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6308B -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6308B
CN112776308B CN202110050038.XA CN202110050038A CN112776308B CN 112776308 B CN112776308 B CN 112776308B CN 202110050038 A CN202110050038 A CN 202110050038A CN 112776308 B CN112776308 B CN 1127763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moving
cavity
groov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00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6308A (zh
Inventor
彭兆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osmos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osmos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osmos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osmos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00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6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6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6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6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6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49/50Moulds having cutting or deflash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9/0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articular grind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main group
    • B24B19/22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articular grind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main group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non-metallic articles to be gr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2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relating to feed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73Auxiliary operations after the blow-moulding oper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移动器,所述移动器顶面固设有左右位置对称的一号固定块,所述一号固定块之间固设有两根前后位置对称的第一滑杆,所述移动器表面安装有左右位置对称且可移动的第一移动块;本发明设有处理装置,通过打磨机和切割机对冷却成型后的坯件进行处理,能够将由于冷却塑性腔之间缝隙而形成的残留物进行切割,并在切割后进行打磨,能够避免由于突出部分而在使用时划伤使用者的手部,其次通过固定装置确保打磨机的位置与坯件表面的缝隙对齐,进行精准的打磨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吹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吹塑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根据型坯制作方法,吹塑可分为挤出吹塑和注射吹塑,新发展起来的有多层吹塑和拉伸吹塑。一般都是使用吹塑机进行制作,其工作原理是将液体塑胶喷出来之后,利用机器吹出来的风力,将塑体吹附到一定形状的模腔,从而制成产品。而由于吹塑机的模腔一般都是两个腔,因此成型后的模具上会残有一些突出部分,尤其是顶面最为突出,而这些突出部分就需要工人手动进行切除,会影响到成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包括移动器,所述移动器顶面固设有左右位置对称的一号固定块,所述一号固定块之间固设有两根前后位置对称的第一滑杆,所述移动器表面安装有左右位置对称且可移动的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顶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的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顶面固设有第三移动块,所述第三移动块内侧面通过上下位置设置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冷却块,所述冷却块内侧面设有向内侧开口的冷却塑性腔,左侧的所述冷却塑性腔上方的所述冷却块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第一移动腔,所述第一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第四移动块,所述第四移动块与所述第一移动腔左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移动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第二移动腔,所述第二移动腔内设有能够对冷却后成形坯件表面进行打磨的处理装置,所述第四移动块右侧面固设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内设有上下位置对称的第一限制槽,右侧的所述冷却塑性腔上方的所述冷却块内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三移动腔,所述第三移动腔内设有能够固定所述配合块的固定装置,右侧的所述第三移动块左侧面设有开口向左的第四移动腔,所述第四移动腔内安装有一号电动滑轨,所述一号电动滑轨左侧面安装有刀片,所述第四移动腔上方设有开口向左的深入槽,所述深入槽右壁上安装有启动按钮,左侧的所述第三移动块右侧面固设有与所述深入槽位置对应的深入杆,所述第一滑杆之间的所述移动器顶面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上方通过左右两个一号液压伸缩机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伸出管,所述伸出管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
