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1729B - 纺纱单元、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纺纱单元、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1729B
CN112501729B CN202010882929.7A CN202010882929A CN112501729B CN 112501729 B CN112501729 B CN 112501729B CN 202010882929 A CN202010882929 A CN 202010882929A CN 112501729 B CN112501729 B CN 112501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fiber
passage
hollow guide
guid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29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01729A (zh
Inventor
庄田裕一
五由出慧
冈正毅
松井利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01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1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01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1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2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a fluid, e.g. air vortex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04Guides for slivers, rovings, or yarns; Smoothing d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40Removing running yarn from the yarn forming region, e.g. using tub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48Piec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纺纱单元、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纺纱方法。纺纱单元具备牵伸装置和空气纺纱装置(9)。牵伸装置构成为包括将纤维束夹持并送出的前罗拉对(25),并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空气纺纱装置(9)具有纤维引导部件(31)、中空引导轴体(58)和喷嘴块(32)。中空引导轴体(58)以在纺纱过程中以轴中心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被限制的方式安装。第1距离(L1)是13mm以上且小于19mm。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与纺纱喷嘴(40)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即喷嘴角度(θ)是60°以上80°以下。纺纱室(52)的长度(La)为纤维引导部件(31)的长度以下。

Description

纺纱单元、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利用空气进行纺纱的纺纱单元。
背景技术
利用空气进行纺纱的纺纱单元具备牵伸装置和空气纺纱装置。牵伸装置利用罗拉对将纤维束拉长。空气纺纱装置具备纤维引导部件、喷嘴块和中空引导轴体。从牵伸装置送出的纤维束由纤维引导部件引导。在喷嘴块形成有纺纱喷嘴。通过从纺纱喷嘴喷出压缩空气而产生回旋气流。通过该回旋气流,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在中空引导轴体的周围反转并回旋。该纤维束从中空引导轴体内部的通路穿过而向下游侧前进。当纤维束从空气纺纱装置通过时对纤维束加捻,由此生成纺纱纱线。在日本特开平6-41821号公报(专利文献1)及日本特开平6-4182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种纺纱方法。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公开了锭子(spindle)(中空引导轴体)和空气涡轮。锭子以能够将轴中心作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安装,并构成为在纺纱过程中旋转。空气涡轮通过供给压缩空气来旋转驱动锭子。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纺纱喷嘴相对于纱线行进方向倾斜70°至90°。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纺纱喷嘴相对于纱线行进方向倾斜30°至70°。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从锭子入口到前罗拉的夹持点为止的距离(第1距离)是18.5mm。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纺纱喷嘴相对于纺纱室的倾斜角度小,所以行进分力小且回旋成分大。因此,根据纺纱纱线的原料,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可能不会充分反转。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纺纱羊毛纤维而将纤维束导入孔的长度设定为比纤维束导入孔的下游端与锭子之间的距离短。这是由于羊毛纤维的纤维长度非常长,为了在纺纱室内使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充分反转,在专利文献2中需要延长纤维束导入孔的下游端与锭子之间的距离。但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根据情况不同,有时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会过度反转而无法生成具有容许范围内的品质的纱线。
上述第1距离的最佳值根据纺纱喷嘴的种类、纺纱纱线的原料及纺纱纱线的纱支等而不同。在第1距离短的情况下,有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不会充分反转的倾向。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单元,即使在前罗拉与中空引导轴体靠近配置的情况下,也能使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在空气纺纱装置内恰当地反转并回旋。
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纺纱单元。即,该纺纱单元具备牵伸装置和空气纺纱装置。上述牵伸装置构成为包括将纤维束夹持并送出的前罗拉对,并对纤维束进行牵伸。上述空气纺纱装置具有:纤维引导部件,该纤维引导部件对上述牵伸装置送出的上述纤维束进行引导;中空引导轴体,该中空引导轴体供上述纤维引导部件引导后的上述纤维束从内部通过;和喷嘴块,该喷嘴块形成有供向纺纱室喷射的空气通过的纺纱喷嘴,该纺纱室形成为包括上述纤维引导部件与上述中空引导轴体之间的空间。上述中空引导轴体以在纺纱过程中以轴中心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被限制的方式安装。从上述前罗拉对的夹持点到纤维行进方向上的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上游端为止的距离即第1距离是13mm以上且小于19mm。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与上述纺纱喷嘴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即喷嘴角度是60°以上80°以下。在沿着上述轴中心的方向上,上述纺纱室的长度为上述纤维引导部件的长度以下。
由此,即使在因第1距离的短小等而导致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在纺纱室内难以反转的情况下,通过将喷嘴角度设为上述范围、并将纺纱室的长度设为恰当范围,也能使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恰当地反转并回旋。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地,第2距离为3mm以上7mm以下,该第2距离是从纤维行进方向上的上述纤维引导部件的上游端到上述纺纱喷嘴的入口的中心为止的距离的、与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平行的方向上的分量。
由此,即使在第2距离短从而纤维在纺纱室内难以反转的情况下,也能使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恰当地反转并回旋。
根据本发明的第2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空气纺纱装置。即,该空气纺纱装置具备纤维引导部件、中空引导轴体和喷嘴块。上述纤维引导部件对纤维束进行引导。上述中空引导轴体供上述纤维引导部件引导后的上述纤维束从内部通过。在上述喷嘴块形成有供向纺纱室喷射的空气通过的纺纱喷嘴,该纺纱室形成于上述纤维引导部件与上述中空引导轴体之间。上述中空引导轴体以在纺纱过程中以轴中心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被限制的方式安装。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与上述纺纱喷嘴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即喷嘴角度是60°以上80°以下。第2距离为3mm以上7mm以下,该第2距离是从纤维行进方向上的上述纤维引导部件的上游端到上述纺纱喷嘴的入口的中心为止的距离的、与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平行的方向上的分量。
