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5033A - 一种八瓣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八瓣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5033A
CN112475033A CN202011027797.6A CN202011027797A CN112475033A CN 112475033 A CN112475033 A CN 112475033A CN 202011027797 A CN202011027797 A CN 202011027797A CN 112475033 A CN112475033 A CN 112475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ld
petal
assembl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77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月飞
姜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Faurecia Exhaus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Faurecia Exhaus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Faurecia Exhaus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Faurecia Exhaus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77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50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75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50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八瓣模,八瓣模组件活动连接在基础模的上端,八瓣模组件的各瓣可在基础模上端径向运动;外模组件设置在八瓣模组件外侧;待加工的内筒零件设置在八瓣模和外模组件之间;基础模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支撑组件的下端连接在底座上,支撑组件的上端与外模组件及内筒零件接触。推头设置为上粗下细的渐变结构,推头的侧面设置为八个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倾斜面;八瓣模组件的各瓣内侧设置为与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本发明提供的八瓣模,在加工完内筒零件后,后退推头,八瓣模组件可复位,使八瓣模组件与内筒零件分离,方便将内筒零件快速取出,提高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八瓣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八瓣模。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排气管的内筒的边缘设置为异形结构,现有技术采用硬模具加工柴油发动机排气管的内筒,初加工的内筒零件放置在硬模具上,将定径模具强压在初加工的内筒零件上,将内筒零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内筒零件加工成型后,需要多人用锤子砸开定径模具,从而取出加工好的内筒零件。因此,现有技术中,内筒零件加工成型后,通过人工捶打的方式敲开定径模,难以快速的将内筒零件取出;其次,在人工捶打的过程中,会一定程度的损伤内筒零件,造成产品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柴油发动机排气管的内筒加工后难以快速取出内筒零件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八瓣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八瓣模,包括:推头、八瓣模组件、外模组件、基础模、支撑组件及底座;
所述八瓣模组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基础模的上端,所述八瓣模组件的各瓣可在所述基础模上端径向运动;所述外模组件设置在所述八瓣模组件外侧;待加工的内筒零件设置在所述八瓣模和所述外模组件之间;所述基础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组件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外模组件及内筒零件接触;
所述推头设置为上粗下细的渐变结构,所述推头的侧面设置为八个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倾斜面;所述八瓣模组件的各瓣内侧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所述推头推入所述八瓣模组件内侧时涨开所述八瓣模组件,所述推头从所述八瓣模组件内侧退回时,所述八瓣模组件复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T型键;所述基础模上端开设有八个径向分布的T型槽,每个所述T型槽设置一所述T型键;所述八瓣模组件的各瓣一一对应的与所述T型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T型槽内侧壁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T型键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八瓣模组件的各瓣通过螺栓一一对应的与所述T型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模组件包括:外模及外模托架;所述外模设置在所述八瓣模组件的外侧;所述外模托架固定在所述外模的下端;所述外模托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外模托架支柱及可伸缩的内筒支柱;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径向分布的滑槽;所述外模托架支柱的下端及所述内筒支柱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滑槽内,并且可沿所述滑槽径向滑动;所述外模托架支柱的上端与所述外模托架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支柱的上端与所述内筒零件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外模托架支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支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为四个,四个所述滑槽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滑槽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外模托架支柱、一所述内筒支柱、一个所述第一滑块及一个所述第二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八瓣模的各瓣上端开设有油孔,所述油孔与所述T型槽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八瓣模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八瓣模,八瓣模组件活动连接在基础模的上端,八瓣模组件的各瓣可在基础模上端径向运动;外模组件设置在八瓣模组件外侧;待加工的内筒零件设置在八瓣模和外模组件之间;基础模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支撑组件的下端连接在底座上,支撑组件的上端与外模组件及内筒零件接触。推头设置为上粗下细的渐变结构,推头的侧面设置为八个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倾斜面;八瓣模组件的各瓣内侧设置为与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推头推入所述八瓣模组件内侧时涨开八瓣模组件,推头从八瓣模组件内侧退回时,八瓣模组件复位。