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9267A - 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中空引导轴体套组 - Google Patents

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中空引导轴体套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9267A
CN117779267A CN202311096855.4A CN202311096855A CN117779267A CN 117779267 A CN117779267 A CN 117779267A CN 202311096855 A CN202311096855 A CN 202311096855A CN 117779267 A CN117779267 A CN 117779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guide shaft
shaft body
hollow guide
introduc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68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田晃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79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9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中空引导轴体套组。中空引导轴体具备轴体部分,该轴体部分形成有供纤维导入的纤维导入孔、和与纤维导入孔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纤维通路。在将纤维通路的内径设为A、将作为纤维导入孔的开口端的导入口的口径设为B的情况下,1.12≤B/A≤1.3。

Description

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中空引导轴体套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中空引导轴体套组。
背景技术
已知通过回旋空气流对纤维加捻而生成纱线的空气纺纱装置。在这样的空气纺纱装置中使用具备轴体部分的中空引导轴体,该轴体部分形成有供纤维导入的纤维导入孔、和与纤维导入孔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纤维通路(例如,参见日本实开平04-13063号公报)。向纤维导入孔导入的纤维的下游端依次卷入至先行的纤维,成为生成的纱线的芯(芯纤维),该纤维的上游端通过回旋空气流摆动而依次缠绕于芯纤维(缠绕纤维)。一根纤维中的一部分成为芯纤维,另一部分成为缠绕纤维。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中空引导轴体中,例如在要求生成多种多样的种类的纱线中,有时期望生成使毛羽(具体而言毛羽的总长度)与规定值相比减少的纱线。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相比减少的纱线的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中空引导轴体套组。
本申请发明人反复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是,在中空引导轴体中纤维向纤维导入孔导入时,关于芯纤维和向芯纤维缠绕的缠绕纤维的举动,得到以下见解。即,得到以下见解:在将纤维通路的内径设为A、将作为纤维导入孔的开口端的导入口的口径设为B的情况下,B/A越小,越能够使向纤维导入孔导入的缠绕纤维开始向芯纤维缠绕的缠绕开始位置(以下,也仅称为“缠绕开始位置”)靠近(接近)芯纤维,越能够提高缠绕纤维缠绕于芯纤维的缠绕力,提高生成的纱线的紧固性(紧密性)而减少毛羽。此时,得到以下见解:尤其是若B/A为1.3以下,则能够使该毛羽与所要求的规定值相比减少。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基于该见解而完成。
(1)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中空引导轴体具备轴体部分,该轴体部分形成有供纤维导入的纤维导入孔、和与纤维导入孔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纤维通路,在该中空引导轴体中,在将纤维通路的内径设为A、将作为纤维导入孔的开口端的导入口的口径设为B的情况下,1.12≤B/A≤1.3。
在这样的中空引导轴体中,由于B/A为1.3以下,所以能够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例如,在以通常的纺纱速度生成了纱线的情况下是与根据要求品质等确定的阈值对应的值)相比减少的纱线。另外,若B/A过小,则纤维钩挂于纤维导入孔的开口端而难以导入至纤维导入孔、难以生成纱线的可能性变高,因此,通过将B/A设为1.12以上,能够可靠地将纤维导入至纤维导入孔。因而,能够可靠地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相比减少的纱线。
(2)在上述(1)所记载的中空引导轴体中,也可以是,1.15≤B/A≤1.25。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缠绕力,进一步减少生成的纱线的毛羽,并且能够更可靠地将纤维导入至纤维导入孔,更可靠地生成纱线。
(3)在上述(1)或(2)所记载的中空引导轴体中,也可以是,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具有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曲面,在将曲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的情况下,0.025mm≤R≤0.15mm。该情况下,在纤维向纤维导入孔导入时,纤维易于沿着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能够提高施加于纤维的阻力,提高缠绕力。由此,能够使生成的纱线的毛羽进一步减少。
(4)在上述(3)所记载的中空引导轴体中,也可以是,0.05mm≤R≤0.15mm。该情况下,能够使生成的纱线的直径变细。尤其是,若曲面的曲率半径R为0.05mm以上,则纤维不会钩挂于纤维导入孔的开口端,能够将纤维更顺利地导入至纤维导入孔,因此,能够连续且稳定地生成毛羽少的纱线。若曲面的曲率半径不足0.05mm,则纤维钩挂于纤维导入孔的开口端、产生断纱的可能性变高。若曲面的曲率半径R为0.15mm以下,如上所述,能够高效地使纤维易于沿着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连续且稳定地生成毛羽少的纱线。
