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0113U - 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0113U
CN211050113U CN201921946612.4U CN201921946612U CN211050113U CN 211050113 U CN211050113 U CN 211050113U CN 201921946612 U CN201921946612 U CN 201921946612U CN 211050113 U CN211050113 U CN 211050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driving
gear
patient
belt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66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波
胡林
罗子奇
曹云鹏
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9466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0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0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0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包括底座、行走机构和吊架升降机构,底座包括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一连接杆,行走机构包括主动轮组件和两个从动行走轮,两个从动行走轮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主动轮组件连接在两个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主动轮组件包括两个主动行走轮和驱动系统,吊架升降机构与底座之间通过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进行连接,吊架升降机构包括吊架,吊架上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绷带,绷带与升降杆连接的另一端缠绕在转轮上,还包括升降动力组件,升降动力组件与转轮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帮助患者自主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能辅助患者进行整身站立平衡,有效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背景技术
康复治疗是使病、伤、残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病、伤残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患者往往手脚不灵活,需要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而这样的护理时间往往很长,轻者一年半载,重者三年五载,遇到年老体弱者,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仅仅依靠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每天康复训练的时间有限,康复效果不明显,同时,雇佣专门的护理人员费用昂贵,搀扶式的康复训练做不到整身站立平衡,也就起不到良好的康复效果,这些都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较大的生活、工作、精神和经济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帮助患者自主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能辅助患者进行整身站立平衡,有效提高康复训练效果的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包括底座、行走机构和吊架升降机构,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横杆和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杆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接杆,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主动轮组件和两个从动行走轮,两个所述从动行走轮分别连接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主动轮组件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两个主动行走轮和用于带动两个所述主动行走轮行走的驱动系统,所述吊架升降机构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进行连接,所述吊架升降机构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上肢及胯部的吊架,所述吊架上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绷带,所述绷带与所述升降杆连接的另一端缠绕在转轮上,还包括升降动力组件,所述升降动力组件与所述转轮进行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转轮正向或反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方案的电动康复小车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首先升降动力组件带动转轮正向旋转,使得缠绕在转轮上的绷带伸长放出,进而使得升降杆带动吊架下移,然后将吊架穿戴在患者的上肢和胯部的位置,升降动力组件带动转轮反向旋转,使得缠绕在转轮上的绷带缩短收回,进而使得升降杆带动吊架上升,直到吊架到给患者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此时利用吊架提供的向上的支撑力来支撑起患者的部分体重,使得患者可以自主保持直立的状态,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驱动系统带动两个主动行走轮转动并行走,两个从动行走轮跟随主动行走轮的行走,进而通过两个主动行走轮和两个从动行走轮带动整个电动康复小车和患者行走,由此就实现了患者利用该电动康复小车进行自主康复训练的效果,同时提供吊架给患者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使得患者在该支撑力的作用下能自主进行整身的站立平衡,有效的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优选的,升降动力组件包括升降电机、减速器、升降齿轮组、传动杆和位于所述传动杆两端的皮带轮机构,所述升降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少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升降电机的转轴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皮带轮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上,所述第一皮带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的直径,所述第一皮带轮套设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转轮通过传动轴进行连接。
