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9815A - 内窥镜辅助器具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辅助器具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9815A
CN112399815A CN201980040031.0A CN201980040031A CN112399815A CN 112399815 A CN112399815 A CN 112399815A CN 201980040031 A CN201980040031 A CN 201980040031A CN 112399815 A CN112399815 A CN 112399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instrument
instrument insertion
insertion channel
tubular member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00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田佳弘
鸟泽信幸
井山胜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99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89Ho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10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the distal tip features being detach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8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receiving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61B1/0014Fastening element f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to the outside of an endoscope, e.g. clips, clamps or ba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76Non-optical details, e.g. housings, mountings, suppor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抑制内窥镜弯曲部的弯曲性能的降低的同时,能够根据情况改变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径,并且能够稳定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中的处置器具的配置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并且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安装该内窥镜辅助器具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窥镜。能够装卸地安装在内窥镜(2)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中的内窥镜辅助器具(100)具备:管状部件(101),所述管状部件(101)能够在嵌合于不管内窥镜(2)的弯曲部(15)的弯曲如何都保持为直管状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内侧的状态下固定在出口部分(25),在管状部件(101)固定在出口部分(25)时,位于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侧相反的一侧的管状部件(101)的基端(101A)配置在比弯曲部(15)的基端(15A)更靠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内窥镜辅助器具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辅助器具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保护器具具有与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路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并且具备对处置器具插通路内插入和拔出自如的挠性保护管及与保护管的基端连结的基端管头。基端管头对处置器具插通路的入口部分卡脱自如,并且具有与保护管平滑地连通的内孔。
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内窥镜的被插入体插入到使内窥镜前端面清洗用流体通过的管路的内窥镜前端部的管路口,并且在从管路口突出而配置的前端部的侧面具有开口部。被插入体定位成以观察窗、照明窗等作为清洗对象部位,开口部朝向清洗对象部位。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317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613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径各种各样不同,例如经口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径大于经鼻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径。处置器具的尺寸也有各种不同,例如相对于要求精密的处置器具动作的处置,有时优选使用尺寸相对小的处置器具。在此,若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径相对于处置器具的尺寸过大,则处置器具的配置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中不确定,从而处置的难度不必要地增加。另一方面,根据处置改变内窥镜会给受检者加重负担。因此,期望在一个内窥镜中,根据情况改变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径。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保护器具,其目的在于在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路中无阻碍地插入和拔出穿刺针等处置器具,但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径根据具有与处置器具插通路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的保护管而改变。然而,对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中的保护管的配置,未进行任何考虑。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中,在保护管的配置不稳定的情况下,插通在保护管中的处置器具的配置也不稳定。而且,具有与处置器具插通路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的保护管遍及内窥镜弯曲部的总长而配置。因此,保护管对内窥镜弯曲部的弯曲产生影响,有可能降低最大弯曲角度等弯曲性能。
