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5054A - 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5054A
CN112615054A CN202011511210.9A CN202011511210A CN112615054A CN 112615054 A CN112615054 A CN 112615054A CN 202011511210 A CN202011511210 A CN 202011511210A CN 112615054 A CN112615054 A CN 112615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e
carbonate
additive
lithium
alk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12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5054B (zh
Inventor
洪广宁
周立
李闯
盛寿日
马美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112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50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5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5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5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5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7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25Organic electroly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的组成包括具有如下结构特征的化合物。该电解液添加剂能够在电极活性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薄且均匀的钝化保护膜,有效地改善高电压电池中电解液在高温储存下的易产气问题,提高高电压电池的存储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为应对大型储能领域、电动汽车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猛发展,开发高效、安全、高体积和能量密度的新型电池势在必行,尤其是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所有已商业化储能器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200Wh/kg)、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自放电效率低和较好的安全性能而备受关注。
近年来,为应对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锂电池相关材料也向着更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发展,锂电池充电电压在不断提高,而随着充电电压提高,电极材料稳定性变差,材料表面氧化性增强,导致相较于常压材料,高电压电池性能很难满足性能要求。目前,高电压电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a)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减;b)高温存储易产气;c)电池DCR值大;d)高电压下电解液分解。
为了上述问题,传统的方式为在电解液中加入功能性添加剂,功能性添加剂在高温条件下率先在负极或正极界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组分,可以隔绝电解液与电极在高温下进一步接触发生分解,从而改善电池的产气等问题,并提高电池循环寿命等多项性能。
类似的含有功能性添加剂的电解液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锂二次电池的在高电压下的产气和循环寿命等性能,如,有研究涉及数种含有不饱和键的环状磷酸酯化合物的电解液,可以抑制电池产气、提升高镍三元电池的高温储存性能,并提升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但截至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的相关性能仍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仍需不断研发含有新型添加剂的电解液来不断提高电池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解液添加剂。该电解液添加剂能够在电极活性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薄且均匀的钝化保护膜,有效地改善高电压电池中电解液在高温储存下的易产气问题,提高高电压电池的存储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一种电解液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具有如下结构特征的化合物或其碱金属盐: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021
其中,
Y分别独立地选自O或N;X分别独立地选自-H、C1~C3烷基或不存在;n分别独立选自0或1;
R1选自:C2~C6亚烷基或C6~C12亚芳基;
R2选自:C2~C6烷基、C6~C13芳基、C2~C6烷氧基、或C1~C8烷基硅氧基;
R1、R2各自独立地被至少一个R0取代或未取代,R0选自:-H、卤素基或C1~C3烷基。R1、R2各自独立地被至少一个R0取代或未取代,R0选自:-H、卤素基或C1~C3烷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或式(2)所示结构特征: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03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R1选自C2~C3亚烷基或C6~C8亚芳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R2选自C2~C3烷氧基或C1~C3烷基硅氧基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解液,包括非水溶剂、锂盐以及如上所述电解液添加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中,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1~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还包括第二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二氟磷酸锂、二氟草酸锂、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1,3-丙烷磺酸内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甲烷二磺酸亚甲酯、硫酸乙烯酯、三烯丙基磷酸酯、三丙炔基磷酸酯、三(三甲基硅烷)磷酸酯、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和含有碳碳不饱和双键的环状碳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非水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亚乙烯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亚硫酸乙烯酯、亚硫酸丙烯酯、亚硫酸二甲酯、亚硫酸二乙酯、二甲亚砜、环丁砜和二甲基砜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以及如上所述的电解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添加剂进行化学结构设计,采用环状含磷化合物,能够与电极的活性材料更为快速的反应钝化形成致密的保护膜,应用于电解液时,能够有效地改善高电压电池中电解液在高温储存下的易产气问题,提高高电压电池的存储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同时,该添加剂能够适配多种电极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术语“烷基”是指包含伯(正)碳原子、或仲碳原子、或叔碳原子、或季碳原子、或其组合的饱和烃。包含该术语的短语,例如,“C1~C3烷基”是指包含1~3个碳原子的烷基,每次出现时,可以互相独立地为C1烷基、C2烷基、C3烷基。合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Me、-CH3)、乙基(Et、-CH2CH3)、1-丙基(n-Pr、n-丙基、-CH2CH2CH3)、2-丙基(i-Pr、i-丙基、-CH(CH3)2)。
