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5924A - 泡菜腌制工艺 - Google Patents

泡菜腌制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5924A
CN112655924A CN202011503953.1A CN202011503953A CN112655924A CN 112655924 A CN112655924 A CN 112655924A CN 202011503953 A CN202011503953 A CN 202011503953A CN 112655924 A CN112655924 A CN 112655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kle
water
pool
section
fresh vegetab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39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巧
周利
曾自强
王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engqiao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engqiao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engqiao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engqiao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39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59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5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59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泡菜腌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洗池:将泡菜池清洗干净;B、鲜菜入池:向泡菜池内加入鲜菜和食盐,一层鲜菜和一层食盐间隔铺设;C、封顶:鲜菜和食盐铺设好后,在最顶层的鲜菜上面放置压紧组件,将压紧组件固定在泡菜池内压紧泡菜;D、水循环:在鲜菜腌制出水后,利用水泵将泡菜池底部的水抽吸到顶部,实现水循环;E、起菜:腌制完成后,将泡菜起出;F、包装:将腌制好的泡菜进行脱盐和杀菌,然后进行包装。本发明利用水泵将泡菜池底部的水抽吸到泡菜池顶部,如此能够使得盐水与泡菜更加均匀的接触,解决了现有泡菜腌制方法中泡菜与食盐接触不均,导致泡菜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Description

泡菜腌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泡菜腌制工艺。
背景技术
在古代,为了延长蔬菜的存放时间,人们将蔬菜进行发酵,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泡菜。虽然现在物质丰富,资源充足,但是出于对泡菜独特风味的喜爱,人们还是会制作和食用泡菜,泡菜已经是家庭饭桌上常用的配菜之一了。
除了家庭制作外,现如今泡菜也进入了企业化生产。目前,企业在生产泡菜时,一般是将蔬菜放入泡菜池内,层层洒盐,最后用重物压紧。采用这种方法腌制的泡菜,泡菜与食盐接触不均,有的泡菜盐度过高,有的泡菜盐度不足,导致泡菜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企业整体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泡菜腌制工艺,以解决现有泡菜腌制方法中泡菜与食盐接触不均,导致泡菜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泡菜腌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洗池:将泡菜池清洗干净;
B、鲜菜入池:向泡菜池内加入鲜菜和食盐,一层鲜菜和一层食盐间隔铺设;
C、封顶:鲜菜和食盐铺设好后,在最顶层的鲜菜上面放置压紧组件,将压紧组件固定在泡菜池内压紧泡菜;
D、水循环:在鲜菜腌制出水后,利用水泵将泡菜池底部的水抽吸到顶部,实现水循环;
E、起菜:腌制完成后,将泡菜起出;
F、包装:将腌制好的泡菜进行脱盐和杀菌,然后进行包装。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一层鲜菜和一层食盐间隔铺设能够使得鲜菜和食盐充分接触,利用水泵将泡菜池底部的水抽吸到泡菜池顶部,能够使得盐水与泡菜更加均匀的接触,避免泡菜局部盐度不均,避免泡菜发臭,提高了泡菜整体的质量。
进一步,步骤B中,采用入池架向泡菜池内加入鲜菜,所述入池架包括倾斜设置的导板,导板底部设置有支撑架,导板的高端铰接有延长板,新菜沿导板滚落至泡菜池内。
有益效果:利用推车将鲜菜运送至泡菜池边后,打开延长板连接导板和推车,将鲜菜从推车上推动到导板上,鲜菜沿导板滚落至泡菜池内,无需将鲜菜从推车上卸下后再投放到泡菜池内,操作方便,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鲜菜入池的效率。
进一步,导板两侧铰接有侧板,支撑架底部转动安装有行走轮。
有益效果:设置侧板能够避免鲜菜从导板上掉落至地面,设置行走轮方便移动入池架。
