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1202A - 一种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1202A
CN112751202A CN202010931937.6A CN202010931937A CN112751202A CN 112751202 A CN112751202 A CN 112751202A CN 202010931937 A CN202010931937 A CN 202010931937A CN 112751202 A CN112751202 A CN 112751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antenna
stub
electrical length
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19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坂圭史
鸟屋尾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51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2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01Q1/46Electric supply lines or communica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1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within a radiating element or between connected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85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其具有开口环谐振器。此外,该天线设置有至少部分地形成具有预设电长度的开路短截线或短路短截线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利用这种结构,本发明天线可以具有多个工作频率。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尤指一种具有开口环谐振器的天线。
背景技术
JP 6020451 B(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小型宽带天线。如图24所示,天线90具有使用开口环94的一开口环谐振器96,开口环94是具有开口或开口部92的一环形导体。
专利文献1公开的天线90可以在一个工作频率上产生谐振,但不能满足多频段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该天线具有能够在多个工作频率下产生谐振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开口环谐振器的天线。该天线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具有预设电长度的开路短截线或短路短截线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该天线具有多个工作频率。
本发明的优点是:
通过将具有开口环谐振器的天线与至少部分地形成具有预设电长度的开路短截线或短路短截线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相组合,使得提供一种小型且具有多个工作频率的天线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天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天线的基本结构的改动实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天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天线的第一改动实例的示意图(未示出反馈部)。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天线的第二改动实例的示意图(未示出反馈部)。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天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天线的第一改动实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天线的第二改动实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天线的第三改动实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天线的第四改动实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天线的第五改动实例的示意图(未示出反馈部)。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天线的第六改动实例的示意图(未示出反馈部)。
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天线的第七改动实例的示意图(未示出反馈部)。
图14是包括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天线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包括在图14所示天线装置中的天线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示出的天线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5示出的天线的仰视图。
图18是图15示出的天线的主视图。
图19是图15示出的天线的后视图。
图20是图15示出的天线的右视图。
图21是图15示出的天线的左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天线的改动实例的立体图。
图23是提供给图1所示天线的频率与反射系数S11之间的关系曲线图。短截线以电容工作的频段用“电容性”表示,短截线以电感工作的其它频段用“电感性”表示。
图24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天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图1,其将描述本发明天线的基本结构。图1示出的天线10具有短截线12和开口环14。短截线12由彼此分开且平行设置的成对导体,即第一导体120和第二导体130形成。开口环14由具有开口或开口部16的环形导体或第三导体140形成。第一导体120和第二导体130分别与第三导体140的第一端部142、第三导体140的第二端部144连接。
