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10097U - 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10097U CN214910097U CN202121532471.9U CN202121532471U CN214910097U CN 214910097 U CN214910097 U CN 214910097U CN 202121532471 U CN202121532471 U CN 202121532471U CN 214910097 U CN214910097 U CN 2149100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
- patient
- walking
- sliding pedal
- stag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涉及医疗康复训练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术后行走康复器械的腿部运动轨迹不能够模拟行走步态,行走功能仍需要患者自行练习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辅助行走结构,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患者的身体并减轻患者腿部的承重力,患者能站在辅助行走结构上且辅助行走结构能推动患者的腿部进行模拟行走;驱动装置与滑动踏板相连接且驱动装置能驱动滑动踏板在运动轨道上滑动,患者的脚部能站在滑动踏板上且患者的脚部能沿着运动轨道的行走轨迹进行运动;当滑动踏板向前滑动时,弧形升降轨道能上升到平直轨道的上方,滑动踏板能从平直轨道上滑动至弧形升降轨道上并向前滑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是针对疾病和损伤所致功能障碍,使其尽可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应用的医学与技术,称为康复医学,换言之,康复医学是一门对伤病者和残疾者在身体上和精神上进行康复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与劳动能力,重返社会与家庭。
在常见的脊髓损伤以及脑瘫、偏瘫患者的术后治疗中,通常都会需要行走功能的康复治疗。通常会由人工来辅助支撑患者,由人工帮助或者患者自行进行行走功能训练,其问题在于:因患者行走功能尚未恢复,所以行走训练费时费力,训练效率低。而且现有的用于术后行走康复器械中,其功能过于简单或者单一,只能用于患者肢体辅助支撑,或者只能用于腿部的屈伸运动,其缺点在于:这些术后行走康复器械的腿部运动轨迹不能够模拟行走步态,行走功能仍需要患者自行练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术后行走康复器械的腿部运动轨迹不能够模拟行走步态,行走功能仍需要患者自行练习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辅助行走结构,其中,所述辅助行走结构位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下方,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患者的身体并减轻患者腿部的承重力,患者能站在所述辅助行走结构上且所述辅助行走结构能推动患者的腿部进行模拟行走;
所述辅助行走结构包括运动轨道、滑动踏板、驱动装置和底座,所述运动轨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动踏板与所述运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踏板相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滑动踏板在所述运动轨道上滑动,患者的脚部能站在所述滑动踏板上且患者的脚部能沿着所述运动轨道的行走轨迹进行运动;
所述运动轨道包括弧形升降轨道和平直轨道,所述平直轨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弧形升降轨道与所述底座通过升降机构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能推动所述弧形升降轨道做上升或下降运动;
当所述滑动踏板向前滑动时,所述弧形升降轨道能上升到所述平直轨道的上方,所述滑动踏板能从所述平直轨道上滑动至所述弧形升降轨道上并向前滑动;
当所述滑动踏板向后滑动时,所述弧形升降轨道能下降到所述平直轨道的下方,所述滑动踏板能在所述平直轨道上滑动并向后滑动。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框架、重力调节器、控制开关和包裹部,所述重力调节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所述重力调节器与所述包裹部相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重力调节器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包裹部能包裹在患者的身上且所述重力调节器能提升被所述包裹部包裹住的患者。
可选地,所述包裹部包括下肢承重带、腋下承重带和调节带,所述下肢承重带能套在患者的大腿根部,所述腋下承重带能套在患者的腋下,所述下肢承重带和所述腋下承重带通过调节带相连接,所述调节带能调节所述下肢承重带和所述腋下承重带两者之间的距离,所述腋下承重带与所述重力调节器通过连接带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调节带的个数为两个。
可选地,所述滑动踏板包括承接板、滑轮、活动件和底架,所述滑轮与所述底架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架内且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滑轮滚动,所述承接板与所述底架通过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患者的脚部能站在所述承接板上。
可选地,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能限制患者的脚部脱离所述承接板。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弹簧。
