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0564B - 印刷装置和印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和印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0564B
CN112440564B CN202010872590.2A CN202010872590A CN112440564B CN 112440564 B CN112440564 B CN 112440564B CN 202010872590 A CN202010872590 A CN 202010872590A CN 112440564 B CN112440564 B CN 112440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information
ink
mode
storag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25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0564A (zh
Inventor
小口辽
平井康章
樋沢俊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40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0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41J2029/3937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inter and the cartridge, carriage or printhead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印刷装置和印刷系统,能够以多种模式中与液体收纳体的收纳体信息对应的适当的模式进行动作。利用收纳在印刷材料收纳体中的印刷材料进行印刷。获取与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在与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一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基于第一模式动作(S52、S53)。另一方面,在与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当基于与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而许可条件成立时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S54、S55)。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和印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向纸张等介质喷出墨等液体来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和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印刷装置的一种,已知有从墨盒或墨罐等液体收纳体向墨喷出头供给墨,并从墨喷出头向纸张喷出墨,从而进行印刷的喷墨式的印刷装置。
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印刷装置,其根据从所安装的墨盒获取的信息判定为专用的墨盒,并且在判定为是在服务器装置中进行过用户注册的合法用户时能够进行动作。另一方面,在该印刷装置中,在判定为所安装的墨盒不是专用的墨盒时,禁止进行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905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例如虽然在根据所安装的墨盒等液体收纳体是否是专用的液体收纳体而是否进行动作方面不同,但并非进行动作时的动作内容不同。即,希望基于与液体收纳体相关的信息以多种模式中适于液体收纳体的收纳体信息的模式进行动作。
解决上述问题的印刷装置能够经由网络与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其具备:印刷部,利用收纳于印刷材料收纳体的印刷材料进行印刷;控制部,进行与由所述印刷部进行的印刷相关的控制;以及信息获取部,获取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当基于与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而许可条件成立时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解决上述问题的印刷系统具备印刷装置和能够经由网络与所述印刷装置进行通信的服务器装置,其中,所述印刷装置具有:印刷部,利用收纳在印刷材料收纳体中的印刷材料进行印刷;控制部,进行与由所述印刷部进行的印刷相关的控制;以及信息获取部,获取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当基于与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而许可条件成立时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印刷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印刷部的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向墨收纳体补给墨的情况的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维护部的局部剖切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装置的存储部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数据库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印刷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认证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印刷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维护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印刷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收纳量通知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10…印刷系统、11…印刷装置、12…印刷部、13…图像读取部、15…操作部、16…显示部、17…操作面板、18…墨收纳体、19…收纳体单元、20…框体、21…窗部、23…印刷部、24…供给部、25…墨喷出头、25a…喷嘴、25b…喷嘴形成面、26…滑架、27…输送电机、28…旋转机构、29…保护盖、30…盖、31…墨瓶、32…滑架电机、33…维护部、34…盖帽、34a…侧壁、34b…底壁、35…升降装置、36…刮片、37…突部、37a…排出路、38…排出管、39…废液罐、40…维护泵、51…印刷装置、52…主体、52a…排出口、53…操作面板、54…供纸盒、55…排纸盘、56…操作部、57…显示部、60…主体框架、61…引导轴、62…滑架、62a…盒支架、63…印刷部、66…液体喷出头、67…墨盒、68…支撑座、71…输送电机、72…输送辊对、74…维护装置、75…盖帽、76…刮片、77…吸引泵、78…废液罐、110…控制部、111…模式控制部、112…维护控制部、113…设定部、114…计数部、115…收纳量计数部、116…信息发送部、120…存储部、130…通信部、200…服务器装置、210…控制部、211…许可条件判定部、212…判定结果信息发送部、220…存储部、230…通信部、DB…用户信息数据库、FC…柔性扁平电缆、M…介质、NT…网络、X…宽度方向、Y…进深方向、Z…铅垂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及印刷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印刷系统10具备多台印刷装置11(图中为印刷装置11A~11D)和向多台印刷装置11分别提供信息的服务器装置200,其中,多台印刷装置11通过对纸张等介质喷出作为印刷材料的液体的一例即墨等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服务器装置200与一台或多台印刷装置11经由网络NT可通信地连接。此外,印刷装置11例如也可以经由由个人计算机等构成的主机装置(省略图示)与网络NT连接。
如图2所示,印刷装置11具备在介质(省略图示)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单元12、和以将印刷单元12的上侧覆盖的状态配置并以图像数据的形式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13,并且整体呈大致长方体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重力方向称为下方向,将其反方向称为上方向。而且,在图2中,印刷装置11放置于水平面上,将沿着重力方向的方向图示为铅垂方向Z,将沿着水平面的方向图示为宽度方向X和进深方向Y。即,宽度方向X、进深方向Y以及铅垂方向Z相互交叉(优选为正交)。另外,有时也将进深方向Y上的一端侧称为前面侧,将与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称为背面侧。
印刷装置11的前面侧设置有操作面板17,该操作面板17具有用于进行印刷装置11的各种操作的按钮等的操作部15、和显示印刷装置11的信息等的显示部16。进而,在印刷装置11中与操作面板17相邻的端部,设置有收纳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墨收纳体18的收纳体单元19。墨收纳体18设置于印刷装置11的框体20内,在框体20上,以与各墨收纳体18对应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窗部21。在作为印刷材料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即各墨收纳体18中分别收纳有不同种类的墨。在此,墨的种类例如有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等墨颜色的种类、墨所包含的颜料、染料等着色剂的种类等。
另外,筐体20内设置有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部23、和具有用于将收纳于墨收纳体18中的墨供给至印刷部23的管子等的供给部24。印刷部23具备从喷嘴25a(参照图4)喷出墨的作为液体喷出头的一例的墨喷出头25、和保持墨喷出头25并能够沿宽度方向X(扫描方向)往复移动的滑架26。而且,印刷部23通过从移动的墨喷出头25向介质喷出墨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
这样,框体20上设置有操作面板17,在框体20内收纳有墨收纳体18、供给部24、墨喷出头25(以下,也称为“喷出头25”)以及滑架26等。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给部24通过将与墨收纳体18分别对应的多个管捆扎成一个而构成。
如图3所示,图像读取部13经由设置于背面侧的铰链等旋转机构28安装。图像读取部13能够相对于印刷单元12打开或关闭,在图2所示的关闭位置与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而且,当使图像读取部13位于打开位置时,收纳体单元19的保护盖29和安装于墨收纳体18上的盖30能够打开或关闭。在向墨收纳体18补给墨时,如图3所示,使图像读取部13、保护盖29以及盖30位于打开位置,将作为填充有补给用墨的液体容器的一例的墨瓶31的注出部与墨收纳体18的注入口连接。
接着,参照图4对维护部33详细进行说明。
维护部33配置于在滑架26不进行印刷时位于待机的图4所示的起始位置时的喷出头25的下方。维护部33进行喷出头25的清洁等的维护。
如图4所示,维护部33具备呈有底四角箱状的盖帽34、用于使盖帽34升降的升降装置35、以及与盖帽34一起上下移动的刮片36。刮片36由朝向上方延伸至比盖帽34的侧壁34a高的位置的橡胶等弹性部件形成。刮片36通过在上升至比图4所示的退避位置高的擦拭位置的状态下,使滑架26从图4所示的位置沿扫描方向移动来擦拭喷嘴形成面25b。
另外,在从盖帽34的底壁34b朝向下方突出设置的管状的突部37上,连接有具有挠性的排出管38的一端部,另一方面,排出管38的另一端部插入呈长方体状的废液罐39内。盖帽34的内部空间通过突部37的排出路37a及排出管38与废液罐39连通。排出管38的中间部设置有维护泵40。维护泵40例如是管泵。
盖帽34通过升降装置35而移动至图4所示的退避位置和从退避位置上升并与喷嘴形成面25b接触的封盖位置。通过在盖帽34位于封盖位置的状态下驱动维护泵40,从而使被盖帽34和喷嘴形成面25b包围的封闭空间变为负压。通过该负压,强制性地从喷嘴25a吸引排出墨,从而对喷出头25进行清洁。排出至盖帽34内的废墨通过排出管38排出至废液罐39。此外,也可以将作为墨供给源的墨收纳体18设为通过加压泵进行加压而供给墨的加压供给方式,并将清洁设为通过加压泵进行加压而强制性地从喷出头25的喷嘴25a排出墨的加压清洁。
另外,在印刷期间,滑架26定期移动至起始位置,进行从喷出头25的喷嘴25a朝向盖帽34喷出与印刷无关的墨的空喷(所谓的“冲洗”)。此外,空喷时的墨的喷出对象也可以取代盖帽34而是配置于滑架26的扫描路径上的端部的空喷专用的废液盒。
接着,参照图5对印刷系统10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在此,对一台印刷装置11经由网络NT可通信地与服务器装置200连接的印刷系统10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11具备控制部110。控制部110上电连接有通信部130、操作面板17、输送电机27、滑架电机32、印刷部23、维护部33以及图像读取部13。操作面板17具备操作部15和显示部16。在显示部16为触摸面板的情况下,操作部15也可以由触摸面板的操作功能部分构成。
控制部110具备CPU、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以及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的存储部120(存储器)。CPU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部120中的控制程序,从而执行包括印刷装置11的控制在内的各种控制。存储部120中存储有执行印刷装置11中的各种控制的控制程序、以及在控制程序中参照的参照数据。存储部120中存储有用于由控制部110控制印刷装置11的各种信息。这样,控制部110执行与印刷部23的印刷相关的控制。通信部130经由网络NT与服务器装置200可通信地连接。
另外,作为通过执行控制程序而发挥功能的功能部,控制部110具备模式控制部111、维护控制部112、设定部113、计数部114、收纳量计数部115以及信息发送部116。
模式控制部111控制使印刷装置11进行动作的模式。使印刷装置11进行动作的模式有墨收纳体18中收纳有来自市售的墨瓶31的墨时的第一模式、和墨收纳体18中收纳有来自订购(subscription)的墨瓶31的墨时的第二模式。订购是指与墨的消耗量无关,产生相对于利用印刷系统10的期间或印刷张数的对等费用的系统。
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进行不同的动作。具体而言,在第二模式中,与第一模式相比,充分使用收纳于墨收纳体18中的墨来进行印刷部23的维护。另外,在第一模式下,在判定为收纳于墨收纳体中的墨收纳量在规定量以下时,将表示该情况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6中,但在第二模式下,不在显示部16中显示该图像。在本例中,作为规定量,相当于即将耗尽的分量,相当于稍后马上变为墨耗尽的分量。