从图1来理解,第三导体140具有环形形状且形成有电感器。此外,第三导体140的端部,即第一端部142和第二端部144,两者彼此分开并相对来形成电容器。另外,在本发明中,“环形形状”具有广泛的含义,可涉及“圆形框架形状”、“椭圆形或卵形框架形状”和“多边形框架形状”。
如图1所示,第一导体120和第二导体130(短截线12)具有电长度Le。电长度Le为预设电长度,该预设电长度等于或长于第一导体120和第二导体130在预设频段上形成分布参数线所需的必要长度。换言之,第一导体120和第二导体130形成具有预设电长度的传输线。因为短截线12具有预设电长度,所以其根据输入功率的频率来以电感或电容形式工作。
从图1来理解,短截线12和开口环14整体形成有开口环谐振器100。开口环谐振器100作为LC谐振器工作,LC谐振器由短截线12形成的电容器、开口环14形成的另一电容器和开口环14形成的电感器形成。因为短截线12根据提供给第三导体140的频率来以电感或电容形式工作,所以开口环谐振器100可以具有多个谐振频率。详细地,从图23来理解,开口环谐振器100在短截线12变为电容性的频率下引起LC谐振。这里存在多个频率,每个频率使短截线12具有电容性。开口环谐振器100的工作频段是包括开口环谐振器100产生谐振的频率且具有小于预设值的反射系数S11的频段。因此,开口环谐振器100具有多个工作频率。换言之,天线10具有多个工作频率。这些工作频率中的一个工作频率是低频,在该低频下,短截线12没有显著的电长度,且开口环谐振器100引起LC谐振。这些工作频率中的另一个工作频率是与短截线12的电长度相对应的工作频率。
在图1示出的天线10中,短截线12和开口环14可以彼此区分。然而,短截线12和开口环14可以具有彼此共享的部分。例如,在图2所示的天线20中,第二导体230与第一导体220一起形成短截线22。与此同时,第二导体230与开口部26连同第三导体240一起形成开口环24。然后,短截线22和开口环24形成开口环谐振器200。如上所述,第一导体220和第二导体23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开口环24的一部分。利用这种结构,与天线10一样,天线20具有多个工作频率。另外,由于第二导体230既用做短截线22的一部分,又用做开口环24的一部分,因此,与天线10相比,天线20的尺寸可以被减小。
在图1或图2所示的结构中,短截线12或22为开路短截线,第一导体120或220和第二导体130或230均具有开口端。然而,本发明天线可以具有短路短截线,其中,第一导体120或220的端部和第二导体130或230的端部均彼此短路。换言之,本发明天线应至少设有第一导体120或220和第二导体130或230,第一导体120或220和第二导体130或230均至少部分地形成具有预设电长度的开路短截线或短路短截线。
参照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10A具有与图1所示的天线10相同的结构。换言之,天线10A具有短截线12和开口环14。详细地,天线10A具有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导体120、第二导体130和第三导体140。第一导体120、第二导体130和第三导体140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只要它们是导电材料即可。例如,第一导体120、第二导体130和第三导体140均可由金属板制成。可替换地,第一导体120、第二导体130和第三导体140均可由包括在电路板中的导电膜制成。此外,第一导体120、第二导体130和第三导体140可以是分离构件或结合在一起的单独构件。
如图3所示,第一导体120、第二导体130和第三导体140均具有第一端部122、132或142和第二端部124、134或144。第一导体120的第一端部122与第三导体140的第一端部142连接。第二导体130的第一端部132与第三导体140的第二端部144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一导体120和第二导体130均具有形成多个弯头部的形状。第一导体120和第二导体130以预设间隔并列来形成短截线12。在本实施例中,短截线12为开路短截线。换言之,第一导体120的第二端部124和第二导体130的第二端部134都是开口端。短截线12具有预设电长度。预设电长度等于或长于与天线10A的其中一个工作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一半(=0.5λ,λ:波长)。换言之,预设电长度等于或大于所有工作频率中的任一工作频率的波长的0.5倍。在本实施例中,短截线12的电长度取决于从第一导体120的第一端部122到第一导体120的第二端部124的电长度,或者取决于从第二导体130的第一端部132到第二导体130的第二端部134的电长度。
如图3所示,第三导体140形成具有矩形形状的开口环14。第三导体140的第一端部142和第三导体140的第二端部144彼此分开定位并形成开口环14的开口部16。第三导体140设有反馈部18。短截线12根据提供给其的频率来以电感或电容方式工作。因此,由短截线12和开口环14形成的开口环谐振器100可以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因此,天线10A可以具有多个工作频率。
在图3所示的天线10A中,短截线12在与开口环14相同的平面上形成,且位于开口环14的外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在图4所示的天线10B中,形成短截线12的第一导体120和第二导体130可以设置在开口环14的内部。通过这种结构,与天线10A相比,天线10B的尺寸可以被减小。
在图3所示的天线10A和图4所示的天线10B中,短截线12形成为开路短截线。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短截线12可以形成为短路短截线。例如,如在图5所示的天线10C中,通过利用第四导体150将第一导体120的第二端部124与第二导体130的第二端部134彼此连接起来,可以将短截线12C形成为短路短截线。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为了形成短路短截线,第一导体120和第二导体130应在远离第三导体140的第一端部142和第三导体140的第二端部144的位置,通过第四导体150来彼此连接。作为短路短截线的短截线12C的电长度取决于第一导体120的电长度或第二导体130的电长度。另外,短截线12C的电长度(预设电长度)等于或长于与其中一个工作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三(=0.75λ)。换言之,预设电长度等于或大于所有工作频率中的任一工作频率的波长的0.75倍。