由此,即使在因第2距离的短小造成的第1距离的短小等而导致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在纺纱室内难以反转的情况下,通过将喷嘴角度设为上述范围,也能使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恰当地反转并回旋。
根据本发明的第3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纺纱单元。即,该纺纱单元具备上述空气纺纱装置,在沿着上述轴中心的方向上,上述纺纱室的长度为上述纤维引导部件的长度以下。
由此,能够在纺纱室内使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恰当地反转并回旋。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地,上述纤维引导部件和上述喷嘴块由一个结构体构成。
由此,由于不再需要当纤维引导部件与喷嘴块由不同的结构体构成时所需的密封部件,所以能够减小空气纺纱装置。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实现第1距离短的结构的纺纱单元。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地,在上述结构体形成有用于安装O形圈的O形圈安装部。
由此,能够将结构体和与该结构体接触的部件之间的间隙密封。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上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盖部和限制部。上述盖部通过相对于上述结构体隔开间隔地覆盖该结构体,从而形成供用于从上述纺纱喷嘴喷出的空气通过的空气路径。上述限制部配置于上述结构体的周围,并通过与上述结构体及上述盖部接触来限制该结构体在纤维行进方向上向上游侧移动。
由此,能够利用结构体和盖部形成空气路径,因此能够简化空气纺纱装置的结构。另外,由于空气纺纱装置具备限制部,所以能够使结构体的位置稳定。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上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盖部,该盖部通过相对于上述结构体隔开间隔地覆盖该结构体,从而形成供用于从上述纺纱喷嘴喷出的空气通过的空气路径。上述结构体构成为还包括限制部,该限制部通过与上述盖部接触,从而向纤维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移动被限制。
由此,能够利用结构体和盖部形成空气路径,因此能够简化空气纺纱装置的结构。另外,通过使限制部包括在结构体中而不再需要将限制部与结构体之间密封的部件。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地,在上述纺纱喷嘴的上述入口的周围,通过在上述喷嘴块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部从而形成有空气蓄留空间。
由此,能够从纺纱喷嘴喷出流量足够的空气。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地,上述凹部具有形成上述空气蓄留空间的第1凹部,上述第1凹部在上述喷嘴块的上述外表面上,在周向上局部地形成,并形成于包括上述入口的位置。
由此,能够在减少喷嘴块强度下降的同时形成空气蓄留空间。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地,上述凹部在上述喷嘴块的外表面上具有在整个上述周向上形成的第2凹部,上述第2凹部以在上述第1凹部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与该第1凹部连续的方式形成。
由此,能够更大地形成空气蓄留空间。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地,上述凹部具有形成上述空气蓄留空间的第3凹部,上述第3凹部通过使包括上述入口在内的整个周向凹陷而形成。
由此,与在入口的形成部位在周向上局部地形成凹部的结构相比,形成凹部的加工变得更容易。另外,能够确保较大的空气蓄留空间。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地,上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针状部件,该针状部件以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纺纱室内的方式、且以沿着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的方式配置。
由此,能够使对纤维束施施加的捻度难以向上游侧传播。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上述纤维引导部件具有使上述纤维束通过的第1通路。上述中空引导轴体具有供通过了上述第1通路后的上述纤维束通过的第2通路,并以隔着上述纺纱室与上述纤维引导部件相对的方式设置。上述第1通路以呈直线状延伸的方式设置。上述第2通路以沿着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延伸的方式设置。上述第1通路在上述纺纱室开口的下游端、和上述第2通路在上述纺纱室开口的上游端,在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上述第1通路的内表面在靠近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的一侧具有平坦的平面部。利用与上述第1通路延伸的第1方向垂直的任意平面剖切上述平面部而得到的直线部的角度,在从上述第1通路的上游端到下游端的范围内是恒定的。上述平面部在与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正交的第2方向上相对于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偏离配置。上述平面部的下游端与上述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间隔是0.8mm以上3.4mm以下。
由此,被供给至第1通路的纤维束在到达纺纱室之前通过与平坦的平面部接触而受到限制。由于平面部相对于中空引导轴体的轴中心偏离配置,所以伴随着使纤维束在第1通路与第2通路之间适当弯曲,能够将纤维束相对于平面部良好地推压。因此,当在纺纱室内通过回旋气流对纤维束加捻时,能够有效减少该捻度向行进方向上游侧传播的情况。这样,由于在与纺纱室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不会成为纤维彼此缠绕的状态,所以能够良好地进行纺纱室内的纤维的分离及反转。其结果是,能够稳定地进行纺纱。
在上述纺纱单元中,优选地,还具备卷绕纺纱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
由此,通过使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充分反转并进行纺纱而生成的纺纱纱线被卷绕成卷装,因此能够提高卷装的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4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纺纱机。即,该纺纱机具备第1捕捉部、第2捕捉部和接纱装置。上述第1捕捉部在纺纱纱线成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捕捉上述空气纺纱装置侧的纺纱纱线。上述第2捕捉部在纺纱纱线成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捕捉上述卷装侧的纺纱纱线。上述接纱装置将上述第1捕捉部捕捉到的纺纱纱线与上述第2捕捉部捕捉到的纺纱纱线进行接纱。
由此,通过使纤维束的纤维的端部充分反转并进行纺纱而生成的纺纱纱线彼此被接纱,因此能够形成品质稳定的接纱部,能够使卷装的品质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5观点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纺纱单元来生成纱线的纺纱方法。在该纺纱方法中,使用平均纤维长度为2英寸以下的纤维束进行纺纱。
由此,即使在使用由平均纤维长度并不长的纤维构成的纤维束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上述纺纱单元生成纱线,也能以较少的纤维损耗生成品质稳定的纱线。
在上述纺纱方法中,优选地,使用棉混合比为50%以上的纤维束进行纺纱。
由此,即使在使用包含很多平均纤维长度特别短的棉纤维的纤维束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上述纺纱单元生成纱线,也能以较少的纤维损耗生成品质稳定的纱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的纺纱机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空气纺纱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形成于喷嘴块的凹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空气纺纱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第1变形例的喷嘴块、护圈及第3O形圈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形成于第2变形例的喷嘴块上的凹部及缩径部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形成于第3变形例的喷嘴块上的缩径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空气纺纱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包括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的纺纱机1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纺纱机1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纺纱单元2、接纱台车3、原动机箱4和机台控制装置90。