维护控制部112进行印刷部23的维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部23的维护,至少进行从喷出头25的喷嘴25a强制性地排出墨的清洁。维护控制部112控制维护部33,从印刷部23强制性地排出液体,从而进行印刷部23的清洁。通过进行这样的清洁,从喷出头25的喷嘴排除成为喷出不良的原因的稠化墨、气泡或异物。
进而,作为印刷部23的维护,还进行从喷出头25的喷嘴25a喷出与印刷无关的墨的空喷。维护控制部112控制印刷部23,使印刷部23进行空喷。通过进行这样的空喷,从而从喷出头25的喷嘴25a中排除成为喷出不良的原因的稠化墨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维护有定期进行的定期维护和根据操作部15的操作等的用户的指示进行的用户维护。这样,维护控制部112定期或者根据用户的指示控制维护部33,从而进行印刷部23的维护。
尤其是,定期维护在由计数部114计数的计数值变为执行条件成立的基准值时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计数值中包含与从上次维护起经过的时间相关的计数值、以及与从上次维护起印刷部23喷出墨进行了印刷的介质的张数即印刷张数相关的计数值,之后详细进行叙述。维护控制部112在从上次维护开始计数的计数值变为基准值时,进行定期维护。详细而言,维护控制部112在从上次维护起经过的时间的计数值变为与时间相关的基准值即时间基准值、或者从上次维护开始计数的印刷张数的计数值变为与印刷张数相关的基准值即张数基准值时,进行定期维护。另外,维护控制部112在接收到用户维护的指示时,进行维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二模式时,根据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来变更基准值。在本例中,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二模式时,根据时间的计数值变更时间基准值,根据印刷张数的计数值变更张数基准值。另一方面,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一模式时,不变更时间基准值、张数基准值。
每当时间计数值达到时间基准值时进行定期维护的原因在于,随着时间的经过,印刷部23的喷嘴25a内的墨有可能因为水分的蒸发等而稠化,或者在印刷部23内的墨中可能存在成长为会引起喷嘴不良的程度的尺寸的气泡。另外,担心随着印刷张数增多而从介质飞散的纸粉等异物附着于喷出头25的喷嘴25a的附近,从而引起喷嘴不良。每当印刷张数计数值达到张数基准值时进行定期维护的原因在于,在引起喷嘴不良之前提前进行清洁而从喷嘴25a及喷嘴形成面25b除去纸粉等异物。另外还在于:印刷张数多的情况下,印刷部23未被盖帽34封盖的印刷动作时间长,从而有可能加剧喷嘴25a内及其周边的墨的稠化,从而在引起喷嘴不良之前提前进行清洁而除去喷嘴25a内的稠化墨。
另外,维护控制部112也可以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二模式时,根据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改变维护强度。维护控制部112也可以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二模式时,相比于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为第一计数值时,而在该计数值为小于第一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时增强表示维护的强度的维护强度。在此,维护是指使维护部33强制性地从喷出头25的喷嘴排出墨的清洁。该情况下,维护强度是指清洁强度。排出墨时的流速和排出墨的动作时间即清洁时间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值越大,则清洁强度越高。换言之,清洁时被驱动的维护泵40的旋转速度和维护泵40的驱动时间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值越大,则清洁强度越高。另一方面,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一模式时,维护强度不变。
通过由维护控制部112进行上述控制,维护控制部112也可以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二模式时,根据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增多空喷时的喷出量。此时的空喷既可以仅为伴随清洁的空喷和印刷期间进行的空喷中的一者,也可以两者。即,维护控制部112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相比于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为第一计数值时,而在该计数值为小于第一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时,空喷时印刷部23以更多的喷出量喷出墨。另一方面,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一模式时,空喷时由印刷部23喷出的墨的喷出量不变。
维护部33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二模式时,与通过计数部114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计数的计数值为第一计数值时相比,该计数值为小于第一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时增大使液体排出的维护的强度。另外,维护部33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二模式时,与通过计数部114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计数的计数值为第一计数值时相比,该计数值为小于第一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时喷出更多的液体。在此,空喷包括为了在清洁刚结束后调整喷嘴25a内的墨的弯液面而进行的第一空喷、和在印刷期间定期进行的第二空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空吐出和第二空吐出两者中,都是与第一计数值时相比,在小于第一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时喷出更多的液体。例如,既可以仅在第一空喷和第二空喷中的第一空喷中,与第一计数值时相比,在第二计数值时喷出更多的液体,也可以是仅在第二空喷中,与第一计数值时相比,在第二计数值时喷出更多的液体。
设定部113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二模式时,根据通过计数部114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计数的计数值,在存储部120中存储基准值,从而设定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的基准值。尤其是,设定部113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当被控制为第二模式时,在通过计数部114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计数的计数值为下限值以上时,将该计数值设定为基准值,之后详细进行叙述。另一方面,设定部113在计数值小于下限值时,将下限值设定为基准值。
计数部114从上次维护开始计数计数值。本例的计数部114为了判定已达到从上次维护至进行下次维护为止的间隔而对计数值进行计数。间隔可以举出时间、印刷张数、通过数等。在计数部114所计数的与间隔相关的计数值中,有与时间相关的计数值、与印刷张数相关的计数值、与通过数相关的计数值等。尤其是,计数部114通过更新分配给存储部120的计时计数器,对与从上次维护起经过的时间相关的计数值进行计数。另外,计数部114通过更新分配给存储部120的印刷张数计数器,对与从上次维护起的印刷张数相关的计数值进行计数。另外,在印刷装置11是通过一边使印刷部23沿扫描方向移动一边向介质喷出墨从而进行印刷的串行打印机的情况下,交替进行从喷出头25的喷嘴25a喷出墨的同时使滑架26沿扫描方向移动一次的印刷部23的扫描、和下一个印刷位置为止的介质的输送。计数部114通过更新分配给存储部120的通过数计数器,对与从上次维护起的通过数相关的计数值进行计数。在此,将印刷部23一边喷出液体一边移动的一次扫描称为“通过(pass)”,通过数计数器将从上次维护起的通过数作为计数值进行计数。此外,计数部114也可以由ASIC等的电子电路所具备的计数器构成。
收纳量计数部115对通过印刷部23喷出的墨的消耗量和配送的墨瓶31中填充的墨的消耗量进行计数。收纳量计数部115具有分配给存储部120的各种计数器。收纳量计数部115具备对于从服务器装置200认证了与新的墨瓶31相关的认证信息的时刻起的墨消耗量进行计数的墨计数器、和对于从新的墨瓶31得到认证的时刻开始使用的墨瓶31中填充的墨的消耗量进行计数的墨瓶计数器。本例的墨瓶计数器对与从墨瓶31中填充的填充量减去墨消耗量的值相当的墨瓶31的余量进行计数,作为墨瓶31的消耗量。在此,墨瓶计数器所计数的墨瓶31的余量是指墨瓶31的墨余量和作为从墨瓶31注入墨的注入对象的墨收纳体18的墨余量的合计值。即,墨瓶计数器对墨瓶31和墨收纳体18的墨总余量进行计数。
信息发送部116将各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装置200。尤其是,信息发送部116读取附属于订购用的墨瓶31的认证图像之后,将包含认证信息的认证关联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装置200。认证信息是能够识别用于向墨收纳体18注入墨的墨瓶31的收纳体信息的一例,换言之,是与墨收纳体18相关的收纳体信息的一例。
输送电机27是根据来自控制部110的控制信号输送介质的驱动源。滑架电机32是根据来自控制部110的控制信号驱动滑架26的驱动源。此外,在印刷装置11为行式打印机的情况下,其电气构成为从图5中去掉滑架电机32的构成。印刷部23根据来自控制部110的控制信号向介质喷出墨。图像读取部13根据来自控制部110的控制信号读取图像,并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控制部110。
服务器装置200具备控制部210、存储部220以及通信部230。控制部210具备CPU。CPU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执行与服务器装置200相关的各种控制。存储部220中存储有执行服务器装置200中的各种控制的控制程序、以及在控制程序中参照的参照数据。通信部230经由网络NT与印刷装置11等其他装置可通信地连接。
另外,作为通过执行控制程序而发挥功能的功能部,控制部210具备许可条件判定部211和判定结果信息发送部212。
许可条件判定部211在从印刷装置11接收到认证关联信息时,对认证关联信息中包含的认证信息与存储在后述的用户信息数据库中的认证信息进行对照,并根据对照的结果来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这样,许可条件判定部211根据来自印刷装置11的认证信息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
判定结果信息发送部212将表示由许可条件判定部211判定出的结果的判定结果信息发送至印刷装置11。
在这样的印刷系统10中,在服务器装置200中,以用户信息数据库的形式管理与构成印刷系统10的多台印刷装置11相关的信息。而且,根据来自印刷装置11的认证请求进行认证控制。另一方面,在印刷装置11中,进行基于填充于墨瓶31的墨的消耗量的计数控制、基于认证结果的印刷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装置200的存储部220中存储有用户信息数据库。用户信息数据库是用于管理与印刷装置11相关的信息的信息组。
如图6所示,在用户信息数据库DB中,一个用户识别信息对应于一个或多个装置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是能够识别用户的用户固有的识别信息。装置识别信息是能够识别印刷装置11的印刷装置11固有的识别信息。
在用户信息数据库DB中,一个装置识别信息与装置类别信息、装置通信信息、配送地信息以及订购信息对应。装置类别信息是能够识别印刷装置11的类别(机种)的信息。装置通信信息是用于与印刷装置11进行通信的信息。配送地信息是表示设置印刷装置11的场所的信息,且是用于配送墨瓶31的信息。订购信息是表示订购有效还是无效的信息。
在用户信息数据库DB中,一个装置识别信息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容器识别信息。容器识别信息是作为液体容器的一例的墨瓶固有的识别信息,能够识别在印刷装置11中可使用的墨瓶31。
在用户信息数据库DB中,一个容器识别信息与容器类别信息和认证信息对应。容器类别信息是表示墨瓶31的类别的信息,也能够识别填充于墨瓶31的墨的填充量。认证信息是在配送墨瓶31之后用于服务器装置200与印刷装置11之间的认证的信息。
在服务器装置200中,在使用印刷装置11之前进行用户注册。在用户注册中,根据从印刷装置11发送来的信息,在用户信息数据库DB,使用户识别信息、装置识别信息、装置类别信息、装置通信信息、配送地信息以及订购信息建立对应。
而且,在服务器装置200中,在从印刷装置11收到墨瓶31的配送请求时,当与存在配送请求的印刷装置11的装置识别信息对应的订购信息有效时,生成容器信息、容器类别信息以及认证信息,并登记至用户信息数据库DB中。由此,根据墨瓶31的配送请求,将关于所配送的墨瓶31的信息登记至用户信息数据库DB中。
在此,对于按照各种控制程序在印刷装置11和服务器装置200中进行的各种处理进行说明。首先,对印刷装置11中执行的认证处理进行说明。该认证处理在根据操作部15的操作而发出认证指示时由印刷装置11的控制部110执行。
如图7所示,在步骤S11中,控制部110执行使图像读取部13读取作为附属于所配送的墨瓶31的认证信息的认证图像的认证图像读取处理。在本例中,向订购信息有效的印刷装置11的配送地配送订购用的墨瓶31。在该订购用的墨瓶31上,不同于市售的墨瓶31而附属有作为认证信息的认证图像。在该处理中,控制部110向图像读取部13输出使其读取认证图像的读取指示,并将由图像读取部13读取的图像数据作为认证信息存储至存储部120中。这样,图像读取部13获取附属于墨瓶31的认证信息作为与墨瓶31相关的信息。图像读取部13相当于信息获取部的一例。
然后,在步骤S12中,控制部110经由通信部130及网络NT,执行通过将认证关联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装置200而进行认证请求的认证关联信息发送处理。认证关联信息中包含由图像读取部13读取的认证信息和印刷装置11固有的装置识别信息。这样,控制部110在所获取的认证信息是订购用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将用于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认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装置200。该订购用的认证信息相当于第二信息的一例,订购用以外的认证信息相当于第一信息的一例,该认证关联信息相当于判定用信息的一例。
另一方面,在服务器装置200中,控制部210在经由网络NT及通信部230接收到认证关联信息时,参照用户信息数据库DB中登记的认证信息中的、与接收到的认证关联信息中包含的装置识别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认证信息。然后,控制部210对照所参照的认证信息与接收到的认证关联信息中包含的认证信息是否一致。这样,控制部210根据来自印刷装置11的认证关联信息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控制部210的许可条件判定部211执行上述处理。
