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6322A -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6322A
CN112596322A CN201911336001.2A CN201911336001A CN112596322A CN 112596322 A CN112596322 A CN 112596322A CN 201911336001 A CN201911336001 A CN 201911336001A CN 112596322 A CN112596322 A CN 112596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odule
single component
optical axis
annular concave
valley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360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正峰
张临安
周明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Dig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Dig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Dig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Digit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96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6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ghost im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相机模块包含一单一部件、一光学透镜组、一固定件以及一驱动件。单一部件由一镜头载体以及一镜筒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单一部件具有一物侧开孔。光学透镜组设置于容置空间中。固定件用以容纳单一部件。驱动件用以驱动单一部件,使单一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其中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以及至少一线圈,磁石与线圈其中一者设置于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单一部件包含一反斜结构,其位于物侧开孔的像侧并且环绕光轴。借此,能够有效防止杂散光的产生,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Description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相机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相机模块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相机模块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相机模块除了在光学设计上的品质提升外,在制造组装精密度也需提升。
发明内容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通过反斜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杂散光的产生,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一单一部件、一光学透镜组、一固定件以及一驱动件。单一部件由一镜头载体以及一镜筒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单一部件具有一物侧开孔,物侧开孔为单一部件的最小开孔。光学透镜组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固定件用以容纳单一部件,其中固定件包含一基座以及一壳体,壳体具有一通孔并且与基座连接。驱动件用以驱动单一部件,使单一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其中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以及至少一线圈,磁石与线圈其中一者设置于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单一部件包含一反斜结构,其位于物侧开孔的像侧并且环绕光轴。反斜结构包含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环状凹形结构沿物侧开孔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环状凹形结构通过光轴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以及二凹形终端,二凹形终端分别设置在谷点的物侧与像侧,谷点位于环状凹形结构最远离光轴的位置。物侧开孔与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型结构相互邻接,且环状凹形结构中各二相邻的环状凹形结构相互邻接。物侧开孔的孔径为ψ,单一部件于光轴上的总长度为Z,其满足下列条件:0.30<ψ/Z<0.80。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反斜结构为一体成型形成于单一部件。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驱动件使单一部件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平行光轴的方向移动。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可还包含另一驱动件,所述另一驱动件使单一部件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垂直光轴的方向移动。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单一部件还包含一镶嵌结构,相机模块还包含至少一感应磁石以及至少一位置感测器。感应磁石耦合于单一部件的镶嵌结构,位置感测器对应感应磁石,用以侦测单一部件相对于固定件的移动量。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物侧开孔为相机模块的光圈。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可还包含一透光板,设置于单一部件的物侧,其中单一部件的物侧开孔较壳体的通孔靠近透光板。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单一部件具有一部分穿出通孔,且所述部分具有至少一消降结构。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物侧开孔的孔径为ψ,单一部件于光轴上的总长度为Z,其满足下列条件:0.35<Z/ψ<0.70。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一单一部件、一光学透镜组、一固定件以及一驱动件。单一部件由一镜头载体以及一镜筒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单一部件具有一物侧开孔,物侧开孔为单一部件的最小开孔。光学透镜组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固定件用以容纳单一部件,其中固定件包含一基座以及一壳体,壳体具有一通孔并且与基座连接。驱动件用以驱动单一部件,使单一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其中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以及至少一线圈,磁石与线圈其中一者设置于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单一部件包含一反斜结构,其位于物侧开孔的像侧并且环绕光轴。反斜结构包含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环状凹形结构沿物侧开孔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环状凹形结构通过光轴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以及二凹形终端,凹形终端分别设置在谷点的物侧与像侧,谷点位于环状凹形结构最远离光轴的位置。物侧开孔的孔径为ψ,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的谷点的直径为ψDo,环状凹形结构中最像侧的环状凹形结构的谷点的直径为ψDi,其满足下列条件:0.0%<(ψDi-ψDo)/ψ×100%<30%。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可还包含一遮光片,反斜结构位于遮光片与物侧开孔之间,且遮光片与物侧开孔于光轴上的距离为L,其满足下列条件:0.15mm<L<1.4mm。再者,遮光片具有一中心开孔,遮光片的中心开孔的孔径为ψs,物侧开孔孔径为ψ,其满足下列条件:0.9<ψs/ψ<1.1。另外,遮光片的中心开孔可为相机模块的光圈。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物侧开孔可为相机模块的光圈。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物侧开孔的孔径为ψ,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的谷点的直径为ψDo,环状凹形结构中最像侧的环状凹形结构的谷点的直径为ψDi,其满足下列条件:2.0%<(ψDi-ψDo)/ψ×100%<20%。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反斜结构可为一体成型形成于单一部件。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反斜结构实质上由物侧至像侧逐渐远离光轴。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可还包含一透光板,设置于单一部件的物侧,其中单一部件的物侧开孔较壳体的通孔靠近透光板。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一单一部件、一光学透镜组、一固定件以及一驱动件。单一部件由一镜头载体以及一镜筒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单一部件具有一物侧开孔,物侧开孔为单一部件的最小开孔。光学透镜组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固定件用以容纳单一部件,其中固定件包含一基座以及一壳体,壳体具有一通孔并且与基座连接。驱动件用以驱动单一部件,使单一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其中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以及至少一线圈,磁石与线圈其中一者设置于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单一部件包含一反斜结构,其位于物侧开孔的像侧并且环绕光轴。反斜结构包含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环状凹形结构沿物侧开孔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环状凹形结构通过光轴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以及二凹形终端,二凹形终端分别设置在谷点的物侧与像侧,谷点位于环状凹形结构最远离光轴的位置。