可选地,所述辅助行走结构还包括调节开关和升降开关,所述调节开关能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升降开关能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的运动状态。
可选地,所述运动轨道、所述滑动踏板和所述驱动装置的个数均为两个。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可以模拟人体下肢腿部行走的足部运行轨迹,从而辅助患者的下肢行走功能训练。先将患者的身体束缚在支撑机构上,辅助患者直立的站在滑动踏板上,再根据患者的情况,通过支撑机构调节患者对滑动踏板的压力,再启动辅助行走结构,进而推动患者模拟足部运行轨迹,行走的过程为:一只脚在向前运动时,弧形升降轨道会上升到平直轨道的上方,滑动踏板会从平直轨道上进入到弧形升降轨道中,直到滑动踏板从弧形升降轨道的另一头进入到平直轨道,这只脚也随着滑动踏板运动,模拟出了足部运行轨迹;与此同时,另一脚会向后运动,弧形升降轨道会下降到平直轨道的下方,滑动踏板会直接在平直轨道上向后滑动,等待下次向前运动,是实现了在原地进行行走模拟训练,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术后行走康复器械的腿部运动轨迹不能够模拟行走步态,行走功能仍需要患者自行练习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的辅助行走结构中弧形升降轨道未伸出平直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的辅助行走结构中弧形升降轨道伸出平直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的辅助行走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的滑动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机构;11、支撑框架;111、扶手;12、重力调节器;13、控制开关;14、包裹部;141、下肢承重带;142、腋下承重带;143、调节带;15、连接带;2、辅助行走结构;21、运动轨道;211、弧形升降轨道;212、平直轨道;213、升降机构;22、滑动踏板;221、承接板;222、滑轮;223、活动件;224、底架;23、底座;23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和辅助行走结构2,其中,辅助行走结构2位于支撑机构1的下方,支撑机构1用于支撑患者的身体并减轻患者腿部的承重力,支撑机构1支撑患者站立在辅助行走结构2上,并能将患者吊起来,在患者刚刚接受模拟行走训练时,由于之前患者长期躺在病床上,腿部无法承受患者整个身体的重量,故通过支撑机构1将患者提升起来,进而减轻腿部的承重力,使得患者可以直立的站在辅助行走结构2,从而辅助行走结构2能推动患者的腿部进行模拟行走,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辅助行走结构2包括运动轨道21、滑动踏板22、驱动装置和底座23,运动轨道21安装在底座23上,滑动踏板22与运动轨道21滑动连接,驱动装置与滑动踏板22相连接且驱动装置能驱动滑动踏板22在运动轨道21上滑动,患者的脚部能站在滑动踏板22上且患者的脚部能沿着运动轨道21的行走轨迹进行运动,而运动轨道21是根据人体下肢腿部行走的足部运行轨迹进行设计的,进而使得患者更好地进行模拟行走步态;运动轨道21、滑动踏板22和驱动装置的个数均为两个,人体的两只脚分别站在两个滑动踏板22上,同时每只脚均在一条运动轨道21上运行,左右脚的运行不同步,一只脚向前运动时,另一脚会向后运动;
运动轨道21包括弧形升降轨道211和平直轨道212,平直轨道212安装在底座23上,弧形升降轨道211与底座23通过升降机构213相连接,升降机构213能推动弧形升降轨道211做上升或下降运动,当弧形升降轨道211进行上升运动时,是为了使得弧形升降轨道211和平直轨道212两者之间会存在两个交叉处,可以使得滑动踏板22在弧形升降轨道211和平直轨道212两者之间进行换道,一个交叉处可以使得滑动踏板22从平直轨道212滑动到弧形升降轨道211上,另一个交叉处可以使得滑动踏板22从弧形升降轨道211滑动到平直轨道212上;当弧形升降轨道211下降运动时,是为了使得弧形升降轨道211和平直轨道212两者分离,使得滑动踏板22只能在平直轨道212上滑动,无法换到弧形升降轨道211上;
当滑动踏板22向前滑动时,弧形升降轨道211能上升到平直轨道212的上方,滑动踏板22能从平直轨道212上滑动至弧形升降轨道211上并向前滑动,直到从弧形升降轨道211的另一头滑动到平直轨道212上,完成一个步子的行走;
当滑动踏板22向后滑动时,弧形升降轨道211能下降到平直轨道212的下方,滑动踏板22能在平直轨道212上滑动并向后滑动,并滑动至最初的位置,以待下次向前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可以模拟人体下肢腿部行走的足部运行轨迹,从而辅助患者的下肢行走功能训练。先将患者的身体束缚在支撑机构1上,辅助患者直立的站在滑动踏板22上,再根据患者的情况,通过支撑机构1调节患者对滑动踏板22的压力,再启动辅助行走结构2,进而推动患者模拟足部运行轨迹,行走的过程为:一只脚在向前运动时,弧形升降轨道211会上升到平直轨道212的上方,滑动踏板22会从平直轨道212上进入到弧形升降轨道211中,直到滑动踏板22从弧形升降轨道211的另一头进入到平直轨道212,这只脚也随着滑动踏板22运动,模拟出了足部运行轨迹;与此同时,另一脚会向后运动,弧形升降轨道211会下降到平直轨道212的下方,滑动踏板22会直接在平直轨道212上向后滑动,等待下次向前运动,是实现了在原地进行行走模拟训练,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术后行走康复器械的腿部运动轨迹不能够模拟行走步态,行走功能仍需要患者自行练习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框架11、重力调节器12、控制开关13和包裹部14,重力调节器12安装在支撑框架11的顶端,重力调节器12与包裹部14通过连接带15相连接,重力调节器12可以控制包裹部14上升或下降,控制开关13与重力调节器12通过电线相连接,控制开关13悬在空中,并能使患者容易接触到控制开关13,包裹部14能包裹在患者的身上且重力调节器12能提升被包裹部14包裹住的患者,通过调节控制开关13,可以使得重力调节器12控制包裹部14将患者向上提升,进而减轻患者身体的重量对腿部的压力,当患者经过多次训练后,可以慢慢增加对患者腿部的承重力,即重力调节器12控制包裹部14将患者向下降,使得腿部可以渐渐地能承受整个身体的重量。