位于其他部分606、608、612、616期间,杆主体77的突起部74侧被按下。因此,通过杆主体77的弹性力,经由突起部7,盒4在上推的方向(+Z轴方向)上接受外力Ft(图3)。
引导部606是用于将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突起部74引导到配合位置St(形成配合部612的位置)的部分。引导部606与接纳部601连接。引导部606在相对于盒4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时的盒4的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具体而言,引导部606相对于安装方向盒4的宽度方向倾斜。引导部606具有随着从接纳部601分离而槽变浅的倾斜部606a。在引导部606以及接纳部601的边界没有高低差。这里,第一面45和第二面46对置的方向(安装方向和拆卸方向)上的引导部606的长度为L2。这里,长度L2比印刷材料接受部710的长度L1(图8)短。
连接部608对引导部606和配合部612进行连接。连接部608具有划分形成槽的从+Y轴方向侧的壁向-Y轴方向侧突出的突起壁615。配合部612与突起壁615对置。配合部612具有配合壁614。配合壁614通过划分形成盒侧配合构造420的槽的、多个壁部的一个的壁部633形成。配合部612被形成在经过平面C1的位置。出口部616对配合部612以及接纳部601进行连接。出口部616具有随着接近接纳部601而槽变深的倾斜部616a。在出口部616和接纳部601的边界形成高低差620。
接着,使用图19对盒4的拆卸操作时的盒侧配合构造420内的突起部74的移动进行说明。在安装动作时,在第一部件通孔458(图11)开始插入第一定位部件76,且在第二部件通孔459(图11)开始插入第二定位部件78,之后,突起部74从接纳部601移动到引导部606。当突起部74沿引导部606移动时,杆主体77抵抗施力部件79(图9)的施加力而在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图5的箭头+RB方向)转动。在突起部74沿引导部606移动的期间,盒4的第一面45(详细地说是抵接部457)与罩部件706的端面703(图5)抵接。通过抵抗施力部件712(图8)的施加力而将盒4向安装方向推进,突起部74到达连接部608。到达了连接部608的突起部74通过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施力部件79的施加力在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图5的箭头-RB方向)上移动。由此,突起部74与突起部615碰撞而停止。这时,产生咔嗒声。通过该咔嗒声,用户能够确认盒4在安装方向中已充分地行进。
当用户解除向安装方向的盒4的按压推压时,盒4通过流通单元70的施力部件712(图8)的施加力而在拆卸方向(+Y轴方向)中稍微退回。因此,基于突起壁615的配合被解除,突起部74到达配合部612。并且,最终通过突起部74碰撞到配合部612的配合壁614,能够限制由施力部件79(图9)的施加力引起的向+X轴方向的突起部74的移动。当突起部74碰撞到配合壁614时,产生咔嗒声。通过该咔嗒声,用户能够确认盒4已到达配合位置St、向盒安装部6的安装已完成。另外,在安装状态下,施力部件712(图8)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施加外力Fp(图3)。但是,通过突起部74与配合壁614抵接,能够限制盒4向拆卸方向的移动。
当从盒安装部6拆卸盒4时,为以下顺序。首先,用户将安装状态下的盒4向安装方向推入。由此,突起部74从配合壁614分离,盒侧配合构造420与装置侧配合构造75之间的配合被解除。于是,通过罩部件706的施力部件712的施加力,盒4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突起部74经由出口部616而到达接纳部601。用户抓住通过施力部件712的施加力而向拆卸方向移动预定距离的盒4,并从盒安装部6拆卸下。
A-4.盒的内部构成
图20是盒4的分解透视图。图21是流路单元9的分解透视图。如图20所示,容器主体450包括第一容器主体5a以及第二容器主体5b。第一容器主体5a和第二容器主体5b通过解除嵌合而彼此能够进行拆卸。即,第一容器主体5a和第二容器主体5b单独的个体。第一容器主体5a包含第一面45。另外,第一容器主体5a不包含第二面46。第二容器主体5b包含第二面46。另外,第二容器主体5b不包含第一面45。印刷材料容纳部7主要被容纳在第二容器主体5b中。角部50被形成在第一容器主体5a。第一容器主体5a具备位于Z轴方向的两侧并向第二容器主体5b侧突出的突出部55、56。在盒侧配合构造420中,包含配合部612(图19)的一部分被形成在突出部55。通过第一容器主体5a具备的突出部55、56与第二容器主体5b嵌合,第二容器主体5b被安装到第一容器主体5a。另外,在突出部55、56与第二容器主体5b之间有间隙。通过该间隙,第二容器主体5b能相对于第一容器主体5a进行微小移动。
印刷材料容纳部7是袋状。印刷材料容纳部7中填充有墨水。印刷材料容纳部7通过在树脂薄膜层上层叠了铝层的铝层压板多层薄膜而被形成。印刷材料容纳部7具有可挠性。在印刷材料容纳部7中,随着印刷材料容纳部7的墨水余量变少而印刷材料容纳部7内部的容积减少。在印刷材料容纳部7的第一面45侧的侧面安装有与印刷材料容纳部7内连通的流路单元9。
如图20和图21所示,流路单元9具有流路主体90、阀94、以及阀座92。流路主体90以及阀座92通过对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进行成形来形成。阀94是通过合成树脂等弹性部件形成。
流路主体90具有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和减压部91。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形成用于将印刷材料容纳部7的墨水供给到印刷装置10的流路。另外,在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插入流通管702的顶端部702b侧。通过在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插入流通管702,能够一定程度上限制垂直于盒4的安装方向的面内方向上的移动。因此,能够进行垂直于盒4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定位。如图21所示,印刷材料供给部482的一端是供给口480,另一端是连通口483。供给口480朝向外部开口。连通口483被配置在印刷材料容纳部7内。如图20所示,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具有从流路主体90的位于第一面45侧的面95延伸的流路形成部件481。流路形成部件481从面95沿着-Y轴方向延伸。流路形成部件481是圆筒形状。流路形成部件481是印刷材料供给部482中的、包含供给口480的一端侧部分。流路形成部件481的中心轴CB沿Y轴方向延伸。印刷材料供给部482的流路中包含供给口480的一端侧流路是通过流路形成部件481形成。即,印刷材料供给部482中包含供给口480的一端侧部分的内部流路沿Y轴方向延伸。
流路形成部件481内配置有阀单元(未图示)。阀单元具备阀以及具有阀孔的阀座。阀座是合成橡胶等弹性部件。当流通管702经由供给口480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时,使阀从阀座分离。由此,阀单元成为阀打开状态,印刷材料供给部482的内部流路开放。另外,流通管702的外周被阀座而气密地环绕。即,通过将流通管702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进行盒4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定位。详细地说,进行垂直于盒4的安装方向的面内方向上的定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状态下,流通管702的外周被阀座气密地环绕,但只要是墨水不会从流通管702与印刷材料供给部482之间的间隙漏出到外部的构成即可。例如,可以将流通管702嵌合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即,可以将印刷材料供给部482的内周与流通管702的外周的整个周向区域进行接触。
如图20和图21所示,阀座92具有墨水流动的阀孔93。当墨水从印刷材料容纳部7向印刷装置10流动时,阀94从阀座92分离。由此,成为阀打开状态并且在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流通墨水。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流动的墨水流通到印刷装置10。另一方面,当产生向逆流到印刷材料容纳部7的方向的墨水的流动时,通过将阀94落座到阀座92而堵塞阀孔93。由此,能够抑制墨水的逆流。如上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使印刷材料容纳部7和印刷装置10连通。