这样,在对吊架进行下移操作时,升降电机正向旋转,升降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第一齿轮正向旋转,第一齿轮再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正向旋转,第二齿轮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杆正向旋转,传动杆再带动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皮带轮正向旋转,第一皮带轮旋转再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正向旋转,第二皮带轮旋转再进一步带动两个转轮进行正向旋转,两个转轮正向旋转使得套设在转轮上的绷带伸长放出,进而使得升降杆带动吊架下移。
同理,在对吊架进行上升操作时,升降电机反向旋转,升降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第一齿轮反向旋转,第一齿轮再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反向旋转,第二齿轮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杆反向旋转,传动杆再带动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两个第一皮带轮反向旋转,第一皮带轮旋转再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反向旋转,第二皮带轮旋转再进一步带动两个转轮进行反向旋转,两个转轮反向旋转使得套设在转轮上的绷带缩短收回,进而使得升降杆带动吊架上升。
同时,由于第一齿轮的齿数少于第二齿轮的齿数,因此转速经第一齿轮传递到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处时将实现减速,另外,第一皮带轮的直径小于第二皮带轮的直径,转速经第一皮带轮传递到第二皮带轮处也将实现减速,故在通过升降电机对吊架进行上升和下移的操作时,升降电机的转速先通过减速器实现一级减速,再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二级减速,最后再通过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实现三级减速,因此最后经第二皮带轮传递到转轮处的转速是经过三级减速的,从而使得转轮处的转速会大大降低,转轮转动带动吊架上升或下移的速度将十分缓慢,避免了吊架上升或下降过快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优选的,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两个分别用于驱动对应位置的所述主动行走轮行走的驱动电机和用于向两个所述驱动电机供电的蓄电池组,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主动行走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蓄电池组电连接。
这样,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蓄电池组为驱动电机供电,使得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旋转再带动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的主动行走轮旋转,主动行走轮旋转和从动行走轮一起带动整个电动康复小车移动,从而带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优选的,所述吊架与所述升降杆之间还设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吊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调节支架上竖向设有多个定位凸起,在所述吊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连接的定位凹槽,不同位置的所述定位凸起能够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以实现所述调节支架和所述吊架之间的连接。
这样,当不同高度的患者在使用该电动康复小车时,将调节支架上不同位置的定位凸起与吊架上的定位凹槽进行配合连接,使得该吊架的高度能很好的与不同高度的患者进行匹配,提高不同患者使用该电动康复小车的舒适性,进而提高康复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包括背板、与所述背板铰接的座板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支撑杆上,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杆上。
这样,通过设计座椅组件,当患者康复训练一段时间需要暂时休息时,将座板绕背板转动使得座板保持与地面平行的状态,此时患者可以坐在座板上进行休息,当患者休息一段时间需要再次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起立,座板将绕背板转动到与地面垂直的状态,这样,座板不会对患者的行走带动影响。因此,座椅组件的设计可以满足患者康复训练时的短暂休息,同时也不会对患者的正常康复训练带来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杆的两侧还分别设有L型结构的手部放置杆,所述手部放置杆L型结构的短边竖向设置与所述第二横杆连接,所述手部放置杆L型结构的长边沿所述吊架方向横向延伸设置,并能够使穿戴所述吊架的人体的手部放置在所述手部放置杆L型结构的长边上。
这样,通过设计手部放置杆,并且手部放置杆L型结构的长边向吊架方向横向延伸到能够与人体的手部接触的位置,这样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的手部可以抓握在两侧的手部放置杆上,一方面利用手部的支撑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行走过程的平衡,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手部给患者一个向上的支撑力,协助进行整身的站立平衡,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优选的,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还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组件,所述脚踏板组件包括转动板、支撑杆和脚踏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处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凸起的安装孔,所述转动板上与所述安装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处设有贯穿所述转动板的连接孔,所述转动板和所述安装板通过穿设在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安装孔处的销轴进行转动连接。