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内窥镜的被插入体插入到使内窥镜前端面清洗用流体通过的管路的内窥镜前端部的管路口,并且未安装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管路口且也未插通处置器具。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抑制内窥镜弯曲部的弯曲性能的降低的同时,能够根据情况改变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径,并且能够稳定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中的处置器具的配置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并且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安装该内窥镜辅助器具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窥镜。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内窥镜辅助器具能够装卸地安装在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所述内窥镜辅助器具具备:管状部件,所述管状部件能够在嵌合于不管内窥镜弯曲部的弯曲如何都保持为直管状的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的内侧的状态下固定在上述出口部分,在上述管状部件固定在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上述出口部分时,位于与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侧相反的一侧的上述管状部件的基端配置在比内窥镜弯曲部的基端更靠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侧的位置。
并且,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内窥镜具备能够安装上述内窥镜辅助工具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抑制内窥镜弯曲部的弯曲性能的降低的同时,能够根据情况改变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径,并且能够稳定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中的处置器具的配置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并且能够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安装该内窥镜辅助器具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内窥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包含图1的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内窥镜的插入部中的前端部及弯曲部的内部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辅助器具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安装在图1的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的状态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6是图4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安装在图1的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的状态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7是图4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安装在图1的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的状态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8是图4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安装在图1的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的状态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图4的内窥镜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说明图4的内窥镜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说明图4的内窥镜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图12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辅助器具的另一例,是内窥镜辅助器具安装在图1的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的状态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的一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一例,图2表示包含图1的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的一例。
内窥镜系统1具备内窥镜2、光源装置3、处理器单元4及抽吸泵5。内窥镜2具有:插入部10,插入到受检体内;操作部11,与插入部10连接;及通用塞绳12,从操作部11延伸,在通用塞绳12的前端设置有与光源装置3连接的连接器13。
内窥镜2的插入部10由前端部14、与前端部14连接的弯曲部15及连接弯曲部15和操作部11的软性部16构成。在前端部14搭载有包含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成像元件的摄像部17。弯曲部15构成为能够弯曲,由操作部11对弯曲部15的弯曲进行操作。并且,软性部16构成为以能够根据受检体内的插入路径的形状而变形的程度可挠。
在操作部11设置有对使用了抽吸泵5的抽吸进行操作的操作按钮18A、对弯曲部15的弯曲进行操作的操作旋钮18B及对使用了摄像部17的拍摄进行操作的操作按钮18C等。并且,在操作部11设置有插通处置器具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入口部分24。
在插入部10及操作部11以及通用塞绳12的内部设置有光导件20及电缆21。光导件20将由光源装置3生成的照明光引导至前端部14。电缆21在摄像部17与处理器单元4之间传输摄像部17的动作功率、控制信号及摄影图像信号。处理器单元4根据输入的摄影图像信号生成摄影图像数据,将所生成的摄影图像数据显示在监视器6上,并且记录所生成的摄影图像数据。
