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1136A - 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1136A
CN112751136A CN201911051535.0A CN201911051535A CN112751136A CN 112751136 A CN112751136 A CN 112751136A CN 201911051535 A CN201911051535 A CN 201911051535A CN 112751136 A CN112751136 A CN 112751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electrospun fiber
high molecular
dispersion
molecular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15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清华
董江舟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9110515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11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1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1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隔膜中含有层结构,所述层结构由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载有无机粒子的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杂序交错共同形成,使得单个层结构中的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交织;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A,以及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B,所述高分子聚合物A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B不同;在单个所述层结构中,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的重量含量大于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的重量含量。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具有适宜且较高的孔隙率、高吸液率、高耐热性和良好的电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安全性能是要求隔膜具有良好的热尺寸稳定性,在一定高温环境下无明显形变;具有较好的热闭孔性能,在电池短路前发生热闭孔且无明显机械强度的损失,具有较高的热安全温度。
由于动力电池具有更高的工作温度,较复杂的动行环境,可能在非常规状态,即异常充放状态、异常受热与力学条件滥用下发生爆炸、燃烧等,因此,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锂离子电池在大电流条件下,易导致大量锂枝晶,刺破电池隔膜,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引发安全隐患。
目前商业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是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隔膜,此种隔膜已无法完全满足日益发展的动力电池市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期能够获得具有机械强度优异且电学性能优异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以满足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应用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该隔膜中含有层结构,所述层结构由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载有无机粒子的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杂序交错共同形成,使得单个层结构中的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交织;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A,以及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B,所述高分子聚合物A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B不同;在单个所述层结构中,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的重量含量大于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的重量含量;所述高分子聚合物A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B各自独立地选自聚丙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丙烯腈、乙烯醋酸乙烯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氧化乙烯、聚芳醚砜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前述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含有无机粒子的分散液I和含有高分子聚合物B的分散液II进行混合,得到分散液III;
(2)将含有高分子聚合物A的分散液IV和所述分散液III分别引入至静电纺丝装置的存储器中进行静电纺丝,以得到由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载有无机粒子的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杂序交错共同形成的层结构,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A,以及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B;
(3)将步骤(2)中获得的所述层结构进行热压,得到所述隔膜;
其中,控制所述分散液IV和所述分散液III的流量,使得在单个所述层结构中,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的重量含量大于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的重量含量。
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具有适宜且较高的孔隙率、高的吸液率、高耐热性和良好的离子导电率。
另外,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等电学性能。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机械强度也较优。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如前所述,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该隔膜中含有层结构,所述层结构由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载有无机粒子的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杂序交错共同形成,使得单个层结构中的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交织;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A,以及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B,所述高分子聚合物A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B不同;在单个所述层结构中,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的重量含量大于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的重量含量;所述高分子聚合物A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B各自独立地选自聚丙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丙烯腈、乙烯醋酸乙烯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氧化乙烯、聚芳醚砜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在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所述无机粒子的重量含量为1-40%。
