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8391A -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8391A
CN112648391A CN202011056269.3A CN202011056269A CN112648391A CN 112648391 A CN112648391 A CN 112648391A CN 202011056269 A CN202011056269 A CN 202011056269A CN 112648391 A CN112648391 A CN 112648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valve
valve
sub
liquid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62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48391B (zh
Inventor
北见雄希
小池亮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648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8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48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8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02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screw-spind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4Details of seats or valve members of double-sea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7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means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valve, e.g. lost motion means reducing backlash, clutches, brakes or retur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的流体通过音的变化,降低使用者的不适感等的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电动阀(10)具备阀主体(1A)、主阀芯(2)、副阀芯(3)、进退驱动副阀芯及主阀芯的驱动部(4)、以及进退引导主阀芯的引导部件(1B),且具有变更副阀口(24)的开度的小流量控制域和开闭主阀口(14)的大流量控制域的两级的流量控制域,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具备:连通主阀室(1C)和副阀室(23),且使主阀室的内部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中的液态制冷剂通过的第一连通部(25A);以及连通主阀室和副阀室,使气液二相制冷剂中的气态制冷剂通过的第二连通部(25B),相对于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第一连通部设于比液面靠下方,第二连通部设于比液面靠上方。

Description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设于空调机的冷冻循环系统的电动阀,提出了具有小流量控制域和大流量控制域的两级的流量控制域的电动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小流量控制域中,副阀芯沿轴线方向进退驱动,进行主阀芯的副阀口处的流量控制。在大流量控制域中,主阀室的主阀口通过主阀芯开闭,进行流量控制。
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阀具备主阀芯、主阀弹簧、副阀芯(先导阀芯)、以及驱动部。主阀芯开闭主阀室的主阀口(大口径端口)。副阀芯开闭形成于主阀芯的内部的副阀口(小口径端口)。驱动部具有驱动副阀芯的电动马达(步进马达)。在上述电动阀中,被主阀弹簧施力的主阀芯落座于主阀座,将主阀口关闭,并且被驱动部进退驱动的副阀芯变更副阀口的开度。即,副阀芯通过驱动部进退驱动,从而副阀口的开度被增减,由此,进行小流量控制。另外,经由与主阀芯卡合的副阀芯,主阀芯被进退驱动,从而主阀口开闭,由此进行大流量控制。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阀中,贯通主阀芯的侧面部形成有多个横孔(导通路),通过这些横孔,主阀室和主阀芯内部的副阀室(先导阀室)连通。在主阀口被主阀芯关闭的小流量控制域中,制冷剂穿过横孔,并在主阀室与副阀室彼此间穿过,进一步地,穿过副阀芯与副阀口的间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75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的电动阀中,连通主阀室和副阀室的横孔从副阀室沿正横向延伸,贯通主阀芯的侧面部而形成,且在特定的高度位置开口而设置。因此,在小流量控制域中,制冷剂为气液二相制冷剂且其液面相对于横孔的高度位置上下变动的情况下,可能在主阀室与副阀室的彼此间,气态制冷剂及气态制冷剂的一方通过,或者两方通过,在副阀室中,制冷剂的状态变化不规则地产生。若引起这样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则小流量控制时通过副阀口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的音质、音压也变化,存在听到流体通过音的使用者感到违和感、不适感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着眼于上述那样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的流体通过音的变化,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动阀具备:具有主阀室、主阀座以及主阀口的阀主体;开闭上述主阀口,并且在内部具有副阀室及副阀口的主阀芯;变更上述副阀口的开度的副阀芯;将上述副阀芯及上述主阀芯沿轴线方向进退驱动的驱动部;以及将上述主阀芯沿上述轴线方向进退引导的引导部件,且具有上述副阀芯变更上述副阀口的开度的小流量控制域和上述主阀芯开闭上述主阀口的大流量控制域的两级流量控制域,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连通部,并且具备第二连通部,上述第一连通部连通上述主阀室和上述副阀室,且使上述主阀室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中的液态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二连通部连通上述主阀室和上述副阀室,且使上述主阀室的上述气液二相制冷剂中的气态制冷剂通过,相对于上述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上述第一连通部设于比上述液面靠下方,上述第二连通部设于比上述液面靠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阀,使液态制冷剂通过的第一连通部设于比主阀室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靠下方,使气态制冷剂通过的第二连通部设于比主阀室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靠上方。由此,在主阀口关闭的小流量控制域中,即使在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上下变动的情况下,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始终流入副阀室,因此副阀室中的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变化。即,通过使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连通部,使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二连通部,在副阀室中成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该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副阀口。通过这样使副阀室中的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引起变化,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通过副阀口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的音质、音压的变化,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等。
