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3157A - 脚手架部件及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 - Google Patents

脚手架部件及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3157A
CN112443157A CN202010224146.XA CN202010224146A CN112443157A CN 112443157 A CN112443157 A CN 112443157A CN 202010224146 A CN202010224146 A CN 202010224146A CN 112443157 A CN112443157 A CN 112443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main body
scaffold
spring
separation preve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41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博
青山敏朗
河合贤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 Corp
Shinw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43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3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7/00Connections between parts of the scaffold
    • E04G7/30Scaffolding bars or members with non-detachably fixed coupling elements
    • E04G7/32Scaffolding bars or members with non-detachably fixed coupling elements with coupling elements using we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脚手架部件及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脚手架部件(10)在横架件(12)的主体部的端部具备楔形部(20A)。楔形部具备:具有插通部(26)的楔形部主体(22)和插入到插通部(26)的防脱体(24)。防脱体的第1抵接部(42)及第3抵接部(62)配置成在从锁定状态上移的解锁状态下能解除束缚。在防脱体的上部、且与横架件的端部相对的相对部位具有台阶部(64),在台阶部与横架件的端部间配置有始终将防脱体向插通部(26)的横架件侧的面弹压的弹簧部件(52)。卷绕弹簧部件的弹簧支承杆(50)具有滑接部(50b),滑接部与防脱体滑接,并且在从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时与台阶部(64)的台阶(66)抵接。

Description

脚手架部件及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脚手架部件及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住宅、大楼等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土木构造物的建筑工地,通过在脚手架支柱连结用于架设踏板的横架件、作为扶手等使用的横架件而构筑成脚手架。为了这样将横架件连结到脚手架支柱,一直以来,大多使用在横架件的端部固定有楔形件的脚手架部件。
通过该楔形件插入到在脚手架支柱的外周面设置的凹兜,从而横架件连结到脚手架支柱。该脚手架部件结构简单且容易制造,被广泛使用,但是有如下问题:楔形件容易由于从下方施加的外力而从凹兜脱落。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如下脚手架部件:在横架件的两端部具备楔形部,该楔形部具有楔形部主体和防脱体,该防脱体插入到该楔形部主体的插通部。所述楔形部主体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插通部。插通部在该楔形部主体的外侧面的下端形成有向内方形成为斜状的闭合端部。
所述防脱体在上端形成有不能通过楔形部主体的插通部的突起部,在与所述楔形部主体的外侧的楔形部中间面部对置的外侧面形成有比所述上端突出的第1抵接部,而且在与所述外侧面相反的一侧的内侧面的比下端靠上方的部位形成有比该下端突出的第2抵接部。并且,在所述防脱体中,从所述突起部到下端的上下长度比从所述插通部的上部周缘到所述闭合端部的长度长。
通过该构成,在楔形部主体插入到脚手架支柱的截面为“コ”状的凹兜内、且防脱体插通于插通部时,该防脱体构成为:上部及第1抵接部抵接于楔形部主体的外侧面侧,第2抵接部抵接于凹兜的内表面。通过这样,使得防脱体及楔形部主体不会晃动,能够稳定地保持于凹兜。
另外,如图7、图8所示,在专利文献2中,设置有楔形件100,楔形件100插入到在横架件101的端部设置的嵌入零件104的插通部105内。楔形件100相当于所述防脱体。并且,设置有弹压部件102,弹压部件102将楔形件100的上部朝向后方、即横架件101侧弹压。
