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2615B - 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2615B
CN112412615B CN202011303008.7A CN202011303008A CN112412615B CN 112412615 B CN112412615 B CN 112412615B CN 202011303008 A CN202011303008 A CN 202011303008A CN 112412615 B CN112412615 B CN 1124126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water
cooling
pie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30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12615A (zh
Inventor
王亚超
彭小亮
张爱文
路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3030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2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2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2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12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2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06Layout of the intake air cooling or coolant circuit
    • F02B29/0437Liquid cooled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06Layout of the intake air cooling or coolant circuit
    • F02B29/0425Air cooled heat exchangers
    • F02B29/0431Details or means to guide the ambient air to the heat exchanger, e.g. having a fan, flaps, a bypass or a special location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eat exchangers, e.g. pipes, plates, ribs, insulation, materials, 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 F02B29/0462Liquid cooled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该前端冷却模组包括前端框架、第一散热件、风扇组件、第二散热件、冷凝件和水冷中冷组件。前端框架形成有安装孔。第一散热件设在安装孔中并与前端框架连接。风扇组件设在安装孔中,风扇组件与第一散热件的一端连接。第二散热件设在安装孔中,第二散热件与第一散热件的另一端连接。冷凝件设在安装孔中并位于第二散热件远离第一散热件的一端,冷凝件与第一散热件的另一端连接。水冷中冷组件设在安装孔中,水冷中冷组件在安装孔内与风扇组件、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和冷凝件相邻设置,水冷中冷组件的侧壁抵靠在前端框架的一个侧内壁上并与前端框架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中冷系统,通常分为空冷系统和水冷系统。为了提升发动机功率以及扭矩,降低爆震风险,需要对发动机中冷系统能力进行提升。选择水冷中冷的方式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择。通常情况下,水冷中冷器会被布置在发动机上,以获得更高的通用化率。然而,针对已有发动机的性能提升,布置在发动机上将面临多种零部件更改,投资费用高。与此同时,当代汽车开发中,机舱内部件越来越多,很难在机舱其他位置寻找到适合的空间布置水冷中冷器。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水冷中冷的方式,能够为发动机提供更高效的换热系统,与此同时,不必对发动机进行更改,不占用机舱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端冷却模组,能够无需对发动机进行改装和无需占用机舱空间并实现水冷中冷组件的安装,提高增压空气的冷却效果,满足高效率发动机的中冷散热需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能够实现发动机的高效换热,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输出扭矩。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能够提高换热效率,并提高输出功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包括:前端框架,所述前端框架形成有安装孔;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设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前端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件上设有第一散热进水口和第一散热出水口,所述第一散热进水口与发动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出水口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水口连通;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一端连接;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件上设有第二散热进水口和第二散热出水口,所述第二散热进水口与水泵结构连通;冷凝件,所述冷凝件设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位于所述第二散热件远离所述第一散热件的一端,所述冷凝件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另一端连接;水冷中冷组件,所述水冷中冷组件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水冷中冷组件在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风扇组件、所述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和所述冷凝件相邻设置,所述水冷中冷组件的侧壁抵靠在所述前端框架的一个侧内壁上并与所述前端框架连接,所述水冷中冷组件上设有水冷进水口、水冷出水口、中冷进气口和中冷出气口,所述水冷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散热出水口连通,所述水冷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结构连通,所述中冷进气口与压气机的出口连通,所述中冷出气口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水冷中冷组件均卡接在所述前端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框架的顶壁和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所述水冷中冷组件与所述前端框架的底壁和所述台阶的水平面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所述冷凝件和所述风扇组件均设在在所述台阶的竖直面与所述前端框架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一插接件,