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7379A -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7379A
CN112647379A CN202010738712.9A CN202010738712A CN112647379A CN 112647379 A CN112647379 A CN 112647379A CN 202010738712 A CN202010738712 A CN 202010738712A CN 112647379 A CN112647379 A CN 112647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main road
drainage
sidewalk
green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87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47379B (zh
Inventor
尚子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jie Yuan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jie Yuan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jie Yuan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jie Yuan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87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7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7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7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47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7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01Gullies for use in roads or pav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主路和拓宽主路,所述主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人行道,在两道第一人行道背离主路的一侧均设有第一绿化带;所述主路的前侧设有拓宽主路,在拓宽主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绿化带,在两道第二绿化带的背离拓宽主路的一侧均设有第二人行道,第二人行道的后端通过过渡人行道与第一人行道连接。本发明设置了主路和拓宽主路,使得本发明设置的道路结构能够适应不同情形下的路段设置,并且由于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连接,第一绿化带和第二绿化带连接,因此对主路拓宽形成拓宽主路时,不需要改变主路的整体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中的道路是城市的血管,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的通畅运行保证了整个城市的运行稳定。城市道路的实际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多变性,事先规划的道路可能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状况来整改,整改的措施一般是对拥堵路段进行拓宽。现有的城市道路在拓宽过程中,由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和绿化带的存在,为拓宽工程增加了许多难度,并且由于道路底部埋设有众多的管路,因此在对道路进行拓宽时,往往需要对整体的道路以及大部分配套的管路结构进行改造,工程量巨大。
此外,现有的城市道路在多雨天气下,路面容易积水,造成路面车辆通行缓慢,导致交通拥堵,而且一些雨水会渗透到道路的路基中,破坏路基结构,久而久之使得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变差,可能导致路面塌陷等重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包括主路、第一人行道、第一绿化带、拓宽主路、第二人行道和第二绿化带,所述主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人行道,在两道第一人行道背离主路的一侧均设有第一绿化带;所述主路的前侧设有拓宽主路,在拓宽主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绿化带,第二绿化带的位置与第一绿化带的位置对应,在两道第二绿化带的背离拓宽主路的一侧均设有第二人行道,第二人行道的后端通过过渡人行道与第一人行道连接,过渡人行道设置在第一绿化带和第二绿化带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路包括第一路面和第一路基,第一路面由沥青碎石铺设而成,第一路面设置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面,倾斜角度设置为1-2°,在第一路面的下方设有第一路基,第一路基采用砂石铺设而成,在第一路基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一固定框,第一固定框为钢制管件和钢制条板件拼装而成的矩形框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口设置在第一人行道和主路的连接处,第一人行道采用混凝土铺设而成,在第一人行道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的下方设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口通过第一排水道与第一排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路基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一排水盲管,第一排水盲管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设置,第一排水盲管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排水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绿化带的内部设有第一泥沙层,第一绿化带的下方设有第一砂石层,并且第一砂石层铺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一人行道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拓宽主路包括第二路面和第二路基,第二路面由沥青碎石铺设而成,第二路面设置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面,倾斜角度设置为1-2°,在第二路面的下方设有第二路基,第二路基采用砂石铺设而成,在第二路基