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67A - 二维三维两用印相机 - Google Patents

二维三维两用印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67A
CN1128067A CN95190205A CN95190205A CN1128067A CN 1128067 A CN1128067 A CN 1128067A CN 95190205 A CN95190205 A CN 95190205A CN 95190205 A CN95190205 A CN 95190205A CN 1128067 A CN1128067 A CN 1128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print material
printer
dimensional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0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K·卢
N·L·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mag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Imag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mag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Imag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8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 G03B27/52Details
    • G03B27/58Baseboards, masking frames, or other holders for the sensi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14Prin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vers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recor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6/00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 G03B2206/004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using markings on the photographic material, e.g. to indicate pseudo-panoramic expo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Type Copiers In General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可以用来印制不同规格的二维及三维照片的两用印相机,其中至少装有两种相机材料箱(80,90),分别供应一或多种宽度的二维和三维印相材料。一个框架(100)依照印相的方式和规格被移动到其中一个印相材料箱以提取一段印相材料。同一个框架在印制三维照片时将印相材料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变焦镜头(65)或者一些投影镜头(131,132,133)中的一个被选用来将记录在摄影软片(30)上的一个或多个图象投影到印相材料(110)上。一个化学处理器(120)也包含在这个印相机中,以使照片的冲洗成为在线印相过程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二维三维两用印相机
发明领域
一般说来,本发明涉及印制照片用的光学器械。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印相机,可被用来在普通相纸上印制二维(2D)照片及在凹凸式印相材料上印制三维(3D)照片。
发明背景
微透镜型三维照相术的基本过程,包含由横向分开排列的一些要害点获取一个景物的不同视角的许多图象,并且将这些图象记录在摄影软片上。在印相时,不同视角的图象经过一个投影镜头,以不同的投影角度投影在凹凸式印相材料上,从而将这些图象压缩在印相材料上的每一微透镜中,并在微透镜下面的感光表面上形成线状图象。
三维印相过程曾在一些书籍和专利公开中有详细的讨论。尤其是美国专利5,028,950(Fritsch)公开了一种双级式三维印相机,其中对软片上记录图象的检验是在一个“校订站”上面进行,而对每个图象的投影,则在称为“影印站”的一个分开的光学/机械阶段进行;美国专利4,903,069(Lam)则公开一种三维印相方法,其中在摄影时将一种可由机器读出的码印在软片上,以表明调焦的距离,并且利用这个调焦距离来对准印相材料上被投影的图象。
在三维印相时,为了以不同的角度对一组不同视角的图象进行投影,这些不同视角的图象必须按顺序移入印相机光源下面的曝光位置。而且投影镜头和印相材料必须相对印相位置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以改变投影角度。