所述前端框架和所述台阶上设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口中,所述水冷中冷组件上设有穿设在所述第一插接件中的第一插接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设在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水冷中冷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插接凸起穿设在所述第一减震件中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二插接件,所述前端框架上设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接口中,所述第一散热件上设有穿设在所述第二插接件中的第二插接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设在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散热件之间,所述第二插接凸起穿设在所述第二减震件中并与所述第二插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框架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凸起设在所述第二散热件的顶壁和底壁上。
一种发动机,包括前文所述的前端冷却模组。
一种车辆,包括前文所述的发动机。
本发明的第一个有益效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前端冷却模组,在实际安装时无需对发动机进行更改和占用机舱的其他空间,也不会对现有散热结构的正常使用安装造成影响,从而有利于便捷可靠地对增压空气通过水冷中冷组件进行冷却,大大提高了增压空气的冷却效果,从而满足高功率发动机的中冷系统的散热需求,为发动机提供更为高效可靠的换热系统,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输出扭矩。
本发明的第二个有益效果为: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前端冷却模组,能够在不对发动机结构进行更改的前提下,为发动机提供更为高效可靠地换热系统,并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输出扭矩。
本发明的第三个有益效果为: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发动机,能够无需对机舱内结构进行调整,并提高其现有输出功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前端冷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前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水冷中冷组件、第一插接件和第一减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散热件、风扇组件、第二插接件、第二减震件、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散热件和第二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凝件、第二配合部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前端框架;11、安装孔;12、台阶;13、第一插接口;14、第二插接口;
2、第一散热件;21、第二插接凸起;
3、风扇组件;4、第二散热件;5、冷凝件;
6、水冷中冷组件;61、第一插接凸起;
71、第一插接件;72、第一减震件;
81、第二插接件;82、第二减震件;
91、第一配合部;92、第二配合部;93、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前端冷却模组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6所示,图1公开了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其包括前端框架1、第一散热件2、风扇组件3、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水冷中冷组件6。前端框架1形成有安装孔11。第一散热件2设在安装孔11中并与前端框架1连接,第一散热件2上设有第一散热进水口和第一散热出水口,第一散热进水口与发动机的出水口连通,第一散热出水口与发动机的进水口连通。风扇组件3设在安装孔11中,风扇组件3与第一散热件2的一端连接。第二散热件4设在安装孔11中,第二散热件4与第一散热件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散热件4上设有第二散热进水口和第二散热出水口,第二散热进水口与水泵结构连通。冷凝件5设在安装孔11中并位于第二散热件4远离第一散热件2的一端,冷凝件5与第一散热件2的另一端连接。水冷中冷组件6设在安装孔11中,水冷中冷组件6在安装孔11内与风扇组件3、第一散热件2、第二散热件4和冷凝件5相邻设置,水冷中冷组件6的侧壁抵靠在前端框架1的一个侧内壁上并与前端框架1连接,水冷中冷组件6上设有水冷进水口、水冷出水口、中冷进气口和中冷出气口,水冷进水口与第二散热出水口连通,水冷出水口与水泵结构连通,中冷进气口与压气机的出口连通,中冷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压气机的增压空气能够进入水冷中冷组件6的中冷进气口中并从中冷出气口进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水泵结构的冷却液能够通过第二散热进水口进入第二散热件4中并进行降温散热,再从第二散热进水口进入水冷进水口中并穿过水冷中冷组件6,为从中冷进气口中输入水冷中冷组件6中的增压空气进行散热,再从第二散热出水口中进入水泵结构中,压气机、水冷中冷组件6和水泵结构形成可靠的独立散热循环,能够有效冷却增压空气,并提高发动机功率、扭曲,降低爆震风险。第一散热件2的第一散热进水口和第一散热出水口分别与发动机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实现前端冷却模组对发动机的散热。风扇能够对第一散热件2、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等结构鼓吹空气实现风冷散热。本实施例的水冷中冷组件6集成于前端框架1中,并与第一散热件2、风扇组件3、第二散热件4和冷凝件5等散热结构相邻设置,使得对发动机的中冷冷却系统进行改进时无需对发动机的结构进行更改,不必占用机舱的其他空间,无需对机舱内其他结构的布置进行更改,同时水冷中冷组件6的安装也不会对第一散热件2、风扇组件3、第二散热件4和冷凝件5等散热结构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确保整个前端冷却模组的正常散热功能,能够十分便利地在机舱内布置安装用于冷却增压空气的水冷中冷组件6,既能够降低水冷中冷组件6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的管道长度,较好的提高水冷中冷组件6中的增压空气的冷却效果,相对空冷中冷器能够更好的提高对增压空气的冷却效果,满足高功率发动机的中冷系统的散热需求,为发动机提供更为高效可靠的换热系统。
根据本实施例的前端冷却模组,在实际安装时无需对发动机进行更改和占用机舱的其他空间,也不会对现有散热结构的正常使用安装造成影响,从而有利于便捷可靠地对增压空气通过水冷中冷组件6进行冷却,大大提高了增压空气的冷却效果,从而满足高功率发动机的中冷系统的散热需求,为发动机提供更为高效可靠的换热系统,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输出扭矩。
