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82522B - 座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82522B
CN112482522B CN202010156138.6A CN202010156138A CN112482522B CN 112482522 B CN112482522 B CN 112482522B CN 202010156138 A CN202010156138 A CN 202010156138A CN 112482522 B CN112482522 B CN 112482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ilet
unit
detection
user
oper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61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82522A (zh
Inventor
祖父江麻里
梶野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650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4254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82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2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82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2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座便装置,提高操作部的操作性而不损害座便装置的设计性。设置于便器的座便装置具备:多个操作部,该多个操作部在座便装置的结构体的内部配设有检测部,接受使用者的操作;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与接受了操作的操作部对应的功能,多个操作部在结构体的内部配设有发光部,结构体在与发光部对应的位置,与结构体一体地设置有在表面没有凹凸的光透过部,在基于规定的检测条件而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控制部使至少一个操作部的上述发光部发光。

Description

座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座便装置,提出了接受温水清洗等各功能的操作的操作部设置在便座等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座便装置中,将便座的侧面等外表面的一部分作为操作部,在作为该外表面的里面的便座内粘贴膜状的静电电容开关,通过利用静电电容开关来检测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近操作部,而接受使用者的操作。另外,为了使使用者容易识别操作部的位置,将操作部形成为凸状或者凹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3617号公报
然而,若将操作部形成为凸状或者凹状,则存在操作部容易积存污垢、或者设计性受损的情况。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座便装置中,在不将操作部形成为凸状或者凹状的情况下,有时使用者很难识别操作部的位置而容易进行错误操作等、操作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操作部的操作性而不会损害座便装置的设计性。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的主目而采用以下的手段。
本发明的座便装置设置于便器,要旨在于,具备:
多个操作部,该多个操作部在所述座便装置的结构体的内部配设有检测部,并接受使用者的操作;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与接受了操作的所述操作部对应的功能,
所述多个操作部在所述结构体的内部配设有发光部,
所述结构体在与所述发光部对应的位置,与该结构体一体地设置有表面没有凹凸的光透过部,
在基于规定的检测条件而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至少一个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发光部发光。
在本发明的座便装置中,多个操作部在座便装置的结构体的内部配设有发光部,结构体在与发光部对应的位置,与结构体一体地设置有在表面没有凹凸的光透过部。另外,在基于规定的检测条件而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控制部使至少一个操作部的发光部发光。由此,多个操作部中的、至少一个操作部通过经由了光透过部的发光部的发光而表示位置和存在,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对操作部的操作的困惑或者进行错误操作。另外,光透过部与结构体一体地设置且在表面没有凹凸,因此能够提高设计性并且防止污垢积存于表面。由此,能够提高操作部的操作性而不损害座便装置的设计性。此外,关于规定的检测条件,可以是指存在检测部检测到座便装置的使用者的存在,可以是指落座检测部检测到使用者落座于便座,也可以是指任意的操作部的检测部检测到操作。另外,结构体相当于收容控制部的装置主体、便座、便盖等。
在本发明的座便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光透过部构成为发光显示与所述操作部对应的功能。这样,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使用者对操作部的操作的困惑或者进行错误操作。
在本发明的座便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发光部不发光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使该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为无效,并且在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发光部发光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使该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为有效。这样,能够防止在由于发光部不发光而很难识别操作部的位置的情况下,由于操作部的错误操作而导致座便装置的功能错误工作。
在本发明的座便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操作部中的、在作为所述结构体的便座的内部配设有所述检测部的所述操作部接受与局部清洗功能相关的操作。这样,使用者能够在落座中适当地进行局部清洗功能的操作,并且能够防止在落座中对与局部清洗功能以外的功能有关的操作进行错误操作。另外,与将全部的功能集中设置于便座的情况相比,各操作部的开关数变少,外观简单且容易理解,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座便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操作部中的、在作为所述结构体的便盖的内部配设有所述检测部的所述操作部接受与局部清洗功能以外的功能相关的操作。这样,使用者能够在落座于便座之前适当地进行局部清洗功能以外的功能的操作。此外,作为局部清洗功能以外的功能的操作,例如在具备内置有加热器的便座的情况下,可以为加热器的工作停止、温度设定的操作等。另外,在为了优先降低消耗电力而在待机时能够设定使加热器等加热部的温度比通常模式降低的节能模式的装置中,能够进行模式的设定操作等。
