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5619B - 插入辅助器具和医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插入辅助器具和医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5619B
CN107205619B CN201680006349.3A CN201680006349A CN107205619B CN 107205619 B CN107205619 B CN 107205619B CN 201680006349 A CN201680006349 A CN 201680006349A CN 107205619 B CN107205619 B CN 1072056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holding
sheath
guide portion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63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5619A (zh
Inventor
吉田和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205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5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5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5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233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the nose, i.e. nasoscopes, e.g. testing of patency of Eustachian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 A61B1/00006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of control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43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output arrangements
    • A61B1/00045Display arrang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47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 A61B1/00154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using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inse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5Control of fluid supply or evacu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插入辅助器具对将具有硬质的前端部的插入部件(20)向副鼻窦的内部或者与副鼻窦相通的开口插入时的插入进行辅助,该插入辅助器具(21)具有:引导部(211),其呈一端侧弯曲的长条状,对插入部件(20)的插入路径进行引导;被引导部(213),其具有保持部和移动部,该保持部能够对插入部件(20)进行保持,该移动部与保持部相连并且能够沿着引导部(211)移动;以及支承部(212),其对引导部(211)的另一端进行支承。

Description

插入辅助器具和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前端具有硬质性的部件向副鼻窦内插入的插入辅助器具和具有该插入辅助器具的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将内窥镜或处置器具等医疗设备插入到副鼻窦内进行观察或治疗的技术。副鼻窦由与鼻腔相邻的四个空腔(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构成。医生等手术人员通过将医疗设备从将鼻腔与各空腔分别连通的开口插入而进行副鼻窦内的观察和治疗。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使医疗设备向副鼻窦内容易地前进(插入)的硬质性的导管(引导管)。该导管的前端部以规定的角度弯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000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例如内窥镜的设置有光学透镜的前端部具有硬质性,从而前端部的弯曲半径(最小屈曲半径)具有限制。同样地,例如处置器具的设置有钳子的前端部具有硬质性,从而前端部的弯曲半径(最小屈曲半径)具有限制。在使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那样的导管的情况下,如果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弯曲半径或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弯曲半径大于导管的插入侧前端部的曲率半径,则内窥镜或处置器具无法通过导管的插入侧前端部,从而无法将内窥镜或处置器具引导到副鼻窦内或者与副鼻窦相通的开口。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对于前端具有硬质性的插入部件,也能够将其可靠地引导到副鼻窦的内部或者与副鼻窦相通的开口的插入辅助器具和医疗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达成目的,本发明的插入辅助器具对将具有硬质的前端部的插入部件向副鼻窦的内部或者与所述副鼻窦相通的开口插入时的插入进行辅助,其特征在于,该插入辅助器具具有:引导部,其呈一端侧弯曲的长条状,对所述插入部件的插入路径进行引导;被引导部,其具有保持部和移动部,该保持部能够对所述插入部件进行保持,该移动部与所述保持部相连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以及支承部,其对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进行支承。
