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17A - 霜冻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霜冻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17A
CN1126817A CN95106380A CN95106380A CN1126817A CN 1126817 A CN1126817 A CN 1126817A CN 95106380 A CN95106380 A CN 95106380A CN 95106380 A CN95106380 A CN 95106380A CN 1126817 A CN1126817 A CN 1126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st
shell
detcting
temperatur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6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尻俊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hizuka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shizuka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zuka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Ishizuka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6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2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rost or condens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以检测霜冻粘附的霜冻检测装置,长槽形开口形成在带空心部分的外壳上,热敏元件设在空心部分中,其引线通过金属板上的通孔安装到外部,长槽形开口被粘附的霜冻堵塞。外壳内与外界大气隔离,通过检测非霜冻状态和霜冻粘附状态间的温差检测霜冻的粘附量。而且设置二个外壳,热敏元件设在每一个中,一个外壳上有开口,另一外壳中密封地固定有用作温度补偿的热敏元件。因此,能提高粘附霜冻的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霜冻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控制化霜的霜冻检测装置,它应用于多种工业设备和冷藏装置例如冰箱中。
通常的冰箱,霜冻粘附在冰箱中所装的热交换器的散热片表面上,降低了冷藏装置的致冷效率。如果冰箱在保留有霜冻的状态下继续工作,不仅因为耗能显著增加而不经济,而且也成为产生故障的一个原因。
因此,对该冰箱来说,在致冷装置工作一定时间时即工作到总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时间时,接通加热器使致冷装置断开,以使冰箱化霜。在达到规定时间后断开加热器。
按这种方法可用时间控制化霜。但是,由于冰箱的环境温度、湿度、开关门的频率、物品的性能,例如温度、蒸发量、热容量等都各不相同,所以粘附霜冻的状态也互不相同。因此,附着霜冻的状态不能仅用时间控制。而且,由于这种方法不能测出附着霜冻的真实状态,因此,甚至在冰箱处于无霜冻状态时也可能进行除霜,与此相反,虽然冰箱已处于过霜冻状态也可能不进行除霜。结果,耗能大,致冷效率很低。
鉴于这些情况,发展了下述霜冻检测法:
(1)如图13A所示的光学装置,它使用发光元件20和光电检测器21。当由发光元件20照射来的光在反射面22上反射时,检测随射到光电检测器21上的入射光的入射角的范围不同而导致的光量变化,而此变化与霜冻的粘附量相对应,从而测知粘附了霜冻,或者通过检测入射光的反射系数来测知粘附了霜冻。
(2)这是一种检测温度差的方法。通过检测粘附霜冻前后致冷装置或其周围的温度差来检测是否产生霜冻的粘附。
(3)如图13B所示,这是一种检测压电振动器谐振频率的方法。压电振动器25用弹性支承体24支承,所说的弹性支承体24设置在外壳23上。电极26安装在压电振动器25的表面上。当霜冻粘附到压电振动器25上时,其谐振频率改变。当霜冻粘附量超过一定值成为霜冻粘附状态时,通过检测谐振频率的变化可测知有霜冻粘附。
(4)将压缩机工作的累积时间、门的开关频率、外界空气温度等条件用微计算机来综合处理。借助控制程序来推定是否处于霜冻粘附状态,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霜冻粘附。
但是通常的检测霜冻粘附的方法有如下缺点。
在上述(1)的光学检测方法中,难以使检测部分小型化。为了保持检测精度,以致周期性维护,例如清洁光反射表面,变得非常必要。而且,由于电路结构变得复杂,存在使成本提高的缺点。
在上述(2)的检测温度差的方法中,因为所检测的霜冻的粘附量在大范围内变化,要得到精确的检测值是困难的。因此有许多实际问题。
在上述(3)的使用压电振动器的方法中,灰尘或类似物会落到压电振动器上。冷却装置内外产生的振动影响霜冻检测精度。由于这些影响会使检测装置误报。
