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3289A - 树脂膜和树脂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树脂膜和树脂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3289A
CN112673289A CN201980057777.2A CN201980057777A CN112673289A CN 112673289 A CN112673289 A CN 112673289A CN 201980057777 A CN201980057777 A CN 201980057777A CN 112673289 A CN112673289 A CN 112673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film
resin
film according
less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77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稻圭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673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32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7Flat, e.g. panels
    • B29C48/08Flat, e.g. panels flexible, e.g.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05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having a wide opening, e.g. for forming she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要从控制表面形状的观点出发的适于导光板用途的树脂膜及其制造方法。上述课题通过树脂膜和该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得以解决,在上述树脂膜的表面,具有0.3度以上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表面中所占面积比例为10%以下,上述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树脂膜的树脂材料进行熔融挤出的熔融挤出工序。

Description

树脂膜和树脂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膜、特别是适合导光板用途的树脂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PC、智能手机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对用于照明的光进行扩散和传递的导光板(例如,专利文献1、2等)。来自光源的光入射导光板的侧面时,在导光板的内部被导光的光从出光面射出,所射出的照明光用于照明。
对于导光板而言,需要能够从出光面高效且均匀地射出照明光。即、导光板不仅具有对照明光进行扩散的作用,还具有将其最终射出的作用。因此,通常对由树脂形成的导光板的出光面、即膜中面积最大的面,进行表面形状控制,以能够将照明光高效且均匀地射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586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000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需要控制导光板的表面形状,但导光板的表面形状的控制并不容易。例如,由树脂膜获得导光板的最终制品的工序中,随着作为材料使用的树脂膜的状态、特别是其表面的状态,有时难以制造具有所希望的表面形状的导光板。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即、本发明主要从控制表面形状的的观点出发,提供一种适于导光板的用途的树脂膜、其制造方法等。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如下所示的树脂膜及其制造方法。
(1)一种树脂膜,其中,具有0.3度以上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表面中所占面积比例为10%以下。
(2)上述(1)所述的树脂膜,其中,上述倾斜区域在上述表面中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0.01%以上。
(3)上述(1)或(2)所述的树脂膜,其中,具有0.2度以上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上述表面中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30%以下。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其中,具有0.15度以上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上述表面中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45%以下。
