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6290A - 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96290A CN110696290A CN201910981978.3A CN201910981978A CN110696290A CN 110696290 A CN110696290 A CN 110696290A CN 201910981978 A CN201910981978 A CN 201910981978A CN 110696290 A CN110696290 A CN 1106962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plate
- control mechanism
- shaped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84—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涉及模具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动模组件、定模组件、模具顶出机构、旋转脱模控制机构、旋转控制机构和旋转控制机构滑座,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具有脱模的功能,且能将脱模后的模具自动排出,旋转脱模控制机构和旋转控制机构的设置避免了旋转控制机构在带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转动和复位的过程中发生卡死的现象,保障正常的注塑生产作业,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动模组件设置在机架的上端,定模组件设置在机架的中部,模具顶出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模具顶出机构对称设置在定模组件上,旋转脱模控制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旋转脱模控制机构位于定模组件的下方,旋转脱模控制机构的上端与两个模具顶出机构贴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专利号为CN201620832453.5的防卡死加速顶出注塑模具,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顶板、定模仁和动模仁;所述顶板与所述定模相对固定,顶板内设有抽芯滑块,所述抽芯滑块连接有气缸,所述抽芯滑块的靠近内侧的侧面为斜面;每一所述抽芯滑块上设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底端能够沿所述斜面滑动,所述动模和动模仁内分别设有供所述顶出杆运动的顶出通道,当所述顶出杆沿所述抽芯滑块的斜面运动至行程的最高位置时,所述顶出杆的顶端位于所述动模仁的上表面之上;所述顶出杆底部还固定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当所述顶出杆沿所述抽芯滑块的斜面运动至行程的最高位置时,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动模的下表面接触并具有相互作用力。实用新型创造能够及时发现卡死现象。但是该装置不能避免卡死的现象发的生,且脱离后的模具不能自动排出,需手动拿出,易发生烫伤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具有脱模的功能,且能将脱模后的模具自动排出,旋转脱模控制机构和旋转控制机构的设置避免了旋转控制机构在带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转动和复位的过程中发生卡死的现象,保障正常的注塑生产作业,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机架、动模组件、定模组件、模具顶出机构、旋转脱模控制机构、旋转控制机构和旋转控制机构滑座,所述的动模组件设置在机架的上端,定模组件设置在机架的中部,模具顶出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模具顶出机构对称设置在定模组件上,旋转脱模控制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旋转脱模控制机构位于定模组件的下方,旋转脱模控制机构的上端与两个模具顶出机构贴合,旋转控制机构与旋转脱模控制机构的左侧连接,旋转控制机构设置在旋转控制机构滑座上,旋转控制机构滑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所述的机架包括底板、支撑板、横架板、U型座板、凸条滑轨、电机和丝杠;底板上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横架板,两个横架板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U型座板,两个电机分别通过电机架固定连接在两个U型座板上,两个电机的输出轴分别通过联轴器连接一个丝杠;两个U型座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凸条滑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所述的动模组件包括活动模具、注塑孔、透气孔、固定板、连接板、U型滑座、连接杆和联动块;活动模具的中部设置有注塑孔,活动模具上对称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活动模具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U型滑座,两个U型滑座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联动块,两个联动块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两个丝杠上;U型滑座滑动配合连接在U型座板上的两个凸条滑轨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所述的定模组件包括固定模具、模具成型槽、顶出板安置槽、侧板、圆滑杆、弧形滑框、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固定模具的内部设置有模具成型槽,固定模具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顶出板安置槽,两个顶出板安置槽皆与模具成型槽连通,固定模具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侧板,两个侧板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圆滑杆,两个圆滑杆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