支撑框架1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扶手111,根据患者的需求,可以将扶手111安装在不同的高度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包裹部14包括下肢承重带141、腋下承重带142和调节带143,下肢承重带141能套在患者的大腿根部,下肢承重带141支撑患者的腿部,腋下承重带142能套在患者的腋下,腋下承重带142支撑患者的上半身,下肢承重带141和腋下承重带142通过调节带143相连接,调节带143能调节下肢承重带141和腋下承重带142两者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调节带143的个数为两个,两个调节带143分别位于患者的前胸和后背,腋下承重带142与重力调节器12通过连接带15相连接。
实施例3: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滑动踏板22包括承接板221、滑轮222、活动件223和底架224,滑轮222与底架224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滑轮222与运动轨道21滑动连接,驱动装置安装在底架224内且驱动装置能驱动滑轮222滚动,进而可以使得滑轮222在运动轨道21滑动,承接板221与底架224通过活动件223活动连接,可以使得承接板221摆动,患者的脚部能站在承接板221上,当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后脚跟会翘起来,进而使得承接板221跟着摆动起来,使得承接板221能贴合在脚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承接板221上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能限制患者的脚部脱离承接板221,避免患者在行走过程中,脚脱离承接板221。活动件223上设置有弹簧,弹簧可以为扭力弹簧,帮助承接板221回到原位。
实施例4: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辅助行走结构2还包括调节开关和升降开关,调节开关能控制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升降开关能控制升降机构213的运动状态,通过控制调节开关和升降开关,使得驱动装置和升降机构213进行相应的活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底座23上设置有滚轮231,方便搬运辅助行走结构2,底座23可以安装在支撑框架11的底盘上,支撑框架11的下方可以设置万向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和辅助行走结构(2),其中,
所述辅助行走结构(2)位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下方,所述支撑机构(1)用于支撑患者的身体并减轻患者腿部的承重力,患者能站在所述辅助行走结构(2)上且所述辅助行走结构(2)能推动患者的腿部进行模拟行走;
所述辅助行走结构(2)包括运动轨道(21)、滑动踏板(22)、驱动装置和底座(23),所述运动轨道(21)安装在所述底座(23)上,所述滑动踏板(22)与所述运动轨道(2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踏板(22)相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滑动踏板(22)在所述运动轨道(21)上滑动,患者的脚部能站在所述滑动踏板(22)上且患者的脚部能沿着所述运动轨道(21)的行走轨迹进行运动;
所述运动轨道(21)包括弧形升降轨道(211)和平直轨道(212),所述平直轨道(212)安装在所述底座(23)上,所述弧形升降轨道(211)与所述底座(23)通过升降机构(213)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13)能推动所述弧形升降轨道(211)做上升或下降运动;
当所述滑动踏板(22)向前滑动时,所述弧形升降轨道(211)能上升到所述平直轨道(212)的上方,所述滑动踏板(22)能从所述平直轨道(212)上滑动至所述弧形升降轨道(211)上并向前滑动;
当所述滑动踏板(22)向后滑动时,所述弧形升降轨道(211)能下降到所述平直轨道(212)的下方,所述滑动踏板(22)能在所述平直轨道(212)上滑动并向后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框架(11)、重力调节器(12)、控制开关(13)和包裹部(14),所述重力调节器(12)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11)的顶端,所述重力调节器(12)与所述包裹部(14)相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3)与所述重力调节器(12)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包裹部(14)能包裹在患者的身上且所述重力调节器(12)能提升被所述包裹部(14)包裹住的患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部(14)包括下肢承重带(141)、腋下承重带(142)和调节带(143),所述下肢承重带(141)能套在患者的大腿根部,所述腋下承重带(142)能套在患者的腋下,所述下肢承重带(141)和所述腋下承重带(142)通过调节带(143)相连接,所述调节带(143)能调节所述下肢承重带(141)和所述腋下承重带(142)两者之间的距离,所述腋下承重带(142)与所述重力调节器(12)通过连接带(1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143)的个数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踏板(22)包括承接板(221)、滑轮(222)、活动件(223)和底架(224),所述滑轮(222)与所述底架(224)