(5)上述(1)~(4)所述的树脂膜,其中,上述表面的基于ISO25178的表面粗糙度Sa的值为5.0nm以下。
(6)上述(5)所述的树脂膜,其中,上述表面的上述表面粗糙度Sa的值为1.0nm以上。
(7)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基于ASTM E313-05的dYI值为0.8以下。
(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上述树脂膜通过熔融挤出法制造。
(9)上述(8)所述的树脂膜,在上述熔融挤出法中,包括将上述树脂膜的树脂材料进行熔融挤出的熔融挤出工序。
(10)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含有包含聚碳酸酯(PC)、丙烯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三乙酰纤维素(TA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PI)、环烯烃聚合物(COP)、环烯烃共聚物(COC)、含降冰片烯树脂、聚醚砜、赛璐珞(cellophane)和芳香族聚酰胺中的至少任一种的树脂。
(11)上述(10)所述的树脂膜,上述丙烯酸树脂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12)一种导光板,作为出光面具有对应于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述树脂膜的上述表面的表面。
(13)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将上述树脂膜的树脂材料进行熔融挤出的熔融挤出工序。
(14)上述(13)所述的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熔融挤出工序中使用辊,该辊的表面形成有使具有0.3度以上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表面中所占面积比例为5%以下的凹凸形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用于制造导光板时能够实现表面形状的准确控制的树脂膜、其制造方法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膜表面的倾斜角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2是将树脂膜的表面放大并示意性示出的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树脂膜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的树脂膜的表面的图像。
图5是比较例的树脂膜的表面的图像。
图6是示出实施例1的膜的表面形状的测定数据的图。
图7中,图7(A)是显示在解析装置的监视器上的、示出实施例1所得到的起伏图像的图;图7(B)是示出通过关于实施例1的解析得到的各像素的倾斜角与频度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具有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更后实施。
在本发明的树脂膜的表面,以后面详细描述的方式控制了形状,树脂膜的表面具有高的平滑性。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膜的表面,不包含面积非常小的侧面,而是指膜中面积最大的面。
并且,本发明的导光板至少经过使上述树脂膜的表面变得更粗糙的加工,并且来源于树脂膜。本发明还包括制造上述树脂膜的方法。
[树脂膜]
本发明的树脂膜具有平滑性高的表面,特别适合作为需要进一步控制表面形状的板状材料、例如导光板的材料。
<树脂膜的形状>
对于树脂膜,表面形状控制为,具有0.3度以上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表面中所占面积比例在10%以下。其中,将倾斜区域在树脂膜的表面中所占的面积设为倾斜率时,倾斜率对应于:在树脂膜的表面中,将具有0.3度以上的倾斜角的区域设为倾斜区域时,倾斜区域的表面积的合计在树脂膜的全表面中所占的比例。
为了计算膜表面的倾斜率,对膜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作为对表面形状进行测定的装置,可以列举接触式表面粗糙计或非接触式表面粗糙计(例如,白色干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这些中,从测定的简便性考虑,优选扫描式白色干涉显微镜。作为这种扫描式白色干涉显微镜的具体例,可以列举VS-1550(Hitachi High-Tech Co.,Ltd.)等。
为了使用扫描式白色干涉显微镜等来计算倾斜率,首先,求出膜的表面上的各点的倾斜角θ。倾斜角θ的计算方法如下述。
将膜的测定面上的正交的2个方向中的一方设为x轴、另一方设为y轴时,求出膜表面的点相对于x轴的x轴方向倾斜度、和相对于y轴的y轴方向倾斜度。将x轴方向倾斜度的值设为tanθx(以下、又称作Sx)、将y轴方向倾斜度的值设为tanθy(以下、又称作Sy)时,这些值由下述式(1)和(2)算出。
tanθx=(Z2-Z1)/Δx…(1)
tanθy=(Z3-Z1)/Δy…(2)
式(1)和式(2)中,
Z1如图1(a)中所示,是作为膜上的倾斜角θ的测定对象的像素A的高度(Z轴的值),
Z2和Z3分别是与像素A在x轴方向侧相邻的像素B的高度(Z轴的值)、和与像素A在y轴方向侧相邻的像素C的高度(Z轴的值),Δx和Δy分别为x轴和y轴方向的1像素的尺寸。