在此,在本发明的电动阀中,优选的是,上述主阀芯具有:内含上述副阀室的圆筒部;设于上述圆筒部的下部且落座于上述主阀座的落座部;以及设于比上述落座部靠径向内侧的上述副阀口,上述圆筒部的外周面与上述引导部件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从而上述主阀芯在上述轴线方向上被进退引导,上述第一连通部形成为,在包含上述落座部的附近位置的上述圆筒部的下部区域贯通上述圆筒部。
根据该结构,主阀芯具有圆筒部、落座部以及副阀口,在包含落座部的附近位置的主阀芯的圆筒部的下部区域中,贯通圆筒部形成有第一连通部。即,第一连通部位于落座于主阀座的主阀芯的最下部附近。由此,即使在主阀室中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下降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液态制冷剂容易通过,减小因液面的变动而产生的影响。
另外,在该结构中,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第二连通部形成为,在包含上述圆筒部与上述引导部件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到达至比上述滑动接触部靠下侧的区域,贯通上述圆筒部。
根据该结构,在包含与引导部件的滑动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到达至比滑动接触部靠下侧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形成有第二连通部。即,第二连通部位于直至达到被引导部件引导的圆筒部中的从引导部件露出的部分的最上部。由此,即使在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气态制冷剂容易通过,减小因液面的变动而产生的影响。
另外,在该结构中,更优选的是,上述第一连通部及上述第二连通部分别由贯通上述圆筒部的一个或多个小孔构成,且彼此上下分开地设置。
或者,也可以是,上述第一连通部及上述第二连通部,在贯通上述圆筒部的上述轴线方向上作为长孔或圆孔而彼此连续地形成。
根据这些结构,第一连通部及第二连通部为上下分开地设有小孔的结构,或者彼此连续而形成的结构。由此,能够根据对电动阀要求的性能、运转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数量、形状、尺寸的第一连通部及第二连通部来应用。
另外,在第一连通部形成于包含落座部的附近位置的区域的上述结构中,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第二连通部构成为具有:贯通上述引导部件且到达上述主阀芯的上方的外侧连通路;以及通过上述主阀芯与上述副阀芯之间且到达上述副阀室的内侧连通路。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二连通部具有外侧连通路和内侧连通路,相对于主阀芯,能够在更高一层的位置形成第二连通路。由此,即使在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气态制冷剂容易通过第二连通部,减小因液面的变动而产生的影响。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动阀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连通部及上述第二连通部设于上述主阀芯的周向的多个位置。
根据该结构,第一连通部及第二连通部设于主阀芯的周向的多个位置,因此,能够难以受到主阀室中的制冷剂的周向的偏置的影响,使副阀室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冷冻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上述冷冻循环系统的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的电动阀作为上述膨胀阀。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循环系统,与上述的电动阀的效果同样地,副阀室中的制冷剂为气液二相状态,该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副阀口,因此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引起变化。由此,在该冷冻循环系统中,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例如,除湿模式)通过副阀口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音质的变化,减轻使用者的违和感、不适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的流体通过音的变化,减轻使用者的违和感、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制冷剂的流量控制状态处于小流量控制域时的主阀芯的周边构造的图。
图3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制冷剂的流量控制状态处于大流量控制域时的主阀芯的周边构造的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主阀芯的侧面的图。
图5是表示应用了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7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8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图。
图9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十变形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主阀芯的侧面的图。
图17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十一变形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十二变形例的图。
图中:
1—阀壳,1A—阀主体,1C—主阀室,2—主阀芯,2A—阀芯主部,2C—副阀座,3—副阀芯,4—驱动部,10—电动阀,13—主阀座,14—主阀口,21—落座部,22—圆筒部,22A—滑动接触部,23—副阀室,24—副阀口,25、251、252、253、254—一体连通孔,25A、251A、252A、253A、254A、255A、256A、257A、258A、259A、261A、262A、263A—第一连通部,25B、251B、252B、253B、254B、255B、256B、257B、258B、259B、261B、262B、263B—第二连通部,90—冷冻循环系统,91—第一室内侧热交换器(蒸发器),92—第二室内侧热交换器(冷凝器),93—压缩机,95—室外侧热交换器(蒸发器或冷凝器),259C、261C—第三连通部,262B-1、263B-1—外侧连通路,262B-1a、263B-1a—第一贯通部,262B-1b、263B-1b—第二贯通部,262B-2、263B-2—内侧连通路,LV11—液面。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4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图。图2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制冷剂的流量控制状态处于小流量控制域时的主阀芯的周边构造的图。图3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制冷剂的流量控制状态处于大流量控制域时的主阀芯的周边构造的图。另外,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主阀芯的侧面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阀10具备阀壳1、主阀芯2、副阀芯、以及驱动部4。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的概念对应于各图中的上下。
阀壳1具有筒状的阀主体1A和固定于阀主体1A的内部的引导部件1B。阀主体1A在内部形成有圆筒状的主阀室1C。在该阀主体1A安装有从侧面侧连接于主阀室1C使制冷剂出入的第一接头管11。另外,安装有从底面侧连通于主阀室1C使制冷剂出入的第二接头管12。而且,在阀主体1A,在连通主阀室1C和第二接头管12的位置形成有主阀座13,并且从该主阀座13向第二接头管12侧形成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主阀口14。引导部件1B通过金属制的固定部15焊接固定于阀主体1A。引导部件1B是树脂成形品,且形成为具有设于主阀座13侧的圆筒状的主阀导向部16和设于驱动部4侧且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的内螺纹部17。在阀主体1A的上端部通过焊接等与阀主体1A气密地固定有壳体18。
主阀芯2具有:相对于主阀座13沿轴线方向进退的阀芯主部2A;弹簧座部2B;以及副阀座2C。阀芯主部2A具有:以轴线L为轴向的圆筒状的圆筒部22;内含于该圆筒部22且供流体流通的副阀室23;以及沿轴线L贯通副阀座2C的副阀口24。在圆筒部22的周面部的第一接头管11侧形成有一体连通孔25,副阀室23通过该一体连通孔25连通于主阀室1C。一体连通孔25的相当于下端侧部分的第一连通部25A和相当于上端侧部分的第二连通部25B作为贯通圆筒部22的轴线方向的长孔连续地形。关于一体连通孔25、第一连通部25A以及第二连通部25B,后面再次进行说明。
在阀芯主部2A的圆筒部22的内周面形成有沿着轴线L的插通孔26,在该插通孔26内插通有副阀芯3的副阀基部3A。弹簧座部2B形成为圆环状,且固定于阀芯主部2A的上端部,在其内部插通有转子轴46。在弹簧座部2B的上表面与引导部件1B的顶棚面之间配设有主阀弹簧27,通过该主阀弹簧27,主阀芯2向主阀座13方向(关闭方向)被施力。
副阀芯3包括:圆筒状的副阀基部3A;从副阀基部3A向下方突出的副阀部3B;设于副阀基部3A的上侧的滑动垫圈3C以及设于副阀基部3A的内部的副阀弹簧(未图示)。副阀基部3A插通于主阀芯2的插通孔26,被支撑为在沿轴线L的上下方向上进退自如且绕轴线L旋转自如。滑动垫圈3C可以与副阀基部3A的上表面及弹簧座部2B的下表面抵接,该抵接面彼此的摩擦力极小。在副阀基部3A的上部设有插通孔,且插通有转子轴46,在形成于转子轴46的下端部的凸缘部(未图示)与接合于副阀基部3A的底部的副阀部3B的上端部之间配设有副阀弹簧。通过该副阀弹簧,副阀芯3相对于转子轴46(磁性转子44)向副阀座2C方向(关闭方向)被施力。此外,副阀基部3A也可以与转子轴46及副阀部3B形成为一体,该情况下,也可以副阀基部3A形成为实心状,省略副阀弹簧。
驱动部4具备:作为电动马达的步进马达41;通过步进马达41的旋转使副阀芯3进退的螺纹进给机构42;以及限制步进马达41的旋转的限位机构43。步进马达41具备:外周部被磁化成多极的磁性转子44;配设于壳体18的外周的定子线圈45;以及固定于磁性转子44的转子轴46。转子轴46经由固定部件46a固定于磁性转子44,并且沿轴线L延伸,且其上端部插入于限位机构43的导向件47。在转子轴46的中间部一体形成有外螺纹部46b,该外螺纹部46b螺纹结合于引导部件1B的内螺纹部17,由此构成了螺纹进给机构42。当磁性转子44旋转时,转子轴46的外螺纹部46b被内螺纹部17引导。由此,磁性转子44及转子轴46沿轴线L方向进退移动,随之,副阀芯3及主阀芯2在沿着轴线L的轴线方向上被进退驱动(上升或下降)。
限位机构43具备:从壳体18的顶棚部垂下的圆筒状的导向件47;固定于导向件47的外周的导向线体48;以及被导向线体48导向,可以旋转且上下移动的可动滑块49。在可动滑块49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49a,在磁性转子44设有向上方延伸且与爪部49a抵接的延长部44a。当磁性转子44旋转时,延长部44a推动爪部49a,从而可动滑块49效仿导向线体48旋转且上下。在导向线体48形成有规定磁性转子44的最上端位置的上端限位件48a和规定磁性转子44的最下端位置的下端限位件48b。通过可动滑块49抵接于这些上端限位件48a及下端限位件48b,可动滑块49的旋转停止,由此,磁性转子44的旋转被限制,副阀芯3及主阀芯2进退驱动也停止。
接下来,对主阀芯2的一体连通孔25、第一连通部25A、以及第二连通部25B进行说明。
在图1、图2所示的处于小流量控制域时的状态下,首先,一体连通孔25的相当于下端侧部分地第一连通部25A连通主阀室1C和副阀室23,使主阀室1C的内部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中的成为下层的液态制冷剂通过。另外,一体连通孔25的相当于上端侧部分的第二连通部25B连通主阀室1C和副阀室23,使主阀室1C的内部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中的成为上层的气态制冷剂通过。而且,如图4所示地,相对于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5A设于比液面LV11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5B设于比液面LV11靠上方。
第一连通部25A在设于主阀芯2的圆筒部22的下部且包括落座部21的附近位置的区域贯通圆筒部22而形成。上述的副阀口24设于落座部21的径向内侧。另一方面,第二连通部25B形成为,在包括主阀芯2落座于主阀座13时的小流量控制时,圆筒部22与引导部件1B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22A的至少一部分且到达比滑动接触部22A靠下侧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而且,第一连通部25A及第二连通部25B形成为,作为贯通圆筒部22的轴线方向的长孔,彼此连续地构成一体连通孔25。
以上的电动阀10如下地动作。首先,在图2的状态下,为主阀芯2的落座部21落座于主阀座13,主阀口14关闭的闭阀状。另一方面,位于最接近副阀口24的位置的副阀芯3不落座于副阀座2C,通过副阀芯3的副阀部3B的外周面与副阀口24的内周面的间隙形成有流路。因此,在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第一接头管11向主阀室1C流入时,其下层的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连通部25A,上层的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二连通部25B,分别流入副阀室23。由此,在副阀室23中,制冷剂也是气液二相状态。副阀室23中的制冷剂通过副阀部3B与副阀口24的间隙流向下方,从主阀口14朝向第二接头管12流出。即,在该电动阀10中,即使主阀芯2使主阀口14的阀开度为零,经由副阀口24也产生制冷剂的微小的流量。