各谷点与位于谷点像侧的凹形终端于光轴上的距离为a1,各二凹形终端于光轴上的距离为a2,其满足下列条件:0.05<a1/a2<0.90。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反斜结构为一体成型形成于单一部件。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环状凹形结构的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2≤N≤15。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二凹形终端中,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比靠近物侧的凹形终端远离光轴。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上,谷点离光轴的距离为D,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离光轴的距离为d,并定义一弹性离型率为EDR,其满足下列条件:0.0%<EDR<6.0%,其中EDR=[(D-d)/D]×100%。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中各谷点与位于谷点像侧的凹形终端于光轴上的距离为a1,二凹形终端于光轴上的距离为a2,其满足下列条件:0.10<a1/a2<0.70。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可还包含一透光板,设置于单一部件的物侧,其中单一部件的物侧开孔较壳体的通孔靠近透光板。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相机模块的一成像面。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立体图;
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爆炸图;
图1C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的单一部件、光学透镜组以及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1D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的反斜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E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的反斜结构以及遮光片的立体图;
图1F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
图2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立体图;
图2B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爆炸图;
图2C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的单一部件、光学透镜组以及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2D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的反斜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2E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的反斜结构以及遮光片的立体图;
图2F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
图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中单一部件以及光学透镜组的示意图;
图3B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的反斜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的相机模块中单一部件以及光学透镜组的示意图;
图4B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的反斜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的相机模块中单一部件以及光学透镜组的示意图;
图5B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的反斜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立体图;
图6B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爆炸图;
图6C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的单一部件、光学透镜组以及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6D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的反斜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E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
图7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七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7B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图7C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自拍场景的示意图;以及
图7D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拍摄的影像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相机模块:100、200、600、71
透光板:101、201、601
单一部件:110、210、310、410、510、610
物侧开孔:1101、2101、3101、4101、5101、6101
反斜结构:111、211、311、411、511、611
环状凹形结构:1111、2111、3111、4111、5111、6111
谷点:1111a、2111a、3111a、4111a、5111a、6111a
凹形终端:1111b、2111b、3111b、4111b、5111b、6111b
镶嵌结构:112、412、512
消降结构:213、413
光学透镜组:120、220
第一透镜:121、221、321、421、521、621
第二透镜:122、222、322、422、522、622
第三透镜:123、223、323、423、523、623
第四透镜:124、224、324、424、524、624
第五透镜:125、225、325、425、525、625
第六透镜:426、526
遮光片:126a、126b、126c、226a、226b、226c、326a、326b、326c、326d、427a、427b、427c、427d、527a、527b、527c、527d、527e、527f、626a、626b、626c
间隔环:127a、127b、227a、227b、327a、327b、428a、428b、528a、528b、627a、627b
固定环:128、228、328、429、529、628
中心开孔:1261a、2261a
壳体:131、231、631
通孔:1311、2311、6311
基座:132、232、632
磁石:141、241、641
线圈:142、242、342、442、542、642
支撑框架:151
悬吊线:152
弹簧片:1531、1532、2531、2532、6531、6532
感应磁石:161、461、561
位置感测器:162
电路板:170
电子装置:70
电子感光元件:72
使用者界面:73
成像信号处理元件:74
光学防手震组件:75
感测元件:76
闪光灯模块:77
对焦辅助模块:78
X:光轴
ψ:物侧开孔的孔径
Z:单一部件于光轴上的总长度
ψDo: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的谷点的直径
ψDi:环状凹形结构中最像侧的环状凹形结构的谷点的直径
L:遮光片与物侧开孔于光轴上的距离
ψs:遮光片的中心开孔的孔径
a1:各谷点与位于谷点像侧的凹形终端于光轴上的距离
a2:各二凹形终端于光轴上的距离
D:谷点离光轴的距离
d: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离光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一单一部件、一光学透镜组、一固定件以及一驱动件。单一部件由一镜头载体以及一镜筒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单一部件具有一物侧开孔,物侧开孔为单一部件的最小开孔。光学透镜组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固定件用以容纳单一部件,其中固定件包含一基座以及一壳体,壳体具有一通孔并且与基座连接。驱动件用以驱动单一部件,使单一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其中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以及至少一线圈,磁石与线圈其中一者设置于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单一部件包含一反斜结构,其位于物侧开孔的像侧并且环绕光轴。反斜结构包含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环状凹形结构沿物侧开孔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环状凹形结构通过光轴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以及二凹形终端。二凹形终端分别设置在谷点的物侧与像侧,谷点位于环状凹形结构最远离光轴的位置。单一部件由非传统射出成型的离型技术制成,提供更加立体的结构。再者,反斜结构可有效防止杂散光的产生,搭配驱动件在不同情况皆可得到清晰的成像。另外,单一部件与固定件可由连接件相连,连接件可为弹簧片、悬吊线、球体,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物侧开孔与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型结构相互邻接,且环状凹形结构中各二相邻的环状凹形结构相互邻接。借此,更可有效防止杂散光的产生。
物侧开孔的孔径为ψ,单一部件于光轴上的总长度为Z,其满足下列条件:0.30<ψ/Z<0.80。借此,可将单一部件的成型品质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比例范围。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35<Z/ψ<0.70。借此,可维持单一部件的成型品质及良好的尺寸精度。
物侧开孔的孔径为ψ,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的谷点的直径为ψDo,环状凹形结构中最像侧的环状凹形结构的谷点的直径为ψDi,其满足下列条件:0.0%<(ψDi-ψDo)/ψ×100%<30%。借此,有助于角少大角度非成像光线的反射。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ψDi-ψDo)/ψ×100%<25%。借此,更有效地减少大角度非成像光线进入。再者,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0%<(ψDi-ψDo)/ψ×100%<20%。借此,配置更有效减少大角度非成像光线进入的范围。