另外,通过以下的式(3)求出像素A的xy方向的倾斜角度的值tanθxy(以下、又称作倾斜St):参照图1(b)和(c)))。
Figure BDA0002961320330000051
将这样算出的tanθxy(倾斜St:St2=(Sx2+Sy2))的值通过下述式(4)换算成倾斜角θ的值。
θ=tan-1(tanθxy)…(4)
通过这样的运算,算出膜表面上多个点的倾斜角θi的值,从而得到倾斜角数据。
基于这样得到的倾斜角数据,计算倾斜角θi的绝对值为0.3度以上的倾斜区域的比例并作为倾斜率。即、由于是具有绝对值为0.3度以上的倾斜角θi的区域,作为倾斜区域所确定的部分的总面积相对于膜的全表面积的比例作为上述倾斜率算出。其中,倾斜区域的总面积是关于凸区域的倾斜区域的表面积(倾斜面的面积)的合计、和关于凹区域的倾斜区域的表面积(倾斜面的面积)的合计之和。
例如,在图2中例示的树脂膜10的表面,除凸区域12以外是平坦区域10A,如果倾斜角α为0.3度以上,则凸区域12的倾斜面12A侧表面的面积的合计作为倾斜区域的面积算出,如果倾斜角β小于0.3度,则凸区域12的倾斜面12B侧表面不属于倾斜区域。另外,虽然在图2中没有示出,关于凹区域的倾斜角和倾斜区域,也与凸区域12同样地确定。即、作为延长面S与未图示的凹区域的倾斜面之间的角度的倾斜角为0.3度以上的区域也被确定为倾斜区域。
并且,凸区域12所例示的凸区域的表面积的合计、未图示的凹区域的表面积的合计、和作为10A所例示的平坦区域的面积的和作为树脂膜的全表面积算出。进而,计算凸区域和凹区域所包含的倾斜区域的面积的合计,将在树脂膜的全表面积中倾斜区域的面积的合计(倾斜区域的总面积)所占的比例作为倾斜率算出。
在树脂膜中,如上述规定的倾斜率的值为10%以下,倾斜率的值优选为9%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
另一方面,树脂膜的倾斜率的值例如为0.01%以上,但是,由于平滑性高所带来的缺点基本上不被认知,因此,倾斜率的下限值可以是小于0.01%的值。
关于作为倾斜角的阈值确定小于上述0.3度的值时的倾斜率,也进行了研究。例如,除将倾斜角的阈值变为0.2度以外,如上述那样规定了倾斜率的树脂膜中,具有0.2度以上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特别优选为5%以下。
另外,除将倾斜角的阈值变为0.15度以外,如上述那样规定了倾斜率的树脂膜中,具有0.15度以上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优选为45%以下、更优选为4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12%以下。
树脂膜的表面的基于ISO 25178的表面粗糙度Sa的值优选为5.0nm以下、更优选为4.5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nm以下、特别优选为3.0nm以下。
如上述那样,倾斜区域所占的面积少、且优选表面粗糙度Sa的值小的树脂膜,可以说表面的平滑性高。而且,如上述那样具有平滑的表面的树脂膜可以很好地用于通过进一步加工从而在表面形成规定图案的凹凸形状的用途。
另外,虽然优选树脂膜的两面、即2个表面都具有上述的形状,但是,也可以仅在一侧的表面具有上述的形状。
本发明的树脂膜特别是可以很好地用作在表面形成凹凸的导光板的材料。作为其理由,如后面详细说明,可以列举在本发明的树脂膜中,即使从端部(侧面)照射光并进行导光,也能够将从表面的出光抑制在最小限度。这是因为,将这样的树脂膜作为材料形成导光板时,能够通过按设计设置适合使导光后的光从出光面出光的凹凸形状的加工,可靠地发挥作为导光板而言优选的出光性能。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过基于具有特定倾斜角的倾斜区域所占的面积的比例来控制树脂膜的表面形状,优选还基于表面粗糙度Sa的值来控制表面形状,能够抑制从表面的出光。与此相对,基于其他的参数、例如由JIS B 0601:2013规定的Ra(线粗糙度)则难以抑制从树脂膜的表面的出光。即、即使调整上述Ra的值并对Ra的值小的树脂膜进行评价,也未必能够抑制从树脂膜表面的出光,并没有确认到Ra值与出光抑制之间的相关关系。如此,确认了基于上述倾斜区域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优选进一步基于表面粗糙度Sa的值的表面形状来进行的控制,特别适合抑制从表面的出光。
树脂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0μm~3000μm(3.0mm)、更优选为70~20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0~1000μm、特别优选为100~700μm。
<树脂膜的材质>
关于树脂膜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含有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聚碳酸酯(PC)树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的丙烯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三乙酰纤维素(TA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PI)、环烯烃聚合物(COP)、环烯烃共聚物(COC)、含降冰片烯树脂、聚醚砜、赛璐珞、芳香族聚酰胺等的各种树脂。在这些选项中,优选树脂膜中至少包含聚碳酸酯树脂。