一个弧形滑框内,两个弧形滑框的下端分别通过下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上,弧形滑框的上端分别通过上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两个U型座板上;活动模具的宽度大于模具成型槽的宽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弧形顶出板、L型弹簧座、弹簧套杆和压缩弹簧;弧形顶出板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L型弹簧座,两个L型弹簧座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两个弹簧套杆上,两个弹簧套杆的上端皆固定连接在固定模具上,两个弹簧套杆上分别套设一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模具和L型弹簧座;弧形顶出板密封滑动配合连接在顶出板安置槽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所述的旋转脱模控制机构包括转轴、斜块、转动连座、限位环、限位滑槽、套杆固定板、侧固定座、双向螺杆、联动杆、挤压顶杆、齿轮、内齿圈、固定杆和杆连接块;转轴转动配合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上,转轴的左侧设置有斜块,斜块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连座,转轴上固定连接两个限位环,两个限位环分别与转轴的左右两侧贴合,转轴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滑槽,左右两个侧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两个套杆固定板,两个侧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两端,双向螺杆转动连接在两个侧固定座上,双向螺杆和两个套杆固定板皆与转轴间隙配合连接,两个联动杆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双向螺杆的两端,两个联动杆的下端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两个限位滑槽内,两个联动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挤压顶杆;所述挤压顶杆顶靠在弧形顶出板的下端面上;所述双向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齿轮,齿轮与内齿圈啮合传动连接,内齿圈上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通过两个杆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左侧的支撑板上;固定模具固定连接在转动连座上;所述弹簧套杆固定连接在套杆固定板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所述的旋转控制机构包括转动调节杆、斜块滑槽、铰接轴、联动滑块、插杆、拉板和拉伸弹簧;转动调节杆的上端设置有斜块滑槽,斜块滑动配合连接在斜块滑槽内,转动调节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一个铰接轴,铰接轴转动连接在联动滑块上,插杆滑动配合连接在联动滑块上,插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拉板,拉伸弹簧套设在插杆上,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拉板和联动滑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所述的旋转控制机构滑座包括侧支撑板、T型滑道、挡块、支撑架板和插孔;侧支撑板通过两个支撑架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T型滑道固定连接在侧支撑板上,两个挡块分别固定连接在T型滑道的两端,侧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插孔;联动滑块滑动配合连接在T型滑道上,插杆间隙插在前端的插孔内。
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本发明具有脱模的功能,且能将脱模后的模具自动排出,避免手动拿取模具放生烫伤的危险,通过控制旋转控制机构能够将模具顶出,同时带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和定模组件发生转动将模具排出,旋转脱模控制机构和旋转控制机构的设置避免了旋转控制机构在带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转动和复位的过程中发生卡死的现象,保障正常的注塑生产作业,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由于旋转控制机构在旋转控制机构滑座上有具体的定位,因此旋转控制机构带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和定模组件复位后不会发生偏移,在与动模组件竖直上下移动的配合下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注塑作业的过程中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之间产生间隙,避免发生合模偏移的现象,提高了模具精度,使模具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动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模具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旋转脱模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旋转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旋转控制机构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旋转脱模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机架1;底板1-1;支撑板1-2;横架板1-3;U型座板1-4;凸条滑轨1-5;电机1-6;丝杠1-7;动模组件2;活动模具2-1;注塑孔2-2;透气孔2-3;固定板2-4;连接板2-5;U型滑座2-6;连接杆2-7;联动块2-8;定模组件3;固定模具3-1;模具成型槽3-2;顶出板安置槽3-3;侧板3-4;圆滑杆3-5;弧形滑框3-6;下连接杆3-7;上连接杆3-8;模具顶出机构4;弧形顶出板4-1;L型弹簧座4-2;弹簧套