优选地,优选所述高分子聚合物A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B各自独立地选自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芳醚砜酮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在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所述无机粒子选自第IIA族金属的氧化物、第IIA族金属的硫酸盐、第IIA族金属的氢氧化物、第IVB族金属的氧化物、第IIIA族金属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无机粒子选自水合氧化铝、三氧化二铝、氧化镁、二氧化硅、二氧化锆、二氧化钛、勃姆石、硫酸钡和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400nm。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的平均直径各自独立地为0.5-2μm。
优选地,所述隔膜的平均厚度为20-50μm。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为由静电纺丝法制备得到的纤维。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前述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含有无机粒子的分散液I和含有高分子聚合物B的分散液II进行混合,得到分散液III;
(2)将含有高分子聚合物A的分散液IV和所述分散液III分别引入至静电纺丝装置的存储器中进行静电纺丝,以得到由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载有无机粒子的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杂序交错共同形成的层结构,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A,以及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B;
(3)将步骤(2)中获得的所述层结构进行热压,得到所述隔膜;
其中,控制所述分散液IV和所述分散液III的流量,使得在单个所述层结构中,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的重量含量大于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的重量含量。
优选地,所述分散液IV和所述分散液III的流速各自独立地选自1ml/h-10ml/h。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装置的各个针头的孔径各种独立地为0.3-1.0mm。
本发明对静电纺丝装置中的针头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为2-50个,各个针头的孔径可以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静电纺丝的操作条件包括:纺丝电压为10kV-30kV,接收距离为10-40cm,湿度为10-65%,纺丝温度为15-40℃。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热压通过板式热压机进行,所述热压的操作条件包括:热压温度为50-150℃,压强为1-10MPa,热压时间为0.5-10min。
优选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分散液I中的无机粒子的质量浓度为10%-50%,所述分散液II中的高分子聚合物B的质量浓度为10%-60%。
优选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分散液I和所述分散液II的混合体积比为1:9至9:1。
优选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分散液III的固含量为5%-50%重量%。
优选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分散液IV的质量浓度为10%-60%。
优选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分散液I、所述分散液II、所述分散液IV中的溶剂各自独立地选自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四氢呋喃、氯仿、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三氟乙醇、三氟乙酸、二甲基乙酰胺、乙醇和六氟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以下将通过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a)将高分子聚合物A溶于有机溶剂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60%的分散液IV;
(b)将无机粒子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0%-50%的分散液I;将高分子材料B溶于有机溶剂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60%的分散液II;将所述分散液II和分散液I进行混合,得到分散液III;
(c)将步骤(a)所制备的分散液IV和步骤(b)所制备的分散液III分别引入至置于静电纺丝装置的存储器中进行静电纺丝,以得到由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载有无机粒子的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杂序交错共同形成的层结构,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A,以及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B;所述分散液IV和所述分散液III的流速各自独立地选自1ml/h-10ml/h;
(d)将步骤(2)中获得的所述层结构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50-150℃,压强为1-10MPa,热压时间为0.5-10min,热压后得到所述隔膜;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A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B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的所述分散液II和所述分散液IV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符合本发明的前述要求即可。
如前所述,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由前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所述的压力(或压强)均表示表压。
以下将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例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各种原料均为普通市售品。
以下使用的静电纺丝装置购自北京新研合创科技有限公司。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以下所述的室温表示25℃±1℃。
聚偏氟乙烯(购自法国阿科玛公司,商品牌号HSV900)
聚丙烯腈(购自百灵威公司,Mw=1.5×105)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购自法国阿科玛公司,商品牌号SL-023)
聚芳醚砜酮(购自大连宝力摩有限公司,Mw=1×10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江苏南通丽阳化学有限公司公司,Mw=1.17×105),聚酰胺(购自南京鸿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公司,牌号B500F)
