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5154A -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5154A
CN112675154A CN202011622599.4A CN202011622599A CN112675154A CN 112675154 A CN112675154 A CN 112675154A CN 202011622599 A CN202011622599 A CN 202011622599A CN 112675154 A CN112675154 A CN 112675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fs
ibu
nanofiber
release
transd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25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5154B (zh
Inventor
张平平
程诗鸿
王秋香
张艳艳
晁姝姝
高照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nd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nd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nd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nd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16225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5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5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5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5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5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配体4,4’‑((4‑(4H‑1,2,4‑三氮唑‑4‑基)苯)偶氮二酰基)二苯甲酸、硝酸锌以及布洛芬溶于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加入二乙醇胺(DEA)混合均匀,室温静置反应20‑30h,经离心、洗涤、干燥即得MOFs@IBU;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MOFs@IBU,混合分散均匀后得到纺丝液;然后经静电纺丝、干燥即得。本发明得到的纳米纤维膜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的药物释放能力;制备过程简单,耗能低,载药体系的结构易于调控,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及其 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MOFs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是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是由无机金属中心(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桥连的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相互连接,形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多孔材料。它既不同于无机多孔材料,也不同于一般的有机配合物,兼有无机材料的刚性和有机材料的柔性特征,在气体分离、催化、传感和药物负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药学领域,MOFs材料负载药物备受关注,MOFs材料负载药物具有以下优点:首先,MOFs材料具有高的孔隙率和大的比表面积,故而其药物装载量相较于其它材料更高;其次,由于MOFs材料具有结构可调性,因此,通过对材料结构的调整,可控制药物从材料中释放的行为;最后,金属离子与配体分子的不同搭配为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可能性。
纳米MOFs是在现有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研究基础上对合成过程进行改良,使得晶核在短时间内大量产生,制备得到的具有纳米级尺寸的框架化合物。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纳米MOFs的比表面积更大,物理化学性质更加稳定。现有的纳米MOFs的合成过程大多采用微波加热法、溶剂热法等。微波加热法具有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高效性和无污染等优点,但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容易造成药物结构中的抗氧化部位被破坏,且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在微波加热下,分子震动易产热,药理成分易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溶剂热方法耗能高、不便直接观察反应情况、安全性差。而室温溶液反应法制备纳米MOFs具有绿色环保、耗能少,反应条件简单易控制,产物单一,副反应少的优点。从目前研究来看室温溶液反应法制备的纳米MOFs大多以六边形双锥体、八面体、六角形和不规则片状等结构为主,而载药纳米MOFs大多是棒状、正六边形、多边形颗粒结构。
静电纺丝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高效,经济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静电纺纤维的三维立体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负载能力,并能促进与皮肤的贴合,这使得静电纺丝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如药物控释、伤口辅料、组织工程支架和酶固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布洛芬(IBU)为解热镇痛类药物,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非甾体抗炎药。其可以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还可起到解热作用。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以及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同时对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有着较好的退烧效果。