在上述(4)的压缩机工作时间累积等等的方法中,因为季节、天气和压缩机的使用条件等原因而存在着霜冻粘附程度的差异。因为季节、气候和所用的压缩机等因素使霜冻粘附程度不同,因此,有有时会出现能量效率变差的缺陷。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小型化的霜冻检测装置,它在环境条件下稳定,检测霜冻极其精确,可重复性好。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种情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它包括:导热外壳、装在外壳中的热敏元件和设置在外壳上的许多被霜冻粘附堵塞的开口。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种情况,提供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它包括:导热外壳;外壳内的第一和第二空心部分;被霜冻粘附堵塞的开口,它位于外壳第一空心部分;装在第一空心部分中的第一热敏元件;装在第二空心部分中的第二热敏元件。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种情况,提供这样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它包括一导热外壳、装进外壳中的第一热敏元件、设置在外壳上被霜冻粘附堵塞的开口、和密封地固定在外壳上的被镗成形的空腔中的第二热敏元件。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种情况,提供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其中与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一—第三种情况中每一种情况相应的外壳为长方体形、半柱面形和球面形。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种情况,提供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它包括:导热的第一和第二外壳,其每一个都为圆柱形或球形;设置在第一外壳上被霜冻粘附堵塞的开口;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外壳之间的间壁;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外壳中央附近的凸缘;和装在第一和第二外壳的每一个中的第一和第二热敏元件。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种情况,提供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其中与霜冻检测装置的第一—第五种情况中每一种情况相应的开口部分开成长槽形。
按照本发明的第七种情况,提供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其中与霜冻检测装置的第一—第五种情况中每一种情况相应的外壳是由铝、锌、铜、铁、钛或者以它们为主要组分的合金制成。
按照本发明的第八种情况,提供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其中与霜冻检测装置的第一—第五种情况的每一种情况相应形成在外壳中的开口中至少有一个开口用作温度检测和排水。
按照本发明的第九种情况,提供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其中与霜冻检测装置的第一—第五种情况相应,长槽形开口的宽度用以改变霜冻粘附量。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第一种情况的霜冻检测装置,其中由于热敏元件装置在外壳空心部分内侧,开口形成在外壳上,外部大气的空气温度借助热敏元件通过开口检测,当开口被霜冻粘附堵塞时,位于空心部分中的热敏元件检测装备有霜冻检测装置的热交换器的散热片的温度。
关于霜冻粘附的检测,是以这样方式检测霜冻粘附状态,即用热敏元件在成为霜冻粘附状态之前和之后检测因霜冻粘附阻断开口所引起的温度差异。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第二种情况的霜冻检测装置,其中提供一种装有热敏元件的外壳,所说的热敏元件用以当开口被霜冻堵塞时检测温度,还提供另一种装有热敏元件的外壳,所说的热敏元件用以补偿温度,以消除检测误差。
因为两外壳的结构相同,所以其热时间常数相同。两热敏元件同时检测散热片的温度变化。因此能抵消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而能精确地检测在成为霜冻粘附状态之前和之后的温度差。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第三种情况的霜冻检测装置,其中第一热敏元件配置在外壳空心部分的内侧,用以检测散热片温度的第二热敏元件密封地固定在在外壳部分镗成的腔体中。通过使用第二热敏元件检测散热片的温度,除存在检测的事件误差外,能提高检测精度。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第四种情况的霜冻检测装置,其中外壳的形状可从长方体形,半圆柱形和球形中任选其一。考虑到冷却装置腔中的气流,能加工成最利于结霜的形状。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第五种情况的霜冻检测装置,其外壳上设置有凸缘。外壳装在热交换器的孔中,致冷装置的槽通过凸缘。考虑到致冷装置腔中的气流,外壳做成最利于结霜的形状。从而能提高检测精度。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第六种情况的霜冻检测装置,其中在第一—第五种情况时霜冻检测装置的开口是长槽形的。由于此开口同时被粘附的霜冻堵塞,所以,温度变化变得急剧。因此能提高检测精度。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第七种情况的霜冻检测装置,其中在第一—第五种情况时霜冻检测装置的外壳是由导热性好的材料制成。因而能提高响应特性的检测精度。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第八种情况的霜冻检测装置,其中在第一—第五种情况时霜冻检测装置的开口用作温度检测和排水。至少一个开口用作排水孔。由于化霜的水滴不聚集,所以能提高检测精度。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第九种情况的霜冻检测装置,其中长槽开口的宽度用来确定霜冻的粘附量(厚度)。从而能进行霜冻粘附的定量检测。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将更分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以及新颖的特征。但是应清楚地了解到,附图仅是为了说明发明并非对发明范围的限定。
