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3694B - 接入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接入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3694B
CN112653694B CN202011517566.3A CN202011517566A CN112653694B CN 112653694 B CN112653694 B CN 112653694B CN 202011517566 A CN202011517566 A CN 202011517566A CN 112653694 B CN112653694 B CN 112653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call
access
connection
serv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75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3694A (zh
Inventor
伍健
周泽鹏
翁梅章
王灏
徐小明
晏元贵
蒋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elix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elix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elix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elix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175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3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3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3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3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3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入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的接入方法包括:获取全局号、探测号、第一映射信息、第二映射信息;根据探测号向服务器端发送探测呼叫请求;接收来自服务器端的探测呼叫应答,探测呼叫请求和探测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服务器端的探测连接;接收服务器端的通话呼叫请求;根据通话呼叫请求,发送通话呼叫应答,通话呼叫请求和通话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服务器端的通话连接;根据第一映射信息、第二映射信息建立与服务器端的通话连接。接入方法通过引入全局号的方式,利用了全局号与各个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服务器端与用户接入端之间的通话,提升了通信接入的效率。

Description

接入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入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的随遇接入系统中,服务器端的各接入点的电话口号码各不相同,因此,用户接入端的每次接入都需要人工查询当前接入的电话口号码,并通过人工方式通知到通信机房总部,如在港岸的随遇接入领域中,船只每次泊岸都需要人工的查询和通知,存在通信接入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接入方法,能够解决接入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接入方法的系统。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接入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接入方法,应用于用户接入端,包括:获取全局号、探测号、第一映射信息、第二映射信息;根据所述探测号向服务器端发送探测呼叫请求;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端的探测呼叫应答,所述探测呼叫请求和所述探测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端的探测连接;接收所述服务器端的通话呼叫请求;根据所述通话呼叫请求,发送通话呼叫应答,所述通话呼叫请求和所述通话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端的通话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映射信息、所述第二映射信息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端的通话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方法通过引入全局号的方式,利用了全局号与各个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服务器端与用户接入端之间的通话,提升了通信接入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探测号向服务器端发送探测呼叫请求包括:检测端口的连接状态;根据所述连接状态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探测呼叫请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端的通话连接包括:所述通话连接的优先级高于所述探测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建立与服务器端的探测连接之后,所述接入方法还包括:获取心跳信息;将所述心跳信息周期性地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端,用于所述服务器端检测所述用户接入端的接入状态,所述心跳信息包括接入网关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映射信息为所述全局号与内部通信号码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信息为所述全局号与FXO端口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接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端,包括:获取全局号、探测号;根据所述探测号接收来自于用户接入端的探测呼叫请求;根据所述探测呼叫请求,发送探测呼叫应答,所述探测呼叫请求和所述探测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探测连接;根据所述全局号、所述探测连接得到第三映射信息;根据所述全局号向所述用户接入端发送通话呼叫请求;接收来自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通话呼叫应答,所述通话呼