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6847A -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6847A
CN112656847A CN202110128463.6A CN202110128463A CN112656847A CN 112656847 A CN112656847 A CN 112656847A CN 202110128463 A CN202110128463 A CN 202110128463A CN 112656847 A CN112656847 A CN 112656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root
water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84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高超
李琳
石丽娟
谭倩
荆兴华
王诗青
韩苗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INGREN FURUI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INGREN FURUI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INGREN FURUI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INGREN FURUI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84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6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6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6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在中国专利CN1228071C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外用膏剂,其剂量准确,使用方便,缓释效果明显,疗效确切,有效成分直达病灶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拓展了使用人群,更适用于胃肠反应及吞咽困难者,同时优化制备工艺,从而显著降低患者接触部位发生皮肤红肿等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发病率高且容易反复发作,难以痊愈,还会引发其它一系列疾病。
发明人发现,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有如下的临床困扰:
1、常规的止疼药物,作用时间短,不易常规应用;
2、手术疗法易对神经造成损伤,且一般患者对手术较排斥;
3、仅有几种中成药如颈痛颗粒、颈复康等治疗颈椎病,剂型单一、给药途径单一,无法满足临床医疗的需要。
外用膏剂作为骨伤科常用剂型,在临床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如CN111228441A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外敷药及其制备方法,但其外敷中药品种繁多,使用时需要粉碎后和与蜂蜜搅拌,患者使用不方便,顺从性不佳。CN110934979A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其同样中药品种繁多,使用时需要热水泡软摊在棉布上,再继续取研细的麝香和冰片撒在药膏上后,患者才能使用,使用依然不够方便。CN110179939A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中药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为一种中药油剂,涂抹后需要继续按摩10-20min,患者使用不方便,CN109091579A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膏药配方,其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但对最终的膏药贴未做详细研究,此为贴膏剂的关键研究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在中国专利CN1228071C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外用膏剂,其剂量准确,使用方便,缓释效果明显,疗效确切,有效成分直达病灶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拓展了使用人群,更适用于胃肠反应及吞咽困难者,同时优化制备工艺,从而显著降低患者接触部位发生皮肤红肿等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1-15份、川芎3-20份、延胡索2-15份、白芍3-20份、威灵仙4-25份、葛根3-20份、羌活4-25份。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10份、川芎5-15份、延胡索3-10份、白芍5-15份、威灵仙8-20份、葛根5-15份、羌活8-20份。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3份、川芎7-8份、延胡索5-6份、白芍7-8份、威灵仙10-11份葛根7-8份、羌活10-11份。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5份、川芎7.5份、延胡索5份、白芍7.5份、威灵仙10份、葛根7.5份、羌活10份。
所述贴膏剂为巴布剂、贴剂或橡胶膏剂,优选为巴布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上述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羌活、威灵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滤液备用;
(2)将三七、葛根、白芍加水煎煮,浓缩、酸沉,回收乙醇,浓缩后成清膏;
(3)川穹、延胡索用乙醇回流提取,弃去残渣,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清膏;
(4)将上述两清膏合并,混合均匀,并干燥,再粉碎成细粉,喷入上述提取的羌活、威灵仙挥发油即得。
其中,所述步骤(1)中,药渣加水煎煮0.5~2小时,优选为1小时;
所述步骤(2)中,三七、葛根、白芍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5~2.5小时,优选为2小时;第二次煎煮0.5~1.5小时,优选为1小时;
所述清膏为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
所述步骤(3)中,所述清膏为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步骤(4)制得中药组合物制成巴布剂或者贴剂或橡胶膏剂。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备巴布剂的方法为:将中药组合物和巴布剂基质混合,涂覆于背衬材料上即得。
所述巴布剂基质为常用基质,如卡波姆、甘油、明胶、水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
清代名医吴尚先《理瀹骈文》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本发明在CN1228071C中药内服方基础上,将其制成外用贴膏剂,经试验证明疗效确切,然而,其剂量准确,使用方便,缓释效果明显,疗效确切,有效成分直达病灶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拓展了使用人群,更适用于胃肠反应及吞咽困难者,同时优化制备工艺,从而显著降低患者接触部位发生皮肤红肿等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例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如果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实验具体条件,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销售公司所推荐的条件;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得到。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1-15份、川芎3-20份、延胡索2-15份、白芍3-20份、威灵仙4-25份、葛根3-20份、羌活4-25份。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10份、川芎5-15份、延胡索3-10份、白芍5-15份、威灵仙8-20份、葛根5-15份、羌活8-20份。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3份、川芎7-8份、延胡索5-6份、白芍7-8份、威灵仙10-11份、葛根7-8份、羌活10-11份。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5份、川芎7.5份、延胡索5份、白芍7.5份、威灵仙10份、葛根7.5份、羌活10份。