控制部210在对照的结果判定为存在与接收到的认证关联信息中包含的认证信息一致的认证信息时,将表示正确进行了认证的认证结果信息经由通信部230及网络NT发送至输出了认证关联信息的印刷装置11。另一方面,控制部210在对照的结果判定为不存在与接收到的认证关联信息中包含的认证信息一致的认证信息时,将表示未正确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信息经由通信部230及网络NT发送至输出了认证关联信息的印刷装置11。这样,控制部210将表示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结果的认证结果信息发送至印刷装置11。控制部210的判定结果信息发送部212执行上述处理。该认证结果信息相当于判定结果信息的一例。
在印刷装置11中,在步骤S13中,控制部110根据从服务器装置200发送来的认证结果信息判定是否正确进行了认证。在接收到表示未正确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信息,判定为未正确进行认证的情况下,控制部110通过将表示第一模式的信息存储至分配给存储部120的模式标志位而设定为第一模式(步骤S17),并结束认证处理。该模式标志位是表示被控制的模式的种类的标志。
在接收到表示正确进行了认证的认证结果信息,判定为正确进行了认证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中,控制部110通过将表示第二模式的信息存储至分配给存储部120的模式标志位中而设定为第二模式。
在使用印刷装置11之前,表示第一模式的信息被存储至模式标志位中。然后,在根据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使用附属于订购用的墨瓶31的认证图像进行对照之后,接收到表示正确进行了认证的认证结果信息,而许可条件成立时,将表示第二模式的信息存储至模式标志位中。此外,在根据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使用附属于订购用的墨瓶31的认证图像进行对照之后,接收到表示未正确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信息,而许可条件不成立时,将表示第一模式的信息存储至模式标志位中。另外,在推测订购用的墨瓶31全部被消耗时,将表示第一模式的信息存储至模式标志位,从而由第二模式被控制为第一模式,之后详细进行叙述。
这样,控制部110在获取的认证信息是订购用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在从服务器装置200接收到表示许可条件成立的判定结果信息,并且,基于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基于认证信息的许可条件成立时,设定为第二模式,并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另外,换言之,许可条件在从服务器装置200接收到表示基于认证信息的许可条件成立的判定结果信息时成立。另一方面,控制部110在认证信息并非订购用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从服务器装置200接收到表示许可条件不成立的判定结果信息,并且,基于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基于认证信息的许可条件不成立,设定为第一模式,并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
接着,在步骤S15中,控制部110执行墨瓶信息登记处理。在该处理中,控制部110通过将使正确认证了的墨瓶31的种类和认证信息对应的墨瓶信息累积性地存储至存储部120中,从而登记墨瓶信息。
然后,在步骤S16中,控制部110执行初始值设定处理,并结束认证处理。在该处理中,控制部110对分配给存储部120的墨计数器设定“0”作为初始值。该墨计数器是表示基于所印刷的图像数据在印刷中消耗的各颜色的墨的墨消耗量与维护中消耗的墨消耗量之和所表示的各颜色的墨消耗量的计数器。这样,控制部110在与所配送的新的墨瓶31相关的认证信息得到认证时对墨计数器设定初始值。
另外,控制部110从存储部120读出表示与所配送的墨瓶31的种类对应的墨瓶31的填充量的值,并与分配给存储部120的墨瓶计数器相加。该墨瓶计数器是表示推测所配送的墨瓶31中填充的各种颜色的墨尚未被印刷部23喷出(未被消耗),而收纳在墨瓶31和墨收纳体18中的余量的计数器。这样,控制部110在与所配送的新的墨瓶31相关的认证信息得到认证时,将与墨瓶31中填充的墨的填充量对应的值与墨瓶计数器相加,从而对与墨瓶31中填充的墨的消耗量相关的计数值设定初始值。
在该墨瓶31得到认证时,控制部110也可以将根据来自操作部15的输入值获取的墨收纳体18的墨余量与墨瓶31的填充量相加而得到的校正值设定为墨瓶计数器的初始值。
接下来,对印刷装置11中执行的印刷控制处理进行说明。该印刷控制处理在根据操作部15的操作而发出印刷指示时由印刷装置11的控制部110执行。
在印刷装置11中,控制部110在用户发出印刷指示时,根据印刷指示中包含的图像数据控制输送电机27、滑架电机32以及印刷部23,从而执行通过向介质喷出墨而进行印刷的印刷处理。
另外,控制部110在执行了印刷处理之后,根据印刷的图像数据,将表示各颜色的墨中消耗的墨的消耗量的值与分配给存储部120的墨计数器相加。控制部110将表示为了维护印刷部23的喷嘴25a而从印刷部23排出的墨消耗量的值与墨计数器相加。由此,控制部110对所消耗的墨的消耗量进行计数,并将计数结果与分配给存储部120的墨计数器相加,从而能够识别所消耗的墨的消耗量。另外,控制部110在被控制为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在执行了印刷结果之后,根据印刷的图像数据,从分配给存储部120的墨瓶计数器中减去表示各颜色的墨中消耗的墨的消耗量的值。控制部110从墨瓶计数器减去表示为了维护印刷部23的喷嘴而从印刷部23排出的墨消耗量的值,并对填充在所配送的墨瓶31中的墨的余量(消耗量)进行计数。由此,控制部110对消耗的墨的消耗量进行计数,并从分配给存储部120的墨瓶计数器减去计数结果,从而能够识别填充在所配送的墨瓶31中的墨的余量。控制部110的收纳量计数部115执行上述处理。此外,控制部110在被控制为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根据墨瓶计数器的值,在墨瓶31中填充的墨消耗完之前,向服务器装置200发送配送请求。
然后,控制部110在执行了印刷处理之后,将表示印刷的介质的印刷张数的值与印刷张数计数器相加,并结束印刷控制处理。该印刷张数计数器是分配给存储部120的计数器,且是用于计数上次进行维护后印刷的介质的印刷张数的计数器。另外,在多种尺寸的介质上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印刷张数计数器也可以构成为对换算为以规定尺寸(例如A4尺寸)为基准的印刷张数的值进行计数。这样,控制部110从上次维护起对由印刷部23喷出了墨的介质的印刷张数进行计数。控制部110的计数部114执行上述处理。
另外,在与印刷控制处理不同的计时处理中,在印刷装置11中,控制部110每隔规定周期对存储于存储部120的上次进行维护的时刻与当前的时刻进行比较,将从上次进行维护起经过的时间设定为计时计数器,并结束计时处理。该计时计数器是分配给存储部120的计数器,且是用于计数上次进行维护后经过的时间的计数器。作为上次维护,既可以是定期维护,也可以是用户维护。这样,控制部110对从上次维护起经过的时间进行计数。控制部110的计数部114执行上述处理。此外,在初次使用印刷装置11时,控制部110将初次使用的时刻存储至存储部120,并对初次使用的时刻与当前的时刻进行比较,将从初次使用的时刻起经过的时间设定为计时计数器。
接着,对印刷装置11中执行的维护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维护控制处理每隔规定周期由印刷装置11的控制部110执行。
如图8所示,在印刷装置11中,在维护控制处理的步骤S21中,控制部110判定用户维护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在该处理中,控制部110在用户通过操作部15的操作发出维护指示时,判定为用户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在判定为用户维护的执行条件不成立时,控制部110转移至步骤S41。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用户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时,控制部110转移至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控制部110读出模式标志位中存储的信息,并判定是否为第二模式。在判定为并非第二模式时,控制部110不执行步骤S23~S25而转移至步骤S26。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第二模式时,控制部110转移至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控制部110读出分配给存储部120的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和计时计数器的值,获取从上次维护起的计数值。
接着,在步骤S24中,控制部110决定与计数值对应的维护强度。具体而言,控制部110决定与计数值对应的清洁强度。准备有多个阶段的清洁强度。从计数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范围被分为多个阶段,控制部110选择与读出的计数值所属的阶段对应的清洁强度。控制部110在计数值的值越小的阶段选择强度越大的清洁。在本例中,从作为时间的计数值的时间计数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范围被分为多个阶段,控制部110选择与读出的时间计数值所属的阶段对应的清洁强度作为候补。另外,从作为印刷张数的计数值的张数计数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范围被分为多个阶段,控制部110选择与读出的张数计数值所属的阶段对应的清洁强度作为候补。能够得到作为指示了用户维护时的计时计数器的值的时间计数值和作为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的张数计数值。控制部110获取与时间计数值对应的清洁强度和与张数计数值对应的清洁强度作为候补,并决定作为候补而获取的两个清洁强度中较大一者。此外,控制部110也可以选择作为候补而获取的两个清洁强度中较小一者。另外,也可以在指示了用户维护时,采用时间计数值和张数计数值中的一者,并决定与该一者对应的清洁强度。例如,也可以采用时间计数值,并决定与时间计数值对应的清洁强度,或者也可以采用印刷张数,并决定与张数计数值对应的清洁强度。另外,在步骤S24中,控制部110在第二模式时执行,但以与第一模式时相比清洁强度变大的方式决定与计数值对应的维护强度。
在接下来的步骤S25中,控制部110执行使维护中从印刷部23喷出的墨的喷出量增加的喷出量增加处理,并转移至步骤S26。
接着,在步骤S26中,控制部110执行维护处理。在该处理中,控制部110至少进行从印刷部23的喷嘴25a排出墨的清洁。另外,控制部110假设已进行了维护,将印刷张数计数器和计时计数器初始化。这样,控制部110作为用户维护而至少进行从印刷部23排出墨的清洁。换言之,控制部110根据用户的指示进行用户维护。
尤其是,在用户维护中,控制部110以与计数值对应的先前决定的清洁强度进行清洁。即,控制部110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以与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对应的强度进行清洁。
例如,在用户维护中,当是第二模式时,控制部110以与计时计数器的值对应的强度进行清洁。该情况下,控制部110在作为指示了用户维护时的计时计数器的值的时间计数值为第一时间计数值时,以第一强度进行清洁,在时间计数值为小于第一时间计数值的第二时间计数值时,以强度比第一强度大的第二强度进行清洁。即,随着维护的间隔变短,清洁强度呈阶段性地增大。另外,在用户维护中,在以与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对应的强度进行清洁的情况下,控制部110在作为发出指示时的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的张数计数值为第一张数计数值时,以第一强度进行清洁。另一方面,控制部110在张数计数值为小于第一张数计数值的第二张数计数值时,以强度比第一强度大的第二强度进行清洁。即,随着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的期间印刷的印刷张数变少,清洁强度呈阶段性地增大。此外,在用户维护中,当是第一模式时,与第二模式时相比清洁强度小,控制部110以预先决定的一定的强度进行清洁。
在清洁之后,控制部110在接收到印刷指令时,开始进行印刷。在印刷期间,控制部110使滑架26定期移动至起始位置,并进行以与步骤S25中决定的计数值对应的喷出量从喷出头25朝向盖帽34喷出墨的空喷。控制部110在指示了用户维护时的计数值为第一计数值时以第一喷出量进行空喷,在计数值为小于第一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时,以喷出量比第一喷出量多的第二喷出量进行空喷。此外,即使在定期维护后的印刷时,例如也可以上次用户维护时在步骤S25中决定的喷出量进行空喷。即,与步骤S25中决定的计数值对应的喷出量可以说是与基准值对应的喷出量。即,控制部110在定期维护后的印刷中,当彼时的基准值为第一基准值时以第一喷出量进行空喷,在基准值为小于第一基准值的第二基准值时,以喷出量比第一喷出量多的第二喷出量进行空喷。例如,随着维护的间隔变短,空喷时的喷出量呈阶段性地增大。另外,在步骤S25中,控制部110在第二模式时执行,但以与第一模式时相比空喷的喷出量变大的方式决定与计数值对应的喷出量。控制部110的维护控制部112执行上述处理。
在步骤S31中,控制部110读出模式标志位中存储的信息,并判定是否为第二模式。在判定为并非第二模式时,控制部110不执行步骤S32~S35而结束维护控制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第二模式时,控制部110转移至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控制部110判定计数值是否小于下限值。具体而言,控制部110在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小于张数下限值时、或者计时计数器的值小于时间下限值时,判定为计数值小于下限值。另一方面,控制部210在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为张数下限值以上,且计时计数器的值为时间下限值以上时,判定为计数值不小于下限值。张数下限值和时间下限值参照与装置类别信息对应的值。
在判定为计数值不小于下限值时,控制部110将计数值决定为基准值,并设定为基准值(步骤S33),转移至步骤S35。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计数值小于下限值时,控制部210将下限值决定为基准值,并设定为基准值(步骤S34),转移至步骤S35。这样,控制部110被控制为第二模式,在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为下限值以上时,将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决定为基准值。控制部110被控制为第二模式,在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小于下限值时,将下限值决定为基准值。然后,控制部110设定所决定的基准值。由此,控制部110在以第二模式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在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为下限值以上时,将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设定为基准值。另一方面,控制部110在从上次维护至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小于下限值时,将下限值设定为基准值。控制部110的设定部113执行上述处理。此外,在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和计时计数器的值中的任意一者小于下限值,任意另一者为下限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10将下限值决定为与取小于下限值的值的一者计数值对应的基准值,并将计数值决定为与取下限值以上的值的另一者计数值对应的基准值。
