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0582B - 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0582B
CN112670582B CN202011549421.1A CN202011549421A CN112670582B CN 112670582 B CN112670582 B CN 112670582B CN 202011549421 A CN202011549421 A CN 202011549421A CN 112670582 B CN112670582 B CN 1126705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ate
lithium
electrolytic solution
electrolyte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94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0582A (zh
Inventor
李轶
余乐
王仁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 Power Technology (Hubei) Co.,Ltd.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94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0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0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0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包含锂盐、非水溶剂以及添加剂;所述添加剂至少包括柠康酸酐和具有如下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DDA0002855533420000011
式中,R表示B、P、Al或Ca,n表示1~5的整数。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所述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使用上述化合物与柠康酸酐配合作为添加剂,达到了高低温兼顾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数码、储能、动力和军用航天航空等领域。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对锂离子电池各方面性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时对高低温兼顾有要求,特别是软包电池既要抑制高温存储带来的产气膨胀,又要兼顾低阻抗及低温性能以满足动力需求。锂离子电池高、低温性能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1)、高温条件容易加剧过渡金属离子对电解液的催化分解,分解气体产物直接导致电池厚度膨胀,固体产物在正负极界面沉积,增大电池内阻;(2)、LiPF6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的HF腐蚀正极活性物质,导致过渡金属离子溶出,破坏正极材料结构;(3)、电池在首次充电时形成的SEI膜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SEI膜结构容易遭到破坏,导致电池性能急剧下降;(4)、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组成、溶剂凝固点、溶剂低温粘度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优劣;(5)、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分解形成的界面膜阻抗值对电池低温性能发挥也影响较大。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高温添加剂如PS、PST等高温效果较好,但是阻抗较大;另一类低阻抗添加剂如FEC,高温存储易分解产生气体,均无法兼顾高低温特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兼顾优秀高、低温性能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兼顾高低温性能的非水电解液。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包含锂盐、非水溶剂以及添加剂;所述添加剂至少包括柠康酸酐和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855533400000021
式中,R表示B、P、Al或Ca,n表示1~5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R为P元素,n=5。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液中,柠康酸酐和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总浓度为0.2~1.6wt%。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液中,柠康酸酐和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总浓度为0.4~1.0wt%。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液中,柠康酸酐的浓度为0.05~0.5wt%,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浓度为0.2~1.0wt%。
进一步地,所述非水溶剂选自链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环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链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环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和γ-丁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非水溶剂是由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组成的混合溶剂,三者的比例为1:(1~2):(0.5~1)。
进一步地,所述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高氯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剂还包括二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硫酸乙烯酯、丙磺酸内酯、碳酸亚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所述隔膜被设置为隔离所述正极与负极,所述电解液为第一方面所述的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柠康酸酐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使用时,具有抑制高温存储产气的功能,同时阻抗增加较小,且对低温性能影响较小;而式(Ⅰ)化合物具有降低阻抗、提升低温放电率的效果,同时高温产气无恶化。本发明将式(Ⅰ)化合物与柠康酸酐配合使用,既达到了降低阻抗、提升低温放电的效果,又满足了抑制高温存储产气的效果,从而实现了高低温兼顾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与对比例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放电率;
图2是实施例与对比例的锂离子电池的高温产气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背景技术所述,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时对高低温兼顾有要求,特别是软包电池既要抑制高温存储带来的产气膨胀,又要兼顾低阻抗及低温性能以满足动力需求。而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高温添加剂如PS、PST等高温效果较好,但是阻抗较大;另一类低阻抗添加剂如FEC,高温存储易分解产生气体,均无法兼顾高低温特性。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包含锂盐、非水溶剂以及添加剂;所述添加剂至少包括柠康酸酐和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855533400000041