机台控制装置90是对纺纱机1所具备的各结构集中进行管理的装置,具备监视器91和输入键92。通过由操作人员利用输入键92进行适当的操作,能够进行特定的纺纱单元2或全部纺纱单元2的设定、或者在监视器91上显示特定的纺纱单元2或全部纺纱单元2的设定及状态等。
如图2所示,各纺纱单元2具备从上游朝向下游依次配置的牵伸装置7、空气纺纱装置9、纱线蓄留装置14和卷绕装置96。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上游”及“下游”是指纺纱时的纤维束8及纺纱纱线10的行进(通过)方向或被送出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及下游。各纺纱单元2利用空气纺纱装置9对从牵伸装置7输送来的纤维束8进行纺纱而生成纺纱纱线10,并利用卷绕装置96卷绕该纺纱纱线10而形成卷装28。纺纱纱线10是比粗纱细的纱线。通过将粗纱进一步拉长(精纺)而加工成纺纱纱线10。
牵伸装置7设于纺纱机1的外壳5的上端附近。牵伸装置7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后罗拉对21、第三罗拉对22、架设有龙带23的中罗拉对24、以及前罗拉对25这四个罗拉对。牵伸装置7通过利用各个罗拉对将从省略图示的条筒经由纱条引导件20供给的纤维束8(纱条)夹持(夹在中间)并进行旋转而将其牵伸至成为规定粗细(拉长纤维束8)。由牵伸装置7牵伸后的纤维束8被供给至空气纺纱装置9。以下,将前罗拉对25夹持纤维束8的部位称为夹持点。
空气纺纱装置9利用回旋气流对从牵伸装置7供给的纤维束8加捻而生成纺纱纱线10。此外,空气纺纱装置9的具体结构详见后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纺纱装置9生成的纺纱纱线10的原料即纤维束8的平均纤维长度例如优选为2英寸(50.8mm)以下。
纤维束8例如优选棉混合比为50%以上100%以下。
在空气纺纱装置9的下游设有纱线品质测定器12和纺纱传感器(spinningsensor)13。从空气纺纱装置9纺出的纺纱纱线10从纱线品质测定器12及纺纱传感器13通过。
纱线品质测定器12通过省略图示的光学式传感器监视行进的纺纱纱线10的粗细。纱线品质测定器12在检测出纺纱纱线10的纱线缺陷(纺纱纱线10的粗细等有异常的部位)的情况下,向省略图示的单元控制器发送纱线缺陷检测信号。纱线品质测定器12并不限于光学式传感器,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利用静电电容式传感器监视纺纱纱线10的粗细。纱线品质测定器12也可以将纺纱纱线10中包含的异物检测为纱线缺陷。
纺纱传感器13配置于紧接纱线品质测定器12的下游侧。纺纱传感器13能够检测空气纺纱装置9与纱线蓄留装置14之间的纺纱纱线10的张力。纺纱传感器13将该检测出的张力的检测信号向上述单元控制器发送。单元控制器通过监视纺纱传感器13检测出的张力来检测弱捻纱等异常部位。纺纱单元2也可以不具备纺纱传感器13。
在纱线品质测定器12及纺纱传感器13的下游设有纱线蓄留装置14。如图2所示,纱线蓄留装置14具备纱线蓄留罗拉15和旋转驱动该纱线蓄留罗拉15的马达16。
纱线蓄留罗拉15能够在其外周面上缠绕一定量的纺纱纱线10并将纺纱纱线10暂时蓄留。通过在纱线蓄留罗拉15的外周面上缠绕有纺纱纱线10的状态下使该纱线蓄留罗拉15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能够从空气纺纱装置9将纺纱纱线10以规定速度引出并向下游侧输送。
由于能够在纱线蓄留罗拉15的外周面上暂时蓄留纺纱纱线10,所以能够使纱线蓄留装置14作为一种缓冲器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消除空气纺纱装置9中的纺纱速度与卷绕速度(向卷装28卷绕的纺纱纱线10的速度)因某种理由而不一致的不良情况(例如纺纱纱线10的松弛等)。
卷绕装置96具备摇架臂97、卷绕筒98、横动引导件99和省略图示的卷绕筒驱动马达。摇架臂97能够将用于卷绕纺纱纱线10的纱管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卷绕筒98通过被传递卷绕筒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而在与上述纱管或卷装28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旋转。横动引导件99能够引导纺纱纱线10。卷绕装置96一边通过省略图示的驱动机构使横动引导件99往复移动,一边通过卷绕筒驱动马达驱动卷绕筒98。由此,卷绕装置96使与卷绕筒98接触的卷装28旋转,并在使纺纱纱线10横动的同时将纺纱纱线10卷绕于卷装28。
如图1及图2所示,接纱台车3具备接纱装置93、吸管(第1捕捉部)94和吸嘴(第2捕捉部)95。当某纺纱单元2中发生断纱或纱线切断时,接纱台车3在省略图示的轨道上行进到该纺纱单元2并停止。上述吸管94以轴为中心向上方向转动,捕捉从空气纺纱装置9送出的纺纱纱线10,并通过以轴为中心向下方向转动而将纺纱纱线10向接纱装置93引导。吸嘴95以轴为中心向下方向转动,从卷装28捕捉纺纱纱线10,并通过以轴为中心向上方向转动而将纺纱纱线10向接纱装置93引导。接纱装置93进行被引导的纺纱纱线10彼此的接纱。
接着,参照图3及图4对空气纺纱装置9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空气纺纱装置9具备结构体30、针状部件51、结构体支承部53、限制板(限制部)54、盖部55和中空引导轴体58。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简称为轴中心。
结构体30构成为包括纤维引导部件31和喷嘴块32。纤维引导部件31与喷嘴块32构成为一个部件。纤维引导部件31与喷嘴块32例如利用模具等一体地形成,在纤维引导部件31与喷嘴块32之间不存在接缝。或者,纤维引导部件31与喷嘴块32也可以通过焊接等而以不产生间隙且无法分离的方式连接。但是,如后述的第4变形例所示,纤维引导部件31与喷嘴块32也可以是分体部件。
纤维引导部件31将由牵伸装置7牵伸后的纤维束8朝向空气纺纱装置9的内部引导。纤维引导部件31为中空状,形成有供纤维束8通过的第1通路31a。
在第1通路31a配置有针状部件51。将由牵伸装置7牵伸后的纤维束8被导入纤维引导部件31的内部,并沿着第1通路31a被引导。然后,纤维束8卷挂于针状部件51而被向后述的纺纱室52引导。
喷嘴块32位于纤维引导部件31的下游侧。喷嘴块32是大致圆筒状的部件,沿周向排列形成有多个、例如四个纺纱喷嘴40。纺纱喷嘴40例如是截面为圆形的贯穿孔,以在径向上贯穿喷嘴块32的方式形成。纺纱喷嘴40具有配置于喷嘴块32的径向外侧的入口41、和配置于喷嘴块32的径向内侧的喷出口42。压缩空气从入口41流入并被从喷出口42喷出。
结构体30与中空引导轴体58之间的空间(尤其是包括纤维引导部件31的下游侧的面和中空引导轴体58的上游侧的面的空间)作为纺纱室52发挥功能。纺纱喷嘴40的喷出口42形成在朝向纺纱室52的位置。通过从纺纱喷嘴40的喷出口42喷出压缩空气,能够在纺纱室52内产生回旋气流。
纤维束8包含许多纤维。构成纤维束8的各纤维的下游端被加捻并被捻入至其他纤维。构成纤维束8的各纤维的上游端是自由端。被导入空气纺纱装置9内的纤维束8的各纤维的自由端通过纺纱室52内的回旋气流而一边回旋一边向下游侧流动。这样,通过使纤维束8的纤维的自由端(上游端)向下游侧流动,该上游端的方向“反转”而朝向下游侧。另外,纤维束8的纤维的自由端通过受到回旋气流的影响而在中空引导轴体58的表面(锥面)的周围回旋。由此,反转后的纤维依次缠绕于其它纤维(芯纤维)的周围。如上所述,纤维被捻入而生成纺纱纱线10。
由于纤维束8以卷挂于针状部件51的方式被引导,所以即使在纺纱室52内对纤维加捻,也能防止捻度向与纤维引导部件31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传播。
结构体支承部53相对于用于安装空气纺纱装置9的部件而固定。该部件例如是纺纱单元2的框架等。结构体支承部53以在周向上包围结构体30及中空引导轴体58的方式配置。在结构体支承部53的上游侧表面配置有结构体30(喷嘴块32)和限制板54。结构体支承部53对结构体30和限制板54进行支承。
限制板54限制结构体30(喷嘴块32)向纤维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移动(沿着轴中心向靠近牵伸装置7的一侧移动)。结构体30的下游端形成为在径向上扩展的凸缘状。在该在径向上扩展的部分的外侧表面配置有限制板54。结构体30的一部分与限制板54的一部分直接接触。在结构体30的另一部分与限制板54的另一部分之间夹着第1O形圈61。通过配置第1O形圈61,能够防止压缩空气从结构体30与限制板54之间泄漏。
限制板54通过与限制板54接触的盖部55而被向结构体支承部53侧按压,或者通过固定器具等安装于结构体支承部53。根据该结构,限制了结构体30向沿着轴中心的方向的移动。
盖部55相对于结构体30隔开间隔地覆盖该结构体30。由此,形成由结构体30、限制板54及盖部55等包覆的空间。该空间作为供朝向纺纱喷嘴40的入口41行进的压缩空气通过的空气路径56发挥功能。
在限制板54与盖部55之间配置有用于防止压缩空气从空气路径56泄漏的第2O形圈6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限制板54侧形成有O形圈槽,但也可以在盖部55侧形成O形圈槽。
在结构体30与盖部55之间配置有用于防止压缩空气从空气路径56泄漏的第3O形圈63。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结构体30侧形成有O形圈槽(O形圈安装部)33,但也可以在盖部55侧形成O形圈槽。
盖部55将结构体30主要向径向内侧按压而不向结构体支承部53侧按压。也就是说,结构体30并非通过盖部55而是通过限制板54而被限制沿着轴中心的方向上的移动。
将构成空气路径56的下游端的空间且是纺纱喷嘴40的入口41周围的空间称为空气蓄留空间57。为了从喷出口42稳定地喷出流量足够的压缩空气,需要较大地形成空气蓄留空间57。具体而言,空气蓄留空间57的流路截面积优选为入口41的流路截面积的2倍以上。流路截面积是指与压缩空气的流路垂直的截面的面积。压缩空气的流路的方向能够视为与纺纱喷嘴40的轴向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盖部55构成为随着靠近纤维行进方向的上游侧而内径变小。因此,在入口41附近,空气蓄留空间57有变小的趋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结构体30(喷嘴块32)的外表面凹陷而使空气蓄留空间57的流路截面积增大。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喷嘴块32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第1凹部43。第1凹部43选择性地形成在形成有入口41的位置(换言之,仅在周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1凹部43)。第1凹部43以不与O形圈槽33连续的方式形成在与O形圈槽33相比距纤维引导部件31的入口更远的位置。只要空气蓄留空间57的流路截面积变大,则凹部可以形成为任意形状。
