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5326A - 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活性炭和催化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活性炭和催化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5326A
CN112645326A CN202011562514.8A CN202011562514A CN112645326A CN 112645326 A CN112645326 A CN 112645326A CN 202011562514 A CN202011562514 A CN 202011562514A CN 112645326 A CN112645326 A CN 112645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temperature
activation
carbide
carb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25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红恩
张猛
张瑞龙
于真
朱哲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25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5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5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53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30Active carbon
    • C01B32/312Preparation
    • C01B32/318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s
    • C01B32/324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s from waste materials, e.g. tyres or spent sulfite pulp liqu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1/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gnesium, boron, aluminium, carbon, 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 B01J21/18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30Active carbon
    • C01B32/312Preparation
    • C01B32/342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non-gaseous activating agents
    • C01B32/348Metall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将干果壳碳化后再与碱混合进行活化,制备工艺简单且能够制得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以所述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载体制得的催化剂,能够负载较多的活性组分,催化活性高,能够较好的应用在工业催化和污水处理等技术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活性炭和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活性炭和催化剂。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干果也成为日程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食物。干果,即果实果皮成熟后为干燥状态的果子。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干果有很多,例如板栗、霹雳果、榛子、腰果、核桃、瓜子、松仁、杏仁、白果、开心果、碧根果、瓜子、花生、巴旦木等。在干果的制作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干果壳这样的废弃材料的出现,例如腰果,必须要在使用前将其厚厚的果壳去除,才能作为食物,并且主要工业化或人工集中去壳为主,腰果壳常常被用于燃料使用,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有些地区会以废弃物直接丢弃,导致浪费资源。对于废弃果壳的再利用已有大量的研究,例如提料果壳中的油脂,并对油脂进行利用,但是依旧会产生大量的腰果壳废渣。
活性炭是以碳素为骨架主体的一类多孔结构材料,具备孔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高等优异性质,同时兼具导电性、导热性以及其制备成本低廉、过程简便,一直备受青睐。
李鑫恺利用工业化的椰壳炭为载体制备镁促Ni基CO2甲烷化催化剂(参见“以椰壳炭为载体的镁促Ni基CO2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评价”,李鑫恺,西北大学,2019年)。
杨爽利用大麻秆基活性炭制备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并用于制浆废水的治理(参见“大麻秆基活性炭非均相Fenton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深度处理制浆废水的研究”,杨爽,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CN106276891A公开了一种以油茶果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取油茶果壳,粉碎,将果壳颗粒置于水蒸气活化装置中炭化,通入水蒸气升温活化,再将所得活性炭粗品份与乙酸溶液、甘露醇、大豆卵磷脂、2-丙烯酞胺-2-甲基丙磺酸、酚醛树脂混合,40-50℃浸渍3-6h,干燥,最后将改性粗品与碳酸氢钠混合,氮气保护下升温至600-900℃活化60-90min,冷却至室温,沸水煮洗、干燥,制得活性炭,但该方法采用的有机溶剂且制备方法复杂。
目前工业中已有大量活性炭应用于催化剂,当前研究的重点是提高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多级孔结构、导电性以及表面活性位点。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方法,拓展其在催化剂中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将干果壳碳化后再与碱混合进行活化,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高,且制备工艺简单;以所述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载体制得的催化剂,能够负载较多的活性组分,催化活性高,能够较好的应用在工业催化和污水处理等技术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干果壳在保护气氛中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物;