减压部91用于在向印刷材料容纳部7填充墨水时对印刷材料容纳部7内进行减压。减压部91的一端91a朝向外部开口。减压部91的另一端91b在印刷材料容纳部7内开口。在印刷材料容纳部7填充墨水之前,通过减压部91从外部对印刷材料容纳部7进行减压。在减压后,使墨水从印刷材料供给部482流通到印刷材料容纳部7。减压部91的流路在墨水被填充到印刷材料容纳部7之后通过热熔敷等被堵塞。
A-5.盒的安装方式
使用图22~图24对将盒4安装到盒安装部6时的方式进行说明。图22是第一说明图。图23是第二说明图。图24是第三说明图。按图22、图23、图24的顺序进行盒4向盒安装部6的安装动作。图22示出开始进行第一定位部件76向第一部件通孔458插入、以及第二定位部件78向第二部件通孔459插入的时间点(也称为“第一时间点”)。图23示出盒侧识别部件424达到了装置侧识别部件82时的时间点(也称为“第二时间点”)。即,图23是开始盒侧识别部件424与装置侧识别部件82之间的嵌合的时间点。图24示出盒4安装到了盒安装部6的时间点(也称为“第三时间点”)。即,图24是安装状态的F2-F2截面图。
如图22所示,在第一时间点,装置侧识别部件82与盒侧识别部件424之间的嵌合还未开始。另外,在第一时间点,罩部件706以及盒4之间不接触而处于分离。在第一时间点,印刷材料供给部482与流通管702在Y轴方向上分离距离DA。在第一时间点,印刷材料供给部482与装置侧识别部件82在Y轴方向上分离距离DB。在第一时间点,印刷材料供给系统1具有距离DA>距离DB的关系。另外,在第一时间点,供给口480位于印刷材料接受部710的上方(正上方、第四面44侧、+Z轴方向侧)。即,在第一时间点,供给口480与第三面42具有在Z轴方向上隔着印刷材料接受部710的位置关系。这里,第一时间点是装置侧配合构造75与盒侧配合构造420进行配合之前的时间点。在第一时间点,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突起部74位于接纳部601。
如图23所示,在第二时间点,通过将盒4的第一面45与罩部件706抵接,将向-Y轴方向(安装方向)的力施加到罩部件706上。由此,罩部件706抵抗施力部件712的施加力而向-Y轴方向侧移动。另外,从第二时间点至第三时间点的期间,流通管702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即,在装置侧端子803与电路基板52的接触部cp接触之前,流通管702被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
如图24所示,在第三时间点,装置侧端子803与电路基板52的接触部cp接触。另外,在第三时间点,流通管702被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变成墨水能够从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向流通管702流通的状态。详细而言,在流通管702被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之后,装置侧端子803与电路基板52的接触部cp接触。另外,在第三时间点,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突起部74与盒侧配合构造420的配合部612配合。即,配合部612是用于与装置侧配合构造75配合的部分。
如上所述,在将盒4安装到盒安装部6时,印刷材料供给系统1的各要素具有以下关系。即,在一对定位部件76、78开始插入到一对部件通孔458、459之后,开始进行装置侧识别部件82与盒侧识别部件424的嵌合。另外,在开始进行装置侧识别部件82与盒侧识别部件424的嵌合之后,流通管702被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另外,在将流通管702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而墨水能够从印刷材料供给部482流通到流通管702之后,装置侧端子803与电路基板52的接触部cp接触。
A-6.效果
图25是用于说明效果的第一图。图26是用于说明效果的第二图。图25是接触面529p不相对于第四面44p倾斜的、作为水平面情况的盒4p的例子。图25是示意性地示出在盒4p的安装状态下盒4p从盒安装部中受到的力的一部分。图26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安装状态下本实施方式的盒4从盒安装部6受到的力的一部分。在图25和图26中图示具有在Z轴方向上夹持盒4、4p的方向的分量的力。
在图25和图26中,从装置侧端子803施加到在电路基板的表面52a配置的接触部cp的外力Fs、Fd分别被设定成相对于接触面529、529p而形成预定的角度。在图25和图26中,外力Fs、Fd大致垂直于接触面529、529p。另外,外力Fs、Fd的大小相同。另外,外力Ft、Ftd分别为从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突起部74施加到第三面42的力。外力Ft、Ftd的方向分别是大致铅垂向上。
如图25所示,接触面529p是未相对于第四面44p倾斜。该情况下,作为施加在垂直于拆卸方向且夹持盒4p的方向上的力是力Fd、Ftd。力Fd与力Ftd是相同大小,施加到盒4p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力平衡。
如图26所示,接触面529相对于第四面44沿着预定方向倾斜。该情况下,力Fs能够分解成铅垂向下的力Fs2以及拆卸方向的力Fs1。铅垂向下是从第四面44朝向第三面42的方向。拆卸方向是从第一面45朝向第二面46的方向。力Fs2与力Ft是相同大小,在盒4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施加的力是平衡。这里,由于Fs=Fd,因此满足Fs2<Fd的关系。另外,满足Ft<Ftd的关系。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面529相对于第四面44沿预定方向倾斜。由此,在安装状态中,与接触面529p未发生倾斜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施加到接触部cp的力Fs中的、夹住盒4的方向(-Z轴方向)的力Fs2。由此,能够将盒4容易地从盒安装部6拆卸。例如,在盒安装侧配合构造420与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配合被解除的情况下,通过由罩部件706的由施力部件712(图8)产生的施加力能够使盒4向拆卸方向顺利地移动。即,通过施力部件712的施加力,能够以接触部cp从装置侧端子803充分地分离的程度使盒4向拆卸方向移动。由此,用户能够将盒4从盒安装部6拆卸。
另外,通过接触面529相对于第四面44沿预定方向发生倾斜,施加到接触部cp的力Fs产生向拆卸方向的力Fs1。由此,能够更加容易地从盒安装部6拆卸盒4。例如,在紧接盒侧结合结构420与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配合被解除之后的状态下,施力部件712的施加力Fp(图3)以及力Fs1施加到盒4的拆卸方向。由此,能够增大向拆卸方向施加的力,能够使盒4更顺利地向拆卸方向移动。
另外,力Ft由于与力Fs2平衡,因此通过力Fs2变小,力Ft也能变小。因此,能够减小从装置侧配合构造75对盒4在大致铅垂向上方向施加的力Ft。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盒4的配合部612被配置在经过第一端子537、且经过垂直于宽度方向的平面C1的位置中(图19)。通过配合部612与突起部74进行配合,限制盒4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的移动。即,通过配合部612,盒4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被定位。因此,配合部612被配置在经过平面C1的位置,由此能够精度好地进行形成第一端子列R1的多个端子535~539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定位。另外,形成第二端子列R2的多个端子531~534相对于形成第一端子列R1的多个端子535~539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是一定。因此,能够精度好地进行盒4具有的所有端子531~539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定位。因此,能够降低盒侧端子群500与装置侧端子群802之间的接触不良(导通不良)的发生。