但是传统的布洛芬口服制剂(如片剂)会表现出较严重的胃肠副作用,患者还可能会伴有心悸、恶心、眩晕等不良反应。经皮给药是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高端制剂,开发布洛芬经皮给药制剂可以有效地克服口服给药的肝脏首过效应,避免对胃肠道的损伤,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由于儿童服药困难、药物研发时缺乏小儿研究等原因,儿科专科用药也一直是世界各国医疗领域的空白,结合小儿皮肤角质层薄等特点,布洛芬经皮给药技术在未来儿科领域很有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室温溶液反应法一步制备了负载布洛芬的Zn-MOFs花形结构纳米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负载布洛芬的Zn-MOFs花形结构纳米材料负载在纳米纤维中,制备得到MOFs@IBU纳米纤维膜;所得纳米纤维膜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的药物释放能力。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耗能低,载药体系的结构易于调控,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所述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为纳米纤维膜,所述纳米纤维膜是由负载有MOFs@IBU的纳米纤维组成;所述MOFs@IBU为负载布洛芬的Zn-MOFs花形结构纳米材料。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负载有MOFs@IBU的纳米纤维是连续性长纤维,直径在150-400nm;所述MOFs@IBU的粒径为90-400nm。
上述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配体4,4’-((4-(4H-1,2,4-三氮唑-4-基)苯)偶氮二酰基)二苯甲酸、硝酸锌以及布洛芬溶于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加入二乙醇胺(DEA),混合均匀后,室温静置反应20-30h,然后经离心、洗涤、干燥即得MOFs@IBU;
(2)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MOFs@IBU,混合分散均匀后得到纺丝液;然后经静电纺丝、干燥得到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4,4’-((4-(4H-1,2,4-三氮唑-4-基)苯)偶氮二酰基)二苯甲酸可市购获得,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74232850000031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配体与硝酸锌的摩尔比为1:1-4,配体与布洛芬的质量比为1:1-3;优选的,配体与硝酸锌的摩尔比为1:1.3-2,配体与布洛芬的质量比为1:1-2。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混合溶剂中所述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1;所述配体的质量和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1-2g/L。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二乙醇胺的体积和配体的质量比为2-4ml/g。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室温静置反应时间为24h。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干燥是于50-80℃下真空干燥;优选的,真空干燥温度为60-70℃。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聚丙烯腈的重均分子量为7 0000-17 0000;优选的,聚丙烯腈的重均分子量为8 5000-15 0000。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聚丙烯腈的质量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体积比为0.05-0.1g/mL。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MOFs@IBU的质量是聚丙烯腈质量的1%-7%;优选的,所述MOFs@IBU的质量是聚丙烯腈质量的2%-5%。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静电纺丝条件为:采用单轴静电纺丝法,纺丝电压为15.0-25.0kv,纺丝溶液推注速率为0.1-0.3mm/min,针头距离接收器10-20cm,使用固定接收器接收纺丝纤维,纺丝箱内湿度维持在34~40%范围内,室温下进行纺丝。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干燥是于30-75℃下真空干燥40-60h;优选的,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50-70℃,真空干燥时间为48h。
上述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应用,用作透皮缓释制剂。本发明材料透皮缓释性能好;透皮缓释性能可通过透皮扩散仪进行表征。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利用室温溶液反应法一步制备了负载布洛芬的Zn-MOFs花形结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条件温和,绿色环保,耗能少,反应条件简单易控制,产物单一,副反应少;所得纳米材料中布洛芬的负载量大,且制备过程不影响布洛芬的活性和药效。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负载布洛芬的Zn-MOFs花形结构纳米材料负载在纳米纤维中,制备得到MOFs@IBU纳米纤维膜。
2、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耗能低,载药体系的结构易于调控,且不影响布洛芬的活性和药效,成本较低。
3、本发明制备方法中二乙醇胺的加入是为了调整MOFs@IBU的尺寸至纳米级,如不加二乙醇胺,制备的MOFs@IBU是微米级的,并且合成时间很长,长达2周左右。二乙醇胺作为脱质子剂可脱去配体中的质子,影响Zn2+和配体的结合,影响晶核的数量和生长,从而可调整反应时间,产物种类及尺寸。二乙醇胺的加入量也比较重要,当二乙醇胺体积和配体质量比小于2ml/g时,生成Zn(OH)2沉淀,无MOFs@IBU生成;当二乙醇胺体积和配体质量比大于4ml/g时,反应20-30h生成MOFs@IBU,但其尺寸在微米级;当二乙醇胺体积和配体质量比在2-4ml/g时,反应20-30h生成MOFs@IBU,且其尺寸在纳米级。由上述可见二乙醇胺的重要作用。
4、配体与硝酸锌的摩尔比也是影响产物尺寸的重要因素。配体与硝酸锌的摩尔比小于1:4时,生成MOFs@IBU在微米级;配体比例增加,配体与硝酸锌的摩尔比为1:1-4时,生成MOFs@IBU在纳米级;再增加配体比例,产物尺寸未有太大变化。由上述可见配体与硝酸锌摩尔比的重要作用。