在插入部10及操作部1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操作线22及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操作线22从操作部11到达插入部10的前端部14,并根据操作部11的操作旋钮18B的操作而被推向前端部14侧,或被拉向操作部11侧。弯曲部15根据操作线22的推拉而弯曲。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从设置在操作部11的入口部分24到达插入部10的前端部14,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在前端部14的端面开口。通过入口部分24的开口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中的处置器具由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被引导至插入部10的前端部14,通过出口部分25的开口从前端部14突出。
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在操作部11中被分叉,其中一个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入口部分24连接,另一个与抽吸管26连接。抽吸管26经过通过操作按钮18A开闭的阀27延伸至连接器13,并经由设置在连接器13的与管头28连接的连接管29而与抽吸泵5连接。通过阀27被打开,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与抽吸管26连通,血液等液体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开口抽吸到抽吸泵5中。另外,在入口部分24安装有具有开闭阀的钳子栓30,在抽吸时,入口部分24的开口由钳子栓30关闭,由此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内压成为负压。
图3表示插入部10的前端部14及弯曲部15的内部机构。
内窥镜前端部14具有:圆柱状的前端硬性部40,保持搭载于摄像部17(参考图2)等前端部14的各种内置物;及圆筒状的前端套管41,固定在前端硬性部40的基端侧。在前端硬性部40形成有在轴向上贯穿前端硬性部40的截面圆形状的贯穿孔42。构成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截面圆形状的可挠的通道管43与前端硬性部40接合。与前端硬性部40接合的通道管43的内孔与贯穿孔42连通,贯穿孔42构成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至少一部分。
内窥镜弯曲部15具有多个环状件50,这些件50对齐中心轴而排列。多个件50中,最靠前端部14侧配置的件50固定在前端部14的前端套管41。相邻的两个件50通过配置于与弯曲部15的纵轴正交的轴线上的一对轴部件51能够转动地连结。通过使相邻的两个件50的转动一致,弯曲部15整体弯曲。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作为相邻的两个件50的转动轴,交替地设置有转动轴X和与转动轴X大致垂直的转动轴Y。弯曲部15共计能够向4个方向弯曲,即基于绕相邻的两个件50的转动轴X的转动的上下方向和基于绕相邻的两个件50的转动轴Y的转动的左右方向。
另外,弯曲部15的上下方向的最大弯曲角度与弯曲部15的左右方向的最大弯曲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通过使能够绕转动轴X转动的两个件50的组数多于能够绕转动轴Y转动的两个件50的组数,能够使上下方向的最大弯曲角度相对大。
并且,能够绕转动轴X转动的两个件50的每个组的最大转动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组的最大转动角度能够根据两个件50的间隔Gx来进行设定。同样地,能够绕转动轴Y转动的两个件50的每个组的最大转动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组的最大转动角度能够根据两个件50的间隔Gy来进行设定。
作为多个操作线22(参考图2),设置有与上下方向的弯曲对应的一对操作线22A和与左右方向的弯曲对应的一对操作线22B,一对操作线22A和一对操作线22B通过多个件50的内侧从操作部11到达前端部14,分别固定在前端套管41。形成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通道管43也通过多个件50的内侧从操作部11到达前端部14,与前端硬性部40接合。
图4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辅助器具的一例。
图4所示的内窥镜辅助器具100能够装卸地安装在内窥镜2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中。内窥镜辅助器具100具有:截面圆形状的管状部件101;棒状部件102,与管状部件101的基端部连接;及金属线部件103,与管状部件101的基端部连接。
管状部件101是包含聚氨酯橡胶、硅酮橡胶、氟橡胶等弹性体的弹性体。管状部件101在通过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入口部分24的开口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并嵌合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内侧的状态下固定在出口部分25。管状部件101在轴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大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内径,管状部件101通过伴随直径大于出口部分25的部分的弹性的缩径变形,在所谓紧密配合的状态下嵌合到出口部分25的内侧而固定在出口部分25的内侧。另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管状部件101在轴向上的整体的外径大于出口部分25的内径,但例如在管状部件101的外周面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环状凸部,这些环状凸部的外径可以大于出口部分25的内径。
与管状部件101连接的棒状部件102具有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入口部分24的开口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为止的长度以上的长度,能够将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中的管状部件101推入到出口部分25。棒状部件102只要具有能够将管状部件101推入到出口部分25的刚性即可,棒状部件102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
并且,棒状部件102构成为能够从固定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管状部件101分离。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与管状部件101连接的棒状部件102的前端部形成有紧缩部104,例如通过棒状部件102旋转而紧缩部104被螺纹切削,由此棒状部件102从管状部件101分离。管状部件101可以通过与管状部件101分开的棒状部件推入到出口部分25,但通过棒状部件102以能够从管状部件101分离的方式与管状部件101构成为一体,内窥镜辅助器具100的操作变得容易。
