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7863B - 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7863B
CN112587863B CN202011329299.7A CN202011329299A CN112587863B CN 112587863 B CN112587863 B CN 112587863B CN 202011329299 A CN202011329299 A CN 202011329299A CN 112587863 B CN112587863 B CN 112587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groups
shaped
frame
medical c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92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7863A (zh
Inventor
刘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ongj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ongj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ongj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ongj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92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7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7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7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7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7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 A63B22/029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separate for each leg, e.g. dual dec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包括U型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外框内两侧的底部对称分别安装有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第一钢管顶部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杆,且两组支撑杆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安装仓。本发明通过行走组件、U型架、升降把手组件,条形遮板和辅助导向辊的配合使用,利用滚动的跑带,便于患者站在跑带上手扶把手进行简单的行走康复训练,并不需要医护人员搀扶在医院到处行走,既便于患者可以随时随地在房间中进行康复辅助训练,也能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装置的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术后康复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下肢存在障碍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一般都是采取卧床休息,长期卧床休息不能进行有效的训练,会影响到患者下肢的康复,此时就需要患者在术后护理恢复的过程中进行一些下肢行走训练,提高患者下肢的恢复效果。
当前的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医疗护理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配合相应的装置使得患者能够在护理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以便于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而目前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通常需要在医护人员搀扶下进行行走康复训练,若做相应康复训练的患者较多,则会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有些医院的占地面积有限,不利于患者的行走康复训练;且患者若仅仅依靠水平行走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会导致患者的训练效果有份有限,不利于患者提高患者康复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当前的康复训练装置的扶手高度较为固定,无法根据患者实际康复训练需要,自由快速调节扶手的高度,以便于患者能够更好的进行康复辅助训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包括U型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外框内两侧的底部对称分别安装有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第一钢管顶部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杆,且两组支撑杆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内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转轴,两组所述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对称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安装仓内部远离第二钢管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与两组第一锥形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转轴外侧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杆,且两组固定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共同安装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侧设置有行走组件,所述第一钢管顶部的两端对称铰接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的顶端与U型架的底部铰接,所述U型外框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升降把手组件;
所述升降把手组件包括转动杆、方形通槽、滑槽、滑块、第一轴承、把手、安装座、固定杆和固定槽,所述U型外框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方形通槽,且方形通槽的内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轴承,且同一端两组第一轴承的内侧共同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安装有把手,所述转动杆外侧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两组固定杆,所述U型外框两侧靠近方形通槽的位置处均匀对称设置有与固定杆相互配合的固定槽;
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跑带、伺服电机、安装板、主动导向辊、链条和链轮,所述U型架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主动导向辊,且两组主动导向辊的外侧共同套设有跑带,所述U型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安装有安装板,两组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和两组主动导向辊的同一端共同安装有链轮,三组所述链轮的外侧共同设置有链条。