(5)在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中空引导轴体中,也可以是,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具有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平面。该情况下,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的加工变容易,能够高精度地形成纤维导入孔。
(6)在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中空引导轴体中,也可以是,0.8mm≤A≤1.1mm。该情况下,能够将缠绕纤维以高缠绕力缠绕于芯纤维。尤其是,若纤维通路的内径A为0.8mm以上,则相对于从纤维导入孔导入的纤维(纱线)的通常直径而言是充分的大小,因此,纤维能够在纤维通路中顺利地移动。若纤维通路的内径A为1.1mm以下,则从纤维导入孔导入的纤维的行进不会在纤维通路内变得不稳定,能够在利用纤维通路在径向上引导纤维的同时,将纤维从中空引导轴体顺利地排出。若纤维通路的内径A大于1.1mm,则纱线在纤维通路内晃动,纺纱性不稳定。
(7)在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中空引导轴体中,也可以是,在将轴体部分的外径设为D的情况下,2.0mm≤D≤4.0mm。该情况下,能够稳定地进行高速纺纱。在轴体部分的外径D小于2.0mm的情况下,难以稳定地形成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中空引导轴体。若轴体部分的外径D为4.0mm以下,则在纤维导入孔的附近回旋的纤维的回旋直径不会变得过大,因此纤维的转速不会过度降低,能够使纤维以所期望的速度稳定地回旋。
(8)在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中空引导轴体中,也可以是,轴体部分由金属形成。该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实现中空引导轴体的形状。
(9)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空气纺纱装置具备:对纤维进行引导的纤维引导部;形成有供喷射的空气通过的多个喷嘴的喷嘴块;以及上述的中空引导轴体。该空气纺纱装置由于具有上述的中空引导轴体,所以发挥上述作用效果、即能够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相比减少的纱线这一作用效果。
(10)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纺纱机具备:对纤维进行牵伸的牵伸装置;对从牵伸装置供给的纤维加捻而生成纱线的上述的空气纺纱装置;以及卷绕由空气纺纱装置生成的纱线的卷绕装置。该纺纱机由于具备上述的中空引导轴体,所以发挥上述作用效果、即能够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相比减少的纱线这一作用效果。
本申请发明人反复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是,当在中空引导轴体中纤维向纤维导入孔导入时,关于芯纤维和缠绕纤维的举动,得到以下见解。即,设想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的构造能控制缠绕纤维的缠绕开始位置,控制缠绕纤维缠绕于芯纤维的缠绕力。因此,得到以下见解: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的构造能控制生成的纱线的紧固力,调整生成的纱线的毛羽。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基于该见解而完成。
(11)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中空引导轴体具备轴体部分,该轴体部分形成有供纤维导入的纤维导入孔、和与纤维导入孔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纤维通路,在该中空引导轴体中,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具有缠绕位置控制构造,该缠绕位置控制构造控制缠绕纤维开始相对于芯纤维缠绕的缠绕开始位置。在这样的中空引导轴体中,能够利用缠绕位置控制构造来控制缠绕开始位置,调整生成的纱线的毛羽。由此,能够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相比减少的纱线。
本申请发明人反复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是,当在中空引导轴体中纤维向纤维导入孔导入时,关于芯纤维和缠绕纤维的举动,得到以下见解。即,得到以下见解,若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为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曲面或平面,根据其曲率半径或倾斜角度,缠绕纤维的缠绕开始位置能不同,缠绕纤维缠绕于芯纤维的缠绕力能不同,生成的纱线的紧固力及毛羽的量能不同。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基于该见解而完成。
(12)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中空引导轴体套组包括:第1中空引导轴体,该第1中空引导轴体具备形成有供纤维导入的第1纤维导入孔、和与第1纤维导入孔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第1纤维通路的轴体部分;以及第2中空引导轴体,该第2中空引导轴体具备形成有供纤维导入的第2纤维导入孔、和与第2纤维导入孔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第2纤维通路的轴体部分,第1中空引导轴体及第2中空引导轴体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相同的保持部件安装,第1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及第2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具有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曲面或平面,第1纤维导入孔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与第2纤维导入孔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不同,或者第1纤维导入孔的平面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与第2纤维导入孔的平面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不同。