各谷点与位于谷点像侧的凹形终端于光轴上的距离为a1,各二凹形终端于光轴上的距离为a2,其满足下列条件:0.05<a1/a2<0.90。借此,可提高环状凹形结构射出成型的成功机率。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10<a1/a2<0.70。借此,配置使环状凹形结构射出成型的成功率更高的范围,且有助于提升抗杂散光的效率。
反斜结构可为一体成型形成于单一部件。通过此弹性离型的生产方式,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驱动件可使单一部件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平行光轴的方向移动。借此,可提供相机模块自动对焦的功能。另外,相机模块可还包含另一驱动件,另一驱动件可使单一部件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垂直光轴的方向移动。借此,可提供相机模块影像稳定的功能。必须说明的是,本段落提及的“实质上(Substantially)”是指单一部件相对于固定件移动时,会因环境因素非完全沿垂直或平行于光轴方向移动,但本质上可视为整体单一部件沿平行或垂直光轴的方向移动,并不影响相机模块的成像品质。
单一部件可还包含一镶嵌结构,相机模块可还包含至少一感应磁石以及至少一位置感测器。感应磁石耦合于单一部件的镶嵌结构,位置感测器对应感应磁石,用以侦测单一部件相对于固定件的移动量。借此,可提供具有回授控制功能的微型化相机模块。必须说明的是,单一部件于射出成型时,可一同成型出镶嵌结构以及反斜结构,借以同时达到回授相对位置信号以及消除杂散光的功效。
本揭示内容中,单一部件是由射出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制成,免去了习知技术中镜头载体以及镜筒之间的螺牙结构,不仅可减小整体体积,更可将原配置螺牙的空间装载感应磁石,能较有效率地配置整体相机模块的空间,并于基座相对于感应磁石的位置配置位置感测器,实现具有闭回路回授控制的驱动功能。
物侧开孔可为相机模块的光圈。借此,单一部件的物侧开孔可控制相机模块的进光量。
相机模块可还包含一透光板,设置于单一部件的物侧,其中单一部件的物侧开孔较壳体的通孔靠近透光板。借此,可成为适用于薄型电子产品的微型相机模块以及屏幕下相机模块。另外,透光板可为玻璃基板、显示面板、保护板,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单一部件具有一部分穿出通孔,且所述部分具有至少一消降结构。通过在单一部件上设置切边结构能保持其弹性,增加产品离型良率,同时达到微型化的设计。
相机模块可还包含一遮光片,反斜结构位于遮光片与物侧开孔之间,且遮光片与物侧开孔于光轴上的距离为L,其满足下列条件:0.15mm<L<1.4mm。借此,光圈前推的设计有助于达到相机模块的小型化。
遮光片具有一中心开孔,遮光片的中心开孔的孔径为ψs,物侧开孔孔径为ψ,其满足下列条件:0.9<ψs/ψ<1.1。借此,于良好的解像力品质与光学规格下,有效率地遮蔽杂散光。
遮光片的中心开孔可为相机模块的光圈。借此,遮光片的中心开孔可控制相机模块的进光量。
反斜结构可实质上由物侧至像侧逐渐远离光轴。借此,提供射出成型离型时所需的离型角。
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的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2≤N≤15。借此,取得于成型品质与抗杂散光效率上较佳的数量范围。
二凹形终端中,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比靠近物侧的凹形终端远离光轴。借此,降低模具脱模产生残料的机率。
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上,谷点离光轴的距离为D,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离光轴的距离为d,并定义一弹性离型率为EDR,其满足下列条件:0.0%<EDR<6.0%,其中EDR=[(D-d)/D]×100%。借此,维持此技术特征的比例,可使弹性离型结构的功能更理想地发挥。
上述本揭示内容相机模块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本揭示内容另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前述的相机模块以及电子感光元件,且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相机模块的成像面。借此,提供一微型化且成像品质较佳的电子装置。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A以及图1B,其中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100的立体图,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100的爆炸图。由图1A以及图1B可知,相机模块100包含一单一部件110、一光学透镜组120、一固定件(未另标号)以及一驱动件(未另标号)。固定件包含一基座132以及一壳体131,壳体131具有通孔1311并且与基座132连接。基座132以及壳体131的连接会形成一空间,其可容纳相机模块100的单一部件110、一光学透镜组120以及驱动件。
请配合参照图1C,是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的单一部件110、光学透镜组120以及驱动件的示意图。由图1C可知,单一部件110是由一镜头载体(未另标号)以及一镜筒(未另标号)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单一部件110具有一物侧开孔1101,物侧开孔1101为单一部件110的最小开孔,且第一实施例中,物侧开孔1101为相机模块100的光圈。光学透镜组120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X。固定件用以容纳单一部件110。驱动件用以驱动单一部件110,使单一部件110相对固定件移动,借以提供相机模块自动对焦以及影像稳定的功能。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141以及至少一线圈142,磁石141与线圈142其中一者设置于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详细来说,第一实施例中,磁石141的数量为四,线圈142的数量为二,磁石141设置于固定件的壳体131中,线圈142则设置于单一部件110的相对二侧,且磁石141与线圈142相互对应。另外,相机模块100可还包含一支撑框架151、复数悬吊线152、弹簧片1531、1532。支撑框架151设置于壳体131中,其环绕单一部件110,并可供磁石141稳定设置于其上。弹簧片1531设置于支撑框架151朝向壳体131的一侧,弹簧片1532设置于支撑框架151朝向基座132的另一侧。悬吊线152的数量为四,各悬吊线152的一端与弹簧片1531连接,各悬吊线152的另一端与基座132连接。借此,有助于驱动件更加稳定地驱动单一部件110相对固定件移动。本揭示内容的相机模块中,磁石141、线圈142及悬吊线152的数量并不以第一实施例揭露为限。
由图1C可知,单一部件110包含反斜结构111,其位于物侧开孔1101的像侧并且环绕光轴X。反斜结构111可为一体成型形成于单一部件110。配合参照图1D,是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的反斜结构111的放大示意图。由图1D可知,反斜结构111包含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1111;详细来说,第一实施例中,环状凹形结构1111的数量为N,N=2,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环状凹形结构1111沿物侧开孔1101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环状凹形结构1111通过光轴X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1111a以及二凹形终端1111b,二凹形终端1111b分别设置在谷点1111a的物侧与像侧,谷点1111a位于环状凹形结构1111最远离光轴X的位置。第一实施例中,物侧开孔1101与环状凹形结构1111中最物侧的一环状凹型结构1111相互邻接,且环状凹形结构1111中各二相邻的环状凹形结构1111相互邻接。
另外,反斜结构111实质上由物侧至像侧逐渐远离光轴X。各环状凹型结构1111的二凹形终端1111b中,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1111b比靠近物侧的凹形终端1111b远离光轴X。
由图1C可知,相机模块100的光学透镜组12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含遮光片126a、第一透镜121、遮光片126b、第二透镜122、遮光片126c、第三透镜123、间隔环127a、第四透镜124、间隔环127b、第五透镜125以及固定环128,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请配合参照图1E,是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的反斜结构111以及遮光片126a的立体图。由图1E可知,反斜结构111可位于遮光片126a与物侧开孔1101之间。遮光片126a具有一中心开孔1261a。
由图1A以及图1B可知,相机模块100可还包含一透光板101,其设置于单一部件110的物侧,其中单一部件110的物侧开孔1101较壳体131的通孔1311靠近透光板101。
另外,由图1B以及图1C可知,单一部件110可还包含一镶嵌结构112,相机模块100则可还包含至少一感应磁石161以及至少一位置感测器162。感应磁石161耦合于单一部件110的镶嵌结构112,位置感测器162对应感应磁石161,用以侦测单一部件110相对于固定件的移动量。第一实施例中,感应磁石161以及位置感测器162的数量皆为二,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由图1B可知,驱动件的线圈142与磁石141的配置可使单一部件110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平行光轴X的方向移动,而相机模块100可还包含另一驱动件(未绘示);详细来说,相机模块100可还包含电路板170,其具有至少一影像稳定线圈(未另绘示),而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揭露的另一驱动件则可为所述的影像稳定线圈,但不以此为限。电路板170上的驱动件(即影像稳定线圈)可驱动单一部件110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垂直光轴X的方向移动。
配合参照图1F,是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由图1D以及图1F可知,物侧开孔1101的孔径为ψ,单一部件110于光轴X上的总长度为Z,环状凹形结构1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1111的谷点1111a的直径为ψDo,环状凹形结构1111中最像侧的环状凹形结构1111的谷点1111a的直径为ψDi,遮光片126a与物侧开孔1101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L,遮光片126a的中心开孔1261a(标注于图1E)的孔径为ψs,各谷点1111a与位于谷点1111a像侧的凹形终端1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1,各二凹形终端1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2。另外,环状凹形结构1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1111上,谷点1111a离光轴X的距离为D,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1111b离光轴X的距离为d,并定义一弹性离型率为EDR,EDR=[(D-d)/D]×100%。前述参数分别满足下列表一的条件。