优选的,所述安装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安装有第二轴承,且两组第二轴承位于第二锥形齿轮的两端,所述转轴外侧靠近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与第二轴承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U型架内两侧的顶部均匀对称设置有与跑带相互配合的辅助导向辊,且辅助导向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优选的,两组所述伸缩气缸外侧的底部共同设置有连接管,且两组伸缩气缸的内部通过连接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U型架内两侧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与U型架相互配合的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安装仓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
优选的,所述把手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橡胶层,且橡胶层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橡胶凸起。
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杆呈倒“八”字结构状,且两组支撑杆相互靠近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共同安装有加固支架。
优选的,所述U型外框外侧设置的固定槽卡槽竖直朝下,所述U型外框内侧设置的固定槽的卡槽竖直朝上。
优选的,两组所述U型架顶部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安装有条形遮板,且条形遮板顶部所在高度略低于跑带顶部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U型架底部远离安装仓的一端安装有防撞垫,且防撞垫的底部呈弧形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行走组件、U型架、升降把手组件,条形遮板和辅助导向辊的配合使用,利用滚动的跑带,便于患者站在跑带上手扶把手进行简单的行走康复训练,并不需要医护人员搀扶在医院到处行走,既便于患者可以随时随地在房间中进行康复辅助训练,也能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装置的推广使用。
2、本发明通过行走组件、固定杆、U型架、安装仓、限位块、第二钢管、转轴、连接杆、伸缩气缸、第一钢管、支撑杆、防撞垫、第二轴承、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的配合使用,患者在跑带上进行行走康复训练时,若患者左脚着力踩在一组行走组件的顶部,该组行走组件受力缓缓下降,而另一组行走组件会缓缓上升,形成循环升降运动,使得患者在进行行走康复辅助训练时能够让患者的下肢全部协调运动起来,从而提高患者行走康复辅助训练的效果,也就提高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效率和效果。
3、本发明通过升降把手组件、第二钢管、U型外框和第一钢管的配合使用,可以根据患者训练时手放置的高度,手动将把手上提到最合适的高度后,手握把手将两组把手向U型外框内侧转动90°,此时固定杆卡进对应的固定槽内部,患者可以双手压在把手上进行辅助支撑,也能在把手高度较高时双手拉住把手,起到悬吊的效果,全程不需要使用电器产品,且把手的高度调节快速便利,便于患者能够更好的进行康复辅助训练,大大提高了该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行走组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安装仓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U型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图。
图中:1、行走组件;101、跑带;102、伺服电机;103、安装板;104、主动导向辊;105、链条;106、链轮;2、固定杆;3、U型架;4、安装仓;5、升降把手组件;501、转动杆;502、方形通槽;503、滑槽;504、滑块;505、第一轴承;506、把手;507、安装座;508、固定杆;509、固定槽;6、限位块;7、第二钢管;8、条形遮板;9、U型外框;10、转轴;11、连接杆;12、伸缩气缸;13、第一钢管;14、支撑杆;15、防撞垫;16、辅助导向辊;17、第二轴承;18、第一锥形齿轮;19、第二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包括U型外框9,U型外框9内两侧的底部对称分别安装有第一钢管13和第二钢管7,第一钢管13和第二钢管7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安装有连接杆11,第一钢管13顶部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杆14,且两组支撑杆14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安装仓4,两组支撑杆14呈倒“八”字结构状,且两组支撑杆14相互靠近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共同安装有加固支架,有助于提高安装仓4和第一钢管13连接的稳固性,安装仓4内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转轴10,两组转轴10相互靠近的一端对称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8,安装仓4内部远离第二钢管7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与两组第一锥形齿轮18相互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9,安装仓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安装有第二轴承17,且两组第二轴承17位于第二锥形齿轮19的两端,转轴10外侧靠近第二锥形齿轮19的一端与第二轴承1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助于提高转轴10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转轴10外侧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杆2,且两组固定杆2远离转轴10的一端共同安装有U型架3,U型架3内两侧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与U型架3相互配合的限位块6,且限位块6与安装仓4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有助于限制U型架3转动上升的高度,U型架3的内侧设置有行走组件1,U型架3底部远离安装仓4的一端安装有防撞垫15,且防撞垫15的底部呈弧形状结构,降低U型架3和第二钢管7接触时产生的碰撞损伤,两组U型架3顶部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安装有条形遮板8,且条形遮板8顶部所在高度略低于跑带101顶部的高度,有助于将行走组件1露出的部位全部遮盖住,第一钢管13顶部的两端对称铰接有伸缩气缸12,且伸缩气缸12的顶端与U型架3的底部铰接,两组伸缩气缸12外侧的底部共同设置有连接管,且两组伸缩气缸12的内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助于在一组伸缩气缸12缩短时迫使另一组伸缩气缸12伸长,U型外框9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升降把手组件5;
升降把手组件5包括转动杆501、方形通槽502、滑槽503、滑块504、第一轴承505、把手506、安装座507、固定杆508和固定槽509,U型外框9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方形通槽502,且方形通槽502的内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503,滑槽503的内部设置有滑块504,滑块504的外侧安装有安装座507,安装座507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轴承505,且同一端两组第一轴承505的内侧共同安装有转动杆501,转动杆501的外侧安装有把手506,把手506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橡胶层,且橡胶层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橡胶凸起,便于患者手握把手506更加舒适和稳固,转动杆501外侧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两组固定杆508,U型架3两侧靠近方形通槽502的位置处均匀对称设置有与固定杆508相互配合的固定槽509, U型外框9外侧设置的固定槽509卡槽竖直朝下,U U型外框9内侧设置的固定槽509的卡槽竖直朝上,有助于在固定把手506位置的同时,限制转动杆501转动的角度;