本发明提供的八瓣模,在加工完内筒零件后,后退推头,八瓣模组件可复位,使八瓣模组件与内筒零件分离,方便将内筒零件快速取出,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可避免捶打定位模对内筒零件造成的损伤,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八瓣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八瓣模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推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推头,2-八瓣模组件,3-外模组件,31-外模,32-外模托架,4-支撑组件,41-外模托架支柱,42-内筒支柱,43-滑块,5-底座,51-滑槽,6-内筒零件,7-基础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柴油发动机排气管的内筒加工后难以快速取出内筒零件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八瓣模。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八瓣模,参见图1-图3,其主要包括:推头1、八瓣模组件2、外模组件3、基础模7、支撑组件4及底座5。八瓣模组件2活动连接在基础模7的上端,八瓣模组件2由八个独立的瓣围绕成环状结构;八瓣模组件2的各瓣可在基础模7上端径向运动,八瓣模组件2的各瓣能够在基础模7上端径向运动。外模组件3设置在八瓣模组件2外侧,外模组件3是零件成型的外部约束,确保零件的尺寸、轮廓不超上限。待加工的内筒零件6设置在八瓣模和外模组件3之间;基础模7的下端固定在底座5上。支撑组件4的下端连接在底座5上,支撑组件4的上端与外模组件3及内筒零件6接触,用于支撑外模组件3和内筒零件6。推头1设置为上粗下细的渐变结构,推头1的侧面设置为八个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倾斜面;八瓣模组件2的各瓣内侧设置为与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推头1推入八瓣模组件2内侧时涨开八瓣模组件2,推头1从八瓣模组件2内侧退回时,八瓣模组件2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2,该八瓣模包括:T型键及弹簧。基础模7上端开设有八个径向分布的T型槽,T型槽均匀分布,每个T型槽设置一T型键。八瓣模组件2的各瓣通过弹簧一一对应的与T型键固定连接。弹簧设置在T型槽内,弹簧的一端与T型槽内侧壁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T型键抵接;当推头1从八瓣模组件2中退出后,八瓣模组件2的各瓣分别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2,外模组件3包括:外模31及外模托架32。外模31设置在八瓣模组件2的外侧,外模31用于约束零件成型,确保零件的尺寸、轮廓不超上限。外模托架32固定在外模31的下端,外模托架32的下端固定在支撑组件4上,外模托架32同于将外模31支撑在成型位置。
支撑组件4包括:外模托架支柱41、可伸缩的内筒支柱42、第一滑块43及第二滑块。底座5上开设有径向分布的滑槽51,第一滑块43和第二滑块设置在滑槽51内,第一滑块43和第二滑块可沿滑槽51径向滑动。外模托架支柱41的下端与第一滑块43固定连接;内筒支柱42的下端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外模托架支柱41的上端与外模托架32固定连接;内筒支柱42的上端与内筒零件6抵接,内筒支柱42用于支撑内筒零件6,内筒支柱42可伸缩,可根据需要调节其高度以适应内筒零件6的高度。本发明实施例中,滑槽51为四个,四个T型槽均匀分布,每个滑槽51内均设置有一个外模托架支柱41、一内筒支柱42、一个第一滑块43及一个第二滑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八瓣模的各瓣上端开设有油孔,油孔与T型槽相连通,通过油孔可向T型槽内注入润滑油,对T型槽及T型键进行润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八瓣模的工作过程为:参见图1及图2,首先将推头1与八瓣模组件2分离,八瓣模组件2的各瓣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将初加工的内筒零件6放置在八瓣模组件2和外模31之间,内筒支柱42对内筒零件6进行支撑。通过动力设备驱动推头1推进八瓣模组件2内部,八瓣模组件2的各瓣在推头1的挤压作用下涨开对内筒零件6进行挤压,从而将内筒零件6挤压成所需的形状。在加工过程中,可调节内筒支柱42的高度,以满足度内筒零件6高度的调节。内筒零件6加工完成后,动力设备带动推头1后退,八瓣组件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从而八瓣组件与内筒零件6分离,将内筒零件6直接取出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八瓣模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八瓣模,八瓣模组件活动连接在基础模7的上端,八瓣模组件的各瓣可在基础模7上端径向运动;外模组件设置在八瓣模组件外侧;待加工的内筒零件设置在八瓣模和外模组件之间;基础模7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支撑组件的下端连接在底座上,支撑组件的上端与外模组件及内筒零件接触。推头设置为上粗下细的渐变结构,推头的侧面设置为八个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倾斜面;八瓣模组件的各瓣内侧设置为与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推头推入所述八瓣模组件内侧时涨开八瓣模组件,推头从八瓣模组件内侧退回时,八瓣模组件复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八瓣模,在加工完内筒零件后,后退推头,八瓣模组件可复位,使八瓣模组件与内筒零件分离,方便将内筒零件快速取出,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可避免捶打定位模对内筒零件造成的损伤,保证了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八瓣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推头(1)、八瓣模组件(2)、外模组件(3)、基础模(7)、支撑组件(4)及底座(5);
所述八瓣模组件(2)活动连接在所述基础模(7)的上端,所述八瓣模组件(2)的各瓣可在所述基础模(7)上端径向运动;所述外模组件(3)设置在所述八瓣模组件(2)外侧;待加工的内筒零件(6)设置在所述八瓣模和所述外模组件(3)之间;所述基础模(7)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支撑组件(4)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支撑组件(4)的上端与所述外模组件(3)及内筒零件(6)接触;
所述推头(1)设置为上粗下细的渐变结构,所述推头(1)的侧面设置为八个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倾斜面;所述八瓣模组件(2)的各瓣内侧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所述推头(1)推入所述八瓣模组件(2)内侧时涨开所述八瓣模组件(2),所述推头(1)从所述八瓣模组件(2)内侧退回时,所述八瓣模组件(2)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瓣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T型键;所述基础模(7)上端开设有八个径向分布的T型槽,每个所述T型槽设置一所述T型键;所述八瓣模组件(2)的各瓣一一对应的与所述T型键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八瓣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T型槽内侧壁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T型键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八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八瓣模组件(2)的各瓣通过螺栓一一对应的与所述T型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组件(3)包括:外模(31)及外模托架(32);所述外模(31)设置在所述八瓣模组件(2)的外侧;所述外模托架(32)固定在所述外模(31)的下端;所述外模托架(32)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