示例性地,第一散热件2可以设置为散热器,第二散热件4可以设置为低温散热器,低温散热器能够更好的提高水冷中冷组件6对增压空气的冷却效果,风扇组件3能够设置为电动风扇,冷凝件5能够设置为冷凝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2和水冷中冷组件6均卡接在前端框架1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散热件2和水冷中冷组件6卡接在前端框架1上能够便于第一散热件2和水冷中冷组件6在前端框架1上的安装,以提高前端冷却模组的拆装效率,便于对前端框架1内的散热结构进行更换调整。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2和水冷中冷组件6也能够通过螺钉、螺栓等连接结构实现与前端框架1的连接,第一散热件2和水冷中冷组件6与前端框架1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无需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前端框架1的顶壁和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12,水冷中冷组件6与前端框架1的底壁和台阶12的水平面连接,第一散热件2、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均设在在台阶12的竖直面与前端框架1的侧壁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台阶12的设置,能够使前端框架1对水冷中冷组件6、第一散热件2、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同时起到较好的限位效果,以确保水冷中冷组件6、第一散热件2、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在前端框架1中的稳固可靠地安装,确保前端冷却模组的正常可靠地使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在驾驶员面向前端冷却模组的方向上,台阶12设在前端框架1的左侧或右侧,台阶12的实际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在此无需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一插接件71,前端框架1和台阶12上设有第一插接口13,第一插接件71插接在第一插接口13中,水冷中冷组件6上设有穿设在第一插接件71中的第一插接凸起61。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较好地实现水冷中冷组件6卡接在前端框架1中,同时第一插接件71还能够对水冷中冷组件6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使水冷中冷组件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由前端框架1或机舱内其他结构传递的振动。
示例性地,第一插接口13包括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第一插接件71包括第一弹片件和第一插接座,水冷中冷组件6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插接凸起61。第一安装口形成在台阶12的端面上并且沿安装孔11的深度方向延伸,第一弹片件卡接在第一安装口中,第一插接凸起61沿前端框架1的高度方向穿设在第一弹片件中,第二安装口形成在前端框架1的内壁上,第一插接座穿设在第二安装口中并抵接在前端框架1上,第一插接凸起61沿前端框架1的高度方向穿设在第一插接座中,从而实现了水冷中冷组件6可靠地卡接在前端框架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一减震件72,第一减震件72设在第一插接件71与水冷中冷组件6之间,第一插接凸起61穿设在第一减震件72中并与第一插接件71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减震件72能够较好地对水冷中冷组件6起到减震效果,从而确保水冷中冷组件6的正常使用,提高水冷中冷组件6和前端冷却模组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第一减震件72为减震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二插接件81,前端框架1上设有第二插接口14,第二插接件81插接在第二插接口14中,第一散热件2上设有穿设在第二插接件81中的第二插接凸起21。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较好地实现第一散热件2卡接在前端框架1中,同时第二插接件81还能够对第一散热件2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使第一散热件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由前端框架1或机舱内其他结构传递的振动,同时也能够实现第一散热件2对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的可靠连接和支撑。
示例性地,第二插接口14包括第三安装口和第四安装口,第二插接件81包括第二弹片件和第二插接座,第一散热件2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第二插接凸起21。第三安装口形成在前端框架1的端面上并且沿安装孔11的深度方向延伸,第二弹片件卡接在第三安装口中,第二插接凸起21沿前端框架1的高度方向穿设在第二弹片件中,第四安装口形成在前端框架1的内壁上,第二插接座穿设在第四安装口中并抵接在前端框架1上,第二插接凸起21沿前端框架1的高度方向穿设在第二插接座中,从而实现了第一散热件2可靠地卡接在前端框架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二减震件82,第二减震件82设在第二插接件81与第一散热件2之间,第二插接凸起21穿设在第二减震件82中并与第二插接件81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减震件82能够较好地对第一散热件2起到减震效果,从而确保水冷中冷组件6的正常使用,提高水冷中冷组件6和前端冷却模组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第二减震件82为减震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前端框架1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插接件81,第二插接凸起21为多个,多个第二插接凸起21设在第一散热件2的顶壁和底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散热件2在前端框架1中的安装稳固性,并确保第一散热件2能够对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起到较好的支撑固定效果,从而提高前端冷却模组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一散热件2上设有多个第一配合部91,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上均设有多个与第一配合部91配合的第二配合部92,第一配合部91和第二配合部92能够配合以将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与第一散热件2卡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够较好的提高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在第一散热件2上的装配拆卸效率,能够便于降低前端冷却模组的安装维修成本。
示例性地,第一配合部91能够设置为插接槽,第二配合部92能够设置为插接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连接组件93,连接组件93穿设在第一散热件2、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以将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连接在第一散热件2上。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组件93能够提高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在第一散热件2上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前端冷却模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不会从第一散热件2上脱落,提高了前端冷却模组的使用可靠性。