在印制二维照片时,由于只涉及景物的一个视图,所以投影镜头和相纸在印相过程中是不动的。
二维印相与三维印相除了印相程序不同之外,印相材料也是不同的。因此,现有的二维印相机不能用来印制三维照片;而且现有的三维印相机也不能用来印制二维照片。目前,人们必须利用专用的二维印相机来印制二维照片,并且利用专用的三维印相机来印制三维照片。因此,最好能提供一种两用的印相机来既印制二维又印制三维照片,从而可以节省时间、金线和场地。再者,这种两用印相机如果能够用来印制不同规格的照片则更有利。本发明着重就是提供这种两用的印相机。
发明概述
简单说来,依照本发明最佳形式的两用印相机,包括一种用来贮存与供应二维印相材料(普通相纸)和三维印相材料(凹凸型的印相材料)的装置。这种贮存与供应装置包括许多印相材料箱,分别贮存不同宽度和类型的二维和三维印相材料。此处“类型”一词是指三维印相材料的物理和光学特性,如印相材料厚度、印相材料上每一微透镜的宽度和总视角。存在许多公知类型的二维印相材料。此印相机进一步包括一种与印相材料贮存供应装置相连的可移动框架,用来将二维印相材料支承在一定位置以印制二维照片,将三维印相材料输送到不同的位置以印制三维照片。这种两用印相机还包括一个软片运载装置,用来将摄影底片输送到照明光源下方的曝光位置。一个可移动的、可变放大率的投影镜头装置,被提供来把二维图象逐一投影在印相材料上。依照本发明的两用印相机,可被用来既印制不同规格的二维又印制不同规格的三维照片。尽管事实上二维印相和三维印相甚为不同,但印相机里的许多元件是可为二维印相和三维印相共用的。
最好是让光源和印相材料贮存供应装置保持不动。在印制三维照片时,录存在软片上的一个景物的不同视角的图象画面必须由软片运载装置移入曝光位置来曝光,而且投影镜头装置和一段三维印相材料被输送到不同的位置,使得每一个图象画面能以不同的角度投影到印相材料上。在印制二维照片时,对比起来,投影镜头和二维印相材料在印制时是不动的。由于印相材料贮存供应装置在印相机中保持不动,故必须让可移动的框架依照印制方式和规格移动到其中一个印相材料箱中提取印相材料。这个框架也被用来将印相材料输送到适当的印相位置。尤其是在三维印相时,三维印相材料在印相过程中被此框架移动到不同的位置。
最好是在印相机中包括一个化学处理器,以使照片的冲洗作为在线印相过程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两用印相机,其优点是体积小,操作简单和经济,而且可以节省时间和场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印相机,既可用来印制二维又可用来印制三维的许多不同规格和类型的照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制不同规格的二维与三维照片的两用印相机,采用这种印相机,操作人员不必在印制一种照片转到另一种照片时用手工操作的方法更换印相材料。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的印相机,使操作人员在印制不同类型和规格的二维照片时,不必以手工操作的方式将一种类型或规格的二维印相材料用另一种替换。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的印相机,使操作人员在印制不同类型和规格的三维照片时,不必以手工操作方式将一种类型或规格的三维印相材料用另一种替换。
上述这些以及其他一些有关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在结合附图阅读下述的说明之后,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两用印相机概略图;
图2a至2c是图1的印相机中软片运载部分概略图,用来表示印相过程中将软片夹紧用的底片夹;
图3是其上装有投影镜头、快门、光圈以及其控制机构的投影平台概略图;
图4是用来获取图象的光学部件的概略图;
图5是其上装有获取图象用的光学器械、投射镜头、快门、光圈以及有关的控制机构的光学平台概略图;
图6是一种改进的光学平台概略图,其上装有一个包含许多投影镜头的旋转台,用以替代单个投影镜头;
图7是框架的概略图,此框架用来从一个印相材料箱中提取一段印相材料,并且在印相过程中将此印相材料夹持和运送;
图8是印相材料箱的概略图解;
图9a至图9c表示在一种有代表性的三维印相过程中此印相机中各种元件所处的不同位置;
图10表示由一部有混合版式的照相机拍摄的软片上,印有二维、三维识别码的实例;
图11是一个软片运载装置的局部断开视图,表示用以辨认二维、三维码的模式识别机构实例。
发明的详细描述
在图1中,数字20表示软片运载装置,其上嵌入一段、一卷或多卷软片并将此软片运送到一适当的位置进行曝光。该软片可能包括用以印制二维照片的二维底片,或者用以印制三维照片的三维底片。特别是,每一组三维底片都包含有同一景物之不同视角的许多图象画面。数字10表示光源,此光源的输出顾及到彩色平衡而由计算机35依照底片的颜色和密度加以控制。数字40表示一个光学部件,其中包括作为印相过程一部分的用来获取底片图象的元件。数字60,65与67分别表示光圈、投影镜头和快门。数字80与90表示两个印相材料箱,分别贮存与供应印制二维与三维照片用的印相材料。应当理解,此印相机中可以装有更多的印相材料箱,以便贮存不同宽度的二维和/或三维的印相材料,以印制不同规格的照片。而且,这些印相材料箱可以上下堆叠,以替代并排的安装。数字100表示一个框架,用来由印相材料箱之一中提取一段印相材料110,并且在整个印相过程中将此印相材料夹持在框架上的适当位置。数字120表示一个化学处理器用来冲洗由框架释下的影印后的已曝光的印相材料。数字51与52表示两个视频监视器。最好是用一个视频监视器来显示图象,另一个用来显示文字。