中空引导轴体58是中空状的部件,在内部形成有第2通路58a。中空引导轴体58以隔着纺纱室52与纤维引导部件31相对的方式配置。中空引导轴体58以在纺纱过程中以轴中心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被限制的方式安装。例如,中空引导轴体58安装于将中空引导轴体58的外表面向径向内侧按压的部件等。或者,以在欲使中空引导轴体58旋转时,中空引导轴体58的一部分(或与中空引导轴体58一体旋转的部件)与其它部件互相干涉而使得中空引导轴体58无法旋转的方式,构成中空引导轴体58。纺纱纱线10被第2通路58a向下游侧引导,并被从纱线出口(省略图示)向空气纺纱装置9的外部送出。
接着,参照图3对第1距离L1、第2距离L2、喷嘴角度θ、纺纱室52的长度以及纤维引导部件31的长度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将从前罗拉对25的夹持点到中空引导轴体58的上游端(更具体为上游端且轴中心的点)为止的距离称为第1距离L1。第1距离L1是直线距离,并非沿着纤维束8的实际行进路径的距离。第1距离L1是三维空间内的线段的长度,但也能表达为以前罗拉对25的轴向观察到的图(图3)中的线段的长度。有第1距离L1越短则反转的纤维越少且缠绕的纤维量越少的趋势。由于缠绕的纤维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纺纱纱线10的品质,所以第1距离L1根据喷嘴块32的形状、原料(纤维束8)的性质、要生成的纺纱纱线10的纱支等来设定恰当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原料为短纤维等状况而将第1距离L1设为13mm以上且小于19mm的较短的值来进行纺纱纱线10的生成。第1距离L1也可以优选为13mm以上16mm以下。第1距离L1也可以更优选为15mm以上且小于19mm。
如图3所示,将从纤维引导部件31的上游端到纺纱喷嘴40的入口41的中心为止的距离的、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平行的方向上的分量称为第2距离L2。第2距离L2与第1距离L1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有第1距离L1越短则第2距离L2越短的趋势。第2距离L2例如优选为3mm以上7mm以下。第2距离L2更优选为4mm以上6mm以下。
如上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纤维引导部件31与喷嘴块32由一个部件(结构体30)构成。因此,在纤维引导部件31与喷嘴块32之间不需要O形圈或固定器具等,因此容易缩短沿着轴中心的方向上的长度。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上述的第1距离L1及第2距离L2等都较短的结构。
如图3所示,将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第1假想线101)与纺纱喷嘴40的延长线(第2假想线102)交叉而成的角中的较小一方的角(轴中心与纺纱喷嘴40的延长线所成的角)称为喷嘴角度θ。本实施方式的纺纱喷嘴40由于是直线状,所以在任意截面中轴向都相同。因此,该轴向延长后的线相当于第2假想线102。
在纺纱喷嘴40不是直线状的情况下,考虑到从喷出口42喷出的压缩空气的方向很重要这点,能够将喷出口42的轴向延长后的线作为第2假想线102。
喷嘴角度θ越大,则回旋气流中的、使纤维束8的纤维回旋的成分越大,并且将纤维束8向下游侧输送的成分越小。通过使纤维束8的纤维回旋的成分变大,纤维束8的纤维的自由端容易摆动,因此,能够促进该自由端的缠绕性。因此,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第1距离L1较短的状况下优选使喷嘴角度θ增大。另一方面,若使喷嘴角度θ过度增大,则无法将纤维束8充分向下游侧输送。考虑到以上情况,喷嘴角度θ优选为60°以上80°以下。由此,能够在使纤维束8的纤维的自由端充分反转并回旋的同时将其向下游侧输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构体30与限制板54是分体部件,但也可以构成为一个部件。也就是说,也可以将空气纺纱装置9构成为,结构体30具备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限制部,并通过使结构体30与盖部55接触(通过被向下游侧按压)来限制结构体30的移动。由此,能够省略第1O形圈61。
如上所述,纺纱室52是由纤维引导部件31的下游侧的面和中空引导轴体58的上游侧的面夹着的空间。纺纱室52的长度是指纺纱室52中的沿着轴中心的方向上的长度。在图3中,对纺纱室52的长度标注了附图标记La来表示。
纤维引导部件31的长度是指纤维引导部件31中的沿着轴中心的长度,更具体而言,是指从纤维引导部件31的上游侧面到纤维引导部件31中的朝向纺纱室52的面为止的沿着轴中心的长度。换言之,纤维引导部件31的长度是第1通路31a的长度。在图3中,对纤维引导部件31的长度标注了附图标记Lb来表示。
当纺纱室52的长度La过长时,纤维束8的纤维的端部会过度反转。关于这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纺纱室52的长度La是0.3mm以上且是纤维引导部件31的长度以下,因此纺纱室52的长度La是恰当范围而不会过长。因此,能够使纤维束8的纤维的端部恰当地反转(防止过度反转)。
接着,参照图5及图6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在第1至第3变形例的说明中,有时对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1变形例主要是结构体30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体30的外表面,以不与第1凹部43连续的方式形成有O形圈槽33。相对于此,在第1变形例的结构体30的外表面,以与第1凹部43连续的方式形成有O形圈安装层差部(O形圈安装部)36。O形圈安装层差部36是用于安装第3O形圈63的部分,通过使结构体3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直径减小而构成。也就是说,O形圈安装层差部36由于是层差状而并非槽状,所以不具有封闭上游侧的壁面。
如图3所示,第3O形圈63从盖部55受力。具体而言,第3O形圈63不仅从盖部55受到朝向径向内侧的力,还受到朝向纤维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的力(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平行的方向上的力)。如上所述,O形圈安装层差部36与第1凹部43以连续的方式形成。因此,由于从盖部55受到朝向纤维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的力,第3O形圈63有可能陷入第1凹部43而破损。
为了防止破损,第3O形圈63隔着护圈45安装于O形圈安装层差部36。护圈45是截面呈L字形的环状部件。构成该L字的两条边(两个面)以与构成O形圈安装层差部36的两条边(两个面)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也就是说,护圈45以封堵与O形圈安装层差部36连续的第1凹部43的方式配置。由此,即使从盖部55受到朝向下游侧的力,第3O形圈63也不会陷入,从而能够使第3O形圈63难以破损。
接着,参照图7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
第2变形例的用于形成空气蓄留空间57的凹部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形成空气蓄留空间57而在入口41的周围形成有多个第1凹部43。在第2变形例中,在这些第1凹部43的基础上还形成有第2凹部46。第2凹部46以在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与第1凹部43连接的方式形成。第2凹部46是通过减小喷嘴块32的直径而在喷嘴块32的整个周向上沿径向凹陷的缩径部。通过形成第2凹部46,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流路截面积充分增大。
接着,参照图8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
第3变形例的用于形成空气蓄留空间57的凹部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在第3变形例中,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凹部43而形成有第3凹部47。第3凹部47与第2凹部46同样地,是通过减小喷嘴块32的直径而在喷嘴块32的整个周向上沿径向凹陷的缩径部。第3凹部47以包括形成有入口41的部分的方式形成。通过代替第1凹部43而形成第3凹部47,不再需要进行与入口41的位置相配合地选择性地形成凹部的加工,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流路截面积充分增大。
接着,参照图9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
第4变形例在不具备针状部件51这一点和纤维引导部件31及喷嘴块32是分体部件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但是,空气纺纱装置9也可以构成为仅具有这两个不同点中的一个不同点。
如图9所示,在纤维引导部件31中,在呈直线状延伸的第1通路31a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平面部151。平面部151配置于第1通路31a的内表面中的、靠近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第1假想线101)的一侧。
平面部151从第1通路31a的上游端31b到下游端31c沿着第1方向配置。平面部151的下游端构成第1通路31a在纺纱室52形成的开口的轮廓的一部分。