接下来,驱动部4的步进马达41驱动,使磁性转子44旋转,使副阀芯3上升,从而副阀芯3的副阀部3B从副阀口24抽出,副阀部3B与副阀口24的间隙构成的流路扩大,流量逐渐增加。此时,主阀芯2的落座部21保持落座于主阀座13的状态,因此流量的增加是微小的。这样在保持主阀芯2关闭的状态下变更副阀芯3的开度的控制域为小流量控制域。然后,当副阀芯3进一步上升时,滑动垫圈3C抵接于弹簧座部2B,主阀芯2被副阀芯3上拉,落座部21从主阀座13分离。这样使主阀芯2从落座位置(关闭位置)朝向开阀位置(打开位置)上升的控制域为大流量控制域。该大流量控制域下的相对于主阀芯2的开度(步进马达41的旋转量=阀升程量)的流量的变化大,在主阀芯2的全开状态下,流量最大。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10,使液态制冷剂通过的第一连通部25A设于比主阀室1C的内部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靠下方,使气态制冷剂通过的第二连通部25B设于比主阀室1C的内部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靠上方。在小流量控制域中,即使副阀全开,也是小流量,液面LV11的位置没有大的变化,由此,即使在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稍微上下变动的情况下,副阀室23的制冷剂的状态也难以变化。即,在小流量控制域中,使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连通部25A,使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二连通部25B,从而在副阀室23中,不会变化成仅液体的状态或仅起跳的状态,始终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该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副阀口24。这样,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引起变化,从而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通过副阀口24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的音质、音压的变化,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等。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主阀芯2具有圆筒部22、落座部21以及副阀口24,在包含落座部21的附近位置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形成有第一连通部25A。即,第一连通部25A位于落座于主阀座13的主阀芯2的最下部附近。由此,即使在主阀室1C中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下降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液态制冷剂容易通过,减小液面的变动带来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包含与引导部件1B的滑动接触部22A的至少一部分到达比滑动接触部22A靠下侧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形成有第二连通部25B。即,第二连通部25B位于直至达到被引导部件1B引导的圆筒部22中的从引导部件1B露出的部分的最上部。由此,即使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气态制冷剂容易通过,减小液面的变动带来的影响。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通部25A及第二连通部25B形成为,彼此连续地构成为长孔状的一体连通孔25。由第一连通部25A及第二连通部25B构成的一体连通孔25设定为与对电动阀10要求的性能、运转条件等相应的适当的形状、尺寸。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冷冻循环系统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应用了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该冷冻循环系统90例如用于家庭用空调机等空调机。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阀10设于空调机的第一室内侧热交换器91(作为蒸发器工作)与第二室内侧热交换器92(作为冷凝器工作)之间。该电动阀10与压缩机93、四通阀94、室外侧热交换器95(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工作)以及电子膨胀阀96一起构成了热泵式冷冻循环。第一室内侧热交换器91、第二室内侧热交换器92以及电动阀10设置于室内,压缩机93、四通阀94、室外侧热交换器95以及电子膨胀阀96设置于室外,构成了制冷制热装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系统90,与上述的电动阀10的效果同样地,副阀室23中的制冷剂为气液二相状态,该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副阀口24,因此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引起变化。由此,在冷冻循环系统90中,可以抑制小流量控制时(例如,除湿模式)通过副阀口24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音质的变化,减轻使用者的违和感、不适感。
接下来,以下,说明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形例。此外,以下的变形例均是使液态制冷剂通过的第一连通部及使气态制冷剂通过的第二连通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以下,对变形例关注于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点,在各图中标注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来表示,省略重复说明。
图6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在该第一变形例中,第一连通部251A及第二连通部251B彼此连续成为作为椭圆状的长孔的一体连通孔251,并贯通主阀芯2的圆筒部22。在此,第一变形例中的第二连通部251B未达到圆筒部22的与引导部件1B的滑动接触部22A,但设于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靠上方。另外,第一连通部251A在比液面LV11靠下方且包含落座部21的附近位置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而设置。
图7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在该第二变形例中,第一连通部252A及第二连通部252B彼此连续成为作为比上述的实施方式宽度窄的长孔的一体连通孔252,且贯通主阀芯2的圆筒部22。该第二连通部252B也未达到至圆筒部22的与引导部件1B的滑动接触部22A。但是,第二连通部252B设于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靠上方,第一连通部252A在比液面LV11靠下方且包含落座部21的附近位置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而设置。
图8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图。
在该第三变形例中,第一连通部253A及第二连通部253B彼此连续成为圆孔状的一体连通孔253,且贯通主阀芯2的圆筒部22。该第二连通部253B也未达到至圆筒部22的与引导部件1B的滑动接触部22A。但是,第二连通部253B设于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靠上方,第一连通部253A在比液面LV11靠下方且包含落座部21的附近位置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而设置。