所述贴膏剂为巴布剂、贴剂或橡胶膏剂,优选为巴布剂。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上述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羌活、威灵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滤液备用;
(2)将三七、葛根、白芍加水煎煮,浓缩、酸沉,回收乙醇,浓缩后成清膏;
(3)川穹、延胡索用乙醇回流提取,弃去残渣,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清膏;
(4)将上述两清膏合并,混合均匀,并干燥,再粉碎成细粉,喷入上述提取的羌活、威灵仙挥发油即得。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药渣加水煎煮0.5~2小时,优选为1小时;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三七、葛根、白芍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5~2.5小时,优选为2小时;第二次煎煮0.5~1.5小时,优选为1小时;
所述清膏为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清膏为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步骤(4)制得中药组合物制成巴布剂或者贴剂或橡胶膏剂。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备巴布剂的方法为:将中药组合物和巴布剂基质混合,涂覆于背衬材料上即得。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巴布剂基质为常用基质,如卡波姆、甘油、明胶、水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所述巴布剂基质为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所述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质量比为1~2:1~3:2~5:25~35。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5份、川芎7.5份、延胡索5份、白芍7.5份、威灵仙10份、葛根7.5份、羌活10份;
所述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羌活、威灵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小时,滤液备用;
(2)将三七、葛根、白芍加水煎煮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液与上述两水溶液合并、浓缩、酸沉,回收乙醇,浓缩后成为在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3)川穹、延胡索用乙醇回流提取,弃去残渣,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4)将上述两清膏合并,混合均匀,并干燥,再粉碎成细粉,喷入上述提取的羌活、威灵仙挥发油即得中药组合物,然后将其与巴布剂基质混合,涂覆于背衬材料上即得。所述巴布剂基质为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混合物,中药组合物、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质量比为30:1.2:1.6:2.8:30。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3份、川芎7份、延胡索6份、白芍8份、威灵仙9份、葛根7份、羌活8份;
所述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羌活、威灵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小时,滤液备用;
(2)将三七、葛根、白芍加水煎煮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液与上述两水溶液合并、浓缩、酸沉,回收乙醇,浓缩后成为在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3)川穹、延胡索用乙醇回流提取,弃去残渣,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4)将上述两清膏合并,混合均匀,并干燥,再粉碎成细粉,喷入上述提取的羌活、威灵仙挥发油即得中药组合物,然后将其与巴布剂基质混合,涂覆于背衬材料上即得。所述巴布剂基质为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混合物,中药组合物、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质量比为30:1.1:1.5:2.6:30。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份、川芎7份、延胡索5份、白芍5份、威灵仙7份、葛根5份、羌活6份;
所述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羌活、威灵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小时,滤液备用;
(2)将三七、葛根、白芍加水煎煮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液与上述两水溶液合并、浓缩、酸沉,回收乙醇,浓缩后成为在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3)川穹、延胡索用乙醇回流提取,弃去残渣,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4)将上述两清膏合并,混合均匀,并干燥,再粉碎成细粉,喷入上述提取的羌活、威灵仙挥发油即得中药组合物,然后将其与巴布剂基质混合,涂覆于背衬材料上即得。所述巴布剂基质为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混合物,中药组合物、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质量比为30:1.5:1.3:2.6:30。
实验例1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5份、川芎7.5份、延胡索5份、白芍7.5份、威灵仙10份、葛根7.5份、羌活10份;
所述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三七粉碎成100目细粉;
(2)将羌活、威灵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小时,滤液备用;
(3)葛根、白芍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液与上述两水溶液合并、浓缩、酸沉,回收乙醇,浓缩后成为在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4)川穹、延胡索用乙醇回流提取,弃去残渣,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5)将上述两清膏合并,加入三七粉,混合均匀,并干燥,再粉碎成细粉,喷入上述提取的羌活、威灵仙挥发油,制成中药组合物,然后将其与巴布剂基质混合,涂覆于背衬材料上即得。所述巴布剂基质为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混合物,中药组合物、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质量比为30:1.2:1.6:2.8:30。