并且,通过弹压部件102的弹压力,楔形件100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按压于横架件101侧的端面,并且将楔形件100的下部侧按到在脚手架支柱120的外周面设置的凹兜121的内表面122上并能够锁定。这样,在锁定状态下,嵌入零件104能够稳定地保持于所述凹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663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62710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在将相当于所述防脱体的楔形件100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转换的情况下,使楔形件100在相当于所述楔形部主体的嵌入零件104的插通部105内向上下移动。在楔形件100的上部外侧面形成有浅槽状的切口部106,在楔形件100为解锁时,所述弹压部件102的楔形件侧的抵接部位位于该切口部内,在锁定时,通过楔形件100的下移而从切口部106脱离,向其上方的部位相对地移动。
在这样的结构中有如下问题:当反复进行脚手架部件相对于脚手架支柱120的安装、拆卸时,由于切口部106的台阶107反复地与所述弹压部件102直接碰撞,从而弹压部件102变形。即,有如下问题:因为楔形件100的锁定及解锁通过利用锤子等对楔形件100进行的打入操作而进行,特别是为了从锁定状态转换为解锁状态时,由于上移的楔形件的所述台阶107的存在而对所述弹压部件102的冲击较大,促进所述弹压部件102变形,弹压力受损,最后楔形件100脱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脚手架部件及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即使在反复进行脚手架部件相对于脚手架支柱的安装、拆卸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弹压部件的变形。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脚手架部件具备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的端部设置的楔形部,
所述楔形部具备:楔形部主体,其具有在上下方向形成的插通部;和防脱体,其通过在插入到所述插通部的状态下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转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下,该防脱体与内嵌所述楔形部主体的外部部件及所述楔形部主体两者均抵接卡止,在所述解锁状态下,该防脱体解除与所述外部部件及所述楔形部主体的抵接卡止,
所述防脱体在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相对的相对部位具有台阶部,
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间配置有始终将所述防脱体向所述插通部的所述主体部侧的面弹压的弹簧部件,并且配置有将所述弹簧部件支承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的弹簧支承部件,
所述弹簧支承部件具有滑接部,所述滑接部能够与所述防脱体滑接并且在所述防脱体从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过程中与所述台阶部抵接。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弹簧支承部件是摇动自如地贯穿支承部的弹簧支承杆,所述支承部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面,在所述弹簧支承杆的头部形成有所述滑接部。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弹簧部件为卷绕于所述弹簧支承杆的螺旋弹簧、圆锥形弹簧、板簧、或者碟形弹簧。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防脱体具备第1抵接部及第3抵接部,所述第1抵接部及第3抵接部在所述锁定状态下在分别在所述防脱体的上下部位相对于所述楔形部主体的所述插通部的与所述主体部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抵接,所述防脱体具有第2抵接部,该第2抵接部在所述主体部侧的中间部位与所述外部部件抵接。
本发明的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具备: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脚手架部件;以及
脚手架支柱,该脚手架支柱在外周面设置有作为所述外部部件的横截面为“コ”状的凹兜体,