这里,在安装状态下,当夹住盒4的外力过偏时,存在由于外力而盒4从正确的安装姿势倾斜或者旋转的情况。由于盒4从正确的安装姿势倾斜或者旋转,因此产生难以从盒安装部6中取出盒4的情况。另外,由于盒4从正确的安装姿势倾斜或者旋转,有可能发生接触部cp与印刷装置10(详细地说是装置侧端子803)之间接触不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配合部612配置在经过平面C1的位置,平面C1上能够通过配合部612以及第一端子537夹持盒4。即,在安装状态下,通过由突起部74施加到配合部612的力与由装置侧端子803施加到第一端子537的力夹持盒4。由此,能够抑制盒4相对于正确的安装姿势发生倾斜或者旋转。因此,能够将盒4容易地从盒安装部6拆卸。另外,能够降低接触部cp与装置侧端子803之间发生接触不良的可能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将第一端子537的第一接触部537cp配置在经过平面C1的位置(图12)。第一接触部537cp是盒侧端子群500与装置侧端子群802实际接触的部分。另外,第一接触部537cp位于沿着盒4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接触部cpa的宽度Wa中央(图12)。即,通过第一接触部537cp经过平面C1,能够精度好地进行形成第一端子列R1的多个端子535~539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定位。因此,还能够精度好地进行盒4具有的所有端子531~539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定位。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盒侧端子群500与装置侧端子群802之间发生接触不良。
另外,通过在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插入流通管702,也能够进行盒4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定位。这里,上述实施方式的盒4的供给口480被配置在经过平面C1的位置(图14)。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精度好地进行形成第一端子列R1的多个端子535~539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定位。即,能够进一步精度好地进行盒4具有的所有端子531~539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定位。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盒侧端子群500与装置侧端子群802之间的接触不良的发生。
另外,通过供给口480精度好地进行盒4相对于印刷装置10的定位,由此经过平面C1的配合部612以及第一端子537能够精度好地配置在安装状态下所设计的位置。因此,使用配合部612与第一端子537能够稳定盒4并对其进行夹持。另外,通过抑制盒4的旋转或倾斜,能够容易地将盒4从印刷装置10拆卸。
并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供给口480被配置在相比第四面44接近第三面42侧的位置中(图14)。因此,能够远离第一面45以及第四面44相交的角部50中配置的接触部cp、以及供给口480之间的距离。随着,即使在从供给口480中露出墨水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接触部cp中粘结墨水的可能性。因此,能够良好地实现接触部cp以及印刷装置10(详细讲,装置侧端子群802)之间的接触。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盒侧配合构造420被形成在第三面42中的另一端部面423中(图16)。另一端部面423与一端部面426相比被配置在接近第四面44的位置。即,另一端部面423位于比一端部面426靠铅垂向上方向侧(+Z轴方向侧)。因此,能够使第三面42与第四面44对置的方向(Z轴方向)上的、盒4的第一面45侧的大小小型化。另外,盒4的印刷材料容纳部7被配置在容器主体450中与第一面45相比靠第二面46侧(图16)。容器主体450的第二面46侧与容器主体450的第一面45侧相比在Z轴方向上长,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内部的容积。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刷材料容纳部7的容积。另外,通过使配置盒4的盒侧配合构造420的侧、即第一面45侧的大小小型化,能够充分地确保盒安装部6中的装置侧配合构造75所位于的部分的空间。因此,能够提高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设计自由度。例如,能够降低装置侧结合结构75向方向RC(图8)的弹性变形被极端性限制的可能性。另外,例如能够充分地确保配置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构成要素(杆部73和施力部件79)的空间。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从盒侧配合构造420和装置侧配合构造75配合前的时间点(图22中的第一时间点)至配合的时间点(图24中的第三时间点)的期间,供给口480位于印刷材料接受部710的上方(正上方)。换而言之,在第一时间点,供给口480和第三面42处于隔着印刷材料接受部710的位置关系。因此,当从盒安装部6拆卸盒4时,即使是墨水从供给口480朝向下方侧(第三面42侧)漏出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印刷材料接受部710捕捉墨水。通过墨水被捕捉,能够降低墨水从供给口480遍布宽广范围飞散的可能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时间点,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突起部74位于接纳部601(图22)。另外,在第一时间点,供给口480位于印刷材料接受部710的上方(图22)。即,当将盒4安装到盒安装部6时,在装置侧配合构造75的突起部74位于引导部606的期间为供给口480位于印刷材料接受部710的上方(正上方)的关系。因此,即使在墨水从供给口480朝向下方侧(第三面42侧)漏出的情况下,至少在突起部74位于引导部606的期间能够降低墨水从供给口480遍布宽广范围飞散的可能性。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二容器主体5b相对于第一容器主体5a可拆卸地被组装(图20)。并且,盒侧配合构造420形成于与第二容器主体5b相比位于安装方向侧(-Y轴方向侧)的第一容器主体5a。这里,即使进行盒侧配合构造420以及装置侧配合构造75之间的配合的解除动作,也会产生盒侧配合构造420与装置侧结合结构75之间的配合无法解除的状态(故障状态)。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将第二容器主体5b从第一容器主体5a拆卸,也能成为用户容易对在第一容器主体5a侧形成的配合状态进行确认的状态。因此,用户容易调查发生故障状态的原因。通过查明故障状态的发生原因,能够提高由用户解除故障状态的可能性。
这里,印刷材料容纳部7主要被容纳在第二容器主体5b,第二容器主体5b侧比第一器主体5a侧重。因此,在安装状态下,第二容器主体5b侧容易受重力的影响,由于重力向铅垂向下方向倾斜。另外,存在第二容器主体5b由于外力而不稳的情况。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容器主体450在第一容器主体5a侧配置有盒侧配合构造420和接触部cp(图10、图12、图20)。因此,通过由印刷装置10施加到盒侧配合构造420以及接触部cp的力夹持盒4,第一容器主体5a侧的安装位置稳定。即,即使在第二容器主体5b因不稳等而发生了位移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配置有印刷装置盒侧配合构造420的第一容器主体5a从被设计的安装位置错开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抑制接触部cp与印刷装置10(详细地说是装置侧端子803)之间的接触不良。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突出部55、56与第二容器主体5b之间存在间隙。通过该间隙,即使在第二容器主体5b因不稳等而发生了位移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第一容器主体5a从被设计的安装位置错开的可能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接触部cp与印刷装置10(详细地说是装置侧端子803)之间的接触不良。另外,通过该间隙,能够进一步抑制盒4整体从正确的安装姿势发生倾斜或者旋转。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盒侧配合构造420的包含配合部612的一部分被形成在突出部55(图20)。这里,突出部55位于第一容器主体5a的拆卸方向侧。因此,通过从第一容器主体5a拆卸第二容器主体5b,用户更进一步容易发生调查故障状态的原因。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由用户解除故障状态的可能性。