作为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种类,只要是在分子主链中包含含有碳酸酯键的-[O-R-OCO]-单元(R可以包含脂肪族基、芳香族基、或脂肪族基和芳香族基双方、并且可以具有直链结构或支链结构)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具有双酚骨架的聚碳酸酯等,特别优选具有双酚A骨架或双酚C骨架的聚碳酸酯。作为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使用双酚A和双酚C的混合物、或共聚物。通过使用双酚C系的聚碳酸酯树脂、例如,仅双酚C的聚碳酸酯树脂、双酚C和双酚A的混合物或共聚物的聚碳酸酯树脂,能够提高树脂膜的硬度。
关于形成树脂膜的热塑性树脂、例如,聚碳酸酯树脂,粘度平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40,000、更优选为15,000~32,000、进一步优选为15,000~28,000。
并且,树脂膜可以含有添加剂作为热塑性树脂以外的成分。例如,为选自热稳定剂、抗氧化剂、阻燃剂、阻燃助剂、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和着色剂中的至少1种添加剂等。另外,也可以将防静电剂、荧光增白剂、防雾剂、流动性改良剂、增塑剂、分散剂、抗菌剂等添加在树脂膜中。
在树脂膜中,优选含有热塑性树脂80质量%以上,更优选含有9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5质量%以上的热塑性树脂。并且,树脂膜的热塑性树脂中,优选含有聚碳酸酯树脂80质量%以上,更优选含有9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5质量%以上的聚碳酸酯树脂。
另外,树脂膜优选由均匀成分形成,优选不含透光性微粒等颗粒、不均匀相等。
<树脂膜的性状>
在树脂膜中,基于ASTM E313-05的dYI值优选为0.8以下、更优选为0.7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6以下。如此,通过dYI值被抑制得较低,能够抑制使树脂膜导光时的膜端面的黄变,因此,能够实现作为导光制品特别适合的树脂膜。并且,为了降低树脂膜的dYI值,优选将树脂膜的制造工序、例如将材料的树脂粒料的熔融等工序在不活泼气体气氛下进行。作为不活泼气体,优选使用氮气。
在树脂膜中,优选抑制从侧面照射光并进行导光的状态下从表面(出光面)的出光。具体而言,优选在如下的条件测定的表面(出光面)的亮度值为70(Cd/m2)以下。即、对12cm(纵)×12cm(横)×0.47mm(厚度)大小的树脂膜的样品的端部(侧面),从与该端部接触配置的LED照射光并进行导光的状态下,从相对于膜表面20度的角度利用亮度计(LS-110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测定膜表面的亮度时的亮度值。
在上述的条件下测定的亮度值更优选为60(Cd/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Cd/m2)以下、特别优选为40(Cd/m2)以下。另外,在亮度值的评价方法中,更优选将上述来自LED的光的导光方向设为MD方向(树脂膜成型时树脂流动的方向)和TD方向(与MD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将测定面设为表面和背面,对同一样品通过4种方法测定,对最大的亮度值进行评价。
在将光向树脂膜进行导光的状态下,优选观察不到表面的泛白。例如,对于12cm(纵)×12cm(横)×0.47mm(厚度)的大小的树脂膜的样品的端部(侧面),从与该端部接触而配置的LED照射光来进行导光的状态下,优选视觉辨认不到膜表面的泛白。
[导光板]
<导光板的形状>
将树脂膜作为材料制造的导光板中,在相当于树脂膜的表面的出光面,例如,形成有半球的凹凸形状、棱镜形状等的符合导光板的用途的规定形状。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树脂膜,从表面的出光抑制在最小限度,因此,只要在由树脂膜制造的导光板上形成规定的表面形状,则能够容易地实现符合设计的出光。因此,本发明的导光板具有能够可靠地控制导光性能的特征。
<导光板的材质>
关于导光板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由于使用树脂膜形成,所以优选与上述的树脂膜的材质同样的材质。
[树脂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树脂膜优选通过熔融挤出法制造。这是因为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实现表面的平滑性。
这样利用熔融挤出法的挤出成型例如按照以下的工序进行。将粒料、薄片或粉末状的树脂材料利用挤出机熔融、混炼后、从T模等挤出、将所得到的半熔融状的片材边用辊夹压边冷却,固化而形成片材的工序。
另外,如上所述,在利用包括熔融挤出工序的制法制造树脂膜时,优选预先对在熔融挤出工序中挤压树脂材料的辊、通常为金属性辊的表面形状进行调整。这是为了可靠地制造具有高平滑性的表面的树脂膜。
具体而言,优选采用具有如下的表面的辊,该表面中形成有凹凸形状,以使与上述树脂膜的倾斜率同样定义的倾斜率、即具有0.3度以上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的面积在辊表面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为5%以下。在熔融挤出工序中所使用的辊表面,更优选上述倾斜率的值为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特别优选为0.5%以下。在辊表面,具有0.2度以上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的面积所占的比例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特别优选为5%以下。并且,在辊表面,具有0.15度以上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的面积所占的比例优选为42.5%以下、更优选为4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12%以下。