在本发明的座便装置中,也可以是,作为所述操作部,具备接受来自所述便盖的外表面侧的操作的外侧操作部,在未检测出使用者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外侧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作为所述规定的检测条件来检测使用者,并且在检测到使用者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外侧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而控制与该外侧操作部对应的功能。这样,能够将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存在的存在检测部兼作为外侧操作部的检测部,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此外,外侧操作部也可以使发光部始终发光。这样,能够促使接近座便装置的使用者对操作部的操作而容易检测使用者。
在本发明的座便装置中,也可以是,作为所述操作部,具备接受来自所述便盖的内表面侧的操作的内侧操作部,在使用者未落座于便座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内侧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为有效,并且在使用者落座于所述便座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内侧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为无效。这样,能够防止在使用者落座于便座的状态下,由于使用者的背部等与内侧操作部接触而导致座便装置的功能错误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0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0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示出座便装置10的结构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操作单元30、40、50的结构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便座内操作单元40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7是示出工作控制处理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变形例的座便装置10B的结构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变形例的工作控制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0C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座便装置10C的结构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作控制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0D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操作单元45、47、55、57、230的结构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工作控制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变形例的操作部140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便器,10、10B、10C、10D座便装置,12座便装置主体,14便盖,14a~14d雕刻部,14h铰接轴,15便座,16上板,16a~16j雕刻部,17下板,18便座加热器,19喷嘴单元,19a清洗喷嘴,20控制部,22人体检测传感器,24落座检测传感器,30、130便盖内操作单元,30a~30d、40a~40c、50a~50c操作部,32、42、52膜,32a高温开关,32b低温开关,32c切断开关,32d节能开关,34、44、54LED基板,34a~34d、44a~44c、54a~54c灯,40、50便座内操作单元,42膜,42a臀部清洗开关,42b阴部清洗开关,42c停止开关,45、47、55、57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6臀部清洗/停止开关,48清洗力增加开关,52a强清洗开关,52a中清洗开关,52c弱清洗开关,56阴部清洗/停止开关,58清洗力减少开关,230便座里侧操作单元,140操作部,142印刷部,144膜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0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示出座便装置10的结构的概况的说明图,图4是示出操作单元30、40、50的结构的概况的说明图。
如图1~3所示,座便装置10安装在便器1的上表面,具备:座便装置主体12;经由铰接轴14h而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座便装置主体12开闭的便盖14;经由未图示的铰接轴而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座便装置主体12开闭且内置有便座加热器18的便座15;朝向人体局部喷射清洗水的喷嘴单元19;以及控制装置整体的控制部20。此外,图1示出便盖14的开状态,图2示出便盖14的闭状态。座便装置主体12、便盖14、便座15是座便装置10的结构体,具备中空的壳体。另外,座便装置10具备:能够检测使用者是否进入配置有座便装置10的卫生间内、使用者是否接近座便装置10的红外线式、多普勒式等的人体检测传感器22;以及能够检测使用者是否落座于便座15的静电电容式、机械式等的落座检测传感器24。喷嘴单元19具备:通过加热器来加热来自供水管的水的热交换单元、调整清洗水的强度的脉动泵、切换清洗水的流路的切换阀、以及使清洗喷嘴19a(臀部清洗喷嘴、阴部清洗喷嘴)进退移动的移动装置等。
另外,在座便装置10中,作为接受使用者的操作的操作部,具备:配设在便盖14的壳体内的便盖内操作单元30和配设在便座15的壳体内的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便盖内操作单元30能够由直立状态的使用者从便盖14的外表面(闭状态的外表面)侧操作。另外,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能够由落座于便座15的使用者操作,从落座中的使用者来观察,便座内操作单元40配设在便座15的上表面的右侧,便座内操作单元50配设在便座15的上表面的左侧。此外,也可以在便座15的上表面的前侧、里侧配设便座内操作单元。
