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4778A - 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 - Google Patents

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4778A
CN112494778A CN202011612499.3A CN202011612499A CN112494778A CN 112494778 A CN112494778 A CN 112494778A CN 202011612499 A CN202011612499 A CN 202011612499A CN 112494778 A CN112494778 A CN 112494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atheter
head body
tube
microfila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24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6124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47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4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4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68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shape, atraumatic tip, curved tip or tip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025/006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having means, e.g. stylets, mandrils, rods or wires to reinforce or adjust temporarily the stiffness, column strength or pushability of catheters which are already inserted into the human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25Respiratory system
    • A61M2210/1035Bronchi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它包括管体和管头体,管体和管头体为轴向贯通的结构,管体与管头体之间通过管体内层连接;在管体与管头体之间设有多根沿轴向的微丝结构,多根微丝结构沿圆周分布;在微丝结构与管体内层的外壁之间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内囊体,内囊体内设有相变介质,内囊体内设有加热器,加热器与沿轴向布置的导线电连接,以使加热器加热相变介质使内囊体膨胀,并通过内囊体的变形使微丝结构拉动管头体偏转。通过利用内囊体的结构使管头体与管体之间实现偏转,简化了介入导管实现偏转的结构,无需采用远距离的拉线控制或者复杂的机构,从而能够大幅缩小导管的直径,能够轻松突破到直径5mm以下。

Description

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呼吸道的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
背景技术
通过支气管镜操作能够在气管、支气管内进行封堵、冲洗、抽取、切削、消融以及定位等操作,是实现微创治疗的有效医疗手段。在微创手术中需要采用柔性的导管,对于直径较粗的导管,例如直径在5mm以上的导管,例如现有的支气管镜的导管,能够通过位于体外的控制装置,控制导管在体内端头的偏转。例如专利文献CN101181167A中记载的用于手术工具的柔性肘节。通过在肘节位置设置的弹簧结构以及驱动缆线带动该机构摆动。而对于直径更细的导管结构,例如直径小于5mm的导管,尤其是在导管结构中还集成了沿圆周布置的光纤或电缆结构的导管,该结构因过于复杂,难以应用到需要直径小于5mm的场景中。而且由于驱动缆线很容易存在沿轴向的变形,依靠驱动缆线的拉力使肘节弯曲,受材料自身性能的影响,使整个管体的直径也很难进一步缩小。而对于5mm以下的导管,需要采用导丝在呼吸道弯曲的位置进行引导,即先在呼吸道中插入导丝,对于需要偏转的位置,则选用不同弯曲头部的导丝进行引导,效率较低,延长手术时间,也容易损伤呼吸道内壁,造成患者咳嗽不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能够简化偏转结构,便于在较细直径的导管上实现导管的偏转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它包括管体和管头体,管体和管头体为轴向贯通的结构,管体与管头体之间通过管体内层连接;
在管体与管头体之间设有多根沿轴向的微丝结构,多根微丝结构沿圆周分布;
在微丝结构与管体内层的外壁之间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内囊体,内囊体内设有相变介质,内囊体内设有加热器,加热器与沿轴向布置的导线电连接,以使加热器加热相变介质使内囊体膨胀,并通过内囊体的变形使微丝结构拉动管头体偏转。
优选的方案中,管体内层位于圆周的内层,微丝结构位于圆周的外层;
在管体和管头体之间的外壁还设有蒙皮层。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微丝结构至少为三组,各组微丝结构沿圆周均布。
优选的方案中,内囊体内设有1个或多个囊体结构,相变介质位于囊体结构内;
相变介质为水、乙醇、丙酮、十氟戊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微丝结构为光纤或电缆。
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它包括管体和管头体,管体和管头体为轴向贯通的结构,管体与管头体之间通过管体内层连接;