图9是表示对图1~图5的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图。
该第四变形例中,由第一连通部254A及第二连通部254B构成的一体连通孔254的观察主阀芯2的圆筒部22的侧面时的平面视角下的形状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长孔状。另外,第二连通部254B也未达到圆筒部22的与引导部件1B的滑动接触部22A,而且设于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靠上方,这一点与实施方式相同。另外,第一连通部254A在比液面LV11靠下方且包含落座部21的附近位置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而设置,这一点也与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在该第四变形例中,一体连通孔254的沿轴线L的纵截面的形状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第四变形例的一体连通孔254的第一连通部254A的下端部的纵截面形状为随着从副阀室23分离,向落座部21侧倾并扩展的形状。
对于以上说明的第一~第四变形例而言,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51A、…、254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51B、…、254B设于更靠上方,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引起变化。即,通过这些变形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通过副阀口24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的音质、音压的变化,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等。
此外,也可以如第一~第三变形例那样,关于第二连通部251B、252B、253B,设置成不达到至圆筒部22的滑动接触部22A。但是,通过如上述的实施方式、第五变形例那样将第二连通部25B、254B设置成达到圆筒部22的滑动接触部22A,如上述地,能够进一步缩小液面的变动的影响。
图10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图。
在该第五变形例中,第一连通部255A及第二连通部255B分别由贯通圆筒部22的一个小孔构成,且彼此上下分开地设置。此时,上侧的第二连通部255B在包含圆筒部22的滑动接触部22A的一部且到达至比滑动接触部22A靠下侧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而形成。下侧的第一连通部255A在包含落座部21的附近位置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而形成。而且,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55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55B设于更靠上方。另外,在第五变形例中,第一连通部255A及第二连通部255B分别为沿相对于轴线L正交的的方向延伸的直孔。
图11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图。
该第六变形例是对上述的第五变形例的变形例,首先,与第五变形例同样地,第一连通部256A及第二连通部256B分别由贯通圆筒部22的一个小孔构成,且彼此上下分开地设置。而且,第二连通部256B在包含圆筒部22的滑动接触部22A的一部分且到达至比滑动接触部22A靠下侧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而形成,第一连通部256A形成于包含落座部21的附近位置的区域。而且,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56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56B设于更靠上方。此时,上侧的第二连通部256B为与第五变形例同样的直孔。另一方面,下侧的第一连通部256A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随着从副阀室23分离成为尖细的锥形状。
图12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图。
该第七变形例是对上述的第六变形例的变形例,首先,与第六变形例同样地,第一连通部257A及第二连通部257B分别由贯通圆筒部22的一个小孔构成,且彼此上下分开地设置。而且,第二连通部257B在包含圆筒部22的滑动接触部22A的一部分且到达至比滑动接触部22A靠下侧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而形成,第一连通部257A形成于包含落座部21的附近位置的区域。而且,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57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57B设于更靠上方。此时,上侧的第二连通部257B为与第六变形例相同的直孔。另一方面,下侧的第一连通部257A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随着从副阀室23分离扩径的倒锥形状。
对于以上说明的第五~第七变形例,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55A、256A、257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55B、256B、257B设于更靠上方,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引起变化。即,通过这些变形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通过副阀口24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的音质、音压的变化,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等。
另外,在第五~第七变形例中,上下分开的第一连通部255A、256A、257A及第二连通部255B、256B、257B设定为与对电动阀10要求的性能、运转条件等相应的适当的形状、尺寸。
图13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的图。
在该第八变形例中,也是首先与第六变形例同样地,第一连通部258A及第二连通部258B分别由贯通圆筒部22的一个小孔构成,且彼此上下分开地设置。第二连通部258B在包含圆筒部22的滑动接触部22A的一部分且到达至比滑动接触部22A靠下侧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而形成,第一连通部258A形成于包含落座部21的附近位置的区域。而且,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58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58B设于更靠上方。此时,在第八变形例中,第一连通部258A及第二连通部258B分别设于主阀芯2的圆筒部22的周向D11的多个位置。
对于以上说明的第八变形例,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58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58B设于更靠上方,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引起变化。即,通过该第八变形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通过副阀口24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的音质、音压的变化,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等。