在使用第1中空引导轴体的情况下和使用第2中空引导轴体的情况下,生成的纱线的毛羽的状态不同。因此,通过适当选择第1中空引导轴体和第2中空引导轴体而使用,能够调整生成的纱线的毛羽。其结果是,能够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相比减少的纱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提供可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相比减少的纱线的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中空引导轴体套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空气纺纱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中空引导轴体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图3的中空引导轴体的剖视图。
图6是将图5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7的(a)是说明在芯纤维上缠绕缠绕纤维的例子的剖视图。图7的(b)是在芯纤维上缠绕缠绕纤维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纤维通路及导入口与毛羽的关系的图表。
图9的(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中空引导轴体套组所包含的中空引导轴体的主视图。图9的(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中空引导轴体套组所包含的其他中空引导轴体的其他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b)的中空引导轴体的剖视图。
图11是将图10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纺纱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接纱台车3、落纱台车(图示省略)、第1端架4和第2端架5。多个纺纱单元2排列成一列。各纺纱单元2生成纱线Y并将其卷绕成卷装P。接纱台车3在某一纺纱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或因某些理由而纱线Y断开的情况下,在该纺纱单元2中进行接纱动作。落纱台车在某一纺纱单元2中卷装P成为满卷的情况下,对该卷装P进行落纱,并将新的纱管B供给至该纺纱单元2。
在第1端架4收容有对在纺纱单元2中产生的纤维屑及线头等进行回收的回收装置等。在第2端架5收容有对向纺纱机1供给的压缩空气(空气)的空气压进行调整并向纺纱机1的各部分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部、以及用于向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供给动力的驱动马达等。在第2端架5设有机台控制装置41、显示画面42和输入键43。机台控制装置41集中地管理及控制纺纱机1的各部分。显示画面42能够显示与纺纱单元2的设定内容及状态相关的信息等。通过由操作人员使用输入键43进行适当的操作,能够进行纺纱单元2的设定作业。
如图1及图2所示,各纺纱单元2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牵伸装置6、空气纺纱装置7、纱线监视装置8、张力传感器9、纱线蓄留装置11、涂蜡装置12和卷绕装置13。单元控制器10针对每规定数量的纺纱单元2设置,控制纺纱单元2的动作。
牵伸装置6对纱条(纤维束)S进行牵伸。牵伸装置6在纱条S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罗拉对14、第三罗拉对15、中间罗拉对16和前罗拉对17。各罗拉对14、15、16及17具有下罗拉和上罗拉。下罗拉通过设于第2端架5的驱动马达或设于各纺纱单元2的驱动马达而被旋转驱动。针对中间罗拉对16的下罗拉设有龙带18a。针对中间罗拉对16的上罗拉设有龙带18b。
空气纺纱装置7通过回旋空气流对由牵伸装置6牵伸后的纤维束(纤维)F加捻而生成纱线Y。纱线监视装置8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纱线蓄留装置11之间监视行进的纱线Y的信息,并基于所监视的信息检测有无纱疵。纱线监视装置8在检测到纱疵的情况下,将纱疵检测信号发送至单元控制器10。纱线监视装置8作为纱疵而检测例如纱线Y的粗细异常及纱线Y所含有的异物等。
张力传感器9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卷绕装置13之间中的、空气纺纱装置7与纱线蓄留装置11之间测定行进的纱线Y的张力,并将张力测定信号发送至单元控制器10。在单元控制器10基于纱线监视装置8及张力传感器9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有异常的情况下,在纺纱单元2中切断纱线Y。具体而言,通过停止向空气纺纱装置7供给空气并中断纱线Y的生成,从而切断纱线Y。或者,也可以通过另行设置的切断器切断纱线Y。
涂蜡装置12在纱线蓄留装置11与卷绕装置13之间对纱线Y涂蜡。纱线蓄留装置11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卷绕装置13之间消除纱线Y的松弛。纱线蓄留装置11具有从空气纺纱装置7稳定地引出纱线Y的功能、在基于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动作时等使从空气纺纱装置7送出的纱线Y滞留而防止纱线Y松弛的功能、以及防止比纱线蓄留装置11靠下游侧的纱线Y的张力变动传递至空气纺纱装置7的功能。
卷绕装置13将所生成的纱线Y卷绕于纱管B而形成卷装P。卷绕装置13具有摇架臂21、卷绕筒22和横动引导件23。摇架臂21将纱管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摇架臂21通过支轴24而能够摆动地被支承,使纱管B的表面或卷装P的表面以适当的压力与卷绕筒22的表面接触。设于第2端架5的驱动马达(图示省略)将多个纺纱单元2的卷绕筒22一齐驱动。由此,在各纺纱单元2中,使纱管B或卷装P向卷绕方向旋转。各纺纱单元2的横动引导件23设于由多个纺纱单元2共有的轴25。通过第2端架5的驱动马达将轴25沿卷绕筒22的旋转轴方向往复驱动,从而横动引导件23使纱线Y相对于旋转的纱管B或卷装P以规定幅度横动。