5、本发明所得纤维膜用作透皮缓释制剂,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的药物释放能力;能够有效地克服口服给药的肝脏首过效应,避免对胃肠道的损伤,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可作为儿科专科用药,在儿科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所得MOFs@IBU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3所得MOFs@IBU的SEM图;
图3为实施例4所得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SEM图;
图4为对比例1所得Zn-MOFs纳米材料的SEM图;
图5为对比例2所得Zn-MOFs材料的SEM图;
图6为试验例中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累计释药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此。
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所用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设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设备。
实施例1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称取0.0505g配体4,4’-((4-(4H-1,2,4-三氮唑-4-基)苯)偶氮二酰基)二苯甲酸、0.074g六水合硝酸锌以及0.0505g布洛芬原料药溶于30ml的纯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剂中(纯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1:1(v/v)),并加入二乙醇胺(DEA)150uL,混合均匀。室温静置24h,然后离心过滤,用DMF洗涤三次,在63℃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褐色粉末固体,即MOFs@IBU固体。所得MOFs@IBU的微观形貌是粒径为90-400nm的花形结构。
(2)称取0.7g聚丙烯腈(PAN,重均分子量Mw=8 5000)溶于10ml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制成溶液。加入0.028g(1)中得到的MOFs@IBU固体,室温下磁力搅拌至MOFs@IBU固体在体系中均匀分散得静电纺丝液。
(3)将(2)中得到的静电纺丝液用静电纺丝机进行单轴静电纺,纺丝电压设定为20.0kv,纺丝溶液推注速度为v=0.2mm/min,针头距离接收器15cm,使用固定接收器接收纺丝纤维,纺丝箱内湿度维持在35%,室温下进行纺丝。将静电纺丝纤维膜取下放置于表面皿中,65℃下真空干燥48h,即可得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
实施例2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称取0.0505g配体4,4’-((4-(4H-1,2,4-三氮唑-4-基)苯)偶氮二酰基)二苯甲酸和0.0555g六水合硝酸锌以及0.0505g布洛芬原料药溶于30ml的纯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剂中(纯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1:1(v/v)),并加入二乙醇胺(DEA)140uL,混合均匀。室温静置24h,然后离心过滤,用DMF洗涤三次,在68℃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褐色粉末固体,即MOFs@IBU固体。图1为所得MOFs@IBU的SEM照片,从图1可以看到制备的MOFs@IBU具有花形结构,尺寸约为90-300nm。
(2)称取0.7g聚丙烯腈(PAN,重均分子量Mw=15 0000)溶于10ml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制成溶液。加入0.035g(1)中得到的MOFs@IBU固体,室温下磁力搅拌至MOFs@IBU固体在体系中均匀分散得静电纺丝液。
(3)将(2)中得到的静电纺丝液用静电纺丝机进行单轴静电纺,纺丝电压设定为20.0kv,纺丝溶液推注速度为v=0.17mm/min,针头距离接收器15cm,使用固定接收器接收纺丝纤维,纺丝箱内湿度维持在38%,室温下进行纺丝。将静电纺丝纤维膜取下放置于表面皿中,70℃下真空干燥48h,即可得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
实施例3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称取0.0505g配体4,4’-((4-(4H-1,2,4-三氮唑-4-基)苯)偶氮二酰基)二苯甲酸和0.074g六水合硝酸锌以及0.101g布洛芬原料药溶于30ml的纯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剂中(纯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1:1(v/v)),并加入二乙醇胺(DEA)150uL,混合均匀。室温静置24h,然后离心过滤,用DMF洗涤三次,在70℃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褐色粉末固体,即MOFs@IBU固体。图2为所得MOFs@IBU的SEM照片,从图2可以看到制备的MOFs@IBU具有花形结构,尺寸约为90-300nm。
(2)称取0.7g聚丙烯腈(PAN,重均分子量Mw=15 0000)溶于10ml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制成溶液。加入0.021g(1)中得到的MOFs@IBU固体,室温下磁力搅拌至MOFs@IBU固体在体系中均匀分散得静电纺丝液。
(3)将(2)中得到的静电纺丝液用静电纺丝机进行单轴静电纺,纺丝电压设定为20.0kv,纺丝溶液推注速度为v=0.17mm/min,针头距离接收器15cm,使用固定接收器接收纺丝纤维,纺丝箱内湿度维持在40%,室温下进行纺丝。将静电纺丝纤维膜取下放置于表面皿中,70℃下真空干燥48h,即可得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
实施例4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称取0.0505g配体4,4’-((4-(4H-1,2,4-三氮唑-4-基)苯)偶氮二酰基)二苯甲酸、0.074g六水合硝酸锌以及0.0505g布洛芬原料药溶于30ml的纯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剂中(纯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1:1(v/v)),并加入二乙醇胺(DEA)135uL,混合均匀。室温静置24h,然后离心过滤,用DMF洗涤三次,在70℃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褐色粉末固体,即MOFs@IBU固体。所得MOFs@IBU的微观形貌是粒径为90-400nm的花形结构。