杆4-3;压缩弹簧4-4;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转轴5-1;斜块5-2;转动连座5-3;限位环5-4;限位滑槽5-5;套杆固定板5-6;侧固定座5-7;双向螺杆5-8;联动杆5-9;挤压顶杆5-10;齿轮5-11;内齿圈5-12;固定杆5-13;杆连接块5-14;旋转控制机构6;转动调节杆6-1;斜块滑槽6-2;铰接轴6-3;联动滑块6-4;插杆6-5;拉板6-6;拉伸弹簧6-7;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侧支撑板7-1;T型滑道7-2;挡块7-3;支撑架板7-4;插孔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机架1、动模组件2、定模组件3、模具顶出机构4、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旋转控制机构6和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所述的动模组件2设置在机架1的上端,定模组件3设置在机架1的中部,模具顶出机构4设置有两个,两个模具顶出机构4对称设置在定模组件3上,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设置在机架1上,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位于定模组件3的下方,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的上端与两个模具顶出机构4贴合,旋转控制机构6与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的左侧连接,旋转控制机构6设置在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上,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启动机架1带动动模组件2下移并与定模组件3贴合,将注塑原料注入到定模组件3内,通过动模组件2与定模组件3的合模实现原料的成型,注塑结束冷却后,控制上移动模组件2与定模组件3分离,向上拔起旋转控制机构6并向后移动旋转控制机构6,旋转控制机构6带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向前转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带动定模组件3向前转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转动的同时会向上挤压两个模具顶出机构4,两个模具顶出机构4被向上顶起后会向外端推起成型的模具,模具与定模组件3脱离实现脱模,脱模的同时定模组件3带动模具向前转动90度,模具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脱落,无需人工手动取出模具,安全性高,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和旋转控制机构6的设置避免了旋转控制机构6在带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转动和复位的过程中发生卡死的现象,保障正常的注塑生产作业,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由于旋转控制机构6在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上有具体的定位,因此旋转控制机构6带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和定模组件3复位后不会发生偏移,在与动模组件2竖直上下移动的配合下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注塑作业的过程中定模组件3和动模组件2之间产生的间隙,避免发生合模偏移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机架1包括底板1-1、支撑板1-2、横架板1-3、U型座板1-4、凸条滑轨1-5、电机1-6和丝杠1-7;底板1-1上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1-2,两个支撑板1-2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横架板1-3,两个横架板1-3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U型座板1-4,两个电机1-6分别通过电机架固定连接在两个U型座板1-4上,两个电机1-6的输出轴分别通过联轴器连接一个丝杠1-7;两个U型座板1-4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凸条滑轨1-5。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动模组件2包括活动模具2-1、注塑孔2-2、透气孔2-3、固定板2-4、连接板2-5、U型滑座2-6、连接杆2-7和联动块2-8;活动模具2-1的中部设置有注塑孔2-2,活动模具2-1上对称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3,活动模具2-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板2-4,两个固定板2-4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连接板2-5,两个连接板2-5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U型滑座2-6,两个U型滑座2-6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连接杆2-7,两个连接杆2-7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联动块2-8,两个联动块2-8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两个丝杠1-7上;U型滑座2-6滑动配合连接在U型座板1-4上的两个凸条滑轨1-5上。