行走组件1包括跑带101、伺服电机102、安装板103、主动导向辊104、链条105和链轮106,U型架3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主动导向辊104,且两组主动导向辊104的外侧共同套设有跑带101,U型架3内两侧的顶部均匀对称设置有与跑带101相互配合的辅助导向辊16,且辅助导向辊16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有助于提高患者在跑带101顶部行走的舒适性和稳定性,U型架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安装有安装板103,两组安装板103的内侧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102,且伺服电机102的输出端和两组主动导向辊104的同一端共同安装有链轮106,三组链轮106的外侧共同设置有链条105。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在患者进行康复辅助训练前,患者根据实际需要,手动将两组把手506提升到合适的高度,然后便将两组把手506向U型外框9的内侧转动90°,使得固定杆508卡进对应的固定槽509内侧,从而将把手506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然后患者进行行走康复辅助训练。
实施例2,如图1-7所示,让患者的双脚分别站在两组行走组件1的顶部,然后患者根据实际训练需要,手动将把手506上提到合适的高度后,将两组把手506向U型外框9的内侧转动,接着患者双手可以压在把手506上进行辅助支撑,若患者不需要行走,只需要进行膝关节和脚踝等部位的训练,则直接双脚站在跑带101顶部不动,然后控制身体将重心不断切换到左脚或右脚上,受到重力压制的一组U型架3会缓缓以转轴10为轴心向下转动,直到防撞垫15的底部抵在第二钢管7的顶部上,过程中,相连接的一组伸缩气缸12受力缩短,且内部压强逐渐增大,通过连接管也就使得另一组伸缩气缸12内部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得另一组伸缩气缸12逐渐伸长,也就推动另一组U型架3缓缓以转轴10为轴心转动上升,而第一组U型架3下降时,会带动相连的第一组转轴10转动,通过两组第一锥形齿轮18和第二锥形齿轮19的配合,会使得第二组转轴10与第一组转轴10反向转动,从而迫使第二组U型架3缓缓以第二组转轴10为轴心转动上升,从而使得两组U型架3形成循环升降运动。
实施例3,如图1-7所示,若患者需要在行走的过程中,对整个下肢部位进行康复辅助训练,则通过U型外框9内侧的控制面板控制两组伺服电机102同步转动,伺服电机102通过链条105和链轮106的配合,带动两组主动导向辊104转动,从而使得主动导向辊104外侧的跑带101转动,也就让患者可以在两组跑带101顶部进行行走。
工作原理:使用前将装置接通电源,接着让患者的双脚分别站在两组行走组件1的顶部,然后患者根据实际训练需要,手动将把手506上提到合适的高度后,将两组把手506向U型外框9的内侧转动,接着患者双手可以压在把手506上进行辅助支撑,若患者不需要行走,只需要进行膝关节和脚踝等部位的训练,则直接双脚站在跑带101顶部不动,然后控制身体将重心不断切换到左脚或右脚上,受到重力压制的一组U型架3会缓缓以转轴10为轴心向下转动,直到防撞垫15的底部抵在第二钢管7的顶部上,过程中,相连接的一组伸缩气缸12受力缩短,且内部压强逐渐增大,通过连接管也就使得另一组伸缩气缸12内部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得另一组伸缩气缸12逐渐伸长,也就推动另一组U型架3缓缓以转轴10为轴心转动上升,而第一组U型架3下降时,会带动相连的第一组转轴10转动,通过两组第一锥形齿轮18和第二锥形齿轮19的配合,会使得第二组转轴10与第一组转轴10反向转动,从而迫使第二组U型架3缓缓以第二组转轴10为轴心转动上升,从而使得两组U型架3形成循环升降运动;若患者需要在行走的过程中,对整个下肢部位进行康复辅助训练,则通过U型外框9内侧的控制面板控制两组伺服电机102同步转动,伺服电机102通过链条105和链轮106的配合,带动两组主动导向辊104转动,从而使得主动导向辊104外侧的跑带101转动,也就让患者可以在两组跑带101顶部进行行走;在患者进行康复辅助训练前,患者根据实际需要,手动将两组把手506提升到合适的高度,然后便将两组把手506向U型外框9的内侧转动90°,使得固定杆508卡进对应的固定槽509内侧,从而将把手506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接着患者便可以进行行走康复辅助训练。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包括U型外框(9),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外框(9)内两侧的底部对称分别安装有第一钢管(13)和第二钢管(7),所述第一钢管(13)和第二钢管(7)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安装有连接杆(11),所述第一钢管(13)顶部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杆(14),且两组支撑杆(14)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安装仓(4),所述安装仓(4)内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转轴(10),两组所述转轴(10)相互靠近的一端对称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8),所述安装仓(4)内部远离第二钢管(7)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与两组第一锥形齿轮(18)相互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9),所述转轴(10)外侧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杆(2),且两组固定杆(2)远离转轴(10)的一端共同安装有U型架(3),所述U型架(3)的内侧设置有行走组件(1),所述第一钢管(13)顶部的两端对称铰接有伸缩气缸(12),且伸缩气缸(12)的顶端与U型架(3)的底部铰接,所述U型外框(9)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升降把手组件(5);
所述升降把手组件(5)包括转动杆(501)、方形通槽(502)、滑槽(503)、滑块(504)、第一轴承(505)、把手(506)、安装座(507)、固定杆(508)和固定槽(509),所述U型外框(9)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方形通槽(502),且方形通槽(502)的内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503),所述滑槽(503)的内部设置有滑块(504),所述滑块(504)的外侧安装有安装座(507),所述安装座(507)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轴承(505),且同一端两组第一轴承(505)的内侧共同安装有转动杆(501),所述转动杆(501)的外侧安装有把手(506),所述转动杆(501)外侧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两组固定杆(508),所述U型外框(9)两侧靠近方形通槽(502)的位置处均匀对称设置有与固定杆(508)相互配合的固定槽(509);所述U型外框(9)外侧设置的固定槽(509)卡槽竖直朝下,所述U型外框(9)内侧设置的固定槽(509)的卡槽竖直朝上,使用时,将两组把手(506)向U型外框(9)的内侧转动90°,使得固定杆(508)卡进对应的固定槽(509)内侧,从而将把手(506)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