式中,R表示B、P、Al或Ca,n表示1~5的整数。
柠康酸酐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使用时,具有抑制高温存储产气的功能,同时阻抗增加较小,且对低温性能影响较小;而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具有降低阻抗、提升低温放电率的效果,同时高温产气无恶化。本发明将柠康酸酐与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搭配使用时,既达到了降低阻抗、提升低温放电的效果,又满足了高温存储产气抑制的效果,从而实现了高低温兼顾的目的。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取代基R为P,n=5,此时式(Ⅰ)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2855533400000051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中,柠康酸酐和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总浓度为0.2~1.6wt%。优选地,所述电解液中,柠康酸酐和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总浓度为0.4~1.0wt%。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中,柠康酸酐的浓度为0.05~0.5wt%,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浓度为0.2~1.0wt%。优选地,所述电解液中,柠康酸酐的浓度为0.1~0.3wt%,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浓度为0.2~0.5wt%。
本发明中,所述非水溶剂可选择本领域常用的电解液溶剂。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非水溶剂选自链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环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所述链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可选自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甲丙酯(MPC)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所述环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可选自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和γ-丁内酯(GBL)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非水溶剂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组成的混合溶剂。优选地,所述非水溶剂中,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的质量比为1:(0.5~3):(0.5~3)。更优选地,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的质量比为1:(1~2):(0.5~1)。最优选地,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的质量比为3:5:2。
本发明中,所述锂盐可选择本领域常用的电解质锂盐。优选地,所述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高氯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锂盐为LiPF6。优选地,基于电解液的总重量,所述LiPF6的浓度为10~20%。更优选地,所述LiPF6的浓度为10~15%。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中还可包括一种或多种其他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二氟磷酸锂(LiF2PO2)、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硫酸乙烯酯(DTD)、丙磺酸内酯(PS)、碳酸亚乙烯酯(VC)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上述的电解液,所述隔膜被设置为隔离所述正极与负极。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含锂的复合氧化物。作为含锂的复合氧化物,可列举如LiMnO2、LiFeO2、LiMn2O4、Li2FeSiO4LiNi1/3Co1/3Mn1/3O2、LiNi5CO2Mn3O2、LizNi(1-x-y)CoxMyO2(x、y及z为满足0.01≤x≤0.20、0≤y≤0.20及0.97≤z≤1.20的数值,M表示选自Mn、V、Mg、Mo、Nb及Al中的至少一种元素)、LiFePO4及LizCO(1-x)MxO2(x及z为满足0≤x≤0.1及0.97≤z≤1.20的数值,M表示选自由Mn、Ni、V、Mg、Mo、Nb及Al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
从本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可有效地覆盖表面出发,正极活性物质也可以为LizNi(1-x-y)CoxMyO2(x、y及z为满足0.01≤x≤0.15、0≤y≤0.15及0.97≤z≤1.20的数值,M表示选自Mn、Ni、V、Mg、Mo、Nb及Al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LizCO(1-x)MxO2(x及z为满足0≤x≤0.1及0.97≤z≤1.20的数值,M表示选自Mn、V、Mg、Mo、Nb及Al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特别是在使用如LizNi(1-x-y)CoxMyO2(x、y及z为满足0.01≤x≤0.15、0≤y≤0.15及0.97≤z≤1.20的数值,M表示选自由Mn、Ni、V、Mg、Mo、Nb及Al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Ni比例高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情况下,有容易产生气体的倾向,但是即便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上述电解液成分的组合而有效地抑制气体产生。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可嵌入、脱嵌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结晶碳(天然石墨及人造石墨等)、无定形碳、碳涂层石墨及树脂涂层石墨等碳材料、氧化铟、氧化硅、氧化锡、钛酸锂、氧化锌及氧化锂等氧化物材料。负极活性物质也可以为锂金属或者可与锂形成合金的金属材料。可与锂形成合金的金属的具体实例包括Cu、Sn、Si、Co、Mn、Fe、Sb及Ag。也可以使用含有这些金属与锂的二元或三元的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这些负极活性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从高能量密度化的角度出发,作为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可组合石墨等碳材料与Si、Si合金、Si氧化物等Si系的活性物质。从兼顾循环特性与高能量密度化的角度出发,作为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可组合石墨与Si系的活性物质。关于所述组合,Si系的活性物质的质量相对于碳材料与Si系的活性物质的合计质量的比可以为0.5%以上95%以下,1%以上50%以下,或2%以上40%以下。
所述隔膜为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常用隔膜,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以下各实施例与对比例中,添加剂A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2855533400000071
实施例1