这里,图5是示出便座内操作单元40的一例的说明图,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便座内操作单元40具备多个(这里为三个)操作部40a、40b、40c。操作部40a具备指示臀部清洗的臀部清洗开关42a和发出光的灯44a。操作部40b具备指示阴部清洗的阴部清洗开关42b和发出光的灯44b。操作部40c具备指示清洗的停止的停止开关42c和发出光的灯44c。臀部清洗开关42a、阴部清洗开关42b和停止开关42c为例如静电电容传感器,构成各开关42a~42c的电极在透明基材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而成的膜42粘贴于便座15的上板16的下表面。此外,不限于静电电容传感器,也可以为超声波传感器、压敏传感器等。另外,各灯44a~44c为例如LED芯片,隔开上述规定的间隔来配置各LED芯片而得到的LED基板44安装在便座15的下板17上。因此,灯44a、44b、44c分别处于与臀部清洗开关42a、阴部清洗开关42b、停止开关42c对应的下方位置。此外,便座15通过上板16和下板17而构成中空的壳体。另外,各灯44a~44c不限于LED,也可以为半导体激光器等。
在便座15的上板16,在与臀部清洗开关42a、阴部清洗开关42b、停止开关42c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表示与各自的操作内容即操作对应的功能的凹状的雕刻部16a、16b、16c。雕刻部16a被雕刻成表示臀部清洗的形状,雕刻部16b被雕刻成表示阴部清洗的形状,雕刻部16c被雕刻成表示工作停止的形状。这些雕刻部16a、16b、16c被雕刻成凹状,与之对应地使上板16的壁厚变薄,因此作为容易透过光的光透过部发挥功能。因此,从灯44a、44b、44c发出的光分别经由膜42的透明基材和雕刻部16a、16b、16c而向外部发光显示以表示与操作对应的功能,从而能够从便座15的上表面目视确认。目视确认该情况的使用者若使手指接近各雕刻部16a、16b、16c中的任意一方,则基于臀部清洗开关42a、阴部清洗开关42b、停止开关42c中的任意一方的静电电容的变化,任意一方的操作部40a、40b、40c检测使用者的操作。此外,由于雕刻部16a、16b、16c不贯通上板16的上表面,因此在便座15的表面不会产生阶梯等凹凸。
另外,便盖内操作单元30具备多个(这里为四个)操作部30a、30b、30c、30d。操作部30a具备:对便座加热器18进行高温设定的高温开关32a、以及经由设置于便盖14的上板的雕刻部14a而向外部发出光的灯34a。操作部30b具备:对便座加热器18进行低温设定的低温开关32b、以及经由设置于便盖14的上板的雕刻部14b而向外部发出光的灯34b。操作部30c具备:用于断开便座加热器18的切断开关32c、以及经由设置于便盖14的上板的雕刻部14c而向外部发出光的灯34c。操作部30d具备:用于设定座便装置10的节能模式的节能开关32d、以及经由设置于便盖14的上板的雕刻部14d而向外部发出光的灯34d。此外,节能模式是为了优先降低消耗电力,而在待机时使便座加热器18等的温度比通常模式降低的模式。详细的图示和说明省略,但各开关32a~32d是配置于在便盖14的上板的下表面粘贴的膜32的静电电容型传感器,各灯34a~34d是配置于在便盖14内安装的LED基板34的LED芯片。另外,各雕刻部14a~14d在便盖14的上板的下表面以表示与各操作部30a~30d对应的功能的方式被雕刻成凹状,没有贯通上板的上表面。例如,只要雕刻部14a、14b被雕刻成表示与设定温度的高低对应的显示高度(长度)的形状、雕刻部14c被雕刻成表示工作停止的形状、雕刻部14d被雕刻成表示节能的标记、文字的形状等即可。
另外,便座内操作单元50具备多个(这里为四个)操作部50a、50b、50c。操作部50a具备:将臀部清洗、阴部清洗的清洗强度设定为强的强清洗开关52a、以及经由设置于便座15的上板16的雕刻部16d而向外部发出光的灯54a。操作部50b具备:将清洗强度设定为中的中清洗开关52b、以及经由设置于上板16的雕刻部16e而向外部发出光的灯54b。操作部50c具备:将清洗强度设定为弱的弱清洗开关52c、以及经由设置于上板16的雕刻部16f而向外部发出光的灯54c。详细的图示和说明省略,但各开关52a~52c是配置于在上板16的下表面粘贴的膜52的静电电容型传感器,各灯54a~54c是配置于在便座15内安装的LED基板54的LED芯片。另外,各雕刻部16d~16f在上板16的下表面以表示与操作部50a~50c对应的功能的方式被雕刻成凹状,不贯通上板16的上表面。
控制部20作为以CPU为中心的微型计算机而构成,除了CPU之外还具备ROM、RAM、计时器、输入输出端口等。如图3、图4所示,经由输入端口而向控制部20输入来自人体检测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来自落座检测传感器24的检测信号、来自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各开关32a~32d的检测信号、来自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的各开关42a~42c、52a~52c的检测信号等。另外,从控制部20经由输出端口而输出对便座加热器18的驱动信号、对喷嘴单元19的驱动信号、对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各灯34a~34d的驱动信号、对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的各灯44a~44c、54a~54c的驱动信号等。此外,便盖内操作单元30、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的各灯34a~34d、44a~44c、54a~54c能够切换高亮度和低亮度而点亮。另外,便盖内操作单元30、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不限于经由有线而与控制部20进行通信,也可以经由无线而进行通信。
接下来,对这样构成的座便装置10的工作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工作控制处理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该处理是通过控制部20来执行的。在工作控制处理程序中,首先,控制部20等待基于来自人体检测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而检测人体(使用者)的接近(S100),若检测出人体的接近,则将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灯点亮而使操作有效化(S110)。在S110中,控制部20使例如各灯34a~34d中的与当前的设定对应的灯以高亮度点亮并且使其他的灯以低亮度点亮。这样,控制部20若检测出人体的接近,则使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至少一个灯点亮。
接下来,控制部20基于来自落座检测传感器24的检测信号而判定是否检测到使用者的落座(S120),基于来自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各开关的检测信号而判定是否检测到使用者的操作(S130)。控制部20若在S130中判定为检测到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操作,则执行与该操作对应的功能(S140),而返回S120。例如,控制部20若检测出高温开关32a的操作则使便座加热器18的温度设定成为高温,若检测出低温开关32b的操作则使便座加热器18的温度设定成为低温,若检测出切断开关32c的操作则使便座加热器18断开。此外,控制部20使与检测到操作的开关对应的灯以高亮度点亮,使其他的灯以低亮度点亮。另外,控制部20若在通常模式的设定中检测出节能开关32d的操作则设定节能模式,若在节能模式的设定中检测出节能开关32d的操作则设定通常模式。此外,控制部20在节能模式中使灯34d以高亮度点亮,在通常模式中使灯以低亮度点亮。