另外,第八变形例中,第一连通部258A及第二连通部258B设于主阀芯2的周向D11的多个位置,因此难以受到主阀室1C中的制冷剂的周向D11的偏置的影响,能够使副阀室23的制冷剂的状态稳定。
图14是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的图。
在该第九变形例中,也是,首先,与第六变形例同样地,第一连通部259A及第二连通部259B分别由贯通圆筒部22的一个小孔构成,且彼此上下分开地设置。第二连通部259B在包含主阀芯2的圆筒部22的滑动接触部22A的一部分且到达至比滑动接触部22A靠下侧的区域中,贯通圆筒部22而形成。另一个第一连通部259A形成于包括落座部21的附近位置的区域。而且,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59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59B设于更靠上方。此时,在第九变形例中,与第一连通部259A及第二连通部259B不同地,在轴线方向上的两者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三连通部259C。该第三连通部259C在周向D11上位于第一连通部259A及第二连通部259B的相反侧。第三连通部259C为靠近液面LV11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上下时成为液面的上方或成为下方的其它的连通部。
在以上说明的第九变形例中,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58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58B设于更靠上方,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引起变化。即,通过该第九变形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通过副阀口24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的音质、音压的变化,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不使感等。
图15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十变形例的图。另外,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主阀芯的侧面的图。
在该第十变形例中,第一连通部261A及第二连通部261B分别由贯通主阀芯2的圆筒部22的小孔构成,且彼此上下分开地设置。具体而言,在圆筒部22的侧面,在沿着轴线L的上下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有四个小孔,最下层的一个小孔为设于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靠下方的第一连通部261A。另外,四个小孔中的最上层的一个小孔为设于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靠上方的第二连通部261B。中间位置的两个小孔为靠近液面LV11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上下时成为液面的上方或成为下方的其它的第三连通部261C。
在以上说明的第十变形例中,也是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61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61B设于更靠上方,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引起变化。即,通过该第十变形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通过副阀口24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的音质、音压的变化,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等。
此外,在该第十变形例中,多个小孔中的最下层的一个为比液面LV11靠下方的第一连通部261A,最上层的一个为比液面LV11靠上方的第二连通部261B。但是,也可以与第十变形例不同地,多个小孔中的上侧的两个以上形成比液面靠下方的第一连通部,下侧的两个以上形成比液面靠下方的第二连通部。关于第一连通部及第二连通部,根据对电动阀要求的性能、运转条件等,设定为适当的数量、形状、尺寸。
图17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十一变形例的图。
在该第十一变形例中,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靠下方的第一连通部262A由贯通主阀芯2的圆筒部22的小孔构成。另一方面,比液面LV11靠上方的第二连通部262B构成为具有:贯通引导部件1B且到达主阀芯2的上方的外侧连通路262B-1;以及通过主阀芯2与副阀芯3之间到达副阀室23的内侧连通路262B-2。
外侧连通路262B-1具有:在引导部件1B上下贯通与阀主体1A的上缘接合的凸缘部分第一贯通部262B-1a;以及左右贯通引导部件1B的比上述的凸缘部分靠上方的侧壁的第二贯通部262B-1b。气态制冷剂在从主阀室1C到副阀室23的情况下,从主阀室1C通过第一贯通部262B-1a到达上部的壳体18(图1)的内侧。之后,通过第二贯通部262B-1b到达副阀芯3的上方,通过内侧连通路262B-2到达副阀室23。另一方面,关于液态制冷剂,通过比液面LV11靠下方的第一连通部262A,并通过主阀室1C与副阀室23的彼此间。
在以上说明的第十一变形例中,也是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62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62B设于更靠上方,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引起变化。即,通过该第十一变形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通过副阀口24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的音质、音压的变化,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等。
另外,根据第十一变形例,第二连通部262B具有外侧连通路262B-1和内侧连通路262B-2,从而能够相对于主阀芯2将第二连通路262B形成于高一层的位置。由此,即使在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上升的情况,也能够使气态制冷剂容易地通过第二连通部262B,减小因液面的变动而带来的影响。
图18是表示对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十二变形例的图。
该第十二变形例是对上述的第十一变形例的变形例,首先,与第十一变形例同样地,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靠下方的第一连通部263A由贯通主阀芯2的圆筒部22的小孔构成。另一方面,比液面LV11靠上方的第二连通部263B构成为具有:贯通引导部件1B到达主阀芯2的上方的外侧连通路263B-1;以及通过主阀芯2与副阀芯3之间到达副阀室23的内侧连通路263B-2。
在此,第十二变形例的外侧连通路263B-1具有:左右贯通引导部件1B的比上述的凸缘部分靠下方的侧壁的第一贯通部263B-1a;以及设于主阀芯2的圆筒部22的外周面的槽状的第二贯通部263B-1b。第二贯通部263B-1b为沿轴线L在圆筒部22的外周面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槽。在气态制冷剂从主阀室1C至副阀室23的情况下,从主阀室1C通过第一贯通部263B-1a到达引导部件1B的内侧。然后,通过第二贯通部263B-1b到达副阀芯3的上方。