这里,印刷材料容纳部7主要被容纳在第二容器主体5b中,第二容器主体5b侧比第一器主体5a侧重。因此,在安装状态下,第二容器主体5b侧容易受重力的影响,由于重力向铅垂方向倾斜。另外,存在第二容器主体5b因受外力而不稳的情况。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突出部55、56与第二容器主体5b之间有间隙。通过该间隙,即使在第二容器主体5b因不稳而发生了位移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降低第一容器主体5a从被设计的安装位置错开的可能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接触部cp与印刷装置10(详细地说是装置侧端子803)之间的接触不良。另外,通过该间隙,能够进一步抑制盒4整体从正确的安装姿势发生倾斜或者旋转。此外,这种间隙只要在两个突出部55、56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存在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盒4安装到盒安装部6时,印刷材料供给系统1的各要素具有以下的关系。
第一关系:
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一对定位部件76、78向一对部件通孔458插入已开始之后,开始进行装置侧识别部件82与盒侧识别部件424之间的嵌合(第一关系)。通过将一对定位部件76、78插入到一对部件通孔458、459,限制垂直于盒4的插入方向的面内方向的盒4的移动。因此,能够进行盒4在垂直于对盒安装部6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的定位。因此,能够抑制盒侧识别部件424相对于装置侧识别部件82的位置错开。因此,当在盒安装部6中安装正确的种类的盒4时,盒侧识别部件424与装置侧识别部件82相碰,能够降低嵌合受阻的可能性。另外,当在盒安装部6已安装错误种类的盒4时,盒侧识别部件424可靠地与装置侧识别部件82相碰,能够阻碍盒4的进一步的插入。因此,能够降低在盒安装部6的各插槽61a~61d中安装错误种类的盒4的可能性。
第二关系:
如图23和24所示,在装置侧识别部件82与盒侧识别部件424之间的嵌合已开始之后,将流通管702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第二关系)。因此,能够降低已在盒安装部6的各插槽61a~61d中安装错误种类的盒4的情况下从盒4向印刷装置10供给墨水的可能性。
第三关系:
如图23和24所示,通过将流通管702插入到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内,墨水能够从印刷材料供给部482流通到流通管702,之后,装置侧端子803与电路基板52的接触部cp接触。因此,在墨水能够从印刷材料供给部482流通到流通管702之前的状态下,能够防止印刷装置10开始进行印刷动作。因此,能够防止从头22喷出空气的动作、即所谓的空打动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面45具备的抵接部457与罩部件706的端面703(图23)抵接。因此,通过代替第一面45整体的精度而精度好地制作抵接部457,能够提高使盒4与罩部件706抵接的定时的精度。
B.第二实施方式
B-1.印刷材料容纳部7a的详细情况
图27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材料容纳部7a的图。图28是图27的F27-F27截面图。图27是将印刷材料容纳部7a以平行于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平面切断时的示意图。另外,为了便于理解,示意性地图示流路单元9。第一实施方式的盒4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盒4a之间的不同点是印刷材料容纳部7a的构成。其他的盒4a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4是相同构成,因此关于相同构成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另外,安装第二实施方式的盒4a的印刷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是相同的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材料容纳部7不具有后述的第二密封部705。
如图28所示,印刷材料容纳部7a通过由形成外壳的第一片材部件732以及第二片材部件734形成。第一片材部件732以及第二片材部件734通过在树脂薄膜层上层叠铝层的铝层压板多层薄膜形成。如图27所示,印刷材料容纳部7a具备第一密封部704以及第二密封部705。如图28所示,第一密封部704是熔接两个片材部件732、734的外周之间的部分。第二密封部705是从X轴方向两侧沿两个片材部件732、734的一部分之间的部分插入并熔接。第二密封部705是沿着垂直于流路形成部件481的中心轴CB的方向形成。因此,印刷材料容纳部7a的内部空间被划分形成第一室720以及第二室722。在第一室720填充墨水。第二室722是不被填充墨水的密闭空间。第一室720与印刷材料供给部482连通。
印刷材料容纳部7a例如能够按以下顺序制作。首先,对第一片材部件731以及第二片材部件734的外周部之间进行熔接。此时,将流路单元9安装到第一片材部件731以及第二片材部件734的一侧面。接着,通过沿第一片材部件731以及第二片材部件734中的、从流路单元9向+Y轴方向分离的一部分之间插入并熔接形成第二密封部705。接着,使用流路单元9向第一室720填充墨水。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印刷材料容纳部7a具有要填充墨水的第一室720以及作为不被容纳墨水的密闭空间的第二室722。这里,有时根据盒4a的种类(墨水的颜色或被使用的印刷装置的种类)而注入到印刷材料容纳部7a的墨水的量不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变更第二密封部705的位置,也能使用共用类型的第一片材部件731以及第二片材部件734形成容纳的墨水量不同的多种印刷材料容纳部7a。因此,能够降低盒4a的制造成本。另外,在形成了第二密封部705之后,由于向第一室720注入墨水,第二密封部705不被注入墨水。因此,能够降低未在印刷中使用墨水的量(墨水余量)。
通常,在第一片材部件731以及第二片材部件734的内表面粘着墨水。所粘着的墨水未被使用在印刷上而残留在印刷材料容纳部7a内。在不形成第二密封部705而在印刷材料容纳部7a中填充少量的墨水的情况下,第一片材部件731以及第二片材部件734的内表面粘着的墨水量相对于充填量的比例变高。即,未被使用在印刷上的墨水量的比例变高。另一方面,通过印刷材料容纳部7a具有第二密封部705,能够减少与墨水接触的第一片材部件731以及第二片材部件734的面积。
B-2.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2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图29所示的盒4b的印刷材料容纳部7b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材料容纳部7a的不同点是第二密封部705的形成位置。关于其他的构成,因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盒4a是相同构成,因此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如图29所示,可以沿着中心轴CB形成第二密封部705b。即使如此,也能发挥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例如能够降低盒4b的制造成本。另外,可以是沿着相对于中心轴CB倾斜的方向形成第二密封部705b。
C.变形例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在种方式下实施,例如也能进行以下的变形。
C-1.与盒的接触面相关的变形例
图30、图31A是示意性地示出与盒的接触面相关的变形例。图30、图31A的盒4c、4d中的电路基板52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4不同。其他盒的构成以及印刷装置10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相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30所示的盒4c是电路基板52能够移动的构成。具体而言,在电路基板52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将电路基板52安装到倾斜面51的安装部527。将安装部527作为旋转轴,电路基板52能够移动。在盒4c的安装状态下,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形成接触面529。