图1A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B是图1A的分解透视图;
图1C是本发明的外壳的变形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A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B是图2A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霜冻检测装置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霜冻检测电路的输出特性的曲线图;
图6A是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B是沿图6A的I—I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7A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B是沿图7A的II—II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8A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B是图8A的分解透视图;
图9A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五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B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五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六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0B是沿图10A的III—III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七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1B是沿图11A的IV—IV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八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3A是常规光学霜冻检测装置的说明图;
图13B是常规的压电振动器霜冻检测装置的剖面图。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A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B是图1A的分解透视图。
在图1A和图1B中,1是导热外壳,它由诸如铝、铜等金属制成。长槽形开口3至少形成在外壳1的一个表面上。位于外壳1内的空心部分2借助开口3与外部空气连通。带安装孔7a的舌形片7设置在外壳1上。热敏元件4,例如热敏电阻等不与其内壁接触地装配在外壳1的空心部分2中。热敏元件4的引线4a牢固地并与之绝缘地固定到金属板5上。引线4a穿过金属板5的贯通孔5a。引线4a向外引出。通过把螺钉6插进金属板5的贯通孔6a并旋进外壳1的螺孔中将金属板5固定到外壳1上以便堵塞开口部分8。
图1C是外壳的变形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当外壳直接固定到热交换器的散热片上时,外壳底板部分并非总是必须的。可允许将底板部分敞开。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金属板5可以与外壳1成一体地制成。热敏元件4可从敞开的底部插入。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虽然外壳的形状是长方体形,但外壳的形状也显然可以选择为半圆柱形或球形。
下面将按照第一实施例说明此装置的工作。霜冻检测装置固定在位于致冷装置腔内的热交换器的散热片上。腔内温度保持在+10℃。热交换器散热片的表面温度设置在例如-10℃。也就是说,在安装霜冻检测装置处,热交换器的散热片的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出现温度差。
开始,因为霜冻检测装置的表面处于未粘附霜冻的状态,因而开口3是敞开的。因此,空凹部分2内部通过开口3受腔内温度影响。热敏元件4检测腔内温度。热敏元件检测到该温度比散热片表面温度稍高。随时间的推移,霜冻粘附到霜冻检测器的表面。而且随着霜冻粘附的发展,开口3被堵塞。因而使空心部分2内与外部的通风变坏。当开口3完全被霜冻堵塞时,空心部分2内壁的温度大体与散热片相同。
予先检测霜冻粘附前的温度。再检测霜冻粘附之后温度的变化。相互比较这两个温度。因而上述霜冻检测装置能由温度差检测霜冻的粘附。
然而,散热片的表面温度随着热交换器的工作和间歇的作用而改变。也随周围空气等的干扰变化。在上述霜冻检测装置像已讨论的实施例那样用一个热敏元件检测其温度差的方法中,会发生检测误差。因此要按照环境条件精确地检测霜冻粘附状态是困难的。
在具有一个热敏元件的霜冻检测装置中,配有检测霜冻粘附的电路,以便在经过一定时间成为稳定状态之后开始检测霜冻的粘附。稳定状态的温度比霜冻粘附前的温度低。因此能检测出霜冻粘附的准确状态。