所述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通过所述脚手架部件的所述楔形部内嵌于所述外部部件而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起到如下效果:即使在反复进行脚手架部件相对于脚手架支柱的安装、拆卸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弹压部件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脚手架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中,(a)是锁定状态的脚手架部件的局部立体图,(b)是解锁状态的脚手架部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中,(a)是锁定状态的脚手架部件的局部立体图,(b)是解锁状态的脚手架部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中,(a)是解锁状态的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b)是锁定状态的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脚手架部件的楔形部的剖视图。
图6中,(a)是其他实施方式的解锁状态的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b)是其他实施方式的锁定状态的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现有例的解锁状态的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现有例的锁定状态的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的脚手架部件及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脚手架部件10在由管材构成的横架件12的两端部具备楔形部20A、20B。构成楔形部20B的各部件相对于构成楔形部20A的各部件的区别仅在于:在横架件12的轴向上翻转180度地形成。因此,关于构成楔形部20B的各部件,标记对构成楔形部20A的各部件所标记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以下对楔形部20A进行说明。
楔形部20A具备楔形部主体22和插入到楔形部主体22的插通部26的防脱体24。
如图1、图2的(a)、图2的(b)以及图5所示,楔形部主体22配置于横架件12的主体部的端部侧。楔形部主体22具有:锥形的一对楔形部侧面部28,一对楔形部侧面部28在与横架件12的轴向交叉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宽度朝向下端减小;楔形部中间面部30,其在与固定于横架件1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将一对楔形部侧面部28连结。另外,如图4的(a)、图4的(b)以及图5所示,楔形部主体22具备闭合端部32,闭合端部32将一对楔形部侧面部28的下端间连结,并将楔形部主体22的下端作为闭合端。
插通部26通过由一对楔形部侧面部28、楔形部中间面部30形成而具有槽,下端由闭合端部32封闭。另外,在插通部26的上端,横架件12侧配置有后述的作为支承部的支承部件34,支承部件34配置于横架件12的端部侧。
在插通部26中,未配置有支承部件34的一对楔形部侧面部28的部位在横架件12侧与外部空间连通而成为开放的开放端36。在本实施方式中,开放端36的开放区域构成为:上从支承部件34的下端起而下至闭合端部32为止开放。另外,关于开放端36的开放区域,只要后述的防脱体24的下端部60在锁定状态下能够露出到外部即可,不限于上述范围。即,只要至少所述闭合端部附近开放以使得防脱体24的下端部60在锁定状态下能够露出到外部即可。另外,插通部26的上端具有开口部38,开口部38将楔形部中间面部30及一对楔形部侧面部28的上边作为周缘、且作为支承部件34的上部的周缘。
防脱体24呈大致平板状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其上端具有突起部40,突起部40以不能通过开口部38的方式形成为凸缘状。如图2的(a)、图4的(a)及图4的(b)所示,在防脱体24中,与楔形部中间面部30面对的外侧面24a的上部侧鼓出,形成比上端部56突出的第1抵接部42。另外,在防脱体24中形成有第2抵接部44,该第2抵接部44在与外侧面24a相反的一侧的内侧面24b、且在比下端靠上方的部位突出。另外,如图4的(b)所示,防脱体24的从突起部40到下端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从开口部38的周缘到闭合端部32的顶端的长度长。
横架件12具备:圆筒状的横架件主体46;连结筒部48,其内嵌并固定于横架件主体46的端部;所述支承部件34,其连结在所述连结筒部48的顶端的上下缘部之间;作为弹簧支承部件的弹簧支承杆50,其安装于支承部件34;以及弹簧部件52,其安装于弹簧支承杆50。弹簧部件5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螺旋弹簧构成。
如图4的(a)、图4的(b)及图5所示,支承部件34由板材形成,上端及下端分别固定于连结筒部48的端面的上下部位,并且中间部以进入到连结筒部48内的方式形成为凹状,在内底壁穿设有贯穿孔54。在贯穿孔54中摇动自如地插入有弹簧支承杆50的杆部50a。在杆部50a的防脱体24侧的端部、即头部形成有凸缘状的滑接部50b。在弹簧支承杆50中,在弹簧支承杆50与支承部件34的内底壁间卷绕有弹簧部件52。弹簧部件52的一端卡止于滑接部50b,并且另一端卡止于所述内底壁。其结果是,通过弹簧部件52的弹压力,使得弹簧支承杆50的滑接部50b始终抵接于防脱体24,并在防脱体24上下移动时与该防脱体24滑接。