光源最好是固定的,光源下面的位置被选定作为曝光的位置,图象画面就定位在此位置,以使此图象能够通过投影镜头投影到夹持在框架上的印相材料片段上。
为了解释方便起见,让我们指定箱80贮存二维印相材料而箱90用来贮存三维印相材料。而且印相机中各元件的运动方向,是由三个互相垂直的轴X,Y与Z表示。应当指示的是,三维印相材料上面的微透镜是细长的半圆柱形透镜,其中每个微透镜都有一个纵轴和一个横轴。假定纵轴与Y轴平行。在印制二维照片时,当框架100从箱80中提取一段印相材料并将其夹紧在适当位置,图象的投影就可以即刻开始。当图象投影完成时,便可将已曝光的印相材料直接释放到化学处理器120中进行处理。但在印制三维照片时,框架100从箱90中提取一段印相材料并夹紧在适当位置之后,在印相过程中还要将此印相材料移送到不同的位置进行曝光。框架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微透镜的横轴垂直。
使用这种两用机,照片冲洗店可以利用一部印相机来印制不同规格的二维与三维照片。与采用二部或多部专用的印相机比较,采用一部两用印相机最明显的好处是装备成本低,占地小以及操作简便。
虽然事实上二维印相与三维印相之间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但依照本发明的两用印相机中许多机械的、光学的以及计算用的元件,可以使用在两种印相过程。这种元件将在下面分别叙述。
1.光源——一种即可用于二维又可用于三维印相的光源。
2.软片运载装置——软片运载装置是一个机械部件,用来将一个底片或者一组底片中的每个图象画面移送到光源底下的曝光位置进行曝光。一般来说,用于二维印相的底片规格不同于三维印相的。例如利用单镜头照相机在135软片上拍摄的二维底片,通常采用“全画面”的规格,而利用多镜头照相机在135软片上拍摄的三维底片,通常采用“半画面”的规格。而且,如果利用二维三维两用照相机来拍二维和三维照片,则同一卷软片上记录的底片规格将是混合性的规格(即全画面与半画面的混合)。
软片运载装置的设计最好是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底片规格,只要软片是同一种宽度。在此情形下,不同卷的软片可以连接起来以便印相用。为使同一部印相机可以用不同宽度的软片(诸如110,120软片等)来印制照片,软片运载装置的设计要令其能够由印相机取下和替换。应当理解,软片的移动通常还需要其他机械元件如辊、卷轴和马达等,但图中末予表示。
3.图象获取与分析用的装置—如图4所示的电子摄象机,诸如CCD摄象机,可被用来获取底片上的图象。获取的图象可以显示在视频监视器上以便观察,或者被一个画面捕取线路板将之数据化并且输送到计算机中心分析颜色和密度。在这种两用印相机中,将只需要一种分析颜色和密度的方法用于分析二维底片和三维底片。为了使用电子摄象机的全部解像能力,最好在电子摄象机上用一个可变焦距的镜头,使得电子摄象机对于任何规格的底片都能够看到图象的全部画面。因此,电子摄象机可以配备以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如图4所示。再者,在三维印相时,景物之不同视角的各个图象需要参照各图象中的一个共同点(即关键被摄物)适当地对准。同一个电子摄象机也可以用来在此关键被摄物周围仅获取不同视角的各个图象的一小部分,并且将此图象信息输送给计算机53以为对准图象用。
4.投影镜头—原则上说,用一投影镜头可以用来印制不同大小的二维照片和三维照片。这个投影镜头必需适用于不同的放大率。达成这个需求的一种作法是采用一种变焦镜头以及连带的变焦控制机构,如图3与图5所示。另一种作法是在一个平台或一个旋转台上安装一组不同焦距的镜头,如图6所示,这个平台或旋转台可以运动到一个适当的位置,以便根据需要的放大率选择投影镜头。要注意的是,在印制三维照片时,投影镜头必须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以改变投影的角度。因此,用在这个两用印相机中的每个投影镜头都必须能够覆盖所需的投影角度。应当理解,快门和光圈可以机械方式与投影镜头或者镜头部件相连以控制曝光,并且在印制三维照片时移动到不同的位置。
5.印相材料的供应—因为印制二维照片与印制三维照片所用的印相材料是不同的,所以最好是把这些印相材料贮存在不同的箱中。而且,可能需要更多的箱来贮存不同宽度的印相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在转换印相方式或改变倍数时,就毋需改换印相材料。最好是把印相材料箱固定地装在印相机中,并由一个可移动的框架从一适当的材料箱中提取一段印相材料。另一种作法是采用可移动的材料箱,使其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来将一段印相材料供给框架。当只印制三维照片时,则在印相机中可以安装包含不同规格或类型的三维印相材料的两或更多个材料箱。同样,当只印制二维照片时,在印相机中可以安装包含不同类型和规格的二维印相材料的两或更多个材料箱。
6.化学处理器—最好是在这个两用印相机中安装一个化学处理器,使得照片的冲洗作为在线印相过程的一部分。如果两种印相材料的感光乳剂是相容的,则只需一个化学处理器来处理二维和三维照片。可是,不同类型的印相材料可能需要不同的冲洗时间。所以这个化学处理器可能需要装有不同速度的运送机构。