本发明的医疗设备的特征在于,该医疗设备具有:插入部件,其具有硬质的前端部;以及插入辅助器具,其对将所述插入部件向副鼻窦的内部或者与所述副鼻窦相通的开口插入时的插入进行辅助,该插入辅助器具具有引导部、被引导部以及支承部,该引导部呈一端侧弯曲的长条状,对所述插入部件的插入路径进行引导,该被引导部具有保持部和移动部,该保持部能够对所述插入部件进行保持,该移动部与所述保持部相连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该支承部对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进行支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起到了如下效果:即使对于前端具有硬质性的插入部件,也能够将其可靠地引导到副鼻窦的内部或者与副鼻窦相通的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设备的副鼻窦观察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插入部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设备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设备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设备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医疗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医疗设备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医疗设备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插入辅助器具的滑件与挡块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保持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17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限制部件的移动部与挡块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18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保持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医疗设备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2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保持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23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保持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插入部件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引导护套的前端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6是沿着图25所示的箭头A方向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设备2的副鼻窦观察系统1的结构的示意图。该图所示的副鼻窦观察系统1是用于进行副鼻窦的观察的系统,其具有:医疗设备2,其能够取得副鼻窦内的图像;控制器3,其进行包含医疗设备2在内的整个副鼻窦观察系统1的控制,并且根据医疗设备2取得的信号而生成图像;送液和抽吸动作部4,其对医疗设备2进行的送液动作或抽吸动作进行控制;以及监视器5,其对控制器3所生成的图像进行显示。
医疗设备2具有插入部件20和插入辅助器具21。图2是示出插入部件20的结构的示意图。插入部件20具有护套部300和内窥镜400。内窥镜400是使用具有多条光纤的扫描型的内窥镜而实现的。另外,除了扫描型之外,也可以使用CCD或CMOS等摄像元件型等任何类型的内窥镜,但在减小护套部300的外径的方面优选扫描型。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内窥镜400是扫描型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内窥镜400中贯穿插入有由照明用光纤和多条受光用光纤构成的光纤组,该照明用光纤从前端射出照明光,该多条受光用光纤接受照明光所反射、散射后的光,这些光纤分别与控制器3连接。
护套部300具有细径并且长条、具有挠性的管状的引导护套301和对引导护套301的基端进行保持的护套保持部302。在护套保持部302上设置有连接部302a,该连接部302a经由管与送液和抽吸动作部4连接。以下,假设引导护套301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外径的圆筒状来进行说明。
内窥镜400具有:插入部401,其贯穿插入于引导护套301的内部,并且在内部贯穿插入有照明用光纤和多条受光用光纤,该插入部401至少前端被插入到副鼻窦内;以及操作部402,其对插入部401的基端进行保持,并且能够在接近护套保持部302或远离护套保持部302的方向上进行操作。
插入部401的主要部分构成为从前端侧依次连接设置有硬质性的前端硬质部401a和细径并且长条、具有挠性的挠性管部401b,该挠性管部401b位于前端硬质部401a的后端并且直到操作部402。在前端硬质部401a中设置有照明窗、致动器等。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照明窗、致动器、照明用光纤以及多条受光用光纤形成观察光学系统。
关于插入部件20,通过使操作部402接近护套保持部302而能够使插入部401(前端硬质部401a)从引导护套301的前端延伸出去,通过使操作部402远离护套保持部302而能够将插入部401(前端硬质部401a)容纳到引导护套301的内部。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医疗设备2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和图3所示,插入辅助器具21对将插入部件20向副鼻窦的内部或与副鼻窦相通的开口插入时的插入进行辅助。插入辅助器具21具有:呈长条状的引导部211,其对插入部件20朝向副鼻窦的插入路径进行引导;把持部212(支承部),其设置于引导部211的基端并支承该引导部211,由手术人员等把持;以及限制部件213(被引导部),其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安装于引导部211,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11移动。