叫请求和所述通话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通话连接;根据所述第三映射信息建立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通话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建立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探测连接之后,所述接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周期性发送的心跳信息,用于检测所述用户接入端的接入状态,所述心跳信息包括接入网关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映射信息为所述全局号与FXS端口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系统,包括用户接入端、服务器端,所述用户接入端与所述服务器端通信连接;所述用户接入端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对应的,所述服务器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接入方法;或,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接入方法。
根据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所述的接入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所述的接入方法。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系统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系统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入方法,应用于用户接入端,包括: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接入方法包括:
S110、获取全局号、探测号、第一映射信息、第二映射信息;
S120、根据探测号向服务器端发送探测呼叫请求;
S130、接收来自服务器端的探测呼叫应答;
S140、接收服务器端的通话呼叫请求;
S150、根据通话呼叫请求,发送通话呼叫应答;
S160、根据第一映射信息、第二映射信息建立与服务器端的通话连接。
在靠港船只的随遇接入系统中,服务器端指的是岸基侧,用户接入端指的是船只侧,全局号指的是一号通号码,探测号指的是岸线中心号码。
在步骤S110中,船只侧的网络管理服务器向接入网关下发船只用户一号通号码与FXO(Foreign Exchange Office,外围交换局接口)端口间的映射关系、船只用户一号通过号码与船只内部通信号码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用于呼叫探测的岸线中心号码。
在步骤S120中,用户接入端以全局号为主叫号码、以探测号为被叫号码向服务器端发起探测呼叫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方法可应用与多种接入环境下,包括但不限于港岸船只的随遇接入、基站卫星的随遇接入,能利用全局号实现通信接入即可。
在港岸船只的随遇接入过程中,接入方法解决船只泊岸时使用人工查询接入方式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船只自动入网,通过事先分配的一号通号码,不论船只在哪个港口泊岸接入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电话网,都可以通过此一号通号码呼叫到船只上的电话用户。
接入方法通过引入检测号、全局号、接入网关号的方式,利用全局号与各个端口的映射关系,实现了自动入网功能,使得服务器端与用户接入端之间能够顺利通话,提升了通信接入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探测号向服务器端发送探测呼叫请求包括:检测端口的连接状态;根据连接状态向服务器端发送探测呼叫请求。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接入方法包括:
S210、用户接入端检测端口的连接状态;
S220、用户接入端根据端口连接状态,使用探测号向服务器端发起探测呼叫请求。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靠港船只随遇接入过程中,接入方法包括:
S310、接入网关检测FXO端口的连接状态;
S320、判断FXO端口是否连接;
S330、根据配置的探测号进行拨号,发起探测呼叫请求。
其中,探测号指的是岸线中心号码,港口中继网关岸线中心号码用于区分正常呼叫和探测呼叫。
FXO端口的连接状态指的是用户接入端与服务器端之间连接的环路口状态。
船只接入网关通过PSTN电话网络发起探测呼叫,探测呼叫用于船只接入网关检测自身是否已经具备连接到电话口的能力。
步骤S310至S330由接入网关的岸线注册模块完成,在步骤S310中,船只接入网关的FXO端口具备检测连接状态的功能;在步骤S330中,探测号归属于港口中继网关,用户接入端能够通过港口PSTN程控电话口可以呼叫到港口中继网关。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建立与服务器端的通话连接包括:通话连接的优先级高于探测连接。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接入方法包括:
S410、发送探测呼叫请求;
S420、判断是否检测到用户的通话呼叫请求;
S430、强拆探测呼叫以优先实现通话连接。
具体地,在靠港船只随遇接入过程中,在确定船只接入网关连接成功后,在探测呼叫中允许用户强拆探测呼叫,而发起正常呼叫。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建立与服务器端的探测连接之后,接入方法还包括:获取心跳信息;将心跳信息周期性地发送给服务器端,用于服务器端检测用户接入端的接入状态,心跳信息包括接入网关号。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接入方法包括:
S510、用户接入端获取心跳信息;
S520、用户接入端向服务器端发送心跳信息;
S530、服务器端利用心跳信息检测用户接入端的接入状态,心跳信息包括接入网关号。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接入网关号指的是接入网关平台ID。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不需要每次都发送一号通号码和接入网关平台ID,只需发送简单的心跳信息即可,让岸基的港口中继网关能感知船只未离港。
具体地,在靠港船只随遇接入过程中,在探测呼叫建立成功后,港口中继网关检测船只接入网关发送的DTMF(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双音多频)信号,并将DTMF信号解析,得到船只接入网关的平台ID。
其中,DTMF信号由MindSpeed芯片检测,并发送到探测处理模块;探测处理模块在接收到MindSpeed芯片检测到DTMF信号时,保存并检查DTMF字符串的完整性;DTMF字符串完整接收到后,由探测处理模块按照约定格式解析得到船只接入网关平台ID。
DTMF字符串由固定二个非数字的DTMF字符组成分别存在于开头和结尾两个字符中,其完整性则是校验DTMF字符串的开头和结尾是否都接收到。
接入网关号用于标识不同的水面船只,服务器端的港口中继网关通过此接入网关号向服务器端的软交换服务器发布平台上线通知,以供软交换服务器确定船只的接入状态,平台上线通知消息可以通知软交换服务器,使得目标船只通过岸线的手段接入进来。