进一步,泡菜池内竖直设置有水循环管,水泵安装在水循环管内,水循环管底部开设有抽水孔,抽水孔与水泵的进水口之间连通有抽水管,水泵的出水口与泡菜池顶部之间连通有出水管。
有益效果:如此设置方便抽吸泡菜池底部的水,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压紧组件包括挡网、网格压板和若干插杆,泡菜池内壁上开设有可供插杆插入的插孔,步骤C中,挡网、网格压板和插杆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插杆端部插入插孔内。
有益效果:网格压板用于压紧挡网,挡网用于隔离泡菜,插杆用于插入插孔内以固定网格压板和挡网,避免泡菜浮出水面,使得泡菜与盐水充分接触。
进一步,挡网封在网格压板底部,插杆从中部分割成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均横向滑动连接在网格压板顶部,第一段和第二段相互靠拢的一端均设置有楔面,网格压板顶部竖直滑动连接有楔杆,楔杆底端两侧形成与第一段和第二段上的楔面配合的斜面,第一段、第二段和楔杆均连接有复位弹簧;步骤C中,按压楔杆驱动第一段和第二段滑动,使得第一段和第二段相互远离的一端插入插孔内。
有益效果:将挡网和插杆设置在网格压板上,形成整体,无需逐个铺设,操作更方便;相比人工在横向将插杆两端插入插孔内而言,工人站在泡菜池外,向下按压楔杆即可驱动第一段和第二段滑动,使其插入插孔内,无需进入泡菜池,操作更方便。
进一步,插孔内转动设置有齿轮,第一段和第二段上均设置有可与齿轮啮合的驱动齿,齿轮一侧啮合有齿条,齿条横向滑动连接在插孔内。
有益效果:第一段和第二段插入插孔内时可与齿轮啮合,通过齿轮带动齿条滑动,使得齿条从插孔内滑出并压在网格压板顶部,能够进一步固定网格压板。
进一步,网格压板内部中空形成加水腔,加水腔顶部开设有加水口,加水口与出水管连通,网格压板底部开设若干漏水孔,漏水孔均匀分布在网格压板上。
有益效果:从泡菜池底部抽吸上来的水进入网格压板内后,再从网格压板底部均布的漏水孔排出至泡菜池内,能够使得盐水分布的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泡菜与盐水接触的均匀性;此外,网格压板设置成中空的结构,能够减轻其重量,便于搬运。
进一步,网格压板边缘转动设置有滑轮,滑轮可在泡菜池的内壁上滑动。
有益效果:放置网格压板时,滑轮沿泡菜池的内壁滑动连接,能够减小网格压板受到的阻力,更加便于按压网格压板。
进一步,网格压板边缘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排水孔与加水腔连通。
有益效果:在网格压板便于开设排水孔,便于取出网格压板时排出其内的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部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插孔1、插杆2、网格压板3、挡网4、泡菜池5、水循环管6、出水管7、侧板8、导板9、支撑架10、延长板11、行走轮12、抽水孔13、第一段14、第二段15、导管16、楔杆17、齿条18、齿轮19、加水口20、连杆21。
实施例一
泡菜腌制工艺,采用如图1所示的泡菜池5,泡菜池5直接在地面开挖而成,泡菜池5右侧一角竖直安装有水循环管6,水循环管6通过螺栓固定在泡菜池5内,水循环管6内安装有水泵(图中未示出),水循环管6底部开有抽水孔13,抽水孔13与水泵的进水口之间连通有抽水管,水泵的出水口与泡菜池5顶部之间连通有出水管7。
本发明可以用于腌制榨菜,萝卜,竹笋,生姜,海椒,青菜,大头菜等泡菜,本实施例以腌制青菜为例,具体的腌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洗池:用清水将泡菜池5清洗干净;
B、鲜菜入池:向泡菜池5内加入鲜菜和食盐,一层鲜菜和一层食盐间隔铺设;
具体的,采用如图1所示的入池架向泡菜池5内加入鲜菜,入池架包括倾斜的导板9,导板9低端的高度与泡菜池5池口距地面的高度一致;导板9底部四角焊接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底端转动安装有行走轮12;导板9的高端铰接有延长板11,导板9两侧铰接有侧板8;
实际运用时,利用推车将鲜菜运送至泡菜池5边,将入池架移动至鲜菜入池旁,使得导板9的低端抵紧在泡菜池5的池口边,打开延长板11,将延长板11自由端架在推车上,将新菜推动到导板9上,鲜菜沿导板9滚落至泡菜池5内,由此实现鲜菜入池;
C、封顶:鲜菜和食盐铺设好后,在最顶层的鲜菜上面放置压紧组件,将压紧组件固定在泡菜池5内压紧泡菜;
如图1所示,压紧组件包括挡网4、网格压板3和若干插杆2,泡菜池5内壁上开有多个可供插杆2插入的插孔1;实际运用时,泡菜铺设好后,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挡网4、网格压板3和插杆2,插杆2横向铺设,插杆2铺设好后将插杆2两端均插入插孔1内;
D、水循环:封顶后腌制1年,待鲜菜腌制2-3天后出水时,启动水泵将泡菜池5底部的水抽吸到顶部,实现水循环;泡菜腌制前2个月每天进行水循环,2个月后间隔两天水循环一次,每天循环1-3次,每次1-2小时;
E、起菜:泡菜腌制完成后,拆除插杆2、网格压板3和挡网4,将泡菜起出;
F、包装:将腌制好的泡菜运送至处理车间进行脱盐和杀菌,然后进行包装。
本发明通过水泵将泡菜池5底部的水抽到顶部,进行水循环,能够使得泡菜与盐水充分接触,避免泡菜局部盐度不够,同时避免泡菜发臭,能够有效的提高泡菜的品质。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挡网4通过螺栓封在网格压板3底部,插杆2从中部分割成第一段14和第二段15,第一段14和第二段15均横向滑动连接在网格压板3顶部。第一段14和第二段15相互靠拢的一端均切有楔面,网格压板3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竖直的导管16,导管16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楔杆17,网格压板3上开有供楔杆17穿过的通孔(图中未示出),楔杆17底端左右两侧形成与第一段14和第二段15上的楔面配合的斜面,第一段14、第二段15和楔杆17均连接有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插杆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插杆2顶部的楔杆17通过连杆21连接在一起。