图4是示出插入辅助器具2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剖视图,是包含限制部件213在内的、以与引导部21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作为切断面的剖视图。在图4中,作为引导部211的截面的一例,示出了第一引导部211a的剖视图即以与该第一引导部211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为切断面的剖视图。引导部211是将图4所示那样截面形状呈D字状的柱状部件弯曲而形成的。柱状部件例如呈沿着长度方向将圆柱状的部件切开而得的形状,具有通过切开(D切割)而形成的平面部。另外,柱状部件也可以是筒状部件。
引导部211具有:第一引导部211a,其从把持部212以大致直线状延伸;第二引导部211b,其呈从第一引导部211a的与连接有把持部212的端部不同的端部以规定的曲率半径弯曲而成的形状;以及从D切割面(平面部)呈凸状突出的凸部211c,其设置于第二引导部211b的与连接有第一引导部211a的端部不同的端部。第二引导部211b的曲率半径是根据引导对象的副鼻窦(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而决定的。另外,第二引导部211b包含以不同的曲率半径连续地弯曲的形状。
引导部211优选使用具有可锻性的材料来形成。作为具有可锻性的材料,例如列举出具有展性的金属(铝或银等)及其合金、变形自如的树脂等。
限制部件213具有:移动部213a,其安装于引导部211,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11移动;以及保持部213b,其能够对护套部300(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在移动部213a中形成有贯穿插入孔213c,该贯穿插入孔213c具有与引导部211的截面形状对应的D字状的开口。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假设保持部213b在俯视(参照图4)下呈C字状来进行说明,但只要能够对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也可以呈环状(O字状)。
限制部件213能够在移动部213a中与凸部211c以及阶部分别抵接,从而移动范围被限制,该阶部由引导部211和把持部212形成。即,限制部件213能够在引导部211的把持部212侧的端部与凸部211c之间移动。
由于引导部211的截面形状和供引导部211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213c的孔(开口)是与彼此的形状对应的D字状,因此防止了限制部件213绕着引导部211旋转。
限制部件213随着引导护套301的移动而移动。因此,移动部213a与引导部211之间的摩擦阻力优选小于保持部213b与引导护套301之间的摩擦阻力。为了使限制部件213随着引导护套301的移动而移动,可以通过对引导部211实施表面加工等公知的方法来调节摩擦阻力。
控制器3使用具有运算和控制功能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和各种运算电路等来实现。控制器3进行包含医疗设备2在内的整个副鼻窦观察系统1的控制,并且根据内窥镜400取得的信号而生成图像。具体而言,控制器3根据基于经由多条受光用光纤而取得的光的信号来生成图像。另外,该基于光的信号可以是通过操作部402等进行光电转换而得到的信号,也可以是对经由多条受光用光纤被引导到控制器3的光进行光电转换而得到的信号。
并且,控制器3将用于对送液动作或抽吸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输出给送液和抽吸动作部4。控制器3将包含所生成的图像在内的显示信息输出给监视器5并显示于监视器5。
另外,控制器3可以具有发出提供给照明用光纤的照明光的光源,也可以从外部的光源引导照明光以提供给照明用光纤。
送液和抽吸动作部4具有切换阀41、抽吸源42、供液源43以及开闭阀44。切换阀41例如使用三通旋塞来实现,与从连接部302a延伸的管的端部连接。并且,切换阀41通过三通旋塞中的与连接有管的旋塞不同的旋塞来与抽吸源42连接,并且通过三通旋塞中的与连接有管和抽吸源42的旋塞不同旋塞经由开闭阀44与供液源43连接。关于送液和抽吸动作部4,通过切换阀41的操作而选择性地在抽吸源42和供液源43之间进行切换,经由护套部300对鼻腔内或副鼻窦内进行送液或抽吸。
抽吸源42例如使用抽吸泵来实现。另外,作为抽吸源42,也可以使用设置在手术室内的抽吸装置。通过使抽吸源42工作,能够去除例如存在于副鼻窦和鼻腔内的患部周边的粘性物质,能够在使用生理盐水来清洗患部及其周边时,将粘性物质与该清洗液一同去除。
供液源43例如为了清洗副鼻窦内等的患部而提供生理盐水。而且,也可以为了处置该患部而提供药液。药液主要列举有甾类化合物、抗菌剂等。药液可以包含温度响应性凝胶等,该温度响应性凝胶在达到体温程度的温度时粘性增加。在该情况下,当将药液投放到患部时,由于患者的体温而引起温度响应性凝胶的粘性增加,药液变得不容易从患部流走,药液的滞留时间变长,从而能够使药液留置在患部。能够适当选择从供液源43供给的液体。
开闭阀44例如使用三通旋塞来实现,该开闭阀44通过三个旋塞中的两个旋塞来与切换阀41和供液源43连接,并且与用于投药的注射器44a连接。切换阀41和开闭阀44可以是通过与控制器3连接的未图示的开关的切换而电磁性地动作的阀,也可以是手动进行切换的阀。
对在具有以上的结构的副鼻窦观察系统1中将插入部件20向副鼻窦的开口插入的方法进行说明。图5、6是对医疗设备2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的图,是对将插入部件20向副鼻窦的开口插入的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首先,如图1和图3所示,使限制部件213对插入部件20进行保持。具体而言,由保持部213b对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在该状态下,使引导部211的前端接近副鼻窦的开口(图5所示的开口C)。当使引导部211的前端接近副鼻窦的开口C时,引导部211的前端和副鼻窦的开口C的位置是可以使用内窥镜400所取得的图像来确认的,也可以使用其他内窥镜所取得的图像来确认。