聚乙烯(购自苏州苏昌塑化有限公司,商品牌号DMDA-8008)
聚己内酯(购于济南岱罡科技有限公司,Mw=200000)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购于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优级)
实施例1
(a)称取15g聚偏氟乙烯,溶解于85g的DMF/丙酮混合溶剂中,DMF和丙酮的体积比为7:3,室温搅拌12h至均匀透明,得到质量浓度为15%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分散液IV);
(b)称取4g的Al2O3粒子,平均粒径为100nm,加于10g的DMF溶剂中,使用搅拌机以1000rpm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分散液(分散液I);称取15g聚丙烯腈,溶解于71g的DMF溶剂中,室温搅拌12h至均匀透明,得到均匀的分散液(分散液II),并将所述分散液II加入到所述分散液I中,形成“Al2O3粒子-高分子复合物”分散液(分散液III,固含量为19重量%);
(c)将步骤(a)所制备的分散液IV置于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中,流速为4ml/h;将步骤(b)制备的分散液III置于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中,流速为2ml/h;进行静电纺丝,4个针头孔径相同且均为0.3mm,纺丝电压为15kV,接收距离为10cm,湿度为20%,温度为20℃,以得到由聚合物电纺纤维I(平均直径为1.5μm)和载有无机粒子的聚合物电纺纤维II(平均直径为1μm)彼此杂序交错共同形成的层结构,聚合物电纺纤维I的重量含量大于聚合物电纺纤维II;
(d)将步骤(c)所得的所述层结构利用板式热压机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70℃,压强为3MPa,热压时间为1min,热压后即得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膜平均厚度为25μm。
实施例2
(a)称取10g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粉末,溶解于90g的DMF/丙酮混合溶剂中,DMF和丙酮的体积比为7:3,室温搅拌12h至均匀透明,得到质量浓度为10%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分散液IV);
(b)称取4g的MgO粒子,平均粒径为50nm,加于10g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溶剂中,四氢呋喃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比为3:7,使用搅拌机以1200rpm的转速分散60分钟,得到均匀的分散液(分散液I);称取16g聚芳醚砜酮,溶解于70g的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溶剂中,四氢呋喃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比为3:7,室温搅拌12h至均匀透明,得到均匀的分散液(分散液II),所述分散液II加入到所述分散液I中,形成“MgO粒子-高分子复合物”分散液,(分散液III,固含量为20重量%);
(c)将步骤(a)所制备的分散液IV置于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中,流速为4ml/h;将步骤(b)制备的分散液III置于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中,流速为1.5ml/h;进行静电纺丝,10个针头孔径相同且均为0.5mm,纺丝电压为20kV,接收距离为15cm,湿度为30%,温度为30℃,以得到由聚合物电纺纤维I(平均直径为1.3μm)和载有无机粒子的聚合物电纺纤维II(平均直径为0.7μm)彼此杂序交错共同形成的层结构,聚合物电纺纤维I的重量含量大于聚合物电纺纤维II;
(d)将步骤(c)所得的所述层结构利用板式热压机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80℃,压强为4MPa,热压时间为1min,热压后即得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膜平均厚度为30μm。
实施例3
(a)称取25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于75g的DMF溶剂中,室温搅拌12h至均匀透明,得到质量浓度为25%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分散液IV);
(b)称取6g的SiO2粒子,粒径为150nm,加于12g的六氟异丙醇溶剂中,使用搅拌机以150rpm的转速分散45分钟,得到均匀的分散液(分散液I);称取10g聚丙烯腈,6g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溶解于66g的DMF溶剂中,室温搅拌12h至均匀透明,得到均匀的分散液(分散液II),并将所述分散液II加入到所述分散液I中,形成“SiO2粒子-高分子复合物”分散液(分散液III,固含量为22重量%);
(c)将步骤(a)所制备的分散液IV置于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中,流速为4ml/h;将步骤(b)制备的分散液III置于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中,流速为3ml/h;进行静电纺丝,2个针头孔径相同且均为0.7mm,纺丝电压为28kV,接收距离为25cm,湿度为30%,温度为30℃,以得到由聚合物电纺纤维I(平均直径为1.2μm)和载有无机粒子的聚合物电纺纤维II(平均直径为1.5μm)彼此杂序交错共同形成的层结构,聚合物电纺纤维I的重量含量大于聚合物电纺纤维II;
(d)将步骤(c)所得的所述层结构利用板式热压机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100℃,压强为5MPa,热压时间为2min,热压后即得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膜平均厚度为40μ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高分子聚合物A为聚酰胺(也即采用相同重量的聚酰胺替换实施例1中的聚偏氟乙烯),且高分子聚合物A的用量为15g,以及采用能够良好地溶解聚酰胺的甲酸-乙酸(体积比为1:1)混合溶剂形成质量浓度为15%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分散液IV)。
其余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得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2相似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乙烯,且高分子聚合物B的用量为16g(也即采用相同重量的聚乙烯替换实施例2中的聚芳醚砜酮)。
其余均与实施例2中相同。
得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对比例1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采用相同质量的聚己内酯和相同质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分别替换实施例1中的聚偏氟乙烯和聚丙烯腈。
其余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得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测试例
测试实施例所获得的隔膜的性能参数,具体测试方法如下所示,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厚度:采用千分尺(精度0.01毫米)测试厚度,任意取样品上的5个点,并取平均值;
孔隙率:把隔膜浸泡在正丁醇中2h,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孔隙率(p):
Figure BDA0002255440590000101
其中,ρ1和ρ2是正丁醇的密度和隔膜的干密度,m1和m2是隔膜吸入的正丁醇的质量和隔膜自身的质量;
吸液率:把隔膜浸泡在正丁醇中12小时,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吸液率(P):
Figure BDA0002255440590000102