Figure BDA0002330934880000121
Figure BDA0002330934880000131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A以及图2B,其中图2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200的立体图,图2B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200的爆炸图。由图2A以及图2B可知,相机模块200包含一单一部件210、一光学透镜组220、一固定件(未另标号)以及一驱动件(未另标号)。固定件包含一基座232以及一壳体231,壳体231具有通孔2311并且与基座232连接。基座232以及壳体231的连接会形成一空间,其可容纳相机模块200的单一部件210、一光学透镜组220以及驱动件。
请配合参照图2C,是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的单一部件210、光学透镜组220以及驱动件的示意图。由图2C可知,单一部件210是由一镜头载体(未另标号)以及一镜筒(未另标号)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单一部件210具有一物侧开孔2101,物侧开孔2101为单一部件210的最小开孔,且第二实施例中,物侧开孔2101为相机模块200的光圈。光学透镜组220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X。固定件用以容纳单一部件210。驱动件用以驱动单一部件210,使单一部件210相对固定件移动,借以提供相机模块自动对焦的功能。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241以及至少一线圈242,磁石241与线圈242其中一者设置于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详细来说,第二实施例中,磁石241的数量为四,线圈242的数量为一,磁石241设置于固定件的壳体231中,线圈242则设置于单一部件210的外侧,且磁石241与线圈242相互对应。驱动件的线圈242与磁石241的配置则可使单一部件210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平行光轴X的方向移动。另外,相机模块200可还包含弹簧片2531、2532。弹簧片2531、2532分别设置于单一部件210的二侧。借此,有助于驱动件更加稳定地驱动单一部件210相对固定件移动。
由图2C可知,单一部件210包含反斜结构211,其位于物侧开孔2101的像侧并且环绕光轴X。反斜结构211可为一体成型形成于单一部件210。配合参照图2D,是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的反斜结构211的放大示意图。由图2D可知,反斜结构211包含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2111;详细来说,第二实施例中,环状凹形结构2111的数量为N,N=2,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环状凹形结构2111沿物侧开孔2101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环状凹形结构2111通过光轴X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2111a以及二凹形终端2111b,二凹形终端2111b分别设置在谷点2111a的物侧与像侧,谷点2111a位于环状凹形结构2111最远离光轴X的位置。第二实施例中,物侧开孔2101与环状凹形结构2111中最物侧的一环状凹型结构2111相互邻接,且环状凹形结构2111中各二相邻的环状凹形结构2111相互邻接。
另外,反斜结构211实质上由物侧至像侧逐渐远离光轴X。各环状凹型结构2111的二凹形终端2111b中,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2111b比靠近物侧的凹形终端2111b远离光轴X。
由图2C可知,相机模块200的光学透镜组22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含遮光片226a、第一透镜221、遮光片226b、第二透镜222、遮光片226c、第三透镜223、间隔环227a、第四透镜224、间隔环227b、第五透镜225以及固定环228,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请配合参照图2E,是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的反斜结构211以及遮光片226a的立体图。由图2E可知,反斜结构211可位于遮光片226a与物侧开孔2101之间。遮光片226a具有一中心开孔2261a。
由图2A以及图2B可知,相机模块200可还包含一透光板201,其设置于单一部件210的物侧,其中单一部件210的物侧开孔2101较壳体231的通孔2311靠近透光板201。
再参照图2A、图2C以及图2E可知,单一部件210具有一部分穿出通孔2311,且所述部分具有至少一消降结构213。第二实施例中,消降结构213的数量为二,并对应地设置于单一部件210的所述部分。
配合参照图2F,是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由图2D以及图2F可知,物侧开孔2101的孔径为ψ,单一部件210于光轴X上的总长度为Z,环状凹形结构2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2111的谷点2111a的直径为ψDo,环状凹形结构2111中最像侧的环状凹形结构2111的谷点2111a的直径为ψDi,遮光片226a与物侧开孔2101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L,遮光片226a的中心开孔2261a(标注于图2E)的孔径为ψs,各谷点2111a与位于谷点2111a像侧的凹形终端2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1,各二凹形终端2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2。另外,环状凹形结构2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2111上,谷点2111a离光轴X的距离为D,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2111b离光轴X的距离为d,并定义一弹性离型率为EDR,EDR=[(D-d)/D]×100%。前述参数分别满足下列表二的条件。
Figure BDA0002330934880000151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3A,是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中单一部件310以及一光学透镜组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中,相机模块(未另标号)包含一单一部件310、一光学透镜组(未另标号)、一固定件(未另标号)以及一驱动件(未另标号),其中单一部件310及光学透镜组与相机模块的其他元件配置关系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故第三实施例中相对的元件将引用第二实施例的元件符号,请配合参照图2A以及图2B。固定件包含一基座232以及一壳体231,壳体231具有通孔2311并且与基座232连接。基座232以及壳体231的连接会形成一空间,其可容纳相机模块的单一部件310、一光学透镜组以及驱动件。
请配合参照图3A,单一部件310是由一镜头载体(未另标号)以及一镜筒(未另标号)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单一部件310具有一物侧开孔3101,物侧开孔3101为单一部件310的最小开孔,且第三实施例中,物侧开孔3101为相机模块的光圈。光学透镜组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X。固定件用以容纳单一部件310。驱动件用以驱动单一部件310,使单一部件310相对固定件移动,借以提供相机模块自动对焦的功能。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241以及至少一线圈342,磁石241与线圈342其中一者设置于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详细来说,第三实施例中,磁石241的数量为四,线圈342的数量为一,磁石241设置于固定件的壳体231中,线圈342则设置于单一部件310的外侧,且磁石241与线圈342相互对应。驱动件的线圈342与磁石241的配置则可使单一部件310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平行光轴X的方向移动。另外,相机模块可还包含弹簧片2531、2532。弹簧片2531、2532分别设置于单一部件310的二侧。借此,有助于驱动件更加稳定地驱动单一部件310相对固定件移动。
单一部件310包含反斜结构311,其位于物侧开孔3101的像侧并且环绕光轴X。反斜结构311可为一体成型形成于单一部件310。配合参照图3B,是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的反斜结构311的放大示意图。由图3B可知,反斜结构311包含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3111;详细来说,第三实施例中,环状凹形结构3111的数量为N,N=4,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环状凹形结构3111沿物侧开孔3101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环状凹形结构3111通过光轴X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3111a以及二凹形终端3111b,二凹形终端3111b分别设置在谷点3111a的物侧与像侧,谷点3111a位于环状凹形结构3111最远离光轴X的位置。第三实施例中,物侧开孔3101与环状凹形结构3111中最物侧的一环状凹型结构3111相互邻接,且环状凹形结构3111中各二相邻的环状凹形结构3111相互邻接。
另外,反斜结构311实质上由物侧至像侧逐渐远离光轴X。各环状凹型结构3111的二凹形终端3111b中,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3111b比靠近物侧的凹形终端3111b远离光轴X。
由图3A可知,相机模块的光学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含遮光片326a、第一透镜321、遮光片326b、第二透镜322、遮光片326c、第三透镜323、间隔环327a、第四透镜324、间隔环327b、遮光片326e、第五透镜325以及固定环328,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另外,反斜结构311可位于遮光片326a与物侧开孔3101之间。遮光片326a具有一中心开孔(未另标号)。
配合参照图2A以及图2B可知,第三实施例中,相机模块可还包含一透光板201,其设置于单一部件310的物侧,其中单一部件310的物侧开孔3101较壳体231的通孔2311靠近透光板201。