所述的动模组件2在使用时,将电机1-6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和控制开关并开启,电机1-6带动丝杠1-7转动,丝杠1-7与联动块2-8通过螺纹连接产生相对位移带动联动块2-8上下移动,联动块2-8带动动模组件2整体上下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定模组件3包括固定模具3-1、模具成型槽3-2、顶出板安置槽3-3、侧板3-4、圆滑杆3-5、弧形滑框3-6、下连接杆3-7和上连接杆3-8;固定模具3-1的内部设置有模具成型槽3-2,固定模具3-1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顶出板安置槽3-3,两个顶出板安置槽3-3皆与模具成型槽3-2连通,固定模具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侧板3-4,两个侧板3-4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圆滑杆3-5,两个圆滑杆3-5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一个弧形滑框3-6内,两个弧形滑框3-6的下端分别通过下连接杆3-7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2上,弧形滑框3-6的上端分别通过上连接杆3-8固定连接在两个U型座板1-4上;活动模具2-1的宽度大于模具成型槽3-2的宽度;两个模具顶出机构4分别设置在两个顶出板安置槽3-3内。固定模具3-1可以通过两个圆滑杆3-5沿着两个弧形滑框3-6滑动;所述的定模组件3在使用时,活动模具2-1向下移动并与固定模具3-1贴合后,活动模具2-1与模具成型槽3-2形成成型腔,原料通过注塑孔2-2注入到成型腔内成型,气体通过多个透气孔2-3排出。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4包括弧形顶出板4-1、L型弹簧座4-2、弹簧套杆4-3和压缩弹簧4-4;弧形顶出板4-1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L型弹簧座4-2,两个L型弹簧座4-2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两个弹簧套杆4-3上,两个弹簧套杆4-3的上端皆固定连接在固定模具3-1上,两个弹簧套杆4-3上分别套设一个压缩弹簧4-4;所述压缩弹簧4-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模具3-1和L型弹簧座4-2;弧形顶出板4-1密封滑动配合连接在顶出板安置槽3-3内。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4在使用时,当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向上挤压弧形顶出板4-1时,压缩弹簧4-4被压缩,弧形顶出板4-1向上移动并向上顶模具,使模具与固定模具3-1分离实现脱模;压缩弹簧4-4便于弧形顶出板4-1不受挤压力时复位。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包括转轴5-1、斜块5-2、转动连座5-3、限位环5-4、限位滑槽5-5、套杆固定板5-6、侧固定座5-7、双向螺杆5-8、联动杆5-9、挤压顶杆5-10、齿轮5-11、内齿圈5-12、固定杆5-13和杆连接块5-14;转轴5-1转动配合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2上,转轴5-1的左侧设置有斜块5-2,斜块5-2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连座5-3,转轴5-1上固定连接两个限位环5-4,两个限位环5-4分别与转轴5-1的左右两侧贴合,转轴5-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滑槽5-5,左右两个侧固定座5-7之间固定连接两个套杆固定板5-6,两个侧固定座5-7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轴5-1的两端,双向螺杆5-8转动连接在两个侧固定座5-7上,双向螺杆5-8和两个套杆固定板5-6皆与转轴5-1间隙配合连接,两个联动杆5-9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双向螺杆5-8的两端,两个联动杆5-9的下端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两个限位滑槽5-5内,两个联动杆5-9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挤压顶杆5-10;所述挤压顶杆5-10顶靠在弧形顶出板4-1的下端面上;所述双向螺杆5-8的左端固定连接齿轮5-11,齿轮5-11与内齿圈5-12啮合传动连接,内齿圈5-12上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5-13,两个固定杆5-13通过两个杆连接块5-14固定连接在左侧的支撑板1-2上;固定模具3-1固定连接在转动连座5-3上;所述弹簧套杆4-3固定连接在套杆固定板5-6上。所述的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在使用时,旋转控制机构6通过斜块5-2带动转轴5-1绕着转轴5-1的轴线向前转动,转轴5-1通过转动连座5-3带动固定模具3-1绕着转轴5-1的轴线向前转动,两个圆滑杆3-5在两个弧形滑框3-6内向下滑动,固定模具3-1带动模具向前转动,同时齿轮5-11也绕着转轴5-1的轴线向前转动,齿轮5-11与内齿圈5-12啮合传动连接带动齿轮5-11绕自身轴线转动,齿轮5-11带动双向螺杆5-8转动,双向螺杆5-8带动两个联动杆5-9同时相向移动,两个联动杆5-9通过两个挤压顶杆5-10挤压两个弧形顶出板4-1,两个弧形顶出板4-1向上移动将模具顶出脱模,实现了模具边脱模边旋转自动排出,限位滑槽5-5对联动杆5-9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旋转控制机构6包括转动调节杆6-1、斜块滑槽6-2、铰接轴6-3、联动滑块6-4、插杆6-5、拉板6-6和拉伸弹簧6-7;转动调节杆6-1的上端设置有斜块滑槽6-2,斜块5-2滑动配合连接在斜块滑槽6-2内,转动调节杆6-1的下端转动连接一个铰接轴6-3,铰接轴6-3转动连接在联动滑块6-4上,插杆6-5滑动配合连接在联动滑块6-4上,插杆6-5的上端固定连接拉板6-6,拉伸弹簧6-7套设在插杆6-5上,拉伸弹簧6-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拉板6-6和联动滑块6-4。所述的旋转控制机构6在使用时,向上拉动拉板6-6,拉伸弹簧6-7被拉伸,插杆6-5向上移动与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脱离后,前后移动拉板6-6可以带动联动滑块6-4在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上前后移动,联动滑块6-4通过铰接轴6-3带动转动调节杆6-1的下端前后移动,转动调节杆6-1通过斜块滑槽6-2在斜块5-2上滑动并带动斜块5-2转动,斜块5-2带动转轴5-1和固定模具3-1转动;调节杆6-1在移动过程中会与斜块5-2之间发生滑动,灵活的带动转轴5-1转动,避免转轴5-1转动和复位的过程中发生卡死的现象,转轴5-1转动的同时灵活的同步带动了两个联动杆5-9相向或背离滑动,避免两个弧形顶出板4-1顶出和复位过程中发生卡死的现象,保障正常的注塑生产作业,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八: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包括侧支撑板7-1、T型滑道7-2、挡块7-3、支撑架板7-4和插孔7-5;侧支撑板7-1通过两个支撑架板7-4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上,T型滑道7-2固定连接在侧支撑板7-1上,两个挡块7-3分别固定连接在T型滑道7-2的两端,侧支撑板7-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插孔7-5;联动滑块6-4滑动配合连接在T型滑道7-2上,插杆6-5间隙插在前端的插孔7-5内。