另一方面,控制部20若判定为检测到使用者的落座,则使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的灯点亮(S150)。在S150中,控制部20使例如各灯44a~44c、54a~54c中的与当前的设定对应的灯、与能够接受操作的开关对应的灯以高亮度点亮,并且使其他的灯以低亮度点亮或者熄灭。例如,在使用者落座而未开始进行清洗动作的情况下,停止开关42c不需要操作,臀部清洗开关42a、阴部清洗开关42b有可能操作。因此,控制部20使与臀部清洗开关42a、阴部清洗开关42b对应的灯44a、44b以高亮度点亮,使与停止开关42c对应的灯44c熄灭。另外,在例如清洗强度的设定为中的情况下,控制部20使与中清洗开关52b对应的灯54b以高亮度点亮,使其他的灯54a、54c以低亮度点亮。这样,控制部20若检测出使用者的落座,则使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的至少一个灯点亮。
接着,控制部20判定是否检测到来自便座15的使用者的离座(S160),判定是否检测到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的操作(S170)。控制部20若在S170中判定为检测到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中的任意一方的操作,则执行与该操作对应的功能(S180),而返回S160。例如,控制部20若检测出便座内操作单元40的臀部清洗开关42a的操作则执行基于喷嘴单元19的臀部清洗,控制部20若检测出阴部清洗开关42b的操作则执行基于喷嘴单元19的阴部清洗,控制部20若检测出停止开关42c的操作则停止执行中的清洗动作。控制部20在例如检测到臀部清洗开关42a的操作的情况下,使与所操作的臀部清洗开关42a对应的灯44a和与接下来操作的停止开关42c对应的灯44c以高亮度点亮,使与阴部清洗开关42b对应的灯44b以低亮度点亮。此外,可以使灯44b熄灭,也可以使灯44a以低亮度点亮。另外,控制部20在检测到停止开关42c的操作的情况下,例如与S150同样地,使与臀部清洗开关42a、阴部清洗开关42b对应的灯44a、44b以高亮度点亮,使与停止开关42c对应的灯44c熄灭。另外,控制部20若检测出便座内操作单元50的强清洗开关52a、中清洗开关52b、弱清洗开关52c中的任意一方的操作,则将设定变更为与操作对应的清洗强度,并且使与所操作的开关对应的灯以高亮度点亮,使其他的灯以低亮度点亮。此外,当在S120中检测出落座且在S150中使各灯44a~44c、54a~54c中的任意一方点亮的状态下,在S170中判定是否检测出各开关42a~42c、52a~52c的操作。因此,在各灯44a~44c、54a~54c发光(点亮)的情况下,控制部20使各开关42a~42c、52a~52c的检测为有效,在各灯44a~44c、54a~54c不发光(点亮)的情况下,使各开关42a~42c、52a~52c的检测为无效。
另外,控制部20若在S160中判定为检测到使用者的离座,则使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的各灯44a~44c、54a~54c熄灭(S190),等待检测人体从座便装置10分离(S200)。控制部20若检测出人体的分离,则将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各灯34a~34d熄灭,使检测无效化(S210),而结束工作控制处理程序。因此,在各灯34a~34d不发光(点亮)的情况下,控制部20使各开关32a~32d的检测为无效,在各灯34a~34d发光(点亮)的情况下,控制部20使各开关32a~32d的检测为有效。
在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0中,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操作部30a、30b、30c、30d分别在便盖14内具备开关32a、32b、32c、32d、以及经由雕刻部14a、14b、14c、14d而向外部发出光的灯34a、34b、34c、34d。另外,便座内操作单元40的操作部40a、40b、40c分别在便座15内具备开关42a、42b、42c、以及经由雕刻部16a、16b、16c而向外部发出光的灯44a、44b、44c。便座内操作单元50的操作部50a、50b、50c也同样地构成。另外,控制部20若基于人体检测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而检测出人体的接近,则使各灯34a~34d中的任意一方发光,控制部20若基于落座检测传感器24的检测信号而检测出使用者的落座,则使各灯44a~44c、54a~54c中的任意一方发光。由此,即使在便盖14内配设各开关32a~32d、或者在便座15内配设各开关42a~42c、52a~52c,也能够表示各操作部30a~30d、40a~40c、50a~50c的存在,而抑制使用者对操作的困惑或者进行错误操作。另外,各雕刻部14a~14d、16a~16f在便盖14、便座15的表面无凹凸地设置。因此,能够使便盖14、便座15成为表面没有凹凸的平整的外观,提高设计性,并且能够防止污垢积存在表面。由此,能够在不损害座便装置10的设计性的情况下提高各操作部30a~30d、40a~40c、50a~50c的操作性。
另外,在各灯34a~34d不发光的情况下控制部20使各开关32a~32d的检测为无效,在各灯44a~44c、54a~54c不发光的情况下,控制部20使各开关42a~42d、52a~52d的检测为无效。另一方面,在各灯34a~34d发光的情况下,控制部20使各开关32a~32d的检测为有效,在各灯44a~44c、54a~54c发光的情况下,控制部20使各开关42a~42d、52a~52d的检测为有效。因此,能够防止在由于没有灯的发光而很难识别各操作部30a~30d、40a~40c、50a~50c的位置的情况下,由于使用者的错误操作而导致座便装置10的功能错误工作。
另外,由于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接受局部清洗功能的操作,因此使用者能够在落座中适当地进行局部清洗功能的操作。另外,与将全部的功能集中设置于便座15的情况相比,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的开关数变少,外观简单且容易理解,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性。另外,由于便盖内操作单元30接受便座15的设定温度等局部清洗功能以外的功能的操作,因此使用者能够在落座之前适当地进行局部清洗功能以外的功能的操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具备人体(使用者)的检测专用的人体检测传感器22,但不限于此。图8是示出变形例的座便装置10B的结构的概况的说明图。像图示那样,座便装置10B在不具备人体检测传感器22的方面与座便装置10不同。另外,图9是示出变形例的工作控制处理程序的流程图。此外,在以下的流程图中,对与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在变形例的工作控制处理程序中,首先,控制部20等待检测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操作(S100b),若检测出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操作,则将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灯点亮(S110b),执行S120之后的处理。即,在该变形例中,基于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各操作部30a~30d中的任意一方被操作而检测人体的接近。此外,也可以为了促使使用者对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操作,而使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各灯34a~34d点亮。例如,可以使各灯34a~34d全部以低亮度点亮,可以使任意一个以低亮度点亮,也可以按顺序切换点亮的灯34a~34d。
