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1000B - 一种模具、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及车顶保温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及车顶保温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21000B CN112721000B CN202011338865.0A CN202011338865A CN112721000B CN 112721000 B CN112721000 B CN 112721000B CN 202011338865 A CN202011338865 A CN 202011338865A CN 112721000 B CN112721000 B CN 1127210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p plate
- die
- roof
- shell
- upper to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02—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B29C33/305—Mounting of moulds or mould support pl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58—Mou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055—C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及车顶保温体,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模具包括设有与上顶板匹配的第一型面的上模,上顶板连接于第一型面上;设有与下顶板匹配的第二型面的下模,下顶板连接于第二型面上;合模时,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形成与发泡体匹配的型腔。使用该模具,可对车顶保温体的发泡体进行整体发泡,发泡时不需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填充填充物,以简化车顶保温件的生产过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方法使用上述模具生产车顶保温体,因此该方法实施起来更加简单方便;该车顶保温体更加便于生产制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及车顶保温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铁路机械冷藏车、隔热保温车的长大圆弧车顶为具有保温效果的保温体,该保温体由下顶板、上顶板之间为夹在内上顶板之间的发泡层组成,其中,发泡层在下顶板和上顶板之间通过浇注、发泡、凝固等工艺生产而来并将下顶板和上顶板连接在一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车顶保温体生产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及车顶保温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顶保温体的发泡层生产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具,用于在车顶保温体的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浇注发泡体,包括:
上模,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上顶板的第一表面匹配的第一型面,所述上顶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型面上;
下模,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下顶板上与所述上顶板相背的第二表面匹配的第二型面,所述下顶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二型面上;
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时,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顶板之间形成与所述发泡体匹配的型腔。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上模的重力大于所述发泡体生成过程中所述上顶板施加给所述上模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还包括硬度小于所述上模的垫板,所述垫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型面上,所述上顶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垫板上,所述垫板的许用应力大于所述发泡体生成过程中所述上顶板施加给所述垫板的压强。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垫板为木板,所述木板粘接在所述第一型面上,所述上顶板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在所述木板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上模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包括所述第一型面,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安装有若干所述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下模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包括所述第二型面,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若干所述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还设有用于合模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所述第一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第二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合模时,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啮合。
本发明提供的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使用上述模具,包括:
将所述车顶保温体的上顶板连接在所述上模上组成上组件;
将所述车顶保温体的下顶板连接在所述下模上组成下组件;
使用起吊装置将所述上组件吊运至所述下组件上方;
起吊装置降下所述上组件以进行合模,直至所述上组件着陆于所述下组件上;
利用发泡机朝所述型腔中注入发泡剂进行发泡;
保压,获得车顶保温体。