在步骤S35中,控制部110将分配给存储部120的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初始化,并结束维护控制处理。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是分配给存储部120,且用于对连续执行定期维护的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这样,在进行了用户维护的情况下,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被初始化。
在步骤S41中,控制部110判定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在该处理中,控制部110在计数部114的计数值为基准值以上时,判定为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读出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并在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为张数基准值以上时,判定为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另外,控制部110读出计时计数器的值,并在计时计数器的值为时间基准值以上时,判定为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在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为张数基准值以上、或者计时计数器的值为时间基准值以上时,判定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在判定为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不成立时,控制部110结束维护控制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时,控制部110转移至步骤S42。
接下来,在步骤S42中,控制部110与步骤S26同样地执行维护处理,将印刷张数计数器和计时计数器初始化。另外,在定期维护中,无论是第一模式还是第二模式,控制部110同样都以预先决定的一定的强度进行清洁。另外,在定期维护中,控制部110以比用户维护小的清洁强度进行清洁,但也可以以与用户维护相同的清洁强度进行清洁。这样,控制部110作为定期维护而至少进行从印刷部23排出墨的清洁。换言之,控制部110在计数值变为基准值时进行定期维护。此外,也可以与在用户维护中以与计数值对应的强度进行清洁同样地,在定期维护中以与基准值对应的强度进行清洁。
然后,在步骤S43中,控制部110读出模式标志位中存储的信息,并判定是否为第二模式。在判定为并非第二模式时,控制部110不执行步骤S44~S48的处理而结束维护控制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第二模式时,控制部110转移至步骤S44。
在步骤S44中,控制部110对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加上“1”。然后,在步骤S45中,控制部110判定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的值是否变为与规定次数对应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规定次数采用“5”,但也可以是“1”~“4”、“6”以上。在判定为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的值未变为与规定次数对应的值时,控制部110结束维护控制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的值变为与规定次数对应的值时,控制部110转移至步骤S46。
在步骤S46中,控制部110判定基准值是否为上限值。具体而言,控制部210在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为张数上限值时、或者计时计数器的值为时间上限值时,判定为计数值是上限值。另一方面,控制部210在印刷张数计数器的值小于张数上限值,且计时计数器的值小于时间上限值时,判定为计数值并非上限值。张数上限值和时间上限值参照与装置类别信息对应的值。在判定为基准值是上限值时,控制部110结束维护控制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基准值并非上限值时,控制部110决定为加了规定值后的基准值,并设定所决定的基准值(步骤S47)。规定值是与装置类别信息对应的值,且是不超过张数上限值和时间上限值的值。
然后,在步骤S48中,控制部110将分配给存储部120的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初始化,并结束维护控制处理。这样,在连续进行了规定次数的定期维护时,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被初始化。这样,当连续进行了规定次数的定期维护时,以上限值为上限,对基准值加上规定值。因此,即使在进行了用户维护而基准值变小的情况下,通过连续进行规定次数的定期维护,基准值也变大。
这样,在第一模式时和第二模式时,都能够使用户维护中的清洁强度、空喷的喷出量不同。尤其是,在第一模式时,推测是从市售的墨瓶31向墨收纳体18注入墨,在第二模式时,推测是从订购用的墨瓶31向墨收纳体18注入墨。因此,在第一模式时,能够避免在用户维护中从市售的墨瓶31注入的墨的消耗量增大。另一方面,在第二模式时,在用户维护中,能够通过使从订购用的墨瓶31注入的墨的消耗量增大而提高维护强度。
另外,在第一模式时,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的基准值一定,不能变更。另一方面,在第二模式时,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的基准值能够进行变更。因此,在第一模式时,通过根据一定的基准值进行定期维护,能够抑制定期维护的间隔缩短,从而能够削减从市售的墨瓶31注入的墨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在第二模式时,能够根据在进行用户维护之前所计数的计数值来变更基准值。而且,通过根据变更后的基准值进行定期维护,能够缩短定期维护的间隔,能够通过充分消耗从订购用的墨瓶31注入的墨而提高维护强度。
接下来,对印刷装置11中执行的收纳量通知处理进行说明。该收纳量通知处理每隔规定周期由印刷装置11的控制部110执行。
如图9所示,控制部110根据墨瓶计数器的值,判定墨收纳体18的收纳量是否为规定量以下。即,控制部110判定填充于墨瓶31的墨的余量是否为规定量以下。换言之,判定墨瓶31及其注入对象的墨收纳体18的墨总余量是否为规定量以下。在判定为墨收纳体18的收纳量不在规定量以下时,控制部110不执行步骤S52、S53而转移至步骤S54。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墨收纳体18的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时,控制部110转移至步骤S52。
在步骤S52中,控制部110读出模式标志位中存储的信息,判定是否为第一模式。在判定为并非第一模式时,控制部110不执行步骤S53而转移至步骤S54。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第一模式时,控制部110通过使显示部16显示表示墨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图像来通知墨收纳量(步骤S53),并转移至步骤S54。这样,显示部16进行与收纳在墨收纳体18中的液体的收纳量相关的显示。而且,在收纳于墨收纳体18的墨的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在第二模式下,控制部110不在显示部16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而在第一模式下,控制部110使显示部16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
这对于市售的墨瓶31而言,在收纳于墨收纳体18的墨的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时,需要做购买新的墨瓶31等的准备,并需要做在达到墨瓶31的墨消耗完的墨耗尽之前购买新的市售墨瓶31的准备。因此,在第一模式中使显示部16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详细而言,在第一模式中,使显示部16显示墨瓶31的余量与墨收纳体18的墨余量的合计值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即,在本例中,使显示部16显示墨瓶31的余量与墨收纳体18的墨余量的合计值变为作为规定量的一例的即将耗尽以下的情况。例如,在墨瓶31的余量为规定量以上的状态下,即使墨收纳体18的墨为规定量以下,显示部16中也不显示该情况,而在墨瓶31的余量为“0”的状态下,当墨收纳体18的墨变为规定量以下时,显示部16中显示该情况。
另一方面,关于订购用的墨瓶31,即使在收纳于墨收纳体18的墨的收纳量变为规定量以下时,由于会配送新的墨瓶31,因而也不需要削减墨的消耗,在第二模式下也可以不使显示部16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即,在第二模式下,即使墨瓶31的余量与墨收纳体18的墨余量的合计值变为规定量以下,显示部16中也不显示该情况。在本例中,在第二模式下,显示部16中不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的一例的即将耗尽以下的情况。此外,控制部110也可以利用墨计数器的值来监视墨收纳体18的余量,当墨收纳体18的余量变为规定量以下时,使显示部16显示促使用户从墨瓶31向墨收纳体18注入墨的信息。该情况下,优选使墨瓶计数器的值变为规定量以下时和墨计数器的值变为规定量以下时显示于显示部16中的信息不同。
接着,在步骤S54中,控制部110读出模式标志位中存储的信息,并判定是否为第二模式。在判定为并非第二模式时,控制部110不执行步骤S55、S56而结束收纳量通知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第二模式时,控制部110转移至步骤S55。
在步骤S55中,控制部110判定墨瓶计数器的值是否变为“0”,墨收纳体18的收纳量是否变为“0”。即,控制部110判定填充于墨瓶31的墨的余量是否为“0”。换言之,判定墨瓶31及其注入对象的墨收纳体18的墨总余量是否为表示墨耗尽的“0”。在判定为墨收纳体18的收纳量并未变为“0”时,控制部110不执行步骤S56而结束收纳量通知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墨收纳体18的收纳量为“0”时,控制部110对模式标志位设定表示第一模式的信息(步骤S56),并结束收纳量通知处理。这样,控制部110在达到推测填充于订购用的墨瓶31中的墨消耗完的时刻时,设定为第一模式。控制部110的模式控制部111执行上述处理。
对印刷系统10的作用进行说明。在首次使用印刷装置11时,印刷装置11中被设定为第一模式。由此,在首次使用印刷装置11时,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
另一方面,对订购信息有效的用户配送订购用的墨瓶31。而且,将填充在所配送的订购用的墨瓶31中的墨注入墨收纳体18。另外,当有认证指示时,通过图像读取部13读取附属于所配送的墨瓶31上的认证信息,并将包含认证信息的认证关联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装置200。
另一方面,在服务器装置200中,在接收到认证关联信息时,与登记于用户信息数据库DB中的认证信息进行对照,并将表示认证结果的认证结果信息发送至印刷装置11。尤其是在对照的结果为正确认证的情况下,许可条件成立,在未正确认证的情况下,许可条件不成立。
在印刷装置11中,在接收到表示正确进行了认证的认证结果信息,判定为正确进行了认证时,许可条件成立,被控制为第二模式。由此,在附属于所配送的订购用的墨瓶31的认证信息是正确的认证信息,并根据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而正确认证时,许可条件成立,并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在印刷装置11中,在接收到表示未正确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信息,判定为未正确进行认证时,许可条件不成立,不会被控制为第二模式,而继续被控制为第一模式。由此,当附属于所配送的订购用的墨瓶31的认证信息不是正确的认证信息,且未根据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而正确认证时,许可条件不成立,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
作为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以一定的清洁强度进行清洁,并且以一定的喷出量进行空喷。另外,作为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进行定期维护的间隔不变化。而且,作为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在墨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时,在显示部16中显示表示墨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图像。
另一方面,作为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以与从上次维护至进行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对应的清洁强度进行清洁。作为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以与从上次维护至进行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对应的喷出量进行空喷。另外,作为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定期维护的间隔被缩短为与从上次维护至进行用户维护为止所计数的计数值对应的间隔,并且,不进行用户维护,而根据连续进行定期维护的次数延长进行定期维护的间隔。并且,作为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即使在墨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时,也不会在显示部16中显示表示墨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图像。
如以上详细叙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利用从墨收纳体18供给的墨进行印刷。在与向墨收纳体18注入墨的墨瓶31相关的认证信息是订购用以外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另一方面,在是订购用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在根据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而许可条件成立时,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因此,如与墨收纳体18相关的认证信息是否为订购用的认证信息这样,能够根据附属于墨瓶31的认证信息的种类和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使动作的模式不同。能够使印刷装置11以多种模式中与是订购无效的第一信息还是有效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适当的模式进行动作。