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架(224)内且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滑轮(222)滚动,所述承接板(221)与所述底架(224)通过所述活动件(223)活动连接,患者的脚部能站在所述承接板(2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221)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能限制患者的脚部脱离所述承接板(2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223)上设置有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行走结构(2)还包括调节开关和升降开关,所述调节开关能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升降开关能控制所述升降机构(213)的运动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轨道(21)、所述滑动踏板(22)和所述驱动装置的个数均为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3)上设置有滚轮(23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32471.9U CN214910097U (zh) | 2021-07-06 | 2021-07-06 | 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32471.9U CN214910097U (zh) | 2021-07-06 | 2021-07-06 | 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10097U true CN214910097U (zh) | 2021-11-30 |
Family
ID=79073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32471.9U Active CN214910097U (zh) | 2021-07-06 | 2021-07-06 | 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1009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72523A (zh) * | 2021-12-27 | 2022-04-05 | 燕山大学 | 便携式动物经颅超声刺激及脑肌电无线采集系统 |
CN117919013A (zh) * | 2024-03-11 | 2024-04-26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 一种基于气囊的下肢康复运动装置 |
-
2021
- 2021-07-06 CN CN202121532471.9U patent/CN2149100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72523A (zh) * | 2021-12-27 | 2022-04-05 | 燕山大学 | 便携式动物经颅超声刺激及脑肌电无线采集系统 |
CN114272523B (zh) * | 2021-12-27 | 2023-05-26 | 燕山大学 | 便携式动物经颅超声刺激及脑肌电无线采集系统 |
CN117919013A (zh) * | 2024-03-11 | 2024-04-26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 一种基于气囊的下肢康复运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16240B2 (ja) | 歩行訓練機器 | |
CN101686893B (zh) | 用于伤残人员的训练器械 | |
EP2438894A1 (en) | Transfer and mobility device | |
CN214910097U (zh) | 术后康复阶段性行走训练装置 | |
CN107854281A (zh) | 下肢康复机器人 | |
KR20180010838A (ko) | 계단 보행 기능을 갖는 분리형 트레드밀을 구비한 하지 재활 훈련 시스템 | |
CN106137681A (zh) |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 | |
CN111658439B (zh) | 一种下肢辅助行走康复装置 | |
KR101299351B1 (ko) | 휠체어 결합형 하지 운동/재활훈련 장치 | |
CN110934723A (zh) | 一种足底驱动步行训练助行器 | |
CN106974797B (zh) | 一种步态康复训练装置 | |
JP2001008987A (ja) | 交差歩行訓練器 | |
CN108836655B (zh) | 一种具有护理作用的骨科病人用安全轮椅 | |
KR102334851B1 (ko) | 리프트장치를 구비한 재활훈련용 보행 보조로봇 | |
CN211273391U (zh) | 一种利用上肢拉力辅助下肢锻炼的康复健身器 | |
KR20020008760A (ko) | 장애인용 재활 물리치료기 | |
CN212308372U (zh) | 一种足底驱动步行训练助行器 | |
CN212548141U (zh)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辅助装置 | |
CN111530030B (zh) | 一种神经内科辅助训练器械的使用方法 | |
CN211676083U (zh) | 一种基于椭圆运动的助行训练装置 | |
RU228277U1 (ru) | Реабилитационный тренажер | |
JP2007215894A (ja) |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トレーニング方法、並びに運動プログラム | |
CN205903365U (zh) | 移动式脊柱骨折固定椅 | |
CN113663292B (zh) | 一种骨科用下体训练仪 | |
JP4349072B2 (ja) | 歩行訓練装置および歩行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