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8336U - 多功能康复小车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康复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8336U
CN213218336U CN202021840125.2U CN202021840125U CN213218336U CN 213218336 U CN213218336 U CN 213218336U CN 202021840125 U CN202021840125 U CN 202021840125U CN 213218336 U CN213218336 U CN 213218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rest
motor
rod
fram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01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波
刘家红
张榆
唐成龙
刘闽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8401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8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8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8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康复小车,包括车架、可折叠座椅机构、行走机构和减重吊索机构;车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一竖杆、第一横杆、第二竖杆和第二横杆;行走机构包括两个主动轮组件和两个从动轮,主动轮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能够行走的主动轮;减重吊索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吊带组件,吊带组件用于穿戴在人体上肢和胯下,第三电机的转轴上套设有两个转盘,在第二横杆设有第一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上缠绕有绳索,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转盘和吊带组件。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频繁的穿戴吊带组件,同时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能够辅助患者进行站立和行走,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在辅助下完全独立的跟随康复小车进行康复训练。

Description

多功能康复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康复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人们特别是病人、老年人康复锻炼器械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众多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栓塞、脑梗塞患者治疗后留有后遗症甚至瘫痪,给病人及护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辛劳。医学证明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康复要以运动锻炼为主,现有的康复锻炼主要是由护理人员搀扶着患者进行,这样一方面使得患者的康复锻炼需要配合护理人员的时间和安排,训练时间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另一方面,护理人员的护理成本昂贵,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9218483086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康复吊架小车,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平行布置的两个长横杆、沿长横杆长度方向平行分布的三个短横杆,三个短横杆沿小车前进方向分别为第一短横杆、第二短横杆和第三短横杆,第一短横杆的两端与两个长横杆连接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定向轮,第二短横杆的两端与两个长横杆连接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万向轮,所第三短横杆的两端与两个长横杆连接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第三万向轮,在第二短横杆两端与长横杆连接的位置还分别竖向上设有第二竖杆,在第三短横杆两端与所述长横杆连接的位置还分别竖向上设有第三竖杆,两个第三竖杆的上端通过第四横杆进行连接,两个第二竖杆与对应位置的第三竖杆的上端通过两个第五横杆进行连接,在两个第二竖杆的上端还分别沿第一短横杆所在方向斜向上设有第一斜杆,第一斜杆与第二竖杆连接的另一端设有第六横杆,两个第六横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还包括吊带组件,吊带组件包括用于套设在两个第六横杆上的吊带连接部和用于穿戴在人体上肢躯干及腋下的吊带穿戴部,吊带连接部和所述吊带穿戴部上均设有可对各自长度进行调节的带扣。上述康复吊架小车首先通过调节吊带连接部和吊带穿戴部上的带扣对两者的长度进行调节,以方便患者将吊带穿戴部穿戴在上肢躯干和腋下,当穿戴好后,再通过带扣对吊带连接部和吊带穿戴部的长度进行调节,使得吊带穿戴部对患者从腋下给予一个向上的拉力,以此来对患者的部分体重进行支撑,辅助患者进行站立并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其原理类似于护理人员从腋下辅助患者进行站立,从而使得患者在吊带组件的作用下,能进行自主站立和平衡;当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手部握在两个第二竖杆上并用力,使得第二万向轮、第三万向轮和定向轮向前移动,小车向前移动,使得患者就可以移动脚步跟随小车向前移动进行康复训练。
但是上述康复吊架小车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下面的问题:由于该康复吊架小车的使用者是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病人,因此病人在康复训练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休息,由于吊带组件穿戴在人体上肢躯干及腋下,且在穿戴好后吊带穿戴部还会从腋下给患者一个向上的拉力,当患者需要坐下休息时,必须首先将吊带组件从患者上肢取下,当需要再次进行康复训练时,又需要重新站起并将吊带组件穿戴在人体上肢,且整个过程仍然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从而使得患者不能完全独立的利用该康复吊架小车进行康复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不需要频繁的穿戴,同时能辅助患者站立和行走,从而使患者能够在辅助下独立的进行康复训练的多功能康复小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康复小车,包括车架、可折叠座椅机构、行走机构和减重吊索机构;