本发明提供的车顶保温体通过上述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生产而来。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模具用于在车顶保温体的下顶板和上顶板之间浇注发泡体,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有与上顶板的第一表面匹配的第一型面,下模上设有与下顶板上与上顶板相背的第二表面匹配的第二型面,上述上顶板可拆卸固定在上模上,下顶板可拆卸固定在下模上,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形成与发泡体匹配的型腔,使用时,借助上模和下模合模的相互作用,从而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形成与发泡体匹配的型腔,这样,便可以在型腔中浇注泡沫而对下顶板和上顶板之间的发泡体进行整体发泡,上模和下模合模配合,则可以将下顶板和上顶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住,避免型腔在发泡体发泡的过程中产生尺寸以及形状上的变化,因此,使用该模具,不需要在发泡前于上述型腔中填充填充块来固定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上述发泡体的生产以及车顶保温体的生产更加简单方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用上述模具来生产车顶保温体,包括将车顶保温体的上顶板连接在上模上组成上组件,将下顶板连接在下模上组成下组件,利用起吊装置起吊上组件并驱动上组件和下组件合模,最终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形成与发泡体匹配的型腔,随后利用发泡机朝该型腔中注入发泡机进行发泡,随后保压一定时间而获得车顶保温体,该方法能够对车顶保温体的发泡体进行整体发泡,实施过程中不需要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填充填充物,故而使得车顶保温体的生产制造更加简单方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本发明提供的车顶保温体通过上述方法制造而成,由于该车顶保温体的发泡体通过整体发泡而与上顶板和下顶板连接,其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填充物,故而该车顶保温体的生产更加简单方便,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效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中用于加工七边形车顶保温体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用于加工七边形车顶保温体的模具的使用参考图;
图3是本申请中用于加工七边形车顶保温体的模具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用于加工七边形车顶保温体的模具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用于加工异形车顶保温体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用于加工异形车顶保温体的模具的使用参考图;
图7是本申请中用于加工异形车顶保温体的模具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中用于加工异形车顶保温体的模具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壳体;
2-第一加强筋;
3-第二壳体;
4-第二加强筋;
5-型腔;
6-垫板;
7-第一齿;
8-第二齿;
9-上顶板;
10-下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现有技术中的车顶保温体生产过程中,利用上顶板和下顶板的包裹作用,直接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注入发泡机进行发泡,由于上顶板和下顶板并无外力限制位置,在发泡的过程中易产生相对移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做法是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填充填充物,利用填充物与上顶板以及下顶板之间的连接牵制作用而锁紧上顶板和下顶板的相对位置,这样虽然能够避免发泡过程中上顶板和下顶板产生相对移动,但是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填充填充物的操作极其困难,由此而造成现有技术生产车顶保温体的人力成本很高,生产效率也非常低,生产过程占用场地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用于在车顶保温体的上顶板9和下顶板10之间浇注发泡体,以解决现有车顶保温体生产过程存在的上述问题。
该模具包括能够合模的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有与上顶板9的第一表面匹配的第一型面,下模上设有与下顶板10上与上顶板9相背的第二表面匹配的第二型面,车顶保温体的上顶板9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上述第一型面上,车顶保温体的下顶板10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上述第二型面上。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则在上顶板9和下顶板10之间形成与发泡体匹配的型腔5,值得注意的时,此处所述型腔5的两个侧壁分别为上顶板9的第三表面和下模板的第四表面,其中,第三表面为上顶板9上背离第一表面的外侧壁,第四表面为下顶板10上背离第二表面的外侧壁。此时,便可以在型腔5中注入泡沫以进行发泡。借助于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上顶板9和下顶板10的位置固定住,进而避免上述型腔5的形状以及尺寸在发泡体发泡的过程中产生变化,这样便可以对发泡体进行整体发泡。正是由于上模和下模对上顶板9以及下顶板10的固定作用,故而不需要在上顶板9以及下顶板10之间填充填充物,从而使得上述发泡体的生产以及车顶保温体的生产更加简单方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所需场地小。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上顶板9可以粘接或者卡接在上模上并与第一型面重叠,下顶板10可以搭接或者卡接在下模上并与第二型面重叠。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车顶保温体为七边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型面和第二型面可以制成七边形表面,从而用于生产七边形车顶,具体地,上述第一型面为外凸的七边形凸面,上述第二型面为内凹且与七边形凸面适配的七边形凹面,上顶板连接在七边形凸面上,下顶板连接在七边形凹面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车顶保温体为异性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型面和第二型面分别制成与异形车顶保温体上顶板9适配的结构以及与异形车顶保温体下顶板10适配的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具中,上述上模的重力大于发泡体生成过程中上顶板9施加给上模的作用力。泡沫发泡形成发泡体的过程中,发泡体会朝上顶板9和下顶板10施加朝型腔5外的作用力,这样,下顶板10将会给下模施加朝下的作用力,下模与地面相接,利用地面抵抗下顶板10施加给下模的作用力,上顶板9将会给上模施加朝上的作用力,通过将上述上模做成重力大于上顶板9施加给上模的作用力,则可以避免发泡过程中上模发生位移。通过该种设置,上模和下模合模时,借助上模的重力而直接压在下模上,以对上述型腔5进行定型,不需要增加其余的锁紧结构,因此该模具的结构更加简单,合模和开模的过程也更加简便。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型面上连接有垫板6,该垫板6的硬度小于上模的硬度,这样,则可以避免上顶板9直接与第一型面接触而对上顶板9造成损伤,而且,该垫板6的许用应力大于发泡体生成过程中上顶板施加给垫板6的压强,这样,则可以避免垫板6在发泡体发泡的过程中产生形变而造成上述型腔5的变形。本实施例中的垫板6可以粘接或者热熔连接在上述第一型面上。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上模为钢材制成的结构件,垫板6为木板,并且垫板6粘接在第一型面上,上顶板9则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在垫板6上,从而降低成本投入,并且便于开模和拔模(也即生产的车顶保温体从上述模具中取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上模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一加强筋2,第一壳体1的外壁包括上述第一型面,第一壳体1内部安装有若干第一加强筋2,第一加强筋2可以加强第一壳体1的机械性能,以避免上模在发泡体发泡的过程中坍塌,具体地,第一加强筋2可以焊接或者卡接在第一壳体1上。