所述的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在使用时,插杆6-5插在插孔7-5内,此时固定模具3-1正对着活动模具2-1,活动模具2-1与固定模具3-1合模后不会产生偏差,拉板6-6带动插杆6-5向上移动与前端的插孔7-5分离后,联动滑块6-4可以在T型滑道7-2上前后滑动,两个挡块7-3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以将插杆6-5插进后端的插孔7-5内,将联动滑块6-4的位置固定,从而将固定模具3-1转过的角度固定;将插杆6-5重新插进前端的插孔7-5内时,因为插孔7-5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可以保证固定模具3-1复位后依旧处于正对着活动模具2-1的角度,复位后不会发生偏移,避免在固定模具3-1与活动模具2-1进行重复注塑作业的过程中产生间隙,避免发生合模偏移的现象。
本发明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启动机架1带动动模组件2下移并与定模组件3贴合,将注塑原料注入到定模组件3内,通过动模组件2与定模组件3的合模实现原料的成型,注塑结束冷却后,控制上移动模组件2与定模组件3分离,向上拔起旋转控制机构6并向后移动旋转控制机构6,旋转控制机构6带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向前转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带动定模组件3向前转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转动的同时会向上挤压两个模具顶出机构4,两个模具顶出机构4被向上顶起后会向外端推起成型的模具,模具与定模组件3脱离实现脱模,脱模的同时定模组件3带动模具向前转动90度,模具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脱落,无需人工手动取出模具,安全性高,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和旋转控制机构6的设置避免了旋转控制机构6在带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转动和复位的过程中发生卡死的现象,保障正常的注塑生产作业,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由于旋转控制机构6在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上有具体的定位,因此旋转控制机构6带动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和定模组件3复位后不会发生偏移,在与动模组件2竖直上下移动的配合下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注塑作业的过程中定模组件3和动模组件2之间产生的间隙,避免发生合模偏移的现象。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机架(1)、动模组件(2)、定模组件(3)、模具顶出机构(4)、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旋转控制机构(6)和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组件(2)设置在机架(1)的上端,定模组件(3)设置在机架(1)的中部,模具顶出机构(4)设置有两个,两个模具顶出机构(4)对称设置在定模组件(3)上,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设置在机架(1)上,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位于定模组件(3)的下方,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的上端与两个模具顶出机构(4)贴合,旋转控制机构(6)与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的左侧连接,旋转控制机构(6)设置在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上,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包括底板(1-1)、支撑板(1-2)、横架板(1-3)、U型座板(1-4)、凸条滑轨(1-5)、电机(1-6)和丝杠(1-7);底板(1-1)上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1-2),两个支撑板(1-2)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横架板(1-3),两个横架板(1-3)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U型座板(1-4),两个电机(1-6)分别通过电机架固定连接在两个U型座板(1-4)上,两个电机(1-6)的输出轴分别通过联轴器连接一个丝杠(1-7);两个U型座板(1-4)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凸条滑轨(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组件(2)包括活动模具(2-1)、注塑孔(2-2)、透气孔(2-3)、固定板(2-4)、连接板(2-5)、U型滑座(2-6)、连接杆(2-7)和联动块(2-8);活动模具(2-1)的中部设置有注塑孔(2-2),活动模具(2-1)上对称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3),活动模具(2-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板(2-4),两个固定板(2-4)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连接板(2-5),两个连接板(2-5)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