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1819A - 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1819A
CN112841819A CN202110026835.4A CN202110026835A CN112841819A CN 112841819 A CN112841819 A CN 112841819A CN 202110026835 A CN202110026835 A CN 202110026835A CN 112841819 A CN112841819 A CN 112841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utton
plate
manipula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68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1819B (zh
Inventor
李文骥
徐剑
季鼎逸
燕小三
周瑞望
陈五富
陈海涛
李�瑞
张露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Ying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Ying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Ying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Ying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68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1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1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1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1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1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涉及安全带锁扣组装的技术领域,包括转盘、若干设置于转盘上用于固定壳体的载物台、设置于转盘下方驱动转盘转动的电机,还包括沿转盘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将栓机轴安装至壳体内的安装机构、将转动板安装至壳体内的机构一、将活动块安装至按钮上的机构二、将装好活动块的按钮安装至壳体上的机构三。本申请通过将栓机轴、转动板、活动块及按钮自动安装于壳体上,实现安全带锁扣的自动组装,缩短安全带锁扣组装的时间,从而具有提高安全带锁扣组装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带锁扣组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对于开车而言必须系带安全带,安全带是人们驾驶汽车时给予了人们的一种安全保障。
一般安全带由锁片和安全带锁扣组成,锁片卡紧于安全带锁扣中形成安全带的锁定。安全带锁扣包括壳体、卡扣件、解锁按键,解锁按键通过栓机轴连接于壳体上,解锁按键包括活动块、转动板和按钮,按压按钮带动活动块滑动,使得栓机轴带动卡扣件将锁片进行锁定。通常组装安全带锁扣依次将栓机轴、转动板、解锁按键安装于壳体上,在安装解锁按键时需将活动块先安装于按钮上组成解锁按键后,再将解锁按键安装至壳体上。
上述相关技术中,发明人认为:手工组装安全带锁扣较为费时费力,且组装过程较为麻烦,使得安全带锁扣的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安全带锁扣的生产效率,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包括转盘、若干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用于固定壳体的载物台、设置于转盘下方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输送电机,还包括沿所述转盘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将栓机轴安装至壳体内的安装机构、将转动板安装至壳体内的机构一、将活动块安装至按钮上的机构二、将装好活动块的按钮安装至壳体上的机构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组装安全带锁扣时,启动输送电机,带动转盘顺时针转动,将装有卡扣、舌板、滑动块、锁止弹簧的壳体放置于载物台。再沿转盘顺时针的方向依次启动安装机构,将栓机轴安装入壳体内;启动机构一将转动板安装至壳体内,转盘转动将装有转动板的壳体传送至机构二;启动机构二,将活动块安装至按钮上,并通过转动转动将装有活动块的按钮传输至机构三;启动机构三,将装有活动块的按钮安装于传送至机构三的壳体上,实现安全带锁扣的自动组装,缩短安全带锁扣组装的时间,以便安全带锁扣的自动组装,从而提高安全带锁扣的组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上拨动卡扣件将安装孔露出的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拨动组件背对所述转盘的一侧的推送组件、设置于所述拨动组件一侧的抵动组件,所述推送组件用于将栓机轴推送至壳体的安装孔内,所述抵动组件用于推动卡扣件带动栓机轴于安装孔内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栓机轴安装至壳体上时,启动拨动组件推动卡扣件于壳体内朝远离安装孔的一侧偏移,以将安装孔露出。启动推送组装,将栓机轴输送至壳体的安装孔内。再启动抵动组件推动卡扣带动栓机轴于安装孔内朝壳体的下端滑移,以便于后续安装解锁按键。
可选的,所述拨动组件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机座上的拨动气缸、设置于所述拨动气缸活塞杆上的拨动板、设置于所述拨动板上抵接于舌板的拨动块,所述拨动块抵接于舌板背对锁止弹簧的一侧,所述推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上输送栓机轴的输送轨道一、滑移于输送轨道一内的推送板、设置于所述机座上驱动所述推送板推动的推送气缸,所述输送轨道一和壳体的安装孔相对齐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栓机轴安装于壳体上时,启动拨动气缸,使得拨动气缸活塞杆伸长,带动拨动板和拨动块朝壳体内部移动,直至拨动块抵接于舌板背对锁止弹簧的一侧,继续启动拨动气缸,使得拨动块抵接于舌板。以使舌板在拨动块抵接下朝锁止弹簧的方向移动,以将壳体上的安装孔露出。此时将栓机轴放置于输送轨道一内,启动推送气缸。推送气缸活塞杆伸长带动推送板于输送轨道一内朝壳体滑移,以使推送板抵接于输送轨道一内的栓机轴朝壳体滑移,直至栓机轴在推送板的推动下从输送轨道一内滑移至壳体的安装孔内,实现栓机轴于壳体内的安装。因此通过设置拨动块和推送板,利用拨动气缸和推送气缸的驱动,使得栓机轴从输送轨道一输送至壳体内时,舌板受到拨动块抵接将安装孔露出,以实现栓机轴的自动安装,从而达到便于栓机轴于壳体上自动安装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机构一包括基座、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的机械手一、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一下方输送转动板的上料组件一,所述上料组件一包括振动盘一、连通于所述振动盘一的上料轨道一、连通于所述上料轨道一并位于所述机械手一下方的夹取座一,所述机械手一用于将所述上料组件一中的转动板安装至所述转盘上的壳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转动板安装至壳体上时,电机启动带动转盘顺时针转动至机械手一,以将装有栓机轴的壳体输送至机械手一。启动振动盘一,使得振动盘内的转动板经过上料轨道一依次输送至夹取座一,再启动机械手一,将上料组件一输送过来的转动板夹取后安装于载物台的壳体上,实现转动板于壳体内的自动安装,从而提高转动板于壳体上的组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机构二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一与所述机架之间的机械手二、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二与所述机构三之间的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组件一侧用于驱动机械手二动作的驱动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轨道二、于所述输送轨道二内朝所述机构三滑移的装配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驱动所述装配座朝机构三滑移的输送气缸,所述机械手二用于将套有橡胶圈的活动块安装于按钮上,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将安装好活动块的按钮输送至所述机构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活动块安装于按钮上时,启动驱动件驱动机械手二动作,将套有橡胶圈的活动块安装于按钮上,并将装好活动块的按钮安装于装配座上。再启动输送气缸,使得装配座于输送轨道二上朝机构三的方向滑移,以将安装好活动块的按钮输送至机构三,进而便于将装好活动块的按钮安装至壳体上。因此通过设置机械手二和输送组件的配合,实现装有活动块于按钮自动安装并自动输送至机构三,缩短活动块组装至按钮上的时间,从而提高解锁按键的组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机构三包括位于所述输送组件和所述承载机构之间的机械手三、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带动所述机械手三旋转的旋转组件、推动所述旋转组件带动所述机械手三朝所述承载机构移动的推动组件、按压按钮将解锁按键卡接至壳体上的按压组件,所述机械手三用于夹取所述输送组件上装有活动块的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机械手三将装有活动块的按钮安装至壳体上时,机械手三启动将输送组件上的按钮进行夹取,启动旋转组件带动机械手三逆时针转动,使得机械手三带动按钮一同呈倾斜向上的状态,并启动推动组件,将倾斜状态的按钮卡入壳体内,再启动按压组将,将按钮位于壳体上方翘起的一端向壳体内部按压,使得栓机轴两端的端部卡入解锁槽内,实现装有活动块的按钮于壳体上自动组装,缩短解锁按键于壳体上的组装时间,从而提高解锁按键于壳体上的组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轮盘、驱动所述轮盘转动的旋转气缸,所述机械手三设置于所述轮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机械手三将装有活动块的按钮安装至壳体上时,机械手三启动将输送组件上的按钮进行夹取,启动旋转气缸带动轮盘逆时针转动,使得机械手三带动按钮一同于轮盘上呈倾斜向上的状态,从而便于按钮以倾斜向上的状态卡入壳体内。