熔融挤出工序中使用的辊的表面的基于ISO 25178的表面粗糙度Sa的值优选为7.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nm以下、特别优选为3.0nm以下。
另外,如后面详细描述,关于辊的表面形状,能够测定在辊表面上使树脂固化而形成的辊复制品的表面形状,近似为与其相等的形状。
关于树脂膜的制法,根据将熔融挤出工序示意性例示的图3进行说明。树脂膜的制造中使用的制造装置20包括:用于收纳并挤出树脂材料的模具22;形成于模具22的长方形状的挤出口24;第一辊30;第二辊32;和第三辊34。第一辊~第三辊30、32和34均优选为金属制。
第一辊和第二辊30和32配置在挤出口24的下方,配置为夹入从挤出口24挤出的成型前的树脂材料40。第三辊34配置于第二辊32的侧方。第一辊~第三辊30、32和34以图3的各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树脂材料40主要被第二辊32赋型并且拉伸,成为半成的树脂膜42。然后半成的树脂膜42经过裁切和精加工等,制造成树脂膜。
另外,第一辊~第三辊30、32和34中,对树脂材料40的表面形状造成最大影响的是挤压树脂膜42的表侧的面(图3所示的表面)的第二辊32。因此,优选在树脂膜的制造之前,为了使倾斜率变得充分低,预先实施使模具22的挤出口24的下侧且下游侧的第二辊32的表面平滑化的工序。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并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更后实施。
<辊复制品的制作>
为了测定金属辊的表面形状,使用GLUELABO有限公司制的UV固化型树脂GLX18-73N,制作金属辊表面的透明复制品。即、在金属辊表面上使上述树脂固化而得到复制品,对该透明复制品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判断为与金属辊的表面形状相等。
<膜和辊复制品的表面的倾斜率的测定方法>
膜和辊复制品的表面的倾斜率的测定、即具有0.3度以上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的总和在膜的全表面积中所占的面积比例的测定,包括以下的(i)表面形状的获取、和(ii)面积率的测定。
(i)表面形状的获取
(使用仪器)
白色干涉显微镜:扫描式白色干涉显微镜VS-1550(Hitachi High-Tech Co.,Ltd.)测定软件:VS-Measure
(光学条件)
摄像头:Sony XCL-C30 1/3
摄像头速度:1.0X
物镜:50XDI
镜筒:1X
变焦镜头:1X
光源:530white
(测定条件)
测定设备:压电设备(ピエゾ)
测定模式:Wave
扫描速度:4um/sec
视野尺寸:640x 480
扫描范围(um)
开始:10
停止:-10
有效像素数:70%
平均次数:1
按照以上的条件实施测定,获取膜的表面形状数据。此时所得到的视野的区域为94μm×71μm,上述式(1)中的Δx的值为0.147μm,上述式(2)中的Δy的值为0.148μm。
(ii)倾斜角的测定
解析软件:VS-Viewer
对按照上述(i)的方法获取的膜表面形状数据,使用解析软件VS-Viewer,通过以下的操作实施解析和测定,测定面内的0.3度以上的倾斜角所占的面积的比例。
操作1.打开设为倾斜角的测定对象的表面形状数据的文件。
将对下述实施例1的操作1的结果通过解析软件VS-Viewer在装置的监视器上显示的画面表示为图6。图6中在示出实际的表面形状数据的画面上,横轴表示视野区域中的X轴的长度(μm),纵轴表示视野区域中的Y轴的长度(μm),并对测定区域内的高低差进行着色显示(深浅显示)。在图6中,X轴的值为0(μm)~20(μm)左右的区域中的深色所示的部分(基础申请中红色所示的部分)表示从基准面的高度为11.7μm左右的相对较高的膜表面区域,X轴的值为70(μm)~95(μm)左右的区域中的深色所示的部分(基础申请中蓝色所示的部分)表示从基准面的高度为10.5μm左右的相对较低的膜表面区域。
操作2.在面校正中,以近似面形状选择4次,实施面校正。
操作3.在起伏解析中,将截止值设定为1μm,对象扩展到边界处理,从所设定的模式选择“插补边缘部”,输出起伏图像。
经过至此的各操作的结果,对实施例1,将通过解析软件VS-Viewer在装置的监视器上显示的画面作为图7(A)表示。图7(A)表示直至上述的操作3的各操作的结果、所输出的起伏图像、即、从图6变更高低差的基准面的起伏图像。
图7(A)的起伏图像中,测定区域内的比基准面低0.009μm左右的膜表面区域表示为X轴的值在55(μm)~75(μm)左右、并且Y轴的值在25(μm)~35(μm)左右的范围的深色(基础申请中表示为蓝色)、测定区域内的比基准面高0.005μm左右的膜表面区域表示为其他的深色(基础申请中表示为红色)。其中,实际上图7(A)的起伏图像在监视器上显示的时间点为下述操作4后立即的时间点。
操作4.利用所得到的起伏图像在以下的条件实施角度/法线解析。将所输出的直方图中记载的面积率视为0.3度以上的倾斜角所占的面积的比例。
解析:角度
方向:XY
面积阈值:0.3deg
输出:直方图