参照图6,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20A具有与图2所示的天线20相同的结构。换言之,天线20A具有短截线22和开口环24。详细地,图6所示的天线20A具有第一导体220、第二导体230和第三导体240。第一导体220、第二导体230和第三导体240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只要它们是导电材料即可。第一导体220、第二导体230和第三导体240均可由金属板形成。可替换地,第一导体220、第二导体230和第三导体240都可由包括在多层布线衬底中的多个导电层和过孔形成。此外,第一导体220、第二导体230和第三导体240可以形成为分离构件或结合在一起的单独构件。
如图6所示,第一导体220、第二导体230和第三导体240均具有第一端部222、232或242和第二端部224、234或244。第一导体220的第一端部222与第三导体240的第一端部242连接。第二导体230的第一端部232与第三导体240的第二端部244连接。
如图6所示,第一导体220和第二导体230均在横向方向上具有长的矩形形状。第一导体220在第一横向方向上从其第一端部222延伸,并且第二导体230在第二横向方向上从其第一端部232延伸。第一导体220和第二导体230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开,且彼此平行。换言之,第一导体220和第二导体230彼此分开且相对。在上下方向上,第一导体220位于第二导体230的上方。因此,第一导体220和第二导体230形成短截线22。由于短截线22三维形成,所以本实施例天线20A可以减小其封装面积。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方向为X方向。负X方向是第一横向方向,而正X方向是第二横向方向。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是Z方向。正Z方向指向上方,而负Z方向指向下方。
从图6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短截线22为开路短截线。换言之,第一导体220的第二端部224和第二导体230的第二端部234均为开口端。短截线22具有电长度Le,该电长度Le取决于在横向方向上第一导体220的长度或第二导体230的长度。电长度(预设电长度)Le等于或长于与天线20A的其中一个工作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一半(=0.5λ)。
从图6来理解,第二导体230和第三导体240形成具有矩形形状的开口环24。第三导体240具有两个弯头部,以使得第一端部24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二端部244的上方。
如图6所示,第二导体230的第二端部234和第三导体240的第一端部242彼此分离设置,且在开口环24中形成开口部26。第二导体230设置有反馈部28。短截线22根据提供给其的频率来以电感或电容方式工作。因此,由短截线22和开口环24形成的开口环谐振器200可以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因此,天线20A可以具有多个工作频率。
在图6所示的天线20A中,反馈部28设置在第二导体230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反馈部28可以根据第一导体220、第二导体230和第三导体240的各自形状和尺寸以及它们的布置来设置在第三导体240上(参见图2)。换句话说,在本发明天线中,反馈部28可以设置在第二导体230或第三导体240上。可选地,反馈部28可以设置在第一导体220上。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注意,第一导体220的功能和第二导体230的功能彼此改变。
在图6所示的天线20A中,第一导体220和第二导体230均在横向方向上具有长的矩形形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在图7所示的天线20B中,第一导体220可以形成为曲折的形状,且第二导体230可以形成为平面的形状。相反,第一导体220可形成为平面的形状,而第二导体230可形成为曲折的形状。此外,如在图8所示的天线20C中,第一导体220可以形成为螺旋的形状,且第二导体230可以为平面的形状。相反,第一导体220可形成为平面的形状,而第二导体230可形成为螺旋的形状。根据这些结构,短截线22的电长度能够被延长,同时能够避免天线20B或20C的尺寸大型化。短截线22的电长度取决于具有曲折或螺旋形状的第一导体220的电长度或具有曲折或螺旋形状的第二导体230的电长度。
在图6至图8所示的天线20A、20B、20C中,短截线22形成为开路短截线。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短截线22可以形成为短路短截线。例如,与图9所示的天线20D和图10所示的天线20E一样,通过借助第四导体250将第一导体220的第二端部224与第二导体230彼此连接起来,可以使短截线22D或22E形成为短路短截线。在此,第四导体250在第一导体220上的连接位置不限于第二端部224,还可以在第二端部224附近。通过改变第四导体250的连接位置,天线20D或20E的工作频率可以被调整。因此,本发明天线还可设置有第四导体250,第四导体250在第一导体220的第二端部224处或第二端部224附近将第一导体220与第二导体230彼此连接起来。短截线22D或22E的电长度取决于具有曲折或螺旋形状的第一导体220的电长度。短截线22D或22E的电长度等于或长于与其中一个工作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三(=0.75λ)。
在天线20A、20B、20C、20D和20E中,短截线22、22D或22E三维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1所示的天线20F,短截线22F可以二维形成。在图11所示的天线20F中,第一导体220沿第二导体230的边缘以预设间隔设置。第一导体220形成具有窄的宽度,第二导体230形成具有宽的宽度。第三导体240的第一端部242具有与第一导体220的宽度相对应的宽度。具有这种结构的天线20F也可以具有多个工作频率。
在图6至图11所示的天线20A、20B、20C、20D、20E和20F中,短截线22、22D、22E或22F由两个导体,即第一导体220和第二导体230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短截线22可由三个或更多个导体形成。例如,如在图12所示的天线20G中,可以提供一与第二导体230平行设置的附加第二导体230G。附加第二导体230G具有与第二导体230相同的形状和尺寸。附加第二导体230G通过连接部231与第三导体240的第二端部244连接。在上下方向上,第一导体220位于第二导体230与附加第二导体230G之间。在上下方向上,从第一导体220到第二导体230的距离等于从第一导体220到附加第二导体230G的距离。具有这种结构的天线20G也可以具有多个工作频率。