实验例2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5份、川芎7.5份、延胡索5份、白芍7.5份、威灵仙10份、葛根7.5份、羌活10份;
所述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羌活、威灵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小时,滤液备用;
(2)将葛根、白芍加水煎煮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液与上述两水溶液合并、浓缩、酸沉,回收乙醇,浓缩后成为在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3)三七、川穹、延胡索用乙醇回流提取,弃去残渣,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4)将上述两清膏合并,混合均匀,并干燥,再粉碎成细粉,喷入上述提取的羌活、威灵仙挥发油即得中药组合物,然后将其与巴布剂基质混合,涂覆于背衬材料上即得。所述巴布剂基质为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混合物,中药组合物、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质量比为30:1.2:1.6:2.8:30。
实验例3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份、川芎1份、延胡索1份、白芍20份、威灵仙25份、葛根25份、羌活4份;
所述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羌活、威灵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小时,滤液备用;
(2)将三七、葛根、白芍加水煎煮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液与上述两水溶液合并、浓缩、酸沉,回收乙醇,浓缩后成为在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3)川穹、延胡索用乙醇回流提取,弃去残渣,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4)将上述两清膏合并,混合均匀,并干燥,再粉碎成细粉,喷入上述提取的羌活、威灵仙挥发油即得中药组合物,然后将其与巴布剂基质混合,涂覆于背衬材料上即得。所述巴布剂基质为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混合物,中药组合物、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的质量比为30:1.2:1.6:2.8:30。
效果验证
1.试验方法
1.1镇痛作用测定
采用小鼠醋酸扭体试验,取健康小鼠70只,雌雄各半,给药前剪去小鼠颈部长毛并做脱毛处理,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1-6,其中空白对照组涂抹生理盐水5ml/kg体重、实验组1-6分别涂抹实施例1-3及实验例1-3中获得的中药组合物(5g生药/kg)。每日给药一次,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1.5h后,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9%醋酸溶液0.1mL/10g,观察注射醋酸溶液后20min内小鼠扭体次数。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924231300000091
注: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结果表明,实验组1-6均能够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其中实验组1-5具有较佳的镇痛作用,进一步的,实验组1-3(对应实施例1-3)效果最佳。同时,在试验过程中,实验组4发现采用原始工艺制备得到的膏药成分对小鼠皮肤有致敏作用,小鼠接触药膏部位皮肤出现皮肤红肿甚至起泡现象,发明人发现,将三七加水煎煮后,其作为外用膏药整体效力未见减弱,但可明显减低皮肤致敏现象的发生。药膏施用部位发生致敏情况见下表2。
表2
组别 致敏情况
对照组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实验组1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实验组2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实验组3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实验组4 4只小鼠发生致敏,3只皮肤红肿,1只皮肤红肿且有细小水泡
实验组5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实验组6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1.2大鼠耳肿胀实验
取健康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分组和给药方法同1.1,末次给药后1.5h后,用二甲苯(0.1ml/只)涂抹大鼠右耳两面致炎。致炎2h后处死大鼠,用直径10mm打孔器在双耳对称部位取下左、右耳片,称重,计算左、右耳片重量差为肿胀度。结果见表3。
表3
Figure BDA0002924231300000101
Figure BDA0002924231300000111
注: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结果表明,实验组1-6均能够使大鼠耳肿胀明显减轻,其中实验组1-5具有较佳的抗炎作用,进一步的,实验组1-3(对应实施例1-3)效果最佳。同时,在试验过程中,与小鼠醋酸扭体试验现象类似,实验组4采用原始工艺制备得到的膏药成分对大鼠皮肤有致敏作用,大鼠接触药膏部位皮肤同样出现皮肤红肿甚至起泡现象,发明人发现,将三七加水煎煮后,其作为外用膏药整体效力未见减弱,但可明显减低皮肤致敏现象的发生。药膏施用部位发生致敏情况见下表2。
表2
组别 致敏情况
对照组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实验组1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实验组2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实验组3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实验组4 3只大鼠发生致敏,具体表现为皮肤红肿
实验组5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实验组6 未见致敏情况发生
2.临床试验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的中西医诊断、辩证标准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试验研究。
服用方法:(1)试验组: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贴膏剂,每天1贴,三周为一疗程,临床病例随访一个月;(2)对照组:按照CN111228441A、CN110934979A、CN110179939A和CN109091579A制备外用产品,分别作为对照组1-4。
试验结果: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不良症状
试验组 50 32 14 4 1
对照组1 50 20 19 11 5
对照组2 50 15 25 10 10
对照组3 50 6 30 14 7
对照组4 50 8 27 15 4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症状发生率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1-15份、川芎3-20份、延胡索2-15份、白芍3-20份、威灵仙4-25份、葛根3-20份、羌活4-2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10份、川芎5-15份、延胡索3-10份、白芍5-15份、威灵仙8-20份、葛根5-15份、羌活8-2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3份、川芎7-8份、延胡索5-6份、白芍7-8份、威灵仙10-11份、葛根7-8份、羌活10-11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