示例性地,连接组件93包括螺栓、螺钉或销钉等连接结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前文的前端冷却模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前端冷却模组,能够在不对发动机结构进行更改的前提下,为发动机提供更为高效可靠地换热系统,并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输出扭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前文的发动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发动机,能够无需对机舱内结构进行调整以提高冷却效率,并提高其现有输出功率。
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车辆。
本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包括前端冷却模组。
前端冷却模组包括前端框架1、第一散热件2、风扇组件3、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水冷中冷组件6、第一插接件71、第一减震件72、第二插接件81、第二减震件82和连接组件93。
前端框架1形成有安装孔11。前端框架1的顶壁和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12。前端框架1和台阶12上设有第一插接口13,第一插接件71插接在第一插接口13中,水冷中冷组件6上设有穿设在第一插接件71中的第一插接凸起61。前端框架1和台阶12上设有第一插接口13,第一插接件71插接在第一插接口13中,水冷中冷组件6上设有穿设在第一插接件71中的第一插接凸起61。前端框架1上设有第二插接口14,第二插接件81插接在第二插接口14中,第一散热件2上设有穿设在第二插接件81中的第二插接凸起21。第二减震件82设在第二插接件81与第一散热件2之间,第二插接凸起21穿设在第二减震件82中并与第二插接件81连接。前端框架1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插接件81,第二插接凸起21为多个,多个第二插接凸起21设在第一散热件2的顶壁和底壁上。
第一散热件2设在安装孔11中并与前端框架1连接,第一散热件2上设有第一散热进水口和第一散热出水口,第一散热进水口与发动机的出水口连通,第一散热出水口与发动机的进水口连通。
风扇组件3设在安装孔11中,风扇组件3与第一散热件2的一端连接。
第二散热件4设在安装孔11中,第二散热件4与第一散热件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散热件4上设有第二散热进水口和第二散热出水口,第二散热进水口与水泵结构连通。冷凝件5设在安装孔11中并位于第二散热件4远离第一散热件2的一端,冷凝件5与第一散热件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散热件2上设有多个第一配合部91,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上均设有多个与第一配合部91配合的第二配合部92,第一配合部91和第二配合部92能够配合以将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与第一散热件2卡接。连接组件93穿设在第一散热件2、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以将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连接在第一散热件2上。
水冷中冷组件6设在安装孔11中,水冷中冷组件6在安装孔11内与风扇组件3、第一散热件2、第二散热件4和冷凝件5相邻设置,水冷中冷组件6的侧壁抵靠在前端框架1的一个侧内壁上并与前端框架1连接,水冷中冷组件6上设有水冷进水口、水冷出水口、中冷进气口和中冷出气口,水冷进水口与第二散热出水口连通,水冷出水口与水泵结构连通,中冷进气口与压气机的出口连通,中冷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通。第一散热件2和水冷中冷组件6均卡接在前端框架1上。水冷中冷组件6与前端框架1的底壁和台阶12的水平面连接,第一散热件2、第二散热件4、冷凝件5和风扇组件3均设在在台阶12的竖直面与前端框架1的侧壁之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端框架(1),所述前端框架(1)形成有安装孔(11);
第一散热件(2),所述第一散热件(2)设在所述安装孔(11)中并与所述前端框架(1)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件(2)上设有第一散热进水口和第一散热出水口,所述第一散热进水口与发动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出水口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水口连通;
风扇组件(3),所述风扇组件(3)设在所述安装孔(11)中,所述风扇组件(3)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的一端连接;
第二散热件(4),所述第二散热件(4)设在所述安装孔(11)中,所述第二散热件(4)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件(4)上设有第二散热进水口和第二散热出水口,所述第二散热进水口与水泵结构连通;
冷凝件(5),所述冷凝件(5)设在所述安装孔(11)中并位于所述第二散热件(4)远离所述第一散热件(2)的一端,所述冷凝件(5)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的另一端连接;
水冷中冷组件(6),所述水冷中冷组件(6)设在所述安装孔(11)中,所述水冷中冷组件(6)在所述安装孔(11)内与所述风扇组件(3)、所述第一散热件(2)、所述第二散热件(4)和所述冷凝件(5)相邻设置,所述水冷中冷组件(6)的侧壁抵靠在所述前端框架(1)的一个侧内壁上并与所述前端框架(1)连接,所述水冷中冷组件(6)上设有水冷进水口、水冷出水口、中冷进气口和中冷出气口,所述水冷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散热出水口连通,所述水冷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结构连通,所述中冷进气口与压气机的出口连通,所述中冷出气口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通;
所述第一散热件(2)和所述水冷中冷组件(6)均卡接在所述前端框架(1) 上;所述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二插接件(81),所述前端框架(1)上设有第二插接口(14),所述第二插接件(81)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接口(14)中,所述第一散热件(2)上设有穿设在所述第二插接件(81)中的第二插接凸起(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冷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1)的顶壁和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12),所述水冷中冷组件(6)与所述前端框架(1)的底壁和所述台阶(12)的水平面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件(2)、所述第二散热件(4)、所述冷凝件(5)和所述风扇组件(3)均设在所述台阶(12)的竖直面与所述前端框架(1)的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冷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一插接件(71),所述前端框架(1)和所述台阶(12)上设有第一插接口(13),所述第一插接件(71)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口(13)中,所述水冷中冷组件(6)上设有穿设在所述第一插接件(71)中的第一插接凸起(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