(2)另外,在与墨收纳体18相关的认证信息是订购用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作为用于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的条件,可以设置和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对应的许可条件,能够在根据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而许可条件成立的适当的状况下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3)在订购用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向服务器装置200发送用于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认证信息,许可条件在从服务器装置200接收到表示许可条件成立的判定结果信息时成立。因此,印刷装置11只要能够向服务器装置200发送用于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认证信息,并从服务器装置200接收表示许可条件成立的判定结果信息,则不需要进行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能够根据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来识别许可条件成立。
(4)尤其是,由于在服务器装置200中进行认证信息的对照,因此,能够在服务器装置200中集中管理认证信息,另一方面,在印刷装置11中,不需要执行认证信息的对照这一处理,从而能够减轻控制负荷。
(5)墨收纳体18被构成为:能够注入填充于墨瓶31中的墨,并喷出从墨收纳体18供给的墨进行印刷。并且,通过获取与墨收纳体18相关的认证信息,能够根据认证信息的种类和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使动作的模式不同,能够以多种模式中适于用户的模式进行动作。
(6)通过使用能够识别墨瓶31的认证信息,在与墨收纳体18相关的认证信息是订购用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作为用于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的条件,可以根据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设置基于认证信息的许可条件。因此,能够根据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在基于认证信息的许可条件成立的适当的状况下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7)在收纳于墨收纳体18的墨的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时,在第二模式中,在显示部16中不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但在第一模式中,在显示部16中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因此,在收纳于墨收纳体18的墨的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模式的种类而使是否在显示部16中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不同。因此,可以根据附属于墨瓶31的认证信息的种类和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使是否关注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不同,从而能够以适于用户的模式进行动作。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填充于墨瓶31的墨注入墨收纳体18,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于此将收纳墨的墨盒构成为能够拆装。关于第二实施方式,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省略说明。另外,关于第二实施方式,有时也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瓶31相关的记载替换为与墨盒67相关的记载。
如图10所示,印刷装置51具有大致四方箱状的主体52,在该主体52的前面上部设置有操作面板53。操作面板53具备供用户操作的操作部56和显示各种菜单的显示部57。此外,显示部57中还显示墨用尽和催促更换墨盒的消息信息等。另外,在主体52上,在操作面板53的下侧,以能够插拔的状态安装有能够收纳多张纸张等介质M的供纸盒54。印刷装置51对从供纸盒54供给的介质M实施印刷,将印刷后的介质M从在主体52的前面开口的排出口52a排出至滑动式的排纸托盘55上。
如图11所示,在印刷装置51中,在上侧和前侧开口的大致四方箱状的主体框架60的左右侧壁之间架设有具有规定长度的引导轴61,滑架62被设置为能够沿着该引导轴61在宽度方向X上往复移动。
在滑架62的下部设置有液体喷出头66。在介质M上进行印刷的印刷部63包括滑架62和液体喷出头66而构成。另外,在凹设于滑架62的上部的盒支架62a上,安装有多个(图11的例子中为四个)作为印刷材料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的一例、即墨盒67。各墨盒67中分别收纳有作为印刷材料的液体,例如黑色(K)、青色(C)、品红色(M)、黄色(Y)这四种颜色的墨。当然,墨的颜色数并不限于4色,也可以是1色、2色、5~8色。该情况下,墨盒67的安装个数可以是1个~8个中与墨颜色数对应的任意个数。能够拆装墨盒67的盒支架62a相当于安装部的一例。
液体喷出头66从在其下表面开口的各颜色的喷嘴分别喷出从各墨盒67供给的墨。这样,液体喷出头66喷出安装于盒支架62a上的墨盒67中收纳的墨而进行印刷。此外,液体喷出头66经由与滑架62连接的柔性扁平电缆FC与设置于印刷装置51内的未图示的控制部可通信地连接,并根据来自控制部的喷出控制数据而被驱动。
在与液体喷出头66对置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限定液体喷出头66与介质M之间的间隔(间隙)的长尺状的支撑座68。支撑座68至少在印刷区域内沿宽度方向X延伸。在印刷期间,通过使从在液体喷出头66的下表面开口的多个喷嘴喷出的墨落在介质M中的支撑座68上的部位,从而进行文字或者图像的印刷。
另外,在主体框架60的图11中的右侧下部配设有输送电机71。在进深方向Y上隔着支撑座68的上游侧配置有输送辊对72。通过驱动输送电机71驱动,从而以被输送辊对72夹持(nip)的状态沿进深方向Y输送介质M。在图11所示的串行式的印刷装置51中,通过交替反复进行印字动作和进给动作,从而在介质M上印刷文字或图像,其中,印字动作是在使滑架62沿宽度方向X往复移动的同时从液体喷出头66的喷嘴向介质M喷出墨的动作,进给动作是以预定的输送量在进深方向Y上输送介质M的动作。
在图11中,滑架62的移动路径上的一端位置(图11中为右端位置)成为起始位置。在相当于位于起始位置时的滑架62的正下方的位置处,配设有对液体喷出头66进行清洁等维护的维护装置74。维护装置74具备盖帽75、刮片76以及维护泵77等,在使盖帽75与配置于起始位置的液体喷出头66的下表面即喷嘴形成面抵接的状态下,驱动维护泵77,进行强制性地从液体喷出头66的喷嘴吸引排出墨的清洁。通过维护装置74从液体喷出头66的喷嘴吸引排出的废墨,被排出至配置于支撑座68的下侧的废液罐78。此外,清洁也可以取代吸引清洁而采用加压清洁。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通过执行控制程序而发挥功能的功能部,图5的控制部110具备盒管理部。盒管理部管理安装于滑架62上的墨盒67。盒管理部经由通信线访问由设置于墨盒67的未图示的集成电路构成的存储器元件,在电源接通处理时读取墨盒管理信息,并将电源接通期间的规定时期及电源断开处理时收纳量计数部115所计数的墨收纳量(消耗量)的累积值写入存储器元件中。另外,盒管理部读出设置于墨盒67中的存储器元件中存储的收纳体识别信息、收纳体类别信息以及认证信息,能够识别是市售的墨盒67还是订购用的墨盒67。收纳量计数部115具有分配给存储部120的各种计数器。收纳量计数部115具备对于从服务器装置200认证了与新的墨盒67相关的认证信息的时刻起的墨消耗量进行计数的墨计数器。此外,收纳量计数部115不具备墨瓶计数器。
当墨盒67被安装在滑架62的盒支架62a上时,设置于盒支架62a的内表面上的第一电极与设置于墨盒67上的第二电极电连接。控制部110经由与通信线连接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电连接而访问墨盒67的存储器元件。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存储于服务器装置200的存储部220的用户信息数据库DB中,登记有与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户信息数据库DB基本相同的内容。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户信息数据库DB包括与作为液体容器的一例的墨瓶31相关的容器识别信息、容器类别信息、认证信息,但取代这些信息而包含与作为液体收纳体的一例的墨盒67相关的收纳体信息、收纳体类别信息、认证信息。在设置于订购用的墨盒67的存储器元件中,存储有登记于用户信息数据库DB中的相应用户的收纳体识别信息、收纳体类别信息、认证信息。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10在墨盒67安装于盒支架62a时,执行认证处理。第二实施方式的认证处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7所示的认证处理基本相同。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维护控制处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8所示的维护控制处理基本相同。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收纳量通知处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9所示的收纳量通知处理基本相同。首先,关于认证处理,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认证处理不同的事项进行说明。
在图7的步骤S11中,控制部110从墨盒67的存储器元件中读出收纳体识别信息、收纳体类别信息以及认证信息,判定是市售的墨盒67还是订购用的墨盒67。在本例中,根据收纳体类别信息判定是市售的墨盒67还是订购用的墨盒67,但也可以根据收纳体识别信息、收纳体类别信息以及认证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进行判定。
在判定为市售的墨盒67的情况下,控制部110不向服务器装置200发送认证信息,进入步骤S17并设定为第一模式,结束认证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订购用的墨盒67的情况下,控制部110转移至步骤S12。然后,在步骤S12中,控制部110进行认证关联信息发送处理。在接下来的步骤S13中,控制部110判定是否正确认证。如果正确认证,则进入步骤S14并设定为第二模式。在接下来的步骤S15中,控制部110进行墨盒信息登记处理。此外,在本例中,也可以在既不是市售的墨盒67也不是订购用的墨盒67时,禁止印刷装置11的动作。这样,与市售的墨盒67相关的信息相当于第一信息的一例,与订购用的墨盒67相关的信息相当于第二信息的一例。
另外,在印刷装置11中,在印刷控制处理中,控制部110在被控制为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执行印刷处理之后,根据印刷的图像数据,从分配给存储部120的墨计数器中减去表示每种颜色的墨中消耗的墨的消耗量的值。墨计数器是表示收纳于墨盒67中的墨的收纳量(余量)的计数器。控制部110从墨计数器减去表示为了维护印刷部63的喷嘴而从印刷部63排出的墨消耗量的值,并对填充在配送的墨盒67中的墨的余量(消耗量)进行计数。由此,控制部110对所消耗的墨的消耗量进行计数,并从墨计数器中减去所计数的结果,从而能够识别配送的墨盒67中填充的墨的余量。而且,控制部110将存储于墨计数器中的收纳量写入墨盒67的存储器元件中。
另外,在印刷装置11中,在收纳量通知处理中,控制部110判定存储于墨计数器的收纳量是否为规定量以下(步骤S51),并判定是否为“0”(步骤S55)。控制部11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其他的步骤S52~S54、S56的处理。
另外,控制部110执行图8所示的维护控制处理。在该维护控制处理中,控制部110执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21中,控制部110判定用户维护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若用户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则在步骤S22中,判定是否为第二模式。如果是第二模式,则获取从上次维护起的计数值(步骤S23),决定与计数值对应的强度(步骤S24),并决定与计数值对应的喷出量(步骤S25)。在第二模式时,在接下来的步骤S26中,控制部110以先前决定的与计数值对应的强度进行清洁,并以先前决定的与计数值对应的喷出量进行空喷,从而进行维护处理(步骤S26)。另一方面,在第一模式时,与计数值无关地以一定的强度进行清洁,并与计数值无关地以一定的喷出量进行空喷,从而进行维护处理(步骤S26)。
另外,在步骤S31中,控制部110判定是否为第二模式。如果不是第二模式,则控制部110结束维护控制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是第二模式,则在步骤S32中,控制部110判定计数值是否小于下限值。控制部110判定计数值是否小于下限值。在判定计数值不小于下限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10将计数值设定为基准值(步骤S33),另一方面,在判定计数值小于下限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将下限值设定为基准值(步骤S34)。控制部110将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初始化(步骤S35),并结束维护控制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1中用户维护的执行条件不成立时,在步骤S41中,控制部110判定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控制部110在计数部114的计数值变为基准值以上时,判定为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详细而言,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若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成立,则在步骤S42中,控制部110与步骤S26同样地执行维护处理,并将计数部114的计数值初始化。另外,在定期维护中,无论是第一模式还是第二模式,控制部110同样都以预先决定的一定的强度进行清洁。
在第二模式时(S43中为肯定判定),对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加上“1”(步骤S44),若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变为规定次数(S45中为肯定判定),在基准值并非上限值时(S46中为否定判定),设定加上规定值后的基准值(步骤S47),并将连续定期次数计数器初始化(步骤S48)。这样,当连续进行了规定次数的定期维护时,以上限值为上限,对基准值加上规定值。因此,即使在进行了用户维护而基准值变小的情况下,通过连续进行规定次数的定期维护,基准值也变大。
这样,在第一模式时和第二模式时,都能够使用户维护中的清洁强度、空喷的喷出量不同。尤其是,在第一模式时,推测是市售的墨盒67,在第二模式时,推测是订购用的墨盒67。因此,在第一模式时,能够避免在用户维护中市售的墨盒67的墨的消耗量增大。另一方面,在第二模式时,在用户维护中,能够通过增大订购用的墨盒67的墨消耗量而提高维护强度。