另外,在图9的工作控制处理程序中,控制部20若在S160中检测出使用者的离座而在S190中将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的灯熄灭,则等待经过规定的时间(S200b)。此外,规定的时间作为离座的使用者从卫生间退出所需要的充分的时间,例如确定为几秒至几十秒左右的时间。若经过规定的时间,则控制部20将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灯熄灭而结束工作控制处理程序(S210b)。但是,即使将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灯熄灭,由于将便盖内操作单元30用于人体的接近检测,因此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开关的检测维持有效。另外,也可以像上述那样,不使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各灯34a~34d熄灭而以低亮度点亮。这样,在变形例中,在未检测出使用者的存在的状态下,基于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各开关32a~32d中的任意一方的检测信号来检测使用者的存在,在检测到使用者的存在的状态下基于便盖内操作单元30的各开关32a~32d的检测信号而控制对应的功能。因此,能够将设置在便盖14的便盖内操作单元30兼用于人体的检测,因此能够省略专用的人体检测传感器而削减部件数。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便盖内操作单元30被配设为能够从便盖14的外表面侧操作、即在便盖14处于闭状态下能够由使用者操作,但不限于此。图10是示出变形例的座便装置10C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示出座便装置10C的结构的概况的说明图。像图示那样,座便装置10C的便盖内操作单元130被配设为能够从便盖14的内表面侧操作、即在便盖14处于开状态下能够由使用者操作。此外,便盖内操作单元130除了配设位置不同以外,与便盖内操作单元30同样地构成。另外,座便装置10C在具备用于开闭便盖14的开闭单元26的方面与座便装置10不同。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便盖14通过使用者的手动操作进行开闭而不是自动开闭,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便盖14能够自动开闭。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作控制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在该工作控制处理程序中,控制部20若在S100中检测出人体的接近,则通过开闭单元26而使便盖14自动进行开动作(S105),而执行S110之后的处理。在该变形例中,由于能够从便盖14的内表面侧对便盖内操作单元130进行操作,因此在便盖14成为开状态的时刻将便盖内操作单元130的灯点亮而使操作的检测有效化。另外,控制部20若在S120中检测出使用者的落座,则将便盖内操作单元130的灯熄灭而使检测无效化(S145)。由此,能够防止由于落座于便座15的使用者的背部等接触而导致便盖内操作单元30被错误操作。而且,控制部20若在S160中检测出使用者的离座而在S190中将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的灯熄灭,则将便盖内操作单元130的灯点亮而使检测有效化(S195)。另外,控制部20若在S200、S210中检测出人体的分离而将便盖内操作单元130的灯熄灭而使检测无效化,则通过开闭单元26使便盖14自动地进行闭动作(S220),而结束工作控制处理程序。
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便盖内操作单元130被配设为使用者能够从便盖14的内表面侧操作,在使用者未落座的状态下使便盖内操作单元130的各开关32a~32d的检测为有效,在使用者落座的状态下使各开关32a~32d的检测为无效。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落座的使用者的背部等与各操作部30a~30d接触而导致座便装置10C的功能错误工作。此外,便盖14也可以具备接受不同的功能的操作的两个便盖内操作单元30、130这双方。
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落座中使用的局部清洗功能的各操作部40a~40c配设在便座15,局部清洗功能以外的功能的各操作部30a~30d配设在便盖14,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能够从便盖14的内表面侧操作的便盖内操作单元130配设局部清洗功能的操作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将便座加热器18的温度设定功能的操作部等配设于便座15。
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灯发光的情况下,使该操作部的开关的检测为有效,但不限于此。例如,即使灯不发光,也可以使操作部的开关的检测为有效。另外,虽然任意一方的操作部都具备灯,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不具备灯的操作部。另外,不限于通过灯的发光来表示操作部的位置的结构,也可以是具备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部,通过从声音输出部输出引导的语音而向使用者通知操作部的位置和功能的结构等。