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二固定框,第二固定框为钢制管件和钢制条板件拼装而成的矩形框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拓宽主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设置在拓宽主路和第二绿化带的连接处,在第二路面左右两侧边缘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位置与第一支撑板的位置对应,第二支撑板的的下方设有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与第一排水管连接,第二排水口通过第二排水道与第二排水管连接;所述第二路基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二排水盲管,第二排水盲管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设置,第二排水盲管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排水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绿化带的内部设有第二泥沙层,第二绿化带的下方设有第二砂石层,并且第二砂石层铺设在第二人行道的下方,第二人行道采用混凝土铺设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排水管上均布开设有多个进水口,进水口开设在第一排水管圆柱面的顶部,在进水口上设有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置了主路和拓宽主路,使得本发明设置的道路结构能够适应不同情形下的路段设置,并且由于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连接,第一绿化带和第二绿化带连接,因此对主路拓宽形成拓宽主路时,不需要改变主路的整体结构,只需要将第一人行道由第一绿化带的内侧移至第一绿化带的外侧即可;本发明设置了第一排水口和第一排水道,使得主路表面的积水能够迅速被排空,设置了第一排水盲管和第一排水管,使得渗透到主路内部的雨水能够通过第一排水盲管流入第一排水管中,设置了第二排水口和第二排水道,使得拓宽主路表面的积水能够迅速被排空,设置了第二排水盲管和第二排水管,使得渗透到拓宽主路内部的雨水能够通过第二排水盲管流入第二排水管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中拓宽主路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中拓宽主路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中第一排水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中第一排水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路;11、第一排水口;12、第一路面;13、第一路基;14、第一固定框;15、第一排水盲管;2、第一人行道;21、第一支撑板;22、第一排水道;23、第一排水管;231、进水口;3、第一绿化带;31、第一泥沙层;32、第二砂石层;4、拓宽主路;41、第二排水口;42、第二路面;43、第二路基;44、第二固定框;45、第二排水盲管;46、第二支撑板;47、第二排水道;48、第二排水管;5、过渡人行道;6、第二人行道;7、第二绿化带;71、第二泥沙层;72、第二砂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包括主路1、第一人行道2、第一绿化带3、拓宽主路4、第二人行道6和第二绿化带7,所述主路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人行道2,在两道第一人行道2背离主路1的一侧均设有第一绿化带3;所述主路1的前侧设有拓宽主路4,拓宽主路4的宽度大于主路1的宽度,拓宽主路4的宽度相当于主路1和两道第一人行道2相加的宽度,在拓宽主路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绿化带7,第二绿化带7的位置与第一绿化带3的位置对应,在两道第二绿化带7的背离拓宽主路4的一侧均设有第二人行道6,第二人行道6的后端通过过渡人行道5与第一人行道2连接,过渡人行道5设置在第一绿化带3和第二绿化带7之间。
所述主路1包括第一路面12和第一路基13,第一路面12由沥青碎石铺设而成,第一路面12设置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面,倾斜角度设置为1-2°,在第一路面12的下方设有第一路基13,第一路基13采用砂石铺设而成,在第一路基13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一固定框14,第一固定框14为钢制管件和钢制条板件拼装而成的矩形框架,第一固定框14将组成第一路基13的砂石分隔,配合砂石对第一路面12进行支撑。
所述主路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一排水口11,第一排水口11设置在第一人行道2和主路1的连接处,第一人行道2采用混凝土铺设而成,在第一人行道2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撑板21的的下方设有第一排水管23,第一排水口11通过第一排水道22与第一排水管23连接,在第一排水管23和第一支撑板21之间填充有砂石,第一支撑板21对第一人行道2进行支撑,同时对第一排水管23进行防护;所述第一路基13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一排水盲管15,第一排水盲管15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设置,第一排水盲管15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排水管23连接。
所述第一绿化带3的内部设有第一泥沙层31,第一绿化带3的下方设有第一砂石层32,第一砂石层32对第一绿化带3进行支撑,并且第一砂石层32铺设在第一支撑板21和第一人行道2之间,对第一人行道2进行支撑。
所述拓宽主路4包括第二路面42和第二路基43,第二路面42由沥青碎石铺设而成,第二路面42设置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面,倾斜角度设置为1-2°,在第二路面42的下方设有第二路基43,第二路基43采用砂石铺设而成,在第二路基43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二固定框44,第二固定框44为钢制管件和钢制条板件拼装而成的矩形框架,第二固定框44将组成第二路基43的砂石分隔,配合砂石对第二路面42进行支撑。
所述拓宽主路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排水口41,第二排水口41设置在拓宽主路4和第二绿化带7的连接处,在第二路面42左右两侧边缘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46,第二支撑板46的位置与第一支撑板21的位置对应,第二支撑板46的的下方设有第二排水管48,第二排水管48与第一排水管23连接,第二排水口41通过第二排水道47与第二排水管48连接,在第二排水管48和第二支撑板46之间填充有砂石,第二支撑板46对第二路面42的左右两端进行支撑,同时对第二排水管48进行防护;所述第二路基43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二排水盲管45,第二排水盲管45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设置,第二排水盲管45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排水管48连接。