“亚烷基”是指在烷基的基础上除去一个氢原子衍生形成具有两个单价基团中心的烃基,其可以是饱和的支链烷基或饱和的直链烷基。例如,“C2~C6亚烷基”是指烷基部分包含2~6个碳原子,每次出现时,可以互相独立地为C2亚烷基、C3亚烷基、C4亚烷基、C5亚烷基、C6亚烷基。合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亚甲基(-CH2-)、1,1-乙基(-CH(CH3)-)、1,2-乙基(-CH2CH2-)、1,1-丙基(-CH(CH2CH3)-)、1,2-丙基(-CH2CH(CH3)-)、1,3-丙基(-CH2CH2CH2-)和1,4-丁基(-CH2CH2CH2CH2-)。
“芳基”是指在芳香环化合物的基础上除去一个氢原子衍生的芳族烃基,可以为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或多环芳基,对于多环的环种,至少一个是芳族环系。例如,“C6~C26芳基”是指包含6~26个碳原子的芳基,每次出现时,可以互相独立地为C6芳基、C10芳基、C14芳基、C18芳基、C20芳基。合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苯、联苯、萘、蒽、菲、二萘嵌苯、三亚苯及其衍生物。
“亚芳基”是指在芳基的基础上除去一个氢原子衍生形成具有两个单价基团中心的芳基。
“烷氧基”是指具有-O-烷基的基团,即如上所定义的烷基经由氧原子连接至母核结构。包含该术语的短语,例如,“C2~C12烷氧基”是指烷基部分包含2~12个碳原子,每次出现时,可以互相独立地为C4烷氧基、C5烷氧基、C6烷氧基、C7烷氧基、C8烷氧基、C9烷氧基。合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氧基(-O-CH3或-OMe)、乙氧基(-O-CH2CH3或-OEt)和叔丁氧基(-O-C(CH3)3或-OtBu)。
“烷基硅氧基基”是指具有-O-Si-烷基的基团,即如上所定义的烷基经由-O-Si基团连接至母核结构,其中烷基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以上。包含该术语的短语,例如,“C1~C12烷基硅氧基基”是指烷基部分包含1~12个碳原子,每次出现时,可以互相独立地为C1烷基硅氧基基、C2烷基硅氧基基、C3烷基硅氧基基、C4烷基硅氧基基。合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三甲基硅氧基、三乙基硅氧基、三丙基硅氧基、三丁基硅氧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解液添加剂,其组成包括具有如下结构特征的化合物或其碱金属盐: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061
其中,
Y分别独立地选自O或N;X分别独立地选自-H、C1~C3烷基或不存在;n分别独立地选自0或1;
R1选自:C2~C6亚烷基或C6~C12亚芳基;
R2选自:C2~C6烷基、C6~C13芳基、C2~C6烷氧基、或C1~C8烷基硅氧基;
R1、R2各自独立地被至少一个R0取代或未取代,R0选自:-H、卤素基或C1~C3烷基。R1、R2各自独立地被至少一个R0取代或未取代,R0选自:-H、卤素基或C1~C3烷基。
可以理解地,所述“碱金属盐”是指化合物可以进一步与碱金属离子成盐。作为优选地,碱金属离子为锂离子或钠离子。
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或式(2)所示结构特征: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062
进一步地,R1选自C2~C3亚烷基或C6~C8亚芳基。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R1选自亚乙基。在另外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R1选自亚苯基。
进一步地,R2选自C2~C3烷氧基或C1~C3烷基硅氧基基。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R2选自乙氧基。在另外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R2选自三甲基硅氧基。
进一步地,R0选自-H、-F或-Cl。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R0选自-F。更为具体地,R2选自乙氧基时,R2与R0组合形成-O-CH2-CF3;R2选自三甲基硅氧基时,R0选自-H。
进一步地,R1未被R0取代。
进一步地,X为甲基。
具体地,所述化合物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一种: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071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解液,包括非水溶剂、锂盐以及如上所述电解液添加剂。可以理解地,所述电解液为非水电解液。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中,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1~10%。具体地,所述电解液中,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数值:0.01%、0.05%、0.08%、0.1%、0.12%、0.15%、0.2%、0.25%、0.3%、0.4%、0.5%、0.6%、0.7%、0.8%、1%、1.2%、1.5%、2%、5%、8%、10%。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还包括第二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二氟磷酸锂、二氟草酸锂、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1,3-丙烷磺酸内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甲烷二磺酸亚甲酯、硫酸乙烯酯、三烯丙基磷酸酯、三丙炔基磷酸酯、三(三甲基硅烷)磷酸酯、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和含有碳碳不饱和双键的环状碳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含有碳碳不饱和双键的环状碳酸酯化合物可以选自: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