一种非水电解液,该电解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非水性有机溶剂80.9wt%(EC/EMC/DEC按质量比约为3:5:2),六氟磷酸锂14wt%,二氟磷酸锂1wt%、双氟磺酰亚胺锂1wt%、硫酸乙烯酯1wt%、丙磺酸内酯1wt%、碳酸亚乙烯酯0.5wt%、柠康酸酐0.1wt%、添加剂A0.5wt%。
实施例2
一种非水电解液,该电解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非水性有机溶剂80.9wt%(EC/EMC/DEC按质量比约为3:5:2),六氟磷酸锂14wt%,二氟磷酸锂1wt%、双氟磺酰亚胺锂1wt%、硫酸乙烯酯1wt%、丙磺酸内酯1wt%、碳酸亚乙烯酯0.5wt%、柠康酸酐0.3wt%、添加剂A0.3wt%。
实施例3
一种非水电解液,该电解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非水性有机溶剂80.9wt%(EC/EMC/DEC按质量比约为3:5:2),六氟磷酸锂14wt%,二氟磷酸锂1wt%、双氟磺酰亚胺锂1wt%、硫酸乙烯酯1wt%、丙磺酸内酯1wt%、碳酸亚乙烯酯0.5wt%、柠康酸酐0.2wt%、添加剂A0.4wt%。
对比例1
一种非水电解液,该电解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非水性有机溶剂81.5wt%(EC/EMC/DEC按质量比约为3:5:2),六氟磷酸锂14wt%,二氟磷酸锂1wt%、双氟磺酰亚胺锂1wt%、硫酸乙烯酯1wt%、丙磺酸内酯1wt%、碳酸亚乙烯酯0.5wt%。
对比例2
一种非水电解液,该电解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非水性有机溶剂81.0wt%(EC/EMC/DEC按质量比约为3:5:2),六氟磷酸锂14wt%,二氟磷酸锂1wt%、双氟磺酰亚胺锂1wt%、硫酸乙烯酯1wt%、丙磺酸内酯1wt%、碳酸亚乙烯酯0.5wt%、添加剂A0.5wt%。
对比例3
一种非水电解液,该电解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非水性有机溶剂81.4wt%(EC/EMC/DEC按质量比约为3:5:2),六氟磷酸锂14wt%,二氟磷酸锂1wt%、双氟磺酰亚胺锂1wt%、硫酸乙烯酯1wt%、丙磺酸内酯1wt%、碳酸亚乙烯酯0.5wt%、柠康酸酐0.1wt%。
对比例4
一种非水电解液,该电解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非水性有机溶剂80.9wt%(EC/EMC/DEC按质量比约为3:5:2),六氟磷酸锂14wt%,二氟磷酸锂1wt%、双氟磺酰亚胺锂1wt%、硫酸乙烯酯1wt%、丙磺酸内酯1wt%、碳酸亚乙烯酯0.5wt%、柠康酸酐1wt%、添加剂A1.2wt%。
锂二次电池的制造
以正极材料的总重为基准,将作为正极活物质的97wt%的NCM(LiNixCoyMn1-x-yO2,x≥0.3,y≤0.3,1-x-y≤0.5),作为导电剂的2wt%的炭黑,作为粘结剂的1wt%的PVDF添加到溶剂NMP中,做成正极混合物浆料。将正极混合物浆料涂布到正极集电体上并干燥,辊压模切后得到正极材料。其中,正极集电体厚度约为15μm,材质为铝箔。
以负极材料的总重为基准,将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98wt%人造石墨、作为粘结剂的1wt%的SBR、作为增稠剂的1wt%的CMC溶于水中,制备负极混合物浆料。将负极混合物浆料涂布到作为负极集电体上并进行干燥,之后对其辊压模切得到负极材料。其中,负极集电体的厚度为8μm,材质为铜箔。
将以上制备的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与隔膜一同以常规方法制造了叠片软包电池,其中,隔膜为三层,依次为PP、PE和PP。之后注入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制备的非水电解液,完成锂二次电池的制造。
电池性能的测试
(1)将常温下100%SOC状态电芯放置在-20℃温箱,进行低温放电测试,放电截止电压为2.8V,放电倍率为0.33C;将所得容量除以常温下0.33C放电容量,得到-20℃容量维持率。所得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电解液在-20℃的容量维持率明显高于对比例1,3-4,与对比例2相当,接近于80%。这表明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
(2)高温存储后产气体积变化量:将锂二次电池充至4.3V后,在60℃下储存56天;在储存前和存储结束时对锂二次电池的体积进行了测量(测试方法为投入水中计算其浮力,后根据阿基米德排水法计算出其体积),以储存前为基准,各天数对应的电池高温储存后体积变化以百分比计算((对应天数的体积/初始体积-1)×100%)。实验在100%SOC下进行。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电解液的60℃产气膨胀率显著低于对比例1-3,不到10%。这表明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非水电解液,能够同时兼顾高低温性能,既达到了降低阻抗、提升低温放电的效果,又满足了抑制高温存储产气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含锂盐、非水溶剂以及添加剂;所述添加剂至少包括柠康酸酐和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908026DEST_PATH_IMAGE001
式(Ⅰ)
式中,R表示P,n=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柠康酸酐和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总浓度为0.2~1.6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柠康酸酐和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总浓度为0.4~1.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柠康酸酐的浓度为0.05~0.5wt%,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浓度为0.2~1.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溶剂选自链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环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链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环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和/或碳酸丙烯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溶剂是由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组成的混合溶剂,三者的比例为1:(1~2):(0.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高氯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还包括二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硫酸乙烯酯、丙磺酸内酯、碳酸亚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所述隔膜被设置为隔离所述正极与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
CN202011549421.1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Active CN112670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9421.1A CN112670582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9421.1A CN112670582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0582A CN112670582A (zh) 2021-04-16
CN112670582B true CN112670582B (zh) 2022-08-30

Family