所述行走组件(1)包括跑带(101)、伺服电机(102)、安装板(103)、主动导向辊(104)、链条(105)和链轮(106),所述U型架(3)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主动导向辊(104),且两组主动导向辊(104)的外侧共同套设有跑带(101),所述U型架(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安装有安装板(103),两组所述安装板(103)的内侧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102),且伺服电机(102)的输出端和两组主动导向辊(104)的同一端共同安装有链轮(106),三组所述链轮(106)的外侧共同设置有链条(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仓(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安装有第二轴承(17),且两组第二轴承(17)位于第二锥形齿轮(19)的两端,所述转轴(10)外侧靠近第二锥形齿轮(19)的一端与第二轴承(17)的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3)内两侧的顶部均匀对称设置有与跑带(101)相互配合的辅助导向辊(16),且辅助导向辊(16)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伸缩气缸(12)外侧的底部共同设置有连接管,且两组伸缩气缸(12)的内部通过连接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3)内两侧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与U型架(3)相互配合的限位块(6),且限位块(6)与安装仓(4)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06)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橡胶层,且橡胶层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橡胶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杆(14)呈倒“八”字结构状,且两组支撑杆(14)相互靠近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共同安装有加固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U型架(3)顶部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安装有条形遮板(8),且条形遮板(8)顶部所在高度略低于跑带(101)顶部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3)底部远离安装仓(4)的一端安装有防撞垫(15),且防撞垫(15)的底部呈弧形状结构。
CN202011329299.7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Active CN112587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9299.7A CN112587863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9299.7A CN112587863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7863A CN112587863A (zh) 2021-04-02
CN112587863B true CN112587863B (zh) 2022-07-08

Family

ID=7518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9299.7A Active CN112587863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786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7431A (en) * 1997-04-26 2000-02-22 Stearns; Kenneth W. Exercise methods and apparatus with an adjustable crank
US7033306B2 (en) * 2002-10-09 2006-04-25 Jase Graber Spontaneous symmetrical weight shifting device
CN101010120A (zh) * 2003-02-28 2007-08-01 鹦鹉螺公司 双踏板健身装置
US8597161B2 (en) * 2010-08-10 2013-12-03 Nautilus, Inc. Motorless treadmill stepper exercise device
CN103055470B (zh) * 2013-01-31 2015-09-02 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双肩平衡减重悬挂训练装置
CN104841093B (zh) * 2015-05-04 2017-12-05 李炳辉 一种双跑道并行单侧运转登山机
CN111407551B (zh) * 2020-04-01 2021-02-02 浙江大学 一种内科医疗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7863A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21277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按摩康复装置
CN102871815A (zh) 一种医用手术移送床
CN211326228U (zh) 一种可变形的两用下肢康复外骨骼装置
CN112704606A (zh) 一种可变形的两用下肢康复外骨骼装置
CN109431749A (zh) 一种复合式神经内科下肢麻木恢复系统
KR20130038971A (ko) 분리형 트레드밀을 구비한 하지 재활 훈련 시스템
CN110916987B (zh) 一种可自主移动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13101606B (zh) 一种脑瘫患者用的康复训练辅具及其控制装置
CN211157131U (zh) 一种医疗护理扶持装置
CN104510590A (zh) 一种带有康复功能的电动站立助行器
CN113198135A (zh) 一种神经内科腿部神经恢复训练辅助装置
CN112587863B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CN113616989A (zh) 一种用于卧床病人康复锻炼的肢体负重锻炼装置
CN211050113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CN107970573B (zh) 步行康复训练阶梯
CN114795861A (zh) 一种老年精神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
CN214910097U (zh) 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
CN212547431U (zh) 一种床椅变换滚筒转移轮椅
CN213048018U (zh) 重症康复机器人
CN213284163U (zh) 一种机器人式康复护理设备
CN113633477A (zh) 针对神经内科的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智能组件
CN115227505A (zh) 一种用于下肢锻炼的智能康复装置
CN114917546B (zh) 一种用于身体的训练肌肉康复锻炼加强装置
CN202802083U (zh) 一种康复训练车
CN2277764Y (zh) 肢体功能康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9

Address after: Room A304, science and innovation building,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Southeast University, No. 371, Heyan Road, Yanziji street,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DONGJ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24011 Panjin Aome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Shiyou street, Xinglongtai District, Panji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u Suji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