可选的,所述机械手三背对所述输送组件的一侧设有支撑柱一,所述支撑柱一上设有与所述载物台相对齐的衔接组件,所述衔接组件用于将转动板和活动块产生衔接作用,所述衔接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载物台一侧的夹紧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一上驱动所述夹紧块夹紧活动块和按钮的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一上驱动所述夹紧气缸朝所述载物台推动的衔接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装有活动块的按钮卡入壳体内时,启动夹紧气缸,带动夹紧块将活动块和按钮夹紧,再启动衔接气缸推动夹紧气缸带动活动块和按钮朝载物台推动,以使位于壳体内的转动板卡入活动块与按钮之间,使得按钮和活动块产生结构衔接作用,以达到限制按钮按键形成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一远离所述机械手三的一侧设有支撑板四,所述支撑板四上设有检测安全带锁扣插入力和解锁力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四上检测插入力的插入组件、设置于所述插入组件上方检测解锁力的解锁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四一侧用于将壳体固定于所述承载机构上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组装完壳体进行检测时,承载机构启动,将组装好的壳体输送至检测机构,通过启动固定组件,将输送至检测机构的壳体固定于载物台上,再利用插入组件检测卡扣件的插入力、解锁组件检测解锁按键的解锁力,实现安全带锁扣插入力和解锁力的检测,以提高安全带锁扣的组装质量。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四远离所述支撑柱一的一侧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夹取组装好的壳体的机械手五、驱动所述机械手五进行夹取的驱动组件、与所述承载机构相对齐的传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完组装好的安全带锁扣后,承载机构启动,将装好的壳体输送至下料机构,通过启动驱动组件,驱动机械手五将载物台上的组装好的安全带锁扣夹取至传送组件上,利用传送组件将组装好的安全带锁扣进行输送,实现安全带锁扣的自动下料,缩短安全带锁扣收集时间,提高安全带锁扣的收集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安装机构、机构一、机构二、抵机构三的配合,利用转盘将各个机构之间的部件进行输送,使得栓机轴自动安装于壳体上,转动板自动安装于壳体上,活动块自动安装于按钮上,装有活动块的按钮自动安装于壳体上,实现安全带锁扣的自动组装,缩短安全带锁扣组装的时间,从而提高安全带锁扣的组装效率;
通过设置转盘,利用电机驱动,使得多个壳体依次自动进行栓机轴、转动板、活动块和按钮的安装,实现安全带锁扣的批量组装,从而加快栓机轴、转动板、活动块及按钮于壳体上的安装速度;
通过设置机械手一,利用上料组件一对转动板的自动输送,便于机械手一将输送过来的转动安装至壳体上,实现转动板于壳体内的自动组装,提高转动板于壳体内的组装效率;
通过设置机械手二,利用输送组件对活动块的自动输送,便于机械手二将套有橡胶圈的活动块安装于按钮上,实现活动块于按钮上的自动组装,提高活动块于按钮上的组装效率;
通过设置机械手三,利用旋转组件将机械手三上的按钮进行旋转,推动组件带动倾斜的按钮卡入壳体,按压组件将按钮位于壳体上方翘翘起的一端朝壳体内按压,实现按钮于壳体上的自动组装,提高按钮于壳体上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安全带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展示安全带锁扣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用于展示卡扣将安全带锁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展示壳体上卡接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装配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定位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8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上料组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活动块装配于按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机构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机构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安全带锁扣进行衔接、检测和下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解锁按键和壳体进行衔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检测安全带锁扣的解锁里和插入力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安全带锁扣自动下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锁止弹簧;12、栓机轴;121、安装孔;13、滑道;14、卡接孔;15、导向槽;16、安装槽;17、开口;2、卡扣件;21、卡扣;211、卡接块;212、卡接槽;213、通孔;2131、凸块一;214、卡块;22、滑动块;23、舌板;231、凸块二;3、解锁按键;31、按钮;311、解锁槽;312、导向块;313、装配槽;314、滑槽;32、活动块;321、橡胶圈;33、转动板;331、转轴;332、抵接槽;333、连接槽;4、机座;41、固定板一;411、支撑板一;42、滑块一;421、滑轨一;43、滑块二;431、滑轨二;44、立柱一;441、滑板;442、滑轨三;5、安装机构;51、拨动组件;511、拨动块;5111、滑槽一;512、拨动气缸;513、拨动板;514、转动槽;515、定位块一;516、螺纹柱;517、缓冲弹簧;518、放置槽;52、推送组件;521、输送轨道一;522、凹槽;523、推送板;524、推送气缸;525、定位轴承;526、凸条;527、输送板;53、抵动组件;531、抵接板;532、抵动气缸;54、承载机构;541、转盘;542、载物台;543、输送电机;544、装配气缸;545、载物槽;546、载物柱;547、齿轮箱;55、夹取组件;551、移动板一;552、机械手四;553、横移气缸;554、提升气缸;555、导向板一;556、连接板;557、筛选气缸;558、滑块三;56、上料组件四;561、振动盘四;562、上料轨道四;563、夹取座四;57、检测组件;571、距离传感器;572、检测气缸;573、驱动气缸三;574、收集箱;58、机架;581、立柱二;582、滑轨四;59、定位组件;591、支撑板二;592、定位气缸;593、夹持气缸一;594、夹持块;6、抵接组件;61、支撑板三;62、抵接气缸;63、抵接柱;7、机构三;71、机械手三;72、旋转组件;721、固定板二;722、轮盘;723、旋转气缸;73、推动组件;731、推动板;732、滑块四;733、推动气缸;74、按压组件;741、按压气缸;742、按压柱;75、输送组件;751、装配座;752、输送气缸;753、输送轨道二;754、输送块;8、机构二;81、机械手二;82、上料组件二;821、振动盘二;822、上料轨道二;823、夹取座二;824、驱动气缸二;825、光纤传感器;826、导向板二;827、固定柱;828、横板;829、横移轨道;83、移动板二;831、横向气缸;832、升降气缸;833、推拉板;834、滑移气缸;84、上料组件三;841、振动盘三;842、上料轨道三;843、锁定气缸;844、锁定柱;85、驱动件;9、机构一;91、基座;911、机械手一;912、转动座;913、推入气缸;92、上料组件一;921、振动盘一;922、上料轨道一;923、夹取座一;924、驱动气缸一;93、支撑柱一;94、衔接组件;941、夹紧块;942、夹紧气缸;943、衔接气缸;944、固定气缸一;945、固定杆一;946、夹持气缸二;955、滑轨五;956、滑移板三;957、支撑板四;96、检测机构;961、插入组件;9611、插入板;9612、压力传感器一;9613、插入气缸;9614、插扣;962、解锁组件;9621、解锁板;9622、压力传感器二;9623、解锁气缸;9624、解锁柱;963、固定组件;9631、支撑柱二;9632、固定气缸二;9633、固定杆二;964、检测块;965、检测弹簧;966、位移传感器;967、光电传感器;968、插块;969、通槽;97、下料机构;971、机械手五;9711、弹性柱;972、驱动组件;9721、驱动气缸四;9722、转动气缸;9723、驱动气缸五;973、传送组件;9731、传送带;9732、传送电机;9733、传送台;974、支撑柱三;975、滑轨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安全带锁扣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卡扣件2、设置于卡扣件2上的锁止弹簧11、与锁止弹簧11连接的解锁按键3,解锁按键3通过栓机轴12与卡扣件2相连接。