(2)步骤(1)所述碳化物与碱混合研磨后进行活化,活化后依次经洗涤和干燥,得到干果壳活性炭。
本发明提供的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以废弃的干果壳为原料,来源丰富;通过将干果壳碳化形成碳化物后再将碳化物与碱混合进行活化,其中,采用碱活化能够使仅具有大孔的碳化物形成丰富的介孔和微孔结构,制得含介孔或微孔的活性炭,所述活性炭比表面积高,具有高吸附量且活性位点丰富,同时具备性能稳定等优势。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中不加入有机物。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无需添加粘结剂等有机物质,仅需加入碱活化即可制得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更佳环保。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干果壳为腰果壳。
本发明的干果壳优选为腰果壳,相比于诸如核桃壳、板栗壳、榛子壳、松子壳、杏壳、花生壳等其他干果壳而言,腰果壳具有硬度合适易粉碎、有效炭含量高以及农业废物易收集的特点,更有利于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活性炭。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碳化的碳化温度为300~600℃,例如可以是300℃、320℃、350℃、360℃、380℃、400℃、420℃、450℃、480℃、500℃、520℃、550℃、580℃或600℃等,优选为400~500℃。
本发明控制碳化温度为300~600℃,有利于干果壳在此温度下形成大孔结构的碳化物。
优选地,所述碳化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为3~10℃·min-1,例如可以是3℃·min-1、3.5℃·min-1、4℃·min-1、4.5℃·min-1、5℃·min-1、5.5℃·min-1、6℃·min-1、6.5℃·min-1、7℃·min-1、7.5℃·min-1、8℃·min-1、8.5℃·min-1、9℃·min-1、9.5℃·min-1或10℃·min-1等,优选为5~8℃·min-1
优选地,所述碳化在碳化温度下保温2~8h,例如可以是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7.5h或8h等,优选为3~7h。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保护气氛为氮气。
优选地,所述碳化的装置为回转式炭化炉。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钾。
优选地,所述碱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0.01~4:1,例如可以是0.01:1、0.1:1、0.2:1、0.5:1、1:1、1.2:1、1.4:1、1.5:1、2:1、2.3:1、2.5:1、2.8:1、3:1、3.2:1、3.4:1、3.5:1、3.8:1或4:1等,优选为1~3:1。
本发明中严格控制碱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0.01~4:1,确保介孔或微孔的形成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碱用量,减少后续洗涤步骤的洗涤液用量。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活化的活化温度为600~1000℃,例如可以是600℃、650℃、700℃、750℃、800℃、810℃、820℃、830℃、840℃、850℃、880℃、900℃、920℃、950℃、970℃、980℃或1000℃等,优选为900~950℃。
本发明中所述活化温度控制在600~1000℃,在该温度下碱作为活化剂与碳化物发生相互作用,对碳化物的结构进行改进,形成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活化过程中升温的速率为3~10℃·min-1,例如可以是3℃·min-1、3.5℃·min-1、4℃·min-1、4.5℃·min-1、5℃·min-1、5.5℃·min-1、6℃·min-1、6.5℃·min-1、7℃·min-1、7.5℃·min-1、8℃·min-1、8.5℃·min-1、9℃·min-1、9.5℃·min-1或10℃·min-1等,优选为4~9℃·min-1
优选地,所述活化在活化温度中保温0.5~3h,例如可以是0.5h、0.6h、0.7h、0.8h、1h、1.2h、1.3h、1.4h、1.5h、1.8h、2h、2.2h、2.3h、2.5h、2.8h或3h等,优选为1.2~2.5h。
本发明需要严格控制保温时间,确保多孔结构的形成。
优选地,所述活化在保护气氛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保护气氛为氮气气氛。
优选地,所述活化的装置为活性炭碱活化炉。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碳化过程中收集干果壳焦油。
本发明在碳化过程中还能够收集干果壳产生的焦油作为副产品,提升整个工艺的经济价值。
优选地,所述干果壳焦油经提纯,得到焦油副产品。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洗涤包括水洗涤。
优选地,所述洗涤包括:将活化后产物洗涤至中性。
优选地,所述洗涤液包括水。
优选地,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所述干果壳依次经粉碎、成型和干燥,得到前驱体,再将所述前驱体进行碳化。
本发明先将干果壳粉碎成型后再进行碳化和活化啊,制得活性炭比表面积高且活性位点丰富。
优选地,所述粉碎后物料的物料的粒径为35~250μm,例如可以是35μm、40μm、42μm、45μm、50μm、52μm、55μm、58μm、60μm、62μm、65μm、70μm、72μm、75μm、80μm、90μm、100μm、120μm、150μm、200μm或220μm、250μm等。
优选地,所述成型为压缩成型。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干果壳依次经粉碎至平均粒径为35~250μm、压缩成型和干燥,得到前驱体;
(2’)在回转式炭化炉中步骤(1’)所述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中,以3~10℃·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300~600℃,保温2~8h,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物;