楔形部主体22的楔形部侧面部28的上端侧固定于横架件12的连结筒部48。楔形部侧面部28在固定于连结筒部48的部分以沿着圆筒状的连结筒部48的外周面的方式弯曲。楔形部侧面部28在比前述的弯曲的部分靠下端侧成为宽度朝向下端减小的锥形,这部分能够插入到后述的凹兜82内。如图4的(a)及图4的(b)所示,楔形部侧面部28的一对侧边中、楔形部中间面部30侧的侧边在与横架件1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另一方侧边以随着朝向下方而接近另一方侧边的方式倾斜。由此,楔形部侧面部28成为锥形。
另外,楔形部侧面部28的上边为开放端,以此为周缘的开口部38形成于一对楔形部侧面部28间。楔形部中间面部30以沿着圆筒状或者圆柱状的脚手架支柱80的外周面的方式弯曲地形成。如图4的(a)所示,闭合端部32弯曲并且将一对楔形部侧面部28的下端彼此连结。
如图4的(a)、及图4的(b)所示,防脱体24从上端朝向下端依次被划分为上端部56、主轴部58以及下端部60。在上端部56具备所述突起部40。主轴部58在相对于上端部56朝向楔形部中间面部30折弯而形成第1抵接部42后,呈直线状延伸直至达到下端部60。下端部60相对于主轴部58朝向与楔形部中间面部30相反的一侧弯曲成大致L字状。并且,在主轴部58的折弯部分中、外侧面24a侧的角部构成第3抵接部62。另外,第2抵接部44在主轴部58的内侧面24b中的、从下端部60到上方以纵截面呈山形的方式突出相当于主轴部58的约1/3长度的长度量。第2抵接部44相当于在防脱体24的横架件侧的中间部位设置的结构。
另外,在主轴部58的内侧面24b中、比第1抵接部42靠下方的部位切槽形成有台阶部64,台阶部64具有平面状的台阶面。在台阶部64的下端形成有台阶66。台阶66相对于台阶部64的台阶面呈直角地形成,或者形成为锥形,无论哪种都可以。
如图4的(a)、图4的(b)及图5所示,弹簧支承杆50的滑接部50b通过弹簧部件52的弹压力而与台阶部64的台阶面抵接及滑接,并且在从图4的(b)的楔形部20A的锁定状态向图4的(a)的解锁状态转换时的防脱体24的上移时能抵接于台阶66。
如图3的(a)、图3的(b)、图4的(a)以及图4的(b)所示,上述脚手架部件10连结到具有凹兜82的脚手架支柱80。脚手架支柱80为圆筒状或者圆柱状,在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凹兜82。各个凹兜82通过在脚手架支柱80的外周面固定的一对侧面84和连结一对侧面84的中间面86形成为横截面呈”コ”形。
(实施方式的作用)
如图2的(b)所示,在将楔形部20A插入嵌合到凹兜82时,首先把持防脱体24的上端侧向上方提拉,防脱体24的下端侧为被拉入到楔形部主体22的插通部26内的状态。
通过在该状态下将楔形部主体22插入到凹兜82,从而横架件12连结到脚手架支柱80。
如图4的(a)所示,楔形部主体22的楔形部侧面部28为宽度朝向下端减小的锥形,因此楔形部侧面部28中的与楔形部中间面部30相反的一侧的侧边与凹兜82的上端缘干涉,楔形部主体22牢固地保持于凹兜82内。与此同时,闭合端部32及其附近在比凹兜82靠下方露出。
另外,在该状态下,楔形部主体22的楔形部中间面部30抵接于脚手架支柱80的外周面。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楔形部中间面部30以沿着脚手架支柱80的外周面的方式弯曲,因此楔形部中间面部30以宽广的面积抵接于脚手架支柱80的外周面,从而楔形部主体22保持于凹兜82的姿势稳定。但是,当在该状态下对横架件12施加从下方朝向上方的外力等、对楔形部主体22施加朝向上方的外力时,有可能楔形部主体22从凹兜82脱落。
因此,当对抗弹簧部件52的弹压力使防脱体24落入楔形部主体22的插通部26时,如图4的(b)所示,防脱体24变成作为防止楔形部主体22从凹兜82脱离的防脱件起作用的状态。
即,向下方落入的防脱体24的下端侧对抗弹簧部件52的弹压力而在凹兜82的内部空间通过,下端与楔形部主体22的闭合端部32碰撞。此时,防脱体24因为比突起部40靠下侧的部分的长度比从开口部38的周缘到闭合端部32的长度长,所以被闭合端部32限制进一步向正下方移动,并且如图4的(b)所示,相应地下端部60被向闭合端部32的内表面引导,从开放端36朝向外方倾斜地延伸出。
其结果是,防脱体24成为倾斜地贯穿楔形部主体22、且防脱体24的下端侧与闭合端部32的开放端缘抵接的状态。
如图4的(b)所示,并且,因为在防脱体24的外侧面24a中第1抵接部42比上端部56突出,所以第1抵接部42在楔形部中间面部30的内周壁的某处抵接。在此,楔形部中间面部30的内周壁的面相当于插通部26中的横架件侧的面。
另外,因为在防脱体24的内侧面24b中第2抵接部44在比下端靠上方突出,所以第2抵接部44与凹兜82的中间面86的内周壁的某处抵接。另外,第3抵接部62与闭合端部32的开放端缘抵接并卡止。在此,凹兜82的中间面86的内周壁相当于外部部件。另外,闭合端部32的内表面相当于横架件侧的面。
另外,在该防脱体24在三处与楔形部主体22及凹兜82抵接的状态下,防脱体24被弹簧部件52向楔形部中间面部30侧弹压而被保持。由此,能够确实地构筑防脱体24在三处与楔形部主体22及凹兜82抵接的连结结构。
即,楔形部主体22插入到凹兜82,防脱体24贯穿楔形部主体22的插通部26,下端侧从闭合端部32的附近的开放端36朝向外方倾斜地延伸出。在该状态下,在防脱体24中可构筑外侧面24a的第3抵接部62抵接于楔形部主体22的闭合端部32的开放端缘、第1抵接部42抵接于楔形部主体22的楔形部中间面部30、且第2抵接部44抵接于凹兜82的内周面的连结结构。
在上述连结结构中,在倾斜方向贯穿楔形部主体22的防脱体24在外侧面24a的下端附近抵接于楔形部主体22的闭合端部32的开放端缘,外侧面24a中的第1抵接部42抵接于楔形部主体22的楔形部中间面部30。与此同时,内侧面24b中的第2抵接部44抵接于凹兜82的中间面86的内周面。即,防脱体24成为在外侧面24a中的上下两处和与外侧面24a相反的一侧的内侧面24b中的中途高度的一处共计三处抵接于楔形部主体22及凹兜82的内周面的锁定状态。由此,防脱体24在倾斜方向贯穿楔形部主体22,作为防止楔形部主体22从凹兜82脱离的防脱件起作用的姿势不晃动地稳定地被保持。