这样,当患者处于站立进行康复训练时,通过将转动板绕安装板转动,使得转动板带动支撑杆和脚踏板一起转动,直到转动到脚踏板组件处于竖直状态,使得脚踏板组件不会对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带来影响,保证了康复训练的正常进行;当患者康复训练一段时间休息时,患者坐在座板上,此时转动板绕安装板转动,使得脚踏板组件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此时患者可将脚部放置在脚踏板上,提高患者坐在座板上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站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站立时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站立时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去除调节支架、升降杆和绷带时的坐姿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横杆1、第一连接杆2、从动行走轮3、主动行走轮4、驱动电机5、蓄电池组6、吊架7、升降杆8、绷带9、转轮10、升降电机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传动杆14、第一皮带轮15、皮带16、背板17、座板18、手部放置杆19、支撑杆20、脚踏板21、第二横杆22、调节支架23、定位凸起24、第二皮带轮25、安装板26、转动板27、销轴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到附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包括底座、行走机构和吊架升降机构,底座包括第一横杆1和分别连接在第一横杆1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接杆2,行走机构包括主动轮组件和两个从动行走轮3,两个从动行走轮3分别连接对应位置的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主动轮组件连接在两个第一连接杆2的另一端,主动轮组件包括两个主动行走轮4和用于带动两个主动行走轮4行走的驱动系统,吊架升降机构与底座之间通过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进行连接,吊架升降机构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上肢及胯部的吊架7,吊架7上设有升降杆8,升降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绷带9,绷带9与升降杆8连接的另一端缠绕在转轮10上,还包括升降动力组件,升降动力组件与转轮10进行连接并能够带动转轮10正向或反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方案的电动康复小车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首先升降动力组件带动转轮10正向旋转,使得缠绕在转轮10上的绷带9伸长放出,进而使得升降杆8带动吊架7下移,然后将吊架7穿戴在患者的上肢和胯部的位置,升降动力组件带动转轮10反向旋转,使得缠绕在转轮10上的绷带9缩短收回,进而使得升降杆8带动吊架7上升,直到吊架7到给患者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此时利用吊架7提供的向上的支撑力来支撑起患者的部分体重,使得患者可以自主保持直立的状态,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驱动系统带动两个主动行走轮4转动并行走,两个从动行走轮3跟随主动行走轮4的行走,进而通过两个主动行走轮4和两个从动行走轮3带动整个电动康复小车和患者行走,由此就实现了患者利用该电动康复小车进行自主康复训练的效果,同时提供吊架7给患者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使得患者在该支撑力的作用下能自主进行整身的站立平衡,有效的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动力组件包括升降电机11、减速器、升降齿轮组、传动杆14和位于传动杆14两端的皮带轮机构,升降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第一齿轮12的齿数少于第二齿轮13的齿数,升降电机11的转轴通过减速器与第一齿轮12传动连接,第二齿轮13套设在传动杆14上,皮带轮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15、第二皮带轮25和皮带16,皮带16套设在第一皮带轮15和第二皮带轮25上,第一皮带轮15的直径小于第二皮带轮25的直径,第一皮带轮15套设在传动杆14上,第二皮带轮25与转轮10通过传动轴进行连接。
这样,在对吊架7进行下移操作时,升降电机11正向旋转,升降电机11通过减速器带动第一齿轮12正向旋转,第一齿轮12再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13正向旋转,第二齿轮13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杆14正向旋转,传动杆14再带动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皮带轮15正向旋转,第一皮带轮15旋转再通过皮带16带动第二皮带轮25正向旋转,第二皮带轮25旋转再进一步带动两个转轮10进行正向旋转,两个转轮10正向旋转使得套设在转轮10上的绷带9伸长放出,进而使得升降杆8带动吊架7下移。
同理,在对吊架7进行上升操作时,升降电机11反向旋转,升降电机11通过减速器带动第一齿轮12反向旋转,第一齿轮12再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13反向旋转,第二齿轮13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杆14反向旋转,传动杆14再带动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两个第一皮带轮15反向旋转,第一皮带轮15旋转再通过皮带16带动第二皮带轮25反向旋转,第二皮带轮25旋转再进一步带动两个转轮10进行反向旋转,两个转轮10反向旋转使得套设在转轮10上的绷带9缩短收回,进而使得升降杆8带动吊架7上升。
同时,由于第一齿轮12的齿数少于第二齿轮13的齿数,因此转速经第一齿轮12传递到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13处时将实现减速,另外,第一皮带轮15的直径小于第二皮带轮25的直径,转速经第一皮带轮15传递到第二皮带轮25处也将实现减速,故在通过升降电机11对吊架7进行上升和下移的操作时,升降电机11的转速先通过减速器实现一级减速,再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进行二级减速,最后再通过第一皮带轮15和第二皮带轮25实现三级减速,因此最后经第二皮带轮25传递到转轮10处的转速是经过三级减速的,从而使得转轮10处的转速会大大降低,转轮10转动带动吊架7上升或下移的速度将十分缓慢,避免了吊架上升或下降过快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系统包括两个分别用于驱动对应位置的主动行走轮4行走的驱动电机5和用于向两个驱动电机5供电的蓄电池组6,驱动电机5的转轴与主动行走轮4连接,驱动电机5与蓄电池组6电连接。