在天线20A、20B、20C、20D、20E和20F中,第一导体220和第二导体230均具有平面形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在图13所示的天线20H中,借助具有圆柱形状的第二导体230H,可以形成短截线22H。具有这种结构的天线20H也可以具有多个工作频率。
参照图14,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天线30是在使用时安装在电路板80上的分立元件。电路板80形成有与天线30电连接的反馈线82和接地平面84。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天线可以通过包括在多层布线板中的多个导电层和多个过孔来形成。或者,本发明天线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形成,例如在树脂体上镀覆金属膜或在树脂体上粘附金属体。
从图15至图21来理解,天线30具有第一导体320、第二导体330和第三导体340。第一导体320、第二导体330和第三导体340形成有短截线32和开口环34。短截线32和开口环34形成开口环谐振器300。换言之,天线30设置有由第一导体320、第二导体330和第三导体340形成的开口环谐振器3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体320、第二导体330和第三导体340由单个金属板制成并一体成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天线30可以通过多个导电构件形成。
如图15至图17所示,第一导体320、第二导体330和第三导体340均具有第一端部322、323或342和第二端部324、334或344。第一导体320的第一端部322与第三导体340的第一端部342连接,第二导体330的第一端部332与第三导体340的第二端部344连接。
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导体320具有曲折部40和延伸部42。曲折部40的端部402是第一导体320的第一端部322。曲折部40的另一端部404与延伸部42的端部422连接。延伸部42的另一端部424为第一导体320的第二端部324。延伸部42在第二横向方向上从曲折部40的端部404延伸,然后向后延伸并进一步在第一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导体320部分地形成短截线32。第一导体320的电长度限定短截线32的电长度(预设电长度)。
如图17所示,第二导体330是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的矩形形状的平板。在本实施例中,前后方向为Y方向。正Y方向指向后面,而负Y方向指向前面。第二导体330的第一端部332和第二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4是成对侧边缘部52和50,且设置在前边缘54附近。第二导体330的第一端部332与第三导体340的第二端部344连接,第二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4位于第三导体340的第一端部342附近。第二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4不与第三导体340的第一端部342连接,而是远离第一端部342定位。第二导体330和第三导体340形成开口环34,第二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4和第三导体340的第一端部342在开口环34中形成开口部3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4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三导体340的第一端部342的下方。在上下方向上,开口部36位于第二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4与第三导体340的第一端部342之间。
从图18和图19来理解,在上下方向上,第二导体330位于第一导体320的下方。从图16和图17来理解,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时,第一导体320和第二导体330彼此重叠。详细地,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时,第二导体330与第一导体320的曲折部40重叠。第二导体330部分地形成短截线32。此外,第一导体320和第二导体330部分地形成短截线32。第一导体320和第二导体330不仅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它们彼此相同的部分上形成短截线32,而且在它们的其它部分上也可形成短截线32。换言之,第一导体320和第二导体330通过彼此靠近布置而形成短截线32。
从图15至图19来理解,第三导体340具有第一部分60、第二部分62、第三部分64、第四部分66和接合部68。如图16所示,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时,第一部分60具有L形的形状。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时,第二部分62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延伸的I形形状。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时,第三部分64具有倒置的L形形状。如图17所示,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时,第四部分66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延伸的I形形状。如图18所示,接合部68当从其前方观察时沿上下方向具有延伸的I形形状。
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三导体340的第一部分60和第三导体340的第三部分64在横向方向上位于第一导体320和第二导体330的外部。此外,第三导体340的第二部分6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导体320和第二导体330的后方。第三导体340的第四部分66的前边缘位于第一导体320的前方,且在前后方向上与第二导体330的前边缘54相同。