具体地,所述第二添加剂为碳酸亚乙烯酯和1,3-丙烷磺酸内酯。更为具体地,所述碳酸亚乙烯酯和1,3-丙烷磺酸内酯的质量比为1:1.5~2.5。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中,所述第二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1~20%。具体地,所述电解液中,所述第二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数值:0.01%、0.05%、0.1%、0.5%、1%、1.5%、2%、2.5%、3%、3.5%、5%、10%、15%、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非水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亚乙烯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亚硫酸乙烯酯、亚硫酸丙烯酯、亚硫酸二甲酯、亚硫酸二乙酯、二甲亚砜、环丁砜和二甲基砜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非水溶剂可以为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的组合,质量比例可以为1:1~3:1~3;或环状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和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甲酯(DMC)的组合,质量比例可以为1:1~3:1~3。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中,所述非水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67~91%。具体地,所述电解液中,所述非水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数值:67%、70%、75%、78%、79%、80%、81.5%、82%、83%、85%、88%、91%。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和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中,所述锂盐的质量百分比为8~18%。具体地,所述电解液中,所述锂盐的质量百分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数值:8%、10%、11%、12.5%、13%、14%、16%、18%。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以及如上所述的电解液。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的活性物质选自钴酸锂、锰酸锂、磷酸亚铁锂、镍钴锰酸铝、富锂锰基固溶体和高镍三元材料LiNi1-m-n-pComMnnAlpO2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m≤1,0≤n≤1,0≤p≤1且0≤m+n+p≤1。
如下为具体的实施例,如无特别说明,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均为市售获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制备过程如下:
(1)锂二次电池的正极片的制备
将正极活性材料镍钴锰酸锂(LiNi0.6Co0.2Mn0.2O2)、导电剂Super-P、粘接剂PVDF按质量比96:2.0:2.0溶于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中混合均匀制成正极浆料,之后将正极浆料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铝箔上,涂布量为0.018g/cm2,随后在85℃下烘干后进行冷压、切边、裁片、分条,之后在85℃真空条件下干燥4h,焊接极耳,制成满足要求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片。
(2)锂二次电池的负极片的制备
将负极活性材料石墨、导电剂Super-P、增稠剂CMC、粘接剂SBR按质量比96.5:1.0:1.0:1.5溶于溶剂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制成负极浆料,之后将负极浆料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铜箔上,涂布量为0.0089g/cm2,随后在85℃下烘干后进行冷压、切边、裁片、分条,之后在110℃真空条件下干燥4h,焊接极耳,制成满足要求的锂二次电池的负极片。
(3)化合物1-1的制备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091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101
在冰浴下,在1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150g二氯甲烷,6.2g乙二醇,开搅拌并氮气鼓泡至釜内氮气氛。控制釜内温度0~5℃,滴加13g三氯硫磷,滴加完毕后,保持低温及氮气鼓泡4小时,反应结束,鼓泡尾气用2mol/L NaOH溶液吸收。将反应后的原液室温减压蒸馏脱去溶剂后升温至100℃减压蒸馏除去杂质,产物用3*60g乙醚洗涤后,室温减压脱去洗涤溶剂后得化合物A纯品。
在冰浴下,在1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200g二氧六环,20g三氟乙醇,20.3g三乙胺,开搅拌并氮气鼓泡至釜内氮气氛。控制釜内温度0~5℃,滴加35.8g化合物A纯品,滴加完毕后,保持低温及氮气氛反应7小时后结束,釜内尾气用2mol/LNaOH溶液吸收。将反应后原液过滤除去不溶物,室温减压蒸馏脱去溶剂产物用3*50g二氧六环洗涤后升温至100℃减压蒸馏除去杂质,冷却后得化合物1-1纯品。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102
(4)锂二次电池的电解液的制备
锂二次电池的电解液以占电解液总质量12.5%的六氟磷酸锂为锂盐,以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的混合物为非水有机溶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81.5%,其中以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的质量比为1:2:2。此外,锂二次电解液中还含有添加剂,添加剂为占锂二次电池电解液总质量0.5%的具有上述结构化合物(1-1)。第二添加剂为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酸内酯,分别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0%、2.0%。
(5)锂二次电池的制备
将根据前述工艺制备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离膜经过卷绕工艺制作成厚度为8mm、宽度为60mm、长度为130mm的电芯,并在75℃下真空烘烤10h、注入电解液、静置24h,之后用0.1C(160mA)的恒定电流充电至4.2V,然后以4.2V恒压充电至电流下降到0.05C(80mA),然后以0.1C(160mA)的恒定电流放电至3.0V,重复2次充放电,最后以0.1C(160mA)的恒定电流充电至3.8V,完成锂二次电池的制备。
实施例2~4
本实施例提供三种锂二次电池,其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化合物(1-1)占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总质量依次为0.1%、0.3%、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非水溶剂替换为环状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和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甲酯(DMC)按质量比FEC:EC:DMC=1:2:2混合的混合溶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添加剂替换为化合物(2-1)。
化合物(2-1)的制备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111
在冰浴下,在1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210g四氢呋喃,13.7gN,N’-二甲基苯二胺,开搅拌并氮气鼓泡至釜内氮气氛。控制釜内温度0~5℃,滴加13g三氯硫磷,滴加完毕后,保持低温及氮气鼓泡11小时,反应结束,鼓泡尾气用2mol/LNaOH溶液吸收。将反应后的原液室温减压蒸馏脱去溶剂后升温至180℃减压蒸馏除去杂质,产物用3*50g甲苯洗涤后,室温减压脱去洗涤溶剂后得化合物A纯品。