所述车架包括开口向前且呈U型结构的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轴向两端设有竖向下设置的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远离其连接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沿所述车架行进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架体的轴向两端还设有竖向上设置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远离其连接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沿所述车架前进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杆;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主动轮组件和两个从动轮,两个主动轮组件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两个从动轮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能够行走的主动轮;
所述减重吊索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吊带组件,所述吊带组件用于穿戴在人体上肢和胯下,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上套设有两个转盘,在两个所述第二横杆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定滑轮,在每个所述第一定滑轮上缠绕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转盘和所述吊带组件上。
这样,该康复小车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先使得第三电机正向旋转,使得第三电机通过绳索带动吊带组件下降,然后将吊带组件穿戴在患者的上肢和胯部,在需要进行行走康复训练时,使得第三电机反向旋转,第三电机将通过绳索带动吊带组件上升,当吊带组件上升到能够给患者一个向上的支撑力时,第三电机停止旋转,此时吊带组件给患者提供的向上的支撑力能够用于平衡患者的部分重力,从而辅助患者进行站立并保持平衡,当患者需要进行行走康复训练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进一步和从动轮一起带动整个康复小车移动,此时患者可以跟随康复小车的移动进行实现行走康复训练,在整个行走康复训练过程中,吊带组件始终给予患者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从而可以使得患者只需要承受较小的重力,进而独立跟随康复小车进行康复训练。
当患者在训练一段时间需要休息时,此时再次使得第三电机正向旋转,第三电机通过绳索带动吊带组件下降,此时吊带组件对患者向上的支撑力消失,打开可折叠座椅机构,患者就可自主的坐在可折叠座椅机构上。
当患者休息一段时候需要再次进行康复训练时,此时使得第三电机反向旋转,第三电机通过绳索带动吊带组件上升,当吊带组件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吊带组件将再次对患者产生向上的支撑力,该支撑力可以帮助患者进行站立,从而使得患者能够独立的起身并站立,并再次进行康复训练。
本方案的康复小车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不需要频繁的穿戴吊带组件,同时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能够辅助患者进行站立和行走,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在辅助下完全独立的跟随康复小车进行康复训练。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还设有两个辅助抬腿机构,所述辅助抬腿机构在人体坐在所述可折叠座椅上时与人体的小腿位置相适应,所述辅助抬腿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轴向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还固定连接有斜向下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其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在人体坐在所述可折叠座椅上时用于放置人体的脚部,所述辅助抬腿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转动轴朝不同的方向转动。
这样,当患者需要抬腿进行腿部康复训练时,患者将脚部放置在脚踏板上,然后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正向旋转,转动轴再进一步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脚踏板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向上抬起,当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反向旋转时,转动轴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脚踏板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向下运动,如此反复,就可以通过带动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腿部康复训练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器和联轴器,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联轴器连接,且所述联轴器远离其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这样,患者在进行腿部的康复训练时,启动第二电机正向旋转,第二电机的动力通过第二减速器的减速增扭后,再进一步经联轴器传递到转动轴,使得转动轴正向旋转,进而带动人体脚部和小腿向上抬起,抬起的高度可以根据康复训练的情况进行选择,当第二电机反向旋转时,转动轴也将反向旋转,进而带动人体脚部和小腿向下运动,由此实现患者腿部康复训练的目的;在本方案中,通过增设第二减速器,第二减速器用于对第二电机的输出进行减速增扭,由于患者康复运动时的运动幅度必定很小,因此需要传递到转动轴的转速也需要很小,故利用第二减速器对第二电机的转动速度进行减速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整体呈竖向放置的Z型结构,所述操作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且所述操作杆的上端在人体坐在所述可折叠座椅上时与人体手部的位置相适应,且人体手部能够通过所述操作杆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这样,通过设置操作杆,并将操作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转动轴连接,操作杆的上端与人体坐姿状态时的手部位置相适应,当患者需要进行腿部康复训练时,人体手部握在操作杆的上端,通过人体手部带动操作杆的上端向下移动,操作杆的下端就将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转动轴向上转动,进而转动轴再带动第一连接杆和脚踏板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向上抬起;当人体手部带动操作杆的上端向上移动时,操作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转动轴向下转动,进而转动轴再带动第一连接杆和脚踏板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向下运动,由此实现带动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腿部康复训练的目的,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腿部状况来自主的对操作杆进行操作,避免了电动驱动模式操作幅度过大导致的腿部运动幅度超过可承受范围而造成的二次伤害。