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部分60的端部602是第三导体340的第一端部342。第一部分60的另一端部604与第二部分62的一端部622连接。第二部分62的另一端部624与第三部分64的一端部642连接。如图15和图18所示,第三部分64的另一端部644与接合部68的一端部682连接。接合部68的另一端部684与第四部分66的一端部662连接。如图15和图17所示,第四部分66的另一端部664是第三导体340的第二端部344。
从图15至图17来理解,第三导体340部分地形成开口环34。详细地,第三导体340与第二导体330一起形成开口环34。
如图16所示,第三导体340与第一导体320部分地平行设置。详细地说,第三导体340的第四部分66、第三导体340的第三部分64和第三导体340的第二部分62分别与第一导体320的延伸部42的每一部分平行设置。利用这种结构,第三导体340部分地形成短截线32。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短截线32不仅由第一导体320和第二导体330形成,还由第三导体340的一部分形成。
如图15至图19所示,第三导体340的第四部分66设置有反馈部38。详细地,反馈部38是反馈线部380的端部。反馈线部380在横向方向上几乎设置在第四部分66的中间位置。反馈线部380从第四部分66向后延伸并进一步向下延伸。当天线30安装在电路板80上时,反馈部38与形成在电路板80上的反馈线82(如图14)电连接。在这里,反馈部38与反馈线82之间的电连接方式不受特殊限制。例如,反馈部38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直接与反馈线82连接。可替换地,反馈部38可以位于反馈线82的一部分附近,在其间留有间隔来以电容性或电磁性方式连接。无论如何,反馈部38和反馈线82应当彼此连接,以使得反馈部38从反馈线82被供应电力。
如图15至图21所示,第三导体340的第一部分60和第三导体340的第三部分64分别设有接地部70。详细地,每个接地部70具有矩形的板状。接地部70在横向方向上位于第三导体340外侧。所有接地部70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部分60的侧边缘的前端,所有接地部70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三部分64的侧边缘的前端附近。每个接地部70从第一部分60或第三部分64向下延伸。当天线30安装在电路板80上时,接地部70与形成在电路板80上的接地平面84连接(参见图14)。
如图15至图21所示,第三导体340的第二部分62设置有固定部72。详细地,固定部72沿横向方向在第二部分62的中部从第二部分62的后边缘向下延伸。当天线30安装在电路板80上时,固定部72固定在电路板80上并支撑第三导体340(如图14)。固定部72可以与接地平面84连接或不与接地平面84连接。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72的数量为一个,但是也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固定部72。
从图15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体320没有设置固定部。然而,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固定部在电路板80上来支撑第一导体320(见图14)。例如,通过对第一导体320的延伸部42设置固定部73(见图22),能够防止第一导体320的变形。提供给第一导体320的固定部不应与包括接地平面84的电路板80中包括的任何导电部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体330也没有设置固定部。然而,与第一导体220一样,可以对第二导体330设置一个或多个固定部。而且,设置给第二导体330的固定部不应与包括在电路板80中的导电部连接。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短截线32是开路短截线,但也可以形成为短路短截线。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导体320的第二端部324应与第二导体330连接。在开路短截线的情况下,短截线32的电长度(预设电长度)必须等于或长于其中一工作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一半(=0.5λ)。另一方面,在短路短截线的情况下,短截线32的电长度(预设电长度)必须等于或大于其中一工作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三(=0.75λ)。因此,短截线32具有预设长度,以使得天线30也具有多个工作频率。
参照图22,除了天线30的结构之外,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改动实例的天线30A还设有辐射元件74。在改动实例中,辐射元件74与形成天线30A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辐射元件74可以形成为与形成天线30A的其他部分不同的不同构件。
如图22所示,辐射元件74与接合部68的端部684连接。辐射元件74在第一横向方向上从接合部68的端部684延伸,然后略微向后延伸。辐射元件74形成所谓倒置的L形天线。辐射元件74的电长度是参考天线30A的其中一个工作频率的波长的四分之一来定义的。换言之,辐射元件74的电长度与天线30A的各工作频率的波长中的一个的四分之一相对应。
如图22所示,辐射元件74设置有固定部73。当天线30A安装在电路板80上时,固定部73固定在电路板80上(参见图14)。然而,固定部73不应与电路板80中包括的导电部连接。固定部73机械地支撑辐射元件7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体320还设置有另一固定部73。
如图22所示,第三导体340的第四部分66通过附加部76与接合部68的端部684连接。辐射元件74与第四部分66位于同一平面上。辐射元件74和第四部分66以间隔的方式彼此平行地布置。利用该结构,辐射元件74与开口环谐振器300一起谐振并增强天线30A的功能。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开口环谐振器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至少部分地形成具有预设电长度的开路短截线或短路短截线;以及
所述天线具有多个工作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沿所述预设电长度延伸形成有传输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三导体和反馈部;