与管状部件101连接的金属线部件103具有从固定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管状部件101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入口部分24的开口(入口)为止的长度以上的长度,通过入口部分24的开口拉出至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外侧。通过将金属线部件103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抽出,管状部件101被金属线部件103拉伸,并且,将固定在出口部分25的管状部件101也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抽出。金属线部件103只要具有承受在将管状部件101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抽出时的摩擦阻力的拉伸强度和不阻碍弯曲部15的弯曲的柔软性即可,金属线部件103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
参考图5~图8,对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构成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通道管43通过弯曲部15所包含的多个件50的内侧而到达插入部10的前端部14,与前端部14的前端硬性部40接合,通道管43的内孔与前端硬性部40的贯穿孔42连通。通道管43根据弯曲部15的弯曲而弯曲,但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是不管弯曲部15的弯曲如何都保持为直管状的部分。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与贯穿孔42同心且直径大于贯穿孔42的嵌合孔44形成在前端硬性部40的基端部。通道管43的前端内嵌在嵌合孔44中,通过粘接等与前端硬性部40接合。贯穿孔42及嵌合孔44不管弯曲部15的弯曲如何都保持为直管状。此时,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由贯穿孔42及嵌合孔44构成。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与贯穿孔42同心且具有与贯穿孔42的内径相同的内径的环状凸部45与前端硬性部40一体地形成在前端硬性部40的基端部。通道管43的前端外嵌在环状凸部45。贯穿孔42及环状凸部45不管弯曲部15的弯曲如何都保持为直管状。此时,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由贯穿孔42及环状凸部45构成。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与贯穿孔42同心且直径大于贯穿孔42的嵌合孔44形成在前端硬性部40的基端部,与前端硬性部40不同的部件即硬质的连接管46的前端部46A内嵌在嵌合孔44中。并且,通道管43的前端外嵌在从嵌合孔44突出的连接管46的基端部46B。贯穿孔42及嵌合孔44以及连接管46不管弯曲部15的弯曲如何都保持为直管状。此时,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由贯穿孔42及嵌合孔44以及连接管46构成。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弯曲部15所包含的多个件50(参考图3)中最靠前端部14侧配置的相邻的两个件50的组的最大转动角度极小,配置于前端部14的前端套管41的内侧的通道管43的前端部43A不管弯曲部15的弯曲如何都保持为直管状。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由贯穿孔42及嵌合孔44以及通道管43的前端部43A构成。
另外,通道管43是否为直管状能够根据通道管43的纵轴的直线度来进行评价,在评价对象部分的纵轴的直线度为通道管43的内径的10%以下的情况下,评价对象部分为直管状。并且,在最大转动角度极小的两个件50的组从前端部14侧连续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有时出口部分25到达配置于前端部14侧的一个或多个件50的内侧。
从图5至图8分别所示那样,在管状部件101固定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状态下,位于与出口部分25的开口(出口)侧相反的一侧的管状部件101的基端101A配置于比弯曲部15的基端15A更靠出口部分25的开口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因管状部件101的刚性引起的弯曲部15的弯曲性能的降低。
优选为管状部件101具有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长度以下的长度。此时,在管状部件101固定在出口部分25的状态下,管状部件101的基端101A配置于比出口部分25的基端25A更靠出口部分25的开口侧的位置。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因管状部件101的刚性引起的弯曲部15的弯曲性能的降低。另外,管状部件101的前端例如可以到达出口部分25的开口,也可以从出口部分25的开口突出。
以上的内窥镜辅助器具100与尺寸小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内径的处置器具组合而使用。处置器具例如是穿刺针、高频剪刀钳子、高频刀、双极止血钳子、夹具、回收网等。
首先,如图9所示,管状部件101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中。另外,安装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入口部分24的钳子栓30(参考图2)从入口部分24暂时卸下。管状部件101通过棒状部件102推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并固定在出口部分25。不管弯曲部15的弯曲如何都保持为直管状的出口部分25的内孔的中心轴与固定在出口部分25的管状部件101的内孔的中心轴相互平行,在本例中一致。
接着,如图10所示,在管状部件101固定在出口部分25之后,将棒状部件102从管状部件101分离,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抽出。金属线部件103残留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中,通过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入口部分24的开口拉出至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外侧。在设置完管状部件101及金属线部件103的状态下,将钳子栓30再次安装到入口部分24。优选为钳子栓30具有处置器具插通孔31和与处置器具插通孔31分开形成的金属线插通孔32,金属线部件103通过金属线插通孔32拉出至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外侧。由此,能够防止插通在处置器具插通孔31中的处置器具与金属线部件103缠绕。
接着,如图11所示,处置器具TI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中。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中的处置器具TI通过固定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管状部件101的内孔从插入部10的前端部14突出。由于处置器具TI在管状部件101的内孔的中心轴上突出,且管状部件101的内孔的中心轴与出口部分25的内孔的中心轴相互平行,因此处置器具TI沿着出口部分25的内孔的中心轴突出。由此,处置器具TI的配置稳定。