平面部151具有没有扭转的平坦形状。换言之,利用垂直于第1方向(第1通路31a的延伸方向)的任意平面剖切平面部151而得到的直线部的角度,在从平面部151的上游端到下游端的范围内是恒定的。
该平面部151在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偏离配置。以下,有时将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正交的方向称为第2方向。
就上述偏离的大小而言,平面部151的下游端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沿着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延伸的第2通路58a的上游端的中心)在第2方向上的间隔S1是0.8mm以上3.4mm以下。
间隔S1是平面部151相对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偏离配置的距离的大小。当该间隔S1过小时,由于纤维束8的行进路径的弯曲变缓,所以在纺纱室52的上游侧将纤维束8按压于平面部151的力变弱。其结果是,纤维束8的限制变得不充分,纺纱室52内的纤维束8的捻度会传播到位于第1通路31a的纤维束8。另一方面,当间隔S1过大时,纺纱室52内的纤维束8的路径的倾斜会变得过大,难以使回旋气流良好地作用于纤维束8。因此,通过将间隔S1确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良好地进行纺纱室52内的纤维的分离及反转。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具备牵伸装置7和空气纺纱装置9。牵伸装置7构成为包括将纤维束8夹持并送出的前罗拉对25,并对纤维束8进行牵伸。空气纺纱装置9具有:纤维引导部件31,该纤维引导部件31对牵伸装置7送出的纤维束8进行引导;中空引导轴体58,该中空引导轴体58供纤维引导部件31引导后的纤维束8从内部通过;和喷嘴块32,该喷嘴块32形成有供向纺纱室52喷射的空气通过的纺纱喷嘴40,纺纱室52构成为包括纤维引导部件31与中空引导轴体58之间的空间。中空引导轴体58以该中空引导轴体58以轴中心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被限制的方式安装。从前罗拉对25的夹持点到中空引导轴体58的纤维行进方向上的上游端为止的距离即第1距离L1是13mm以上且小于19mm。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与纺纱喷嘴40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即喷嘴角度θ是60°以上80°以下。在沿着轴中心的方向上,纺纱室52的长度La是纤维引导部件31的长度以下。
由此,即使在因第1距离L1的短小等而导致纤维束8的纤维的端部在纺纱室52内难以反转的情况下,通过将喷嘴角度θ设为上述范围、并将纺纱室52的长度La设为恰当范围,也能使纤维束8的纤维的端部恰当地反转并回旋。中空引导轴体58由于在纺纱过程中以轴中心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被限制,所以结构简单。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中,第2距离L2为3mm以上7mm以下,其中该第2距离L2是从纤维行进方向上的纤维引导部件31的上游端到纺纱喷嘴40的入口41的中心为止的距离的、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平行的方向上的分量。
由此,即使在第2距离L2短从而纤维在纺纱室52内难以反转的情况下,也能使纤维束8的纤维的端部恰当地反转并回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中,纤维引导部件31与喷嘴块32由一个结构体30构成。
由此,由于不再需要当纤维引导部件31与喷嘴块32由不同的结构体构成时所需的密封部件,所以能够减小空气纺纱装置9。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实现第1距离L1短的结构的纺纱单元2。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各变形例的纺纱单元2中,在结构体30形成有用于安装第3O形圈63的O形圈安装部(O形圈槽33、O形圈安装层差部36)。
由此,能够将结构体30和与该结构体30接触的部件(盖部55)之间的间隙密封。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中,空气纺纱装置9还具备盖部55和限制板54。盖部55通过相对于结构体30隔开间隔地覆盖该结构体30,从而形成供用于从纺纱喷嘴40喷出的空气通过的空气路径56。限制板54通过配置于结构体30的周围并与结构体30及盖部55接触,来限制该结构体30在纤维行进方向上的向上游侧的移动。
由此,能够利用结构体30和盖部55形成空气路径56,因此能够简化空气纺纱装置9的结构。另外,由于空气纺纱装置9具备限制板54,所以能够使结构体30的位置稳定。
也可以是,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而结构体30构成为还包括限制部,该限制部通过与盖部55接触,从而向纤维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移动被限制。
由此,通过使限制部包括在结构体30中而不再需要将限制部与结构体30之间密封的部件(第1O形圈6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中,在纺纱喷嘴40的入口41的周围,通过在喷嘴块32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部而形成有空气蓄留空间57。
由此,能够从纺纱喷嘴40喷出流量足够的空气。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中,通过在包括入口41的位置处选择性地形成有第1凹部43,从而形成有空气蓄留空间57。
由此,能够在减少喷嘴块32强度下降的同时形成空气蓄留空间57。
在第2变形例的纺纱单元2中,在喷嘴块32的外表面,以在选择性地形成的第1凹部43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与该第1凹部43连续的方式,形成有使整个周向凹陷的第2凹部46。
由此,能够更大地形成空气蓄留空间57。
在第3变形例的纺纱单元2中,通过形成有使包括入口41在内的整个周向凹陷的第3凹部47,从而形成有空气蓄留空间57。
由此,与在入口41的形成部位选择性地形成凹陷的结构相比,形成凹部的加工变得更容易。另外,能够确保较大的空气蓄留空间57。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中,空气纺纱装置9还具备针状部件51,该针状部件51以至少一部分位于纺纱室52内的方式、且以沿着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的方式配置。
由此,能够使对纤维束8施加的捻度难以向上游侧传播。
在第4变形例的纺纱单元2中,纤维引导部件31具有使纤维束8通过的第1通路31a。中空引导轴体58具有供通过了第1通路31a后的纤维束8通过的第2通路58a,并以隔着纺纱室52与纤维引导部件31相对的方式设置。第1通路31a以呈直线状延伸的方式设置。第2通路58a以沿着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延伸的方式设置。第1通路31a在纺纱室52开口的下游端、和第2通路58a在纺纱室52开口的上游端,在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第1通路31a的内表面在靠近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的一侧具有平坦的平面部151。利用与第1通路31a延伸的第1方向垂直的任意平面剖切平面部151而得到的直线部的角度,在从第1通路31a的上游端31b到下游端31c的范围内是恒定的。平面部151在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正交的第2方向上相对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偏离配置。平面部151的下游端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第2通路58a的上游端的中心)在第2方向上的间隔S1是0.8mm以上3.4mm以下。
由此,被供给至第1通路31a的纤维束8在到达纺纱室52之前通过与平坦的平面部151接触而受到限制。由于平面部151相对于中空引导轴体58的轴中心偏离配置,所以伴随着纤维束8在第1通路31a与第2通路58a之间适当弯曲,能够将纤维束8相对于平面部151良好地推压。因此,当在纺纱室52内通过回旋气流对纤维束8加捻时,能够有效减少该捻度向行进方向上游侧传播的情况。这样,由于在与纺纱室52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不会成为纤维彼此缠绕的状态,所以能够良好地进行纺纱室52内的纤维的分离及反转。其结果是,能够稳定地进行纺纱。
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还具备卷绕纺纱纱线10而形成卷装28的卷绕装置96。
由此,通过使纤维束8的纤维的端部充分反转并进行纺纱而生成的纺纱纱线10被卷绕成卷装28,因此能够提高卷装28的品质。
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机1具备吸管94、吸嘴95和接纱装置93。吸管94在纺纱纱线10成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捕捉空气纺纱装置9侧的纺纱纱线10。吸嘴95在纺纱纱线10成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捕捉卷装28侧的纺纱纱线10。接纱装置93将吸管94捕捉到的纺纱纱线10与吸嘴95捕捉到的纺纱纱线10进行接纱。
由此,通过使纤维束8的纤维的端部充分反转并进行纺纱而生成的纺纱纱线10彼此被接纱,因此能够形成品质稳定的接纱部,能够使卷装28的品质稳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方法中,使用平均纤维长度为2英寸以下的纤维束8进行纺纱。