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三导体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
所述第二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三导体形成有开口环;
所述第二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三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彼此分开定位,以形成所述开口环的开口部;以及
所述反馈部设于所述第二导体或所述第三导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还包括第四导体,所述第四导体在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处或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附近将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彼此连接;
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四导体形成有所述短路短截线;以及
所述预设电长度等于或大于所有所述工作频率中的任一工作频率波长的0.75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三导体;
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三导体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
所述第二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所述第三导体形成有开口环;以及
所述第三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彼此分开定位,以形成所述开口环的开口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还包括第四导体,所述第四导体在远离所述第三导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将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彼此连接;
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四导体形成有所述短路短截线;以及
所述预设电长度等于或大于所有所述工作频率中的任一工作频率波长的0.75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形成有所述开路短截线;以及
所述预设电长度等于或大于所有所述工作频率中的任一工作频率波长的0.5倍。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还包括从所述第三导体延伸的辐射元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元件与所有所述工作频率中的任一工作频率波长的四分之一相对应。
CN202010931937.6A 2019-10-29 2020-09-07 一种天线 Pending CN1127512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6290A JP7404031B2 (ja) 2019-10-29 2019-10-29 アンテナ
JP2019-196290 2019-10-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1202A true CN112751202A (zh) 2021-05-04

Family

ID=72292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1937.6A Pending CN112751202A (zh) 2019-10-29 2020-09-07 一种天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6664B2 (zh)
EP (1) EP3817138B1 (zh)
JP (1) JP7404031B2 (zh)
KR (1) KR102402052B1 (zh)
CN (1) CN112751202A (zh)
TW (1) TWI7946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49834S1 (en) * 2019-09-06 2022-04-26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RFID tag
USD973039S1 (en) * 2019-09-06 2022-12-2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RFID tag
JP1662552S (zh) * 2019-09-06 2020-06-29
JP7475126B2 (ja) * 2019-10-29 2024-04-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JP1701515S (zh) * 2021-03-17 2021-12-06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9764A (zh) * 2012-08-08 2014-02-12 佳能株式会社 多频带天线
WO2015135188A1 (zh) * 2014-03-13 2015-09-1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0451B2 (ja) 1980-07-31 1985-05-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線材の水切り方法
PE20010586A1 (es) 1999-09-10 2001-06-23 Procter & Gamble Conjugados de polimeros funcionales que inhiben enzimas lipoliticas y/o proteoliticas
JP2002330023A (ja) 2001-04-27 2002-1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装置