参照图2,壳体1两侧开设有供栓机轴12贯穿的安装孔121,安装孔121呈“L”型。卡扣件2包括卡接于壳体1上的卡扣21、滑动安装于壳体1上的滑动块22、铰接于滑动块22上与栓机轴12相抵接的舌板23。
参照图2和图3,滑动块22位于卡扣21的下方,壳体1两侧位于安装孔121下方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滑动块22滑移的滑道13。卡扣21上开设有供舌板23穿过的通孔213,舌板23穿过通孔213的下表面抵接于栓机轴12的上表面。
参照图2和图3,通孔213远离舌板23的孔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一2131,舌板23朝向滑动块2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二231。锁止弹簧11的一端套装于凸块一2131上,另一端套装于凸块二231上,以便于锁止弹簧11作用于舌板23上使得舌板23绕着滑动块22转动。
参照图3,栓机轴12穿过安装孔121并抵接于卡扣21和舌板23之间的铰接处,舌板23背对凸块一2131的一侧与栓机轴12相抵接,将栓机轴12抵接于“L”型安装孔121的下方。
参照图2和图3,卡扣21远离舌板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块卡接块211,两块卡接块211分别位于卡扣21长度方向的两侧,壳体1上开设有供卡接块211卡接的卡接槽212,卡接槽212贯穿壳体1的上端面,舌板23在锁止弹簧11的弹动下带动卡扣21转入或转出通孔213,以提供给卡扣21于壳体1上的转动空间。
参照图3和图4,壳体1靠近栓机轴12的一端开设有供安全带锁片插入的开口17,开口17连通于滑道13,安全带锁片插入开口17后与滑动块22相抵接。卡扣21远离凸块一2131的一端朝通孔213内延伸并形成有卡块214,壳体1背对栓机轴1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卡块214插入的卡接孔14,以便于安全带锁片从开口17处插入后与滑动块22相抵接,使得滑动块22于滑道13内朝远离栓机轴12的方向滑移,并使得锁止弹簧11压缩,带动舌板23绕着滑动块22朝滑道13的方向转动,使得栓机轴12从“L”型安装孔121的上端滑移至下端,并将栓机轴12背对舌板23一侧的卡块214穿过安全带锁片插入卡接孔14内形成安全带的锁定。
参照图2,解锁按键3包括与壳体1相连的按钮31、滑动连接于按钮31上的活动块32、转动连接于壳体1上的转动板33。
参照图2,按钮31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栓机轴12凸出于安装孔121的两端滑移的解锁槽311,解锁槽311沿远离滑动块22的方向呈渐扩状,栓机轴12于解锁槽311内可沿水平或竖直方向滑移。按钮31靠近锁止弹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312。导向块312朝壳体1内部延伸,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导向块312滑移的导向槽15。将按钮31倾斜并朝壳体1移动,使得栓机轴12卡入解锁槽311内、导向块312位于导向槽15的上方,将导向块312朝壳体1按压,使得导向块312卡入导向槽15内,实现按钮31和壳体1的卡接。
参照图2,转动板33的两端凸出有转轴331,壳体1上开设有供转轴331转动的安装槽16,将按钮31卡接于壳体1上后,转动板33位于按钮31和活动块32之间。按钮31朝向转动板33顶壁、活动块32朝向转动板33的底壁形成有抵接转动板33的抵接槽332。将按钮31朝壳体1内部推动时,转动板33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抵接于抵接槽332内,使得转轴331抵接于活动块32和按钮31之间,并于安装槽16内转动,以便于按下按钮31时,转动板33转动带动活动块32于按钮31上朝远离栓机轴12的方向滑动,直至活动块32抵接于按钮31的侧壁。从而带动活动块32于按钮31上滑移,实现活动块32对按钮31的行程限位。
参照图2,按钮31靠近锁止弹簧11的一端开设有供活动块32放入的装配槽313,按钮31远离滑道13的一端开设有供活动块32滑入的滑槽314,滑槽314沿按钮3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滑槽314与装配槽313相连通。
参照图2,转动板33靠近活动块32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333,活动块32上套设有橡胶圈321,橡胶圈321抵接于连接槽333内,以增大活动块32与转动板3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活动块32于按钮31上滑移时带动转动板33于按钮31和活动块32之间转动。
当未插上安全带锁片时,滑动块22在锁止弹簧11的抵接下位于滑道13内靠近按钮31的一端,且舌板23与滑动块22的铰接点位于栓机轴12下方,使得卡扣21朝上顶起,使得栓机轴12在舌板23的抵接下抵紧于“L”安装孔121的上端,使得栓机轴12处于“L”安装孔121的上端。当插上安全带时,安全带从按钮31远离壳体1的一端插入,并从按钮31和壳体1之间的开口17插入,滑动块22受到安全带锁片的抵接于滑道13内朝远离按钮31的方向滑移,舌板23绕着滑动块22转动将锁止弹簧11压缩,舌板23与滑动块22的铰接点朝远离按钮31的方向移动,舌板23远离滑动块22的一端朝滑道13的方向转动,使得栓机轴12在舌板23的抵接下从“L”安装孔121的上端滑移至下端,并使得卡块214转动至卡接孔14内与位于开口17内的安全带锁片相卡接。
当将安全带解锁时,按下按钮31,使得按钮31于壳体1上朝卡扣21滑移、导向块312于导向槽15朝锁止弹簧11的方向滑移。活动块32在按钮31的按动下通过橡胶圈321带动转动板33抵接于抵接槽332在安装槽16内转动,使得活动块32于按钮31上朝远离锁止弹簧11的方向滑移。以将解锁槽311的槽壁抵接于栓机轴12,使得栓机轴12从“L”安装孔121的下端滑移至上端,使得舌板23在栓机轴12的滑动下带动锁止弹簧11压缩,进而使得卡扣21朝安装孔121的上端转动,直至卡扣21脱离于卡接孔14,从而解除对安全带的锁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
参照图5,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包括承载机构54、顺时针依次围绕在承载机构周围的安装机构5、机构一9、机构二8、机构三7、衔接组件94、检测机构96、下料机构97。壳体1放置于承载机构54上,承载机构54依次将壳体1经过安装机构5、机构一9、机构二8、机构三7、衔接组件94、检测机构96、下料机构97进行组装和下料。
参照图2和图5,安装机构5用于将栓机轴12组装于壳体1内,机构一9用于将转动板33安装至壳体1内,机构二8用于将活动块32安装至按钮31上,机构三7用于将装有活动块32的按钮31组装至壳体1上,衔接组件94用于将转动板33和活动块32产生衔接,检测机构96用于检测安全带锁扣插入力和解锁力,下料机构97用于将装好的安全带锁扣自动下料。
参照图6,承载机构54包括转盘541、固定连接于转盘541上用于固定壳体1的载物台542、驱动转盘541转动的输送电机543,载物台542沿转盘541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
参照图6和图7,载物台542上开设有供壳体1放入的载物槽545,以将壳体1放入载物槽545后限制壳体1于载物台542上的滑移。转盘541底壁转动连接有载物柱546,载物柱54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和输送电机543同轴连接的齿轮箱547,齿轮箱547的输入轴和输送电机543输出轴同轴连接,齿轮箱547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转盘541转轴,输送电机543通过齿轮箱547带动转盘541的转轴转动,实现输送电机543带动转盘541转动,以便载物台542上的壳体1依次安装上栓机轴12、转动板33、活动块32及按钮31。
参照图7,将壳体1放入载物台542的载物槽545内进行栓机轴12安装时,壳体1内已经安装有锁止弹簧11、舌板23、滑动块22及卡扣21,卡扣21上的卡接块211已经抵接于卡接槽212内,锁止弹簧11抵接于舌板23和卡扣21上。
参照图2和图8,转盘541的一侧放置有支撑安装机构5的机座4,机座4上安装有远离转盘541自动输送栓机轴12的上料组件四56、靠近转盘541将栓机轴12安装于壳体1内的安装机构5、将上料组件四56上的栓机轴12夹取至安装机构5上的夹取组件55。
参照图2和图8,上料组件四56包括放置于机座4一侧的振动盘四561、连通于振动盘四561内的上料轨道四562、安装于机座4上与上料轨道四562相连通的夹取座四563,振动盘四561将若干个栓机轴12以振动的方式将栓机轴12从上料轨道四562振动至夹取座四563内,以便夹取组件55将夹取座四563上的栓机轴12进行夹取。
参照图2和图8,机座4上位于夹取座四563背对振动盘四5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栓机轴12长度的检测组件57,检测组件57包括滑动连接于机座4上的距离传感器571、驱动距离传感器571滑移并靠近于栓机轴12的检测气缸572。检测气缸572驱动距离传感器571朝栓机轴12滑移,使得输送过来的栓机轴12端面正对距离传感器571远离检测气缸572的端部,以通过距离传感器571和栓机轴12端面之间的距离判断栓机轴12长度是否合格。
参照图8,距离传感器571的高度高于夹取座四563,机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三573,机座4上位于夹取座四5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检测不合格栓机轴12的收集箱574。当检测栓机轴12长度时,检测气缸572驱动距离传感器571移向夹取座四563,驱动气缸三573驱动夹取座四563上移至距离传感器571的高度,夹取座四563上升将栓机轴12的端面对准距离传感器571,此时检测气缸572驱动距离传感器571滑移至夹取座四563。距离传感器571检测栓机轴12端面和距离传感器571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来判断栓机轴12是否合格,通过夹取组件55将不合格的栓机轴12夹取至收集箱574内。