〔实施例2〕
图2A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的第二施例的透视图,图2B是图2A的分解透视图。在图2A和图2B中,1是导热外壳,它用诸如铝、铜等金属制成。在外壳1上形成空心部分2,2′。空心部分2,2′的一边是敞开部分8,8′。
长槽形开口3至少形成在外壳1的一表面上。位于外壳1内的空心部分2通过开口3与致冷装置的腔中的空气连通。带装配孔7a的舌形片7设置在外壳1上。热敏元件4,4′例如热敏电阻元件等与其内壁不接触地装配在外壳1的空心部分2,2′之内。热敏元件4,4′的引线4a、4a′牢固地并与之绝缘地固定在金属板5上。此引线4,4a′贯穿金属板5的贯通孔5a。引线4a向外引出。将螺钉6插进金属板5的贯通孔6a并旋进外壳1的螺孔使金属板5固定到外壳1上以便堵塞敞开部分8,8′。空心部2′被气密封闭。
图3是外壳的变形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当外壳直接固定到热交换器的散热片上时,外壳1的底部并非总是必须的。可允许底部敞开。通过将螺钉插入舌形片7的孔7a并旋进散热片的螺孔而把霜冻检测装置固定到散热片上。
此外,虽然外壳的形状在此实施例中是长方体形,但它显然也可加工成半圆柱形和球形。
下面将按照第二实施例说明此装置的工作。
如上所述,腔内的温度为零上10℃。热交换器散热片的温度设置诸如零下10℃。开始,因为霜冻检测装置的表面处于无霜冻粘附状态,所以开口3是敞开的。因此,空心部分2内部通过开口3受腔内温度影响。热敏元件4检测腔内温度。热敏元件4′检测被散热片冷却了的空心部分内的温度。
因此,能通过分别使用热敏元件4,4′检测空心部分2,2′内部的温度检测出腔内温度和散热片表面温度。
由热敏元件4,4′测得的温度差可以如图4所示用霜冻检测电路揭示出来。在图4中,4,4′是分别设置在空心部分2,2′的热敏元件,此桥式电路由热敏元件4,4′,电阻R1、R2和可变电阻R3构成。
当存在由热敏元件4,4′测出的温度差时,电阻值固定。由于热敏元件4的电阻发生变化,在热敏元件4,4′的接点与可变电阻R3的滑动触点之间产生输出电压V0。此输出电压V0的电位表示温度差。
图5表示图4的霜冻检测电路的输出特性。在图5中,水平轴表示霜冻的粘附量(霜冻厚度),垂直轴表示温度差。
按照图3实施例的试验结果,在非霜冻状态产生1℃的温度差。随时间的推移霜冻检测装置的表面上粘附霜冻,因为开口的面积减少因而使通风量减少,从而使空心部分2,2′中空气的温度差减少。进而当开口3因霜冻粘附量增加而被堵塞时,空心部分2内的温度等于空心部分2′内的温度,结果使用热敏元件4,4′检测出的温度差变成零。
因此,能通过检测空心部分2,2′的温度差来检测出霜冻的粘附量(霜冻厚度)。由于热交换器工作和间歇使散热片温度变化的影响可通过用作温度补偿的热敏元件4′来校正。因此,能很精确地检测出霜冻粘附量。
进而,对霜冻检测装置来说,开口3的槽宽是2mm。由于上述原因,显然通过改变开口3的槽宽可检测不同的霜冻冻粘附量。
〔实施例3〕
图6A、6B和图7A,7B示出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的别的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未设置带安装孔的舌形片。如果在安装霜冻检测装置的那边设置接合装置,则该结构是可允许的。
图6A是本发明霜冻检测装置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B是沿图6A的I—I线剖切的剖视图。在图6A中,图2实施例和图6A实施例之间的差别是外壳1上没有设置带用以安装霜冻检测装置的孔的舌形片。因为其它的结构与图2的实施例相同,故其说明从略。
图7A是表示霜冻检测装置安装在散热片上的透视图,图7B是沿图7A的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在7A的实施例中,外壳1的底部是敞开的。图6A,6B中的金属板5与外壳1一体形成。敞开的底部固定到散热片9上。热敏元件4,4′若无金属板5可由敞开的底部插入装配。
由于图6A、6B和图7A、7B实施例的工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说明从略。
〔实施例4〕
图8A是本发明霜冻检测装置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图8B是图8A的分解透视图。
在图8A中,1导热外壳,它由诸如铝、铜等金属制成。开口3,3a,3b设置在外壳1上。
在外壳1的底部镗成空腔10。热敏元件4′,例如热敏电阻等,插入空腔10。将热敏元件4′密封。外壳1设置有带安装孔7a的舌形片7。与热敏元件4′特性相同的热敏元件4配置在空心部分2中。开口3a,3b的形状为长槽形,当霜冻粘附于空槽时,就影响了通风,使空心部分2处的温度改变。此外,在化霜后,开口3a,3b是用以排放空心部分2内的水的排放口。热敏元件4′放进位于外壳1底部的空腔10中并用树脂等密封,可精确地检测外壳1的温度变化。
而且,用以插入热敏元件4′的空腔不限干像本实施例这样在外壳1的底部。空腔也可镗在外壳1的侧壁上。热敏元件4′嵌进空腔。显然,热敏元件4′可密封地固定在空腔中。因为在外壳上设置了用以排放水的开口3a,3b,所以避免了因空心部分2中冷凝水的积累造成的热容量的变化。由于可精确地测出温度差,所以能非常精确地检测出霜冻的粘附量。
在此实施例中,在无霜冻粘附情况下,热敏元件4,4′之间的温度差大,在开口3a,3b完全被霜冻堵塞的条件下,温度差不像在实施例2或3那样是零。但是,能像上述那样借助桥式电路使输出电压为零。进而能用电平检测器检测在霜冻粘附状态的输出电压。
在实施例1—3中,设置金属板5以便固定热敏元件4,4′。所以金属板5不一定是金属。特别是当外壳的底部敞开时,外壳可以与金属板5成一体地形成。金属板5的材料可以改为树脂材料。
如果被霜冻堵塞的开口形成在外壳的每一面上,则致冷装置内的空气温度可在其每个面上检测。