U型滑座(2-6),两个U型滑座(2-6)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连接杆(2-7),两个连接杆(2-7)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联动块(2-8),两个联动块(2-8)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两个丝杠(1-7)上;U型滑座(2-6)滑动配合连接在U型座板(1-4)上的两个凸条滑轨(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组件(3)包括固定模具(3-1)、模具成型槽(3-2)、顶出板安置槽(3-3)、侧板(3-4)、圆滑杆(3-5)、弧形滑框(3-6)、下连接杆(3-7)和上连接杆(3-8);固定模具(3-1)的内部设置有模具成型槽(3-2),固定模具(3-1)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顶出板安置槽(3-3),两个顶出板安置槽(3-3)皆与模具成型槽(3-2)连通,固定模具(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侧板(3-4),两个侧板(3-4)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圆滑杆(3-5),两个圆滑杆(3-5)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一个弧形滑框(3-6)内,两个弧形滑框(3-6)的下端分别通过下连接杆(3-7)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2)上,弧形滑框(3-6)的上端分别通过上连接杆(3-8)固定连接在两个U型座板(1-4)上;活动模具(2-1)的宽度大于模具成型槽(3-2)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4)包括弧形顶出板(4-1)、L型弹簧座(4-2)、弹簧套杆(4-3)和压缩弹簧(4-4);弧形顶出板(4-1)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L型弹簧座(4-2),两个L型弹簧座(4-2)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两个弹簧套杆(4-3)上,两个弹簧套杆(4-3)的上端皆固定连接在固定模具(3-1)上,两个弹簧套杆(4-3)上分别套设一个压缩弹簧(4-4);所述压缩弹簧(4-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模具(3-1)和L型弹簧座(4-2);弧形顶出板(4-1)密封滑动配合连接在顶出板安置槽(3-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脱模控制机构(5)包括转轴(5-1)、斜块(5-2)、转动连座(5-3)、限位环(5-4)、限位滑槽(5-5)、套杆固定板(5-6)、侧固定座(5-7)、双向螺杆(5-8)、联动杆(5-9)、挤压顶杆(5-10)、齿轮(5-11)、内齿圈(5-12)、固定杆(5-13)和杆连接块(5-14);转轴(5-1)转动配合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2)上,转轴(5-1)的左侧设置有斜块(5-2),斜块(5-2)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连座(5-3),转轴(5-1)上固定连接两个限位环(5-4),两个限位环(5-4)分别与转轴(5-1)的左右两侧贴合,转轴(5-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滑槽(5-5),左右两个侧固定座(5-7)之间固定连接两个套杆固定板(5-6),两个侧固定座(5-7)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轴(5-1)的两端,双向螺杆(5-8)转动连接在两个侧固定座(5-7)上,双向螺杆(5-8)和两个套杆固定板(5-6)皆与转轴(5-1)间隙配合连接,两个联动杆(5-9)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双向螺杆(5-8)的两端,两个联动杆(5-9)的下端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两个限位滑槽(5-5)内,两个联动杆(5-9)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挤压顶杆(5-10);所述挤压顶杆(5-10)顶靠在弧形顶出板(4-1)的下端面上;所述双向螺杆(5-8)的左端固定连接齿轮(5-11),齿轮(5-11)与内齿圈(5-12)啮合传动连接,内齿圈(5-12)上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5-13),两个固定杆(5-13)通过两个杆连接块(5-14)固定连接在左侧的支撑板(1-2)上;固定模具(3-1)固定连接在转动连座(5-3)上;所述弹簧套杆(4-3)固定连接在套杆固定板(5-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控制机构(6)包括转动调节杆(6-1)、斜块滑槽(6-2)、铰接轴(6-3)、联动滑块(6-4)、插杆(6-5)、拉板(6-6)和拉伸弹簧(6-7);转动调节杆(6-1)的上端设置有斜块滑槽(6-2),斜块(5-2)滑动配合连接在斜块滑槽(6-2)内,转动调节杆(6-1)的下端转动连接一个铰接轴(6-3),铰接轴(6-3)转动连接在联动滑块(6-4)上,插杆(6-5)滑动配合连接在联动滑块(6-4)上,插杆(6-5)的上端固定连接拉板(6-6),拉伸弹簧(6-7)套设在插杆(6-5)上,拉伸弹簧(6-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拉板(6-6)和联动滑块(6-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控制机构滑座(7)包括侧支撑板(7-1)、T型滑道(7-2)、挡块(7-3)、支撑架板(7-4)和插孔(7-5);侧支撑板(7-1)通过两个支撑架板(7-4)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上,T型滑道(7-2)固定连接在侧支撑板(7-1)上,两个挡块(7-3)分别固定连接在T型滑道(7-2)的两端,侧支撑板(7-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插孔(7-5);联动滑块(6-4)滑动配合连接在T型滑道(7-2)上,插杆(6-5)间隙插在前端的插孔(7-5)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81978.3A CN110696290A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81978.3A CN110696290A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96290A true CN110696290A (zh) | 2020-01-17 |