其中,W2和W1是隔膜吸入的正丁醇的质量和隔膜自身的质量;吸液率反映隔膜与电解液的浸润性能;隔膜的吸液率越高,则说明隔膜与电解液的亲和性越好,利于增加离子导电性,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容量。
热收缩率:采用烘箱测定尺寸热收缩率,将样品150℃热处理2h,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热收缩率(δ):
Figure BDA0002255440590000103
其中,S1和S2是隔膜热处理前后的面积;
拉伸强度:采用GB1040-79的塑料拉伸实验法来测试隔膜的拉伸强度;
耐热温度: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对壳层材料的熔点进行测试,确定耐热温度大致范围;然后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30min后进行孔隙率的测试,孔隙率发生迅速下降时的温度,确定为耐热温度;耐热温度反映隔膜的耐热性和热安全性,达到耐热温度时,隔膜无法正常工作。
离子电导率: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隔膜电导率,测试的频率范围0.001Hz-105Hz,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电导率(σ):
Figure BDA0002255440590000111
其中,σ为隔膜的电导率(S/cm),d为隔膜的厚度(cm),Rb为隔膜的本体电阻(Ω),A为隔膜与电极接触的有效面积(cm2)。
电池倍率性能:将隔膜组装成纽扣电池,采用电池测试系统(CT2001A,武汉蓝电)对电池的倍率性能进行测试10周,电池的容量比率降低至80%时的倍率,记为隔膜的最高倍率。
电池循环性能:将隔膜组装成纽扣电池,采用电池测试系统(CT2001A,武汉蓝电)在1C下对电池的循环性能进行测试,记录电池循环200周时,电池的容量保持率。
表1
Figure BDA0002255440590000112
通过表1的结果能够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具有高孔隙率、高吸液率、高耐热性、良好的离子导电率和机械强度,且电性能优异(循环性能)。
进一步对比实施例2和实施例5,特别是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4的结果可以看出,通过选择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聚合物种类形成的膜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电学性能更优异。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该隔膜中含有层结构,所述层结构由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载有无机粒子的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杂序交错共同形成,使得单个层结构中的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交织;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A,以及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B,所述高分子聚合物A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B不同;在单个所述层结构中,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的重量含量大于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的重量含量;所述高分子聚合物A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B各自独立地选自聚丙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丙烯腈、乙烯醋酸乙烯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氧化乙烯、聚芳醚砜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其中,在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所述无机粒子的重量含量为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膜,其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A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B各自独立地选自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芳醚砜酮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膜,其中,在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所述无机粒子选自第IIA族金属的氧化物、第IIA族金属的硫酸盐、第IIA族金属的氢氧化物、第IVB族金属的氧化物、第IIIA族金属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无机粒子选自水合氧化铝、三氧化二铝、氧化镁、二氧化硅、二氧化锆、二氧化钛、勃姆石、硫酸钡和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2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膜,其中,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的平均直径各自独立地为0.5-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膜,其中,所述隔膜的平均厚度为20-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膜,其中,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为由静电纺丝法制备得到的纤维。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将含有无机粒子的分散液I和含有高分子聚合物B的分散液II进行混合,得到分散液III;
(2)将含有高分子聚合物A的分散液IV和所述分散液III分别引入至静电纺丝装置的存储器中进行静电纺丝,以得到由聚合物电纺纤维I和载有无机粒子的聚合物电纺纤维II彼此杂序交错共同形成的层结构,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A,以及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B;
(3)将步骤(2)中获得的所述层结构进行热压,得到所述隔膜;
其中,控制所述分散液IV和所述分散液III的流量,使得在单个所述层结构中,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的重量含量大于所述聚合物电纺纤维II的重量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液IV和所述分散液III的流速各自独立地选自1ml/h-10ml/h;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装置的各个针头的孔径各种独立地为0.3-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静电纺丝的操作条件包括:纺丝电压为10kV-30kV,接收距离为10-40cm,湿度为10-65%,纺丝温度为15-40℃。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压通过板式热压机进行,所述热压的操作条件包括:热压温度为50-150℃,压强为1-10MPa,热压时间为0.5-10min。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液I中的无机粒子的质量浓度为10%-50%,所述分散液II中的高分子聚合物B的质量浓度为10%-60%;
优选地,所述分散液I和所述分散液II的混合体积比为1:9至9:1。
13.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液IV的质量浓度为10%-60%。