其中,平台上线通知是基于SIP协议一种消息通知方式,消息类型为PUBLISH,该消息发布的内容具有时效性,需要周期性刷新。
接入方法通过船只接入网关自动检测环路口连接状态,自动发起探测呼叫,并通过DTMF发送相关身份信息,即接入网关号,使港口中继网关可以正确识别船只接入网关上线及相关身份信息,港口中继网关在收到船只接入网关上线呼叫时,向软交换服务器上报船只入网注册信息,软交换服务器能够正确路由到对应港口中继网关,再通过程控电话系统呼叫到对应的船只用户,从而实现了船只随遇接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映射信息为全局号与内部通信号码的映射关系,第二映射信息为全局号与FXO端口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端,包括:获取全局号、探测号;根据探测号接收来自于用户接入端的探测呼叫请求;根据探测呼叫请求,发送探测呼叫应答,探测呼叫请求和探测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用户接入端的探测连接;根据全局号、探测连接得到第三映射信息;根据全局号向用户接入端发送通话呼叫请求;接收来自于用户接入端的通话呼叫应答,通话呼叫请求和通话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用户接入端的通话连接;根据第三映射信息建立与用户接入端的通话连接。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接入方法包括:
S610、获取全局号、探测号;
S620、根据探测号接收来自于用户接入端的探测呼叫请求;
S630、根据探测呼叫请求,发送探测呼叫应答;
S640、根据全局号、探测连接得到第三映射信息;
S650、根据全局号向用户接入端发送通话呼叫请求;
S660、接收来自于用户接入端的通话呼叫应答;
S670、根据第三映射信息建立与用户接入端的通话连接。
具体的,在靠港船只的随遇接入系统中,服务器端指的是岸基侧,用户接入端指的是船只侧,全局号指的是一号通号码,探测号指的是岸线中心号码。
在步骤S610中,岸基侧网络管理服务器向软交换服务器下发船只用户一号通号码,向的港口中继网关下发岸线中心号码,用于呼叫探测。
在步骤S630中,港口中继网关接收到探测呼叫请求后,呼叫处理模块将该呼叫发送到探测处理模块,探测处理模块自动接听并将呼叫建立成功。
其中,呼叫处理模块接受所有的呼叫,包括正常呼叫与探测呼叫,探测号用于区分正常呼叫和探测呼叫,当呼叫为探测呼叫时,将呼叫转给探测处理模块进行处理。探测处理模块的具体功能包括自动接听、启动DTMF检测通道进行DTMF检测等。
在步骤S640中,在靠港船只随遇接入过程中,在探测呼叫建立成功后,港口中继网关检测船只接入网关发送的DTMF信号,并将DTMF信号解析,得到一号通号码与FXS(ForeignExchange Station,外围交换用户话机接口)端口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建立与用户接入端的探测连接之后,接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于用户接入端的周期性发送的心跳信息,用于检测用户接入端的接入状态,心跳信息包括接入网关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三映射信息为全局号与FXS端口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包括用户接入端、服务器端,用户接入端与服务器端通信连接;用户接入端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对应的,服务器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第一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用户接入端的接入方法;或,第二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服务器端的接入方法。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接入系统包括服务器端、用户接入端。
其中服务器端包括:软交换服务器、中继网关、服务器端网络管理服务器、程控交换机。其中软交换服务器,用于呼叫管理和路由选择;中继网关,通过IP接口与软交换服务器连接;服务器端网络管理服务器,通过IP接口与软交换服务器和中继网关连接,用于向软交换服务器下发全局号,向中继网关下发探测号;程控交换机,通过PSTN与中继网关连接,用于建立探测连接,在靠港船只随遇接入系统中。
用户接入端包括接入网关、用户接入端网络管理服务器。接入网关,通过IP接口与用户接入端的通信终端连接,用于建立探测连接;用户接入端网络管理服务器,通过IP接口与接入网关连接,用于向接入网关下发探测号、第一映射信息、第二映射信息。
服务器端的程控交换机通过FXS端口和与用户接入端的具有FXO端口的接入网关连接。
具体地,如图8所示,靠港船只随遇接入系统包括岸基侧、船只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的系统模块组成的基础上,在图8中的靠港船只随遇接入系统中,中继网关为港口中继网关,程控交换机为港口码头程控交换机;岸基侧还包括港口机房程控交换机,港口中继网关通过E1(一种脉冲调制编码标准)接口与港口中心机房程控交换机连接,通过PSTN与港口码头程控交换机连接。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而引入虚拟电话的概念:岸基侧还包括港口中继网关虚拟电话,用于接受船只接入网关发送的检测呼叫,识别DTMF信号,获取船只接入网关平台ID信息;船只侧还包括船只接入网关虚拟电话,用以检测对应环路口状态,定时发起检测呼叫。
接入系统使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入方法,通过引入检测号、全局号的方式,利用全局号与各个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自动入网功能,使得服务器端与用户接入端之间能够顺利通话,提升了通信接入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用户接入端的接入方法;或,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服务器端的接入方法。
下面参考图9,从港口中继网关的角度,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接入方法,接入方法包括:
S910、接收到来自PSTN电话网的呼叫;
S920、检查被叫号码是否是岸线中心号码;
S930、将该呼叫路由到检测模块进行处理;
S940、检测模块自动接听并保存主叫号码;
S950、检测模块接通检测呼叫,启动DTMF信号检测,并保存接收到的DTMF字符;
S960、检测模块校验接收到的DTMF字符串的合法性,并根据约定格式解析字符串;
S970、向软交换服务器发送船只上线通知;
S980、将该呼叫做正常呼叫处理。
其中,在步骤S940中,检测模块启用检测呼叫定时器,用于检测呼叫超时保护;在步骤S960中,根据约定格式解析到船只接入网关平台ID和船只用户一号通号码;检测模块检测DTMF信号时,包括,启动一个DTMF检测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时间内,收到完整的DTMF信号时,则停止DTMF检测定时器,并结束呼叫;而当定时器超时时,未收到完整的DTMF信号时,则丢弃该DTMF信息,结束检测呼叫;在步骤S970中,上线通知包括,启动PUBLISH上报定时器,定时上报船只接入状态,并检查船只接入网关是否持续在线;如果下线、异常掉线则发送PUBLISH取消通知到软交换服务器该移动平台下线。