如以上详细叙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8)在喷出安装于盒支架62a的墨盒67中收纳的墨来进行印刷的构成中,获取与墨盒67相关的收纳体类别信息等。由此,能够根据墨盒67的种类和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使进行动作的模式不同,能够使印刷装置11以多种模式中与订购的有效或无效相应的适当的模式进行动作。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同样得到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上述(1)~(4)、(6)以及(7)的效果。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以下所示的变更例那样的方式。进而,也可以将由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所示的变更例适当地组合而成的方式作为进一步的变更例,还可以将由以下所示的变更例彼此适当地组合而成的方式作为进一步的变更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例如,作为认证请求时从服务器装置200向印刷装置11发送的判定结果信息,也可以不是许可条件是否成立,而是对照的结果、表示认证信息是否一致本身的判定结果信息。该情况下,在印刷装置11中,控制部110也可以接收判定结果信息来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印刷装置11中,控制部110也可以在所获取的认证信息为订购用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请求服务器装置200发送认证信息,并将获取的认证信息与来自服务器装置200的认证信息进行对照,从而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这样,印刷装置11具有根据从服务器装置200发送的认证信息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许可条件判定部。控制部110的许可条件判定部执行上述处理。该情况下,在服务器装置200中,控制部210在印刷装置11请求发送认证信息时,将与印刷装置11的装置识别信息对应的认证信息发送给印刷装置11。这样,服务器装置200具有在印刷装置11请求发送认证信息时,向印刷装置11发送认证信息的判定用信息发送部。控制部210的判定用信息发送部执行上述处理。由此,在印刷装置11中,在认证信息是订购用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110向服务器装置200请求用于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认证信息。由此,在印刷装置11中,控制部110能够根据从服务器装置200发送的认证信息来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能够根据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来识别许可条件成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控制部110也可以在墨瓶计数器的值变为“0”时,不从第二模式设定为第一模式。另外,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第二模式继续,并在正确认证或者被控制为第一模式之前禁止印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印刷装置11也可以具备检测墨收纳体18、墨盒67中收纳的墨的收纳量的收纳量检测部,控制部110根据由收纳量检测部检测到的结果来判定墨收纳体18、墨盒67中收纳的墨的收纳量。并且,控制部110也可以在墨收纳体18、墨盒67中收纳的墨的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时、为“0”时,执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种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在多种颜色的墨收纳体中的部分颜色的墨收纳体为订购,剩余颜色的墨收纳体并非订购时,也视订购信息为有效并予以登记。即,只要多种颜色的墨收纳体中的部分颜色的墨收纳体为订购,则也可以设定为第二模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在接通电源时,从墨盒67获取认证信息,并执行认证处理。另外,例如也可以在电源切断时,从墨盒67获取认证信息,并执行认证处理。另外,例如对于墨瓶31而言,也可以同样地在上述契机下请求认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在第二模式下接通电源时、认证条件成立时,从墨盒67获取认证信息,并执行认证处理。在此,作为具体的认证条件,也可以在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消耗了规定量的墨时、进行了规定张数的印刷时的至少任意一个成立时,执行认证处理。另一方面,例如也可以在第一模式下接通电源时、除了更换墨盒67时以外的时刻,不执行认证处理。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在市售的墨瓶31上也附上认证图像,并在认证图像中包含的认证信息是市售的墨瓶31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将包含认证信息的认证关联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装置200。该情况下,在服务器装置200中,控制部210也可以在判定为认证关联信息中包含的认证信息是市售的墨瓶31的认证信息时,判定为判定条件不成立,并发送是市售的墨瓶31的认证信息这一判定结果信息。然后,在印刷装置11中,控制部110在接收到是市售的墨瓶31的认证信息这一判定结果信息后,设定为第一模式。该市售的墨瓶31的认证信息相当于第一信息的一例。该情况下,例如在判定为市售的墨瓶31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设定为第一模式,但也可以在既不是市售的墨瓶31的认证信息也不是订购用的认证信息时禁止印刷装置11的动作。该情况下,例如,图像读取部13的动作、传真的动作既可以被禁止,也可以不被禁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在印刷装置11判定所获取的认证信息并非订购用的墨瓶31或墨盒67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不将认证关联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装置20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印刷装置11中用于判定墨瓶31、墨盒67是订购用的还是市售用的认证信息和请求认证时从印刷装置11发送至服务器装置200的认证信息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是能够识别印刷装置11的认证信息,还可以是与配送的订购用的墨瓶31或墨盒67中的认证信息的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通过根据操作部15、56的操作输入认证代码来获取认证信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在从第一模式被控制为第二模式时进行维护。该情况下,作为第二模式下的动作进行维护时的清洁强度、空喷的喷出量也可以比作为第一模式下的动作进行维护时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在服务器装置200中存储有发货信息(设置地信息),并在第二模式下,按照发货信息而使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清洁强度以及空喷的喷出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不同。另外,例如也可以在印刷装置11自身中存储有发货信息,并在第二模式下,按照发货信息而使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清洁强度以及空喷的喷出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不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在服务器装置200中存储日历信息和天气的趋势,并在第二模式下,根据日期时间(季节)或天气的趋势,使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清洁强度以及空喷的喷出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不同。另外,例如也可以在印刷装置11中存储有日历信息和天气的趋势,并在第二模式下,根据日期时间(季节)或天气的趋势,使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清洁强度以及空喷的喷出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不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是印刷装置11具有检测包含温度和湿度中的至少一者的环境信息的环境信息检测部,控制部110在第二模式下根据环境信息而使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清洁强度以及空喷的喷出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不同。当然,也可以从印刷装置11向服务器装置200发送环境信息,并在第二模式下,在服务器装置200中根据环境信息使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清洁强度以及空喷的喷出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不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获取与印刷装置11中印刷的介质的类别相关的介质类别信息,并将介质类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装置200。该情况下,在服务器装置200中,也可以在第二模式下,根据介质的类别及其使用频率,使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清洁强度以及空喷的喷出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不同。
例如,作为维护也可以进行空擦,该空擦是指:以除去附着于喷出头25的喷嘴形成面25b上的纸粉等附着物为目的进行擦拭。在印刷张数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张数基准值时,也可以代替作为定期维护的清洁而进行空擦。也可以相比第二模式而增加第一模式下的空擦的擦拭次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进行用户维护的情况下,即使在第一模式下,也可以变更与计数值对应的清洁强度、空喷的喷出量,但优选与第二模式相比能够削减墨的消耗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即使在第一模式下,也可以变更定期维护的执行条件、即基准值,但优选以定期维护的间隔相比第二模式变大的方式决定基准值。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是具备能够与印刷装置11和服务器装置200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印刷系统。该情况下,印刷装置11与服务器装置200的通信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经由终端装置进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墨只要是例如能够通过附着在介质上而在该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墨,则能够任意地选择。墨例如还包括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形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混合在溶剂中而成的物质等,包含水性墨、油性墨、凝胶墨、热熔墨等各种组合物。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介质例如也可以是纸、合成树脂、金属、布、陶瓷、橡胶或它们的复合体。另外,介质既可以是比较厚的板,也可以是以250μm以上的厚度定义的薄片、以250μm以下的厚度定义的薄膜、金属箔等。进而,介质的形状也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等任意的形状。即,例如也可以是纸与树脂的复合体薄膜(树脂浸渍纸、树脂涂布纸等)、树脂与金属的复合体薄膜(层压薄膜)、织物、无纺布、磁盘、电路板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印刷装置也可以是通过使墨等液体附着在介质上来印刷文字、图画、照片等图像的装置,例如串行打印机、横向打印机、行式打印机、页式打印机等。另外,也可以是胶版印刷装置、印染印刷装置等。另外,印刷装置只要至少具有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功能即可,也可以是还具有印刷功能以外的功能的复合机。进而,印刷装置并不限于二维的介质,也可以是在具有三维曲面的介质上进行印刷的装置。
以下,同时记载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更例掌握的技术思想和效果。
印刷装置能够经由网络与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其具备:印刷部,利用收纳在印刷材料收纳体中的印刷材料进行印刷;控制部,进行与由所述印刷部进行的印刷相关的控制;以及信息获取部,获取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一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当基于与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而许可条件成立时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根据该构成,可以像与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是第一信息或者第二信息这样,根据与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的种类和与服务器装置的通信使动作的模式不同,从而能够以多种模式中适于用户的模式进行动作。进而,在与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作为用于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的条件,能够设置和与服务器装置的通信对应的许可条件,从而能够在基于与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许可条件成立的适当的状况下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用于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用信息,所述许可条件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表示所述许可条件成立的判定结果信息时成立。