由图3A以及图3B可知,物侧开孔3101的孔径为ψ,单一部件310于光轴X上的总长度为Z,环状凹形结构3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3111的谷点3111a的直径为ψDo,环状凹形结构3111中最像侧的环状凹形结构3111的谷点3111a的直径为ψDi,遮光片326a与物侧开孔3101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L,遮光片326a的中心开孔的孔径为ψs,各谷点3111a与位于谷点3111a像侧的凹形终端3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1,各二凹形终端3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2。另外,环状凹形结构3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3111上,谷点3111a离光轴X的距离为D,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3111b离光轴X的距离为d,并定义一弹性离型率为EDR,EDR=[(D-d)/D]×100%。前述参数分别满足下列表三的条件。
Figure BDA0002330934880000171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4A,是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的相机模块中单一部件410以及光学透镜组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中,相机模块(未另标号)包含一单一部件410、一光学透镜组(未另标号)、一固定件(未另标号)以及一驱动件(未另标号),其中单一部件410及光学透镜组与相机模块的其他元件配置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第四实施例中相对的元件将引用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符号,请配合参照图1A以及图1B。固定件包含一基座132以及一壳体131,壳体131具有通孔1311并且与基座132连接。基座132以及壳体131的连接会形成一空间,其可容纳相机模块100的单一部件410、一光学透镜组以及驱动件。
请配合参照图4A,单一部件410是由一镜头载体(未另标号)以及一镜筒(未另标号)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单一部件410具有一物侧开孔4101,物侧开孔4101为单一部件410的最小开孔,且第四实施例中,物侧开孔4101为相机模块的光圈。光学透镜组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X。固定件用以容纳单一部件410。驱动件用以驱动单一部件410,使单一部件410相对固定件移动,借以提供相机模块自动对焦以及影像稳定的功能。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141以及至少一线圈442,磁石141与线圈442其中一者设置于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详细来说,第四实施例中,磁石141的数量为四,线圈442的数量为二,磁石141设置于固定件的壳体131中,线圈442则设置于单一部件410的相对二侧,且磁石141与线圈442相互对应。另外,相机模块可还包含一支撑框架151、复数悬吊线152、弹簧片1531、1532。支撑框架151设置于壳体131中,其环绕单一部件410,并可供磁石141稳定设置于其上。弹簧片1531设置于支撑框架151朝向壳体131的一侧,弹簧片1532设置于支撑框架151朝向基座132的另一侧。悬吊线152的数量为四,各悬吊线152的一端与弹簧片1531连接,各悬吊线152的另一端与基座132连接。借此,有助于驱动件更加稳定地驱动单一部件410相对固定件移动。本揭示内容的相机模块中,磁石141、线圈442及悬吊线152的数量并不以第四实施例揭露为限。
单一部件410包含反斜结构411,其位于物侧开孔4101的像侧并且环绕光轴X。反斜结构411可为一体成型形成于单一部件410。配合参照图4B,是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的反斜结构411的放大示意图。由图4B可知,反斜结构411包含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4111;详细来说,第四实施例中,环状凹形结构4111的数量为N,N=3,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环状凹形结构4111沿物侧开孔4101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环状凹形结构4111通过光轴X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4111a以及二凹形终端4111b,二凹形终端4111b分别设置在谷点4111a的物侧与像侧,谷点4111a位于环状凹形结构4111最远离光轴X的位置。第四实施例中,物侧开孔4101与环状凹形结构4111中最物侧的一环状凹型结构4111相互邻接,且环状凹形结构4111中各二相邻的环状凹形结构4111相互邻接。
另外,反斜结构411实质上由物侧至像侧逐渐远离光轴X。各环状凹型结构4111的二凹形终端4111b中,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4111b比靠近物侧的凹形终端4111b远离光轴X。
由图4A可知,相机模块的光学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含遮光片427a、第一透镜421、遮光片427b、第二透镜422、遮光片427c、第三透镜423、遮光片427d、第四透镜424、间隔环428a、第五透镜425、间隔环428b、第六透镜426以及固定环429,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另外,反斜结构411可位于遮光片427a与物侧开孔4101之间。遮光片427a具有一中心开孔(未另标号)。
配合参照图1A以及图1B可知,第四实施例中,相机模块可还包含一透光板101,其设置于单一部件410的物侧,其中单一部件410的物侧开孔4101较壳体131的通孔1311靠近透光板101。
单一部件410具有一部分穿出通孔1311,且所述部分具有至少一消降结构413。第四实施例中,消降结构413的数量为二,并对应地设置于单一部件410的所述部分。
另外,由图4A以及图1B可知,单一部件410可还包含一镶嵌结构412,相机模块则可还包含至少一感应磁石461以及至少一位置感测器162。感应磁石461耦合于单一部件410的镶嵌结构412,位置感测器162对应感应磁石461,用以侦测单一部件410相对于固定件的移动量。第四实施例中,感应磁石461以及位置感测器162的数量皆为二,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由图1B可知,第四实施例中,驱动件的线圈442与磁石141的配置则可使单一部件410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平行光轴X的方向移动,而相机模块可还包含另一驱动件(未绘示);详细来说,相机模块可还包含一电路板170,其具有至少一影像稳定线圈(未另绘示),而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的另一驱动件则可为所述的影像稳定线圈,但不以此为限。电路板170上的驱动件(即影像稳定线圈)可驱动单一部件410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垂直光轴X的方向移动。
由图4A以及图4B可知,物侧开孔4101的孔径为ψ,单一部件410于光轴X上的总长度为Z,环状凹形结构4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4111的谷点4111a的直径为ψDo,环状凹形结构4111中最像侧的环状凹形结构4111的谷点4111a的直径为ψDi,遮光片427a与物侧开孔4101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L,遮光片427a的中心开孔的孔径为ψs,各谷点4111a与位于谷点4111a像侧的凹形终端4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1,各二凹形终端4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2。另外,环状凹形结构4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4111上,谷点4111a离光轴X的距离为D,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4111b离光轴X的距离为d,并定义一弹性离型率为EDR,EDR=[(D-d)/D]×100%。前述参数分别满足下列表四的条件。
Figure BDA0002330934880000201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5A,是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的相机模块中单一部件510以及一光学透镜组的示意图。第五实施例中,相机模块(未另标号)包含一单一部件510、一光学透镜组(未另标号)、一固定件(未另标号)以及一驱动件(未另标号),其中单一部件510及光学透镜组与相机模块的其他元件配置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第五实施例中相对的元件将引用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符号,请配合参照图1A以及图1B。固定件包含一基座132以及一壳体131,壳体131具有通孔1311并且与基座132连接。基座132以及壳体131的连接会形成一空间,其可容纳相机模块100的单一部件510、一光学透镜组以及驱动件。
请配合参照图5A,单一部件510是由一镜头载体(未另标号)以及一镜筒(未另标号)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单一部件510具有一物侧开孔5101,物侧开孔5101为单一部件510的最小开孔。光学透镜组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X。固定件用以容纳单一部件510。驱动件用以驱动单一部件510,使单一部件510相对固定件移动,借以提供相机模块自动对焦以及影像稳定的功能。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141以及至少一线圈542,磁石141与线圈542其中一者设置于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详细来说,第五实施例中,磁石141的数量为四,线圈542的数量为二,磁石141设置于固定件的壳体131中,线圈542则设置于单一部件510的相对二侧,且磁石141与线圈542相互对应。另外,相机模块可还包含一支撑框架151、复数悬吊线152、弹簧片1531、1532。支撑框架151设置于壳体131中,其环绕单一部件510,并可供磁石141稳定设置于其上。弹簧片1531设置于支撑框架151朝向壳体131的一侧,弹簧片1532设置于支撑框架151朝向基座132的另一侧。悬吊线152的数量为四,各悬吊线152的一端与弹簧片1531连接,各悬吊线152的另一端与基座132连接。借此,有助于驱动件更加稳定地驱动单一部件510相对固定件移动。本揭示内容的相机模块中,磁石141、线圈542及悬吊线152的数量并不以第五实施例揭露为限。
单一部件510包含反斜结构511,其位于物侧开孔5101的像侧并且环绕光轴X。反斜结构511可为一体成型形成于单一部件510。配合参照图5B,是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的反斜结构511的放大示意图。由图5B可知,反斜结构511包含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5111;详细来说,第五实施例中,环状凹形结构5111的数量为N,N=2,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环状凹形结构5111沿物侧开孔5101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环状凹形结构5111通过光轴X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5111a以及二凹形终端5111b,二凹形终端5111b分别设置在谷点5111a的物侧与像侧,谷点5111a位于环状凹形结构5111最远离光轴X的位置。第五实施例中,物侧开孔5101与环状凹形结构5111中最物侧的一环状凹型结构5111相互邻接,且环状凹形结构5111中各二相邻的环状凹形结构5111相互邻接。