在从上述的锁定状态设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下,如图4的(b)所示,将从开放端36朝向外方倾斜地延伸出的防脱体24的下端部60向上方、即向插通部26内推入。通常,该推入通过作业者利用锤子等打入而进行。通过该推入,通过第1抵接部42与楔形部中间面部30的内周壁的抵接所进行的束缚、通过第2抵接部44与凹兜82的中间面86的内周面的抵接所进行的束缚、以及通过第3抵接部62与楔形部主体22的闭合端部32的开放端缘的抵接所进行的防脱体24的束缚被解除。该束缚被解除的防脱体24上移。
在该上移时,弹簧支承杆50的滑接部50b通过弹簧部件52的弹压而相对于台阶部64相对地滑接。并且,防脱体24的上移通过滑接部50b与台阶部64的台阶66碰触而停止。
如上所述,上移的防脱体24虽然其台阶66抵接并卡止于滑接部50b,但是不会对弹簧部件52施加直接冲击。因此,在反复进行脚手架部件10相对于脚手架支柱80的安装、拆卸的情况下,能够避免从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时上移的防脱体24的所述台阶66对弹簧部件52的直接冲击,能够抑制弹簧部件52的变形。另外,当针对弹簧部件52的变形持续发生时,则弹簧部件52的弹压力受损,最后成为防脱体24脱落的原因。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下述的特征。
(1)在本实施方式的脚手架部件10及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中,脚手架部件10在横架件12的两端部具备楔形部20A、20B。楔形部20A、20B具备:楔形部主体22,其具有在上下方向形成的插通部26;和防脱体24,其插入到插通部26。设置于楔形部主体22的插通部26在下端形成有闭合端部32,并且横架件12侧开放。另外,防脱体24具有与横架件侧相反的一侧的上下的第1抵接部42、第3抵接部62,第1抵接部42、第3抵接部62在防脱体24从解锁状态下移后的锁定状态下与插通部26的横架件侧的面、即楔形部中间面部30的内周壁的面和闭合端部32抵接而被束缚。另外,防脱体24具有第2抵接部44,第2抵接部44在锁定状态下从开放端36突出配置,与楔形部主体22所嵌合的凹兜82的中间面86抵接而被束缚。
并且,防脱体24的第1抵接部42及第3抵接部62配置成在从锁定状态上移后的解锁状态下能解除束缚。另外,在防脱体24的上部,在与横架件12的端部相对的相对部位具有台阶部64,在台阶部64与横架件12的端部间配置有弹簧部件52,弹簧部件52始终将防脱体24向插通部26的横架件侧的面弹压。另外,配置有将弹簧部件52支承于脚手架部件10的端部的作为弹簧支承部件的弹簧支承杆50。弹簧支承杆50具有滑接部50b,滑接部50b与防脱体24滑接,并且在防脱体24从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时抵接于台阶部64的台阶66。
其结果是,即使在反复进行脚手架部件相对于脚手架支柱的安装、拆卸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弹压部件的变形。
(2)另外,弹簧支承杆50摇动自如贯穿在横架件12的端面形成的作为支承部的支承部件34。并且,在弹簧支承杆50的头部形成有滑接部50b。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弹簧支承杆50摇动自如地被支承,因此在防脱体24上移、且台阶66与滑接部50b碰撞时,通过弹簧支承杆50摇动,从而能够抑制此时的冲击。
(3)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部件为卷绕于弹簧支承杆50的螺旋弹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螺旋弹簧的变形。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的(a)及图6的(b)说明第2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是所述实施方式的构成中支承部件34的构成和弹簧部件52的构成不同,因此对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对相同或者相当的构成附加相同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6的(a)、图6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34呈大致平板状,固定于连结筒部48的端面。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弹簧部件52为圆锥形弹簧。并且,如图6的(a)、图6的(b)所示,圆锥形弹簧的小径侧的端部卡止于滑接部50b,大径侧的端部卡止于支承部件34。即使是这样的构成,也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也可以按如下变更并实施。