插孔1内还转动安装有齿轮19,第一段14和第二段15上均切削有可与齿轮19啮合的驱动齿,齿轮19一侧啮合有齿条18,齿条18横向滑动连接在插孔1内。
网格压板3内部中空形成加水腔(图中未示出),加水腔顶部开有加水口20,加水口20与出水管7连通,网格压板3底部开有若干漏水孔(图中未示出),漏水孔均匀分布在网格压板3上。网格压板3边缘开有若干排水孔,排水孔与加水腔连通。网格压板3边缘还转动安装有滑轮,滑轮可在泡菜池5的内壁上滑动。
步骤C中,向下按压连杆21带动两个楔杆17下移,楔杆17驱动第一段14和第二段15滑动,使得第一段14和第二段15插入插孔1内,由此固定网格压板3,避免其在水的浮力下上浮,从而压紧泡菜。
第一段14和第二段15插入插孔1内时能够与齿轮19啮合,齿轮19在第一段14和第二段15的作用下转动,从而驱动齿条18从插孔1滑出,齿条18滑出后压在网格压板3上,进一步固定了网格压板3,固定效果更好。将挡网4和插杆2均安装在网格压板3上,封顶时无需逐个铺设挡网4、网格压板3和插杆2,且按压楔杆17即可将插杆2插入插孔1,操作方便。
水循环时,从泡菜池5底部抽吸起来的水从出水管7先从加水口20进入网格压板3内部,再由网格压板3底部均布的漏水孔均匀排到泡菜池5内,如此能够使得泡菜和盐水接触的更加充分。将网格压板3设置成中空的也能够减小其自重,方便搬运和拆装;拆除网格压板3时,可以先将其竖立,使其内残留的水经排水孔排出,减小重量,方便搬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泡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洗池:将泡菜池清洗干净;
B、鲜菜入池:向泡菜池内加入鲜菜和食盐,一层鲜菜和一层食盐间隔铺设;
C、封顶:鲜菜和食盐铺设好后,在最顶层的鲜菜上面放置压紧组件,将压紧组件固定在泡菜池内压紧泡菜;
D、水循环:在鲜菜腌制出水后,利用水泵将泡菜池底部的水抽吸到顶部,实现水循环;
E、起菜:腌制完成后,将泡菜起出;
F、包装:将腌制好的泡菜进行脱盐和杀菌,然后进行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采用入池架向泡菜池内加入鲜菜,所述入池架包括倾斜设置的导板,导板底部设置有支撑架,导板的高端铰接有延长板,新菜沿导板滚落至泡菜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两侧铰接有侧板,支撑架底部转动安装有行走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泡菜池内竖直设置有水循环管,水泵安装在水循环管内,水循环管底部开设有抽水孔,抽水孔与水泵的进水口之间连通有抽水管,水泵的出水口与泡菜池顶部之间连通有出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压紧组件包括挡网、网格压板和若干插杆,泡菜池内壁上开设有可供插杆插入的插孔,步骤C中,挡网、网格压板和插杆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插杆端部插入插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网封在网格压板底部,插杆从中部分割成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均横向滑动连接在网格压板顶部,第一段和第二段相互靠拢的一端均设置有楔面,网格压板顶部竖直滑动连接有楔杆,楔杆底端两侧形成与第一段和第二段上的楔面配合的斜面,第一段、第二段和楔杆均连接有复位弹簧;步骤C中,按压楔杆驱动第一段和第二段滑动,使得第一段和第二段相互远离的一端插入插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泡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插孔内转动设置有齿轮,第一段和第二段上均设置有可与齿轮啮合的驱动齿,齿轮一侧啮合有齿条,齿条横向滑动连接在插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泡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网格压板内部中空形成加水腔,加水腔顶部开设有加水口,加水口与出水管连通,网格压板底部开设若干漏水孔,漏水孔均匀分布在网格压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泡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网格压板边缘转动设置有滑轮,滑轮可在泡菜池的内壁上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泡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网格压板边缘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排水孔与加水腔连通。