参照图8,机座4上竖直固定连接有立柱一44,立柱一44靠近上料组件四56的一端水平固定连接有滑板441,滑板441朝向上料组件四5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三442,夹取组件55滑动安装于滑轨三442上。
参照图9,夹取组件55包括滑移连接于滑轨三442上的移动板一551、滑动安装于移动板一551上用于夹取栓机轴12的机械手四552、固定连接于滑板441上驱动移动板一551沿滑板441长度方向滑移的横移气缸553、固定连接于移动板一551上驱动机械手四552沿竖直方向滑移的提升气缸554,机械手四552为气动夹爪。
参照图9,滑板441上位于滑轨三442上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板一555,导向板一555上滑移连接有连接板556,连接板556背对导向板一55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筛选气缸557,筛选气缸55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移动板一551,连接板556和移动板一551朝向滑轨三4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移于滑轨三442上的滑块三558。
参照图6和图9,横移气缸553为无杆气缸,带动连接板556沿着导向板一555在滑轨三442上沿水平方向滑移,横移气缸553带动连接板556滑移时筛选气缸557活塞杆固定,以带动滑块三558一同滑移。并通过筛选气缸557带动移动板一551和机械手四552沿滑板441的长度方向滑移。提升气缸554再推动机械手四552沿竖直方向滑移,以便机械手四552将栓机轴12进行夹取。
当检测组件57对夹取座四563上的栓机轴12进行检测时,驱动气缸三573启动,推动夹取座四563提升至距离传感器571的高度并使得栓机轴12与距离传感器571对齐。再启动检测气缸572推动距离传感器571移动至与栓机轴12端面相对,通过距离传感器571和栓机轴12端面之间的距离检测栓机轴12长度是否合格,以便距离传感器571对栓机轴12的长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栓机轴12通过机械手四552夹取后放至安装机构5内,不合格的栓机轴12通过机械手四552夹取后,筛选气缸557推动机械手四552朝收集箱574移动,利用提升气缸554驱动机械手四552将不合格的栓机轴12丢入收集箱574内,实现对栓机轴12长度的筛选。
参照图2和图10,安装机构5包括安装于机座4上拨动滑动块22带动舌板23将安装孔121露出的拨动组件51、安装于拨动组件51靠近立柱一44一侧的推送组件52、安装于推送组件52一侧的抵动组件53。
参照图9和图10,夹取组件55将栓机轴12夹取后放至推送组件52上时,装有壳体1的载物台542转动至机座4的一角。
参照图2和图10,拨动组件51启动后抵接于舌板23转动后将安装孔121露出,推送组件52再将栓机轴12推送至拨动组件51下方的壳体1内。最后再通过抵动组件53抵动滑动块22推动舌板23,以使栓机轴12在舌板23的抵接下从安装孔121内朝壳体1下端滑移。
参照图11和图12,机座4上设有承载推送组件52的固定板一41,固定板一41上开设有容纳载物台542的放置槽518。
参照图10和图12,机座4上设有驱动固定板一41朝载物台542移动并将载物台542放入放置槽518的装配气缸544。当载物台542随转盘541转动至机座4靠近上料组件四56的一端时,载物台542正对抵动组件53时,装配气缸544驱动固定板一41带动抵动组件53朝载物台542滑移,使得固定板一41靠近载物台542,并使得载物台542位于放置槽518内。
参照图10和图12,装配气缸544位于固定板一41背对转盘541一侧的机座4上,机座4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板一41下方的滑轨一421,固定板一41固定连接有滑移于滑轨一421上的滑块一42。装配气缸544推动固定板一41带动滑块一42于滑轨一421上滑移,以便于固定板一41朝载物台542滑移,将载物台542滑入放置槽518内。
参照图10和图12,固定板一41上固定连接有输送板527,推送组件52包括开设于输送板527上与壳体1上安装孔121对齐的输送轨道一521、滑移于输送轨道一521上的推送板523、驱动推送板523推动的推送气缸524。输送轨道一521上开设有供机械手四552放置栓机轴12的凹槽522,以便于机械手四552伸入输送轨道一521上有足够的空间将栓机轴12进行放置。
参照图11和图12,推送板523靠近载物台542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凸条526,凸条526滑移于输送轨道一521内,输送轨道一521朝载物台542延伸并与载物台542上壳体1的安装孔121相对齐,推送气缸524推动推送板523,使得凸条526于输送轨道一521内朝壳体1滑移并抵接于栓机轴12,凸条526将栓机轴12从输送轨道一521内抵接至壳体1的安装孔121内。
参照图10和图11,推送板523位于输送轨道一521的上方,推送气缸524位于推送板523背对载物台542的一侧,固定板一41上固定连接有滑块二43,推送板523固定连接于滑块二43上,滑块二43位于输送板527的一侧,固定板一41上固定连接有供滑块二43滑移的滑轨二431。推送气缸524推动推送板523带动滑块二43沿滑轨二431滑动,使得推送板523在推动时滑轨二431起到导向作用。
参照图11,输送轨道一521远离推送气缸524的一端竖直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承525,定位轴承525位于输送轨道一521的一侧,且定位轴承525的周向侧壁延伸至输送轨道一521内与栓机轴12的侧壁相抵触。以便于输送轨道一521传输栓机轴12时,定位轴承525将栓机轴12抵紧于输送轨道一521内,并随栓机轴12的输送而转动,以提高栓机轴12于输送轨道一521内输送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11,固定板一41上固定连接有靠近输送轨道一521远离推送气缸524一端的的支撑板一411,拨动组件51包括倾斜安装于支撑板一411上的拨动气缸512、安装于拨动气缸512活塞杆上的拨动板513、安装于拨动板513上朝载物台542上壳体1方向延伸的拨动块511,拨动块511朝载物台542上的壳体1内延伸和舌板23相抵接。拨动气缸512活塞杆伸长带动拨动块511将舌板23朝锁止弹簧11的方向拨动,以将壳体1两侧的安装孔121露出,从而便于栓机轴12穿入。
参照图12,拨动块511朝向壳体1内的端面上开设有供栓机轴12滑移的滑槽一5111,滑槽一5111为贴合于栓机轴12上表面的弧形槽,滑槽一5111沿栓机轴12的滑移方向延伸,使得栓机轴12穿过壳体1一侧的安装孔121后栓机轴12的顶壁紧贴滑槽一5111滑出壳体1另一侧的安装孔121,以对进入壳体1内的栓机轴12进行定位和导向,便于栓机轴12精准的穿过壳体1两侧的安装孔121。
参照图12,拨动板513背对拨动气缸512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514,拨动块511转动连接于转动槽514内。拨动块511穿过转动槽514后位于拨动板513上方并朝拨动气缸512的方向延伸,使得拨动块511呈倒立的“L”型。
参照图12,拨动板5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17,缓冲弹簧517远离拨动板5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拨动块511的底壁。当拨动气缸512驱动拨动板513带动拨动块511抵接于舌板23将安装孔121露出时,拨动块511抵接于栓机轴12上表面,使得栓机轴12紧贴滑槽一5111。同时拨动块511抵接于栓机轴12后拨动块511于转动槽514内转动,使得拨动块511的上端朝下方转动,以使缓冲弹簧517受到压缩,缓冲弹簧517恢复力作用于拨动块511上使得拨动块511抵紧于栓机轴12,以便栓机轴12穿过拨动块511上的滑槽一5111时进行缓冲,以调整轴向偏移的栓机轴12在缓冲弹簧517的缓冲下,穿过壳体1两侧的安装孔121,从而减少栓机轴12于壳体1内卡死的情况。
参照图12,拨动板51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笼罩于拨动块511上方的定位块一515,定位块一515呈倒立的“U”型。定位块一515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柱516,螺纹柱516穿过定位块一515的一端抵接于拨动块511背对缓冲弹簧517的端面。以使拨动块511拨动舌板23时,螺纹柱516抵接于拨动块511使得拨动块511于转动槽514内的转动范围受到限制,以便于拧动螺纹柱516控制拨动块511转动的行程,从而便于调整缓冲弹簧517的缓冲距离。
参照图10和图12,抵动组件53包括滑移安装于固定板一41上的抵接板531、驱动抵接板531推动的抵动气缸532,抵接板531沿垂直于栓机轴12轴线的方向滑移。
参照图2和图12,抵动气缸532推动抵接板531抵接于滑动块22,使得滑动块22于滑道13内朝锁止弹簧11的方向滑移,使得舌板23转动带动栓机轴12于安装孔121内朝靠近滑道13的一端滑移,直至舌板23将栓机轴12抵接于安装孔121靠近滑道13的一端,以便于后续将按钮31安装于壳体1上。
参照图5和图13,机构一9包括基座91、转动连接于基座91上的转动座912、滑动连接于转动座912上的机械手一911、固定连接于转动座912上驱动机械手一911朝承载机构54滑移的推入气缸913、放置于机械手一911一侧的上料组件一92,推入气缸91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械手一911,机械手一911用于将上料组件一92中的转动板33安装至壳体1上。
参照图6和图13,上料组件一92包括放置于转盘541一侧的振动盘一921、连通于振动盘一921内的上料轨道一922、连通于上料轨道一922远离振动盘一921一端的夹取座一923,基座91上竖直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一924,驱动气缸一924活塞杆竖直朝上和夹取座一923固定连接,驱动气缸一924驱动夹取座一923朝机械手一911移动,以将输送至夹取座一923的转动板33脱离上料轨道一922,进而便于机械手一911的夹取。
参照图2和图13,振动盘一921将若干个转动板33以振动的方式从上料轨道一922振动至夹取座一923内,再启动驱动气缸一924将夹取座一923向上推动至机械手一911的高度,机械手一911为气动夹爪。机械手一911朝夹取座一923转动后,带动转动座912转动。推入气缸913推动机械手一911朝夹取座一923移动,将夹取座一923上的转动板33夹取。机械手一911夹取转动板33后推入气缸913活塞杆收缩,机械手一911夹取转动板33后转动至载物台542上方并和壳体1的安装槽16对齐,推入气缸913带动机械手一911朝安装槽16内滑移,以将转动板33两端推入安装槽16内,实现机械手一911将夹取座一923上的转动板33夹取至壳体1上。