可选地,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腔前后壁之间的二号电动滑轨,所述二号电动滑轨下方通过液压管固定连接有处理块,所述处理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打磨槽,所述打磨槽内安装有打磨机,所述打磨槽后方设有开口向后的切割槽,所述切割槽内安装有切割机,所述第二移动腔左壁内安装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液压管通过连接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三移动腔上下壁内且位置对称的第五移动腔,所述第五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一号限位块,所述第五移动腔前后壁内连通设有位置对称的一号滑道,所述一号滑道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一号限位块固定连接的一号滑块,所述第五移动腔左壁上转动连接有向右延伸的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第五移动块,所述第五移动块内设有左侧和底面开口的一号移动槽,所述一号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与所述一号移动槽右壁之间通过两根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移动槽前后壁内连通设有位置对称的二号滑道,所述二号滑道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梯形块固定连接的二号滑块,所述第三移动腔右壁内连通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触发块,所述触发块右侧面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右壁之间通过第三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触发块右壁固设有齿条杆,所述第三移动腔右侧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设有能够带动所述第五移动块转动的启动装置。
可选地,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腔左壁且上下位置对称的二号固定块,所述二号固定块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齿轮,所述齿条杆延伸至所述转动腔内并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下两端固设有一号转动盘,所述一号转动盘外侧的所述转动腔侧壁治安固设有三号固定块,所述三号固定块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靠近所述一号转动盘的末端固设有二号转动盘,所述二号转动盘于所述一号转动盘之间通过卷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螺纹轴延伸至所述转动腔内且在所述螺纹轴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二号转动盘内何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二号限位块,所述二号限位块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侧壁之间通过第四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底壁内连通设有三号滑道,所述三号滑道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二号限位块固定连接的三号滑块,所述二号限位块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限制槽,所述三号固定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顶面与所述第三滑动槽顶壁之间通过第五弹簧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制槽内安装有二号液压伸缩机,所述二号液压伸缩机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限制槽滑动连接的推出板。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下料管将软化的热塑性树脂放出,使得热塑性树脂移动至左右两个冷却块之间,然后移动器启动带动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相向移动,第三移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冷却块相向移动使得冷却块将热塑性树脂夹在冷却塑性腔内,移动过程中第一滑杆能够确保第三移动块不会发生偏移,确保冷却塑性腔能够紧密贴合;
第二步,当冷却塑性腔紧密贴合时,深入杆同时进入深入槽内并按压启动按钮启动一号电动滑轨,然后一号电动滑轨带动刀片向后移动将多余的热塑性树脂切除,然后一号液压伸缩机启动带动固定板和固定板内的伸出管向上移动,使得伸出管进入冷却塑性腔内,接着气泵通过气管和伸出管向冷却塑性腔内通气,通过气压将热塑性树脂在冷却塑性腔内成型,然后一号液压伸缩机带动伸出管向下移动推出冷却塑性腔,接着等待一段时间使得冷却塑性腔内坯件成型并冷却;
第三步,冷却塑性腔贴合的同时配合块进入第三移动腔内将触发块挤压进入第一滑动槽内,触发块通过齿条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一号转动盘转动,一号转动盘将卷簧蓄力,由于卷簧的力小于第五弹簧的力,因此限制杆在第二限制槽内阻止二号限位块移动杆,因此二号转动盘无法转动,当配合块完全进入第三移动腔内且第五移动腔与第一限制槽对齐时,卷簧的力大于第五弹簧的力,此时二号转动盘带动二号限位块转动将限制杆挤出第二限制槽外,然后二号转动盘发生转动,同时带动二号限位块发生转动,二号限位块转动后由于离心力的影响二号限位块向第二滑动槽外移动,此时第二限制槽的位置发生偏移限制杆无法进入第二限制槽内阻止二号转动盘的转动,因此二号转动盘能够持续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五移动块向左移动,由于第二弹簧的弹力,梯形块向左移动时向下挤压一号限位块使得一号限位块进入第一限制槽内将配合块卡住阻止配合块移动,在坯件成型后移动器带动冷却塑性腔反向移动一段距离,将坯件顶面由于冷却塑性腔的接缝而形成的突出部分暴露出,并且由于配合块无法移动第一弹簧被拉伸,此时第二移动腔与坯件突出部分位置对应;