根据该构成,印刷装置在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向服务器装置发送用于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用信息,若能够从服务器装置接收到表示许可条件成立的判定结果信息,则不需要进行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能够基于与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识别出许可条件成立。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请求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用于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用信息,并且,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来的判定用信息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许可条件判定部。
根据该构成,印刷装置通过在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向服务器装置请求用于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用信息,从而能够根据从服务器装置发送来的判定用信息来判定许可条件是否成立,能够基于与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识别出许可条件成立。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具备能够拆装作为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的安装部,所述印刷部具有喷出从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液体收纳体供给的作为印刷材料的液体而进行印刷的液体喷出头。
根据该构成,在将从安装于安装部的液体收纳体供给的液体喷出而进行印刷的构成中,通过获取与液体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从而能够根据收纳体信息的种类和与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而使动作的模式不同,能够以多种模式中适于用户的模式进行动作。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作为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能够注入填充在液体容器中的作为印刷材料的液体,所述印刷部具有喷出从所述液体收纳体供给的液体而进行印刷的液体喷出头。
根据该构成,液体收纳体能够注入填充在液体容器中的液体,在喷出从液体收纳体供给的液体进行印刷的构成中,通过获取与液体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能够根据收纳体信息的种类和与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而使动作的模式不同,从而能够以多种模式中适于用户的模式进行动作。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所述判定用信息包含能够识别所述收纳体信息的认证信息,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认证信息的许可条件成立时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根据该构成,在与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作为用于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的条件,可以根据与服务器装置的通信,针对每个收纳体信息设置基于能够识别收纳体信息的认证信息的许可条件。因此,可以基于与服务器装置的通信,在针对每个收纳体信息而言基于认证信息的许可条件成立的适当的状况下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具备进行与收纳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中的印刷材料的收纳量相关的显示的显示部,所述控制部在收纳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印刷材料的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
根据该构成,在收纳于印刷材料收纳体的印刷材料的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模式的种类,而使是否在显示部中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收纳体信息的种类和与服务器装置的通信,使是否关注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不同,从而能够以适于用户的模式进行动作。
印刷系统具备印刷装置和能够经由网络与所述印刷装置进行通信的服务器装置,其中,所述印刷装置具有:印刷部,利用收纳在印刷材料收纳体中的印刷材料进行印刷;控制部,进行与由所述印刷部进行的印刷相关的控制;以及信息获取部,获取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一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当基于与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而许可条件成立时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根据该印刷系统,能够得到与上述印刷装置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印刷系统中,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用于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用信息;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根据来自所述印刷装置的所述判定用信息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许可条件判定部、和发送表示所述许可条件判定部判定的结果的判定结果信息的判定结果信息发送部;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表示所述许可条件成立的判定结果信息时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根据该印刷系统,能够得到与上述印刷装置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印刷系统中,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请求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用于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用信息;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在从所述印刷装置收到所述判定用信息的发送请求时,向所述印刷装置发送所述判定用信息的判定用信息发送部;所述印刷装置具有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来的所述判定用信息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许可条件判定部。根据该印刷系统,能够得到与上述印刷装置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印刷系统中,所述印刷装置具有能够拆装作为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的安装部,所述印刷部具有喷出从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液体收纳体供给的作为印刷材料的液体而进行印刷的液体喷出头。根据该印刷系统,能够得到与上述印刷装置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印刷系统中,作为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能够注入填充在液体容器中的作为印刷材料的液体,所述印刷部具有喷出从所述液体收纳体供给的液体而进行印刷的液体喷出头。根据该印刷系统,能够得到与上述印刷装置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印刷系统中,所述判定用信息包含能够识别所述收纳体信息的认证信息,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认证信息的许可条件成立时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根据该印刷系统,能够得到与上述印刷装置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印刷系统中,所述印刷装置具有进行与收纳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中的印刷材料的收纳量相关的显示的显示部,所述控制部在收纳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印刷材料的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不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在所述第一模式下,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根据该印刷系统,能够得到与上述印刷装置同样的效果。

Claims (14)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经由网络与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印刷部,利用收纳于印刷材料收纳体的印刷材料进行印刷;
控制部,进行与由所述印刷部进行的印刷相关的控制;以及
信息获取部,获取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
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当基于与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而许可条件成立时,所述控制部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所述收纳体信息是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为订购用以外的认证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订购用的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模式的操作和所述第二模式的操作是对所述印刷部的维护操作,所述控制部构造成使得在所述第二模式的维护操作期间使用的收纳在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中的印刷材料的量大于在所述第一模式的维护操作期间使用的印刷材料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用于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用信息,
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表示所述许可条件成立的判定结果信息时,所述许可条件成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请求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用于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用信息,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的判定用信息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许可条件判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能够拆装作为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的安装部,
所述印刷部具有液体喷出头,该液体喷出头喷出从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液体收纳体供给的作为印刷材料的液体而进行印刷。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中能够注入填充在液体容器中的作为印刷材料的液体,
所述印刷部具有喷出从所述液体收纳体供给的液体而进行印刷的液体喷出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用信息包括能够识别所述收纳体信息的认证信息,
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当基于所述认证信息的许可条件成立时,所述控制部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进行与收纳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印刷材料的收纳量相关的显示,
所述控制部在收纳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印刷材料的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
8.一种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印刷装置和能够经由网络与所述印刷装置进行通信的服务器装置,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印刷部,利用收纳于印刷材料收纳体的印刷材料进行印刷;
控制部,进行与由所述印刷部进行的印刷相关的控制;以及
信息获取部,获取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相关的收纳体信息,
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动作,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当基于与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通信而许可条件成立时,所述控制部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所述收纳体信息是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为订购用以外的认证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订购用的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模式的操作和所述第二模式的操作是对所述印刷部的维护操作,所述控制部构造成使得在所述第二模式的维护操作期间使用的收纳在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中的印刷材料的量大于在所述第一模式的维护操作期间使用的印刷材料的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用于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用信息,