另外,反斜结构511实质上由物侧至像侧逐渐远离光轴X。各环状凹型结构5111的二凹形终端5111b中,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5111b比靠近物侧的凹形终端5111b远离光轴X。
由图5A可知,相机模块的光学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含遮光片527a、第一透镜521、遮光片527b、第二透镜522、遮光片527c、第三透镜523、遮光片527d、第四透镜524、间隔环528a、遮光片527e、第五透镜525、间隔环528b、遮光片527f、第六透镜526以及固定环529,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另外,反斜结构511可位于遮光片527a与物侧开孔5101之间。遮光片527a具有一中心开孔(未另标号)。第五实施例中,遮光片的中心开孔为相机模块的光圈。
配合参照图1A以及图1B可知,第五实施例中,相机模块可还包含一透光板101,其设置于单一部件510的物侧,其中单一部件510的物侧开孔5101较壳体131的通孔1311靠近透光板101。
另外,由图5A以及图1B可知,单一部件510可还包含一镶嵌结构512,相机模块则可还包含至少一感应磁石561以及至少一位置感测器162。感应磁石561耦合于单一部件510的镶嵌结构512,位置感测器162对应感应磁石561,用以侦测单一部件510相对于固定件的移动量。第五实施例中,感应磁石561以及位置感测器162的数量皆为二,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配合图1B可知,第五实施例中,驱动件的线圈542与磁石141的配置则可使单一部件510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平行光轴X的方向移动,而相机模块可还包含另一驱动件(未绘示);详细来说,相机模块可还包含一电路板170,其具有至少一影像稳定线圈(未另绘示),而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揭露的另一驱动件则可为所述的影像稳定线圈,但不以此为限。电路板170上的驱动件(即影像稳定线圈)可驱动单一部件510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垂直光轴X的方向移动。
由图5A以及图5B可知,物侧开孔5101的孔径为ψ,单一部件510于光轴X上的总长度为Z,环状凹形结构5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5111的谷点5111a的直径为ψDo,环状凹形结构5111中最像侧的环状凹形结构5111的谷点5111a的直径为ψDi,遮光片527a与物侧开孔5101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L,遮光片527a的中心开孔的孔径为ψs,各谷点5111a与位于谷点5111a像侧的凹形终端5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1,各二凹形终端5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2。另外,环状凹形结构5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5111上,谷点5111a离光轴X的距离为D,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5111b离光轴X的距离为d,并定义一弹性离型率为EDR,EDR=[(D-d)/D]×100%。前述参数分别满足下列表五的条件。
Figure BDA0002330934880000221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6A以及图6B,其中图6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的相机模块600的立体图,图6B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的相机模块600的爆炸图。由图6A以及图6B可知,相机模块600包含一单一部件610、一光学透镜组(未另标号)、一固定件(未另标号)以及一驱动件(未另标号)。固定件包含一基座632以及一壳体631,壳体631具有通孔6311并且与基座632连接。基座632以及壳体631的连接会形成一空间,其可容纳相机模块600的单一部件610、一光学透镜组以及驱动件。
请配合参照图6C,是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的单一部件610、光学透镜组以及驱动件的示意图。由图6C可知,单一部件610是由一镜头载体(未另标号)以及一镜筒(未另标号)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单一部件610具有一物侧开孔6101,物侧开孔6101为单一部件610的最小开孔,且第六实施例中,物侧开孔6101为相机模块600的光圈。光学透镜组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X。固定件用以容纳单一部件610。驱动件用以驱动单一部件610,使单一部件610相对固定件移动,借以提供相机模块自动对焦的功能。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641以及至少一线圈642,磁石641与线圈642其中一者设置于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详细来说,第六实施例中,磁石641的数量为四,线圈642的数量为一,磁石641设置于固定件的壳体631中,线圈642则设置于单一部件610的外侧,且磁石641与线圈642相互对应。驱动件的线圈642与磁石641的配置则可使单一部件610相对于固定件实质上沿平行光轴X的方向移动。另外,相机模块600可还包含弹簧片6531、6532。弹簧片6531、6532分别设置于单一部件610的二侧。借此,有助于驱动件更加稳定地驱动单一部件610相对固定件移动。
由图6C可知,单一部件610包含反斜结构611,其位于物侧开孔6101的像侧并且环绕光轴X。反斜结构611可为一体成型形成于单一部件610。配合参照图6D,是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的反斜结构611的放大示意图。由图6D可知,反斜结构611包含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6111;详细来说,第六实施例中,环状凹形结构6111的数量为N,N=9,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环状凹形结构6111沿物侧开孔6101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环状凹形结构6111通过光轴X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6111a以及二凹形终端6111b,二凹形终端6111b分别设置在谷点6111a的物侧与像侧,谷点6111a位于环状凹形结构6111最远离光轴X的位置。第六实施例中,物侧开孔6101与环状凹形结构6111中最物侧的一环状凹型结构6111相互邻接,且环状凹形结构6111中各二相邻的环状凹形结构6111相互邻接。
另外,反斜结构611实质上由物侧至像侧逐渐远离光轴X。各环状凹型结构6111的二凹形终端6111b中,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6111b比靠近物侧的凹形终端6111b远离光轴X。
由图6C可知,相机模块600的光学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含遮光片626a、第一透镜621、遮光片626b、第二透镜622、遮光片626c、第三透镜623、间隔环627a、第四透镜624、间隔环627b、第五透镜625以及固定环628,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反斜结构611可位于遮光片626a与物侧开孔6101之间。遮光片626a具有一中心开孔(未另标号)。第六实施例中,遮光片626a的中心开孔为相机模块600的光圈。
由图6A以及图6B可知,相机模块600可还包含一透光板601,其设置于单一部件610的物侧,其中单一部件610的物侧开孔6101较壳体631的通孔6311靠近透光板601。
配合参照图6E,是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由图6D以及图6E可知,物侧开孔6101的孔径为ψ,单一部件610于光轴X上的总长度为Z,环状凹形结构6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6111的谷点6111a的直径为ψDo,环状凹形结构6111中最像侧的环状凹形结构6111的谷点6111a的直径为ψDi,遮光片626a与物侧开孔6101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L,遮光片626a的中心开孔的孔径为ψs,各谷点6111a与位于谷点6111a像侧的凹形终端6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1,各二凹形终端6111b于光轴X上的距离为a2。另外,环状凹形结构6111中最物侧的环状凹形结构6111上,谷点6111a离光轴X的距离为D,靠近像侧的凹形终端6111b离光轴X的距离为d,并定义一弹性离型率为EDR,EDR=[(D-d)/D]×100%。前述参数分别满足下列表六的条件。
Figure BDA0002330934880000241
Figure BDA0002330934880000251
<第七实施例>
图7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七实施例中电子装置70的示意图。图7B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电子装置70的方块图。由图7A与图7B可知,电子装置70是一智能手机,且包含一相机模块71、一使用者界面73以及电子感光元件72。第七实施例的相机模块71设置于使用者界面73侧边的区域,电子感光元件72设置于相机模块71的成像面(未绘示),其中使用者界面73可为触控屏幕或显示屏幕,并不以此为限。相机模块71可为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中的任一者,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来说,使用者透过电子装置70的使用者界面73进入拍摄模式。此时相机模块71汇集成像光线在电子感光元件72上,并输出有关影像的电子信号至成像信号处理元件(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74。
因应电子装置70的相机规格,电子装置70可还包含一光学防手震组件75,是可为OIS防抖回馈装置,进一步地,电子装置70可还包含至少一个辅助光学元件(未另标号)及至少一个感测元件76。第七实施例中,辅助光学元件为闪光灯模块77与对焦辅助模块78,闪光灯模块77可用以补偿色温,对焦辅助模块78可为红外线测距元件、激光对焦模块等。感测元件76可具有感测物理动量与作动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计、陀螺仪、霍尔元件(Hall Effect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环境施加的晃动及抖动,进而有利于电子装置70中相机模块71配置的自动对焦功能及光学防手震组件75的发挥,以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有助于依据本揭示内容的电子装置70具备多种模式的拍摄功能,如优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录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触控屏幕直接目视到相机的拍摄画面,并在触控屏幕上手动操作取景范围,以达成所见即所得的自动对焦功能。