由此,即使在使用由平均纤维长度并不长的纤维构成的纤维束8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生成纺纱纱线10,也能以较少的纤维损耗生成品质稳定的纺纱纱线1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方法中,使用棉混合比为50%以上的纤维束8进行纺纱。
由此,即使在使用包含很多平均纤维长度特别短的棉纤维的纤维束8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生成纺纱纱线10,也能以较少的纤维损耗生成品质稳定的纺纱纱线10。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结构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变更。
也可以省略第1O形圈61、第2O形圈62及第3O形圈63中的任一个,并取而代之通过将部件彼此压入等来消除间隙。
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特征能够适当组合。例如,也可以将不具备针状部件51这一第4变形例的特征适用于实施方式、第1至第3变形例。另外,也可以将纤维引导部件31与喷嘴块32是分体部件这一第4变形例的特征适用于实施方式、第1至第3变形例。在其它特征中也是同样的。
在空气纺纱装置9的下游侧的位置上,也可以代替纱线蓄留装置14或在其基础上具备被旋转驱动的引纱罗拉和被推压至引纱罗拉的夹持罗拉,并将纺纱纱线10夹在引纱罗拉与夹持罗拉之间向下游输送。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引纱罗拉和夹持罗拉的下游设有利用吸引空气流的松管(slack tube)及/或机械式补偿器。
纺纱机1也可以不具备接纱台车3,而是在各纺纱单元2中设有吸管94、吸嘴95和接纱装置93。
纺纱机1也可以不具备接纱装置93,而是通过将来自卷装28的纺纱纱线10反向输送至空气纺纱装置9、并再次开始进行牵伸装置7的牵伸动作和空气纺纱装置9的纺纱动作,从而使断开的纺纱纱线10成为连续状态(所谓的接头(piecing))。
牵伸装置7及/或卷绕装置96也可以针对每个纺纱单元2而被独立驱动。
在纺纱单元2中,以纤维通过方向从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式配置各装置,但也可以以纤维通过方向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式配置各装置。

Claims (40)

1.一种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构成为包括将纤维束夹持并送出的前罗拉对,并对纤维束进行牵伸;和
空气纺纱装置,该空气纺纱装置具有纤维引导部件、中空引导轴体和喷嘴块,该纤维引导部件对所述牵伸装置送出的所述纤维束进行引导,该中空引导轴体供所述纤维引导部件引导后的所述纤维束从内部通过,该喷嘴块形成有供向纺纱室喷射的空气通过的纺纱喷嘴,该纺纱室形成为包括所述纤维引导部件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之间的空间,
所述中空引导轴体以在纺纱过程中以轴中心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被限制的方式安装,
从所述前罗拉对的夹持点到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纤维行进方向上的上游端为止的距离即第1距离是13mm以上且小于19mm,
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与所述纺纱喷嘴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即喷嘴角度是60°以上80°以下,
在沿着所述轴中心的方向上,所述纺纱室的长度为所述纤维引导部件的长度以下,
所述纺纱喷嘴的入口的周围,通过在所述喷嘴块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部从而形成有空气蓄留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第2距离为3mm以上7mm以下,该第2距离是从所述纤维引导部件的纤维行进方向上的上游端到所述纺纱喷嘴的入口的中心为止的距离的、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平行的方向上的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引导部件和所述喷嘴块由一个结构体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引导部件和所述喷嘴块由一个结构体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结构体形成有用于安装O形圈的O形圈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结构体形成有用于安装O形圈的O形圈安装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
盖部,该盖部通过相对于所述结构体隔开间隔地覆盖该结构体,从而形成供用于从所述纺纱喷嘴喷出的空气通过的空气路径;和
限制部,该限制部配置于所述结构体的周围,并通过与所述结构体及所述盖部接触来限制该结构体向纤维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盖部,该盖部通过相对于所述结构体隔开间隔地覆盖该结构体,从而形成供用于从所述纺纱喷嘴喷出的空气通过的空气路径,
所述结构体构成为还包括限制部,该限制部通过与所述盖部接触,从而向纤维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移动被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形成所述空气蓄留空间的第1凹部,
所述第1凹部在所述喷嘴块的所述外表面上,在周向上局部地形成,并形成于包括所述入口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在所述喷嘴块的外表面上具有在整个所述周向上形成的第2凹部,
所述第2凹部以在所述第1凹部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与该第1凹部连续的方式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形成所述空气蓄留空间的第3凹部,
所述第3凹部通过使包括所述入口在内的整个周向凹陷而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针状部件,该针状部件以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纺纱室内的方式、且以沿着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方式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引导部件具有使所述纤维束通过的第1通路,
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具有供通过了所述第1通路后的所述纤维束通过的第2通路,并以隔着所述纺纱室与所述纤维引导部件相对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1通路以呈直线状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2通路以沿着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1通路在所述纺纱室开口的下游端、和所述第2通路在所述纺纱室开口的上游端,在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第1通路的内表面在靠近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一侧具有平坦的平面部,
利用与所述第1通路延伸的第1方向垂直的任意平面剖切所述平面部而得到的直线部的角度,在从所述第1通路的上游端到下游端的范围内是恒定的,
所述平面部在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正交的第2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偏离配置,
所述平面部的下游端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间隔是0.8mm以上3.4m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卷绕纺纱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
15.一种空气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纤维引导部件,该纤维引导部件对纤维束进行引导;
中空引导轴体,该中空引导轴体供所述纤维引导部件引导后的所述纤维束从内部通过;和
喷嘴块,该喷嘴块形成有供向纺纱室喷射的空气通过的纺纱喷嘴,该纺纱室形成于所述纤维引导部件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之间,
所述中空引导轴体以在纺纱过程中以轴中心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被限制的方式安装,
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与所述纺纱喷嘴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即喷嘴角度是60°以上80°以下,
第2距离为3mm以上7mm以下,该第2距离是从所述纤维引导部件的纤维行进方向上的上游端到所述纺纱喷嘴的入口的中心为止的距离的、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平行的方向上的分量,
所述纺纱喷嘴的所述入口的周围,通过在所述喷嘴块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部从而形成有空气蓄留空间。
16.一种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5中记载的空气纺纱装置,
在沿着所述轴中心的方向上,所述纺纱室的长度为所述纤维引导部件的长度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引导部件和所述喷嘴块由一个结构体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结构体形成有用于安装O形圈的O形圈安装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