在使引导部211的前端接近副鼻窦的开口C的状态下,将插入部件20(引导护套301)向引导部211的前端侧移动(参照图5)。此时,随着引导护套301的移动,移动部213a沿着引导部211向前端侧移动。通过该操作,将引导护套301的前端移动至与开口C对置的位置。
然后,手术人员移动操作部402以接近护套保持部302,从而使插入部401从引导护套301的前端延伸出来(参照图6)。此时,从引导护套301的前端延伸的插入部401从开口C插入到副鼻窦内。
另外,可以在使插入部401从引导护套301的前端延伸出来之前,经由连接部302a进行送液动作或抽吸动作。通过送液动作或抽吸动作而对积存在副鼻窦的开口处的脓等进行清洗、或对积存在副鼻窦内的脓等进行抽吸,从而能够提高插入部401的插入性。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使用具有引导部211和限制部件213的插入辅助器具21将引导部211的前端配置到副鼻窦的开口C的附近,然后通过使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的限制部件213沿着引导部211滑动而将护套部300的前端配置到副鼻窦的开口C的附近,因此不论插入部401的基于前端硬质部401a的硬质长度的最小屈曲半径如何,都能够可靠地进行引导,其中,该引导部211呈长条状,对插入部件20的护套部30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该限制部件213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安装于引导部211、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11滑动。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使引导部211的截面形状和供引导部211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213c的孔(开口)为D字状,因此能够防止限制部件213绕着引导部211旋转。通过对D切割面的朝向进行调节来避开鼻腔内的障碍物,能够不与鼻腔内的障碍物发生干涉地对引导护套301进行引导。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假设将引导护套301配置于副鼻窦的开口C的附近来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在将引导护套301插入到副鼻窦内后再使插入部401从引导护套301的前端延伸出来。并且,也可以将活体钳子等在前端部具有硬质性的处置器具插入到引导护套301内。而且,也可以采用不具有内窥镜400而仅是引导护套301的插入部件来进行送液处理或抽吸处理,还可以采用不具有护套部300而仅是内窥镜400的插入部件。在将引导护套301向开口C插入的情况下,从容易地进行朝向开口C的插入这样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引导护套301的前端具有硬质性或前端的硬度比其他部分高。并且,在插入部件仅是内窥镜400的情况下,使送液和抽吸动作部4与操作部402连接。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与图4所示的剖视图对应的剖视图,是包含限制部件215在内的、以与引导部214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为切断面的剖视图。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关于旋转防止单元,假设使限制部件213的贯穿插入孔213c的孔(开口)为D字状来限制绕着引导部211的旋转来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变形例1中,利用螺钉来限制旋转。
本变形例1的插入辅助器具具有:呈长条状的引导部214,其对插入部件20的护套部30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上述的把持部212;以及限制部件215,其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安装于引导部214、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14进行移动。与上述的引导部211同样地,引导部214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呈D字状。
限制部件215具有:移动部215a,其安装于引导部214,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14移动;以及保持部215b,其能够对护套部300(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在移动部215a上形成有:贯穿插入孔215c,其具有与外接于引导部214的外周的外接圆对应的圆形的开口;以及螺纹孔215d,其将贯穿插入孔215c与外部连通。
在引导部214贯穿插入于限制部件215中的状态下,通过将螺钉215e贯穿插入到螺纹孔215d中并使螺钉215e与引导部214的D切割面抵接,能够对限制部件215绕着引导部214旋转进行限制。另外,引导部214除了D切割之外,还可以形成有在引导部214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能够容纳螺钉215e的前端的槽。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与图4所示的剖视图对应的剖视图,是包含限制部件217在内的、以与引导部216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为切断面的剖视图。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关于旋转防止单元,假设使引导部211的截面形状和限制部件213的贯穿插入孔213c的孔(开口)为D字状从而限制绕着引导部211的旋转来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变形例2中通过采用矩形形状来限制旋转。
本变形例2的插入辅助器具具有:呈长条状的引导部216,其对插入部件20的护套部30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上述的把持部212;以及限制部件217,其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安装于引导部216、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16滑动。引导部216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呈矩形形状。