参照图5和图14,机构二8包括上料组件二82、机械手二81、上料组件三84、输送组件75、驱动件85,机械手二81位于上料组件二82和上料组件三84之间,输送组件75位于机械手二81朝向载物台542的一侧,上料组件二82将活动块32朝驱动件85输送,上料组件三84将按钮31朝驱动件85输送,驱动件85驱动机械手二81将活动块32夹持后安装于按钮31上。
参照图2和图14,上料组件二82将活动块32朝机械手二81输送,上料组件三84将按钮31朝输送组件75输送,机械手二81将活动块32安装至按钮31上后夹取至输送组件75上,通过输送组件75将装好活动块32的按钮31输送至机构三7。
参照图14和图15,上料组件二82包括振动盘二821、连通于振动盘二821内的上料轨道二822、连通于上料轨道二822远离振动盘二821一端的夹取座二823。
参照图14和图15,夹取座二823的底部安装有驱动夹取座二823向上升起的驱动气缸二824,振动盘二821将若干个活动块32以振动的方式从上料轨道二822振动至夹取座二823内,再启动驱动气缸二824将夹取座二823朝上方推动,使得夹取座二823上升,夹取座二823上升后夹取座二823的侧壁将上料轨道二822进行封堵,以限制上料轨道二822内的活动块32输送至夹取座二823。以便于驱动件85驱动机械手二81移动至夹取座二823的正上方时停止移动,以对机械手二81的滑移进行定位。机械手二81再向夹取座二823移动,以将夹取座二823上的活动块32夹取至输送组件75的按钮31上。
参照图15,夹取座二82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检测活动块32上是否有橡胶圈321的光纤传感器825,两个光纤传感器825正对橡胶圈321。夹取座二823一侧的光纤传感器825发射信号,另一侧光纤传感器825接收信号。当橡胶圈321位于活动块32上时,光纤传感器825的信号受到阻断,夹取座二823一侧的光纤传感器825接收不到信号,活动块32上则检测有橡胶圈321。当橡胶圈321没有位于活动块32上时,夹取座二823一侧的光纤传感器825接收到信号,活动块32上则检测没有橡胶圈321。
参照图14和图15,夹取座二823背对输送组件7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二826,导向板二826用于集中输送没有橡胶圈321的活动块32。光纤传感器825用于检测夹取座二823上活动块32是否有橡胶圈321,驱动件85驱动机械手二81将套有橡胶圈321的活动块32夹取至按钮31上。光纤传感器825检测不到活动块32上有橡胶圈321,机械手二81夹取没有橡胶圈321的活动块32朝导向板二826丢入,以将没有套好橡胶圈321的活动块32筛选出来。
参照图14,上料组件三84包括振动盘三841、连通于振动盘三841内的上料轨道三842,且输送组件75连通于上料轨道三842,振动盘三841振动将按钮31从上料轨道三842输送至输送组件75上。
参照图14和图16,上料轨道三842靠近输送组件75的底部安装有锁定气缸843,锁定气缸84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锁定柱844,锁定柱844贯穿上料轨道三842的底壁并延伸至按钮31内,以使机械手二81将活动块32安装至按钮31上时,按钮31从上料轨道三842上输送至输送组件75,锁定柱844伸长至上料轨道三842靠近输送组件75一端的按钮31内,将上料轨道三842内进行输送的按钮31锁定。以便机械手二81将上料组件二82上的活动块32安装至输送组件75的按钮31上,输送组件75将安装好活动块32的按钮31输送至机构三7后再次滑移回上料轨道三842处。锁定气缸843活塞杆带动锁定柱844收缩,解除对上料轨道三842内按钮31的锁定,使得按钮31自动上料至输送组件75内。
参照图5和图17,输送组件75背对承载机构54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柱827,机械手二81滑动安装于固定柱827上。固定柱827朝向机构三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轨道二753,输送轨道二753朝机构三7延伸。
参照图5和图17,输送组件75包括在输送轨道二753朝机构三7滑移的装配座751、固定连接于输送轨道二753上驱动装配座751朝机构三7移动的输送气缸752。输送气缸752为无杆气缸,上料轨道三842远离振动盘三841的一端与装配座751相平齐,装配座751位于输送轨道二753靠近固定柱827一端时和上料轨道三842相连通,以便于上料轨道三842上的按钮31输送至装配座751上。同时装配座751为机械手二81朝上料组件三84滑移的定点位置,以便于机械手二81夹取活动块32后将活动块32安装至装配座751的按钮31上。
参照图5和图17,装配座75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移于输送轨道二753上的输送块754。输送气缸752推动装配座751带动输送块754朝机构三7滑移,以将装配好活动块32的按钮31输送至机构三7。机构三7将装好活动块32的按钮31夹取后,输送气缸752推动装配座751朝固定柱827滑移。
参照图17,驱动件85包括带动机械手二81于上料组件二82和上料组件三84之间来回滑移的横向气缸831、带动机械手二81竖直方向滑移的升降气缸832、带动机械手二81将活动块32卡入按钮31内的滑移气缸834。
参照图17,固定柱827远离装配座7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828,横板828朝向输送轨道二753的一侧并排固定连接有两根横移轨道829,横移轨道829上滑移有移动板二83。横向气缸831固定连接于横板828靠近上料组件三84的一侧,横向气缸831驱动移动板二83于横移轨道829上沿水平方向来回滑移。
参照图17,升降气缸832竖直固定连接于移动板二83朝向输送轨道二753的一侧,升降气缸832的活塞杆上水平固定连接有推拉板833。滑移气缸834固定连接于推拉板833背对升降气缸832的一侧,机械手二81竖直固定于滑移气缸834的活塞杆上。
参照图14和图17,当机械手二81将活动块32安装于按钮31上时,升降气缸832推动推拉板833带动机械手二81朝输送轨道二753移动,直至机械手二81移动至夹取座二823内将活动块夹取后,横向气缸831驱动移动板二83滑移至横移轨道829靠近上料轨道三842的一端,以带动机械手二81从输送轨道二753移动至装配座751的正上方。
参照图2和图17,升降气缸832再推动推拉板833带动机械手二81朝装配座751移动,使得机械手二81上的活动块32随机械手二81下降而放入按钮31上的装配槽313内,滑移气缸834活塞杆收缩带动机械手二81朝远离输送轨道二753的方向滑移,使得活动块32滑入按钮31的滑槽314内,从而实现将活动块32自动安装于按钮31上。
参照图5和图18,承载机构54的一侧放置有支撑机构三7的机架58,机架58位于承载机构54和上料组件三84之间,机构三7包括装配于机架58上将按钮31夹取后安装至壳体1上的机械手三71、安装于机架58上带动机械手三71旋转的旋转组件72、安装于机架58上带动机械手三71朝承载机构54移动的推动组件73、安装于机架58上与旋转组件72相邻的按压组件74,按压组件74用于按压按钮31卡接至壳体1上。
参照图18,机架58上竖直固定连接有立柱二581,立柱二581远离机架58的一端横向固定连接有滑轨四582,滑轨四582沿垂直于固定柱827的方向延伸,滑轨四582上滑移连接有固定板二721。
参照图16和图18,旋转组件72包括转动连接于立柱二581上的轮盘722、驱动轮盘722转动的旋转气缸723,旋转气缸723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二721背对轮盘722的侧壁上,且旋转气缸723位于滑轨四582的下方。机械手三71将装好活动块32的按钮31从装配座751上夹取后,旋转气缸723带动轮盘722逆时针转动,使得按钮31呈倾斜向上的状态,进而使得导向块312向上翘起。
参照图18,机械手三71固定连接于轮盘722背对固定板二721的一侧,按压组件74位于轮盘722上机械手三71背对装配座751的一侧,推动组件73位于滑轨四582上。
参照图7和图18,推动组件73包括滑移于滑轨四582上的推动板731、固定连接于滑轨四582上驱动推动板731带动机械手三71朝载物台542滑移的推动气缸733。推动板731沿滑轨四582的长度方向滑移,推动板731上固定连接有滑移于滑轨四582上的滑块四732,固定板二721固定连接于推动板731背对滑轨四582的一侧,推动气缸733位于滑轨四582远离载物台542的一端。
参照图2和图18,推动气缸733推动推动板731带动固定板二721、机械手三71、按压组件74朝载物台542滑移。以将倾斜在机械手三71上的按钮31滑入至壳体1上,此时活动块32位于按钮31上远离导向块312的一端,直至转动板33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滑移至抵接槽332内,且转动板33上的连接槽333朝向橡胶圈321。以使栓机轴12两端的端部位于解锁槽311的正下方,实现装有活动块32的按钮31和壳体1卡接前的位置对准。
参照图18,按压组件74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轮盘722侧壁上的按压气缸741、固定连接于按压气缸741活塞杆上的按压柱742,按压柱742位于倾斜状态按钮31翘起一端的正上方。
参照图2和图18,当推动气缸733推动机械手三71将倾斜的按钮31滑入壳体1上时,使得按钮31以倾斜的状态滑入壳体1,按压气缸741及按压柱742随机械手三71一同朝载物台542滑移。按压柱742位于翘起的导向块312的正上方,按压气缸741启动,驱动按压柱742朝按钮31翘起的一端向下压,使得导向块312卡入导向槽15内、栓机轴12两端的端部滑入解锁槽311内并形成卡接,实现按钮31靠近导向块312一端和壳体1的自动卡接。
参照图7和图18,滑轨四582上靠近载物台5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二591,支撑板二591与滑轨四582相垂直,支撑板二591远离滑轨四582的一端位于载物台542的正上方。支撑板二591上固定连接有将栓机轴12于安装孔121内进行扶正的定位组件59。
参照图18,定位组件59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二591上的定位气缸592、竖直固定连接于定位气缸592活塞杆上的夹持气缸一593、连接于夹持气缸一593远离定位气缸592一端的两个夹持块594,夹持气缸一593和两个夹持块594组成了气动夹爪。