(3’)步骤(2’)所述碳化物与碱混合研磨后,在活性炭碱活化炉中,氮气气氛下以3~10℃·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600~1000℃,保温0.5~3h,进行活化,所述碱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0.01~4:1,活化后洗涤至中性,并干燥,得到干果壳活性炭。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炭,所述活性炭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炭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吸附量、活性位点丰富、性能稳定等性能。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427.9~1486.6m2/g,例如可以是427.9m2/g、429m2/g、430m2/g、450m2/g、500m2/g、580m2/g、600m2/g、620m2/g、700m2/g、800m2/g、850m2/g、900m2/g、950m2/g、1000m2/g、1100m2/g、1200m2/g、1300m2/g、1400m2/g、1450m2/g、1480m2/g或1486.6m2/g等。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催化剂,所述催化剂采用第二方面所述的活性炭作催化剂载体。
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炭能够作为催化剂载体用于催化剂领域,具体的可用于工业催化或污水处理等领域。
以干果壳活性炭基二氧化钛为例,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干果壳活性炭和纳米二氧化钛在水中充分分散,使得二氧化钛在腰果壳活性炭表面充分吸附、并组装,过滤即可得到干果壳活性炭基二氧化钛。
所述干果壳活性炭基二氧化钛用于水体中的烃类、卤代烃、羧酸、表面活性剂、染料、含氮有机物或有机磷杀虫剂等能够较快地完全氧化为CO2和H2O等无害物质,达到除毒、脱色和去臭的目的,从而消除水中有机物的污染;同时也可以将干果壳活性炭基二氧化钛用于空气中分解去除氮氧化合物以及含硫化合物;同时,在光降解水制氢中腰果壳活性炭基二氧化钛也能发挥优良的性能。
本发明对所述干燥没有限制,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可用于干燥的方式或设备,例如可以是烘干或鼓风干燥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的原材料为农产品废弃物干果壳,来源丰富且能够废物利用;
(2)本发明提供的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流程较短、操作易控,适于工业化推广使用;
(3)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炭为微介孔活性炭,具有大量微孔和介孔,比表面积高,其比表面积≥427.9m2/g,在较优条件下,所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1400m2/g,高吸附量、活性位点丰富且性能稳定等性能;
(4)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炭的高比表面积,可在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腰果壳碳化物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腰果壳活性炭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腰果壳活性炭的吸脱附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腰果壳活性炭制得的腰果壳活性炭基二氧化钛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一、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腰果壳依次经粉碎至粒径范围为40~150μm、压缩成型和干燥,得到前驱体;
(2’)在回转式炭化炉中步骤(1’)所述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中,以3℃·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300℃,保温8h,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物;
在所述碳化过程中收集干果壳焦油,经提纯后得到焦油副产品;
(3’)步骤(2’)所述碳化物与氢氧化钾混合研磨均匀后,在活性炭氢氧化钾活化炉中,氮气气氛下以5℃·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900℃,保温1.5h,进行活化,所述氢氧化钾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4:1,活化后用水将活性炭洗涤至中性,并干燥,得到腰果壳活性炭。
步骤(2’)中未经活化的腰果壳碳化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如图1所示,图1中显示表面有许多大孔结构,主要是植物的筛管等运输通道的结构,虽然有一些介孔、微孔结构,但是其存在的量是非常少。
步骤(3’)中活化后的腰果壳活性炭的扫描电子显微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与图1中的碳化物相比,活化后的活性炭表面有大量的介孔和微孔结构,表明通过本发明所使用的活化工艺可以制备出较为孔道结构更为丰富的活性炭材料。
利用氮气等温吸附法测量实施例1制得的活性炭,其测得的氮气等温吸附图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活性炭材料的吸脱附曲线符合微孔和介孔组合的微介孔吸脱附曲线,进一步佐证了实施例1中的活性炭材料含有大量的微孔和介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腰果壳依次经粉碎至粒径范围为38~200μm、压缩成型和干燥,得到前驱体;
(2’)在回转式炭化炉中步骤(1’)所述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中,以10℃·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300℃,保温8h,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物;
在所述碳化过程中收集干果壳焦油,经提纯后得到焦油副产品;
(3’)步骤(2’)所述碳化物与氢氧化钾混合研磨均匀后,在活性炭氢氧化钾活化炉中,氮气气氛下以3℃·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800℃,保温3h,进行活化,所述氢氧化钾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0.1:1,活化后用水将活性炭洗涤至中性,并干燥,得到腰果壳活性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腰果壳依次经粉碎至粒径范围为35~250μm、压缩成型和干燥,得到前驱体;