优选的,在所述可折叠座椅的轴向两侧的所述第一架体上还设有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包括用于放置人体手臂的扶手面板,在扶手面板的下端沿所述扶手面板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竖向下设置的扶手支撑杆,所述扶手支撑杆远离其连接所述扶手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架体上。
这样,通过设置扶手面板,扶手面板通过扶手支撑杆连接在第一架体上,扶手面板用于放置人体手臂,当人体坐在可折叠座椅上休息时,手臂放置在扶手面板上具有更好的舒适度,当人体在行走进行康复训练时,手臂也可以放置在扶手面板上,有利于人体保持平衡,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扶手支撑杆包括扶手支撑内杆和扶手支撑外杆,所述扶手支撑内杆与所述扶手面板连接,所述扶手支撑外杆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在所述扶手支撑外杆远离其连接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扶手滑槽,且在所述扶手支撑外杆开设扶手滑槽的位置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扶手连接孔,在所述扶手支撑内杆远离其连接所述扶手面板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扶手安装孔,所述扶手支撑内杆能够滑动伸入到所述扶手滑槽内,并使得所述扶手安装孔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扶手连接孔通过第一螺钉进行连接。
这样,通过设置扶手支撑内杆和扶手支撑外杆,通过调整扶手支撑内杆和扶手支撑外杆的相对位置,可用于调整扶手支撑杆的整体长度,以此来适应不同人体的使用需求以及人体在不同姿态时的使用需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连接。
这样,第一电机与第一减速器连接,第一减速器再与主动轮连接,第一减速器能对第一电机的输出进行减速增扭,以此来到达推动康复小车缓慢行驶的目的。
优选的,在所述车架上还安装有蓄电池组件,所述蓄电池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电连接,以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供电。
这样,蓄电池组件分别用于向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供电,这样使得康复小车可以在任意地方进行使用,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优选的,在所述扶手面板上还分别设有第一正向按钮、第一反向按钮、第二正向按钮、第二反向按钮、第三正向按钮和第三反向按钮,所述第一正向按钮和第一反向按钮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以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所述第二正向按钮和所述第二反向按钮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以分别用于控制第二电机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所述第三正向按钮和所述第三反向按钮与所述第三电机电连接,以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电机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
这样,通过在扶手面板上设置用于控制各电机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按钮,可以方便使用者对康复小车的操作。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竖杆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架体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二竖杆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横杆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还通过第三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两个第二定滑轮,所述绳索缠绕在对应位置的第二定滑轮上,且所述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的转盘和吊带组件上。
这样,通过增设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用于提高康复小车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同时增设第二定滑轮,能更好的对绳索起到支撑作用,绳索依次经过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后带动吊带组件上下移动,能更好的辅助人起身和坐下,在人行走过程中,也起到辅助稳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康复小车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康复小车的前侧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吊带组件);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辅助抬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架体1、第一竖杆2、第一横杆3、第二竖杆4、第二横杆5、从动轮6、主动轮7、蓄电池组件8、可折叠座椅机构9、吊带组件10、绳索11、第一定滑轮12、第二支撑杆13、第一支撑杆14、第一电机15、扶手面板16、扶手支撑内杆17、扶手支撑外杆18、操作杆19、第二连接杆20、转动轴21、安装座22、第一连接杆23、脚踏板24、联轴器25、第二减速器26、第二电机27、第三电机28、转盘29、第三连接杆30、第二定滑轮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到附图5所示,多功能康复小车,包括车架、可折叠座椅机构9、行走机构和减重吊索机构;
车架包括开口向前且呈U型结构的第一架体1,第一架体1的轴向两端设有竖向下设置的第一竖杆2,第一竖杆2远离其连接第一架体1的一端设有沿车架行进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杆3,第一架体1的轴向两端还设有竖向上设置的第二竖杆4,第二竖杆4远离其连接第一架体1的一端设有沿车架前进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杆5,且两个第二竖杆4的上端通过第三连接杆30进行连接;
行走机构包括两个主动轮7组件和两个从动轮6,两个主动轮7组件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第一横杆3的一端,两个从动轮6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第一横杆3的另一端,主动轮7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能够行走的主动轮7;