参照图7和图18,两个夹持块594通过夹持气缸一593的驱动而呈夹持或张开的状态,两个夹持块594分别位于夹持气缸一593的两侧处于张开状态,随着定位气缸592驱动夹持气缸一593下滑,使得两块夹持块594分别位于栓机轴12的两端,夹持气缸一593再驱动两块夹持块594朝栓机轴12移动,以使夹持块594抵接于栓机轴12的两端使得栓机轴12于安装孔121内滑移并形成扶正。
参照图18,滑轨四582上位于支撑板二591背对推动气缸7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三61,支撑板三61与滑轨四582相垂直,支撑板三61远离滑轨四582的一端位于壳体1远离按压柱742一端的正上方。支撑板三61上固定连接有将壳体1抵紧于载物台542上的抵接组件6。
参照图7和图18,抵接组件6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三61远离滑轨四582一端的抵接气缸62、固定连接于抵接气缸62活塞杆上的抵接柱63。当推动气缸733将倾斜的按钮31推入壳体1上时,抵接气缸62活塞杆伸长,带动抵接柱63朝壳体1移动,直至抵接柱63抵接于壳体1远离按钮31的一端,使得壳体1抵紧于载物台542上,减少壳体1在推动组件73的推动下于载物台542上朝远离机械手三71方向滑移。
参照图5和图19,机构三7远离上料组件三84的一侧放置有支撑柱一93,支撑柱一93靠近转盘541的边缘设置,衔接组件94安装于支撑柱一93上且与载物台542相对齐。
参照图20,衔接组件94用于将转动板33抵紧于活动块32和壳体1之间,使得转动板33抵接于抵接槽332形成转动连接。衔接组件94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柱一93上的衔接气缸943、固定连接于衔接气缸943活塞杆上并滑动连接于支撑柱一93上的夹紧气缸942、固定连接于夹紧气缸942活塞杆上的夹持气缸二946、固定连接于夹持气缸二946上将活动块32和按钮31夹紧的夹紧块941。夹紧块941夹持于活动块32使得活动块32和按钮31发生相对运动,直至活动块32和按钮31相抵接。衔接气缸943推动夹紧气缸942带动夹持气缸二946朝载物台542滑移。夹紧气缸942的活塞杆竖直朝下,以使夹持气缸二946和夹紧块941均位于夹紧气缸942下方。夹持气缸二946和夹紧块941组成了气动夹爪,夹持气缸二946驱动夹紧块941张开后或关闭。
参照图20,支撑柱一93上竖直固定连接有位于载物台542上方的固定气缸一944,固定气缸一944位于夹紧气缸942背对衔接气缸943的一侧。固定气缸一944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抵接于载物台542上壳体1的固定杆一945,固定气缸一944推动固定杆一945将壳体1压紧于载物台542上,减少壳体1于载物台542上的滑动,以便于夹紧块941夹紧活动块32和按钮31进行推动。
参照图20,支撑柱一93远离载物台542的一端横向固定连接有滑轨五955,滑轨五955上滑移有滑移板三956,夹持气缸二946固定连接于滑移板三956上,衔接气缸94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滑移板三956上的侧壁上。
参照图2和图20,衔接气缸943驱动滑移板三956带动夹紧气缸942朝载物台542的方向推动,使得夹紧块941位于活动块32和按钮31的正上方,夹紧气缸942再驱动夹持气缸二946向下滑移,直至夹紧块941位于活动块32和按钮31宽度方向的两侧。夹持气缸二946带动夹紧块941将活动块32朝按钮31的端部滑移,以将活动块32抵紧于和按钮31,衔接气缸943活塞杆伸长,带动滑移板三956于滑轨五955上朝靠近载物台542的方向滑移,进而带动夹紧气缸942、夹持气缸二946朝靠近固定气缸一944的方向滑移,以使夹紧块941夹紧抵接在一起的活动块32和按钮31朝壳体1卡接槽212的方向卡入。使得活动块32上的橡胶圈321卡入转动板33上的连接槽333内,同时转动板33宽度方向的两端抵接于活动块32和按钮31上的抵接槽332内,使得转动板33转动连接于活动块32和按钮31之间,实现活动块32和按钮31通过转动板33的转动连接而与壳体1进行衔接。
参照图19和图21,支撑柱一93的一侧放置有支撑板四957,检测机构96安装于支撑板四957上。检测机构96包括滑移于支撑板四957上检测插入力的插入组件961、滑移于支撑板四957上检测解锁力的解锁组件962、固定连接于支撑板四957和支撑柱一93之间的固定组件963,解锁组件962安装于支撑板四957上位于插入组件961的一侧,且解锁组件962向上延伸至插入组件961的上方。
参照图3和图21,固定组件963包括支撑柱二9631、固定连接于支撑柱二9631上的固定气缸二9632、固定连接于固定气缸二9632活塞杆上的固定杆二9633,固定杆二9633位于壳体1的上方。固定气缸二9632驱动固定杆二9633朝载物台移动,直至固定杆二9633和壳体1上与活动块32相邻的顶壁相抵接,使得壳体1受到固定杆二9633的抵接后抵紧于载物台542上,以便插入板9611和解锁板9621对安全带锁扣的插入力和解锁力进行检测。
参照图3和图21,插入组件961包括滑移于支撑板四957上的插入板9611、固定连接于插入板9611上的压力传感器一9612、固定连接于插入板9611上的插扣9614、固定连接于支撑板四957上驱动插入板9611将插扣9614插入安全带锁扣内的插入气缸9613,插入气缸9613的活塞杆抵接于插入板9611的侧壁上将插入板9611朝壳体1推动。
参照图3和图21,插扣9614位于插入板9611远离插入气缸9613的一端,插扣9614与开口17相对齐,以便插入气缸9613驱动插入板9611带动插扣9614插入壳体1内与滑动块22相抵接,使得滑动块22朝远离开口17的方向滑移,并使得锁止弹簧11恢复力作用于舌板23上,舌板23随滑动块22的滑移朝卡接孔14内转动,以将栓机轴12从按安装孔121的上端滑移至下端。进而使得卡扣21转出卡接孔14将插扣9614卡接。
同时插扣9614推动滑动块22时,锁止弹簧11的弹力作用于滑动块22上,滑动块22抵接于插扣9614上将压力传递给压力传感器一9612,压力传感器一9612接收滑动块22抵接于插扣9614的压力信号,直至卡扣21转出卡接孔14将插扣9614卡接,插扣9614受到滑动块22的抵接力消失,压力传感器一9612接收到插扣9614插入开口17内所受到的最大压力信号,从而检测出安全带锁扣的插入力。
参照图3和图21,解锁组件962包括滑移于插入板9611上方的解锁板9621、固定连接于解锁板9621上的压力传感器二9622、固定连接于压力传感器二9622上和按钮31相抵接的解锁柱9624、固定连接于支撑板四957上驱动解锁板9621带动解锁柱9624将按钮31朝壳体1内按压的解锁气缸9623。解锁柱9624远离压力传感器二9622的一端和按钮31相对齐,以便解锁气缸9623驱动解锁板9621带动解锁柱9624与按钮31相抵接,使得按钮31将栓机轴12从安装孔121的下方推动至上方,以便于锁止弹簧11作用于舌板23上将滑动块22朝按钮31的方向滑移,以使卡扣21受到活动块32的抵接后从卡接孔14内转出,以解除安全带锁扣的锁定。在解锁柱9624将按钮31朝壳体1内抵接时,压力传感器二9622接收解锁柱9624传来的压力信号,直至卡扣21从卡接孔14内转出时,压力传感器二9622接收到最大压力信号,使得按压按钮31将安全带锁扣解锁的按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二9622接收,以便于检测安全带锁扣的解锁力。
参照图21,支撑板四957上固定连接有与插入板9611相邻的检测块964,插入板9611靠近插入气缸9613的一端朝检测块964的方向延伸直至与检测块964相对应,插入板9611朝向检测块96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检测弹簧965,检测弹簧965远离插入板96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检测块964上,检测块964朝向插入板961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966,插入板9611靠近插入气缸9613的一端朝位移传感器966延伸并和位移传感器966相对应。
当插入气缸9613推动插入板9611将插扣9614插入开口17内时,插入板9611靠近插入气缸9613的一端朝位移传感器966滑移,使得位移传感器966和插入板9611之间的距离减小。插入气缸9613未启动时,位移传感器966和插入板9611之间的距离为初始值,当插入板9611带动锁扣插入开口17内形成卡接时,检测弹簧965受到插入板9611的抵接而压缩。插入板9611朝位移传感器966滑移直至抵接于位移传感器966,使得位移传感器966和插入板9611之间的距离为零,此时位移传感器966和插入板9611之间的距离为记录值,通过比较位移传感器966的初始值和记录值即可得出插扣9614插入开口17内形成卡接的行程。插入气缸9613收缩后,检测弹簧965恢复力作用于插入板9611上带动插扣9614脱离于开口17,以完成插入板9611带动插扣9614插入壳体1内的行程检测。
参照图21,支撑板四957靠近插入板96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光电传感器967,两个光电传感器967沿插入板9611的滑动方向并排设置。插入板9611远离解锁气缸96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968,光电传感器967上开设有供插块968滑移的通槽969,以通过通槽969的一个槽壁上发射信号,另一个槽壁接收信号来检测插扣9614的插入和脱离。当插入气缸9613抵动插入板9611带动插扣9614卡入壳体1内时,插入板9611上的插块968依次经过两个光电传感器967。当插入气缸9613活塞杆收缩时,检测弹簧965恢复力作用于插入板9611并带动插入板9611再次经过两个光电传感器967,则表示插入板9611插入和拔出壳体1正常。当插块968只经过一个光电传感器967时,则表示插入板9611上的插扣9614未和壳体1卡接或分离,以通过两个光电传感器967的信号通断来检测插入板9611带动插扣9614和壳体1卡接或分离。
参照图19,下料机构97包括靠近载物台542安装的机械手五971、驱动机械手五971进行夹取壳体1的驱动组件972、位于机械手五971下方与载物台542相对应的传送组件973,机械手五971为气动夹爪。
参照图19和图22,传送组件973背对支撑板四95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三974,支撑柱三974的顶端横向固定连接有滑轨六975,驱动组件972包括滑移于滑轨六975上的驱动气缸四9721、固定连接于驱动气缸四9721活塞杆上的转动气缸9722、固定连接于滑轨六975上推动驱动气缸四9721朝传送组件973滑移的驱动气缸五9723,驱动气缸五9723为无杆气缸,机械手五971固定连接于转动气缸9722上。