在这个两用印相机中,印相的模式可以由操作人员根据软片上的底片规格来选择,或者由一种模式识别机构根据软片上在拍照时曝光录存的一种可由机器阅读的码来选择。当然,只有具有码产生设备的照相机才能够将这类码录存在软片上。
图2a至2c表示一个软片运载装置20,其中底片夹21在印相时用来将软片夹持在适当位置。底片夹上开口的宽度足以容纳不同规格的底片。此软片运载装置由马达16驱动,使得软片可以沿X轴移动。在印制二维照片时,用来印制二维照片的底片通常是被移入曝光位置之后才为底片夹夹持。在二维印相过程中,软片运载装置不需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在三维印相时,软片运载装置需沿X轴移动,以使每个不同视角的图象顺序地移入曝光位置来通过投影镜头投影在印相材料上。在三维印相时,马达15也用来调整底片沿Y方向的位置,使得所有不同视角的图象在投影在印相材料上之前,根据图象中的一个共同点来作适当的互相对准。被底片夹21夹持在适当位置的软片可以用手工的方法放松或由机械装置自动放松,使得不同的底片或底片组能够移入软片运载装置。应当理解,软片是由诸如辊、卷轴和马达之类机械元件带动作与底片夹相对的运动,这些元件未予图示。为了使得不同规格的摄影软片如110,120与135可以在此印相机中印相,软片运载装置可以从印相机上拆除,以便由另一个不同软片规格的软片运载装置替换。
图2a表示一个软片运载装置,其中底片夹21中嵌有二维底片规格的软片30。数字31表示软片上的一帧二维底片,被夹持在曝光位置。如果这些二维底片是利用一部35毫米照相机在135软片上拍摄的,那么图象画面的规格通常是被称为全画面的规格。
图2b表示一个软片运载装置,其中底片夹21中嵌有三维底片规格的软片32,数字33,34与35表示用来构成一幅三维照片的一个景物之不同视角的三维图象。如果这些三维底片是利用一部多镜头照相机使用135软片拍摄,那么图象画面是半画面,大约是全画面尺寸之半。应当理解,用来构成一幅三维照片的一组底片中画面或视图的数目,可以是二、三或更多。如图所示,底片夹21的开口宽度大到足以容纳在一组作三维印相用的底片中的三个图象画面。
图2c表示一个软片运载装置,其中底片夹片21中嵌有混合规格的软片3 6。如图所示,数字38表示供二维印相用的全画面用的图象;数字37与39则表示供三维印相用的半画面的图象。全画面38的一部分可能连同半画面37和39一起用来构成一幅三维照片。应当理解,一组有混合画面的底片中画面的数目可以是二、三或更多,而且全画面可以处于一组底片的一侧或者中间。
图3表示一个其上装有光圈60,投影镜头65和快门70的平台71。此平台由马达72驱动,使得平台上的所有元件一齐沿X方向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光圈控制机构61被用来调节光圈60的大小;快门控制机构66被用来开关快门70;图3所示的投影镜头65可以是变焦镜头,而且印相放大率可由变焦控制机构64来调节。此处使用变焦镜头,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印相规格和图象尺寸。
另外一种作法是,在一个平台或一个旋转台上安装许多不同焦距的镜头,然后依照所需的放大率来选择其中一个镜头来印相,如图6所示。
图4表示一个平台40,其上装有用来获取图象的光学元件。平台是由马达41驱动,使其在印相过程中底片图象通过投影镜头投影时避开投影的光径。数字50表示一台装备有变焦镜头48和变焦控制机构49的电子摄象机。此处使用变焦镜头的目的是使任何规格的图象画面都可全部或局部看到。此摄象机通过一块平面反射镜42的反射来看底片的图象,此平面镜的设置最好与XY平面和XZ平面成45°角。一个设置在计算机53里面或外面的图象数字转换器或者画面捕取线路板(frame grabber)可以将摄象机50获取的图象数字化。获取的图象还可显示在图1所示的视频监视器52上,通常是让操作人员在画面上选择关键被摄物,作为三维印相中对准图象用。在图1中另外一个视频监视器51可被用来显示由计算机输出的文句,以表示印相的情况,或者征求操作人员的抉择等。计算机53配备有键盘54,以及一个诸如跟踪球或滑鼠之类跟踪器55。这些外围设备容许操作人员向计算机输入数据或者给指令。由电子摄象机获取的图象亦可作分析颜色和密度之用。
另外一种做法是将用来获取图象的光学系统连同投影镜头、光圈和快门安装在同一个平台上,如图5所示。
图5表示一个平台140,其上装有用以获取图象的光学系统、投影镜头、快门和光圈。此平台由马达141驱动,使其能沿X轴向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在图5中,电子摄象机及其变焦镜头和变焦控制机构依序由数字150,148和149表示。此摄象机经由一块平面镜142检视底片图象。光圈与光圈控制机构由数字160与161指示。投影镜头165是一个变焦镜头,其变焦控制机构则由数字164表示。快门与快门控制机构由数字170与166表示。
图6表示一个由图6变化的设计。如图6所示,许多不同焦距的镜头131,132与133被安装在一个旋转台130上。旋转台可以旋转到不同的位置,以便依照所需的放大率选择一个适当的镜头。这些镜头可以是变焦镜头,也可以是固定焦距的镜头。