接纱台车3在某一纺纱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或因某些理由而纱线Y断开的情况下,行进至该纺纱单元2,进行接纱动作。接纱台车3具有接纱装置26、吸管27和吸嘴28。吸管27通过支轴31而能够转动地被支承,捕捉来自空气纺纱装置7的纱线Y并将其向接纱装置26引导。吸嘴28通过支轴32而能够转动地被支承,捕捉来自卷绕装置13的纱线Y并将其向接纱装置26引导。接纱装置26进行被引导的纱线Y彼此的接纱。接纱装置26是使用压缩空气的捻接器、使用基准纱的接头器或将纱线Y机械连接的打结器等。
参照图3及图4更详细地说明空气纺纱装置7的结构。以下,将纤维束F及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侧仅称为“上游侧”,将纤维束F及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的下游侧仅称为“下游侧”。将中空引导轴体80的轴向仅称为“轴向”。
如图3所示,空气纺纱装置7包含纤维引导部50、喷嘴块60和中空引导轴体单元70。纤维引导部50、喷嘴块60及中空引导轴体单元70在沿着轴向的线L上,从沿着线L的方向上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排列。
纤维引导部50对从牵伸装置6供给的纤维束F进行引导。纤维引导部50具有引导纤维束F的引导孔51。在纤维引导部50设有沿着线L配置的针52。针52的顶端部52a与纤维引导部50相比位于下游侧。空气纺纱装置7在形成于喷嘴块60与中空引导轴体单元70之间的空间64中利用回旋空气流对从纤维引导部50引导来的纤维束F进行加捻。纤维引导部50配置于喷嘴块60的上游侧端部。
喷嘴块60具有供纤维束F导入的空间64、以及供为了产生回旋空气流而向空间64内喷射的空气通过的多个喷嘴65。在空间64中,被导入的纤维束F的纤维通过回旋空气流而回旋。多个喷嘴65在空间64的周围以等角度间隔排列。
中空引导轴体单元70具备中空引导轴体80、引导管71、支承部件72和固定部件(保持部件)73。如图3、图4及图5所示,中空引导轴体80具有第1轴体部分(轴体部分)81、第2轴体部分82和第3轴体部分83。第1轴体部分81、第2轴体部分82及第3轴体部分83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排列,并且一体地形成。在第3轴体部分83的下游侧端部设有凸缘83a。中空引导轴体80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中空引导轴体80也可以由陶瓷形成。中空引导轴体80也被称为锭子(spindle)。
在第1轴体部分81形成有供来自纤维引导部50的纤维束F导入的纤维导入孔86、与纤维导入孔86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纤维通路85、和与纤维通路85的下游端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纤维通路87。纤维通路87通到中空的第2轴体部分82及第3轴体部分83的内侧。第1轴体部分81的外形为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扩展的圆台状。第2轴体部分82的外形为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扩展的圆台状,且以比第1轴体部分81大的角度扩展。至少第1轴体部分81的上游侧端部区域配置于喷嘴块60内。
如图3所示,在引导管71设有将纤维束F向空气纺纱装置7的外部引导的通路74。通路74在线L上在上游侧及下游侧开口。通路74的下游侧部分的内径大于通路74的上游侧部分的内径。在引导管71的上游侧端部区域设有供向通路74喷射的空气通过的多个喷嘴75。多个喷嘴75例如绕线L以等角度间隔设置。
在支承部件72设有在上游侧开口的收容孔76、以及在上游侧及下游侧开口的纱线导出通路77。纱线导出通路77的上游侧端部与收容孔76的下游侧端部连接。纱线导出通路77的内径与引导管71的通路74的下游侧的部分的内径大致相等,且比收容孔76的内径小。在支承部件72安装有与收容孔76连通的空气供给管78。在支承部件72的上游侧端部形成有外螺纹72a。
固定部件73是设有凸缘73a的盖状的螺母。在中空引导轴体单元70中,引导管71设于支承部件72的收容孔76内,中空引导轴体80以覆盖引导管71的上游侧端部的方式配置于支承部件72的上游侧端部。由此,中空引导轴体80的纤维通路87与引导管71的通路74连接,引导管71的通路74与支承部件72的纱线导出通路77连接。在该状态下,固定部件73与中空引导轴体80的凸缘83a卡合,并且与支承部件72的外螺纹72a螺合。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空气纺纱装置7中,在纺纱动作开始时,从多个喷嘴65向喷嘴块60内喷射空气,并且从多个喷嘴75向通路74喷射空气。由此,从牵伸装置6经由引导孔51被导入至空间64的纤维束F从通路74及纱线导出通路77穿过而向下游侧导出。之后,从多个喷嘴65继续向空间64喷射空气,停止从多个喷嘴75向通路74喷射空气,转移到通常的纺纱动作。利用在空间64内产生的回旋空气流使构成纤维束F的纤维回旋。向纤维导入孔86导入的纤维束F的纤维的下游端依次卷入至先行的纤维,成为生成的纱线Y的芯(芯纤维),该纤维的上游端通过回旋空气流而摆动并依次缠绕于芯纤维(缠绕纤维)。一根纤维中的一部分成为芯纤维,另一部分成为缠绕纤维。通过对纤维束F加捻而生成的纱线Y从通路74及纱线导出通路77穿过而向下游侧导出。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中空引导轴体80的主要部分。
如图5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中空引导轴体80中,在第1轴体部分81形成有纤维导入孔86及纤维通路85。纤维导入孔86是从中空引导轴体80的外部向纤维通路85穿透的空间。纤维导入孔86是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孔。圆形也可以是椭圆。纤维导入孔86的开口端(上游侧的端或缘)构成纤维束F的导入口89。导入口89是中空引导轴体80的内外的边界。纤维导入孔86的内表面86x是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曲面。