下面参考图10,从接入网关的角度,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接入方法,接入方法包括:
S101、检测环路口状态是否为连接且空闲;
S102、通过岸线中心号码发起探测呼叫,等待被叫接听;
S103、被叫接听,探测呼叫建立;
S104、将接入网关平台ID和用户一号通号码以DTMF格式发送;
S105、接收到确认DTMF信号,呼叫结束;
S106、继续周期性发起检测呼叫,以确保连接状态;
S107、判断是否检测到用户的正常呼叫的请求;
S108、强拆检测呼叫,发起用户正常呼叫。
其中,在步骤S101中,船只接入网关检测环路端口LINK状态,当环路口状态为LINK时,启动程控检测呼叫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首先地,检测环路口是否被占用,如果占用,则重启定时器等待下一次检测;如果检测环路口是空闲时,则发起探测呼叫。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8)

1.接入方法,应用于用户接入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全局号、探测号、第一映射信息、第二映射信息;
以所述全局号为主叫号码、以所述探测号为被叫号码向服务器端发送探测呼叫请求;
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端的探测呼叫应答,所述探测呼叫请求和所述探测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端的探测连接;
接收所述服务器端的通话呼叫请求;
根据所述通话呼叫请求,发送通话呼叫应答,所述通话呼叫请求和所述通话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端的通话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信息、所述第二映射信息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端的通话连接;所述第一映射信息为所述全局号与内部通信号码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信息为所述全局号与FXO端口间的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全局号为主叫号码、以所述探测号为被叫号码向服务器端发送探测呼叫请求包括:
检测端口的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连接状态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探测呼叫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端的通话连接包括:所述通话连接的优先级高于所述探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与服务器端的探测连接之后,所述接入方法还包括:
获取心跳信息;
将所述心跳信息周期性地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端,用于所述服务器端检测所述用户接入端的接入状态,所述心跳信息包括接入网关号。
5.接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全局号、探测号;
根据所述探测号接收来自于用户接入端的探测呼叫请求;
根据所述探测呼叫请求,发送探测呼叫应答,所述探测呼叫请求和所述探测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探测连接;
根据所述全局号、所述探测连接得到第三映射信息;在探测呼叫建立成功后,获取DTMF信号,并将所述DTMF信号解析得到所述第三映射信息;所述第三映射信息为所述全局号与FXS端口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全局号向所述用户接入端发送通话呼叫请求;
接收来自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通话呼叫应答,所述通话呼叫请求和所述通话呼叫应答用于建立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通话连接;
根据所述第三映射信息建立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通话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探测连接之后,所述接入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用户接入端的周期性发送的心跳信息,用于检测所述用户接入端的接入状态,所述心跳信息包括接入网关号。
7.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接入端、服务器端,所述用户接入端与所述服务器端通信连接;
所述用户接入端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对应的,所述服务器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方法;或,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方法。
8.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方法。
CN202011517566.3A 2020-12-21 2020-12-21 接入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53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7566.3A CN112653694B (zh) 2020-12-21 2020-12-21 接入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7566.3A CN112653694B (zh) 2020-12-21 2020-12-21 接入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3694A CN112653694A (zh) 2021-04-13
CN112653694B true CN112653694B (zh) 2023-06-02

Family

ID=75358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7566.3A Active CN112653694B (zh) 2020-12-21 2020-12-21 接入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36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6403B (zh) * 2021-10-22 2022-01-04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探知的中继线路故障转移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9824A (zh) * 2014-03-26 2014-07-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三研究所 无线网络节点随遇接入动态配置方法