图7表示一个框架100,可被用来从一个印相材料箱中提取一段印相材料,并且在印相过程中将其夹持在适当位置。印相材料110是透过传送带101上面总起来由数字103表示的一排抽气孔通过抽真空的方法夹紧的。抽真空是通过抽气软管106的抽气而达到的。传送带是由马达102与辊104及105带动的。整个框架则由另一个马达(末表示)驱动以沿X方向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尤其是在三维印相过程中,框架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使得一组底片上一个景物的每一个视角的图象可以不同的投影角度投影到印相材料上。值得注意的是,三维印相材料110上面,微透镜的纵轴与Y轴平行,如图7所示。在印相材料被曝光之后,此框架便将印相材料送到化学处理器并且将其释放以进行处理。
图8表示印相材料箱80。这个材料箱可以与一个供料/切料部件82连接在一起。这个材料箱用来贮存一卷印相材料,而印相材料则经由供料/切料的部件送出。这个供料/切料部件中装有诸如辊和马达之类驱动元件以及诸如切刀和启动器之类割切元件。驱动元件被用来将印相材料通过出口84带出;切刀是在框架100提取印相材料之前用来将印相材料切成适当长度,如图7所示。图1所示的印相材料箱90,可以与材料箱80相似。印相材料箱的大小与宽度可以因需变化。
图9a至9c表示在一种有代表性的三维印相过程中各种元件所需的不同位置。这些元件包括软片运载装置20、光圈60、投影镜头65、快门70和框架100。此框架夹持一段三维印相材料110以印制三维照片。这些图示是根据由有三个不同视角的图象构成一幅三维照片的假设而作出的。应当理解,在印相过程的开始,框架100可能需要移动到三维印相材料箱之一来提取一段印相材料并将其夹在适当位置。当所有三个图象以三种不同的投影角度投影在印相材料110上之后,经过曝光的印相材料就被带到化学处理器120中冲洗。在图象投影之前,软片运载装置必须沿X方向移动到一个适当位置,使得被投影的图象完全处于曝光位置。而且,软片运载装置可能需要沿Y方向移动,使得不同视角的图象能够适当地根据一个共同点(或关键被摄物)互相对准。
图9a表示一组底片中一个旁侧画面33被投影到印相材料110上的情形。在这个特别位置的投影角度由虚线301代表。
图9b表示一组底片中的中间画面34被投影到印相材料110上的情形。在这个特别位置的投影角度由虚线302代表。
图9c表示一组底片中另一旁侧画面35被投影到印相材料110上的情形。在这个特别位置的投影角度由虚线303代表。
图10表示一个由有混合规格的照相机所拍摄的软片上面的二维/三维识别码的实例。图10表示一段软片200,其上有曝光成的由一个全画面238和两个半画面237及239组成的混合规格。识别码可以在画面边缘的附近曝光在软片上。如图所示,码201与码203表示半画面的规格,码202则表示全画面的规格。码201可以不同于码203,以使印相机能够识别出哪一个旁侧画面处于底片组的左边,哪一个旁侧画面在右边。
图11表示一种可以装在两用印相机上的码识别机构实例。如图11所示,一排诸如LED的光源(总体用数字211表示)安装在软片200的一边,一排光敏器件(总体以数字221表示)则安装置在软片的另一边,以便在软片经过时检测该光源发出的光。如图11所示,这些光源和光敏器件是安装在软片运载装置20上的,以便在底片画面进入底片夹21之前将码阅读。底片画面进入底片夹时软片移动方向由箭头231表示。这些光源和光敏器件亦可以分别装在底片夹21的上边与下边,以便在底片画面进入底片夹范围之后将码识别。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印制三维照片时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投影,是由移动投影镜头和印相材料到不同的位置来达到的。因此,印相机中的光源在整个印相过程中是可以固定不动的。
操作方法
下面叙述的操作方法,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二维/三维两用印相机的原理。值得注意的是,下面的叙述是假定一幅三维照片是由一个景物不同视角的三个图象所构成。
每当一个或一组新的底片被送入底片夹21的范围,操作人员或者印相机本身将要决定,即将印制的照片究竟是二维的还是三维的。而且,如果这幅将要印制的照片不同于通用的规格-即编程在印相机的计算机中的“标准”尺寸,那么印相的放大率也需要指定。印相机将依照放大率来选择投影镜头,并且根据选定的印相方式开始一个新的印相周期。但是,不论是印相方式和放大率如何,印相机总要在印相周期的开端施行画面剪裁和分析颜色/密度的步骤。画面剪裁的步骤容许操作人员在将要印的底片图象上选择最佳的构图范围。密度/颜色分析通常是由印相机本身自动地完成,以便决定适当的曝光时间和光源滤色。经过这些开始的步骤之后,印相机将根据下面分别叙述的操作方法来完成二维或三维方式的印相过程。二维方式印相
1.让框架回到二维印相材料箱的位置。
2.一段二维相纸被送出其材料箱外并且被切断。
3.由框架拾取这段相纸并将其夹紧在适当位置。
4.底片进入曝光位置。
5.快门打开来曝光,然后关闭。
6.曝光后的相纸被释放到化学处理单元进行冲洗和烘干。三维方式印相
1.让框架回到三维印相材料箱的位置。
2.一段三维印相材料被送出材料箱外并且被切断。
3.由框架拾取这段印相材料并且将其夹紧在适当位置。
4.一组底片中第一个视角的图象画面进入曝光位置。
5.框架以及投影镜头移动到其第一位置。
6.快门打开来曝光,然后关闭。
7.第二个视角的图象画面进入曝光位置。
8.框架以及投影镜头移动到其第二位置。
9.快门打开来曝光,然后关闭。
10.第三个视角的图象画面进入曝光位置。
11.框架以及投影镜头移动到其第三位置。
12.快门打开来曝光,然后关闭。
13.曝光后的印相材料被释放到化学处理单元进行冲冼和烘干。