盖部,该盖部通过相对于所述结构体隔开间隔地覆盖该结构体,从而形成供用于从所述纺纱喷嘴喷出的空气通过的空气路径;和
限制部,该限制部配置于所述结构体的周围,并通过与所述结构体及所述盖部接触来限制该结构体向纤维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
盖部,该盖部通过相对于所述结构体隔开间隔地覆盖该结构体,从而形成供用于从所述纺纱喷嘴喷出的空气通过的空气路径;和
限制部,该限制部配置于所述结构体的周围,并通过与所述结构体及所述盖部接触来限制该结构体向纤维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盖部,该盖部通过相对于所述结构体隔开间隔地覆盖该结构体,从而形成供用于从所述纺纱喷嘴喷出的空气通过的空气路径,
所述结构体构成为还包括限制部,该限制部通过与所述盖部接触,从而向纤维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移动被限制。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盖部,该盖部通过相对于所述结构体隔开间隔地覆盖该结构体,从而形成供用于从所述纺纱喷嘴喷出的空气通过的空气路径,
所述结构体构成为还包括限制部,该限制部通过与所述盖部接触,从而向纤维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移动被限制。
23.根据权利要求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形成所述空气蓄留空间的第1凹部,
所述第1凹部在所述喷嘴块的所述外表面上,在周向上局部地形成,并形成于包括所述入口的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在所述喷嘴块的外表面上具有在整个所述周向上形成的第2凹部,
所述第2凹部以在所述第1凹部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与该第1凹部连续的方式形成。
25.根据权利要求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形成所述空气蓄留空间的第3凹部,
所述第3凹部通过使包括所述入口在内的整个周向凹陷而形成。
26.根据权利要求16~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针状部件,该针状部件以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纺纱室内的方式、且以沿着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方式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针状部件,该针状部件以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纺纱室内的方式、且以沿着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方式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纺纱装置还具备针状部件,该针状部件以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纺纱室内的方式、且以沿着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方式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16~22、24、27、28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引导部件具有使所述纤维束通过的第1通路,
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具有供通过了所述第1通路后的所述纤维束通过的第2通路,并以隔着所述纺纱室与所述纤维引导部件相对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1通路以呈直线状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2通路以沿着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1通路在所述纺纱室开口的下游端、和所述第2通路在所述纺纱室开口的上游端,在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第1通路的内表面在靠近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一侧具有平坦的平面部,
利用与所述第1通路延伸的第1方向垂直的任意平面剖切所述平面部而得到的直线部的角度,在从所述第1通路的上游端到下游端的范围内是恒定的,
所述平面部在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正交的第2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偏离配置,
所述平面部的下游端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间隔是0.8mm以上3.4mm以下。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引导部件具有使所述纤维束通过的第1通路,
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具有供通过了所述第1通路后的所述纤维束通过的第2通路,并以隔着所述纺纱室与所述纤维引导部件相对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1通路以呈直线状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2通路以沿着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1通路在所述纺纱室开口的下游端、和所述第2通路在所述纺纱室开口的上游端,在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第1通路的内表面在靠近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一侧具有平坦的平面部,
利用与所述第1通路延伸的第1方向垂直的任意平面剖切所述平面部而得到的直线部的角度,在从所述第1通路的上游端到下游端的范围内是恒定的,
所述平面部在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正交的第2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偏离配置,
所述平面部的下游端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间隔是0.8mm以上3.4mm以下。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引导部件具有使所述纤维束通过的第1通路,
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具有供通过了所述第1通路后的所述纤维束通过的第2通路,并以隔着所述纺纱室与所述纤维引导部件相对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1通路以呈直线状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2通路以沿着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1通路在所述纺纱室开口的下游端、和所述第2通路在所述纺纱室开口的上游端,在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第1通路的内表面在靠近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一侧具有平坦的平面部,
利用与所述第1通路延伸的第1方向垂直的任意平面剖切所述平面部而得到的直线部的角度,在从所述第1通路的上游端到下游端的范围内是恒定的,
所述平面部在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正交的第2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偏离配置,
所述平面部的下游端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间隔是0.8mm以上3.4mm以下。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引导部件具有使所述纤维束通过的第1通路,
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具有供通过了所述第1通路后的所述纤维束通过的第2通路,并以隔着所述纺纱室与所述纤维引导部件相对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1通路以呈直线状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2通路以沿着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1通路在所述纺纱室开口的下游端、和所述第2通路在所述纺纱室开口的上游端,在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第1通路的内表面在靠近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的一侧具有平坦的平面部,
利用与所述第1通路延伸的第1方向垂直的任意平面剖切所述平面部而得到的直线部的角度,在从所述第1通路的上游端到下游端的范围内是恒定的,
所述平面部在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正交的第2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偏离配置,
所述平面部的下游端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所述轴中心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间隔是0.8mm以上3.4mm以下。