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若操作部40a、40b被操作则执行臀部清洗、阴部清洗,若操作部40c被操作则停止清洗动作,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在操作部被操作的期间执行清洗动作,若解除操作则停止清洗动作。例如,也可以在操作部40a检测出使用者的手指等的期间执行臀部清洗,若未检测出则停止臀部清洗。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座便装置10具备便盖14,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具备便盖14。图13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0D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图14是示出操作单元45、47、55、57、230的结构的概况的说明图。座便装置10D在不具备便盖而在便座15具备全部的操作部的方面与座便装置10、10B、10C不同。座便装置10D在便座15的上表面里侧具备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在便座15的左右的侧面具备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47、55、57。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除了灯34a、34b、34c、34d经由形成于上板16的雕刻部16g、16h、16i、16j而发出光的方面外,为与便盖内操作单元30相同的结构。另外,从落座中的使用者来观察,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47配设在便座15的右侧面,便座侧方操作单元55、57配设在便座15的左侧面。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具备指示臀部清洗及其停止的臀部清洗/停止开关46,便座侧方操作单元55具备指示阴部清洗及其停止的阴部清洗/停止开关56,这些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55配设在相互左右对称的位置。另外,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7具备将清洗强度提高一级的清洗力增加开关48,便座侧方操作单元57具备将清洗强度降低一级的清洗力减少开关58,这些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7、57配设在相互左右对称的位置。此外,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47、55、57都不具备灯,但也可以具备灯。
图15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工作控制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在该工作控制处理程序中,控制部20若在S100中检测出人体的接近,则将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的灯点亮,使检测有效化(S112),判定是否检测到使用者的落座(S120),判定是否检测到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的操作(S130d)。控制部20若在S132中判定为检测到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的操作,则在S140中执行与该操作对应的功能,而返回S120。因此,使用者能够在落座于便座15之前,对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进行操作,而进行便座15的温度设定等。另外,控制部20若在S120中检测出使用者的落座,则将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的灯熄灭,使检测无效化(S155)。由此,能够防止由于落座于便座15的使用者的臀部等接触而导致座便装置10D的功能错误工作。接着,控制部20判定是否检测到使用者的离座(S160),判定是否检测到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47、55、57的操作(S170d)。控制部20若在S170d中判定为检测到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47、55、57的操作,则在S180中执行与该操作对应的功能,而返回S160。控制部20若在S120中未检测出落座,则不判定是否检测到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47、55、57的操作,因此仅在使用者处于落座中使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47、55、57的检测为有效。另外,在S170d中,控制部20在检测到各开关46、48、56、58例如在一定时间内被操作两次的双击操作、被操作了规定的时间以上的长按操作等特定操作的情况下,检测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47、55、57的操作。
而且,控制部20若在S160中检测出使用者的离座,则将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的灯点亮而使检测有效化(S185)。由此,在使用者离座而错误操作的可能性较少的情况下,能够使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再次有效化而接受操作。另外,控制部20若在S200中检测出人体的分离,则将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的灯熄灭,使检测无效化(S215),而结束工作控制处理程序。
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使用者未落座的状态下使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的检测为有效,在使用者落座的状态下使检测为无效,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落座的使用者的臀部等接触而导致座便装置10D的功能错误工作。另外,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47、55、57不具备发光部,因此存在使用者无意接触等错误操作的可能性,但通过以双击操作、长按操作等特定操作为条件来检测操作,能够适当地防止座便装置10D的功能错误工作。此外,不限于特定操作,也可以检测通常的操作(短时间的一次操作)。另外,操作单元45、47、55、57、230也可以设置在具有便盖14的座便装置10等。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光透过部,例示出雕刻部,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便盖14、便座15局部切口而形成,利用透明的膜状部件来覆盖包含该切口部分的便盖14、便座15的表面的整体,也可以将覆盖切口位置的膜状部件的一部分作为光透过部。或者,也可以通过在便盖14、便座15的基体的树脂材料(着色树脂)上组合了透明树脂材料的双色成形而形成便盖14、便座15,将由透明树脂形成的部分作为光透过部。另外,光透过部不限于表示与操作部对应的功能的形状,也可以是表示数字、文字、符号等的形状。或者,也可以仅透过光。这里,图16是示出变形例的操作部140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像图示那样,与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下表面粘贴膜42(开关省略图示)而得到的上板16的上表面设置有:印刷了与开关的操作内容即操作对应的功能的印刷部142、以及覆盖印刷部142的透明的膜状部件144。在该操作部140中,使用者也能够经由膜状部件144而识别并操作印刷在印刷部142上的操作内容。另外,能够成为在膜状部件144的表面没有凹凸的平整的外观。此外,也可以取代膜状部件144而用透明树脂部来覆盖。印刷部142可以印刷在膜状部件144的下表面(里面),也可以印刷在上板16的上表面、透明树脂部的下表面。