纤维通路85是从纤维导入孔86朝向下游侧而连续的空间。在纤维通路85的内表面85x与纤维导入孔86的内表面86x的边界未形成层差。纤维通路85是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孔。圆形也可以是椭圆。纤维通路85的内表面85x是沿着轴向的面。
如图6所示,在将纤维通路85的内径设为A、将纤维导入孔86的导入口89的口径设为B的情况下,1.12≤B/A≤1.3。具体而言,1.15≤B/A≤1.25。在本实施方式中,B/A是1.21。导入口89的口径也能够说是在中空引导轴体80的侧视下用直线将中空引导轴体80的顶点与顶点连结的情况下的、顶点间的距离。纤维通路85的内径是纤维通路85的直径。纤维通路85的内径可以是纤维通路85的多个位置处的内径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小值,还可以是最大值。导入口89的口径是导入口89的直径。
纤维通路85的内径A是0.8mm≤A≤1.1mm。
在将作为曲面的内表面86x的曲率半径设为R的情况下,0.025mm≤R≤0.15mm。具体而言,0.05mm≤R≤0.15mm。在本实施方式中,R是0.1mm±0.02mm。
在将第1轴体部分81的外径设为D(参照图5)的情况下,2.0mm≤D≤4.0mm。在本实施方式中,D是2.8mm。第1轴体部分81的外径是在从中空引导轴体80的侧方(与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从第1轴体部分81的上游侧的端通过且与轴向垂直的直线(沿图5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虚线)、与第1轴体部分81的外周面的延长线(沿图5的斜上下方向延伸的虚线)的交点da、db之间的距离。纤维通路85的内径、导入口89的口径、内表面86x的曲率半径、以及第1轴体部分81的外径能够由非破坏检查装置等测定,例如能够由3D形状测定机VR-5000((株)基恩士制)测定。
当在中空引导轴体80中向纤维导入孔86导入纤维束F的纤维时,关于芯纤维和向芯纤维缠绕的缠绕纤维的举动,得到如下见解。图7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中空引导轴体80的上游侧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7的(b)是表示比较例的中空引导轴体180的上游侧部分的放大剖视图。比较例的中空引导轴体180在取代纤维导入孔86而形成有纤维导入孔186这一点上与中空引导轴体80不同。纤维导入孔186的内表面186x的曲率半径大于纤维导入孔86的内表面86x的曲率半径。中空引导轴体180的B/A比中空引导轴体80的B/A大,例如是1.63。
图8是表示纤维通路及导入口与毛羽的关系的图表。在图8中,纵轴是相当于毛羽的Hairiness,横轴是B/A。Hairiness是所生成的1cm长度的纱线Y所包含的毛羽的总长度。Hairiness能够由例如纱线不均试验机UT-6(Uster Technologies(株)制)测定。图8的数据是通过通常的纺纱速度(例如540m/min)生成了纱线Y的情况下的数据。
如图7的(a)及图7的(b)所示,设想B/A越小,则能使向纤维导入孔86导入的纤维束F中的、缠绕纤维Fb开始向芯纤维Fa缠绕的缠绕开始位置(以下,也仅称为“缠绕开始位置”)越接近(靠近)芯纤维Fa。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缠绕纤维Fb向芯纤维Fa缠绕的缠绕力,如图8所示,提高生成的纱线Y的紧固性而减少毛羽。
另外,在作为内表面86x的曲率半径的R小的情况下,缠绕纤维Fb的弯曲角度成为锐角,缠绕纤维Fb在施加于缠绕纤维Fb的张力高的状态下缠绕于芯纤维Fa,纱线Y的紧固力提高。在作为内表面86x的曲率半径的R小的情况下,缠绕纤维Fb与内表面86x接触的面积变小,第1轴体部分81相对于缠绕纤维Fb的摩擦阻力下降,回旋空气流对缠绕纤维Fb的回旋力变高,纱线Y的紧固力提高。
尤其是若B/A为1.3以下,则能够与所要求的规定值α相比减少该毛羽。规定值α例如是与根据纱线Y的要求品质等确定的上限阈值对应的值。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期望得到紧固性高于一定值的纱线Y、换言之手感硬的纱线Y,确定与此相应的规定值α。也就是说,中空引导轴体80是生成毛羽少的纱线Y、即手感硬的纱线Y的构造。
以上,在中空引导轴体80中,B/A为1.3以下,因此能够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α相比减少的纱线Y。另外,若B/A过小,则纤维束F钩挂于纤维导入孔86的开口端而难以导入至纤维导入孔86、难以生成纱线Y的可能性变高,因此,通过将B/A设为1.12以上,能够将纤维束F可靠地导入至纤维导入孔86。因而,能够可靠地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α相比减少的纱线Y。能够生成纱线直径小的纱线Y。
在中空引导轴体80中,1.15≤B/A≤1.25。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缠绕力,进一步减少生成的纱线Y的毛羽,并且能够更可靠地将纤维束F导入至纤维导入孔86,更可靠地生成纱线Y。
在中空引导轴体80中,纤维导入孔86的内表面86x具有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曲面。在将内表面86x的曲率半径设为R的情况下,0.025mm≤R≤0.15mm。该情况下,在纤维束F向纤维导入孔86导入时,纤维束F的纤维(缠绕纤维Fb)易于沿着内表面86x,能够提高施加于缠绕纤维Fb的阻力,提高缠绕力。由此,能够使生成的纱线Y的毛羽进一步减少。
在中空引导轴体80中,0.05mm≤R≤0.15mm。该情况下,能够在减少生成的纱线Y的毛羽的同时,使该纱线Y的直径变细。尤其是,若曲面(内表面86x)的曲率半径R为0.05mm以上,则纤维不会钩挂于纤维导入孔86的开口端,能够将纤维更顺利地导入至纤维导入孔86,因此,能够连续且稳定地生成毛羽少的纱线Y。若曲面的曲率半径不足0.05mm,则纤维钩挂于纤维导入孔86的开口端、发生断纱的可能性变高。若曲面的曲率半径R为0.15mm以下,则如上所述,能够高效地使纤维易于沿着纤维导入孔86的内表面86x,连续且稳定地生成毛羽少的纱线Y。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中空引导轴体80对细支的纱线Y是有效的。
在中空引导轴体80中,0.8mm≤A≤1.1mm。该情况下,能够将缠绕纤维Fb以高缠绕力缠绕于芯纤维Fa。尤其是,若纤维通路85的内径A为0.8mm以上,则对于从纤维导入孔86导入的纤维(纱线Y)的通常直径而言是充分的大小,因此纤维能够在纤维通路85中顺利地移动。若纤维通路85的内径A为1.1mm以下,则从纤维导入孔86导入的纤维的行进不会在纤维通路85内变得不稳定,能够在利用纤维通路85在径向上引导纤维的同时,将纤维从中空引导轴体80顺利地排出。若纤维通路85的内径A大于1.1mm,则纱线在纤维通路85内晃动,纺纱性不稳定。