虽然本发明是参照其最佳实施例来描述,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形体可以改变,元件可以替换,但仍然不脱离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提出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分别采用二维印相材料和三维印相材料来印制二维照片和三维照片的两用印相机,该印相机包括:
一个印相材料贮存与供应装置,用来贮存不同的印相材料并且有选择地供应上述各种印相材料;
一个可移动的并与上述印相材料贮存与供应装置相连的框架,用来在二维印相时将二维印相材料支承在适当位置,及在三维印相时将三维印相材料支承在第一个三维印相位置,并且将此三维印相材料由三维印相的第一个位置移动到三维印相的随后每一个位置,并将其支承在随后的每一个位置上;
一个软片运载装置,用来输送带有拟印制图象的摄影软片以及对其提供支承;
一个光源,用来照明摄影软片;以及
一个可移动的、可变放大率的投影镜头部件,其与上述光源结合将该摄影软片上的图象逐一投影到印相材料上。
2.如权利要求1的印相机,其中,所述投影镜头装置包括变焦镜头。
3.如权利要求1的印相机,其中,所述投影镜头装置包括安装在一个旋转台上的许多镜头。
4.如权利要求1的印相机,其中,所述印相材料贮存与供应装置包括许多印相材料箱,并且至少有一个贮存二维印相材料的材料箱以及至少有一个贮存三维印相材料的材料箱。
5.如权利要求4的印相机,其中,所述可移动框架适于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以便从上述许多印相材料箱中提取印相材料。
6.如权利要求5的印相机,其中,所述框架适于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使得一个景物之不同视角的每一个图象可以不同的角度投影在印相材料上。
7.如权利要求1的印相机,进一步包括有快门、光圈以及用来将上述投影镜头、快门和光圈移动到不的位置的装置,以使一个景物之不同视角的每一个图象可以不同的角度投影在印相材料上。
8.如权利要求1的印相机,其中,所述软片运载装置适于将一个景物之不同视角的图象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使得每个图象都可以不同的角度投影在印相材料上。
9.如权利要求1的印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与上述印相材料贮存与供应装置相连的供料/切料部件,以使一段印相材料从上述印相材料贮存与供应装置中引出,且在被定位在上述框架中之前被切断。
10.如权利要求1的印相机,进一步包括一化学处理器。
11.如权利要求1的印相机,其中,所述印相材料贮存与供应装置能够贮存许多类型或规格的三维微透镜型印相材料,以便有选择地供应上述不同类型或规格的三维印相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的印相机,其中,所述印相材料贮存与供应装置能够贮存许多规格和类型的二维印相材料,以便有选择地供应上述不同类型或规格的二维印相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的印相机,其中,所述印相材料贮存与供应装置,包括许多用于贮存不同类型或规格的二维及三维印相材料的印相材料箱,以便有选择地供应上述不同类型或规格的二维及三维印相材料。
CN95190205A 1994-02-01 1995-01-25 二维三维两用印相机 Pending CN11280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189,786 1994-02-01
US08/189,786 US5424801A (en) 1994-02-01 1994-02-01 Dual mode 2D/3D print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67A true CN1128067A (zh) 1996-07-31

Family

ID=22698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0205A Pending CN1128067A (zh) 1994-02-01 1995-01-25 二维三维两用印相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5424801A (zh)
EP (1) EP0695434A4 (zh)
JP (1) JPH08510069A (zh)
CN (1) CN1128067A (zh)
AU (1) AU1689395A (zh)
TW (1) TW261672B (zh)
WO (1) WO199502140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2124A1 (zh) * 2008-12-26 2010-07-01 Gu Jinchang 数码立体拼图投影成像感光设备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0157B1 (en) * 1992-04-17 1999-03-03 Noritsu Koki Co., Ltd. Three dimensional 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US5717844A (en) * 1993-01-06 1998-02-10 Lo; Allen Kwok Wa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3D pictures with extended angular coverage