图31A所示的盒4d的电路基板52通过弹簧600被安装到倾斜面51。在盒4d的安装状态下,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形成接触面529。
另外,如后所述,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面”(平面)的术语以包含了假想的面(也称为假想面、非实际面)以及实际面这两者的意思被使用。因此,通过包含形成第一端子列R1的接触部cpa以及形成第二端子列R2的接触部cpb的三个以上的接触部规定的接触面529包含向预定方向倾斜的假想的平面以及实际的平面这两者。
图31B是用于说明向预定方向倾斜的假想的接触面529的一例的图。图31C是从-X轴方向观看图31B的图。图31B是在第一端子R1与第二端子R2之间设置有高低差部S的电路基板52的例。在这个例中,通过连接形成端子列R1的端子534的接触部534cp以及形成第二端子列R2的端子538、539的各个接触部538cp、539cp规定假想的接触面529。如图31C所示,通过各接触部534cp、538cp、539cp规定的假想的接触面529向预定方向倾斜。
图31D用于说明沿着预定方向倾斜的假想的接触面529的另一例。图31D所示的电路基板52使用可以弯折(柔性)的薄膜形成。由于电路基板52可以弯折,即使不形成图31B、图31C所示的高低差部S,假想的接触面529也沿着预定方向倾斜。
如上所述,只要由接触部cp形成的倾斜面(包含假想的接触面529、以及实际存在的接触面529这两者)至少在安装状态下相对于第四面44沿着预定方向倾斜即可。这是因为,即使是所例示的以外的方式,只要假想的或实际存在的接触面529倾斜,就能如上所述从盒安装部6中更容易地拆卸盒4。
C-2.盒的形状相关的变形例
图32以及图33中示意性地示出盒4的形状相关的变形例。图32、图33中的盒4e、4f的外观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4不同。其他的盒的构成以及印刷装置10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32所示的盒4e的外壳具有大致椭圆形或大致长圆形的侧面。另外,盒4e在第一面45侧具有供给口480、第一部件通孔458以及第二部件通孔459,在第三面42侧具有盒侧配合构造420,在角部50具有电路基板52。此外,从第一面45侧观察该盒4e时,具有一定的宽度。即使在该盒4e中,只要具备与盒安装部6的各要素(例如装置侧配合构造75)对应的要素(例如盒侧配合构造420),就能够确保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4之间的互换性。
图33所示的盒4f的构成外壳的部件中的第一容器主体5a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该盒4f的第二容器主体5b的外壳具有曲面形状。另外,盒4f在第一面45侧具有供给口480、第一部件通孔458以及第二部件通孔459,在第三面42侧具有盒侧配合构造420,在角部50具有电路基板52。此外,从第一侧面45侧观察该盒4f时,具有一定的宽度。即使在该盒4f中,只要具备与盒安装部6的各要素(例如装置侧配合构造75)对应的要素(例如盒侧配合构造420),就能够确保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4之间的互换性。
如图32和图33所示,盒的外形的形状能够考虑各种变形例。在盒的外形的形状具有大致长方体以外的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例如在图32和图33中用虚线和实线所示,假想地考虑大致长方体的六个面,即图10和图11所示的第一面45、第二面46、第三面42、第四面44、第五面47、第六面48。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面”(平面)的术语在包含这样的假想的面(也称为假想面、非实际面)、以及图10和图11所记载的实际面这两者的意思下使用。另外,所说的“面”的术语在包含平面和曲面这两者的意思下使用。
C-3.盒侧端子群的变形例
图34~图36是示出电路基板的端子形状的变形例。这些电路基板52g~52i与图12所示的电路基板52仅是盒侧端子531~539的表面形状不同。图34、图35的电路基板52g、52h的各个端子的形状不是大致长方形,而是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在图36的电路基板52i中,九个端子531~539排列成一列。即使在这些电路基板52g~52i中,对应于各端子531~539的、与装置侧端子之间的接触部cp的配置也与图12的电路基板52相同。如此,作为各个端子的表面形状,只要接触部cp的配置相同即可,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D.其他变形例
D-1.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方式中,虽然印刷材料容纳部7由袋状形成,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用于容纳墨水的构成就可以。例如可以由构成盒4的外壳的第一以及第二容器主体5a、5b本身形成印刷材料容纳部7。
D-2.第二变形例
图37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图。图37所示的盒4j具备安装部件904、容纳部件900、以及连接部件902。安装部件904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4相同的构成。容纳部件900是用于在内部容纳墨水的罐。连接部件902是使容纳部件900和印刷材料容纳部7连通的软管。连接部件902贯穿第二面46而与印刷材料容纳部7连接。容纳部件900例如被配置在印刷装置10的外部。当通过印刷装置10消费墨水时,从容纳部件900向印刷材料容纳部7补充墨水。当容纳部件900的墨水变没时,用户能够更换容纳部件900、或向容纳部件900补充墨水。
D-3.第三变形例
图38是用于说明第三变形例的图。图38所示的盒4k具备第一容器主体5a以及供给单元910。第一容器主体5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容器主体5a相同(图20)。第一容器主体5a具备与电路基板52(未图示)或通孔452等的盒安装部6的各要素(例如装置侧端子群802)对应的要素。插入流通管702的印刷材料供给部482具备供给单元910。供给单元910具备作为印刷材料供给部的供给部件914、连接部件912、以及容纳部件911。供给部件914中插入流通管702。供给部件914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形成部件481(图20)相同的构成。容纳部件911是用于在内部容纳墨水的罐。连接部件912是使容纳部件911与供给部件914连接的软管。容纳部件911例如被配置在印刷装置10的外部。当通过印刷装置10消费墨水时,墨水经由供给部件914从容纳部件911直接供给到印刷装置10。当容纳部件911中没有墨水时,用户能够更换容纳部件911、或向容纳部件911中补充墨水。
D-4.第四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喷墨式打印机及其墨盒,也能够应用于喷射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的印刷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用于容纳该液体的盒(液体容纳容器)。例如,可应用于如下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纳容器。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在液晶显示器等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的彩色滤光器的制造中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
(3)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或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4)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喷射包含生物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用针尖向钟表或相机等精密设备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