限制部件217具有:滑动部217a,其安装于引导部216,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16滑动;以及保持部217b,其对护套部300(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在滑动部217a中形成有贯穿插入孔217c,该贯穿插入孔217c具有与引导部216的截面形状对应的矩形形状的开口。
根据本变形例2,在引导部216贯穿插入于限制部件217中的状态下,贯穿插入孔217c呈与引导部216的截面形状对应的矩形形状,因此能够对限制部件217绕着引导部216旋转进行限制。
另外,在变形例2中,如果改变限制部件217相对于引导部216的朝向(相对于引导部216的周向的角度),则能够改变护套部300相对于引导部216的配设位置,如果采用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则能够更细致地调节配设位置。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图9是与图4所示的剖视图对应的剖视图,是包含限制部件219在内的、以与引导部218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为切断面的剖视图。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关于旋转防止单元,假设使限制部件213的贯穿插入孔213c的孔(开口)为D字状从而限制绕着引导部211的旋转来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变形例3中,在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引导部218上设置突起来限制旋转。
本变形例3的插入辅助器具具有:呈长条状的引导部218,其对插入部件20的护套部30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上述的把持部212;以及限制部件219,其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安装于引导部218、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18滑动。引导部218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呈大致圆形,该引导部218具有沿着引导部218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沿径向突出的突起218a。
限制部件219具有:滑动部219a,其安装于引导部218,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18滑动;以及保持部219b,其能够对护套部300(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在滑动部219a上形成有:贯穿插入孔219c,其具有与外接于引导部218的外周的外接圆对应的大致圆形的开口;以及凹部219d,其对应于突起218a而形成。
在引导部218贯穿插入于限制部件219中的状态下,引导部218的突起218a被容纳于凹部219d内,由此能够对限制部件219绕着引导部218旋转进行限制。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2的医疗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对与上述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假设限制部件213的移动部213a安装于引导部211的外周来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2中,引导部220以使限制部件221移动自如的方式容纳该限制部件221的一部分。
如图10所示,插入辅助器具具有:呈长条状的引导部220,其对插入部件2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把持部212(参照图1),其设置于引导部220的基端,由手术人员等把持;以及限制部件221,其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能够沿着引导部220滑动。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的插入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是示出从长度方向观察时的引导部220与限制部件221的关系的图。引导部220是将沿着长度方向被切开的呈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弯曲而成的。引导部220具有:第一引导部220a,其从把持部212以大致直线状延伸;第二引导部220b,其从第一引导部220a的与连接有把持部212的端部不同的端部以规定的曲率半径弯曲并延伸;以及从切口面呈凸状突出的凸部220c,其设置于第二引导部220b的与连接有第一引导部220a的端部不同的端部。并且,在引导部220上形成有沿着长度方向切开的缝220d。与上述的第二引导部211b同样地,第二引导部220b的曲率半径是根据引导对象的副鼻窦的位置而决定的。引导部220使用与上述的引导部211相同的材料形成。
限制部件221具有:移动部221a,其容纳于引导部220的内部,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20移动;保持部221b,其能够对护套部300(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以及连结部221c,其将移动部221a和保持部221b连结。在移动部221a中形成有贯穿插入孔221d,该贯穿插入孔221d具有圆形的开口。
并且,在引导部220的内部设置有引导线221e,该引导线221e贯穿插入于贯穿插入孔221d中。另外,如果仅利用引导部220就能够对限制部件221的移动进行引导,则也可以采用不具有引导线221e的结构。
限制部件221能够在引导部220的两端处与把持部212和凸部220c抵接,从而移动范围被限制。即,限制部件221能够在引导部220的把持部212侧的端部与凸部220c之间移动。另外,只要能够像引导部220的前端部被封锁或缝220d不延伸到引导部220的前端部的情况那样对限制部件221的移动进行限制,也可以是不具有凸部220c的结构。