第四步,然后液压泵启动后控制液压管伸长,液压管带动处理块向下移动使得打磨机与坯件表面接触,二号电动滑轨通过液压管带动处理块在第二移动腔内前后移动,同时打磨机和切割机启动,切割机对突出部分进行更细致的切割,同时使得打磨机对坯件表面进行打磨;
第五步,打磨工作完成后,液压泵启动后控制液压管缩短,将处理块复位,然后二号液压伸缩机启动后通过推出板将一号限位块推出第一限制槽外,一号限位块在向上移动时将梯形块挤压至一号移动槽内,然后在第一弹簧作用下第四移动块带动配合块向左移动,同时触发块在第三弹簧作用下向左移动复位,带动螺纹轴反向转动使得第五移动块复位,同时一号电动滑轨带动刀片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有处理装置,通过打磨机和切割机对冷却成型后的坯件进行处理,能够将由于冷却塑性腔之间缝隙而形成的残留物进行切割,并在切割后进行打磨,能够避免由于突出部分而在使用时划伤使用者的手部,其次通过固定装置确保打磨机的位置与坯件表面的缝隙对齐,进行精准的打磨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三移动块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固定装置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启动装置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三号固定块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处理装置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C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包括移动器90,所述移动器90顶面固设有左右位置对称的一号固定块17,所述一号固定块17之间固设有两根前后位置对称的第一滑杆18,所述移动器90表面安装有左右位置对称且可移动的第一移动块20,所述第一移动块20顶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杆18滑动连接的第二移动块19,所述第二移动块19顶面固设有第三移动块16,所述第三移动块16内侧面通过上下位置设置的连接杆14固定连接有冷却块13,所述冷却块13内侧面设有向内侧开口的冷却塑性腔15,左侧的所述冷却塑性腔15上方的所述冷却块13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第一移动腔33,所述第一移动腔33内滑动连接有第四移动块35,所述第四移动块35与所述第一移动腔33左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36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移动块35内设有开口向下第二移动腔77,所述第二移动腔77内设有能够对冷却后成形坯件表面进行打磨的处理装置101,所述第四移动块35右侧面固设有配合块37,所述配合块37内设有上下位置对称的第一限制槽83,右侧的所述冷却塑性腔15上方的所述冷却块13内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三移动腔41,所述第三移动腔41内设有能够固定所述配合块37的固定装置102,右侧的所述第三移动块16左侧面设有开口向左的第四移动腔28,所述第四移动腔28内安装有一号电动滑轨27,所述一号电动滑轨27左侧面安装有刀片26,所述第四移动腔28上方设有开口向左的深入槽30,所述深入槽30右壁上安装有启动按钮31,左侧的所述第三移动块16右侧面固设有与所述深入槽30位置对应的深入杆12,所述第一滑杆18之间的所述移动器90顶面安装有底盘21,所述底盘21上方通过左右两个一号液压伸缩机22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上安装有伸出管25,所述伸出管25通过气管24与气泵连接。
优选地,所述处理装置101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腔77前后壁之间的二号电动滑轨79,所述二号电动滑轨79下方通过液压管81固定连接有处理块82,所述处理块82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打磨槽86,所述打磨槽86内安装有打磨机87,所述打磨槽86后方设有开口向后的切割槽88,所述切割槽88内安装有切割机89,所述第二移动腔77左壁内安装有液压泵76,所述液压泵76与所述液压管81通过连接管78连通,二号电动滑轨79通过液压管81带动处理块82在第二移动腔77内前后移动,液压泵76启动后控制液压管81伸长,液压管81带动处理块82向下移动使得打磨机87与坯件表面接触使得打磨机87对坯件表面进行打磨。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102包括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三移动腔41上下壁内且位置对称的第五移动腔40,所述第五移动腔40内滑动连接有一号限位块63,所述第五移动腔40前后壁内连通设有位置对称的一号滑道65,所述一号滑道65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一号限位块63固定连接的一号滑块64,所述第五移动腔40左壁上转动连接有向右延伸的螺纹轴50,所述螺纹轴50上螺纹连接有第五移动块51,所述第五移动块51内设有左侧和底面开口的一号移动槽59,所述一号移动槽59内滑动连接有梯形块62,所述梯形块62与所述一号移动槽59右壁之间通过两根第二弹簧60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移动槽59前后壁内连通设有位置对称的二号滑道66,所述二号滑道66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梯形块62固定连接的二号滑块61,所述第三移动腔41右壁内连通设有第一滑动槽44,所述第一滑动槽44内滑动连接有触发块42,所述触发块42右侧面与所述第一滑动槽44右壁之间通过第三弹簧43固定连接,所述触发块42右壁固设有齿条杆47,所述第三移动腔41右侧设有转动腔48,所述转动腔48内设有能够带动所述第五移动块51转动的启动装置103。