参照图22,机械手五971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柱9711,弹性柱9711抵接于壳体1靠近传送组件973的一端。驱动气缸五9723启动,带动驱动气缸四9721朝载物台542移动,转动气缸9722带动机械手五971转动,以使机械手五971位于载物台542壳体1的正上方。驱动气缸四9721启动,带动机械手五971张开并朝壳体1移动,直至弹性柱9711抵接于壳体1靠近支撑柱三974的另一端,使得壳体1受到弹性柱9711的抵接将壳体1位于机械手五971下方的一端向上翘起,以将壳体1脱离于载物台542的固定。再驱动气缸四9721带动机械手五971将壳体1夹住,驱动气缸五9723活塞杆收缩,带动机械手五971夹持着壳体1朝传送件移动,以将壳体1平稳的输送至传送组件973上。
参照图19和图22,传送组件973包括传送台9733、缠绕于传送台上的传送带9731、设置于传送带9731下方驱动传送带9731进行传送的传送电机9732,传送电机9732启动带动传送带9731朝远离机械手五971的方向输送,以将机械手五971夹取的安全带锁扣进行自动输送并收集。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组装安全带锁扣时,通过上料组件四56自动输送栓机轴12后,经过机械手四552夹取至推送组件52内,利用拨动组件51将舌板23拨动至壳体1一侧,以将安装孔121露出,最后通过推送组件52推送将栓机轴12安装于壳体1内。
承载机构54启动,将装好栓机轴12的壳体1朝上料组件一92输送,通过上料组件一92自动输送转动板33后,经过机械手一911将转动板33夹取至壳体1内。上料组件二82自动输送活动块32至输送组件75,上料组件三84自动输送按钮31至输送组件75,经过机械手二81将活动块32安装至按钮31上。
输送组件75将装好活动块32的按钮31输送至机械手三71,机械手三71夹取后经过旋转组件72的驱动后带动按钮31逆时针旋转至倾斜向上的状态。装有转动板33的壳体1随转盘541转动至与机械手三71相对应,推动组件73推动倾斜状态的机械手三71带动按钮31卡入壳体1上,并通过按压组件74将按钮31翘起的一端朝壳体1内按压。以将按钮31完全卡入壳体1内,实现安全带锁扣的自动组装,缩短安全带锁扣组装的时间,以便安全带锁扣的自动组装,从而提高安全带锁扣的组装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541)、若干设置于所述转盘(541)上用于固定壳体(1)的载物台(542)、设置于转盘(541)下方驱动所述转盘(541)转动的输送电机(543),还包括沿所述转盘(541)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将栓机轴(12)安装至壳体(1)内的安装机构(5)、将转动板(33)安装至壳体内的机构一(9)、将活动块(32)安装至按钮(31)上的机构二(8)、将装好活动块(32)的按钮(31)安装至壳体(1)上的机构三(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5)包括机座(4)、设置于所述机座(4)上拨动卡扣件(2)将安装孔(121)露出的拨动组件(51)、设置于所述拨动组件(51)背对所述转盘(541)的一侧的推送组件(52)、设置于所述拨动组件(51)一侧的抵动组件(53),所述推送组件(52)用于将栓机轴(12)推送至壳体(1)的安装孔(121)内,所述抵动组件(53)用于推动卡扣件(2)带动栓机轴(12)于安装孔(121)内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组件(51)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机座(4)上的拨动气缸(512)、设置于所述拨动气缸(512)活塞杆上的拨动板(513)、设置于所述拨动板(513)上抵接于舌板(23)的拨动块(511),所述拨动块(511)抵接于舌板(23)背对锁止弹簧(11)的一侧,所述推送组件(52)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4)上输送栓机轴(12)的输送轨道一(521)、滑移于输送轨道一(521)内的推送板(523)、设置于所述机座(4)上驱动所述推送板(523)推动的推送气缸(524),所述输送轨道一(521)和壳体(1)的安装孔(121)相对齐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一(9)包括基座(91)、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91)上的机械手一(911)、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一(911)下方输送转动板(33)的上料组件一(92),所述上料组件一(92)包括振动盘一(921)、连通于所述振动盘一(921)的上料轨道一(922)、连通于所述上料轨道一(922)并位于所述机械手一(911)下方的夹取座一(923),所述机械手一(911)用于将所述上料组件一(92)中的转动板(33)安装至所述转盘(541)上的壳体(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二(8)包括机架(58)、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一(911)与所述机架(58)之间的机械手二(81)、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二(81)与所述机构三(7)之间的输送组件(75)、设置于所述输送组件(75)一侧用于驱动机械手二(81)动作的驱动件(85),所述输送组件(75)包括输送轨道二(753)、于所述输送轨道二(753)内朝所述机构三(7)滑移的装配座(751)、设置于所述机架(58)上驱动所述装配座(751)朝机构三(7)滑移的输送气缸(752),所述机械手二(81)用于将套有橡胶圈(321)的活动块(32)安装于按钮(31)上,所述输送组件(75)用于将安装好活动块(32)的按钮(31)输送至所述机构三(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三(7)包括位于所述输送组件(75)和所述转盘(541)之间的机械手三(71)、设置于所述机架(58)上带动所述机械手三(71)旋转的旋转组件(72)、推动所述旋转组件(72)带动所述机械手三(71)朝所述转盘(541)移动的推动组件(73)、按压按钮(31)将解锁按键(3)卡接至壳体(1)上的按压组件(74),所述机械手三(71)用于夹取所述输送组件(75)上装有活动块(32)的按钮(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72)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58)上的轮盘(722)、驱动所述轮盘(722)转动的旋转气缸(723),所述机械手三(71)设置于所述轮盘(7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三(71)背对所述输送组件(75)的一侧设有支撑柱一(93),所述支撑柱一(93)上设有与所述转盘(541)相对齐的衔接组件(94),所述衔接组件(94)用于将转动板(33)和活动块(32)产生衔接作用,所述衔接组件(94)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载物台(542)一侧的夹紧块(941)、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一(93)上驱动所述夹紧块(941)夹紧活动块(32)和按钮(31)的夹紧气缸(942)、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一(93)上驱动所述夹紧气缸(942)朝所述转盘(541)推动的衔接气缸(94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一(93)远离所述机械手三(71)的一侧设有支撑板四(957),所述支撑板四(957)上设有检测安全带锁扣插入力和解锁力的检测机构(96),所述检测机构(96)包括设置于支撑板四(957)上检测插入力的插入组件(961)、设置于所述插入组件(961)上方检测解锁力的解锁组件(96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四(957)一侧用于将壳体(1)固定于所述转盘(541)上的固定组件(96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四(957)远离所述支撑柱一(93)的一侧设有下料机构(97),所述下料机构(97)包括夹取组装好的壳体(1)的机械手五(971)、驱动所述机械手五(971)进行夹取的驱动组件(972)、与所述转盘(541)相对齐的传送组件(973)。
CN202110026835.4A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 Active CN112841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6835.4A CN112841819B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6835.4A CN112841819B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1819A true CN112841819A (zh) 2021-05-28
CN112841819B CN112841819B (zh) 2022-08-09

Family

ID=76001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6835.4A Active CN112841819B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181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054A (zh) * 2022-01-04 2022-04-08 乐清市旭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键盘按键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15106774A (zh) * 2022-06-29 2022-09-27 镇江合力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零件组装加工工作站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5177A (en) * 1988-02-09 1989-03-28 Mackew James Automatic time-delayed release buckle