所述第二绿化带7的内部设有第二泥沙层71,第二绿化带7的下方设有第二砂石层72,第二砂石层72对第二绿化带7进行支撑,并且第二砂石层72铺设在第二人行道6的下方,对第二人行道6进行支撑,第二人行道6采用混凝土铺设而成。
如图6、7所示,所述第一排水管23上均布开设有多个进水口231,进水口231开设在第一排水管23圆柱面的顶部,在进水口231上设有滤网,滤网能够防止砂石进入第一排水管23内;所述第二排水管48的结构与第一排水管23一致。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主路1和拓宽主路4用来行驶车辆,第一人行道2和第二人行道6用来行人,第一绿化带3和第二绿化带7用来种植灌木或草坪,在雨天时,雨水落在主路1上,会沿着倾斜的第一路面12流入第一排水口11内,并通过第一排水道22流入第一排水管23内,在第一排水管23和第一支撑板21之间的砂石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防止雨水中夹杂着大量杂质进入第一排水管23内,造成堵塞,部分渗透过第一路面12的雨水会进入第一路基13中,在第一排水盲管15的作用下,渗透的雨水会通过第一排水盲管15流入第一排水管23中;少量积攒在第一人行道2上的雨水,会渗透到第一人行道2的下方,少量积攒在第一绿化带3上的雨水,能够对第一泥沙层31进行保湿,并且第一砂石层32也具有很好的保湿性。
雨水落在拓宽主路4上,会沿着倾斜的第二路面42流入第二排水口41内,并通过第二排水道47流入第二排水管48内,在第二排水管48和第二支撑板46之间的砂石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防止雨水中夹杂着大量杂质进入第二排水管48内,造成堵塞,部分渗透过第二路面42的雨水会进入第二路基43中,在第二排水盲管45的作用下,渗透的雨水会通过第二排水盲管45流入第二排水管48中;少量积攒在第二人行道6上的雨水,会渗透到第二人行道6的下方,少量积攒在第二绿化带7上的雨水,能够对第二泥沙层71进行保湿,并且第二砂石层72也具有很好的保湿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包括主路(1)、第一人行道(2)、第一绿化带(3)、拓宽主路(4)、第二人行道(6)和第二绿化带(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人行道(2),在两道第一人行道(2)背离主路(1)的一侧均设有第一绿化带(3);所述主路(1)的前侧设有拓宽主路(4),在拓宽主路(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绿化带(7),第二绿化带(7)的位置与第一绿化带(3)的位置对应,在两道第二绿化带(7)的背离拓宽主路(4)的一侧均设有第二人行道(6),第二人行道(6)的后端通过过渡人行道(5)与第一人行道(2)连接,过渡人行道(5)设置在第一绿化带(3)和第二绿化带(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1)包括第一路面(12)和第一路基(13),第一路面(12)由沥青碎石铺设而成,第一路面(12)设置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面,倾斜角度设置为1-2°,在第一路面(12)的下方设有第一路基(13),第一路基(13)采用砂石铺设而成,在第一路基(13)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一固定框(14),第一固定框(14)为钢制管件和钢制条板件拼装而成的矩形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一排水口(11),第一排水口(11)设置在第一人行道(2)和主路(1)的连接处,第一人行道(2)采用混凝土铺设而成,在第一人行道(2)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撑板(21)的的下方设有第一排水管(23),第一排水口(11)通过第一排水道(22)与第一排水管(23)连接;所述第一路基(13)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一排水盲管(15),第一排水盲管(15)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设置,第一排水盲管(15)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排水管(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绿化带(3)的内部设有第一泥沙层(31),第一绿化带(3)的下方设有第一砂石层(32),并且第一砂石层(32)铺设在第一支撑板(21)和第一人行道(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宽主路(4)包括第二路面(42)和第二路基(43),第二路面(42)由沥青碎石铺设而成,第二路面(42)设置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面,倾斜角度设置为1-2°,在第二路面(42)的下方设有第二路基(43),第二路基(43)采用砂石铺设而成,在第二路基(43)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二固定框(44),第二固定框(44)为钢制管件和钢制条板件拼装而成的矩形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宽主路(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排水口(41),第二排水口(41)设置在拓宽主路(4)和第二绿化带(7)的连接处,在第二路面(42)左右两侧边缘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46),第二支撑板(46)的位置与第一支撑板(21)的位置对应,第二支撑板(46)的的下方设有第二排水管(48),第二排水管(48)与第一排水管(23)连接,第二排水口(41)通过第二排水道(47)与第二排水管(48)连接;所述第二路基(43)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二排水盲管(45),第二排水盲管(45)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设置,第二排水盲管(45)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排水管(4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绿化带(7)的内部设有第二泥沙层(71),第二绿化带(7)的下方设有第二砂石层(72),并且第二砂石层(72)铺设在第二人行道(6)的下方,第二人行道(6)采用混凝土铺设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23)上均布开设有多个进水口(231),进水口(231)开设在第一排水管(23)圆柱面的顶部,在进水口(231)上设有滤网。