(9)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到基板上的液体喷射装置;
(10)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1)具有喷出其他任意的微小量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此外,“液滴”是指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滴状、线状拖尾的液体。另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就可以。例如,“液体”只要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就可以,如黏度高或低的液态的材料、以及如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态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液态的材料也包含在“液体”中。另外,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体物质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混合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也包含在“液体”中。另外,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可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这里,墨水包括通常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凝胶墨水、热熔墨等各种液体状组成物。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通过各种构成实现。例如与在发明内容栏中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变形例中的技术特征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为了达到上述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而能够适当地进行更换或者组合。另外,如果该技术特征没有在本说明书中作为必须的内容而说明,则可以适当地删除。
符号说明
1             印刷材料供给系统
2             印刷用纸
4~4p         盒
5a            第一容器主体
5b            第二容器主体
6             盒安装部
7、7a、7b     印刷材料容纳部
8             帽部件
9             流路单元
10            印刷装置(打印机)
11            前面罩
13            交换用罩
15            操作按钮
20            托架
22            头
24            管
30            驱动机构
31            控制部
32            同步齿型带
34            驱动电机
42            第三面(底面)
44            第四面(上表面)
44p           第四面
45            第一面(前表面)
46            第二面(后表面)
47            第五面(第一侧面)
48            第六面(第二侧面)
50            角部
51            倾斜面
52、52g、52i  电路基板
52a           表面
52b           背面
55            突出部
58            第一槽
59            第二槽
60            盒容纳室
61            插槽
61a~61d      插槽
62            装置侧第三壁(装置侧底壁)
64            装置侧第四壁(装置侧上壁)
65            装置侧第一壁(装置侧后壁)
66            装置侧第二壁(装置侧前壁)
67            装置侧第五壁(装置侧第一侧壁)
68            装置侧第六壁(装置侧第二侧壁)
70            流通单元
71            轴部
72            安装部
73            杆部
74            突起部
75            装置侧配合结构
76            第一定位部件
77            杆主体
78            第二定位部件
79            施力部件
80            接触结构
81            端子保持部件
82            装置侧识别部件
84            第二轨道机构
86            轨道部件
88            轨道部件
89            第一轨道机构
90            流路主体
91            减压部
91a           一端
91b           另一端
92            阀座
93            阀孔
94            阀
95            面
400           外壳
401           圆柱槽
402           圆柱孔
420           盒侧配合构造
422           侧壁
423           另一端部面
424           盒侧识别部件
425           槽部
426           一端部面
427           槽入口
431           端子
442           侧壁
445           槽部
450           容器主体
452           通孔
455           槽部
457           抵接部
458           第一部件通孔
459           第二部件通孔
480           供给口
481           流路形成部件
482           印刷材料供给部
483           连通口
500           盒侧端子群
501           圆柱槽
502           圆柱孔
505           基板端部
520           存储装置
527           安装部
529、529p     接触面
531           盒侧端子
535           盒侧端子
537           第一端子
537cp         第一接触部
600           弹簧
601           接纳部
605           开口
606           引导部
606a          倾斜部
608           连接部
612           配合部
614           配合壁
615           突起壁
616           出口部
616a          倾斜部
620           高低差
627           一部分
628           突起部
633           壁部
642           印刷材料供给管
648           连通孔
651           配合壁
702           流通管
702a          基端部
702b          顶端部
702c          连通孔
702d          流通流路
703           端面
704           第一密封部
705           第二密封部
705b          第二密封部
706           罩部件
710           印刷材料接受部
712           施力部件
720           第一室
722           第二室
732           第一片材部件
734           第二片材部件
800           容纳部件
802           装置侧端子群
803           装置侧端子
804           连接器基板
806           施力部件
807           配合爪
810、811      部件
812           一端部
813           另一端部
818           弯曲部
900           容纳部件
902           连接部件
904           安装部件
910           供给单元
911           容纳部件
912           连接部件
914           供给部件
R1            第一端子列
C1            平面