CN106937265A (zh) * 2015-12-29 2017-07-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一种舰船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59592A (zh) * 2017-12-28 2018-04-24 成都迪优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构的无线信息网络体系架构及其重构实现方法
WO2020114568A1 (en) * 2018-12-03 2020-06-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Interworking between mobile railway networks and gsm networks
CN111770474A (zh) * 2020-06-15 2020-10-13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支持公网手机多运营商信号融合的全船手机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9824A (zh) * 2014-03-26 2014-07-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三研究所 无线网络节点随遇接入动态配置方法
CN106937265A (zh) * 2015-12-29 2017-07-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一种舰船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59592A (zh) * 2017-12-28 2018-04-24 成都迪优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构的无线信息网络体系架构及其重构实现方法
WO2020114568A1 (en) * 2018-12-03 2020-06-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Interworking between mobile railway networks and gsm networks
CN111770474A (zh) * 2020-06-15 2020-10-13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支持公网手机多运营商信号融合的全船手机通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面向全球覆盖、随遇接入的测运控服务构想;刘建平等;《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10 PNT体系与多源融合导航》;2020112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3694A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19349B2 (en) Telephone conversation resumption system, telephone conversation resumption program, telephone conversation resumption method, portable terminal and relay apparatus
CN110830417B (zh) 呼叫结果获取方法、系统、ivr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53694B (zh) 接入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030043610A (ko) 차세대 개방형 네트워크에서 패킷 망과 피에스티엔간의 호제어 방법
JP6870443B2 (ja) Ip電話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親ゲートウェイ、および子ゲートウェイ
US20040143620A1 (en) Intervening ip calls during a modem session
US81029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call distribution
JPH1127502A (ja) ファクシミリの確認返送方法とそのシステム
KR100587945B1 (ko) 호 전환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06080962A (ja) 緊急呼発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緊急呼発信方法
CN112511703A (zh) 一种话机自动应答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01198B (zh) 基于卫星终端的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793351B1 (ko) 통화 중 예약 호 처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3328489B2 (ja) 構内交換機における着信転送方式
JP2001203756A (ja)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
JP3278684B2 (ja) 着信不可状況通知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US8630254B2 (en) Telephone line switching apparatus, telephone line switching system, telephone relay system, telephone relay method, telephone relay program
CN109982275B (zh) 一种弱覆盖下的WiFi网络通话方法及装置
JPH11284716A (ja) 留守番電話接続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S63107356A (ja) 複合端末装置
JP4411461B2 (ja) 音声応答システム
JP2000151836A (ja) 通信装置
JP2001223803A (ja) ボイスメールメッセ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インタフェース制御方式
JP2001257743A (ja) Isdn着信転送通信端末
JPH11298627A (ja) 通信端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00 room 1501, 15th floor, building 5, lianhuayua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TELIX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9 Building 1, jianxiangyuan, 209 North Fourth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TELIX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