在管体与管头体之间设有多根沿轴向的微丝结构,多根微丝结构沿圆周分布;
在微丝结构的外围还设有多根沿轴向的拉丝,拉丝的一端与管头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体固定连接;
在微丝结构与管体内层之间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内囊体,内囊体内设有相变介质,内囊体内设有加热器,加热器与沿轴向布置的导线电连接,以使加热器加热相变介质使内囊体膨胀,并通过内囊体的变形使微丝结构拉动管头体偏转。
优选的方案中,管体与管头体之间的微丝结构弯曲布置,微丝结构与管体内层的外壁贴紧,以便于在管头体偏转时伸展。
优选的方案中,管体内层位于圆周的内层,微丝结构位于管体内层的外层,拉丝位于微丝结构的外层;
在管体和管头体之间的外壁还设有蒙皮层。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拉丝至少为三组,各组拉丝沿圆周均布;
所述的微丝结构为光纤或电缆。
优选的方案中,内囊体内设有1个或多个囊体结构,相变介质位于囊体结构内;
相变介质为水、乙醇、丙酮、十氟戊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通过利用内囊体的结构使管头体与管体之间实现偏转,简化了介入导管实现偏转的结构,无需采用远距离的拉线控制或者复杂的机构,从而能够大幅缩小导管的直径,能够轻松突破到直径5mm以下,经测算可以最小做到2mm以下的导管直径。能够方便的进入到更细的支气管中进行手术操作。例如通过将管体与负压吸取器连接,实现痰液的吸取、血块的排除、将光纤与激光光源连接实现部分组织的消融、利用激光配合气管镜的图像采集或者管头体自由端的超声换能器对部分组织进行的切除或者获取;将管体与供液装置连接,实现部分位置的给药,利用切换阀交替连接负压吸取器和供液装置实现部分位置的冲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偏转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可选结构的主视图。
图中:管头体1,微丝结构2,蒙皮层3,拉丝4,内囊体5,加热器6,导线7,管体8,锚固头9,管体内层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4中,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它包括管体8和管头体1,管体和管头体1为轴向贯通的结构,管体8与管头体1之间通过管体内层10连接;
在管体8与管头体1之间设有多根沿轴向的微丝结构2,多根微丝结构2沿圆周分布;
在微丝结构2与管体内层10的外壁之间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内囊体5,内囊体5内设有相变介质,内囊体5内设有加热器6,加热器6与沿轴向布置的导线7电连接,以使加热器6加热相变介质使内囊体5膨胀,并通过内囊体5的变形使微丝结构2拉动管头体1偏转。由此结构,无需采用长度较长的拉线拉动整个管头体1偏转,直接以具有其他功能的预埋在管体和管头体内的微丝结构2作为牵引丝使管头体1偏转,从而能够大幅缩小整个管体的直径。内囊体5优选采用丁基硅胶材质。变形体积在1~5倍之间。加热器6的加热温度被限制在100℃以下。采用电阻加热器、碳晶加热器、陶瓷加热器或半导体加热器。
优选的方案如图4中,管体内层10位于圆周的内层,微丝结构2位于圆周的外层;优选的管体内层10采用直径0.025mm以上的金属丝编织结构,在金属丝编织结构之外设置硅胶或者聚氯乙烯、聚氨酯或聚苯对二甲酸类塑料。
在管体8和管头体1之间的外壁还设有蒙皮层3。由此形成密封结构,蒙皮层3优选采用硅胶。
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所述的微丝结构2至少为三组,各组微丝结构2沿圆周均布。进一步优选的,微丝结构2为四组,每组有两到3根。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微丝结构2为光纤或电缆。其中光纤用于与激光光源连接,以作为照明或图像采集,或者用于组织消融操作。电缆用于与位于管头体1自由端的超声换能器连接,以检测管头体1前端组织的图像。管体和管头体1的轴向贯通结构用于吸取呼吸道内的液体,吸取消融组织,或者作为手术器械的通道,以切削部分组织,或者作为精确给药的通道,或者用于精确的冲洗呼吸道。
优选的方案如图4中,内囊体5内设有1个或多个囊体结构,相变介质位于囊体结构内;本例中优选采用1个囊体的结构,相变介质为水、乙醇、丙酮、十氟戊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本例中采用纯水和十氟戊烷的混合液。其中十氟戊烷的沸点为55℃。
使用时,将管头体1伸入到呼吸道中,以气管镜的图像采集设备监测管头体1的位置,当遇到需要偏转的位置,通过导线7给需要偏转方向的加热器6通入电源,加热器6得电后使相变介质从液体转换为气态,加热器6被控制为给出方波形态的电源,通过占空比控制加热器6的加热温度,从而控制内囊体5的膨胀体积,随着内囊体5的膨胀,微丝结构2弯曲,微丝结构2拉动管头体1向弯曲的一侧偏转。从而便于整个介入导管实现在呼吸道内自如通行。经测算,管头体1的偏转能够在最快2秒内实现,而随着加热器6失电,偏转能够在2~3秒内恢复。能够满足在手术中的使用。内囊体5能够满负荷工作24h以上而不会失效,内囊体5经过暴力破坏后,还有蒙皮层3的防护能够避免相变介质进入到体内。能够确保使用安全。本例的结构最为简单,尤其适于直径在3mm以下的介入导管。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结构在于,如图1、2中,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它包括管体8和管头体1,管体和管头体1为轴向贯通的结构,管体8与管头体1之间通过管体内层10连接;
在管体8与管头体1之间设有多根沿轴向的微丝结构2,多根微丝结构2沿圆周分布;
在微丝结构2的外围还设有多根沿轴向的拉丝4,拉丝4的一端与管头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体8固定连接;由于管体8与管头体1之间的距离较短,采用直径在0.05mm的微丝结构2即可拉动管头体1偏转。本例中优选采用2股0.025mm的拉丝绞合作为拉丝4。