在中空引导轴体80中,在将第1轴体部分81的外径设为D的情况下,2.0mm≤D≤4.0mm。该情况下,能够稳定地进行高速纺纱。在第1轴体部分81的外径D小于2.0mm的情况下,难以稳定地形成中空引导轴体80。若第1轴体部分81的外径D为4.0mm以下,则在纤维导入孔86的附近回旋的纤维的回旋直径不会变得过大,因此纤维的转速不会过度降低,能够使纤维以所期望的速度稳定地回旋。
在中空引导轴体80中,第1轴体部分81由金属形成。该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实现中空引导轴体80的形状。
空气纺纱装置7具备纤维引导部50、喷嘴块60和中空引导轴体80。空气纺纱装置7由于具备中空引导轴体80,所以发挥上述作用效果、即能够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α相比减少的纱线Y这一作用效果。
纺纱机1具备牵伸装置6、空气纺纱装置7和卷绕装置13。纺纱机1由于具备空气纺纱装置7,所以发挥上述作用效果、即能够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相比减少的纱线Y这一作用效果。
当在中空引导轴体80中纤维束F的纤维向纤维导入孔86导入时,关于芯纤维Fa和缠绕纤维Fb的举动,得到以下见解。即,如图7的(a)及图7的(b)所示,纤维导入孔86的内表面86x的构造可控制缠绕纤维Fb的缠绕开始位置,控制缠绕纤维Fb向芯纤维Fa缠绕的缠绕力。由此,能控制生成的纱线Y的紧固力,调整生成的纱线Y的毛羽。在本实施方式中,纤维导入孔86的内表面86x具有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曲面,该曲面构成对缠绕纤维Fb的缠绕开始位置进行控制的缠绕位置控制构造。由此,例如通过适当地构成缠绕位置控制构造,能够适当地调整纱线Y的毛羽,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α相比减少的纱线Y。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中空引导轴体80中,纤维导入孔86的内表面86x的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具有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平面(所谓的倒角面)。该情况下,纤维导入孔86的内表面86x的加工变容易,能够高精度地形成纤维导入孔86。作为平面的内表面86x的倾斜角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任意角度。例如该倾斜角度可以相对于沿着轴向的面倾斜45°,也可以倾斜60°。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中空引导轴体套组(set)。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
如图9的(a)及图9的(b)所示,中空引导轴体套组100包括在纺纱机1的空气纺纱装置7(参照图3)中使用的多种中空引导轴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空引导轴体套组100包括上述的中空引导轴体(第1中空引导轴体)80和中空引导轴体(第2中空引导轴体)180。
如图10及图11所示,中空引导轴体180在取代纤维导入孔86(参照图5)而形成有纤维导入孔186这一点上与中空引导轴体80(参照图5)不同。纤维导入孔186是从中空引导轴体180的外部向纤维通路85穿透的空间。纤维导入孔186是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孔。纤维导入孔186的开口端构成纤维束F的导入口189。导入口189是中空引导轴体180的内外的边界。纤维导入孔186的内表面186x是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曲面。纤维导入孔(第1纤维导入孔)86的内表面86x的曲率半径、与纤维导入孔(第2纤维导入孔)186的内表面186x的曲率半径不同。纤维导入孔186的内表面186x也可以是平面(倒角面)。中空引导轴体80的纤维通路(第1纤维通路)85的内径与中空引导轴体180的纤维通路(第2纤维通路)85的内径相等。
中空引导轴体80和中空引导轴体180构成为相对于空气纺纱装置7分别拆装自如(更换自如)。中空引导轴体80和中空引导轴体180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相同的固定部件73(参照图3)分别各自安装。换言之,既能够将中空引导轴体80安装于固定部件73(参照图3),也能够取代中空引导轴体80而将中空引导轴体180安装于固定部件73(参照图3)。无法将中空引导轴体80和中空引导轴体180同时安装于固定部件73。中空引导轴体80和中空引导轴体180以分别各自覆盖相同的引导管71的上游侧端部的方式设置。中空引导轴体80及中空引导轴体180各自的纤维通路87能够相对于相同的引导管71的通路74独立地连接。
当在中空引导轴体80、180中纤维束F的纤维向纤维导入孔86、186导入时,关于芯纤维Fa和缠绕纤维Fb的举动,得到以下见解。即,若纤维导入孔86、186的内表面86x、186x为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曲面或平面,则根据其曲率半径或平面的倾斜角度,缠绕纤维Fb的缠绕开始位置能够不同,缠绕纤维Fb缠绕于芯纤维Fa的缠绕力能够不同,生成的纱线Y的紧固力及毛羽的状态能够不同。
因此,在使用中空引导轴体80的情况下及使用中空引导轴体180的情况下,生成的纱线Y的毛羽的量不同。通过适当选择中空引导轴体80和中空引导轴体180而使用,能够调整生成的纱线Y的毛羽。能够生成使毛羽与规定值相比减少的纱线Y。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中空引导轴体80、180中,纤维导入孔86、186的内表面86x、186x的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具有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平面。作为平面的内表面86x、186x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可以互不相同。