(2’)在回转式炭化炉中步骤(1’)所述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中,以3℃·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600℃,保温2h,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物;
在所述碳化过程中收集干果壳焦油,经提纯后得到焦油副产品;
(3’)步骤(2’)所述碳化物与氢氧化钾混合研磨均匀后,在活性炭氢氧化钾活化炉中,氮气气氛下以8℃·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1000℃,保温0.5h,进行活化,所述氢氧化钾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2:1,活化后用水将活性炭洗涤至中性,并干燥,得到腰果壳活性炭。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腰果壳依次经粉碎至粒径范围为60~180μm、压缩成型和干燥,得到前驱体;
(2’)在回转式炭化炉中步骤(1’)所述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中,以10℃·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500℃,保温4h,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物;
在所述碳化过程中收集干果壳焦油,经提纯后得到焦油副产品;
(3’)步骤(2’)所述碳化物与氢氧化钾混合研磨均匀后,在活性炭氢氧化钾活化炉中,氮气气氛下以3℃·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800℃,保温0.5h,进行活化,所述氢氧化钾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3:1,活化后用水将活性炭洗涤至中性,并干燥,得到腰果壳活性炭。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腰果壳依次经粉碎至粒径范围为65~160μm、压缩成型和干燥,得到前驱体;
(2’)在回转式炭化炉中步骤(1’)所述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中,以8℃·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400℃,保温6h,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物;
在所述碳化过程中收集干果壳焦油,经提纯后得到焦油副产品;
(3’)步骤(2’)所述碳化物与氢氧化钾混合研磨均匀后,在活性炭氢氧化钾活化炉中,氮气气氛下以5℃·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850℃,保温3h,进行活化,所述氢氧化钾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0.5:1,活化后用水将活性炭洗涤至中性,并干燥,得到腰果壳活性炭。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腰果壳依次经粉碎至粒径范围为55~190μm、压缩成型和干燥,得到前驱体;
(2’)在回转式炭化炉中步骤(1’)所述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中,以10℃·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600℃,保温2h,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物;
在所述碳化过程中收集干果壳焦油,经提纯后得到焦油副产品;
(3’)步骤(2’)所述碳化物与氢氧化钾混合研磨均匀后,在活性炭氢氧化钾活化炉中,氮气气氛下以3℃·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1000℃,保温2h,进行活化,所述氢氧化钾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0.1:1,活化后用水将活性炭洗涤至中性,并干燥,得到腰果壳活性炭。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除步骤(3’)中活化温度为550℃外,其余均与实施1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除步骤(3’)中活化温度为1200℃外,其余均与实施1相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除步骤(1’)中仅将腰果壳进行破碎,破碎至平均粒径为300~400μm外,其余均与实施1相同。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除步骤(1’)中不进行压缩成型外,其余均与实施9相同。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除步骤(3’)中“氢氧化钾”替换为“氢氧化钠”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除步骤(3’)中氢氧化钾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5:1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除步骤(1’)中腰果壳替换为核桃壳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二、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除步骤(3’)中采用蒸汽活化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3’)具体包括:
(3’)步骤(2’)所述碳化物在120℃过热蒸汽中活化1.5h,活化后干燥,得到干果壳活性炭。
三、应用例
本发明中具体实施方案中将腰果壳活性炭用于催化剂载体的性能评价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利用静态吸附实验完成;将10.0mg的腰果壳活性炭和2mg商业化的纳米二氧化钛PT-Ti01在10mL水中充分分散,使得二氧化钛在腰果壳活性炭表面充分吸附、并组装,过滤即可得到腰果壳活性炭基二氧化钛。
本发明以降解染料为例,但不仅仅限于染料:以实施例1制得的活性炭为例,制得腰果壳活性炭基二氧化钛;配置20mg/L的亚甲基蓝,在紫外光灯照射下,利用0.45μm滤膜过滤收集上层清液,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得试液中剩余的亚甲基蓝浓度。
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700nm波长左右的吸收峰越来越低,表明,随着时间的进行,腰果壳活性炭基二氧化钛对溶液中的亚甲基蓝具有降解作用,能够达到脱色的目的。
四、测试及结果
测试方法:利用氮气等温吸附法测量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比表面积(cm<sup>2</sup>/g)
实施例1 1486.6
实施例2 427.9
实施例3 1242.7
实施例4 1305.3
实施例5 1071.2
实施例6 706.9
实施例7 1089.6
实施例8 1228.7