在冰浴下,在1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200g二氧六环,20g三氟乙醇,20.3g三乙胺,开搅拌并氮气鼓泡至釜内氮气氛。控制釜内温度0~5℃,滴加52.1g化合物B纯品,滴加完毕后,保持低温及氮气氛反应7小时后结束,釜内尾气用2mol/LNaOH溶液吸收。将反应后原液过滤除去不溶物,室温减压蒸馏脱去溶剂产物用3*50g二氧六环洗涤后再用3*50g甲苯洗涤,洗涤后升温至100℃减压蒸馏除去杂质,冷却后得化合物2-1纯品。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121
实施例7~9
本实施例提供三种锂二次电池,其制备过程同实施例6,主要区别在于:化合物(2-1)占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总质量依次为0.1%、0.3%、1%。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添加剂替换为化合物(3-1)。
化合物(3-1)的制备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131
在冰浴下,在1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210g四氢呋喃,11g苯二酚,开搅拌并氮气鼓泡至釜内氮气氛。控制釜内温度0~5℃,滴加13g三氯硫磷,滴加完毕后,保持低温及氮气鼓泡6小时,反应结束,鼓泡尾气用2mol/L NaOH溶液吸收。将反应后的原液室温减压蒸馏脱去溶剂后升温至180℃减压蒸馏除去杂质,产物用3*50g甲苯洗涤后,室温减压脱去洗涤溶剂后得化合物C纯品。
在冰浴下,在1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200g二氯甲烷,18g三甲基硅醇,20.3g三乙胺,开搅拌并氮气鼓泡至釜内氮气氛。控制釜内温度0~5℃,滴加50.3g化合物A纯品,滴加完毕后,保持低温及氮气氛反应7小时后结束,釜内尾气用2mol/LNaOH溶液吸收。将反应后原液过滤除去不溶物,室温减压蒸馏脱去溶剂产物用3*50g二氧六环洗涤后再用3*50g甲苯洗涤,洗涤后升温至100℃减压蒸馏除去杂质,冷却后得化合物3-1纯品。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132
实施例11~13
本实施例提供三种锂二次电池,其制备过程同实施例6,主要区别在于:化合物(3-1)占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总质量依次为0.1%、0.3%、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未采用所述添加剂,即化合物(1-1)。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添加剂替换为化合物(1-3),即DTD,购自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141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添加剂替换为TMSP,购自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142
对如上实施例和对比例制作的锂二次电池进行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如下:
高温存储测试:把电池以1C的充放电倍率循环3次后,在满电状态下高温60℃存储7天后进行放电测试,所得放电容量除以第一次循环的放电容量即得高温存储后的容量保持率。高温存储后电池膨胀率计算方式为下式:
Figure BDA0002846462270000143
其中,T为高温存储后的电池厚度,T0为高温存储前的电池厚度。
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60℃/7d存储的容量保持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实验测试结果
60℃/7d电池膨胀率/% 60℃/14d电池膨胀率/%
实施例1 7.8 12.1
实施例2 13.8 20.8
实施例3 12.1 17.7
实施例4 8.2 11.9
实施例5 15.6 30.3
实施例6 1.7 8.1
实施例7 7.7 12.7
实施例8 8.1 12.5
实施例9 5.8 8.1
实施例10 6.4 11.1
实施例11 6.9 15.5
实施例12 6.7 15.6
实施例13 5.1 10.8
对比例1 21.8 40.3
对比例2 14.9 35.1
对比例3 9.7 34.3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与采用现有的磷酸酯类添加剂或硫酸酯类添加剂相比较,本发明所述电解液添加剂能显著减少高温搁置后电池的膨胀(产气)。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解液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具有如下结构特征的化合物或其碱金属盐:
Figure FDA0002846462260000011
其中,
Y分别独立地选自O或N;X分别独立地选自-H、C1~C3烷基或不存在;n分别独立地选自0或1;
R1选自:C2~C6亚烷基或C6~C12亚芳基;
R2选自:C2~C6烷基、C6~C13芳基、C2~C6烷氧基、或C1~C8烷基硅氧基;
R1、R2各自独立地被至少一个R0取代或未取代,R0选自:-H、卤素基或C1~C3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或式(2)所示结构特征:
Figure FDA0002846462260000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添加剂,其特征在于,R1选自C2~C3亚烷基或C6~C8亚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添加剂,其特征在于,R2选自C2~C3烷氧基或C1~C3烷基硅氧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添加剂,其特征在于,R0选自-H、-F或-Cl。
6.一种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非水溶剂、锂盐以及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电解液添加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1~10%。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还包括第二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二氟磷酸锂、二氟草酸锂、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1,3-丙烷磺酸内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甲烷二磺酸亚甲酯、硫酸乙烯酯、三烯丙基磷酸酯、三丙炔基磷酸酯、三(三甲基硅烷)磷酸酯、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和含有碳碳不饱和双键的环状碳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亚乙烯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亚硫酸乙烯酯、亚硫酸丙烯酯、亚硫酸二甲酯、亚硫酸二乙酯、二甲亚砜、环丁砜和二甲基砜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负极、隔膜以及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
CN202011511210.9A 2020-12-18 2020-12-18 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Active CN112615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1210.9A CN112615054B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1210.9A CN112615054B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5054A true CN112615054A (zh) 2021-04-06
CN112615054B CN112615054B (zh) 2022-05-27

Family