〔实施例5〕
图9A,9B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五实施例的透视图。
在图9A中,半圆柱体形的导热外壳11设置间隔壁12。外壳11中形成两个空心部分。此外壳用诸如铝或铜等金属制成。一个空心部分通过位于外壳11内侧的开口3与外部空气连通。热敏电阻等热敏元件4,4′装在空心部分中。带安装孔7a的舌形片7设置在外壳11的底板上。此底板可与外壳11分离开。热敏元件4,4′绝缘地固定到外壳11上。热敏元件4,4′安装进外壳11中。换言之,热敏元件4,4′安装进外壳11中,而其底板是敞开的。然后,底板与外壳装成一体。螺钉插进舌形片7的孔7a并旋进散热片的螺孔。密封热敏元件4′。
在图9B中,半球形外壳13设置有间隔壁12。外壳13中形成有二个空心部分。一个空心部分通过位于外壳13内侧的开口3与外部空气相通。热敏电阻等热敏元件4,4′安装在空心部分中。带安装孔7a的舌形片7设置在外壳13的底板上。此底板用螺钉固定到外壳13上。热敏元件4,4′绝缘地固定到底板上。热敏元件4,4′安装在外壳13中。将热敏元件4′密封。
而且,此第五实施例与第一—第四实施例不同。被霜冻堵塞的开口3呈弯曲面。因此,有致冷装置腔内的气流能很容易地导入霜冻检测装置的优点。开口3最好地通向底板以便容易排放水。
〔实施例6〕
图10A是本发明霜冻检测装置第六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0B是沿图10A的II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在图10A和10B中,14,15是空心圆柱形导热外壳,它由诸如铝、铜等金属制成。被霜冻堵塞的开口3设置在外壳14的周边部分。外壳14和15安装在隔板16b上。此隔板16b与带安装孔16a的凸缘16整体形成。外壳14和15用螺钉固定到凸缘上。热敏电阻等热敏元件4,4′安装在外壳14和15内。
霜冻检测装置安装在散热片9上。散热片9中形成有孔,外壳15插入该孔中。螺钉插进凸缘16的安装孔16a并拧紧以便将凸缘16固定到散热片9上。
因为开口3设置在外壳14的周边所以致冷装置腔内的气流很容易通过外壳14。因此能非常精确地检测霜冻的粘附。
〔实施例7〕
图11A是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第七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1B是沿图11A的IV—IV线剖切的剖视图。
在图11A和11B中,17和18是球形外壳。开口3设置得遍布外壳17的表面。有导热性的外壳17,18由诸如铝、铜等金属制成。外壳17和18用螺钉固定到隔板19b上。此隔板19b与凸缘19整体地形成。装有外壳17和18的凸缘19固定在散热片上,并从位于热交换器内的散热片的每边伸出。热敏电阻等热敏元件4,4′安装在外壳17和18中。热敏元件4,4′的引线4a,4a′牢固地并绝缘地固定到隔板19b上。引线4a,4a′穿过隔板19b的贯通孔。
在此实施例中,由于开口3设置在整个球形外壳的表面,因而能检测360°全方位的环境温度。用外壳17内的热敏元件4检测致冷装置内的温度,用外壳18内的热敏元件4′检测散热片的温度。因此,能非常精确地检测霜冻的粘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尽管开口3是设置在球形外壳17的整个表面上,显然开口的形状为长槽也是可以的。
〔实施例8〕
图12是本发明霜冻检测装置第八实施例的透视图。9是散热片。热敏元件44固定在用盖46盖住的外壳45内。47是其内流有冷冻剂的冷却管。热敏元件44安装在冷却管47上,冷却管47固定在带盖46的外壳45和金属安装装置48之间。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中,通过用热敏元件经过开口检测外部空气的温度来检测致冷装置内的环境温度,当开口完全被粘附的霜冻堵塞时,外壳内的温度变成大体与散热片温度相同。予先检测霜冻粘附前的温度。再检测粘附霜冻后温度的改变。将这两种温度相互比较。因而此霜冻检测装置能由此温度差检测霜冻的粘附。
而且,在温度检测中,外壳内设置了二个空心部分。一个空心部分用作温度补偿,从而能更精确地完成霜冻检测。
霜冻检测装置第一—第八实施例中每一个所涉及的外壳都是用诸如锌、铁、钛或者以铝、铜、锌、铁、钛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制成。而且外壳也可用有高的导热性的陶瓷制成,例如氮化硼(BN)瓷、氮化铝(AlN)瓷、碳化硅瓷、和氧化铍(BeO)瓷等。
显然,图8A,8B所示的排水用的开口3a,3b也适用于其它实施例。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是用螺钉将金属板固定到外壳上,当然也能通过焊接将金属板固定到外壳上。金属板也可用树脂制成。当外壳1的底面是敞开的时,外壳1可与金属板5整体形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如在这些实施例中所示,设置在外壳上的开口做成长槽形,但长槽形开口也可以做成H形、T形或其它非平行的形状。而且开口的形状实际上可以是由许多辐状长槽构成的一个开口。
为开口侧壁的内侧提供一较厚的部分比较好,以便容易粘附霜冻。开口越宽堵塞开口所需的时间越长。反之亦然,因此最好按照予定的粘附霜冻量来设置槽宽。
而且,关于槽宽,所形成的槽宽最好不会被化霜时霜冻融化产生的水的表面张力封闭。此外,霜冻检测装置最好如此安装,即,使槽的长度沿上下方向以便水滴能容易地沿槽滴落。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用设置在有高导热性并有开口的外壳中的热敏元件检测致冷装置腔内的温度和开口被粘附的霜冻堵塞状态下的温度,用温度差检测霜冻粘附状态。有不受粘附灰尘和环境条件影响的优点。
而且,按照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用设置在带开口的霜冻检测装置的空心部分中的热敏元件检测非霜冻状态的温度和开口被堵塞的霜冻粘附状态的温度。