KR100843566B1 (ko) * 2007-04-30 2008-07-30 조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시트벨트용 버클의 자동조립장치
CN102059542A (zh) * 2009-11-13 2011-05-18 上海龙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壳装配机
CN104353995A (zh) * 2014-10-27 2015-02-18 苏州菱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带扣装配线
CN208813155U (zh) * 2018-06-30 2019-05-03 浙江顶立添翼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舌及安全带锁扣总成
CN109877582A (zh) * 2019-04-15 2019-06-14 宁波慧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锁扣总成装配设备
CN109907433A (zh) * 2019-03-19 2019-06-21 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扣
CN209110489U (zh) * 2018-11-19 2019-07-16 南京中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插锁的锁芯检查和按钮组装机构
CN110051086A (zh) * 2019-04-15 2019-07-26 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扣
CN209931654U (zh) * 2019-03-19 2020-01-14 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扣
CN111185757A (zh) * 2020-03-04 2020-05-22 许昌学院 一种安全带卷收器自动组装工艺
CN210731557U (zh) * 2019-11-13 2020-06-12 苏州智必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安全带锁扣组装设备用组装机构
CN210937962U (zh) * 2019-11-13 2020-07-07 苏州智必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安全带锁扣组装设备
CN211490424U (zh) * 2019-12-31 2020-09-15 苏州智利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锁扣组装设备
CN111993052A (zh) * 2020-10-13 2020-11-27 梁浩贤 一种安全带锁扣的装配系统
CN112122922A (zh) * 2020-09-27 2020-12-25 浙江新宝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
CN112171265A (zh) * 2020-09-23 2021-01-05 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开关滑盖装配设备及滑动开关装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5177A (en) * 1988-02-09 1989-03-28 Mackew James Automatic time-delayed release buckle
KR100843566B1 (ko) * 2007-04-30 2008-07-30 조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시트벨트용 버클의 자동조립장치
CN102059542A (zh) * 2009-11-13 2011-05-18 上海龙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壳装配机
CN104353995A (zh) * 2014-10-27 2015-02-18 苏州菱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带扣装配线
CN208813155U (zh) * 2018-06-30 2019-05-03 浙江顶立添翼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舌及安全带锁扣总成
CN209110489U (zh) * 2018-11-19 2019-07-16 南京中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插锁的锁芯检查和按钮组装机构
CN209931654U (zh) * 2019-03-19 2020-01-14 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扣
CN109907433A (zh) * 2019-03-19 2019-06-21 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扣
CN110051086A (zh) * 2019-04-15 2019-07-26 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扣
CN109877582A (zh) * 2019-04-15 2019-06-14 宁波慧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锁扣总成装配设备
CN210731557U (zh) * 2019-11-13 2020-06-12 苏州智必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安全带锁扣组装设备用组装机构
CN210937962U (zh) * 2019-11-13 2020-07-07 苏州智必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安全带锁扣组装设备
CN211490424U (zh) * 2019-12-31 2020-09-15 苏州智利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锁扣组装设备
CN111185757A (zh) * 2020-03-04 2020-05-22 许昌学院 一种安全带卷收器自动组装工艺
CN112171265A (zh) * 2020-09-23 2021-01-05 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开关滑盖装配设备及滑动开关装配系统
CN112122922A (zh) * 2020-09-27 2020-12-25 浙江新宝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
CN111993052A (zh) * 2020-10-13 2020-11-27 梁浩贤 一种安全带锁扣的装配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054A (zh) * 2022-01-04 2022-04-08 乐清市旭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键盘按键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14290054B (zh) * 2022-01-04 2023-08-01 乐清市旭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键盘按键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15106774A (zh) * 2022-06-29 2022-09-27 镇江合力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零件组装加工工作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1819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1819B (zh) 一种安全带锁扣组装装置
CN106392624B (zh) 一种锁芯自动组装设备
CN105731088A (zh) 自动测试机
CN106953478B (zh) 马达外壳组件自动组装机
CN214444331U (zh) 一种栓机轴组装设备
CN112678460B (zh) 两工位全自动等离子上下料装置
CN113725133A (zh) 一种引线框架进料输送装置
CN214291773U (zh) 一种解锁按键组装设备
CN113707496B (zh) Arm推片线圈组立设备
CN214053561U (zh) 产品的支架与基座组装检测设备
CN115383429B (zh) 一种多功能锁拆卡扣组件、锁拆方法及装置
CN217254220U (zh) 上盖装配机
CN218081359U (zh) 一种单向阀自动化组装设备
CN216425995U (zh) 数据线接头检测自动化上料定位系统
CN212263752U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模组的多通道贴合组装设备
CN112193812B (zh) 载具拼板上下料设备
CN113290310A (zh) 一种能够自动实现线柱上料的芯片线柱连续焊接机构
WO2022021861A1 (zh) 分段式送卡机构和方法
CN112024809A (zh) 一种全自动弹簧铆接机
CN217446893U (zh) 一种自动拔马钩机
CN218260625U (zh) 一种载具上料设备以及摆盘设备
CN217932727U (zh) 一种扫码检测装置
CN211465363U (zh) 一种粉盒外盖自动组装装置
CN214685082U (zh) 装配机
CN215624833U (zh) 两工位全自动等离子上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