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1207B - 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1207B
CN112871207B CN202011238984.9A CN202011238984A CN112871207B CN 112871207 B CN112871207 B CN 112871207B CN 202011238984 A CN202011238984 A CN 202011238984A CN 112871207 B CN112871207 B CN 112871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acetylene
activated carbon
supported
nit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89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71207A (zh
Inventor
董兴宗
刘广业
袁丹华
李世英
徐云鹏
刘中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ublication of CN112871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1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1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1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0234Nitrogen-, phosphorus-, arsenic- or antimony-containing compounds
    • B01J31/0235Nitr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 B01J31/0244Nitr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with nitrogen contained as ring member in aromatic compounds or moieties, e.g. pyrid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0234Nitrogen-, phosphorus-, arsenic- or antimony-containing compounds
    • B01J31/0235Nitr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7/0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07C17/07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addition of hydrogen halides
    • C07C17/08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addition of hydrogen halides to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31/00Catalytic reactions performed with catalyst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231/30Addition reactions at carbon centres, i.e. to either C-C or C-X multiple bonds
    • B01J2231/32Addition reactions to C=C or C-C triple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所述载体包括活性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述活性组分直接担载在所述载体上即可得到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并直接应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氯乙烯单体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医疗和电器等行业。PVC的单体氯乙烯(VCM)在工业上主要的生产工艺有乙炔氢氯化法、乙烯氧氯化法和乙烷氧氯化法,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乙炔氢氯化法成为了我国VCM生产的主流工艺。
现在工业上使用的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剂为活性炭负载的氯化汞催化剂,但氯化汞催化剂中重金属汞严重污染环境以及汞资源的日益匮乏使乙炔氢氯化法生产VCM受到双重压力,因此开发绿色环保和可再生的无汞催化剂迫在敏捷。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在无汞催化剂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中国专利CN103894221A公开了一种分子筛无汞催化剂,所述无汞催化剂包含50~100%的FAU型硅铝分子筛和0~50%的非分子筛组分,其优点在于在280~350℃的反应温度下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以制备氯乙烯并且失活后可以再生。
中国专利CN104086351A公开了一种以氮杂环质子酸离子液体为介质的乙炔氢氯化制氯乙烯的方法,将氮杂环化合物作为原料合成的氮杂环质子酸离子液体为介质,与非汞催化剂混合制备成催化体系,预先通氯化氢活化催化体系后再将乙炔和氯化氢通入其中进行反应。实现了乙炔氢氯化的绿色环保液相反应,且氮杂环质子酸离子液体制备简单、经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专利CN105001040A公开了一种利用金属纳米粒子/离子液体体系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方法,所述离子液体为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温度为60~120℃下,先向金属纳米粒子/离子液体液相催化体系中通入氯化氢进行活化,再升温至140~220℃,通入乙炔和氯化氢进行反应,经后处理得到氯乙烯产品气。利用该体系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使得乙炔转化率最高可达99%,氯乙烯选择性均大于99.5%,且该催化体系具有极佳的循环稳定性。
中国专利CN102151581A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的磷化钼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的载体为活性炭,活性组分为MoP,助剂为氯化钡。该专利提出的催化剂属于无汞催化剂,绿色环保,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廉等优点。该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制备氯乙烯反应中表现出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直接通过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在活性炭中引入氮元素,从而显著提高乙炔氢氯化反应中乙炔的转化率,而且在高温条件下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所述载体包括活性炭;其中,所述活性组分直接担载在所述载体上。
可选地,一种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直接担载在所述载体上;所述活性组分为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所述载体为活性炭。
在本申请中,由于采用浸渍法制备,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直接负载在活性炭上,两者通过物理吸附进行负载。
可选地,所述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包括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1,5-二氮杂二环[4.3.0]壬-5-烯、1,5,7-三氮杂二环[4.4.0]癸-5-烯、邻二氮菲、N-正丁基咪唑、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活性炭包括椰壳炭、木质炭、果壳炭、煤质炭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与载体的质量百分比为5~40wt%。
具体地,活性组分与载体的质量百分比的上限独立地选自20wt%、40wt%;活性组分与载体的质量百分比的下限独立地选自5wt%、20wt%。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活性组分通过等体积浸渍担载到载体上,即可得到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
可选地,将活性炭加入到含有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溶液中,等体积浸渍,即可得到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
可选地,等体积浸渍过程中,活性炭的质量与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溶液体积比为1.2~1.4。
可选地,所述含有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溶液中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浓度为0.03~0.25g/ml。