外壳内的温度(散热片的温度)用设置在另一空心部分中的热敏元件来检测。
设置在空心部分中的受散热片影响最大的热敏元件用作温度补偿元件。因此,有环境条件好的优点。由于能用补偿温度的热敏元件来补偿外界温度条件,因而存在这样的优点,即能按照精确测得的温度差来检测霜冻粘附量,检测重复性好。
此外,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与传统的霜检测装置相比结构非常简单。因而它有如下优点,即不仅不易受粘附的灰尘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易于制造、维护和检查。还有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
再者,如果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用作致冷设备的化霜装置的霜冻检测装置,则能精确地测出化霜的起始点。因此,因为能按满足需要的量完成化霜工作,所以能高效地完成致冷工作。
而且,本发明的霜冻检测装置,其外壳是由有良好的导热特性的材料制成。因此,能提高热响应特性的检测精度。外壳有弯曲的表面,例如球形或圆柱形。
能高效地检测致冷设备内的环境温度。因此能非常精确地检测粘附的霜冻。

Claims (10)

1.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有导热性的外壳;
—安装在所说的外壳中的热敏元件;和
—设置在外壳上被粘附的霜冻堵塞的开口。
2.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有导热性的外壳;
在所说的外壳内形成的第一和第二空心部分;
设置在所说的外壳第一空心部分上的被粘附的霜冻堵塞的开口;
安装在第一空心部分中的第一热敏元件;和
安装在第二空心部分中的第二热敏元件。
3.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有导热性的外壳;
装有所说的外壳中的第一热敏元件;
设置在所说的外壳上被粘附的霜冻堵塞的开口;和
第二热敏元件,它密封地固定在在所说的外壳镗成形的空腔中。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说的霜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霜冻检测装置的外壳至少可以是长方体形、半圆柱体形和球形中的一种形状。
5.一种霜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一和第二外壳,它们有导热性,其形状可为圆柱形或球形;
设置在所说的第一外壳上的被粘附的霜冻堵塞的开口;
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外壳之间的隔壁;
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外壳大体中央的凸缘;和
分别装在第一和第二外壳中的第一和第二热敏元件。
6.按照权利要求1,2,3或5所说的霜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霜冻检测装置的开口呈长槽形。
7.按照权利要求1,2,3或5所说的霜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霜冻检测装置的外壳用铝、锌、铜、铁、钛中的一种或由以其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合金制成。
8.按照权利要求1,2,3或5所说的霜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说霜冻检测装置的外壳上的所说的开口中至少一个既用作温检测又用作排水。
9.按照权利要求1,2,3或5所说的霜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霜冻检测装置的长槽形开口的宽度用以确定霜冻粘附量。
10.按照权利要求1,2,3或5所说的霜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装配装置,用以将所说的霜冻检测装置以这样方式安装到冷却管上,即所说的冷却管固定在带所说的装配装置的外壳和金属安装装置之间。
CN95106380A 1994-09-19 1995-05-22 霜冻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268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3482/94 1994-09-19
JP6223482A JPH0886557A (ja) 1994-09-19 1994-09-19 着霜検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17A true CN1126817A (zh) 1996-07-17

Family

ID=16798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6380A Pending CN1126817A (zh) 1994-09-19 1995-05-22 霜冻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522232A (zh)
JP (1) JPH0886557A (zh)
KR (1) KR0157725B1 (zh)
CN (1) CN1126817A (zh)
DE (1) DE19523316C2 (zh)
ES (1) ES2131431B1 (zh)
IT (1) IT1274420B (zh)