优选为管状部件101的基端101A侧的内周面101B形成为朝向管状部件101的前端侧逐渐缩径的锥状。由此,能够将处置器具TI顺利地插入到管状部件101中。
在结束使用了处置器具TI的处置之后,将处置器具TI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抽出,接着,将金属线部件103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抽出。通过抽出金属线部件103,管状部件101被金属线部件103拉伸,并且,将固定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管状部件101也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抽出。
如此,通过在不管弯曲部15的弯曲如何都保持为直管状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内侧能够装卸地嵌合固定管状部件101,能够根据情况改变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内径,并且能够稳定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中的处置器具TI的配置。并且,在管状部件101固定在出口部分25时,管状部件101的基端101A配置于比弯曲部15的基端15A更靠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开口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因管状部件101的刚性引起的弯曲部15的弯曲性能的降低。
图12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辅助器具的另一例。
图12所示的内窥镜辅助器具200具有:截面圆形状的管状部件201;棒状部件202,与管状部件201的基端部连接;及金属线部件203,与管状部件201的基端部连接。
管状部件201是包含铁、钴等磁性材料,或包含磁性材料的粉末而成的磁性体。包含磁性材料的粉末而成的磁性体可以是磁性材料的粉末煅烧而成的磁性体,也可以是磁性材料的粉末通过树脂粘合剂粘接而成的磁性体。管状部件201在通过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入口部分24的开口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并嵌合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内侧的状态下固定在出口部分25。在插入部10的前端部14的前端硬性部40设置有磁铁47,作为磁性体的管状部件201通过被磁铁47吸附而固定在出口部分25。另外,只要管状部件201的至少一部分是磁性体即可。
与管状部件201的基端部连接的棒状部件202构成为能够将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中的管状部件201推入到出口部分25,并且能够从固定在出口部分25的管状部件201分离。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在棒状部件202的前端部设置有磁铁204,在磁铁204与管状部件201之间产生的磁力(引力)小于将管状部件201固定在出口部分25的磁铁47与管状部件201之间产生的磁力(引力)。在管状部件201固定在出口部分25的状态下,棒状部件202被拉伸,由此棒状部件202从管状部件201分离。
与管状部件201连接的金属线部件203从固定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管状部件201通过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入口部分24的开口拉出至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外侧。通过将金属线部件203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抽出,并且,将固定在出口部分25的管状部件201也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抽出。
如此,在管状部件201通过磁力固定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的出口部分25的情况下,将管状部件201的外径设为小于出口部分25的内径,能够将管状部件201在所谓间隙配合的状态下嵌合到出口部分25的内侧。由此,能够减少管状部件201推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中,并且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3抽出时的摩擦阻力,能够使内窥镜辅助器具200的操作进一步变得容易。
如以上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窥镜辅助器具能够装卸地安装在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上述内窥镜辅助器具具备:管状部件,上述管状部件能够在嵌合于不管内窥镜弯曲部的弯曲如何都保持为直管状的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的内侧的状态下固定在上述出口部分,在上述管状部件固定在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上述出口部分时,位于与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侧相反的一侧的上述管状部件的基端配置在比内窥镜弯曲部的基端更靠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侧的位置。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窥镜辅助器具中,上述管状部件具有小于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上述出口部分的长度的长度。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窥镜辅助器具中,上述管状部件的基端侧的内周面形成为朝向前端侧逐渐缩径的锥状。
并且,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具备:金属线部件,与上述管状部件连接,上述金属线部件具有从固定在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上述出口部分的上述管状部件到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入口为止的长度以上的长度。
并且,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具备:棒状部件,与上述管状部件连接,上述棒状部件能够通过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入口而推入到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上述出口部分,并且能够从固定在上述出口部分的上述管状部件分离。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窥镜辅助器具中,上述管状部件为弹性体,上述管状部件在轴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大于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上述出口部分的内径。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窥镜辅助器具中,上述管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为磁性体,并且通过磁力固定在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上述出口部分。