CN202011503953.1A 2020-12-18 2020-12-18 泡菜腌制工艺 Pending CN1126559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3953.1A CN112655924A (zh) 2020-12-18 2020-12-18 泡菜腌制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3953.1A CN112655924A (zh) 2020-12-18 2020-12-18 泡菜腌制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5924A true CN112655924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06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3953.1A Pending CN112655924A (zh) 2020-12-18 2020-12-18 泡菜腌制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592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2759A (zh) * 2013-12-26 2014-03-26 株洲市民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辣椒腌制方法及装置
CN204132322U (zh) * 2014-08-01 2015-02-04 易门山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浸泡液循环流动的泡菜池
CN204362871U (zh) * 2014-12-22 2015-06-03 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水反复循环辣椒腌制池
CN208708653U (zh) * 2018-04-03 2019-04-09 成都市盈宇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水循环泡菜池
CN211444251U (zh) * 2019-12-28 2020-09-08 四川长宁县蜀山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竹笋加工用投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2759A (zh) * 2013-12-26 2014-03-26 株洲市民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辣椒腌制方法及装置
CN204132322U (zh) * 2014-08-01 2015-02-04 易门山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浸泡液循环流动的泡菜池
CN204362871U (zh) * 2014-12-22 2015-06-03 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水反复循环辣椒腌制池
CN208708653U (zh) * 2018-04-03 2019-04-09 成都市盈宇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水循环泡菜池
CN211444251U (zh) * 2019-12-28 2020-09-08 四川长宁县蜀山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竹笋加工用投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2759B (zh) 一种辣椒腌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49842A (zh) 一种荸荠高效清洗装置
CN112655924A (zh) 泡菜腌制工艺
CN211379047U (zh) 一种组合式食用菌种植装置
CN112401218A (zh) 一种茶树菇鸡肉酱及其制备方法
CN204934104U (zh) 一种银耳的循环清洗设备
CN204362871U (zh) 一种盐水反复循环辣椒腌制池
CN205196947U (zh) 一种植物果实自动漂烫装置
CN107626649A (zh) 一种安装有多层清洗腔室的农作物类自动清洗设备
CN107751448A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清洗装置
CN212051300U (zh) 一种提高浓香型白酒优质率的酿酒池
CN207787144U (zh) 一种安装有多层清洗腔室的农作物类自动清洗设备
CN203735391U (zh) 一种辣椒腌制装置
CN207978872U (zh) 一种蜜饯果脯侵料加工设备
CN103584035A (zh) 一种家庭腌制酸菜的方法
CN106616664B (zh) 一种低盐长梗白菜及其制备方法
CN215612291U (zh) 一种大豆杂质水选去除装置
CN212357177U (zh) 一种藤椒油的全自动閟制设备
CN112931895B (zh) 农业用薯类蔬菜表皮清理设备
CN209829735U (zh) 气泡式酸菜清洗装置
CN209995313U (zh) 一种竹笋清洗装置
CN212307541U (zh) 一种节水型蒸煮机
CN210492468U (zh) 一种卤味加工用真空循环复卤机
CN113170909A (zh) 一种酵素生产水果原料预处理装置
CN111957692A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食堂保温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