在微丝结构2与管体内层10之间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内囊体5,内囊体5内设有相变介质,内囊体5内设有加热器6,加热器6与沿轴向布置的导线7电连接,以使加热器6加热相变介质使内囊体5膨胀,并通过内囊体5的变形使拉丝4拉动管头体1偏转。加热器6的加热温度被限制在100℃以下,通过前期的标定以开环控制实现。采用电阻加热器、碳晶加热器、陶瓷加热器或半导体加热器。本发明的结构尤其适用于3mm以上的介入导管。在该介入导管中设置有较多的微丝结构,以光纤为例,部分的光纤还能够用于采集图像,配合超声换能器,能够进一步为微创手术操作提供精确的指导,部分的光纤用于行消融操作。从而能够实现较多的操作。
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管体8与管头体1之间的微丝结构2弯曲布置,微丝结构2与管体内层10的外壁贴紧,以便于在管头体1偏转时伸展。
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管体内层10位于圆周的内层,微丝结构2位于管体内层10的外层,拉丝4位于微丝结构2的外层;
在管体8和管头体1之间的外壁还设有蒙皮层3。由此结构,构成多重的密封结构。
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所述的拉丝4至少为三组,各组拉丝4沿圆周均布;本例中拉丝4至少为4组,在各拉丝4的端头设有锚固头9,锚固头9被固定在金属丝编织结构之外设置硅胶或者内,或者锚固头9直接被编织在金属丝编织结构之内。
所述的微丝结构2为光纤或电缆。其中光纤用于与激光光源连接,以作为照明或图像采集,或者用于呼吸道内组织的消融操作。电缆用于与超声换能器连接,以检测管头体1前端组织的图像,为手术操作提供精确指导。对于直径较粗的介入导管,能够同时设置光纤和电缆,以使激光消融操作和超声定位操作同时进行。
优选的方案中,内囊体5内设有1个或多个囊体结构,相变介质位于囊体结构内;本例中优选采用多囊体的结构。
相变介质为水、乙醇、丙酮、十氟戊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使用时,将管头体1伸入到呼吸道中,以气管镜的图像采集设备监测管头体1的位置,当遇到需要偏转的位置,通过导线7给需要偏转方向的加热器6通入电源,加热器6得电后使相变介质从液体转换为气态,加热器6被控制为给出方波形态的电源,通过占空比控制加热器6的加热温度,从而控制内囊体5的膨胀体积,随着内囊体5的膨胀,拉丝4弯曲,拉动管头体1向弯曲的一侧偏转。从而便于整个介入导管实现在呼吸道,尤其是较细的支气管内自如通行。本例的结构适于直径大于3mm的介入导管。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还能够方便的实现自动化控制,例如,当设置有头部偏转采集装置,通过采集头部偏转信息,即可对相应方向的内囊体5膨胀施加控制,从而能够解放医生的手部操作。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管体(8)和管头体(1),管体和管头体(1)为轴向贯通的结构,管体(8)与管头体(1)之间通过管体内层(10)连接;
在管体(8)与管头体(1)之间设有多根沿轴向的微丝结构(2),多根微丝结构(2)沿圆周分布;
在微丝结构(2)与管体内层(10)的外壁之间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内囊体(5),内囊体(5)内设有相变介质,内囊体(5)内设有加热器(6),加热器(6)与沿轴向布置的导线(7)电连接,以使加热器(6)加热相变介质使内囊体(5)膨胀,并通过内囊体(5)的变形使微丝结构(2)拉动管头体(1)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其特征是:管体内层(10)位于圆周的内层,微丝结构(2)位于圆周的外层;
在管体(8)和管头体(1)之间的外壁还设有蒙皮层(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微丝结构(2)至少为三组,各组微丝结构(2)沿圆周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其特征是:内囊体(5)内设有1个或多个囊体结构,相变介质位于囊体结构内;
相变介质为水、乙醇、丙酮、十氟戊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微丝结构(2)为光纤或电缆。
6.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管体(8)和管头体(1),管体和管头体(1)为轴向贯通的结构,管体(8)与管头体(1)之间通过管体内层(10)连接;
在管体(8)与管头体(1)之间设有多根沿轴向的微丝结构(2),多根微丝结构(2)沿圆周分布;
在微丝结构(2)的外围还设有多根沿轴向的拉丝(4),拉丝(4)的一端与管头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体(8)固定连接;
在微丝结构(2)与管体内层(10)之间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内囊体(5),内囊体(5)内设有相变介质,内囊体(5)内设有加热器(6),加热器(6)与沿轴向布置的导线(7)电连接,以使加热器(6)加热相变介质使内囊体(5)膨胀,并通过内囊体(5)的变形使微丝结构(2)拉动管头体(1)偏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其特征是:管体(8)与管头体(1)之间的微丝结构(2)弯曲布置,微丝结构(2)与管体内层(10)的外壁贴紧,以便于在管头体(1)偏转时伸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其特征是:管体内层(10)位于圆周的内层,微丝结构(2)位于管体内层(10)的外层,拉丝(4)位于微丝结构(2)的外层;
在管体(8)和管头体(1)之间的外壁还设有蒙皮层(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拉丝(4)至少为三组,各组拉丝(4)沿圆周均布;
所述的微丝结构(2)为光纤或电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其特征是:内囊体(5)内设有1个或多个囊体结构,相变介质位于囊体结构内;