八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外模托架支柱(41)及可伸缩的内筒支柱(42);所述底座(5)上开设有径向分布的滑槽(51);所述外模托架支柱(41)的下端及所述内筒支柱(42)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滑槽(51)内,并且可沿所述滑槽(51)径向滑动;所述外模托架支柱(41)的上端与所述外模托架(32)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支柱(42)的上端与所述内筒零件(6)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八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第一滑块(43)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43)和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51)内;所述外模托架(32)支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块(43)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支柱(4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八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1)为四个,四个所述滑槽(51)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滑槽(51)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外模托架(32)支柱、一所述内筒支柱(42)、一个所述第一滑块(43)及一个所述第二滑块(43)。
9.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八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八瓣模的各瓣上端开设有油孔,所述油孔与所述T型槽相连通。
CN202011027797.6A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八瓣模 Pending CN1124750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7797.6A CN112475033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八瓣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7797.6A CN112475033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八瓣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5033A true CN112475033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20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7797.6A Pending CN112475033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八瓣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503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83571U (zh) * 2009-07-08 2011-04-06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器贮油缸凸包胀形模具
CN202291095U (zh) * 2011-07-11 2012-07-04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沙市钢管厂 钢管端头扩径机外模块复位机构
CN203955917U (zh) * 2014-07-17 2014-11-26 山东华锐波纹管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u形波纹管机械胀形设备
CN105443169A (zh) * 2015-11-11 2016-03-30 上海交通大学 航空发动机多级鼓盘式转子装配装置和装配方法
JP2016087678A (ja) * 2014-11-10 2016-05-23 北海製罐株式会社 缶胴の凹入加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9324877U (zh) * 2018-10-22 2019-08-30 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 轴承打磨机
CN210358872U (zh) * 2019-07-31 2020-04-21 河南科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冲压组合模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83571U (zh) * 2009-07-08 2011-04-06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器贮油缸凸包胀形模具
CN202291095U (zh) * 2011-07-11 2012-07-04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沙市钢管厂 钢管端头扩径机外模块复位机构
CN203955917U (zh) * 2014-07-17 2014-11-26 山东华锐波纹管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u形波纹管机械胀形设备
JP2016087678A (ja) * 2014-11-10 2016-05-23 北海製罐株式会社 缶胴の凹入加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5443169A (zh) * 2015-11-11 2016-03-30 上海交通大学 航空发动机多级鼓盘式转子装配装置和装配方法
CN209324877U (zh) * 2018-10-22 2019-08-30 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 轴承打磨机
CN210358872U (zh) * 2019-07-31 2020-04-21 河南科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冲压组合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09671U (zh) 一种航空机匣组件用车床夹具
CN104668416B (zh) 螺栓头部深孔的冷镦成形方法
CN112475033A (zh) 一种八瓣模
CN211888491U (zh) 一种内外径同步扩缩整圆机
CN218425375U (zh) 一种温锻汽车套筒的一次成型模具
CN218591476U (zh) 一种带有保护环的热挤压分流模具
CN109396276B (zh) 一种扩口装置
CN216911782U (zh) 一种螺杆锥段成型模具
CN111589895B (zh) 一种具有双凸环的管接头的生产设备
CN203235847U (zh) 管端自动缩口定径装置
CN215199227U (zh) 一种端盖扩孔模具
CN216299902U (zh) 一种稳定高效型液态橡胶成型模具
CN110640023A (zh) 一种止推轴承座冲压模具
CN216941798U (zh) 一种用于汽车驾驶室空气弹簧胶囊卷筒装置
CN220560113U (zh) 一种钢管胀形校形装置
CN215469764U (zh) 一种用于防变形齿圈的定位夹具
KR920004660B1 (ko) 벨로즈관의 제조방법 및 그의 장치
CN216540532U (zh) 一种新型筒体扩涨收缩模具
CN220591611U (zh) 一种冲压件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20837768U (zh) 铝合金工件生产模具
CN218906286U (zh) 保持架整形装置
CN217749205U (zh) 一次挤压成型带孔非标螺栓装置及挤压成型模
CN114472719B (zh) 一种具有模片调整结构的扩管模及其调整方法
CN220739218U (zh) 一种采用侧向斜锲驱动的内孔涨型模具结构
CN113664137B (zh) 自脱料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