并且,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窥镜具备能够安装上述内窥镜辅助器具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
符号说明
1-内窥镜系统,2-内窥镜,3-光源装置,4-处理器单元,5-抽吸泵,6-监视器,10-插入部,11-操作部,12-通用塞绳,13-连接器,14-插入部的前端部,15-内窥镜弯曲部,15A-弯曲部的基端,16-软性部,17-摄像部,18A、18C-操作按钮,18B-操作旋钮,20-光导件,21-电缆,22、22A、22B-操作线,23-处置器具插通通道,24-入口部分,25-出口部分,25A-出口部分的基端,26-抽吸管,27-阀,28-管头,29-连接管,30-钳子栓,31-处置器具插通孔,32-金属线插通孔,40-前端硬性部,41-前端套管,42-贯穿孔,43-通道管,43A-通道管的前端部,44-嵌合孔,45-环状凸部,46-连接管,46A-连接管的前端部,46B-连接管的基端部,47-磁铁,50-件,51-轴部件,100、200-内窥镜辅助器具,101、201-管状部件,101A-管状部件的基端,101B-管状部件的基端侧的内周面,102、202-棒状部件,103、203-金属线部件,104-紧缩部,204-磁铁,Gx、Gy-间隔,TI-处置器具,X、Y-转动轴。

Claims (8)

1.一种内窥镜辅助器具,其能够装卸地安装在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所述内窥镜辅助器具具备:
管状部件,所述管状部件能够在嵌合于不管内窥镜弯曲部的弯曲如何都保持为直管状的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部分的内侧的状态下固定在所述出口部分,
在所述管状部件固定在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所述出口部分时,位于与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管状部件的基端配置在比内窥镜弯曲部的基端更靠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出口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其中,
所述管状部件具有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所述出口部分的长度以下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其中,
所述管状部件的基端侧的内周面形成为朝向前端侧逐渐缩径的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其中,
所述内窥镜辅助器具具备:
金属线部件,与所述管状部件连接,
所述金属线部件具有从固定在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所述出口部分的所述管状部件到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入口为止的长度以上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其中,
所述内窥镜辅助器具具备:
棒状部件,与所述管状部件连接,
所述棒状部件能够通过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入口而推入到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所述出口部分,并且能够从固定在所述出口部分的所述管状部件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其中,
所述管状部件为弹性体,
所述管状部件在轴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所述出口部分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具,其中,
所述管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为磁性体,并且通过磁力固定在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的所述出口部分。
8.一种内窥镜,其具备能够安装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具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
CN201980040031.0A 2018-07-19 2019-06-24 内窥镜辅助器具及内窥镜 Pending CN1123998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6170 2018-07-19
JP2018-136170 2018-07-19
PCT/JP2019/024907 WO2020017245A1 (ja) 2018-07-19 2019-06-24 内視鏡補助具及び内視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815A true CN112399815A (zh) 2021-02-23

Family

ID=69164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0031.0A Pending CN112399815A (zh) 2018-07-19 2019-06-24 内窥镜辅助器具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76909A1 (zh)
EP (1) EP3824791B1 (zh)
JP (1) JP7145218B2 (zh)
CN (1) CN112399815A (zh)
WO (1) WO20200172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55802A (ja) 2020-09-29 2022-04-08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4131A (ja) * 1993-04-23 1994-11-01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H1099336A (ja) * 1996-09-30 1998-04-21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経内視鏡的に挿入される超音波検査装置
JP2000342516A (ja) * 1999-06-03 2000-12-12 Asahi Optical Co Ltd 処置用内視鏡及び処置具
CN103027653A (zh) * 2011-09-30 2013-04-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栓体以及内窥镜