这样,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蓄电池组6为驱动电机5供电,使得驱动电机5旋转,驱动电机5旋转再带动与驱动电机5的转轴连接的主动行走轮4旋转,主动行走轮4旋转和从动行走轮3一起带动整个电动康复小车移动,从而带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在本实施例中,吊架7与升降杆8之间还设有调节支架23,调节支架23的一端与升降杆8固定连接,调节支架23的另一端与吊架7可拆卸连接,在调节支架23上竖向设有多个定位凸起24,在吊架7上设有与定位凸起24配合连接的定位凹槽,不同位置的定位凸起24能够与定位凹槽配合以实现调节支架23和吊架7之间的连接。
这样,当不同高度的患者在使用该电动康复小车时,将调节支架23上不同位置的定位凸起24与吊架7上的定位凹槽进行配合连接,使得该吊架7的高度能很好的与不同高度的患者进行匹配,提高不同患者使用该电动康复小车的舒适性,进而提高康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座椅组件,座椅组件包括背板17、与背板铰接的座板18和第二横杆22,第二横杆22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支撑杆上,背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杆22上。
这样,通过设计座椅组件,当患者康复训练一段时间需要暂时休息时,将座板18绕背板17转动使得座板18保持与地面平行的状态,此时患者可以坐在座板18上进行休息,当患者休息一段时间需要再次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起立,座板18将绕背板17转动到与地面垂直的状态,这样,座板18不会对患者的行走带动影响。因此,座椅组件的设计可以满足患者康复训练时的短暂休息,同时也不会对患者的正常康复训练带来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横杆2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L型结构的手部放置杆19,手部放置杆19的L型结构的短边竖向设置并与第二横杆22连接,手部放置杆19的L型结构的长边沿吊架7方向横向延伸设置,并能够使穿戴吊架7的人体的手部放置在手部放置杆19的L型结构的长边上。
这样,通过设计手部放置杆19,并且手部放置杆19的L型结构的长边向吊架7方向伸出到能够与人体的手部接触的位置,这样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的手部可以抓握在两侧的手部放置杆19上,一方面利用手部的支撑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行走过程的平衡,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手部给患者一个向上的支撑力,协助进行整身的站立平衡,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第一连接杆2上还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6,安装板26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组件,脚踏板组件包括转动板27、支撑杆20和脚踏板21,安装板26上设有安装凸起,安装凸起处设有贯穿安装凸起的安装孔,转动板27上与安装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处设有贯穿转动板27的连接孔,转动板27和安装板26通过穿设在连接孔和安装孔处的销轴28进行转动连接。
这样,当患者处于站立进行康复训练时,通过将转动板27绕安装板26转动,使得转动板27带动支撑杆20和脚踏板21一起转动,直到转动到脚踏板组件处于竖直状态,使得脚踏板组件不会对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带来影响,保证了康复训练的正常进行;当患者康复训练一段时间休息时,患者坐在座板18上,此时转动板27绕安装板26转动,使得脚踏板组件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此时患者可将脚部放置在脚踏板21上,提高患者坐在座板上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手部放置杆19上分别设置驱动按钮、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以方便患者的操作,当然也可以将驱动按钮、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设置在其它任何方便使用的地方。其中驱动按钮与驱动系统电连接,当患者按下驱动按钮时,驱动系统中的蓄电池组6为驱动电机5供电使得驱动电机5旋转,当患者再次按下驱动按钮时,驱动系统中的蓄电池停止向驱动电机5供电使得驱动电机5停止旋转,由此患者可轻松实现电动康复小车的启动和停止;同理,下降按钮与升降动力组件电连接,当患者按下下降按钮时,升降动力组件中的升降电机11正向旋转带动吊架7下放以方便患者的穿戴或是方便患者坐在座板18上,当吊架7下放到合适位置时,再次按下下降按钮,升降电机11停止正向旋转,患者进行吊架7的穿戴或是坐在座板18上休息;当患者按下上升按钮时,升降动力组件中的升降电机11反向旋转带动吊架7上移为患者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该支撑力在患者处于坐立状态时还能辅助患者进行站立,当吊架7上升到合适的位置时,再次按下上升按钮,升降电机11停止旋转。其中电机驱动及正转和反转的控制属于非常现有的技术,本方案采用现有技术的控制方式就能实现,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行走机构和吊架升降机构,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横杆和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杆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接杆,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主动轮组件和两个从动行走轮,两个所述从动行走轮分别连接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主动轮组件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两个主动行走轮和用于带动两个所述主动行走轮行走的驱动系统,所述吊架升降机构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进行连接,所述吊架升降机构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上肢及胯部的吊架,所述吊架上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绷带,所述绷带与所述升降杆连接的另一端缠绕在转轮上,还包括升降动力组件,所述升降动力组件与所述转轮进行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转轮正向或反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动力组件包括升降电机、减速器、升降齿轮组、传动杆和位于所述传动杆两端的皮带轮机构,所述升降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少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升降电机的转轴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皮带轮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