ID=75243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1210.9A Active CN112615054B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50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3669A (zh) * 2021-04-09 2021-07-13 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电解液添加剂和含有该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693A (zh) * 2007-07-25 2010-08-18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高电压电解质
JP2014179247A (ja) * 2013-03-15 2014-09-25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蓄電装置
CN105098245A (zh) * 2015-08-14 2015-11-25 东莞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代碳酸乙烯酯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8365265A (zh) * 2018-05-15 2018-08-03 中山弘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0563764A (zh) * 2019-09-10 2019-12-13 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52406A (zh) * 2019-10-28 2020-02-04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11217855A (zh) * 2020-01-22 2020-06-02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五元环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693A (zh) * 2007-07-25 2010-08-18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高电压电解质
JP2014179247A (ja) * 2013-03-15 2014-09-25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蓄電装置
CN105098245A (zh) * 2015-08-14 2015-11-25 东莞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代碳酸乙烯酯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8365265A (zh) * 2018-05-15 2018-08-03 中山弘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0563764A (zh) * 2019-09-10 2019-12-13 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52406A (zh) * 2019-10-28 2020-02-04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11217855A (zh) * 2020-01-22 2020-06-02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五元环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ONALD B. DENNEY ET AL: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STUDIES OF A NUMBER OF HETEROCYCLIC PHOSPHORANES", 《 PHOSPHORUS AND SULFUR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3669A (zh) * 2021-04-09 2021-07-13 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电解液添加剂和含有该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3113669B (zh) * 2021-04-09 2022-05-17 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电解液添加剂和含有该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5054B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8119B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非水电解液
CN108987808B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0600802A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1799511B (zh) 一种锂电池用阻燃添加剂、制备方法及电解液、锂电池
CN108987802B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
CN111244549B (zh) 一种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1039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及包括该电极的锂离子电池
WO2023092885A1 (zh) 一种基于咪唑结构基团的异氰酸酯类的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2615054B (zh) 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8808065B (zh) 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CN109004274B (zh) 电解液及二次电池
CN110627742B (zh) 一种含有至少一种环状配体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纯化方法
CN112615056A (zh) 一种用于制备电解液的添加剂组合物、及包含添加剂组合物的电解液、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1138489A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包含该添加剂的电解液
CN111952667B (zh) 一种电解液添加剂和含有该添加剂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5642256A (zh) 一种有机正极添加剂及锂离子电池
CN113416178B (zh) 一种锂电池添加剂胺基硫酸乙烯酯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1668549B (zh) 用于电解液的添加剂、电解液和电池材料
CN115360427A (zh) 一种高性能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10635166A (zh) 电解液、含有该电解液的电池和电动车辆
CN112310341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及包括该电极的锂离子电池
CN112615053B (zh) 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4507257A (zh) 一种氟代环状含磷分子及其应用
CN114079084B (zh) 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1063932A (zh) 电解液及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