本实施方式及以下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并实施。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脚手架部件10在横架件12的两端部具备楔形部20A、20B,但是也可以将楔形部20A、20B中的任一方楔形部省略。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突起部40与上端部56一体形成,但是也可以使得突起部40与上端部56分体地形成,并利用螺纹紧固、压入、或者焊接等固定于上端部56。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弹簧部件52为螺旋弹簧或者圆锥形弹簧,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也可以将碟形弹簧、板簧等贯穿配置于弹簧支承杆50。
附图标记说明
10:脚手架部件;12:横架件;
20A、20B:楔形部;22:楔形部主体;24:防脱体;
24a:外侧面;24b:内侧面;26:插通部;28:楔形部侧面部;
30:楔形部中间面部;32:闭合端部;34:支承部件;
36:开放端;38:开口部;40:突起部;42:第1抵接部;
44:第2抵接部;46:横架件主体;48:连结筒部;50:弹簧支承杆;
50a:杆部;50b:滑接部;52:弹簧部件;54:贯穿孔;
56:上端部;58:主轴部;60:下端部;62:第3抵接部;
64:台阶部;66:台阶;80:脚手架支柱;82:凹兜;
84:侧面;86:中间面。

Claims (5)

1.一种脚手架部件,其中,
具备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的端部设置的楔形部,
所述楔形部具备:楔形部主体,其具有在上下方向形成的插通部;和防脱体,其通过在插入到所述插通部的状态下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转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下,该防脱体与内嵌所述楔形部主体的外部部件及所述楔形部主体两者均抵接卡止,在所述解锁状态下,该防脱体解除与所述外部部件及所述楔形部主体的抵接卡止,
所述防脱体在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相对的相对部位具有台阶部,
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间配置有始终将所述防脱体向所述插通部的所述主体部侧的面弹压的弹簧部件,并且配置有将所述弹簧部件支承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的弹簧支承部件,
所述弹簧支承部件具有滑接部,所述滑接部能够与所述防脱体滑接并且在所述防脱体从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过程中与所述台阶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部件,其中,
所述弹簧支承部件是摇动自如地贯穿支承部的弹簧支承杆,所述支承部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面,
在所述弹簧支承杆的头部形成有所述滑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部件,其中,
所述弹簧部件为卷绕于所述弹簧支承杆的螺旋弹簧、圆锥形弹簧、板簧、或者碟形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脚手架部件,其中,
所述防脱体具备第1抵接部及第3抵接部,所述第1抵接部及第3抵接部在所述锁定状态下在分别在所述防脱体的上下部位相对于所述楔形部主体的所述插通部的与所述主体部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抵接,所述防脱体具有第2抵接部,该第2抵接部在所述主体部侧的中间部位与所述外部部件抵接。
5.一种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具备: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脚手架部件;以及
脚手架支柱,该脚手架支柱在外周面设置有作为所述外部部件的横截面为“コ”状的凹兜体,
所述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通过所述脚手架部件的所述楔形部内嵌于所述外部部件而构成。
CN202010224146.XA 2019-09-05 2020-03-26 脚手架部件及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 Pending CN1124431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2141 2019-09-05
JP2019162141A JP6889936B2 (ja) 2019-09-05 2019-09-05 足場部材及び足場部材の連結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3157A true CN112443157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3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4146.XA Pending CN112443157A (zh) 2019-09-05 2020-03-26 脚手架部件及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89936B2 (zh)