相变介质为水、乙醇、丙酮、十氟戊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CN202011612499.3A 2020-12-30 2020-12-30 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 Pending CN112494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2499.3A CN112494778A (zh) 2020-12-30 2020-12-30 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2499.3A CN112494778A (zh) 2020-12-30 2020-12-30 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4778A true CN112494778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2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2499.3A Pending CN112494778A (zh) 2020-12-30 2020-12-30 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477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1715A (en) * 1994-02-14 1999-06-15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Guide catheter having selected flexural modulus segments
CN106573125A (zh) * 2014-06-18 2017-04-1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可变刚度的细长介入装置
CN107835703A (zh) * 2015-03-27 2018-03-23 项目莫里股份有限公司 导管和其他柔性结构的流体可膨胀本体铰接
CN108031006A (zh) * 2018-01-24 2018-05-15 张海军 一种用记忆合金丝控制转向的无线起搏器输送导管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9173022A (zh) * 2018-09-03 2019-01-11 李发久 便于控制弯曲的介入导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1715A (en) * 1994-02-14 1999-06-15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Guide catheter having selected flexural modulus segments
CN106573125A (zh) * 2014-06-18 2017-04-1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可变刚度的细长介入装置
CN107835703A (zh) * 2015-03-27 2018-03-23 项目莫里股份有限公司 导管和其他柔性结构的流体可膨胀本体铰接
CN108031006A (zh) * 2018-01-24 2018-05-15 张海军 一种用记忆合金丝控制转向的无线起搏器输送导管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9173022A (zh) * 2018-09-03 2019-01-11 李发久 便于控制弯曲的介入导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6329B2 (en) Endoscopic retractor instrument and associated method
JP4118666B2 (ja) カテーテル
JP4063485B2 (ja) 液体圧力に応答して閉塞性インプラントを送達する閉塞性インプラント送達アセンブリ
JP5191615B2 (ja) 湾曲カテーテル
US5318526A (en) Flexible endoscope with hypotube activating wire support
CN105434040A (zh) 内窥镜用伞形射频消融电极针
US10188271B2 (en) Assist device and endoscope system
JP3775831B2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JP4246233B2 (ja) 内臓吻合用マーカー及びマーカー配置装置
JP3780066B2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
JPH10328306A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
JP3727407B2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CN112494778A (zh) 介入导管的偏转结构
JPH08112352A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
JPH0928664A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CN109350324B (zh) 远端可弯曲的支架植入装置
US7967819B2 (en) Soft bipolar forceps
JPH04319365A (ja) 可撓管の湾曲装置
CN116115270A (zh) 一种医用活检取样装置
JP6062118B2 (ja) 補助具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12604127A (zh) 便于控制转向的介入导管
JP4441232B2 (ja) 外付けチャンネ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内視鏡装置
CN117258115B (zh) 导丝导管组件及具有其的介入系统
JPH09206274A (ja) 内視鏡用医療用具
CN219331729U (zh) 一种医用活检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