以上,本发明的一个形态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入口89、189的形状没有限定,也可以是圆形以外的形状。该情况下,导入口89、189的口径可以设为导入口89、189的内接圆的直径,也可以设为外接圆的直径,还可以设为它们的平均值。纤维通路85的形状没有限定,也可以是圆形以外的形状。该情况下,纤维通路85的内径可以设为纤维通路85的内接圆的直径,也可以设为外接圆的直径,还可以设为它们的平均值。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表面85x也可以不与轴向平行,也可以倾斜,还可以设有凹部,还可以设有凸部。内表面86x、186x的曲率半径也可以并非恒定。该情况下,可以将内表面86x、186x的曲率半径的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设为R。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轴体部分81的外形也可以是圆台状以外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空引导轴体单元70也可以不具有喷嘴75。中空引导轴体单元70中的第1轴体部分81也可以与第2轴体部分82及第3轴体部分83分体地形成。该情况下,若中空引导轴体单元70具有喷嘴75,则也可以是,该第1轴体部分81与设有喷嘴75的引导管71的上游侧端部一体地形成,第2轴体部分82及第3轴体部分83与固定部件73一体地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气纺纱装置7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针52,通过纤维引导部50的下游侧端部来防止纤维束F的捻度传递至比空气纺纱装置7靠上游侧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纤维引导部50与喷嘴块60一体地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单元2中,纱线蓄留装置11具有从空气纺纱装置7引出纱线Y的功能,但也可以利用引纱罗拉和夹持罗拉从空气纺纱装置7引出纱线Y。在利用引纱罗拉和夹持罗拉从空气纺纱装置7引出纱线Y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纱线蓄留装置11或在纱线蓄留装置11的基础上,设置利用吸引空气流吸收纱线Y的松弛的松管及/或机械性的补偿器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机1中,在机台高度方向上,以从上侧供给的纱线Y在下侧被卷绕的方式配置各装置。然而,也可以以从下侧供给的纱线Y在上侧被卷绕的方式配置各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机1中,牵伸装置6的下罗拉中的至少一个及横动引导件23由来自第2端架5的动力(即,多个纺纱单元2共通地)驱动。然而,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例如牵伸装置6、空气纺纱装置7、卷绕装置13等)也可以按每个纺纱单元2独立地驱动。与接纱相关联的装置(接纱装置26、吸管27、吸嘴28)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并非设于接纱台车3,而是设于各纺纱单元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张力传感器9与纱线监视装置8相比配置于上游侧。单元控制器10也可以针对每个纺纱单元2设置。在纺纱单元2中,涂蜡装置12、张力传感器9及纱线监视装置8也可以省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纺纱机1图示为卷绕圆筒形状的卷装P(参照图1),但也能够卷绕锥形状的卷装P。在锥形状的卷装P的情况下,因纱线Y的横动而产生纱线Y的松弛,但该松弛能够由纱线蓄留装置11吸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规定值α也可以并非固定值,也可以是根据例如纱条S的原料、以及生成的纱线Y的条件而不同的值。
各结构的材料及形状不限于上述的材料及形状,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及形状。上述的各数值也可以包括设计上、制造上及计测上等中的至少一种的误差。

Claims (12)

1.一种中空引导轴体,具备轴体部分,该轴体部分形成有供纤维导入的纤维导入孔、和与所述纤维导入孔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纤维通路,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纤维通路的内径设为A、将作为所述纤维导入孔的开口端的导入口的口径设为B的情况下,1.12≤B/A≤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引导轴体,其特征在于,
1.15≤B/A≤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引导轴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具有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曲面,
在将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的情况下,0.025mm≤R≤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引导轴体,其特征在于,
0.05mm≤R≤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引导轴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具有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引导轴体,其特征在于,
0.8mm≤A≤1.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引导轴体,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轴体部分的外径设为D的情况下,2.0mm≤D≤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引导轴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体部分由金属形成。
9.一种空气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纤维进行引导的纤维引导部;
形成有供喷射的空气通过的多个喷嘴的喷嘴块;以及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引导轴体。
10.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纤维进行牵伸的牵伸装置;