实施例9 1327.4
实施例10 1393.8
实施例11 1274.2
实施例12 1388.9
实施例13 1193.6
对比例1 693.7
从表1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综合实施例1~13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干果壳碳化后再与碱混合进行活化,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高,且制备工艺简单,能够制得比表面积在427.9-1486.6m2/g之间的活性炭材料,相比现有的碳源及制备方法,能够制得比表面积更大的活性炭;
(2)综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7~8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活化温度为900℃,相较于实施例7和实施例8中活化温度分别为550℃和1200℃而言,实施例1中制得的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486.6m2/g,而实施例7和实施例8中比表面积分别为1089.6m2/g和1228.7m2/g,由此表明,本发明优选将活化温度控制在特定范围内,提高了最终制得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3)综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9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破碎后颗粒的粒径范围为40~150μm,相较于实施例9中破碎后颗粒的粒径范围为200~400μm而言,实施例1中制得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比实施例9中制得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由此表明,本发明通过将破碎后的干果壳控制在特定粒径范围内,提高了最终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4)综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10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将破碎后颗粒压缩成型后再进行碳化和活化,相较于实施例10中不进行压缩成型,直接碳化而言,实施例1中制得的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486.6m2/g,而实施例10中的比表面积仅为1393.8m2/g,由此表明,本发明通过采用压缩成型,提高了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
(5)综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11~12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采用氢氧化钾进行活化,并控制氢氧化钾与碳化物的比例为4:1,相较于实施例11采用氢氧化钠进行活化,实施例12中将比例调节至5:1而言,实施例1中值得的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均比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大,由此表明,本发明通过优选氢氧化钾作为活性剂并将活性剂与碳化物的比例控制在特定范围,提高了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
(6)综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13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采用腰果壳作为碳源,相较于实施例13采用核桃壳作为碳源而言,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实施例1中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486.6m2/g,而实施例13中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仅为1193.6m2/g,由此表明,本发明通过采用腰果壳作为碳源,能够进一步提高最终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干果壳碳化后再与碱混合进行活化,能够制得比表面积≥427.9m2/g的活性炭材料,在较优条件下,能够制得比表面积≥1400m2/g的活性炭材料,且制备工艺简单,作为催化剂载体时能够负载较多的活性组分,催化活性高,能够较好地应用在工业催化和污水处理等技术领域。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结构特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干果壳在保护气氛中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物;
(2)步骤(1)所述碳化物与碱混合研磨后进行活化,活化后依次经洗涤和干燥,得到干果壳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干果壳为腰果壳;
优选地,所述碳化的碳化温度为300~600℃;
优选地,所述碳化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为3~10℃·min-1
优选地,所述碳化在碳化温度下保温2~8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保护气氛为氮气;
优选地,所述碳化的装置为回转式炭化炉。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钾;
优选地,所述碱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0.01~4:1;
优选地,所述活化的活化温度为600~1000℃;
优选地,所述活化过程中升温的速率为3~10℃·min-1
优选地,所述活化在活化温度中保温0.5~3h;
优选地,所述活化在保护气氛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保护气氛为氮气气氛;
优选地,所述活化的装置为活性炭碱活化炉。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碳化过程中收集干果壳焦油;
优选地,所述干果壳焦油经提纯,得到焦油副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洗涤包括水洗涤;
优选地,所述洗涤包括:将活化后产物洗涤至中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所述干果壳依次经粉碎、成型和干燥,得到前驱体,再将所述前驱体进行碳化;
优选地,所述粉碎后物料的物料的粒径为35~250μm;
优选地,所述成型为压缩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干果壳依次经粉碎至平均粒径为35~250μm、压缩成型和干燥,得到前驱体;