US5424801A (en) * 1994-02-01 1995-06-13 Imag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nc. Dual mode 2D/3D printer
US5657111A (en) * 1993-05-28 1997-08-12 Imag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nc. 3D photographic printer with a chemical processor
JP3770635B2 (ja) * 1995-06-20 2006-04-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不要強度変調成分抑圧機能を有する光受信機
US6108029A (en) * 1997-08-22 2000-08-22 Lo; Allen Kwok Wah Dual-mode 2D/3D display system
US6280374B1 (en) * 1998-03-04 2001-08-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Multi-view print cutting apparatus using lenticular material as an alignment guide
JP4638784B2 (ja) * 2005-07-19 2011-02-23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画像出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464620B (zh) * 2008-12-17 2012-01-18 顾金昌 立体投影成像光栅压紧装置
WO2016053364A1 (en) 2014-09-29 2016-04-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 P. Generating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and generating images on substrates
WO2016054332A1 (en) * 2014-10-01 2016-04-07 Forget You Not, LLC Assisted animal activit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3869A (en) * 1974-09-24 1976-04-27 Dimension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apparatus
US4101210A (en) * 1976-06-21 1978-07-18 Dimension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Projection apparatus for stereoscopic pictures
US4737825A (en) * 1986-11-14 1988-04-12 Davis Robert C Printer with traversing lens and printing method
DE3713170A1 (de) * 1987-04-17 1988-11-03 Agfa Gevaert Ag Fotografisches geraet zur verarbeitung von in fahrbaren kassetten unterbringbarem fotografischem rollenmaterial
US5113213A (en) * 1989-01-13 1992-05-12 Sandor Ellen R Computer-generated autostereograph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903069A (en) * 1989-02-24 1990-02-20 Image Technology, Inc. Automatic three-dimensional photo printer to align the key subject image
US5019855A (en) * 1989-08-17 1991-05-28 Image Technology, Inc. Linear shutter and method to achieve uniform density of image elements of a 3-D photograph
JP2511532B2 (ja) * 1989-08-18 1996-06-2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写真焼付け装置
US5028950A (en) * 1990-02-20 1991-07-02 Lentec Corporation Dual stage 3D printer