MY (1) MY11535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9503A (zh) * 2011-08-06 2011-12-07 赵杰 冷藏室自动除霜直冷式电冰箱
CN102435145A (zh) * 2011-10-27 2012-05-02 海尔集团公司 感知霜层厚度的传感器、具有该传感器的冰箱及工作方法
CN103471340B (zh) * 2013-09-16 2016-01-1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07270623A (zh) * 2017-06-30 2017-10-2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N110173939A (zh) * 2019-05-17 2019-08-2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11868462A (zh) * 2018-03-26 2020-10-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8328A (ja) * 1995-12-28 1997-07-11 Ishizuka Denshi Kk 着霜検知装置
DE69622199D1 (de) 1996-02-06 2002-08-08 Ishizuka Electronics Corp Vorrichtung zum feststellen von eisbildung
KR100547421B1 (ko) * 1998-09-04 2006-04-12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냉장고의 결빙감지장치
US6467282B1 (en) 2000-09-27 2002-10-22 Patrick D. French Frost sensor for use in defrost controls for refrigeration
US7836710B2 (en) * 2002-05-16 2010-11-23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Freezer with defrosting indicator
KR20100058813A (ko) * 2008-11-25 2010-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각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GB2467600B (en) * 2009-02-10 2011-09-14 Siemens Magnet Technology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air ingress into cryogen vessels
KR100973070B1 (ko) * 2010-05-04 2010-07-29 (주)제일화인테크 저온창고용 자연대류식 증발기의 결빙제거장치
KR101536284B1 (ko) * 2015-04-15 2015-07-14 주식회사 대일 히트펌프 시스템의 실외기 제상작업용 적상감지센서
DE102018202971A1 (de) 2018-02-28 2019-08-29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mit Abtauheizung
CN110044503A (zh) * 2019-05-22 2019-07-23 章家爱 一种低功耗的温度记录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4711A (en) * 1959-01-02 1962-08-29 Parnall & Sons Ltd Improved means for de-frosting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GB975197A (en) * 1962-04-12 1964-11-11 Stone J & Co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defrosting of refrigerating units
US3362183A (en) * 1966-01-21 1968-01-09 Texas Instruments Inc Fluid flow control in refrigeration systems
US3383877A (en) * 1966-05-10 1968-05-21 Ranco Inc Defrost control means for refrigerating systems
US3822560A (en) * 1972-09-29 1974-07-09 Cutler Hammer Inc Defrost sensor and control circuit
US4346564A (en) * 1979-03-31 1982-08-31 Ranco Incorporated Defrosting control apparatus
DE3001019A1 (de) * 1980-01-12 1981-07-23 Danfoss A/S, 6430 Nordborg Abtauvorrichtung fuer den verdampfer einer kaelteanlage
GB2133867B (en) * 1983-01-21 1986-06-11 Newtech Controls Ltd Defrost control means
JPH01312378A (ja) * 1988-06-10 1989-12-18 Toshiba Corp 熱交換器の霜センサ
JPH0213774A (ja) * 1988-06-30 1990-01-18 Toshiba Corp 着霜・除霜検知装置および冷蔵庫