本实施例中的下模包括第二壳体3和第二加强筋4,第二壳体3的外壁包括上述第二型面,第二壳体3的内部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4可以加强第二壳体3的机械性能,避免下模在发泡体发泡的过程中坍塌,第二加强筋4可以焊接或者卡接在第二壳体3上。上述结构的上模和下模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优点。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之间还设有导向组件,以对上模和下模的合模进行导向,从而使得上述型腔5的形成更加简单方便,并且导向结构还能限制上模和下模之间的水平相对位置,进一步避免型腔5在发泡过程中产生变形。最佳地,上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齿7和第二齿8,第一齿7设于第一壳体1上,具体地,在第一壳体1两侧外壁上分别焊接或者一体成型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间隔设置若干第一通槽以形成上述第一齿7,在第二壳体3两侧外壁上分别焊接或者一体成型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间隔设置若干第二通槽以形成上述第二齿8,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上述第一齿7和第二齿8啮合。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垫板6垫在上述第二型面上,随后再将上述下顶板10搭接在第二型面上的垫板6上。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上模和下模均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钢度,能够承受最大35米车顶保温体的支撑、紧固、压紧而不发生变形,能够对米至30米范围异策车顶保温体的发泡作业。此模具适应环境温度-10℃~50℃、相对湿度≤90%;并且该模具具有合理的结构,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耐用性,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在额定负荷下连续工作22h的条件下运行平稳。外观满足了GB 2893的要求;针对本模具使用时的噪音测试,距设备1m处的设备噪音小于85dB;其他情况均符合GBZ 1的规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具体地为采用上述模具生产车顶保温体,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车顶保温体的上顶板9连接在上模的第一型面上组成上组件。具体地,上述第一型面上粘接木板,上顶板9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在木板上,此过程中需注意对其中心线和四周边角尺寸。
步骤2:将车顶保温体的下顶板10连接在下模的第二型面上组成下组件。具体地,下顶板10搭接在第二型面上,此过程中需注意对其中心线和四周边角尺寸。随后利用起吊装置(譬如天车)将下组件调运至发泡工位;
步骤3:使用起吊装置将上组件吊运至下组件上方;
步骤4:起吊装置降下下组件以进行合模,直至上组件着陆在下组件上,此时,在上述上顶板9和下顶板10之间便形成了与发泡体匹配的型腔5;
步骤5:利用发泡机朝型腔5中注入发泡剂进行发泡;
步骤6:保压两小时后开模而获得车顶保温体;
步骤7:利用起吊装置将上述模具中的车顶保温体吊至下一工序。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下模的第二型面上垫一块板材,然后再将下顶板搭接在第二型面上的板材上。
上述方法中,不需要在上顶板9和下顶板10之间填充填充物,而是利用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的相互作用来对上述型腔5进行定型,以避免上顶板9和下顶板10在发泡过程中产生相对移动,因此,通过该方法可以对车顶保温体的发泡体进行整体发泡,故而使得车顶保温体的生产制造更加简单方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七边形车顶保温体和异性车顶保温体均可通过上述方法生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顶保温体,该车顶保温体通过实施例2提供的方法制造而成,由于该车顶保温体的发泡体通过整体发泡而与上顶板和下顶板连接,其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在上顶板9和下顶板10之间填充物,故而该车顶保温体的生产更加简单方便,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效率也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记载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模具,用于在车顶保温体的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浇注发泡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上顶板的第一表面匹配的第一型面,所述上顶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型面上;
下模,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下顶板上与所述上顶板相背的第二表面匹配的第二型面,所述下顶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二型面上;
垫板,所述垫板硬度小于所述上模,所述垫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型面上,所述上顶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垫板上,所述垫板的许用应力大于所述发泡体生成过程中所述上顶板施加给所述垫板的压强;
所述垫板为木板,所述木板粘接在所述第一型面上,所述上顶板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在所述木板上;
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时,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顶板之间形成与所述发泡体匹配的型腔;
所述上模的重力大于所述发泡体生成过程中所述上顶板施加给所述上模的作用力;
所述上模包括第一壳体,所述下模包括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还设有用于合模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所述第一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第二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合模时,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包括所述第一型面,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安装有若干所述第一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包括所述第二型面,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若干所述第二加强筋。
4.一种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包括:
将所述车顶保温体的上顶板连接在所述上模上组成上组件;
将所述车顶保温体的下顶板连接在所述下模上组成下组件;
使用起吊装置将所述上组件吊运至所述下组件上方;
起吊装置降下所述上组件以进行合模;
利用发泡机朝所述型腔中注入发泡剂进行发泡;
保压,获得车顶保温体。