可选地,在含有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溶液中,溶剂可以为水,或者也可以为乙醇。
可选地,所述等体积浸渍的条件包括:20~100℃条件下浸渍1~10h。
可选地,所述等体积浸渍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可选地,还包括对所述活性炭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将所述活性炭浸渍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酸性溶液包括硝酸、盐酸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酸性溶液的浓度为5%~10%。
可选地,预处理的温度为20~40℃;处理的时间为120~240h。
可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对活性炭在酸性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活性炭;
b)将所述预处理活性炭放入含有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溶液中,在20~100℃条件下等体积浸渍1~10h。
具体地,在步骤b)中,等体积浸渍的温度的上限选自30℃、40℃、50℃、70℃、90℃、100℃中的任一种;等体积浸渍的温度的下限选自20℃、30℃、40℃、50℃、70℃、90℃中的任一种。
具体地,在步骤b)中,等体积浸渍的时间的上限选自2h、4h、6h、8h、10h;等体积浸渍的时间的下限选自1h、2h、4h、6h、8h
可选地,在所述制备方法中,还包括步骤c):重复步骤b),得到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
可选地,步骤c)中,重复的次数为2~8次。
等体积浸渍时,需要将前次等体积浸渍后的产物干燥,再进行下一次等体积浸渍。
可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I)首先将活性炭在等体积浸渍前放入硝酸溶液中浸泡,浸泡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然后烘干备用,得到处理活性炭。
Ⅱ)将步骤I)中的处理活性炭放入含有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溶液中,在20~40℃条件下密闭浸渍1~10h;干燥后即得到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
本申请所提供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活性组分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通过等体积浸渍的方式直接担载在活性炭载体上,浸渍过程在较低的温度(20~100℃)下进行,发生物理吸附,没有化学变化,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催化性能,而且简化了制备工艺。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乙炔氢氯化反应制备氯乙烯的方法,将含有乙炔和氯化氢的原料气,与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剂接触,反应,得到氯乙烯单体;
其中所述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剂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将含有乙炔和氯化氢的原料气通入固定床反应器中,与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剂接触,反应,得到氯乙烯单体。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原料气中乙炔和氯化氢的比例、反应温度以及乙炔空速等操作条件。
可选地,所述反应的条件为:所述乙炔的体积空速10~360h-1;乙炔与氯化氢配比VC2H2/VHC1=0.8~1.0:0.8~1.4;反应温度为180℃~280℃;反应压力为常压。
可选地,所述乙炔的体积空速上限选自30h-1、60h-1、90h-1、120h-1、150h-1、180h-1、210h-1、240h-1、270h-1、300h-1、330h-1、360h-1;下限选自10h-1、30h-1、60h-1、90h-1、120h-1、150h-1、180h-1、210h-1、240h-1、270h-1、300h-1、330h-1
可选地,所述反应温度上限选自200℃、210℃、220℃、240℃、260℃、270℃、280℃;下限选自180℃、200℃、210℃、220℃、240℃、260℃、270℃。
本申请中,本申请中,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简写为DBU;
1,5-二氮杂二环[4.3.0]壬-5-烯简写为DBN;
1,5,7-三氮杂二环[4.4.0]癸-5-烯简写为TBD;
邻二氮菲简称为phen。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所提供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在较高的反应温度下的稳定性相比于活性炭得到较大提高,乙炔转化率提高了3%~45%,氯乙烯的选择性维持在99%以上。
2)本申请所提供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避免了传统催化剂所需要的焙烧过程,简化了制备工艺,具有节约能源、环境友好的效果。
3)本申请所提供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在乙炔与氯化氢反应制备氯乙烯的过程中,该催化剂为无汞催化剂,避免了传统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氯化汞催化剂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无特别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原料均通过商业途径购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转化率、选择性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767793850000051
Figure BDA0002767793850000061
本申请中,椰壳活性炭购买于福建邵武;
木制活性炭购买于福建邵武;
果壳炭购买于南京木森林;
煤质炭购买于宁夏华辉;
气相色谱的型号为Agilent Technologies 7890B。
实施例1
5wt%HNO3预处理过的椰壳活性炭(参考)作为催化剂进行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测试。
取上述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144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4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初始转化率为32.8%,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1%。
实施例2
首先将1.00gDBU溶解于7.00g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得到浸渍液,其次在上述浸渍液中加入5.00g经5wt%HNO3预处理的椰壳活性炭,使活性炭完全吸收浸渍液,然后在25℃下密闭浸渍10h完成浸渍过程,最后在100℃烘箱中干燥10h,冷至室温,得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记作C1#。
取上述C1#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144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4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75.2%,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1%。对比实施例1中的参考催化剂,该非金属催化剂的乙炔转化率提高了42.7%,而且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实施例3
取实施例2中的C1#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72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4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1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93.6%,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2%。
实施例4
取实施例2中的C1#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72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4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3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85.7%,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1%。
实施例5
取实施例2中的C1#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432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4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3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初始转化率达到28.1%,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6%,反应50h后,乙炔转化率由28.1%下降至24.5%,催化剂的失活速率为0.072%/h。