减重吊索机构包括第三电机28和吊带组件10,吊带组件10用于穿戴在人体上肢和胯下,第三电机28的转轴上套设有两个转盘29,在两个第二横杆5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定滑轮12,在第三连接杆30上还设有两个第二定滑轮31,在每个第一定滑轮12上缠绕有绳索11,绳索11同时也缠绕在对应位置的第二定滑轮31上,且绳索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的转盘29和吊带组件10上。
在本方案中,以人体使用该康复小车时的方向作为参考方向,即本方案中的前、后、左、右、上、下分别对应为人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同时本方案中的轴向为左右方向,竖向为上下方向,纵向为前后方向。
这样,该康复小车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先使得第三电机28正向旋转,使得第三电机28通过绳索11带动吊带组件10下降,然后将吊带组件10穿戴在患者的上肢和胯部,在需要进行行走康复训练时,使得第三电机28反向旋转,第三电机28将通过绳索11带动吊带组件10上升,当吊带组件10上升到能够给患者一个向上的支撑力时,第三电机28停止旋转,此时吊带组件10给患者提供的向上的支撑力能够用于平衡患者的部分重力,从而辅助患者进行站立并保持平衡,当患者需要进行行走康复训练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轮7转动,主动轮7进一步和从动轮6一起带动整个康复小车移动,此时患者可以跟随康复小车的移动进行实现行走康复训练,在整个行走康复训练过程中,吊带组件10始终给予患者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从而可以使得患者只需要承受较小的重力,进而独立跟随康复小车进行康复训练。
当患者在训练一段时间需要休息时,此时再次使得第三电机28正向旋转,第三电机28通过绳索11带动吊带组件10下降,此时吊带组件10对患者向上的支撑力消失,打开可折叠座椅机构9,患者就可自主的坐在可折叠座椅机构9上。
当患者休息一段时候需要再次进行康复训练时,此时使得第三电机28反向旋转,第三电机28通过绳索11带动吊带组件10上升,当吊带组件10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吊带组件10将再次对患者产生向上的支撑力,该支撑力可以帮助患者进行站立,从而使得患者能够独立的起身并站立,并再次进行康复训练。
本方案的康复小车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不需要频繁的穿戴吊带组件10,同时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绳索通过定滑轮带动吊带组件上下移动,以辅助人起身和坐下,在人行走过程中,也起到辅助稳定作用,因此该方案能够辅助患者进行站立和行走,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完全独立的跟随康复小车进行康复训练。
在本实施例中,可折叠座椅机构9包括背板和座板,其中背板固定在第一架体1上,座板与背板转动连接,当不使用该座椅时,座板转动与背板折叠在一起,使用该座椅时,座板绕背板转动并平放。
在本实施例中,车架上还设有两个辅助抬腿机构,辅助抬腿机构在人体坐在可折叠座椅上时与人体的小腿位置相适应,辅助抬腿机构包括固定在车架上的安装座22,安装座22上转动连接有轴向设置的转动轴21,转动轴21上还固定连接有斜向下设置的第一连接杆23,第一连接杆23远离其连接转动轴21的一端设有脚踏板24,脚踏板24在人体坐在可折叠座椅上时用于放置人体的脚部,辅助抬腿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转动轴21连接并能够带动转动轴21朝不同的方向转动。
这样,当患者需要抬腿进行腿部康复训练时,患者将脚部放置在脚踏板24上,然后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21正向旋转,转动轴21再进一步通过第一连接杆23带动脚踏板24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向上抬起,当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21反向旋转时,转动轴21通过第一连接杆23带动脚踏板24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向下运动,如此反复,就可以通过带动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腿部康复训练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操作杆19,操作杆19整体呈竖向放置的Z型结构,操作杆19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杆20与转动轴21连接,且操作杆19的上端在人体坐在可折叠座椅上时与人体手部的位置相适应,且人体手部能够通过操作杆19带动转动轴21转动。
这样,通过设置操作杆19,并将操作杆19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杆20与转动轴21连接,操作杆19的上端与人体坐姿状态时的手部位置相适应,当患者需要进行腿部康复训练时,人体手部握在操作杆19的上端,通过人体手部带动操作杆19的上端向下移动,操作杆19的下端就将通过第二连接杆20带动转动轴21向上转动,进而转动轴21再带动第一连接杆23和脚踏板24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向上抬起;当人体手部带动操作杆19的上端向上移动时,操作杆19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杆20带动转动轴21向下转动,进而转动轴21再带动第一连接杆23和脚踏板24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向下运动,由此实现带动患者的脚部和小腿位置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腿部康复训练的目的,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腿部状况来自主的对操作杆19进行操作,避免了电动驱动模式操作幅度过大导致的腿部运动幅度超过可承受范围而造成的二次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在可折叠座椅的轴向两侧的第一架体1上还设有扶手机构,扶手机构包括用于放置人体手臂的扶手面板16,在扶手面板16的下端沿扶手面板16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竖向下设置的扶手支撑杆,扶手支撑杆远离其连接扶手面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位置的第一架体1上。
这样,通过设置扶手面板16,扶手面板16通过扶手支撑杆连接在第一架体1上,扶手面板16用于放置人体手臂,当人体坐在可折叠座椅上休息时,手臂放置在扶手面板16上具有更好的舒适度,当人体在行走进行康复训练时,手臂也可以放置在扶手面板16上,有利于人体保持平衡,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扶手支撑杆包括扶手支撑内杆17和扶手支撑外杆18,扶手支撑内杆17与扶手面板16连接,扶手支撑外杆18与第一架体1连接,在扶手支撑外杆18远离其连接第一架体1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扶手滑槽,且在扶手支撑外杆18开设扶手滑槽的位置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扶手连接孔,在扶手支撑内杆17远离其连接扶手面板16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扶手安装孔,扶手支撑内杆17能够滑动伸入到扶手滑槽内,并使得扶手安装孔与对应位置的扶手连接孔通过第一螺钉进行连接。