经过直至操作4为止的各操作的结果,将通过解析软件VS-Viewer在装置的监视器上显示的、表示角度/法线解析的结果的实施例1的起伏图像示于图7(B)。图7(B)示出通过上述解析得到的各像素的倾斜角与频度的关系,横轴表示倾斜角(角度:deg),纵轴表示具有各倾斜角的像素的频度。如图7(B)所示,关于实施例1的角度/法线解析的结果,作为具有作为阈值表示的0.3000度(deg)以上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测定对象的膜面积整体中所示的比例的倾斜率(图7(B)中以面积比例示出)的值,算出为0.0013%。
具有与上述的0.3度不同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测定对象的表面的全表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倾斜率)的测定方法也依据上述的方法。即、具有0.15度(deg,degree)和0.2度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的倾斜率的测定方法中,分别除了作为倾斜角的阈值分别采用0.15度和0.2度来代替0.3度以外,都与上述的测定方法是相同的方法。
<膜和辊复制品表面的Sa的测定方法>
基于ISO25178,使用白色干涉显微镜(VS-1550、Hitachi High-Tech Co.,Ltd.)测定70μm×70μm的范围的算术平均高度(Sa)。
<dYI值的测定>
如下述测定基于ASTM E313-05的dYI值。
将聚碳酸酯树脂的15重量%二氯甲烷溶液投入玻璃测定池,对来自D65光源的光,透过50mm的二氯甲烷溶液层在受光部受光,将此时算出的透射率作为dYI值。该测定中,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分光色彩计SD-6000。该测定在50mm长度的玻璃测定池中仅投入溶剂来进行基准测定后进行,根据测定池和溶剂的种类校正dYI值。
<亮度的测定>
对于以12cm见方剪出的样品膜(厚度0.47mm),将LED的光从端部导光,对此时的膜表面的亮度,从相对于膜平面约20度的角度利用亮度计(LS-110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进行测定。将导光方向设为MD方向(树脂膜成型时的树脂的流动方向)、和TD方向(与MD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将测定面设为表和背面,对各样品通过4种方法进行测定,将最大值设为亮度值(Cd/m2)。
<膜表面的泛白>
对以12cm见方剪出的上述样品膜,将LED的光从端部导光,对此时的膜表面的泛白按照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特别良好:几乎未观察到表面的泛白。
良好:观察到微弱的表面的泛白。
略微不良:观察到表面的泛白
不良:观察到严重的表面的泛白。
[实施例1]
如下所述制造树脂膜。
将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粒料(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制的Iupilon(Iupilon(注册商标))HL-3000(具有双酚A骨架的质均分子量为约19,000的PC树脂)利用热风干燥机在120℃干燥3小时。干燥后,将这些粒料利用具有T模唇的螺杆直径为90mm的单轴挤出机熔融、挤出,由此成型树脂膜。在该熔融挤出的工序中,使用下述表1所示形状的辊A。辊A和其他的实施例或比较例中使用的辊B~D是表面实施了镀铬(Cr)的金属镜面辊,它们的表面形状分别与表1所示的辊复制品形状几乎相等。
另外,在单轴挤出机中,在氮气的气氛下使粒料熔融。通过这样的氮气吹扫,所制造的树脂膜的dYI值被抑制得较低。
[实施例2~12]
如表1所示,作为聚碳酸酯树脂,采用上述Iupilon(Iupilon(注册商标))HL-3000、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制的Iupilon(Iupilon(注册商标))S-3000(具有双酚A骨架的粘均分子量为约39,000的PC树脂)、或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制的Iupilon(Iupilon(注册商标))E-2000(具有双酚A骨架的重均分子量为约36,000的PC树脂)中的任一种。并且,聚碳酸酯树脂的种类、熔融挤出工序中使用的辊的种类、和氮气吹扫的有无中的至少任一种与实施例1不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成型树脂膜。
[比较例1~4]
比较例1~4中,如表1所示,熔融挤出工序中使用的辊的种类与各实施例不同,并且比较例2以下不采用氮气吹扫,除了上述方面与实施例1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成型树脂膜。
对这样制造的树脂膜,测定表面形状并算出规定的参数的值,并且测定树脂膜的性状。将这些结果汇总于表1。
并且,比较表示从端部(侧面)导光的状态下的、实施例3的树脂膜的表面的图4、和表示比较例1的树脂膜的表面的图5时,在实施例3中,光几乎没有从表面出光,表面暗(图4),相对于此,膜表面整体上明亮的比较例1中,能够确认到光从表面出光(图5)。
[表1]
Figure BDA0002961320330000151
符号说明
10:树脂膜;12:倾斜区域;32:第二辊(金属辊)。

Claims (14)

1.一种树脂膜,其特征在于:
具有0.3度以上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表面中所占面积比例为1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区域在所述表面中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0.01%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