GB2381664B (en) * 2001-10-12 2003-11-1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oop antenna, surface-mounted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KR100541080B1 (ko) 2002-12-16 2006-01-1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무선랜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선랜 카드
JP3790249B2 (ja) 2004-01-13 2006-06-28 株式会社東芝 ループアンテナ及びループアンテナを備えた無線通信機
JP2005340933A (ja) * 2004-05-24 2005-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円偏波アンテナ、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レクテナ
CN1977424A (zh) * 2004-06-26 2007-06-06 株式会社Emw天线 用于独立地调整谐振频率的多频带内置天线及用于调整谐振频率的方法
JP4868874B2 (ja) * 2005-03-29 2012-02-01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ループアンテナ、該アンテナを使用したアンテナシステム及び該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を搭載した車両
CN100592572C (zh) * 2005-06-10 2010-02-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双频天线
US7176838B1 (en) * 2005-08-22 2007-02-13 Motorola, Inc. Multi-band antenna
US7768378B2 (en) * 2006-04-26 2010-08-03 Compx International Inc. Field retrofittable refrigerator lock with audit trail
KR100808476B1 (ko) 2006-05-26 2008-03-03 (사)한국전자산업진흥회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내장 안테나
JP4446203B2 (ja) * 2007-09-26 2010-04-07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素子および広帯域アンテナ装置
JP2009152722A (ja) * 2007-12-19 2009-07-09 Toshiba Corp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無線装置
GB0802729D0 (en) * 2008-02-14 2008-03-26 Isis Innovation Resonant refl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TW200937742A (en) * 2008-02-25 2009-09-01 Quanta Comp Inc Dual feed-in dual-band antenna
US7589682B1 (en) * 2008-03-18 2009-09-15 Cameo Communications Inc. Single-plate dual-band antenna and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I411158B (zh) * 2008-04-09 2013-10-01 Acer Inc 一種多頻折疊環形天線
TW201027844A (en) * 2009-01-06 2010-07-16 Ralink Technology Corp Loop antenna for wireless network
KR20110010416A (ko) 2009-07-24 2011-0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8164524B2 (en) * 2009-07-27 2012-04-24 Auden Techno Corp. Built-in straight mobile antenna type dual band antenna assembly with improved HAC performance
US9136594B2 (en) * 2009-08-20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pact multi-band 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
DE112010005220T5 (de) 2010-02-03 2012-11-08 Laird Technologies Ab Antennenvorrichtung und tragbare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die solch eine Antennenvorrichtung aufweist
US9246221B2 (en) * 2011-03-07 2016-01-26 Apple Inc. Tunable loop antennas
CN103620870B (zh) 2011-06-23 2017-02-15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小型电气垂直式裂环谐振器天线
US9496616B2 (en) * 2011-08-24 2016-11-15 Nec Corporatio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654023B2 (en) * 2011-09-02 2014-02-18 Dockon Ag Multi-layered multi-band antenna with parasitic radiator
AU2012330892B2 (en) * 2011-11-04 2017-02-02 Dockon Ag Capacitively coupled compound loop antenna
JP6240040B2 (ja) * 2013-08-27 2017-11-29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6014071B2 (ja) 2014-03-20 2016-10-25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アンテナ装置