另外,也可以是,作为印刷部142,配设印刷了操作内容的印刷片,用膜状部件、透明树脂部来覆盖该印刷片。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对各操作部30a~30d、40a~40c、50a~50c进行的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知该操作等。例如,在检测到对各操作部30a~30d、40a~40c、50a~50c进行的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各自的灯34a~34d、44a~44c、54a~54c从点亮变化为闪烁等、使发光方式发生变化而进行通知。或者,也可以具备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部,在检测到对各操作部30a~30d、40a~40c、50a~50c进行的操作的情况下,通过输出声音而进行通知。另外,也可以通过发光与声音的组合而进行通知。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由操作部进行操作的功能,例示出制热便座功能、节能功能(节能模式)、局部清洗功能等,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不具备这些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取代各功能或者除此之外还具备其他的功能。例如,也可以具备在局部清洗后进行暖风干燥的干燥功能等。另外,例示出清洗强度的设定用的操作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清洗位置的调整用的操作部等。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检测用的各开关32a~32d、42a~42c、52a~52c配设于便盖14、便座15等结构体的内部(壳体内)的操作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将检测用的开关配设在座便装置主体12的内部的操作部。另外,也可以具备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部,通过语音或者蜂鸣器音等而向使用者传递各开关检测到的情况。另外,为了明确表示是由哪个开关检测到的,也可以使检测到的开关的灯闪烁等。
对本实施方式的主要要素与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的栏中记载的发明的主要要素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座便装置10、10B、10C、10D相当于“座便装置”,便盖内操作单元30(130)、便座里侧操作单元230的各操作部30a~30d、便座内操作单元40、50的各操作部40a~40c、50a~50c、便座侧方操作单元45、47、55、57相当于“操作部”,便座15相当于“结构体”(“便座”),便盖14相当于“结构体”(“便盖”),各开关32a~32d、42a~42c、52a~52c相当于“检测部”,各灯34a~34d、44a~44c、54a~54c相当于“发光部”,各雕刻部14a~14d、16a~16f相当于“光透过部”。另外,座便装置10B的便盖内操作单元30相当于“外侧操作部”。座便装置10C的便盖内操作单元130相当于“内侧操作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主要要素与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的栏中记载的发明的主要要素的对应关系是具体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的栏中记载的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的一例,因此没有限定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的栏中记载的发明的要素。即,关于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的栏中记载的发明的解释应该基于该栏的记载来进行,本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的栏中记载的发明的具体的一例。
以上,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座便装置的制造产业等。

Claims (6)

1.一种座便装置,设置于便器,该座便装置具备:
多个操作部,该多个操作部在所述座便装置的结构体的内部配设有检测部,并接受使用者的操作;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与接受了操作的所述操作部对应的功能,
所述多个操作部在所述结构体的内部配设有发光部,
所述结构体在与所述发光部对应的位置,与该结构体一体地设置有表面没有凹凸的光透过部,
在基于规定的检测条件而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至少一个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发光部发光,
在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发光部不发光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使该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为无效,并且在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发光部发光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使该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为有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便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光透过部构成为发光显示与所述操作部对应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便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操作部中的、在作为所述结构体的便座的内部配设有所述检测部的所述操作部接受与局部清洗功能相关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便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操作部中的、在作为所述结构体的便盖的内部配设有所述检测部的所述操作部接受与局部清洗功能以外的功能相关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便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操作部,具备接受来自所述便盖的外表面侧的操作的外侧操作部,