ID=75409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9421.1A Active CN112670582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058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267A (zh) * 2007-03-16 2009-12-16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液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CN108475814A (zh) * 2015-09-23 2018-08-31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to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WO2019049775A1 (ja) * 2017-09-05 2019-03-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硫酸ホウ素リチウム化合物、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添加剤、電池用非水電解液、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9755635A (zh) * 2019-01-18 2019-05-14 杉杉新材料(衢州)有限公司 一种兼顾高低温性能的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
CN111029653A (zh) * 2019-12-20 2020-04-17 东莞市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3878B2 (en) * 2003-02-27 2006-08-01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Nonaqueous electrolytic solution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N107706455A (zh) * 2017-09-20 2018-02-16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兼顾高低温性能的高电压倍率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JP2020072023A (ja) * 2018-10-31 2020-05-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非水系電解液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267A (zh) * 2007-03-16 2009-12-16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液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CN108475814A (zh) * 2015-09-23 2018-08-31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to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WO2019049775A1 (ja) * 2017-09-05 2019-03-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硫酸ホウ素リチウム化合物、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添加剤、電池用非水電解液、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9755635A (zh) * 2019-01-18 2019-05-14 杉杉新材料(衢州)有限公司 一种兼顾高低温性能的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
CN111029653A (zh) * 2019-12-20 2020-04-17 东莞市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0582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8099B (zh) 一种兼顾高低温性能的磺酰类电解液添加剂及含该添加剂的电解液
CN109873205B (zh) 一种适用于硅碳负极的电解液及包含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JP5467189B2 (ja) 非水電解液及びそれを含む電気化学電池
JP5621770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9768326B (zh) 电解液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CN112928332B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0752406B (zh) 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05336984A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
CN113381072A (zh) 电解液和含有电解液的电池
CN112448034A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2510260B (zh) 电解液添加剂、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CN11488364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WO2024001427A1 (zh) 一种电解液和含有该电解液的电池
EP4220805A2 (en) Electrolytic solutio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670582B (zh) 一种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2670576A (zh) 一种兼具长循环与高温特性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WO2023123464A1 (zh) 电解液、包含该电解液的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452037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190047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
CN111864270A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包含该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1668546B (zh) 非水电解液及使用了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12670568A (zh) 一种兼具低阻抗和低产气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0970652A (zh) 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385172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12670569A (zh) 一种兼顾常温循环和低温特性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09

Address after: No. 5, Xicheng Avenue, Shiyan Industrial New Area, Hubei Province, 442000

Patentee after: Vision Power Technology (Hubei) Co.,Ltd.

Patentee after: 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Patentee after: 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400 No.66, Shentai Road, Shengang street,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Patentee before: 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