优选地,所述启动装置103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腔48左壁且上下位置对称的二号固定块29,所述二号固定块29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5,所述第一转动轴45上固设有齿轮46,所述齿条杆47延伸至所述转动腔48内并于所述齿轮46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45上下两端固设有一号转动盘58,所述一号转动盘58外侧的所述转动腔48侧壁治安固设有三号固定块56,所述三号固定块56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52,所述第二转动轴52靠近所述一号转动盘58的末端固设有二号转动盘55,所述二号转动盘55于所述一号转动盘58之间通过卷簧5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52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54,所述螺纹轴50延伸至所述转动腔48内且在所述螺纹轴50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5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3,所述二号转动盘55内何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滑动槽69,所述第二滑动槽69内滑动连接有二号限位块70,所述二号限位块70于所述第二滑动槽69侧壁之间通过第四弹簧6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69底壁内连通设有三号滑道72,所述三号滑道72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二号限位块70固定连接的三号滑块71,所述二号限位块70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限制槽74,所述三号固定块56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滑动槽92,所述第三滑动槽92内滑动连接有限制杆75,所述限制杆75顶面与所述第三滑动槽92顶壁之间通过第五弹簧67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制槽83内安装有二号液压伸缩机85,所述二号液压伸缩机85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限制槽83滑动连接的推出板84,二号液压伸缩机85启动后通过推出板84将一号限位块63推出第一限制槽83外。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下料管11将软化的热塑性树脂放出,使得热塑性树脂移动至左右两个冷却块13之间,然后移动器90启动带动第一移动块20、第二移动块19和第三移动块16相向移动,第三移动块16通过连接杆14带动冷却块13相向移动使得冷却块13将热塑性树脂夹在冷却塑性腔15内,移动过程中第一滑杆18能够确保第三移动块16不会发生偏移,确保冷却塑性腔15能够紧密贴合;
第二步,当冷却塑性腔15紧密贴合时,深入杆12同时进入深入槽30内并按压启动按钮31启动一号电动滑轨27,然后一号电动滑轨27带动刀片26向后移动将多余的热塑性树脂切除,然后一号液压伸缩机22启动带动固定板23和固定板23内的伸出管25向上移动,使得伸出管25进入冷却塑性腔15内,接着气泵通过气管24和伸出管25向冷却塑性腔15内通气,通过气压将热塑性树脂在冷却塑性腔15内成型,然后一号液压伸缩机22带动伸出管25向下移动推出冷却塑性腔15,接着等待一段时间使得冷却塑性腔15内坯件成型并冷却;
第三步,冷却塑性腔15贴合的同时配合块37进入第三移动腔41内将触发块42挤压进入第一滑动槽44内,触发块42通过齿条杆47带动齿轮46转动,齿轮46通过第一转动轴45带动一号转动盘58转动,一号转动盘58将卷簧57蓄力,由于卷簧57的力小于第五弹簧67的力,因此限制杆75在第二限制槽74内阻止二号限位块70移动杆,因此二号转动盘55无法转动,当配合块37完全进入第三移动腔41内且第五移动腔40与第一限制槽83对齐时,卷簧57的力大于第五弹簧67的力,此时二号转动盘55带动二号限位块70转动将限制杆75挤出第二限制槽74外,然后二号转动盘55发生转动,同时带动二号限位块70发生转动,二号限位块70转动后由于离心力的影响二号限位块70向第二滑动槽69外移动,此时第二限制槽74的位置发生偏移限制杆75无法进入第二限制槽74内阻止二号转动盘55的转动,因此二号转动盘55能够持续带动第二转动轴52转动,第二转动轴52通过第一锥齿轮54带动第二锥齿轮53转动,第二锥齿轮53带动螺纹轴50转动从而带动第五移动块51向左移动,由于第二弹簧60的弹力,梯形块62向左移动时向下挤压一号限位块63使得一号限位块63进入第一限制槽83内将配合块37卡住阻止配合块37移动,在坯件成型后移动器90带动冷却塑性腔15反向移动一段距离,将坯件顶面由于冷却塑性腔15的接缝而形成的突出部分暴露出,并且由于配合块37无法移动第一弹簧36被拉伸,此时第二移动腔77与坯件突出部分位置对应;
第四步,然后液压泵76启动后控制液压管81伸长,液压管81带动处理块82向下移动使得打磨机87与坯件表面接触,二号电动滑轨79通过液压管81带动处理块82在第二移动腔77内前后移动,同时打磨机87和切割机89启动,切割机89对突出部分进行更细致的切割,同时使得打磨机87对坯件表面进行打磨;
第五步,打磨工作完成后,液压泵76启动后控制液压管81缩短,将处理块82复位,然后二号液压伸缩机85启动后通过推出板84将一号限位块63推出第一限制槽83外,一号限位块63在向上移动时将梯形块62挤压至一号移动槽59内,然后在第一弹簧36作用下第四移动块35带动配合块37向左移动,同时触发块42在第三弹簧43作用下向左移动复位,带动螺纹轴50反向转动使得第五移动块51复位,同时一号电动滑轨27带动刀片26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包括移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器顶面固设有左右位置对称的一号固定块,所述一号固定块之间固设有两根前后位置对称的第一滑杆,所述移动器表面安装有左右位置对称且可移动的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顶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的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顶面固设有第三移动块,所述第三移动块内侧面通过上下位置设置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冷却块,所述冷却块内侧面设有向内侧开口的冷却塑性腔,左侧的所述冷却塑性腔上方的所述冷却块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第一移动腔,所述第一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第四移动块,所述第四移动块与所述第一移动腔左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移动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第二移动腔,所述第二移动腔内设有能够对冷却后成形坯件表面进行打磨的处理装置,所述第四移动块右侧面固设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内设有上下位置对称的第一限制槽,右侧的所述冷却塑性腔上方的所述冷却块内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三移动腔,所述第三移动腔内设有能够固定所述配合块的固定装置,右侧的所述第三移动块左侧面设有开口向左的第四移动腔,所述第四移动腔内安装有一号电动滑轨,所述一号电动滑轨左侧面安装有刀片,所述第四移动腔上方设有开口向左的深入槽,所述深入槽右壁上安装有启动按钮,左侧的所述第三移动块右侧面固设有与所述深入槽位置对应的深入杆,所述第一滑杆之间的所述移动器顶面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上方通过左右两个一号液压伸缩机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伸出管,所述伸出管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