33.根据权利要求16~22、24、27、28、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卷绕纺纱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
3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卷绕纺纱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卷绕纺纱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
36.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卷绕纺纱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
3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卷绕纺纱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
38.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33~37中任一项记载的纺纱单元;
第1捕捉部,该第1捕捉部在纺纱纱线成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捕捉所述空气纺纱装置侧的纺纱纱线;
第2捕捉部,该第2捕捉部在纺纱纱线成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捕捉所述卷装侧的纺纱纱线;和
接纱装置,该接纱装置将所述第1捕捉部捕捉到的纺纱纱线与所述第2捕捉部捕捉到的纺纱纱线进行接纱。
39.一种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14、16~37中任一项中记载的纺纱单元来生成纱线,在该纺纱方法中,
使用平均纤维长度为2英寸以下的纤维束进行纺纱。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棉混合比为50%以上的纤维束进行纺纱。
CN202010882929.7A 2019-09-13 2020-08-28 纺纱单元、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Active CN112501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6847 2019-09-13
JP2019166847A JP2021042510A (ja) 2019-09-13 2019-09-13 紡績ユニット、空気紡績装置、紡績機、及び紡績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1729A CN112501729A (zh) 2021-03-16
CN112501729B true CN112501729B (zh) 2024-04-23

Family

ID=7486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2929.7A Active CN112501729B (zh) 2019-09-13 2020-08-28 纺纱单元、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42510A (zh)
CN (1) CN1125017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8206B (zh) * 2022-02-16 2023-09-19 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 空气纺纱组件及其纺纱单元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1822A (ja) * 1992-07-07 1994-02-15 Murata Mach Ltd 紡績方法
CN1651622A (zh) * 2004-02-06 2005-08-1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织机械
CN101294319A (zh) * 2008-05-26 2008-10-29 东华大学 低落纤的喷气涡流纺装置
DE102008011617A1 (de) * 2008-02-28 2009-09-03 Deutsche Institute für Textil- und Faserforschung Stuttgart Pneumatische Stapelfaserspinnvorrichtung
CN102199816A (zh) * 2010-03-25 2011-09-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气流纺纱装置及纺纱机
CN102534879A (zh) * 2010-11-10 2012-07-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空气纺纱装置、纺纱单元及使用了空气纺纱装置的纺纱方法
CN102733018A (zh) * 2011-04-13 2012-10-17 里特机械公司 生产粗纱的粗纱机
CN104233530A (zh) * 2013-06-14 2014-12-24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喷嘴和装配有纺纱喷嘴的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站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1822A (ja) * 1992-07-07 1994-02-15 Murata Mach Ltd 紡績方法
CN1651622A (zh) * 2004-02-06 2005-08-1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织机械
DE102008011617A1 (de) * 2008-02-28 2009-09-03 Deutsche Institute für Textil- und Faserforschung Stuttgart Pneumatische Stapelfaserspinnvorrichtung
CN101294319A (zh) * 2008-05-26 2008-10-29 东华大学 低落纤的喷气涡流纺装置
CN102199816A (zh) * 2010-03-25 2011-09-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气流纺纱装置及纺纱机
CN102534879A (zh) * 2010-11-10 2012-07-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空气纺纱装置、纺纱单元及使用了空气纺纱装置的纺纱方法
CN102733018A (zh) * 2011-04-13 2012-10-17 里特机械公司 生产粗纱的粗纱机
CN104233530A (zh) * 2013-06-14 2014-12-24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喷嘴和装配有纺纱喷嘴的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1729A (zh) 2021-03-16
JP2021042510A (ja) 2021-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1295B2 (ja) 空気紡績装置
EP2876192B1 (en) Air-jet spinning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CN112501729B (zh) 纺纱单元、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EP3156526B1 (en) Hollow guide shaft, air-jet spinning device, and textile machinery
EP3075890B1 (en) Draft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JP2016017254A (ja) 紡績機及び紡績方法
CN112342648B (zh) 空气纺纱装置及纤维引导部件
EP2921577B1 (en) Draft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US6679043B2 (en) Spinning machine
EP3792381B1 (en) Pneumatic spinning device and pneumatic spinning machine
CN106400215B (zh) 喷嘴块、气流纺纱装置以及纺纱机
CN112501728B (zh) 纺纱单元及纺纱纱线的制造方法
EP2865795A1 (en) Drafting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JP2016166067A (ja) 糸継装置、紡績機、及び自動ワインダ
EP4335955A1 (en) Fiber guide, air spinning device, and air spinning machine
CN113174662B (zh) 喷嘴块、空气纺纱装置及空气纺纱机
CN213327994U (zh) 中空导向轴体及中空导向单元
JP2018178311A (ja) 紡績機、空気紡績方法、及び紡績糸
CN210140658U (zh) 针状部件、纤维引导部件以及气流纺纱装置
EP4134474A1 (en) Fiber guide, pneumatic spinning device, and pneumatic spinning unit
JP2022020895A (ja) 空気紡績装置、空気紡績機、及び紡績方法
CN117779267A (zh) 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中空引导轴体套组
JP2017036524A (ja) 空気紡績装置及びキャップ部材
CN117779266A (zh) 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及纺纱机
JPH057255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