5.一种车顶保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保温体通过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生产而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38865.0A CN112721000B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模具、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及车顶保温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38865.0A CN112721000B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模具、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及车顶保温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21000A CN112721000A (zh) | 2021-04-30 |
CN112721000B true CN112721000B (zh) | 2023-06-20 |
Family
ID=75597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38865.0A Active CN112721000B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模具、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及车顶保温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21000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44705A (en) * | 1978-12-29 | 1984-04-24 | Nissan Motor Company, Ltd.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eiling structure of a vehicle |
JP2007313719A (ja) * | 2006-05-24 | 2007-12-06 | Kasai Kogyo Co Ltd | 積層構造体の成形方法並びに成形金型 |
DE102012202233A1 (de) * | 2012-02-14 | 2013-08-14 | Kurtz Gmbh |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Formteilen aus Partikelkunststoffen |
JP2016090147A (ja) * | 2014-11-05 | 2016-05-23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冷蔵庫の断熱箱体及びこの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
CN110466103A (zh) * | 2019-08-08 | 2019-11-19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大型部件柔性发泡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26205B (zh) * | 2016-12-08 | 2020-09-22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聚氨酯发泡件制作系统及方法 |
-
2020
- 2020-11-25 CN CN202011338865.0A patent/CN1127210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44705A (en) * | 1978-12-29 | 1984-04-24 | Nissan Motor Company, Ltd.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eiling structure of a vehicle |
JP2007313719A (ja) * | 2006-05-24 | 2007-12-06 | Kasai Kogyo Co Ltd | 積層構造体の成形方法並びに成形金型 |
DE102012202233A1 (de) * | 2012-02-14 | 2013-08-14 | Kurtz Gmbh |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Formteilen aus Partikelkunststoffen |
JP2016090147A (ja) * | 2014-11-05 | 2016-05-23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冷蔵庫の断熱箱体及びこの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
CN110466103A (zh) * | 2019-08-08 | 2019-11-19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大型部件柔性发泡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21000A (zh) | 2021-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19620B (zh) | 电池盒 | |
JP6426684B2 (ja) | 繊維強化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CN109397724B (zh) | 一种耐高温复合材料及其高温热膨胀成型方法 | |
CN112721000B (zh) | 一种模具、车顶保温体制造方法及车顶保温体 | |
CN105899819A (zh) | 用于连接至少两个构件的连接部段的方法 | |
CN206492922U (zh) | 一种电机机壳的模具 | |
CN106568254A (zh) | 一种具有制冰室的冰箱 | |
CN108638534A (zh)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引擎盖的制造方法 | |
JP2007007941A (ja) | 樹脂成形体 | |
CN111993682B (zh) | 一种复合材料角条结构件的成型工装及制备方法 | |
CN105073303B (zh) | 具备杠杆控制式排气功能的转子铸造装置和转子铸造方法 | |
CN110978967A (zh) | 一种一体成型全复合材料冷藏车车门及制备方法 | |
CN215969895U (zh) | 一种橡胶件成型模具及硫化机 | |
CN210590660U (zh) | 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底板成型模具 | |
JP2013178071A (ja) | 断熱箱体、冷蔵庫および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 |
JP5707933B2 (ja) | 発泡補強部材が配設された中空構造物の製造方法 | |
JP5655558B2 (ja) | 発泡補強部材が配設された中空構造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654971B2 (ja) | 樹脂成形部材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システム | |
CN216175899U (zh) | 一种多模具联合机构 | |
CN205929281U (zh) | 一种注塑成型汽车隔音垫的模具 | |
JP5607600B2 (ja) | 発泡樹脂成形体構造 | |
CN209972149U (zh) |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驱系统连接支架的结构 | |
JP5655559B2 (ja) | 発泡補強部材が配設された中空構造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16969554U (zh) | 一种不易变形的改进隔音块 | |
CN210940152U (zh) | 一种pp托盘气孔排布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