R2            第二端子列
CA            中心轴
CB            中心轴
cp            接触部

Claims (12)

1.一种盒,用于向印刷装置供给印刷材料,所述盒具备:
印刷材料容纳部,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能够容纳所述印刷材料;
印刷材料供给部,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用于将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的所述印刷材料供给到所述印刷装置;
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彼此对置;
第三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相交;
第四面,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三面对置;
盒侧配合构造,所述盒侧配合构造被设置在所述第三面中的比所述第二面靠所述第一面侧的位置,用于与所述印刷装置的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以及
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所述第四面侧的一端部以及所述第四面的所述第一面侧的一端部所位于的区域,并用于与所述印刷装置接触,
通过所述接触部规定的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第四面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还具有:
第五面,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以及所述第四面相交;
第六面,所述第六面与所述第五面对置;以及
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分别具备所述接触部,
多个所述接触部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五面和所述第六面对置的宽度方向上形成至少一列,
所述多个端子包含具备位于所述列的中央的第一接触部的第一端子,
所述盒侧配合构造中的、作为用于与所述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的部分的配合部被配置经过所述第一端子、并且经过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垂直的假想平面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其中,
作为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的一端的供给口被配置在经过所述假想平面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部被配置在经过所述假想平面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
作为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的一端的供给口被配置在与所述第四面比靠所述第三面侧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第三面具有:
与所述第二面连接的一端部面;以及
与所述第一面连接的另一端部面,所述另一端部面被配置在与所述一端部面相比接近所述第四面的位置,
所述盒侧配合构造被形成在所述另一端部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印刷装置具有插入到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的流通管、以及用于捕捉所述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接受部,
作为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的一端的供给口在所述盒侧配合构造与所述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之前位于所述印刷材料接受部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印刷装置具有接受所述印刷材料的流通管、以及用于捕捉所述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接受部,
作为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的一端的供给口与所述第三面在所述盒侧配合构造与所述装置侧结构配合之前为隔着所述印刷材料接受部的位置关系。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盒侧配合构造是被形成在所述第三面的槽构造,
所述盒侧配合构造具有:
接纳部,所述接纳部从所述第一面向所述第二面延伸,并接纳所述装置侧配合构造;以及
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接纳部连接,并沿着相对于所述盒被安装到所述印刷装置时的所述盒的安装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所述引导部用于将所述装置侧配合构造引导到与所述盒侧配合构造配合的配合位置,
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对置的方向上,所述引导部比所述印刷材料接受部短。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还具有:
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形成从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四面,并在内部容纳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
所述容器主体具有:
第一容器主体,所述第一容器主体包含所述第一面而不包含所述第二面;以及
第二容器主体,所述第二容器主体包含所述第二面而不包含所述第一面,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容器进行拆卸,
所述盒侧配合构造形成于所述第一容器主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第一容器主体具有向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盒侧配合构造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所述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之间存在间隙。
12.一种印刷材料供给系统,具备:
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的盒;以及
具备插入到所述印刷材料供给部内的流通管的印刷装置,
所述印刷装置具有:
用于配合所述盒侧配合构造的装置侧配合构造;以及
与所述接触部接触的接触机构。
CN201410204581.0A 2013-05-15 2014-05-14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给系统 Active CN1041630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3008 2013-05-15
JP2013-103008 2013-05-15
JP2014024059A JP6476551B2 (ja) 2013-05-15 2014-02-12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JP2014-024059 2014-0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3044A true CN104163044A (zh) 2014-11-26