上,所述第一皮带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的直径,所述第一皮带轮套设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转轮通过传动轴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两个分别用于驱动对应位置的所述主动行走轮行走的驱动电机和用于向两个所述驱动电机供电的蓄电池组,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主动行走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蓄电池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与所述升降杆之间还设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吊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调节支架上竖向设有多个定位凸起,在所述吊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连接的定位凹槽,不同位置的所述定位凸起能够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以实现所述调节支架和所述吊架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包括背板、与所述背板铰接的座板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支撑杆上,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的两侧还分别设有L型结构的手部放置杆,所述手部放置杆L型结构的短边竖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横杆连接,所述手部放置杆L型结构的长边沿所述吊架方向横向延伸设置,并能够使穿戴所述吊架的人体的手部放置在所述手部放置杆L型结构的长边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还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组件,所述脚踏板组件包括转动板、支撑杆和脚踏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处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凸起的安装孔,所述转动板上与所述安装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处设有贯穿所述转动板的连接孔,所述转动板和所述安装板通过穿设在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安装孔处的销轴进行转动连接。
CN201921946612.4U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Active CN211050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6612.4U CN211050113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6612.4U CN211050113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0113U true CN211050113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82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6612.4U Active CN211050113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01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0795A (zh) * 2020-12-22 2021-04-2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下肢负重精确力量感测装置
CN112957237A (zh) * 2021-02-02 2021-06-15 淄博职业学院 一种老年人防跌倒智能助行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0795A (zh) * 2020-12-22 2021-04-2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下肢负重精确力量感测装置
CN112957237A (zh) * 2021-02-02 2021-06-15 淄博职业学院 一种老年人防跌倒智能助行器
CN112957237B (zh) * 2021-02-02 2022-08-02 淄博职业学院 一种老年人防跌倒智能助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50113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CN112451249B (zh) 一种具有辅助康复装置的医疗床
CN110353953A (zh)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CN110063853B (zh) 一种分离式可自主移动的多功能护理床装置
CN108852679B (zh) 脊柱科多功能病号床
CN113181594B (zh)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CN213218336U (zh) 多功能康复小车
CN107242942A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
CN108420615A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211326557U (zh) 一种儿科用多功能就诊座椅
CN203303259U (zh) 电动自行爬楼梯轮椅车
CN205126733U (zh) 医疗护理患者康复辅助装置
CN116687724A (zh) 一种老年病人防跌倒辅助助行装置
CN213250557U (zh) 胸痛患者用急救床
CN211634007U (zh) 一种多功能助老床
CN111419637B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康复装置
CN213099172U (zh) 一种老年患者用行走辅助装置
CN104887462B (zh) 一种康复用学步椅
CN211095384U (zh) 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轮椅
CN211797306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医疗轮椅
CN116158947B (zh) 一种肢体康复用医疗辅助机器人
CN217612735U (zh) 一种下肢康复辅助锻炼装置
CN219595062U (zh) 一种新型外科护理用多用处病床踏板
CN215688847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理疗床
CN213250954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康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