(2)称取0.7g聚丙烯腈(PAN,重均分子量Mw=15 0000)溶于10ml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制成溶液。加入0.028g(1)中得到的MOFs@IBU固体,室温下磁力搅拌至MOFs@IBU固体在体系中均匀分散得静电纺丝液。
(3)将(2)中得到的静电纺丝液用静电纺丝机进行单轴静电纺,纺丝电压设定为20.0kv,纺丝溶液推注速度为v=0.17mm/min,针头距离接收器15cm,使用固定接收器接收纺丝纤维,纺丝箱内湿度维持在40%,室温下进行纺丝。将静电纺丝纤维膜取下放置于表面皿中,70℃下真空干燥48h,即可得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
图3为所得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SEM图,从图3可以看到制备的透皮缓释材料由连续性长纤维组成,纤维直径在150-400nm。
对比例1
一种Zn-MOFs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称取0.0505g配体4,4’-((4-(4H-1,2,4-三氮唑-4-基)苯)偶氮二酰基)二苯甲酸、0.074g六水合硝酸锌溶于30ml的纯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剂中(纯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1:1(v/v)),并加入二乙醇胺(DEA)150uL,混合均匀。室温静置24h,然后离心过滤,用DMF洗涤三次,在63℃进行真空干燥,得到Zn-MOFs纳米固体。图4为所得Zn-MOFs纳米固体的SEM照片,从图4可以看到制备的Zn-MOFs材料为纺锤形结构,尺寸约为500-600nm。
对比例2
一种MOFs@IBU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称取0.0505g配体4,4’-((4-(4H-1,2,4-三氮唑-4-基)苯)偶氮二酰基)二苯甲酸和0.0555g六水合硝酸锌以及0.0505g布洛芬原料药溶于30ml的纯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剂中(纯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1:1(v/v)),混合均匀。室温静置14天,然后离心过滤,用DMF洗涤三次,在68℃进行真空干燥,得到MOFs@IBU固体。图5为对比例2所得MOFs@IBU材料的SEM图;从图5可以看出所得MOFs@IBU为无规则形貌的微米级固体。
试验例
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透皮实验
1、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选用和人体皮肤结构类似的猪皮,通过Logan透皮扩散试验仪进行透皮实验。
(1)猪皮的处理:将猪皮角质层朝下铺在干净的玻璃板上,用蘸有生理盐水的脱脂棉除去皮下脂肪(或用刀刮去),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后在生理盐水中浸泡30min,取出后用滤纸吸干猪皮上多余的水分并用剪刀将处理好的猪皮剪成直径约为20mm的圆形。
(2)累计释药量的测定
从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上剪出直径约14mm的静电纺纤维膜片。使用Logan透皮扩散试验仪进行实验。在直径约20mm的猪皮上(角质层一面)放置直径约14mm的静电纺纤维膜片,然后在上述膜片上覆盖一张直径约20mm的圆形滤纸;最后将上述三层膜片放置在12ml Franz透皮扩散池的供给池和接收池之间,滤纸靠近供给池。
基于对温度和pH双响应释药行为的研究,设置了4组试验。
在接收池中加入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加满无气泡)。将Franz透皮扩散池放置在透皮扩散试验仪上,设置温度为37℃,恒速600rpm的转速下进行实验;每次在设定的取样时间点在接收池中取出1ml溶液(称为释放液),然后补充相同体积的pH值为7.4的新鲜PBS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在最大吸收波长处264nm测定释放液的吸光度,依据布洛芬在pH值为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标准曲线得出特定时间释放液中布洛芬的浓度。
在接收池中加入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加满无气泡)。将Franz透皮扩散池放置在透皮扩散试验仪上,设置温度为42℃,恒速600rpm的转速下进行实验;每次在设定的取样时间点在接收池中取出1ml溶液(称为释放液),然后补充相同体积的pH值为7.4的新鲜PBS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在最大吸收波长处264nm测定释放液的吸光度,依据布洛芬在pH值为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标准曲线得出特定时间释放液中布洛芬的浓度。
在接收池中加入pH值为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加满无气泡)。将Franz透皮扩散池放置在透皮扩散试验仪上,设置温度为37℃,恒速600rpm的转速下进行实验;每次在设定的取样时间点在接收池中取出1ml溶液(称为释放液),然后补充相同体积的pH值为6.5的新鲜PBS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在最大吸收波长处264nm测定释放液的吸光度,依据布洛芬在pH值为6.5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标准曲线得出特定时间释放液中布洛芬的浓度。
在接收池中加入pH值为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加满无气泡)。将Franz透皮扩散池放置在透皮扩散试验仪上,设置温度为42℃,恒速600rpm的转速下进行实验;每次在设定的取样时间点在接收池中取出1ml溶液(称为释放液),然后补充相同体积的pH值为6.5的新鲜PBS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在最大吸收波长处264nm测定释放液的吸光度,依据布洛芬在pH值为6.5的磷酸缓冲溶液的标准曲线得出特定时间释放液中布洛芬的浓度。
第n次取样时,布洛芬的累计释放量(累积释药量)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74232850000081
式中:Cn为第n次取样时释放液中布洛芬的浓度,mg/mL;
Ci为第i次取样时释放液中布洛芬的浓度,mg/mL;
Qn为第n次取样时的布洛芬累计释放量,mg;
V为接收池中溶液的体积,ml;
V1为每次取样的体积,ml。
(3)累计释药率的确定
①将缓释后的静电纺纤维膜圆片置于烧杯中,用6ml HCl&DMF溶液(V:V=1:40)溶解后倒入50mL容量瓶中,然后用HCI&DMF溶液洗涤烧杯三次,最后用HCl&DMF定容,静置。