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腔前后壁之间的二号电动滑轨,所述二号电动滑轨下方通过液压管固定连接有处理块,所述处理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打磨槽,所述打磨槽内安装有打磨机,所述打磨槽后方设有开口向后的切割槽,所述切割槽内安装有切割机,所述第二移动腔左壁内安装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液压管通过连接管连通;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三移动腔上下壁内且位置对称的第五移动腔,所述第五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一号限位块,所述第五移动腔前后壁内连通设有位置对称的一号滑道,所述一号滑道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一号限位块固定连接的一号滑块,所述第五移动腔左壁上转动连接有向右延伸的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第五移动块,所述第五移动块内设有左侧和底面开口的一号移动槽,所述一号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与所述一号移动槽右壁之间通过两根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移动槽前后壁内连通设有位置对称的二号滑道,所述二号滑道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梯形块固定连接的二号滑块,所述第三移动腔右壁内连通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触发块,所述触发块右侧面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右壁之间通过第三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触发块右壁固设有齿条杆,所述第三移动腔右侧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设有能够带动所述第五移动块转动的启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腔左壁且上下位置对称的二号固定块,所述二号固定块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齿轮,所述齿条杆延伸至所述转动腔内并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下两端固设有一号转动盘,所述一号转动盘外侧的所述转动腔侧壁治安固设有三号固定块,所述三号固定块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靠近所述一号转动盘的末端固设有二号转动盘,所述二号转动盘于所述一号转动盘之间通过卷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螺纹轴延伸至所述转动腔内且在所述螺纹轴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二号转动盘内何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二号限位块,所述二号限位块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侧壁之间通过第四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底壁内连通设有三号滑道,所述三号滑道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二号限位块固定连接的三号滑块,所述二号限位块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限制槽,所述三号固定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顶面与所述第三滑动槽顶壁之间通过第五弹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槽内安装有二号液压伸缩机,所述二号液压伸缩机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限制槽滑动连接的推出板。
4.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下料管将软化的热塑性树脂放出,使得热塑性树脂移动至左右两个冷却块之间,然后移动器启动带动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相向移动,第三移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冷却块相向移动使得冷却块将热塑性树脂夹在冷却塑性腔内,移动过程中第一滑杆能够确保第三移动块不会发生偏移,确保冷却塑性腔能够紧密贴合;
第二步,当冷却塑性腔紧密贴合时,深入杆同时进入深入槽内并按压启动按钮启动一号电动滑轨,然后一号电动滑轨带动刀片向后移动将多余的热塑性树脂切除,然后一号液压伸缩机启动带动固定板和固定板内的伸出管向上移动,使得伸出管进入冷却塑性腔内,接着气泵通过气管和伸出管向冷却塑性腔内通气,通过气压将热塑性树脂在冷却塑性腔内成型,然后一号液压伸缩机带动伸出管向下移动推出冷却塑性腔,接着等待一段时间使得冷却塑性腔内坯件成型并冷却;
第三步,冷却塑性腔贴合的同时配合块进入第三移动腔内将触发块挤压进入第一滑动槽内,触发块通过齿条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一号转动盘转动,一号转动盘将卷簧蓄力,由于卷簧的力小于第五弹簧的力,因此限制杆在第二限制槽内阻止二号限位块移动杆,因此二号转动盘无法转动,当配合块完全进入第三移动腔内且第五移动腔与第一限制槽对齐时,卷簧的力大于第五弹簧的力,此时二号转动盘带动二号限位块转动将限制杆挤出第二限制槽外,然后二号转动盘发生转动,同时带动二号限位块发生转动,二号限位块转动后由于离心力的影响二号限位块向第二滑动槽外移动,此时第二限制槽的位置发生偏移限制杆无法进入第二限制槽内阻止二号转动盘的转动,因此二号转动盘能够持续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五移动块向左移动,由于第二弹簧的弹力,梯形块向左移动时向下挤压一号限位块使得一号限位块进入第一限制槽内将配合块卡住阻止配合块移动,在坯件成型后移动器带动冷却塑性腔反向移动一段距离,将坯件顶面由于冷却塑性腔的接缝而形成的突出部分暴露出,并且由于配合块无法移动第一弹簧被拉伸,此时第二移动腔与坯件突出部分位置对应;
第四步,然后液压泵启动后控制液压管伸长,液压管带动处理块向下移动使得打磨机与坯件表面接触,二号电动滑轨通过液压管带动处理块在第二移动腔内前后移动,同时打磨机和切割机启动,切割机对突出部分进行更细致的切割,同时使得打磨机对坯件表面进行打磨;