CN (1) CN1124431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32885A1 (en) * 2018-02-02 2021-02-04 Brand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B.V. Scaffolding, coup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a scaffold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3816B1 (ja) * 2021-12-06 2022-03-11 株式会社エムティオー近畿 くさび緊結式足場における緊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4349Y (zh) * 1992-08-17 1995-08-02 朝阳产业株式会社 楔式接头
JP5264008B1 (ja) * 2013-01-31 2013-08-14 日建リース工業株式会社 仮設足場用の連結装置
JP5608831B1 (ja) * 2014-06-30 2014-10-15 東阪工業株式会社 くさび緊結式足場における緊結装置
CN104246093A (zh) * 2012-04-12 2014-12-24 贺利株式会社 临时设置脚手架用接头
CN206784906U (zh) * 2017-05-22 2017-12-22 洛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脚手连接架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4349Y (zh) * 1992-08-17 1995-08-02 朝阳产业株式会社 楔式接头
CN104246093A (zh) * 2012-04-12 2014-12-24 贺利株式会社 临时设置脚手架用接头
JP5264008B1 (ja) * 2013-01-31 2013-08-14 日建リース工業株式会社 仮設足場用の連結装置
JP5608831B1 (ja) * 2014-06-30 2014-10-15 東阪工業株式会社 くさび緊結式足場における緊結装置
CN206784906U (zh) * 2017-05-22 2017-12-22 洛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脚手连接架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32885A1 (en) * 2018-02-02 2021-02-04 Brand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B.V. Scaffolding, coup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a scaffolding
US12077974B2 (en) * 2018-02-02 2024-09-03 Brand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B.V. Scaffolding, coup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a scaffol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38609A (ja) 2021-03-11
JP6889936B2 (ja)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27276A (en) Scaffolding node
CN112443157A (zh) 脚手架部件及脚手架部件的连结结构
TWI773770B (zh) 操作棒之連結構造
US20040175250A1 (en) Jointing member
GB2464243A (en) Fixation device, structure for fixing member, method for fix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releasing fixation effected by fixation device
EP1533557A1 (en) Tube joint
WO2017056990A1 (ja) コネクタ
KR20180084071A (ko) 클립
JP6894815B2 (ja) パイプ用コネクタ
JP2006234024A (ja) コネクタ
JP4462893B2 (ja) 管継手
JP4837366B2 (ja) クランプ
JP7141658B2 (ja) 足場における楔緊結装置
JP4109657B2 (ja) 接続装置
JP6340483B1 (ja) 仮設足場用の連結具
JP6942933B2 (ja) 仮設足場用継ぎ手
KR200487460Y1 (ko) 건축용 시스템 비계의 대각가세의 고정장치
KR20170135865A (ko) 관절식 분해가능한 모듈형 비계
JP7231925B2 (ja) 仮設足場用連結構造体
JP6912059B2 (ja) 鋼管継手装置
AU2021366957A1 (en) Wear assembly
JP2006233482A (ja) パイプジョイント
JP6026988B2 (ja) 足場部材及び足場部材の連結構造
JP4458983B2 (ja) 管継手
JP4242811B2 (ja) 管継手及びストッ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