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
许可条件判定部,根据来自所述印刷装置的所述判定用信息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以及
判定结果信息发送部,发送表示由所述许可条件判定部判定的结果的判定结果信息,
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表示所述许可条件成立的判定结果信息时,所述控制部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请求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用于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的判定用信息,
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判定用信息发送部,该判定用信息发送部在所述印刷装置请求发送所述判定用信息时,向所述印刷装置发送所述判定用信息,
所述印刷装置具有许可条件判定部,该许可条件判定部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的所述判定用信息来判定所述许可条件是否成立。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能够拆装作为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的安装部,
所述印刷部具有液体喷出头,该液体喷出头喷出从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液体收纳体供给的作为印刷材料的液体而进行印刷。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中能够注入填充在液体容器中的作为印刷材料的液体,
所述印刷部具有喷出从所述液体收纳体供给的液体而进行印刷的液体喷出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用信息包括能够识别所述收纳体信息的认证信息,
在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收纳体信息为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当基于所述认证信息的许可条件成立时,所述控制部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动作。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进行与收纳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印刷材料的收纳量相关的显示,
所述控制部在收纳于所述印刷材料收纳体的印刷材料的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收纳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
CN202010872590.2A 2019-08-29 2020-08-26 印刷装置和印刷系统 Active CN1124405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6431A JP7326999B2 (ja) 2019-08-29 2019-08-29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19-156431 2019-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0564A CN112440564A (zh) 2021-03-05
CN112440564B true CN112440564B (zh) 2023-06-02

Family

ID=72266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2590.2A Active CN112440564B (zh) 2019-08-29 2020-08-26 印刷装置和印刷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0726B2 (zh)
EP (1) EP3785919B1 (zh)
JP (1) JP7326999B2 (zh)
CN (1) CN1124405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94481B2 (en) * 2019-05-10 2022-11-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authentication target device
JP2021111280A (ja) * 2020-01-15 2021-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相互認証ペアを形成する方法および認証装置
JP2021160229A (ja) * 2020-03-31 2021-10-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7432152B2 (ja) 2020-06-26 2024-02-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3338A (zh) * 1999-09-16 2003-04-23 西尔弗布鲁克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拜尔图象生成打印的方法和装置
CN1955003A (zh) * 2005-10-26 2007-05-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头维护方法、头维护装置及打印机
CN101020394A (zh) * 2007-03-06 2007-08-22 河北大学 一种光热敏材料的成像方法及打印机
CN101066642A (zh) * 2006-05-01 2007-11-07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记录设备、以及用于确定记录液体剩余量的方法
EP2747530A1 (en) * 2012-12-19 2014-06-25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Board Printing Apparatus and Board Printing Method
CN105398224A (zh) * 2015-11-25 2016-03-16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芯片、墨盒、打印机和墨盒认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PO798697A0 (en) * 1997-07-15 1997-08-0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RT51)
US7052101B2 (en) 2000-07-21 2006-05-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Supply for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2127550A (ja) 2000-07-21 2002-05-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の用品、その判定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JP3896871B2 (ja) 2002-03-01 2007-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4090517A (ja) 2002-09-02 2004-03-25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3945468B2 (ja) * 2003-10-08 2007-07-1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印刷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れ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9233902A (ja) * 2008-03-26 2009-10-1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監視システム、プリンタ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監視方法
US8585171B2 (en) * 2011-01-27 2013-11-19 Ricoh Production Print Solutions Color profile determination for printing systems
JP2012201100A (ja) * 2011-03-28 2012-10-22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認証システム並びに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765009B2 (ja) 2011-03-30 2015-08-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54117B2 (ja) * 2012-08-31 2018-07-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保持部材、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
JP6256228B2 (ja) * 2014-07-09 2018-01-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421573B2 (ja) 2014-12-11 2018-1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EP3091398A3 (en) * 2015-03-31 2017-01-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serv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DK3166795T3 (en) 2015-05-15 2019-02-18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PRINTER CARTRIDGES AND MEMORY UNITS CONTAINING COMPRESSED MULTI-DIMENSIONAL COLOR TABLES
JP2017064959A (ja) 2015-09-29 2017-04-06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認証装置
JP2017124559A (ja) 2016-01-14 2017-07-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モード選択方法
JP6613914B2 (ja) * 2016-01-18 2019-12-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課金方法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6754201B2 (ja) * 2016-03-10 2020-09-09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9156431A (ja) 2018-03-12 2019-09-19 まつもと合成株式会社 細長コップ状容器のための合成樹脂フィルム製手提げ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3338A (zh) * 1999-09-16 2003-04-23 西尔弗布鲁克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拜尔图象生成打印的方法和装置
CN1955003A (zh) * 2005-10-26 2007-05-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头维护方法、头维护装置及打印机
CN101066642A (zh) * 2006-05-01 2007-11-07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记录设备、以及用于确定记录液体剩余量的方法
CN101020394A (zh) * 2007-03-06 2007-08-22 河北大学 一种光热敏材料的成像方法及打印机
EP2747530A1 (en) * 2012-12-19 2014-06-25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Board Printing Apparatus and Board Printing Method
CN105398224A (zh) * 2015-11-25 2016-03-16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芯片、墨盒、打印机和墨盒认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60964A1 (en) 2021-03-04
JP2021030676A (ja) 2021-03-01
JP7326999B2 (ja) 2023-08-16
EP3785919A1 (en) 2021-03-03
US11400726B2 (en) 2022-08-02
EP3785919B1 (en) 2023-03-15
CN112440564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0564B (zh) 印刷装置和印刷系统
US761811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543994B2 (ja) 印刷装置
JP4077953B2 (ja) 印刷モードの調整方法及びプリンタ
EP2100738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that causes the apparatus to execute the method
JP20132487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454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235584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JP480569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813880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delivery system for liquid ejection head
US11376854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JP46426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889041B2 (en) Printing syste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5217616A (ja) 制御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851728A (zh) 印刷系统以及印刷装置
JP20071118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9508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