具有0.2度以上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所述表面中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3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
具有0.15度以上的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所述表面中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45%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的基于ISO 25178的表面粗糙度Sa的值为5.0nm以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的所述表面粗糙度Sa的值为1.0nm以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
基于ASTM E313-05的dYI值为0.8以下。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膜通过熔融挤出法制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熔融挤出法中,包括将所述树脂膜的树脂材料进行熔融挤出的熔融挤出工序。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
包含聚碳酸酯(PC)树脂、丙烯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三乙酰纤维素(TA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PI)、环烯烃聚合物(COP)、环烯烃共聚物(COC)、含降冰片烯树脂、聚醚砜、赛璐珞和芳香族聚酰胺中的至少任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烯酸树脂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12.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作为出光面具有对应于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树脂膜的所述表面的表面。
13.一种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树脂膜的树脂材料进行熔融挤出的熔融挤出工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熔融挤出工序中使用辊,该辊的表面形成有使具有0.3度以上倾斜角的倾斜区域在该表面中所占面积比例为5%以下的凹凸形状。
CN201980057777.2A 2018-09-12 2019-09-10 树脂膜和树脂膜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26732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0876 2018-09-12
JP2018-170876 2018-09-12
PCT/JP2019/035461 WO2020054689A1 (ja) 2018-09-12 2019-09-10 樹脂フィルム、及び、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3289A true CN112673289A (zh) 2021-04-16

Family

ID=69776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7777.2A Pending CN112673289A (zh) 2018-09-12 2019-09-10 树脂膜和树脂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452427B2 (zh)
CN (1) CN112673289A (zh)
TW (1) TWI832894B (zh)
WO (1) WO2020054689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45615A1 (en) * 2005-12-28 2007-06-2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ptical film,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device
CN101522790A (zh) * 2006-10-23 2009-09-02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酸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丙烯酸系树脂膜及丙烯酸系树脂复合体