实施例6
取实施例2中的C1#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144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18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21.3%,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6%。
实施例7
取实施例2中的C1#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144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8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85.3%,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1%。
实施例8
首先将0.25gDBU溶解于7.75g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得到浸渍液,其次在上述浸渍液中加入5.00g经5wt%HNO3预处理的椰壳活性炭,使活性炭完全吸收浸渍液,然后在25℃下密闭浸渍10h完成浸渍过程,最后在100℃烘箱中干燥10h,冷至室温,得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记作C2#。
取上述C2#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144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0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26.8%,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6%。
实施例9
首先将2.00gDBU溶解于6.00g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得到浸渍液,其次在上述浸渍液中加入5.00g经5wt%HNO3预处理的椰壳活性炭,使活性炭完全吸收浸渍液,然后在25℃下密闭浸渍10h完成浸渍过程,最后在100℃烘箱中干燥10h,冷至室温,得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记作C3#。
取上述C3#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144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4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76.4%,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5%。
实施例10
首先将1.00gphen溶解于8.00g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得到浸渍液,其次在上述浸渍液中加入5.00g经5wt%HNO3预处理的椰壳活性炭,使活性炭完全吸收浸渍液,然后在25℃下密闭浸渍10h完成浸渍过程,最后在100℃烘箱中干燥10h,冷至室温,得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记作C4#。
取上述C4#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144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4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77.7%,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2%。对比实施例1中的参考催化剂,该非金属催化剂的乙炔转化率提高了44.9%,而且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实施例11
首先将1.00gN-正丁基咪唑溶解于8.00g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得到浸渍液,其次在上述浸渍液中加入5.00g经5%HNO3预处理的椰壳活性炭,使活性炭完全吸收浸渍液,然后在25℃下密闭浸渍10h完成浸渍过程,最后在100℃烘箱中干燥10h,冷至室温,得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记作C5#。
取上述C5#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144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4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59.8%,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2%。对比实施例1中的参考催化剂,该非金属催化剂的乙炔转化率提高了27.0%。
实施例12
首先将1.00g咪唑溶解于8.00g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得到浸渍液,其次在上述浸渍液中加入5.00g经5%HNO3预处理的椰壳活性炭,使活性炭完全吸收浸渍液,然后在25℃下密闭浸渍10h完成浸渍过程,最后在100℃烘箱中干燥10h,冷至室温,得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记作C6#。
取上述C6#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144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4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35.6%,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2%。对比实施例1中的参考催化剂,该非金属催化剂的乙炔转化率提高了2.8%,此实施例中乙炔的转化率提高并不明显,但催化剂的稳定性显著提升。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2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的区别在于:将椰壳活性炭替换为木质炭;25℃下密闭浸渍10h完成浸渍过程替换为50℃下密闭浸渍5h完成浸渍过程;重复等体积浸渍过程2次。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2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的区别在于:将椰壳活性炭替换为果壳炭;25℃下密闭浸渍10h完成浸渍过程替换为100℃下密闭浸渍1h完成浸渍过;重复等体积浸渍过程7次。
实施例15
首先将1.00g DBN溶解于7.00g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得到浸渍液,其次在上述浸渍液中加入5.00g经5wt%HNO3预处理的椰壳活性炭,使活性炭完全吸收浸渍液,然后在25℃下密闭浸渍10h完成浸渍过程,最后在100℃烘箱中干燥10h,冷至室温,得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记作C7#。
取上述C7#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144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4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75.5%,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2%。对比实施例1中的参考催化剂,该非金属催化剂的乙炔转化率提高了43.0%,而且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实施例16
首先将1.00g TBD溶解于7.00g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得到浸渍液,其次在上述浸渍液中加入5.00g经5wt%HNO3预处理的椰壳活性炭,使活性炭完全吸收浸渍液,然后在25℃下密闭浸渍10h完成浸渍过程,最后在100℃烘箱中干燥10h,冷至室温,得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记作C8#。
取上述C8#催化剂5ml装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评价条件如下:反应前在床层温度下使用HCl(体积空速144h-1)预先活化30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240℃,反应器内气体压力为101.325kP,乙炔的体积空速60h-1,原料气配比VC2H2/VHC1=1:1.2。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分分析,催化剂评价结果:乙炔转化率达到66.0%,氯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9.2%。对比实施例1中的参考催化剂,该非金属催化剂的乙炔转化率提高了33.2%,而且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制备氯乙烯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
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所述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包括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邻二氮菲、N-正丁基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载体包括活性炭;