在未检测出使用者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外侧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作为所述规定的检测条件来检测使用者,并且在检测到使用者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外侧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而控制与该外侧操作部对应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座便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操作部,具备接受来自所述便盖的内表面侧的操作的内侧操作部,
在使用者未落座于便座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内侧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为有效,并且在使用者落座于所述便座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内侧操作部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为无效。
CN202010156138.6A 2019-09-11 2020-03-09 座便装置 Active CN1124825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5010A JP7342546B2 (ja) 2019-09-11 2019-09-11 便座装置
JP2019-165010 2019-09-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2522A CN112482522A (zh) 2021-03-12
CN112482522B true CN112482522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3646A (ja) * 1992-09-14 1994-04-05 Aisin Seiki Co Ltd トイレ用衛生装置
JP2009207568A (ja) * 2008-02-29 2009-09-17 Aisin Seiki Co Ltd 便座装置
CN103126600A (zh) * 2011-11-21 2013-06-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
CN107083795A (zh) * 2016-02-15 2017-08-22 Toto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具备该便座装置的冲厕装置
EP3222789A1 (en) * 2014-11-21 2017-09-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Hygienic cleaning device
CN108930318A (zh) * 2017-05-27 2018-12-04 浙江万洁智能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马桶的尿液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958175A (zh) * 2017-12-22 2019-07-02 Toto株式会社 坐便器装置及便座装置
CN109958176A (zh) * 2017-12-22 2019-07-02 Toto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3646A (ja) * 1992-09-14 1994-04-05 Aisin Seiki Co Ltd トイレ用衛生装置
JP2009207568A (ja) * 2008-02-29 2009-09-17 Aisin Seiki Co Ltd 便座装置
CN103126600A (zh) * 2011-11-21 2013-06-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
EP3222789A1 (en) * 2014-11-21 2017-09-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Hygienic cleaning device
CN107083795A (zh) * 2016-02-15 2017-08-22 Toto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具备该便座装置的冲厕装置
CN108930318A (zh) * 2017-05-27 2018-12-04 浙江万洁智能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马桶的尿液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958175A (zh) * 2017-12-22 2019-07-02 Toto株式会社 坐便器装置及便座装置
CN109958176A (zh) * 2017-12-22 2019-07-02 Toto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82522B (zh) 座便装置
US6408459B1 (en) Toilet bowl equipped with far infrared lamps
JP2005168719A (ja) トイレ装置
JP2004232283A (ja) スイッチ表示方法
JP2008075405A (ja) 衛生洗浄装置
CN112482522A (zh) 座便装置
JP6805512B2 (ja) 水周り装置
JP2011153463A (ja) トイレ機器
JPH09192052A (ja) 便器の人体感知装置
JPS5939579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JPH11299707A (ja)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JP2003024225A (ja) 洗面器装置
JP2008025292A (ja) 洋風便器装置
JP4135786B2 (ja) 衛生洗浄装置における照光装置
JP4760326B2 (ja) 微細気泡発生浴槽装置
JP2006115985A (ja) トイレ装置
JP3217662B2 (ja) 洗浄便座の表示装置
JP2845129B2 (ja) 便座ボックス
KR102424321B1 (ko) 투웨이 방식 센서를 구비하는 직수 양변기
CN101713967A (zh) 计算机马桶座的控制装置
KR20240058562A (ko) 비데 제어장치와 그 제어방법
KR20210114788A (ko) 욕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23131865A (ja) リモコン装置及びトイレシステム
JP2023131866A (ja) リモコン装置及びトイレシステム
JP2021176371A (ja) 洋風便器装置および便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s Asahi 2 chome 1 GA

Applicant after: AISIN Co.,Ltd.

Address before: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s Asahi 2 chome 1 GA

Applicant before: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