此外,电子装置70可进一步包含但不限于显示单元(Display)、控制单元(ControlUnit)、储存单元(Storage 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储存单元(ROM)或其组合。
图7C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自拍场景的示意图,图7D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拍摄的影像的示意图。由图7A至图7D可知,相机模块71与使用者界面73皆朝向使用者,在进行自拍(selfie)或直播(live streaming)时,可同时观看拍摄影像与进行界面的操作,并于拍摄后可得到如图7D的拍摄的影像。借此,搭配本揭示内容的相机模块71可提供较佳的拍摄体验。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单一部件,是由一镜头载体以及一镜筒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单一部件具有一物侧开孔,该物侧开孔为该单一部件的最小开孔;
一光学透镜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
一固定件,其用以容纳该单一部件,其中该固定件包含一基座以及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通孔并且与该基座连接;以及
一驱动件,其用以驱动该单一部件,使该单一部件相对该固定件移动,其中该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以及至少一线圈,该至少一磁石与该至少一线圈其中一者设置于该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
其中,该单一部件包含一反斜结构,其位于该物侧开孔的像侧并且环绕该光轴,该反斜结构包含:
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该些环状凹形结构沿该物侧开孔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该环状凹形结构通过该光轴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以及二凹形终端,该二凹形终端分别设置在该谷点的物侧与像侧,该谷点位于该环状凹形结构最远离该光轴的位置;
其中,该物侧开孔与该些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一该环状凹型结构相互邻接,且该些环状凹形结构中各二相邻的环状凹形结构相互邻接;
其中,该物侧开孔的孔径为ψ,该单一部件于该光轴上的总长度为Z,其满足下列条件:
0.30<ψ/Z<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斜结构为一体成型形成于该单一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使该单一部件相对于该固定件实质上沿平行该光轴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另一驱动件,另该驱动件使该单一部件相对于该固定件实质上沿垂直该光轴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单一部件还包含一镶嵌结构;
该相机模块还包含:
至少一感应磁石,其耦合于该单一部件的该镶嵌结构;以及
至少一位置感测器,其对应该至少一感应磁石,用以侦测该单一部件相对于该固定件的一移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物侧开孔为该相机模块的一光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透光板,设置于该单一部件的物侧,其中该单一部件的该物侧开孔较该壳体的该通孔靠近该透光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单一部件具有一部分穿出该通孔,且该部分具有至少一消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物侧开孔的孔径为ψ,该单一部件于该光轴上的总长度为Z,其满足下列条件:
0.35<Z/ψ<0.70。
10.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单一部件,是由一镜头载体以及一镜筒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单一部件具有一物侧开孔,该物侧开孔为该单一部件的最小开孔;
一光学透镜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
一固定件,其用以容纳该单一部件,其中该固定件包含一基座以及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通孔并且与该基座连接;以及
一驱动件,其用以驱动该单一部件,使该单一部件相对该固定件移动,其中该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以及至少一线圈,该至少一磁石与该至少一线圈其中一者设置于该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
其中,该单一部件包含一反斜结构,其位于该物侧开孔的像侧并且环绕该光轴,该反斜结构包含:
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该些环状凹形结构沿该物侧开孔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该环状凹形结构通过该光轴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以及二凹形终端,该二凹形终端分别设置在该谷点的物侧与像侧,该谷点位于该环状凹形结构最远离该光轴的位置;
其中,该物侧开孔的孔径为ψ,该些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一该环状凹形结构的该谷点的直径为ψDo,该些环状凹形结构中最像侧的一该环状凹形结构的该谷点的直径为ψDi,其满足下列条件:
0.0%<(ψDi-ψDo)/ψ×100%<3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遮光片,该反斜结构位于该遮光片与该物侧开孔之间,且该遮光片与该物侧开孔于该光轴上的距离为L,其满足下列条件:
0.15mm<L<1.4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片具有一中心开孔,该遮光片的该中心开孔的孔径为ψs,该物侧开孔孔径为ψ,其满足下列条件:
0.9<ψs/ψ<1.1。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片的该中心开孔为该相机模块的一光圈。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物侧开孔为该相机模块的一光圈。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物侧开孔的孔径为ψ,该些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一该环状凹形结构的该谷点的直径为ψDo,该些环状凹形结构中最像侧的一该环状凹形结构的该谷点的直径为ψDi,其满足下列条件:
2.0%<(ψDi-ψDo)/ψ×100%<20%。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斜结构为一体成型形成于该单一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斜结构实质上由物侧至像侧逐渐远离该光轴。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透光板,设置于该单一部件的物侧,其中该单一部件的该物侧开孔较该壳体的该通孔靠近该透光板。
19.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单一部件,是由一镜头载体以及一镜筒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单一部件具有一物侧开孔,该物侧开孔为该单一部件的最小开孔;
一光学透镜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光轴;
一固定件,其用以容纳该单一部件,其中该固定件包含一基座以及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通孔并且与该基座连接;以及
一驱动件,其用以驱动该单一部件,使该单一部件相对该固定件移动,其中该驱动件包含至少一磁石以及至少一线圈,该至少一磁石与该至少一线圈其中一者设置于该固定件并且与另一者互相对应;
其中,该单一部件包含一反斜结构,其位于该物侧开孔的像侧并且环绕该光轴,该反斜结构包含:
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该些环状凹形结构沿该物侧开孔往像侧依序设置,其中各该环状凹形结构通过该光轴的一剖面上包含一谷点以及二凹形终端,该二凹形终端分别设置在该谷点的物侧与像侧,该谷点位于该环状凹形结构最远离该光轴的位置;
其中,各该谷点与位于该谷点像侧的该凹形终端于该光轴上的距离为a1,各该二凹形终端于该光轴上的距离为a2,其满足下列条件:
0.05<a1/a2<0.9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斜结构为一体成型形成于该单一部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的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
2≤N≤15。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二凹形终端中,靠近像侧的一该凹形终端比靠近物侧的一该凹形终端远离该光轴。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环状凹形结构中最物侧的一该环状凹形结构上,该谷点离该光轴的距离为D,靠近像侧的一该凹形终端离该光轴的距离为d,并定义一弹性离型率为EDR,其满足下列条件:
0.0%<EDR<6.0%,其中EDR=[(D-d)/D]×100%。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谷点与位于该谷点像侧的该凹形终端于光轴上的距离为a1,该二凹形终端于该光轴上的距离为a2,其满足下列条件:
0.10<a1/a2<0.70。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透光板,设置于该单一部件的物侧,其中该单一部件的该物侧开孔较该壳体的该通孔靠近该透光板。
2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相机模块;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其设置于该相机模块的一成像面。
CN201911336001.2A 2019-09-17 2019-12-23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25963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3444A TWI728467B (zh) 2019-09-17 2019-09-17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TW108133444 2019-09-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6322A true CN112596322A (zh) 2021-04-02

Family