内侧连通路263B-2是在副阀芯3的副阀基部3A的外周面沿着轴线L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槽。通过第二贯通部263B-1b到达副阀芯3的上方的气态制冷剂通过该内侧连通路263B-2到达副阀室23。另一方面,关于液态制冷剂,通过比液面LV11靠下方的第一连通部263A,然后通过主阀室1C与副阀室23的彼此间。
在以上说明的第十二变形例中,也是相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LV11,第一连通部263A设于更靠下方,第二连通部263B设于更靠上方,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的状态难以引起变化。即,通过该第十二变形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小流量控制时通过副阀口24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过音的音质、音压的变化,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等。
另外,通过第十二变形例,也与上述的第十一变形例同样地,第二连通部263B具有外侧连通路263B-1和内侧连通路263B-2,从而能够相对于主阀芯2将第二连通路263B形成于高一层的位置。由此,即使在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气态制冷剂容易通过第二连通部263B,减小因液面的变动而引起的影响。
此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变形例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形态,本发明不限于此。即,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即使通过该变形,此外,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的结构,就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用于家庭用空调机等空调机的电动阀10,但本发明的电动阀不限于家庭用空调机,也可以是工业用空调机,也不限于空调机,可以应用于各种冷冻机等。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记载了制冷剂从第一接头管11流入,从第二接头管12流出的意旨。但是,并非限定于该一方向的流动,也可应用于作为逆流,使制冷剂从第二接头管12流入且从第一接头管11流出的情况,特别地,有时进行全开状态下的逆流。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及第一~第十二变形例中,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靠下方的第一连通部、以及比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靠上方的第二连通部分别示例了具体的数量、形状、尺寸。但是,关于这些连通部,不限于例示的具体例,能够根据对电动阀要求的性能、运转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数量、形状、尺寸的第一连通部及第二连通部来应用。

Claims (8)

1.一种电动阀,其具备:具有主阀室、主阀座以及主阀口的阀主体;开闭上述主阀口,并且在内部具有副阀室及副阀口的主阀芯;变更上述副阀口的开度的副阀芯;将上述副阀芯及上述主阀芯沿轴线方向进退驱动的驱动部;以及将上述主阀芯沿上述轴线方向进退引导的引导部件,且具有上述副阀芯变更上述副阀口的开度的小流量控制域和上述主阀芯开闭上述主阀口的大流量控制域的两级流量控制域,
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连通部,并且具备第二连通部,上述第一连通部连通上述主阀室和上述副阀室,且使上述主阀室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中的液态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二连通部连通上述主阀室和上述副阀室,且使上述主阀室的上述气液二相制冷剂中的气态制冷剂通过,
相对于上述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液面,上述第一连通部设于比上述液面靠下方,上述第二连通部设于比上述液面靠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阀芯具有:内含上述副阀室的圆筒部;设于上述圆筒部的下部且落座于上述主阀座的落座部;以及设于比上述落座部靠径向内侧的上述副阀口,上述圆筒部的外周面与上述引导部件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从而上述主阀芯在上述轴线方向上被进退引导,
上述第一连通部形成为,在包含上述落座部的附近位置的上述圆筒部的下部区域贯通上述圆筒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连通部形成为,在包含上述圆筒部与上述引导部件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到达至比上述滑动接触部靠下侧的区域,贯通上述圆筒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通部及上述第二连通部分别由贯通上述圆筒部的一个或多个小孔构成,且彼此上下分开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通部及上述第二连通部,在贯通上述圆筒部的上述轴线方向上作为长孔或圆孔而彼此连续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连通部构成为具有:贯通上述引导部件且到达上述主阀芯的上方的外侧连通路;以及通过上述主阀芯与上述副阀芯之间且到达上述副阀室的内侧连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通部及上述第二连通部设于上述主阀芯的周向的多个位置。
8.一种冷冻循环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上述冷冻循环系统的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作为上述膨胀阀。
CN202011056269.3A 2019-10-11 2020-09-29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Active CN1126483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7391 2019-10-11
JP2019187391A JP7208127B2 (ja) 2019-10-11 2019-10-11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8391A true CN112648391A (zh) 2021-04-13
CN112648391B CN112648391B (zh) 2022-07-15

Family

ID=75346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6269.3A Active CN112648391B (zh) 2019-10-11 2020-09-29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08127B2 (zh)
CN (1) CN1126483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9633A (zh) * 2021-06-23 2024-02-0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14056A (ja) * 2007-07-03 2009-01-22 Fuji Koki Corp 電動弁及び冷暖房システム