CN102892816A (zh) * 2010-05-14 2013-01-23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膜、其制造方法、层叠膜或片、以及层叠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2191B2 (ja) 2003-10-27 2010-03-31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学用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00122B2 (ja) 2004-07-20 2010-07-14 五洋紙工株式会社 光学用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378692B2 (ja) 2007-03-27 2013-12-25 株式会社クラレ アクリル系樹脂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015423A1 (ja) 2011-07-28 2013-01-3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積層体、フィルム巻層体、及び該フィルム巻層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45615A1 (en) * 2005-12-28 2007-06-2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ptical film,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device
WO2007074662A1 (ja) * 2005-12-28 2007-07-0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1522790A (zh) * 2006-10-23 2009-09-02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酸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丙烯酸系树脂膜及丙烯酸系树脂复合体
CN102892816A (zh) * 2010-05-14 2013-01-23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膜、其制造方法、层叠膜或片、以及层叠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0029A (zh) 2020-06-01
TWI832894B (zh) 2024-02-21
JP7452427B2 (ja) 2024-03-19
WO2020054689A1 (ja) 2020-03-19
JPWO2020054689A1 (ja)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2521B2 (en) Sheet-form transparent molding, transparent screen comprising same, and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comprising same
KR100800239B1 (ko) 적층 필름
KR101441714B1 (ko) 폴리머 필름
KR101459122B1 (ko) 방현 필름
WO2016093181A1 (ja) 透明シート、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投影装置
TWI452086B (zh) 光散射膜及使用此光散射膜之平面螢幕
CN107517587A (zh) 可透视的层叠体、具备该可透视的层叠体的透明屏幕、及具备该可透视的层叠体的图像投影装置
KR20090108117A (ko) 다층 스크린 복합재
TWI449942B (zh) 具不連續塗層的光重定向膜
JP2017015824A (ja) シート状透明積層体、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投影装置
WO2012128136A1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673289A (zh) 树脂膜和树脂膜的制造方法
KR20160137992A (ko) 적층 필름
KR102001290B1 (ko) 편광자 보호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CN112055823B (zh) 光扩散成型体、透明屏用膜和光扩散成型体的评价方法
KR20230002866A (ko) 광학 시트, 백라이트 유닛,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정보 기기
JP7082488B2 (ja)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用光拡散フィルム
KR10217468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JP2011214836A (ja) 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の欠陥検査方法
JP5468415B2 (ja) 微細な凹凸形状を有する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光学シート。
CN112005134A (zh) 光扩散成型体、透明屏用膜和光扩散成型体的评价方法
JP2009275093A (ja) 樹脂フィルムならびに樹脂フィルムを用いた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