14.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液I、所述分散液II、所述分散液IV中的溶剂各自独立地选自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四氢呋喃、氯仿、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三氟乙醇、三氟乙酸、二甲基乙酰胺、乙醇和六氟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CN201911051535.0A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7511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1535.0A CN112751136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1535.0A CN112751136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1136A true CN112751136A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41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1535.0A Pending CN112751136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113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25358A1 (en) * 2009-11-03 2012-09-06 Amogreentech Co., Ltd. Heat-resistant and high-tenacity ultrafine fibrous separation lay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secondary cell using same
CN103208604A (zh) * 2013-03-18 2013-07-17 厦门大学 一种具有热闭孔功能的电纺复合隔膜
CN103541149A (zh) * 2013-08-29 2014-01-29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增强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方法
CN103824988A (zh) * 2014-02-24 2014-05-28 东华大学 一种复合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28572A (zh) * 2015-11-27 2016-03-23 厦门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静电纺丝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25358A1 (en) * 2009-11-03 2012-09-06 Amogreentech Co., Ltd. Heat-resistant and high-tenacity ultrafine fibrous separation lay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secondary cell using same
CN103208604A (zh) * 2013-03-18 2013-07-17 厦门大学 一种具有热闭孔功能的电纺复合隔膜
CN103541149A (zh) * 2013-08-29 2014-01-29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增强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方法
CN103824988A (zh) * 2014-02-24 2014-05-28 东华大学 一种复合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28572A (zh) * 2015-11-27 2016-03-23 厦门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静电纺丝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i et al. Lithium ion battery separator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via side-by-side bicomponent electrospinning of PVDF-HFP/PI followed by 3D thermal crosslinking
CN108878751B (zh) 导电陶瓷复合隔膜和固态电池
Huang et al. Lithium ion battery separators: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a composite membrane
CN104766937B (zh) 一种环保型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301446B1 (ko) 이차 전지 섬유상 분리막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684292B (zh) 一种离子导体陶瓷纤维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62317B (zh) 一种水溶性聚合物辅助的无机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2969471B (zh) 一种耐高温聚芳砜酰胺基锂离子电池隔膜
Hsu et al. High thermal an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PVDF-graft-PAN copolymer hybrid PEO membrane for safety reinforced lithium-ion battery
WO2016095771A1 (zh) 具有热闭孔功能复合纳米纤维隔膜、制备方法和储能器件
CN109786619B (zh) 一种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66063B (zh) 聚多巴胺表面改性聚醚砜纳米纤维复合隔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015083A (zh) 具有高温热稳定性多孔层的微孔聚烯烃复合膜
CN103022557B (zh) 基于无纺布的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49170A (zh) 一种高强度无纺布结构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2522A (zh) 一种聚合物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11525184A (zh)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Huai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pecial structural poly (acrylonitrile)-based microporous membran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0379978A (zh) 有机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hodaverdi et al. Improvement of PAN separator properties using PVA/malonic acid by electrospinning in lithium ion‐batteries
Manuel et al. Effect of nano-sized ceramic fill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lymer electrolytes based on electrospun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rous membran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12751136A (zh) 一种纤维杂序交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46389B (zh) 聚合物电纺纤维杂序交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锂离子电池隔膜
CN11275114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66760A (zh) 一种含有聚合物电纺纤维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