其中,所述活性组分直接担载在所述载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包括椰壳炭、木质炭、果壳炭、煤质炭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与载体的质量百分比为5~40wt%。
4.一种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活性组分通过等体积浸渍担载到载体上,即可得到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活性炭加入到含有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溶液中,等体积浸渍,即可得到所述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溶液中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浓度为0.03~0.25g/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体积浸渍的条件包括:20~100℃条件下浸渍1~10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体积浸渍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对活性炭在酸性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活性炭;
b)将所述预处理活性炭放入含有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溶液中,在20~100℃条件下等体积浸渍1~10h。
10.一种乙炔氢氯化反应制备氯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乙炔和氯化氢的原料气,与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剂接触,反应,得到氯乙烯单体;
其中所述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剂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根据权利要求4至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反应的条件包括:
所述原料气中乙炔的体积空速为10~60h-1
所述原料气配比VC2H2/VHC1=0.8~1.0:0.8~1.4;
所述反应温度为240℃~28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乙炔氢氯化反应制备氯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乙炔和氯化氢的原料气通入固定床反应器中,与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剂接触,反应,得到氯乙烯单体。
CN202011238984.9A 2019-11-29 2020-11-09 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28712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52993 2019-11-29
CN201911205299 2019-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1207A CN112871207A (zh) 2021-06-01
CN112871207B true CN112871207B (zh) 2022-06-21

Family

ID=76043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8984.9A Active CN112871207B (zh) 2019-11-29 2020-11-09 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12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8415B (zh) * 2021-07-16 2024-04-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1942A (zh) * 2012-04-17 2012-08-15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复合金属盐催化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0953B (zh) * 2010-08-27 2012-03-28 重庆大学 一种乙炔二聚非水体系催化剂及制备乙烯基乙炔的方法
CN104549401B (zh) * 2013-10-28 2017-01-11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的非金属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086351B (zh) * 2014-06-30 2016-06-08 浙江大学 一种以氮杂环质子酸离子液体为介质的乙炔氢氯化制氯乙烯的方法
CN106475084A (zh) * 2016-10-14 2017-03-08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非金属催化剂及其在气相催化制四氯乙烯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1942A (zh) * 2012-04-17 2012-08-15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复合金属盐催化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chanistic study on metal-free acetylene hydrochlorination catalyzed by 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s;Xiaofei Zhou et al.;《Molecular Catalysis》;20181018;第73-79页 *
乙炔氢氯化催化剂炭载体改性研究进展;夏锐等;《中国氯碱》;20180430;第11-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1207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3624B (zh) 一种乙炔氢氯化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743556B (zh) 一种铜基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80407B (zh) 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低汞催化剂
CN106391078A (zh) 一种用于二氯乙烷和乙炔一步法制备氯乙烯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1905157A (zh) 一种乙炔氢氯化制备氯乙烯的无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755888A (zh) 一种用于乙炔法合成氯乙烯非汞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CN108993595B (zh) 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75143A (zh) 一种氮掺杂活性炭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3157499A (zh) 一种新型氮改性Au/N-A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CN110813380B (zh) 一种酮铜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
CN112871207B (zh) 负载型非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26865A (zh) 一种催化乙炔二氯乙烷制备氯乙烯的方法
CN112517083A (zh) 一种用于制氯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36200A (zh) 催化剂及2,5-呋喃二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12156809A (zh) 一种离子液体改性活性炭负载金催化剂及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应用
CN113941344A (zh) 磷改性活性炭及以其作为载体制备的低汞催化剂
CN111744538A (zh) 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分子筛非贵金属催化剂
CN106397108A (zh) 制备氯乙烯的催化剂在催化二氯乙烷和乙炔一步法制备氯乙烯的用途
CN115608415B (zh) 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2778250B (zh) 5-羟甲基糠酸的制备方法
CN111715258A (zh) 氮掺杂碳基催化剂及其在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制备氯乙烯中应用
CN111250117B (zh) 一种负载型无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
CN102151580B (zh) 一种用于合成氯乙烯的磷化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08359A (zh) 一种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70353A (zh) 一种非贵金属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