Family
ID=6919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81978.3A Withdrawn CN110696290A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96290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0730A (zh) * | 2020-03-02 | 2020-06-19 | 罗永莉 | 一种玩具注塑机及注塑方法 |
CN112008919A (zh) * | 2020-09-14 | 2020-12-01 | 通达(厦门)精密橡塑有限公司 | 一种滑块手动复位抽芯机构及模具 |
CN112848109A (zh) * | 2021-01-05 | 2021-05-28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五金件注塑模具 |
CN114311527A (zh) * | 2021-12-12 | 2022-04-12 | 苏州允冠精密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齿轮模具及注塑工艺 |
CN114762893A (zh) * | 2021-01-15 | 2022-07-19 | 泰兴市凯力特弹簧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快速脱模模具 |
CN116604297A (zh) * | 2023-06-29 | 2023-08-18 | 江西理工大学 | 一种便于介质盒快速穿孔安装的辅助装置 |
CN117020183A (zh) * | 2023-08-14 | 2023-11-10 | 安徽祥东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型芯模具的弹性脱模机构 |
-
2019
- 2019-10-16 CN CN201910981978.3A patent/CN11069629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0730A (zh) * | 2020-03-02 | 2020-06-19 | 罗永莉 | 一种玩具注塑机及注塑方法 |
CN112008919A (zh) * | 2020-09-14 | 2020-12-01 | 通达(厦门)精密橡塑有限公司 | 一种滑块手动复位抽芯机构及模具 |
CN112848109A (zh) * | 2021-01-05 | 2021-05-28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五金件注塑模具 |
CN114762893A (zh) * | 2021-01-15 | 2022-07-19 | 泰兴市凯力特弹簧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快速脱模模具 |
CN114311527A (zh) * | 2021-12-12 | 2022-04-12 | 苏州允冠精密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齿轮模具及注塑工艺 |
CN116604297A (zh) * | 2023-06-29 | 2023-08-18 | 江西理工大学 | 一种便于介质盒快速穿孔安装的辅助装置 |
CN117020183A (zh) * | 2023-08-14 | 2023-11-10 | 安徽祥东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型芯模具的弹性脱模机构 |
CN117020183B (zh) * | 2023-08-14 | 2024-02-06 | 安徽祥东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型芯模具的弹性脱模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96290A (zh) | 一种带防卡死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110962302B (zh) | 一种pp塑料弹簧的注塑成型设备 | |
CN109605682B (zh) | 注塑模具 | |
CN219583133U (zh) | 一种砖块挤压成型装置 | |
US20140322375A1 (en) | Angled-outward toggle clamping type vertical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CN110370564B (zh) | 一种用于倒扣出模的注塑模具及其辅助设备的生产方法 | |
CN214926341U (zh) | 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 |
CN219171571U (zh) | 一种塑料模具的二次脱模机构 | |
CN2377067Y (zh) | 液压直锁立式注塑成型机 | |
CN114700469B (zh) | 一种垂直分型造型机 | |
CN116277794A (zh) | 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 | |
CN222346143U (zh) | 一种便于清理的注塑机构 | |
CN221161313U (zh) | 一种双向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22372218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框的注塑机模具 | |
CN111645262A (zh) | 一种注塑机模具更换出模装置 | |
CN213891098U (zh) | 注塑模具的自动顶出机构 | |
CN221985739U (zh) | 一种方便脱模的脱模机 | |
CN118789770B (zh) | 一种注塑机及用于电连接器嵌件成型的注塑方法 | |
CN116674162B (zh) | 一种油封的注射成型模具 | |
CN220562074U (zh) | 一种方便脱模的手机外框成形模具 | |
CN220008176U (zh) | 一种含碳耐火材料加工加压成型装置 | |
CN221391939U (zh) | 一种塑胶产品加工用注塑设备 | |
CN214395243U (zh) | 一种注射模具产品流道自动分离装置 | |
CN214163877U (zh) | 一种具有顶出功能的注塑制品生产用脱模装置 | |
CN213860510U (zh) | 一种多组分注塑机的转盘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