CN105852780A (zh) * 2015-02-05 2016-08-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系统
CN106455925A (zh) * 2015-01-21 2017-02-2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插入部以及内窥镜
CN106470589A (zh) * 2015-02-03 2017-03-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弯曲部以及内窥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9172A (en) * 1983-02-07 1987-06-02 Circ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flexible shaft
JPH0724086Y2 (ja) * 1989-05-01 1995-06-05 株式会社町田製作所 内視鏡用チャンネルチューブ
US5797958A (en) * 1989-12-05 1998-08-25 Yoon; Inbae Endoscopic grasping instrument with scissors
JPH0549593A (ja) * 1991-08-23 1993-03-02 Machida Endscope Co Ltd 内視鏡における先端構成部とチヤンネルチユーブとの接続構造
JP2827778B2 (ja) * 1992-12-16 1998-11-25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内視鏡
US6059719A (en) * 1997-08-06 2000-05-0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system
JP2001231746A (ja) 2000-02-22 2001-08-28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処置具挿通チャンネル保護具
JP4297480B2 (ja) 2003-02-28 2009-07-15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4619181B2 (ja) * 2005-04-04 2011-01-26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自動進退装置
WO2008127886A1 (en) * 2007-04-11 2008-10-23 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Endoscopic/laparoscopic introducer sleeve
US8535243B2 (en) * 2008-09-10 2013-09-17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devices and tapered tubular members for use in medical devices
JP2018047030A (ja) * 2016-09-21 2018-03-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CN110769736B (zh) * 2017-05-17 2023-01-13 奥瑞斯健康公司 可更换工作通道
JP6889158B2 (ja) * 2017-08-31 2021-06-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4131A (ja) * 1993-04-23 1994-11-01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H1099336A (ja) * 1996-09-30 1998-04-21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経内視鏡的に挿入される超音波検査装置
JP2000342516A (ja) * 1999-06-03 2000-12-12 Asahi Optical Co Ltd 処置用内視鏡及び処置具
CN103027653A (zh) * 2011-09-30 2013-04-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栓体以及内窥镜
CN106455925A (zh) * 2015-01-21 2017-02-2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插入部以及内窥镜
CN106470589A (zh) * 2015-02-03 2017-03-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弯曲部以及内窥镜
CN105852780A (zh) * 2015-02-05 2016-08-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17245A1 (ja) 2020-01-23
EP3824791A1 (en) 2021-05-26
US20210076909A1 (en) 2021-03-18
EP3824791B1 (en) 2023-11-29
EP3824791A4 (en) 2021-08-18
JPWO2020017245A1 (ja) 2021-08-02
JP7145218B2 (ja)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3240B2 (en) Steerable catheter handle
EP3155952B1 (en) Biopsy system
EP2030557A1 (en) Endoscopie guiding tube device
EP3175768A1 (en) Endoscope
EP3607868B1 (en) Combination of an endoscope and an endoscope aid
EP2984981A1 (en) Coil structure used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and treatment instrument each comprising said coil structure
EP2644082A1 (en) Endoscope device
CN107205619B (zh) 插入辅助器具和医疗设备
CN112399815A (zh) 内窥镜辅助器具及内窥镜
JP2023508542A (ja) 耳鼻咽喉ツールの偏向機構
US11877726B2 (en) Endoscope aid and endoscope capable of changing internal diameter of treatment tool insertion channel
JP2010068891A (ja) 内視鏡
JP2012061221A (ja) 内視鏡用湾曲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内視鏡
JP2003210392A (ja) 内視鏡の誘導方法
AU2017302459B2 (en) Steerable catheter handle
US20190142252A1 (en) Over-tube and endoscopic system
JP6479281B1 (ja) 挿入補助具
US20230371799A1 (en) Endoscope
JP2023508716A (ja) 耳鼻咽喉ツールを偏向させる際のプルワイヤのねじれ防止
JP5220446B2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