第五步,打磨工作完成后,液压泵启动后控制液压管缩短,将处理块复位,然后二号液压伸缩机启动后通过推出板将一号限位块推出第一限制槽外,一号限位块在向上移动时将梯形块挤压至一号移动槽内,然后在第一弹簧作用下第四移动块带动配合块向左移动,同时触发块在第三弹簧作用下向左移动复位,带动螺纹轴反向转动使得第五移动块复位,同时一号电动滑轨带动刀片复位。
CN202110050038.XA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776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0038.XA CN112776308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0038.XA CN112776308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6308A CN112776308A (zh) 2021-05-11
CN112776308B true CN112776308B (zh) 2022-09-02

Family

ID=7575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0038.XA Active CN112776308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63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7941B (zh) * 2021-11-30 2023-12-08 优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吹塑打磨处理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851554U (zh) * 2019-02-22 2019-12-27 新兴县侨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密封防潮塑料瓶吹塑装置
CN210362402U (zh) * 2019-04-29 2020-04-21 昌乐县新星塑料制品厂 一种新型一体化挤出吹塑设备
CN111168975A (zh) * 2020-01-07 2020-05-19 张宇成 一种用于吹塑容器的吹塑设备
CN210999948U (zh) * 2019-07-29 2020-07-14 上海行威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冷却成型的空调器风管吹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851554U (zh) * 2019-02-22 2019-12-27 新兴县侨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密封防潮塑料瓶吹塑装置
CN210362402U (zh) * 2019-04-29 2020-04-21 昌乐县新星塑料制品厂 一种新型一体化挤出吹塑设备
CN210999948U (zh) * 2019-07-29 2020-07-14 上海行威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冷却成型的空调器风管吹塑装置
CN111168975A (zh) * 2020-01-07 2020-05-19 张宇成 一种用于吹塑容器的吹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6308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7540B (zh) 一种全自动橡胶件脱模装置
CN211917613U (zh) 一种军工机械壳体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
CN112776308B (zh)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吹塑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96290A (zh) 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0370564B (zh) 一种用于倒扣出模的注塑模具及其辅助设备的生产方法
CN209699790U (zh) 一种注塑模具内腔顶出省力机构
CN116533452A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CN217891733U (zh) 一种塑胶模具快速脱模装置
CN116001216A (zh) 一种手机保护壳注塑装置
CN211165131U (zh) 汽车立柱内饰板模具大角度斜抽芯机构
CN111645262A (zh) 一种注塑机模具更换出模装置
CN109382981B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模具的顶出装置及其顶出方法
CN113021766A (zh) 一种蓝牙耳机外壳快速冷却成型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CN110900967A (zh) 一种便于注塑脱模的模具
CN216968564U (zh) 一种便于产品分离的注塑模具
CN220146560U (zh) 一种汽车装饰条生产模具
CN217729519U (zh) 一种具有快速顶出功能的模具
CN214926753U (zh) 一种适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限位顶出机构
CN220973153U (zh) 一种具有耐冲击的注塑模具
CN212944866U (zh) 一种可更换冲压模具头的冲压模具
CN213765261U (zh) 一种附带切割功能的注塑制品生产用去毛刺装置
CN217258006U (zh) 一种新型注塑成型的精密塑胶模具
CN220548642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油泵注塑模具
CN213615975U (zh) 一种具有快速定位功能的注塑制品生产用抛光装置
CN215039809U (zh) 适用于内高压模具的分体式推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7

Address after: 1st Floor, No. 2 Yinzhu Road, Zhouwu Industrial Zone, Dongche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117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COSMOS PLASTIC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12000 No.391, Jingjiang Road, Runzhou District,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Peng Zhaoji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