三七2.5份、川芎7.5份、延胡索5份、白芍7.5份、威灵仙10份、葛根7.5份、羌活10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贴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膏剂为巴布剂、贴剂或橡胶膏剂,优选为巴布剂。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羌活、威灵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滤液备用;
(2)将三七、葛根、白芍加水煎煮,浓缩、酸沉,回收乙醇,浓缩后成清膏;
(3)川穹、延胡索用乙醇回流提取,弃去残渣,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清膏;
(4)将上述两清膏合并,混合均匀,并干燥,再粉碎成细粉,喷入上述提取的羌活、威灵仙挥发油即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药渣加水煎煮0.5~2小时,优选为1小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三七、葛根、白芍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5~2.5小时,优选为2小时;第二次煎煮0.5~1.5小时,优选为1小时;
所述清膏为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清膏为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步骤(4)制得中药组合物制成巴布剂或者贴剂或橡胶膏剂。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巴布剂的方法为:将中药组合物和巴布剂基质混合,涂覆于背衬材料上即得;
优选的,所述巴布剂基质包括卡波姆、甘油、明胶和水。
CN202110128463.6A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656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8463.6A CN112656847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8463.6A CN112656847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6847A true CN112656847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1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8463.6A Pending CN112656847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684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8119A (zh) * 2021-07-30 2021-09-17 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艾瑞昔布在制备抗神经根颈椎病药剂中的应用
CN115137801A (zh) * 2022-09-05 2022-1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6569A (zh) * 2003-03-24 2003-10-08 于少华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69993A (zh) * 2006-12-06 2007-05-30 潘首德 一种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6569A (zh) * 2003-03-24 2003-10-08 于少华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69993A (zh) * 2006-12-06 2007-05-30 潘首德 一种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8119A (zh) * 2021-07-30 2021-09-17 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艾瑞昔布在制备抗神经根颈椎病药剂中的应用
CN115137801A (zh) * 2022-09-05 2022-1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6847A (zh)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6567A (zh) 一种经前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7095828B (zh) 一种具有皮肤屏障修复功能的日化用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125674A (zh) 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及其隔药灸
CN103830355B (zh) 黑种草籽油滴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7721A (zh)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巴布膏制剂和制备方法
CN106880701B (zh) 一种复方骨炎巴布贴中药浸膏的制备方法
CN103316251A (zh) 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5632A (zh) 乳癖消片在制备治疗阴茎硬结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13244356A (zh) 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11450182A (zh) 治疗风湿骨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6721A (zh) 一种过敏性鼻炎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6743B (zh) 一种治疗慢性神经性头痛的穴位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07633B (zh) 滑膜炎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3712999B (zh) 一种壮药血党干膏粉在制备抗炎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16211924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神经炎药物中的用途
CN116870076B (zh) 一种抗炎镇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053333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201811C (zh) 一种治疗近视眼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14886981B (zh) 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颈肩腰腿痛药中的应用
CN114028483B (zh) 一种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剂
CN110755479B (zh) 一种用于治疗关节炎的外用凝胶贴
CN102743480B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712C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乳液
CN100534482C (zh) 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软胶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