JP2012237342A (ja) * 2011-05-10 2012-12-06 Tgk Co Ltd 制御弁
EP3096056A1 (en) * 2015-05-18 2016-11-23 Fujikoki Corporation Motor-driven valve
WO2018025373A1 (ja) * 2016-08-04 2018-02-08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弁
KR20190037079A (ko) * 2017-09-28 2019-04-05 가부시기가이샤 후지고오키 전동 밸브
CN109780224A (zh) * 2017-11-13 2019-05-21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CN109798368A (zh) * 2019-02-27 2019-05-24 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程调节阀
JP2019132347A (ja) * 2018-01-31 2019-08-08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0107724A (zh) * 2018-02-01 2019-08-09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0107695A (zh) * 2018-02-01 2019-08-09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4817B2 (ja) * 1993-09-13 2003-05-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
JP2007024186A (ja) * 2005-07-15 2007-02-01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2段式制御弁
JP6071764B2 (ja) * 2013-06-07 2017-02-01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膨張弁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14056A (ja) * 2007-07-03 2009-01-22 Fuji Koki Corp 電動弁及び冷暖房システム
JP2012237342A (ja) * 2011-05-10 2012-12-06 Tgk Co Ltd 制御弁
EP3096056A1 (en) * 2015-05-18 2016-11-23 Fujikoki Corporation Motor-driven valve
WO2018025373A1 (ja) * 2016-08-04 2018-02-08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弁
KR20190037079A (ko) * 2017-09-28 2019-04-05 가부시기가이샤 후지고오키 전동 밸브
CN109780224A (zh) * 2017-11-13 2019-05-21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JP2019132347A (ja) * 2018-01-31 2019-08-08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0107724A (zh) * 2018-02-01 2019-08-09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0107695A (zh) * 2018-02-01 2019-08-09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9798368A (zh) * 2019-02-27 2019-05-24 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程调节阀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超等: "阻尼孔对手动先导换向阀的影响分析", 《液压与气动》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9633A (zh) * 2021-06-23 2024-02-0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08127B2 (ja) 2023-01-18
JP2021063529A (ja) 2021-04-22
CN112648391B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4514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0107695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0107724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6968768B2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2648391B (zh)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0319205B (zh) 电动阀
JP7383774B2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0985679A (zh) 阀装置、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2022095807A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1379892B (zh) 阀装置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2002147896A (ja) 電動流量制御弁
CN111828659A (zh) 阀装置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3883284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1810653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7107881B2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7905928A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3494618B (zh) 二级式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2022163841A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EP4303476A1 (en) Flow rate control valve
JP7453091B2 (ja)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05076840A (ja) 流路切換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CN113883325A (zh) 流量控制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3915339A (zh) 二级式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4076203A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2728122A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