对从所述牵伸装置供给的纤维加捻而生成纱线的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纺纱装置;以及
卷绕由所述空气纺纱装置生成的纱线的卷绕装置。
11.一种中空引导轴体,具备轴体部分,该轴体部分形成有供纤维导入的纤维导入孔、和与所述纤维导入孔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纤维通路,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具有缠绕位置控制构造,该缠绕位置控制构造控制缠绕纤维开始相对于芯纤维缠绕的缠绕开始位置。
12.一种中空引导轴体套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中空引导轴体,该第1中空引导轴体具备形成有供纤维导入的第1纤维导入孔、和与所述第1纤维导入孔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第1纤维通路的轴体部分;以及
第2中空引导轴体,该第2中空引导轴体具备形成有供纤维导入的第2纤维导入孔、和与所述第2纤维导入孔连续且沿着轴向延伸的第2纤维通路的轴体部分,
所述第1中空引导轴体及所述第2中空引导轴体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相同的保持部件安装,
所述第1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及所述第2纤维导入孔的内表面具有随着趋向开口侧而扩展的曲面或平面,
所述第1纤维导入孔的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第2纤维导入孔的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不同,或者所述第1纤维导入孔的所述平面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2纤维导入孔的所述平面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不同。
CN202311096855.4A 2022-09-28 2023-08-29 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中空引导轴体套组 Pending CN1177792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5316 2022-09-28
JP2022155316A JP2024049072A (ja) 2022-09-28 2022-09-28 中空ガイド軸体、空気紡績装置、紡績機及び中空ガイド軸体セ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9267A true CN117779267A (zh) 2024-03-29

Family

ID=88204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6855.4A Pending CN117779267A (zh) 2022-09-28 2023-08-29 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中空引导轴体套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57498A2 (zh)
JP (1) JP2024049072A (zh)
CN (1) CN11777926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3063U (zh) 1990-05-17 1992-02-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49072A (ja) 2024-04-09
EP4357498A2 (en) 202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53614B1 (en) Spinning machine
EP3156526B1 (en) Hollow guide shaft, air-jet spinning device, and textile machinery
EP3075890A1 (en) Draft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JP2013067447A (ja) 糸貯留装置、紡績ユニット及び紡績機
JP2013067873A (ja) 紡績ユニット及び紡績機
CN106400215B (zh) 喷嘴块、气流纺纱装置以及纺纱机
EP2921577B1 (en) Draft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CN117779267A (zh) 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中空引导轴体套组
CN112501729B (zh) 纺纱单元、空气纺纱装置、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CN117779266A (zh) 中空引导轴体、空气纺纱装置及纺纱机
CN112342648B (zh) 空气纺纱装置及纤维引导部件
EP3792381B1 (en) Pneumatic spinning device and pneumatic spinning machine
JP2021110062A (ja) ドラフト装置、紡績機、紡績方法及びドラフトローラ
JP2016166067A (ja) 糸継装置、紡績機、及び自動ワインダ
EP3150531B1 (en) Yarn threading member, yarn storage device and yarn winder
CN112501728B (zh) 纺纱单元及纺纱纱线的制造方法
JP2018178311A (ja) 紡績機、空気紡績方法、及び紡績糸
EP4134474A1 (en) Fiber guide, pneumatic spinning device, and pneumatic spinning unit
EP4335955A1 (en) Fiber guide, air spinning device, and air spinning machine
CN213327994U (zh) 中空导向轴体及中空导向单元
CN210140658U (zh) 针状部件、纤维引导部件以及气流纺纱装置
JP2010001587A (ja) 紡績機及び紡績方法
CN114645343A (zh) 纺纱机、纤维引导件及喷气纺纱装置
JP2019052387A (ja) 紡績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