这样,通过设置扶手支撑内杆17和扶手支撑外杆18,通过调整扶手支撑内杆17和扶手支撑外杆18的相对位置,可用于调整扶手支撑杆的整体长度,以此来适应不同人体的使用需求以及人体在不同姿态时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5和第一减速器,第一电机15的转轴与第一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主动轮7连接。
这样,第一电机15与第一减速器连接,第一减速器再与主动轮7连接,第一减速器能对第一电机15的输出进行减速增扭,以此来到达推动康复小车缓慢行驶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车架上还安装有蓄电池组件8,蓄电池组件8分别与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27和第三电机28电连接,以用于分别向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27和第三电机28供电。
这样,蓄电池组件8分别用于向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27和第三电机28供电,这样使得康复小车可以在任意地方进行使用,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扶手面板16上还分别设有第一正向按钮、第一反向按钮、第二正向按钮、第二反向按钮、第三正向按钮和第三反向按钮,第一正向按钮和第一反向按钮与第一电机15电连接,以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电机15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第二正向按钮和第二反向按钮与第二电机27电连接,以分别用于控制第二电机27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第三正向按钮和第三反向按钮与第三电机28电连接,以分别用于控制第三电机28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
这样,通过在扶手面板16上设置用于控制各电机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按钮,可以方便使用者对康复小车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竖杆4与对应位置的第一架体1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杆14,在第二竖杆4与对应位置的第二横杆5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13。
这样,通过增设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3,用于提高康复小车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使用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如附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27、第二减速器26和联轴器25,第二电机27的转轴与第二减速器2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减速器26的输出端与联轴器25连接,且联轴器25远离其连接第二减速器2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轴21上。
这样,患者在进行腿部的康复训练时,启动第二电机27正向旋转,第二电机27的动力通过第二减速器26的减速增扭后,再进一步经联轴器25传递到转动轴21,使得转动轴21正向旋转,进而带动人体脚部和小腿向上抬起,抬起的高度可以根据康复训练的情况进行选择,当第二电机27反向旋转时,转动轴21也将反向旋转,进而带动人体脚部和小腿向下运动,由此实现患者腿部康复训练的目的;在本方案中,通过增设第二减速器26,第二减速器26用于对第二电机27的输出进行减速增扭,由于患者康复运动时的运动幅度必定很小,因此需要传递到转动轴21的转速也需要很小,故利用第二减速器26对第二电机27的转动速度进行减速处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多功能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可折叠座椅机构、行走机构和减重吊索机构;
所述车架包括开口向前且呈U型结构的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轴向两端设有竖向下设置的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远离其连接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沿所述车架行进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架体的轴向两端还设有竖向上设置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远离其连接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沿所述车架前进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杆;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主动轮组件和两个从动轮,两个主动轮组件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两个从动轮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能够行走的主动轮;
所述减重吊索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吊带组件,所述吊带组件用于穿戴在人体上肢和胯下,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上套设有两个转盘,在两个所述第二横杆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定滑轮,在每个所述第一定滑轮上缠绕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转盘和所述吊带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还设有两个辅助抬腿机构,所述辅助抬腿机构在人体坐在所述可折叠座椅上时与人体的小腿位置相适应,所述辅助抬腿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轴向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还固定连接有斜向下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其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在人体坐在所述可折叠座椅上时用于放置人体的脚部,所述辅助抬腿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转动轴朝不同的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器和联轴器,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联轴器连接,且所述联轴器远离其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整体呈竖向放置的Z型结构,所述操作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且所述操作杆的上端在人体坐在所述可折叠座椅上时与人体手部的位置相适应,且人体手部能够通过所述操作杆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折叠座椅的轴向两侧的所述第一架体上还设有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包括用于