CN104163044B CN104163044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8891A (zh) * 2016-08-12 2018-02-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CN108621583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09562624A (zh) * 2016-08-12 2019-04-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CN112874167A (zh) * 2019-11-29 2021-06-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82625A1 (en) * 2004-10-20 2006-04-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an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101130309A (zh) * 2006-08-23 2008-02-27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
JP2010208038A (ja) * 2009-03-06 2010-09-2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CN102381031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2381045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材料盒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WO2012054050A1 (en) * 2010-10-22 2012-04-26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cartridge
CN102431300A (zh) * 2005-04-22 2012-05-02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头和使用该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
US20120249693A1 (en) * 2011-03-30 2012-10-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CN102815093A (zh) * 2010-10-29 2012-12-12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微流体应用的带有流体接合部的流体容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82625A1 (en) * 2004-10-20 2006-04-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an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102431300A (zh) * 2005-04-22 2012-05-02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头和使用该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01130309A (zh) * 2006-08-23 2008-02-27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
JP2010208038A (ja) * 2009-03-06 2010-09-2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CN102381031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2381045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材料盒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WO2012054050A1 (en) * 2010-10-22 2012-04-26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cartridge
CN102815093A (zh) * 2010-10-29 2012-12-12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微流体应用的带有流体接合部的流体容器
US20120249693A1 (en) * 2011-03-30 2012-10-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8891A (zh) * 2016-08-12 2018-02-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CN109562624A (zh) * 2016-08-12 2019-04-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CN108621583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12874167A (zh) * 2019-11-29 2021-06-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CN112874167B (zh) * 2019-11-29 2023-09-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以及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6546A (zh) 2014-12-16
PH12015502228B1 (en) 2016-02-01
AU2014266700B2 (en) 2017-12-21
EP2803488A3 (en) 2016-06-29
KR20160007511A (ko) 2016-01-20
TWI641504B (zh) 2018-11-21
JP2014240182A (ja) 2014-12-25
ES2695373T3 (es) 2019-01-04
AU2014266700A1 (en) 2015-10-29
US20140340453A1 (en) 2014-11-20
RU2015148541A (ru) 2017-06-20
WO2014185071A1 (en) 2014-11-20
KR102188215B1 (ko) 2020-12-08
EP2803488B1 (en) 2018-10-10
RU2015148541A3 (zh) 2018-03-22
BR112015028503A2 (pt) 2017-07-25
JP6476551B2 (ja) 2019-03-06
RU2667582C2 (ru) 2018-09-21
US9139013B2 (en) 2015-09-22
PH12015502228A1 (en) 2016-02-01
EP2803488A2 (en)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06757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US9139013B2 (e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US9682566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CN103419500B (zh) 盒以及密封部件
CN103203996B (zh) 盒以及印刷装置
US9776417B2 (en) Cartridge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10131150B2 (en) Injection method and liquid container
JP2019104163A (ja) タンク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205220068U (zh) 液体供应单元
JP2017056686A (ja) 端子接続部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US20190009555A1 (en) Liquid supply unit
CN103522762A (zh) 容器
CN105398222A (zh) 液体容纳体、电连接器和液体消耗装置
CN104163044B (zh)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给系统
CN106457841A (zh) 液体供应单元以及液体消耗系统
CN103909739B (zh) 盒以及密封部件
CN105313476A (zh) 液体供应装置
JP2019069624A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CN104908435A (zh) 液体容纳体和液体消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