CN202010738712.9A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 Active CN112647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8712.9A CN112647379B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8712.9A CN112647379B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7379A true CN112647379A (zh) 2021-04-13
CN112647379B CN112647379B (zh) 2022-12-23

Family

ID=75346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8712.9A Active CN112647379B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73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6185A (zh) * 2022-09-23 2022-12-23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既有埋地管线的路基拓宽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707A (zh) * 2013-09-15 2013-12-25 湘潭大学 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
CN103485251A (zh) * 2013-09-15 2014-01-01 湘潭大学 一种人车分离的城市道路
CN107542149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衡阳市金泓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人行道综合管网及排水系统
CN207940132U (zh) * 2018-01-05 2018-10-09 福建农林大学 适用于拓宽路面的生态树池
CN109098064A (zh) * 2018-09-17 2018-12-28 汤文健 避免路面雨水沉积的海绵城市道路结构
CN110318309A (zh) * 2019-06-25 2019-10-11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下穿道路交叉口的下沉式专用骑行道
CN110983886A (zh) * 2019-12-23 2020-04-10 广东卓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市政道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707A (zh) * 2013-09-15 2013-12-25 湘潭大学 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
CN103485251A (zh) * 2013-09-15 2014-01-01 湘潭大学 一种人车分离的城市道路
CN107542149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衡阳市金泓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人行道综合管网及排水系统
CN207940132U (zh) * 2018-01-05 2018-10-09 福建农林大学 适用于拓宽路面的生态树池
CN109098064A (zh) * 2018-09-17 2018-12-28 汤文健 避免路面雨水沉积的海绵城市道路结构
CN110318309A (zh) * 2019-06-25 2019-10-11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下穿道路交叉口的下沉式专用骑行道
CN110983886A (zh) * 2019-12-23 2020-04-10 广东卓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市政道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6185A (zh) * 2022-09-23 2022-12-23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既有埋地管线的路基拓宽施工方法
CN115506185B (zh) * 2022-09-23 2023-12-29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既有埋地管线的路基拓宽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7379B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9145B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的铺装方法
WO2008138218A1 (fr) Procédé de drainage d'eau et tuyau de drainage associé
CN210458853U (zh)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铺砌路面结构
CA2904083C (en) Permeable paving system
KR100500957B1 (ko) 투수성 포장재를 가진 도로 경계용 측구 및 그의 시공 방법
CN105239485A (zh) 排水路缘石以及具有排水结构的沥青道路
CN103669167B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205115949U (zh) 排水路缘石以及具有排水结构的沥青道路
CN211472024U (zh) 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
CN112647379B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丰富铺设结构
CN209759944U (zh) 一种排水性路面结构组合
CN210766228U (zh) 一种可防止内涝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09759918U (zh)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路面结构
CN216474335U (zh) 一种用于安装夜光透水地砖的地基结构
CN212834837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市政道路
CN212582321U (zh) 一种园林道路透水结构
CN210916868U (zh) 一种新型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CN213173929U (zh) 一种sdp雨水收集系统
CN108411728A (zh) 路面排水系统
CN208250846U (zh) 路面排水系统
CN211689719U (zh) 一种排水式混凝土道路
KR200291922Y1 (ko) 투수성 포장재를 가진 도로 경계용 측구
CN221094729U (zh) 一种市政排水道路
CN216688880U (zh) 一种用于景观道路的渗排结合型路面结构
CN220352554U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的人行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