冷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一减震件(72),所述第一减震件(72)设在所述第一插接件(71)与所述水冷中冷组件(6)之间,所述第一插接凸起(61)穿设在所述第一减震件(72)中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7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冷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冷却模组还包括第二减震件(82),所述第二减震件(82)设在所述第二插接件(81)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之间,所述第二插接凸起(21)穿设在所述第二减震件(82)中并与所述第二插接件(8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端冷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1)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插接件(81),所述第二插接凸起(2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凸起(21)设在所述第一散热件(2)的顶壁和底壁上。
7.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冷却模组。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
CN202011303008.7A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 Active CN112412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3008.7A CN112412615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3008.7A CN112412615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2615A CN112412615A (zh) 2021-02-26
CN112412615B true CN112412615B (zh) 2021-10-08

Family

ID=7477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3008.7A Active CN112412615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26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0219B (zh) * 2022-06-30 2024-09-1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水冷中冷器一维声学模型建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3392A1 (de) * 2001-04-25 2002-10-30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Anordnung zur Kühlung
CN202879233U (zh) * 2012-09-29 2013-04-1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端冷却模块及汽车
CN103270270A (zh) * 2010-12-22 2013-08-28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车辆中的冷却系统
CN205589320U (zh) * 2016-04-14 2016-09-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端框架结构、前端模块及车辆
CN206049341U (zh) * 2016-08-29 2017-03-29 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上的集成式前端冷却模块
CN109278542A (zh) * 2018-09-30 2019-01-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8428B2 (en) * 2014-10-14 2016-12-27 Deere & Company Cooling system for charge air cool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3392A1 (de) * 2001-04-25 2002-10-30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Anordnung zur Kühlung
CN103270270A (zh) * 2010-12-22 2013-08-28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车辆中的冷却系统
CN202879233U (zh) * 2012-09-29 2013-04-1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端冷却模块及汽车
CN205589320U (zh) * 2016-04-14 2016-09-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端框架结构、前端模块及车辆
CN206049341U (zh) * 2016-08-29 2017-03-29 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上的集成式前端冷却模块
CN109278542A (zh) * 2018-09-30 2019-01-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2615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2615B (zh) 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
KR20150019701A (ko) 쿨링모듈
CN215683005U (zh) 车载域控制器
KR101719643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쿨링 모듈
CN215979578U (zh) 散热器安装结构、发动机及车体
CN109624692B (zh) 汽车冷却装置
CN111098698A (zh) 汽车及其冷却模块
US11904677B2 (en) Cooling module placed on side of vehicle
CN210164532U (zh) 一种管带式汽车散热器
CN211455896U (zh) 电池液冷结构和动力电池
CN210773606U (zh) 一种双面散热的铜管水冷板
KR101499014B1 (ko) 라디에이터
KR102145514B1 (ko) 쿨링모듈 장착구조
CN219658745U (zh) 冷却进气集成装置以及车辆
CN11468403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保护线路板
CN22040070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壳体结构
CN211720945U (zh) 具有散热装置的电机控制器
CN217506465U (zh) 一种计算机控制装置
CN219903986U (zh) 热管理集成装置、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CN220523240U (zh) 一种变速器箱体结构
CN214582616U (zh) 一种主板结构及采用该主板结构的散热器
CN214240429U (zh) 新型汽车前端冷却模块
CN211557077U (zh) 一种具有新型电机安装结构的散热器
CN219454337U (zh) 一种汽车用多功能干燥瓶
CN217685884U (zh) 供热水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