US5111236A (en) * 1990-03-27 1992-05-05 Lo Allen K W Multiple-print 3-D printer and process
WO1993013454A1 (en) * 1991-12-27 1993-07-08 Noritsu Koki Co., Ltd Automatic printing and developing device for 3d stereoscopic and normal photographs
DE59208711D1 (de) * 1992-05-22 1997-08-21 Gretag Imaging Ag Kopiergerät zum Aufkopieren von Kopiervorlagen auf blattartiges Kopiermaterial
US5294951A (en) * 1992-12-10 1994-03-15 Imag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nc. Dual-mode 3-D and 2-D camera with movable baffles
US5424801A (en) * 1994-02-01 1995-06-13 Imag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nc. Dual mode 2D/3D print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2124A1 (zh) * 2008-12-26 2010-07-01 Gu Jinchang 数码立体拼图投影成像感光设备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695434A1 (en) 1996-02-07
EP0695434A4 (en) 1996-07-03
JPH08510069A (ja) 1996-10-22
TW261672B (zh) 1995-11-01
US5424801A (en) 1995-06-13
US5691805A (en) 1997-11-25
WO1995021401A1 (en) 1995-08-10
AU1689395A (en) 1995-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368A (zh) 在摄影印片机上和/或用该机产生索引印样的方法和系统
CN1128067A (zh) 二维三维两用印相机
CN1127557A (zh) 主被照体直接对准的立体印相机
CN1053280C (zh) 3d立体照片用的印相方法及印相装置
US5657111A (en) 3D photographic printer with a chemical processor
CN1099878A (zh) 采用主被照体对位方法的单级式三维扩印机
US492997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and photographic image recording
CN1057341A (zh) 预装有摄影底片并与高速印刷系统配套的摄影机
US493859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and visual image comparing
JPH0721613B2 (ja) 文書の自動マイクロフイルム化装置
JPS585727A (ja) 多丁撮り製版カメラ
US201502011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cro photographic stereo imaging
US4989077A (en) Photographic printer with monitor
Boa Photography.
US5903781A (en) Apparatus for photographically recording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EP0697629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Index-Prints auf bzw. mit einem photographischen Printer
CN1696824A (zh) 相片打印装置
CN1136478C (zh) 照相机
JPH05181208A (ja) 3d立体写真および通常写真の自動焼付現像装置
JPH0511332A (ja) 撮影装置
EP0697628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Index-Prints auf bzw. mit einem photographischen Printer
JPH08271992A (ja) 製版用カメラ
Anderson A SIMPLE PHOTOGRAPHIC AID TO THE ILLUSTRATION OF INSECTS AND OTHER SMALL ORGANISMS.
JPH03141342A (ja) 写真焼付装置
JPH02224572A (ja) Ccd電子映像用xy送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