②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最大吸收波长264nm处测定上述溶液的吸光度,依据布洛芬在DMF&HCl中的标准曲线算出上述溶液中残余药物浓度,根据m=CV得出缓释后膜中所剩布洛芬质量,则透皮实验中14mm左右的静电纺纤维膜片中负载的布洛芬的实际总质量即为累计释放出的布洛芬质量与膜中剩余布洛芬的质量之和。根据公式计算纤维膜的布洛芬累积释药率。
Figure BDA0002874232850000091
2、实验样品
实施例2制备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
3、实验数据:
从图6可以看出,透皮释药24h后,实施例2中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药物透皮缓释效果良好,药物释放能力随pH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显示出良好的温度和pH值双响应药物释放行为。

Claims (10)

1.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为纳米纤维膜,所述纳米纤维膜是由负载有MOFs@IBU的纳米纤维组成;所述MOFs@IBU为负载布洛芬的Zn-MOFs花形结构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有MOFs@IBU的纳米纤维是连续性长纤维,直径在150-400nm;所述MOFs@IBU的粒径为90-400nm。
3.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配体4,4’-((4-(4H-1,2,4-三氮唑-4-基)苯)偶氮二酰基)二苯甲酸、硝酸锌以及布洛芬溶于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加入二乙醇胺(DEA),混合均匀后,室温静置反应20-30h,然后经离心、洗涤、干燥即得MOFs@IBU;
(2)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MOFs@IBU,混合分散均匀后得到纺丝液;然后经静电纺丝、干燥得到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配体与硝酸锌的摩尔比为1:1-4,配体与布洛芬的质量比为1:1-3;优选的,配体与硝酸锌的摩尔比为1:1.3-2,配体与布洛芬的质量比为1: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二乙醇胺的体积和配体的质量比为2-4ml/g。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
a、混合溶剂中所述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1;所述配体的质量和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1-2g/L;
b、所述室温静置反应时间为24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聚丙烯腈的重均分子量为7 0000-17 0000;优选的,聚丙烯腈的重均分子量为8 5000-15 000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MOFs@IBU的质量是聚丙烯腈质量的1%-7%;优选的,所述MOFs@IBU的质量是聚丙烯腈质量的2%-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
a、所述聚丙烯腈的质量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体积比为0.05-0.1g/mL;
b、所述静电纺丝条件为:采用单轴静电纺丝法,纺丝电压为15.0-25.0kv,纺丝溶液推注速率为0.1-0.3mm/min,针头距离接收器10-20cm,使用固定接收器接收纺丝纤维,纺丝箱内湿度维持在34~40%范围内,室温下进行纺丝。
10.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的应用,用作透皮缓释制剂。
CN202011622599.4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2675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2599.4A CN112675154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2599.4A CN112675154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5154A true CN112675154A (zh) 2021-04-20
CN112675154B CN112675154B (zh) 2022-08-02

Family

ID=75453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2599.4A Active CN112675154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515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2210A (zh) * 2021-05-07 2021-08-17 杭州仁德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5365A (zh) * 2022-04-12 2022-08-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载药金属有机骨架复合静电纺丝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4853A (zh) * 2016-06-13 2016-08-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抗菌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9985279A (zh) * 2019-04-01 2019-07-09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有载药mof的微图案化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25599A (zh) * 2019-04-24 2019-07-19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山东省抗衰老研究中心、山东省新技术制药研究所) 一种布洛芬透皮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10204737A (zh) * 2019-06-18 2019-09-06 郑州轻工业学院 双金属双配体型光敏性mo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0016067A1 (en) * 2018-07-16 2020-01-23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Atomic metal- and n-doped open-mesoporous carbon nanofibers for efficient and bio-adaptable oxygen electrode in metal-air batteries