(2’)在回转式炭化炉中步骤(1’)所述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中,以3~10℃·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300~600℃,保温2~8h,进行碳化,得到碳化物;
(3’)步骤(2’)所述碳化物与碱混合研磨后,在活性炭碱活化炉中,氮气气氛下以3~10℃·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600~1000℃,保温0.5~3h,进行活化,所述碱与碳化物的质量比为0.01~4:1,活化后洗涤至中性,并干燥,得到干果壳活性炭。
9.一种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制得;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427.9~1486.6m2/g。
10.一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性炭作催化剂载体。
CN202011562514.8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活性炭和催化剂 Pending CN112645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2514.8A CN112645326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活性炭和催化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2514.8A CN112645326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活性炭和催化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5326A true CN112645326A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64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2514.8A Pending CN112645326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活性炭和催化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5326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7601A (zh) * 2019-12-09 2020-03-31 天津大学 核桃壳基活性炭、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7601A (zh) * 2019-12-09 2020-03-31 天津大学 核桃壳基活性炭、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akraborty et al. Recent advancement of biomass-derived porous carbon based material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pplications
CN111318254B (zh) 一种高效再生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Reddy et al. A comparis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carbons by CO2 and H3PO4 activation from date palm pits
CN110813240B (zh) 一种超高性能生物质基香蕉皮导向活性炭VOCs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809834A (zh) 一种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生物质活性炭的方法
CN110935280B (zh) 氮掺杂介孔竹基生物炭及其应用
CN112121766B (zh) 一种苎麻纤维基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34175A (zh) 一种碱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去除污水中新兴污染物的应用
CN101177266A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115629A (zh) 一种基于废弃烟杆的高比表面积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943200A (zh) 一种烟梗多孔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KR101931088B1 (ko) 바이오매스를 이용한 활성탄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터 제조방법
JP2011121785A (ja) 活性炭化物
Ahmad et al.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from Raw Date Palm Fronds by ZnCl 2 Activation.
CN113952928A (zh) 一种碳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7710A (zh) 一种豆渣基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062126A (zh) 一种利用芒果皮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的方法及应用
CN112028071B (zh) 一种废弃芒果核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2544B (zh) 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45326A (zh) 一种干果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活性炭和催化剂
CN114747598A (zh) 一种改性除湿除螨杀菌球形颗粒活性炭
CN115849374A (zh) 以稻壳为原料制备超大孔容泡沫状介孔-大孔等级孔炭材料的方法
Anjum et al. Impact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on BTEX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a review
CN114426275A (zh) 一种利用中药渣制备超级活性炭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8298535B (zh) 一种铜藻中孔活性炭的连续化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