US10367248B2 (en) 2014-03-31 2019-07-30 Nec Corporation Antenna, array antenna,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6077507B2 (ja) 2014-09-19 2017-02-08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10340609B2 (en) 2015-02-16 2019-07-02 Nec Corporation Multiband antenna, multiband antenna array,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10615509B2 (en) 2015-03-19 2020-04-07 Nec Corporation Antenn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756420B2 (en) 2015-04-02 2020-08-25 Nec Corporation Multi-band antenna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JP6606871B2 (ja) 2015-06-04 2019-11-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通信機
DE102015222131A1 (de) 2015-11-10 2017-05-11 Dialog Semiconductor B.V. Miniaturantenne
JP6659519B2 (ja) * 2016-11-02 2020-03-04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ンテナ装置
JP6624650B2 (ja) 2017-08-30 2019-12-25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TWI661614B (zh) * 2018-01-08 2019-06-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迴圈天線
JP6787415B2 (ja) 2019-01-07 2020-11-18 ヤマハ株式会社 平面アンテナ及びアンテナエレメント間の結合低減方法
JP7216577B2 (ja) 2019-03-05 2023-02-0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JP7475126B2 (ja) * 2019-10-29 2024-04-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9764A (zh) * 2012-08-08 2014-02-12 佳能株式会社 多频带天线
WO2015135188A1 (zh) * 2014-03-13 2015-09-1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终端
CN106463827A (zh) * 2014-03-13 2017-02-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浩威: ""微波功率放大器匹配网络及电磁温度效应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pages 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72469A (ja) 2021-05-06
KR20210052203A (ko) 2021-05-10
EP3817138B1 (en) 2023-11-08
JP7404031B2 (ja) 2023-12-25
TW202118146A (zh) 2021-05-01
EP3817138A1 (en) 2021-05-05
KR102402052B1 (ko) 2022-05-24
US20210126367A1 (en) 2021-04-29
US11626664B2 (en) 2023-04-11
TWI794643B (zh) 202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1202A (zh) 一种天线
US10741908B2 (en) Antenna system and antenna module with reduced interference between radiating patterns
RU2586272C2 (ru) Рамочная антенна(варианты)
JP6948526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077507B2 (ja) アンテナ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6504207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015944B2 (ja) アンテナ装置、通信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1380997B2 (en) Antenna
JP2008271468A (ja) アンテナ装置
TW201436369A (zh) 多頻混合式天線
JP2021072469A5 (zh)
CN108352621B (zh) 天线装置
KR20110124293A (ko) 다중 공동 안테나
JP6229814B2 (ja) 通信端末装置
US20220224009A1 (en) Multi-frequency band antenna
JP2017005663A (ja) 平面アンテナ
JP5291136B2 (ja) 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
CN113871838B (zh)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11670517A (zh) 天线、天线部件和电子设备
JP6393048B2 (ja) 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
CN111384588B (zh) 多频天线
JP7153843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KR20140143969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의 급전 구조체
JP530057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5079747A (ja) 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