CN111526857A (zh) * 2017-12-21 2020-08-11 H&A帕玛科株式会社 利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纳米纤维素的用于透皮递送的复合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4853A (zh) * 2016-06-13 2016-08-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抗菌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526857A (zh) * 2017-12-21 2020-08-11 H&A帕玛科株式会社 利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纳米纤维素的用于透皮递送的复合物
WO2020016067A1 (en) * 2018-07-16 2020-01-23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Atomic metal- and n-doped open-mesoporous carbon nanofibers for efficient and bio-adaptable oxygen electrode in metal-air batteries
CN109985279A (zh) * 2019-04-01 2019-07-09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有载药mof的微图案化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25599A (zh) * 2019-04-24 2019-07-19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山东省抗衰老研究中心、山东省新技术制药研究所) 一种布洛芬透皮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10204737A (zh) * 2019-06-18 2019-09-06 郑州轻工业学院 双金属双配体型光敏性mo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ENG GUO 等: "Construction of a dual-response 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 with excellent stability for detecting Fe3+ and antibiotic with high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2210A (zh) * 2021-05-07 2021-08-17 杭州仁德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5365A (zh) * 2022-04-12 2022-08-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载药金属有机骨架复合静电纺丝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5154B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5154B (zh) 一种双响应药物释放的MOFs@IBU纳米纤维透皮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488618C (zh) 用静电喷雾制备液芯微胶囊的方法
CN101327182B (zh) 一种水难溶性药物的纳米晶体纤维毡的制备
CN109328249A (zh) 含有具有可释放掺杂剂的陶瓷颗粒的纳米纤维垫
CN110200936B (zh) 一种生物粘附性多孔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JP3739100B2 (ja) 低温架橋型ゲル剤
CN104382883A (zh) 一种具有温敏性释药性能的纳米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JP7138381B2 (ja) 人工エクソソーム複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
CN110025599A (zh) 一种布洛芬透皮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552221B (zh) 一种妥洛特罗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3286A (zh) 一种多孔羟基磷灰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441063A (zh) 一种混合凝胶骨架布洛芬巴布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1658495B (zh) 一种氢溴酸高乌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15034A (zh) 丝素蛋白纳米纤维速溶面膜及制备方法
CN103830206A (zh) 阿戈美拉汀三维网状立体构型的透皮给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Gulati et al. Effect of polymer and cross linking agent on in vitro release of quercetin from microbeads
CN106389336A (zh) 液晶纳米粒前体微粒、自组装液晶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089649A1 (pt) "nanofibras contendo substancia ativa com liberação controlada para aplicação odontológica e processo"
CN113398100B (zh) 一种油酸钠修饰的芍药苷壳聚糖纳米颗粒喷雾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15538A (zh) 辣椒总碱类化合物与β-环糊精或β-环糊精衍生物的药用组合物
EP4203916A1 (de) Mucosa-perforierung
CN102716098B (zh) 一种头孢妥仑匹酯脂质体固体制剂
Sankavarapu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zero order sustained release matrix type transdermal films of ibuprofen
CN116139071A (zh) 一种阿达帕林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43002B (zh) 一种γ-氨基丁酸口服缓释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