JPH0638019B2 (ja) * 1988-10-20 1994-05-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結霜結露検知装置
JPH04208376A (ja) * 1990-11-30 1992-07-30 Omron Corp 着霜センサ
US5345775A (en) * 1993-03-03 1994-09-13 Ridenour Ralph Gaylord Refrigeration system detection assembly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9503A (zh) * 2011-08-06 2011-12-07 赵杰 冷藏室自动除霜直冷式电冰箱
CN102435145A (zh) * 2011-10-27 2012-05-02 海尔集团公司 感知霜层厚度的传感器、具有该传感器的冰箱及工作方法
CN103471340B (zh) * 2013-09-16 2016-01-1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07270623A (zh) * 2017-06-30 2017-10-2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N107270623B (zh) * 2017-06-30 2020-03-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N111868462A (zh) * 2018-03-26 2020-10-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68462B (zh) * 2018-03-26 2022-04-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73939A (zh) * 2019-05-17 2019-08-2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9523316A1 (de) 1996-03-21
MY115353A (en) 2003-05-31
ES2131431B1 (es) 2000-02-16
JPH0886557A (ja) 1996-04-02
ITMI950887A0 (it) 1995-05-03
US5522232A (en) 1996-06-04
DE19523316C2 (de) 1998-04-30
KR0157725B1 (ko) 1999-01-15
ITMI950887A1 (it) 1996-11-03
ES2131431A1 (es) 1999-07-16
IT1274420B (it) 1997-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17A (zh) 霜冻检测装置
EP3425263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lamp
US7744247B2 (en) LED lamp having double-side heat sink
US4176524A (en) Frost detector
US20100297478A1 (en) Lead Acid Battery
KR10054412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6572C (zh) 结霜探测器
CA2903637A1 (en) Electrically isolated and thermally radiated led module
CN110006014A (zh) 一种灯和灯的风扇寿命预测系统及其方法
AU2002317544A1 (en) Infrared Sensor Assembly and Refigerator having the Infraredsensor
CN213207745U (zh) 灯具
EP153074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acklight of such display, and a method of lighting a liqiud crystal display
US20060114691A1 (en) Backlight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light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18998144U (zh) 一种制冷型sCMOS科学相机的真空密封舱
CN112770039B (zh) 一种制冷型sCMOS科学相机的真空密封舱
JPH09269176A (ja) 冷蔵庫の内外圧力均衡化装置におけるボディへの電気ヒータ線取付構造
JP6014311B2 (ja) ランプ
RU2393392C2 (ru) Холодильный или морози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WO2008150066A1 (en) Thermo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210168111U (zh) 一种具有测距功能的交通监控装置
CN220120358U (zh) 一种防水激光灯光源散热检验装置
JP2013024966A (ja) 光学部品、及びランプ
CN208231076U (zh) 一种加强密封的振镜
Zhonghong et al. Research on reliability of LED luminaires in extreme natural environment
CN112858389B (zh) 一种成像式露点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