ID=719315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6001.2A Pending CN112596322A (zh) 2019-09-17 2019-12-23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CN201922326322.6U Active CN211236529U (zh) 2019-09-17 2019-12-23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26322.6U Active CN211236529U (zh) 2019-09-17 2019-12-23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80684A1 (zh)
CN (2) CN112596322A (zh)
TW (1) TWI7284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8467B (zh) * 2019-09-17 2021-05-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CN113625414B (zh) * 2020-05-06 2024-01-16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镜筒
TWI832702B (zh) * 2023-02-14 2024-02-1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裝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6769A1 (en) * 2005-10-14 2007-04-19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Image taking apparatus
JP2009186906A (ja) * 2008-02-08 2009-08-20 Fujinon Corp レンズ鏡筒
JP2010020181A (ja) * 2008-07-11 2010-01-28 Sony Corp レンズ鏡筒
JP2010276841A (ja) * 2009-05-28 2010-12-09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
CN103852851A (zh) * 2012-12-06 2014-06-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CN204758902U (zh) * 2015-07-06 2015-11-1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塑胶镜筒、光学镜头、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997083A (zh) * 2017-06-12 2017-08-0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镜头及包含该镜头的摄像模组
CN207408721U (zh) * 2017-06-27 2018-05-25 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摄影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08227106A (zh) * 2016-12-14 2018-06-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双色模造透镜的光学镜头及电子装置
JP2018194715A (ja) * 2017-05-19 2018-12-06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208636523U (zh) * 2018-08-10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209117945U (zh) * 2018-10-24 2019-07-1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9387955U (zh) * 2018-12-10 2019-09-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镜筒及镜头
CN211236529U (zh) * 2019-09-17 2020-08-11 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4183B2 (en) * 2007-07-27 2012-06-0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Imaging device
JP4762264B2 (ja) * 2008-04-01 2011-08-31 岩手東芝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TWM514580U (zh) * 2015-07-06 2015-12-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塑膠鏡筒、光學鏡頭、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M529856U (zh) * 2016-06-30 2016-10-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環形光學元件、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0890468B2 (en) * 2017-02-02 2021-01-12 Rebo Lighting & Electronics, Llc Light 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07718055U (zh) * 2017-10-09 2018-08-1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
JP6890683B2 (ja) * 2017-12-27 2021-06-18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6769A1 (en) * 2005-10-14 2007-04-19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Image taking apparatus
JP2009186906A (ja) * 2008-02-08 2009-08-20 Fujinon Corp レンズ鏡筒
JP2010020181A (ja) * 2008-07-11 2010-01-28 Sony Corp レンズ鏡筒
JP2010276841A (ja) * 2009-05-28 2010-12-09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
CN103852851A (zh) * 2012-12-06 2014-06-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CN204758902U (zh) * 2015-07-06 2015-11-1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塑胶镜筒、光学镜头、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227106A (zh) * 2016-12-14 2018-06-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双色模造透镜的光学镜头及电子装置
JP2018194715A (ja) * 2017-05-19 2018-12-06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6997083A (zh) * 2017-06-12 2017-08-0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镜头及包含该镜头的摄像模组
CN207408721U (zh) * 2017-06-27 2018-05-25 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摄影模块与电子装置
CN208636523U (zh) * 2018-08-10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209117945U (zh) * 2018-10-24 2019-07-1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9387955U (zh) * 2018-12-10 2019-09-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镜筒及镜头
CN211236529U (zh) * 2019-09-17 2020-08-11 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6529U (zh) 2020-08-11
TW202113447A (zh) 2021-04-01
US20210080684A1 (en) 2021-03-18
TWI728467B (zh) 2021-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36529U (zh)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US10466435B2 (en) Dual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0119621U (zh) 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706215B (zh) 鏡片組驅動裝置、攝影模組與電子裝置
US10976639B2 (en) Lens assembly driv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96436A (zh) 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4011607U (zh)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US11828922B2 (en) Plastic barrel, autofocu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6125622B (zh) 塑胶镜筒、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111045175B (zh) 使用金属固定环的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5494629A (zh) 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2302033U (zh) 镜头驱动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10908222A (zh)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CN114706185B (zh) 使用金属固定环的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4827437B (zh) 一种云台模组、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9799888U (zh)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8112783A (zh)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