放置人体手臂的扶手面板,在扶手面板的下端沿所述扶手面板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竖向下设置的扶手支撑杆,所述扶手支撑杆远离其连接所述扶手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架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撑杆包括扶手支撑内杆和扶手支撑外杆,所述扶手支撑内杆与所述扶手面板连接,所述扶手支撑外杆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在所述扶手支撑外杆远离其连接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扶手滑槽,且在所述扶手支撑外杆开设扶手滑槽的位置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扶手连接孔,在所述扶手支撑内杆远离其连接所述扶手面板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扶手安装孔,所述扶手支撑内杆能够滑动伸入到所述扶手滑槽内,并使得所述扶手安装孔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扶手连接孔通过第一螺钉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上还安装有蓄电池组件,所述蓄电池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电连接,以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面板上还分别设有第一正向按钮、第一反向按钮、第二正向按钮、第二反向按钮、第三正向按钮和第三反向按钮,所述第一正向按钮和第一反向按钮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以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所述第二正向按钮和所述第二反向按钮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以分别用于控制第二电机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所述第三正向按钮和所述第三反向按钮与所述第三电机电连接,以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电机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竖杆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架体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二竖杆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横杆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
两个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还通过第三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两个第二定滑轮,所述绳索缠绕在对应位置的第二定滑轮上,且所述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位置的转盘和吊带组件上。
CN202021840125.2U 2020-08-28 2020-08-28 多功能康复小车 Active CN213218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0125.2U CN213218336U (zh) 2020-08-28 2020-08-28 多功能康复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0125.2U CN213218336U (zh) 2020-08-28 2020-08-28 多功能康复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8336U true CN213218336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902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0125.2U Active CN213218336U (zh) 2020-08-28 2020-08-28 多功能康复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83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3143A (zh) * 2022-04-12 2022-07-12 谢君 减重运动康复训练器械
CN115252383A (zh) * 2022-08-08 2022-11-01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肿瘤术后康复用护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3143A (zh) * 2022-04-12 2022-07-12 谢君 减重运动康复训练器械
CN115252383A (zh) * 2022-08-08 2022-11-01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肿瘤术后康复用护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00890B2 (ja) 車椅子式歩行補助用ロボット
CN101828995B (zh) 带有起坐机构的电动助行轮椅
EP2438894B1 (en) Transfer and mobility device
CN112168524B (zh) 一种可实现坐立行三态转换的辅助移动轮椅外骨骼装置
CN213218336U (zh) 多功能康复小车
US6679510B2 (en) Walking assistance device
CN110876662B (zh) 一种方便起身的轮椅及使用方法
CN106691721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轮椅
KR101299351B1 (ko) 휠체어 결합형 하지 운동/재활훈련 장치
CN106137576A (zh) 一种新型站立轮椅车
CN113398527A (zh) 一种固定式多自由度机械臂减重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CN211050113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康复小车
CN211912603U (zh) 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医疗椅
CN216777441U (zh) 一种残疾人移位助行装置
US20030141692A1 (en) Walking assistance device
CN213284163U (zh) 一种机器人式康复护理设备
CN112618295A (zh) 智能辅助助力骨骼机器人
CN114392079A (zh) 一种护理移乘车
CN219167002U (zh) 一种外骨骼吊架的辅助上机装置及外骨骼吊架
CN205971649U (zh) 一种用于残障者的代步车
CN216061217U (zh) 一种基于牵引抬升的助力装置
CN212756168U (zh) 一种电动移位升降机
CN215652410U (zh) 跑台式儿童下肢减重运动康复训练装置
CN214968085U (zh) 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CN216022945U (zh) 一种固定式多自由度机械臂减重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