限制部件221随着引导护套301的移动而移动。因此,移动部221a与引导部220之间的摩擦阻力优选小于保持部221b与引导护套301之间的摩擦阻力。
并且,关于限制部件221,在移动部221a容纳于引导部220中的状态下,连结部221c与缝220d卡定(参照图11)。因此,能够防止限制部件221绕着引导部220旋转(旋转防止单元)。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使用具有引导部220和限制部件221的插入辅助器具将引导部220的前端配置到副鼻窦的开口C的附近,然后通过使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的限制部件221沿着引导部220滑动而将护套部300的前端配置到副鼻窦的开口C的附近,因此不论插入部401的基于前端硬质部401a的硬质长度的最小屈曲半径如何,都能够可靠地进行引导,其中,该引导部220呈长条状,对插入部件20的护套部30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该限制部件221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被容纳于引导部220的内部、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20滑动。
并且,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2,将移动部221a容纳于引导部220的内部,因此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那样限制部件213的保持部213b对引导部211的外周进行保持的结构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小型化。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3的医疗设备2a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对与上述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假设限制部件221随着引导护套301的移动而移动来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3中,限制部件221随着设置于把持部222的滑件222a的移动而移动。
如图12所示,医疗设备2a具有上述的插入部件20和插入辅助器具21a。插入辅助器具21a具有:呈长条状的引导部220,其对插入部件20的护套部30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把持部222,其设置于引导部220的基端,由手术人员等把持;以及限制部件221,其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能够沿着引导部220移动。
如上所述,引导部220是将沿着长度方向被切开的呈大致圆筒状的筒状部件弯曲而成的。并且,限制部件221具有上述的移动部221a、保持部221b以及连结部221c。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假设不具有上述的贯穿插入孔221d和引导线221e来进行说明。
在把持部222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引导部220a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移动的滑件222a。
在引导部220和把持部222的内部设置有将移动部221a与滑件222a连接的屈曲自如的连接线(未图示)。因此,当使滑件222a移动时,限制部件221与滑件222a的移动联动地移动。此时,插入部件20也随着限制部件221的移动而移动。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使用具有引导部220、限制部件221以及滑件222a的插入辅助器具21a将引导部220的前端配置到副鼻窦的开口C的附近,然后通过使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的限制部件221沿着引导部220滑动而将护套部300的前端配置到副鼻窦的开口C的附近,因此不论插入部401的基于前端硬质部401a的硬质长度的最小屈曲半径如何,都能够可靠地进行引导,其中,该引导部220呈长条状,对插入部件20的护套部30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该限制部件221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容纳于引导部220的内部、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20滑动,该滑件222a对限制部件221的移动进行操作。
并且,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3,通过滑件222a的操作而使限制部件221移动,因此相比于像上述的实施方式2那样使限制部件221与引导护套301的移动联动地移动的结构,无需考虑引导部220相对于限制部件221的摩擦阻力和相对于引导护套301的摩擦阻力,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单地进行医疗设备的设计。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4的医疗设备2b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插入辅助器具21b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对与上述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在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假设限制部件221的保持部221b以预先设计的形状对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来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4中,与限制部件223的移动部223a联动地使保持部223b所形成的中空空间扩大或缩小,从而对引导护套301的保持状态进行调节。
医疗设备2b具有上述的插入部件20和插入辅助器具21b。插入辅助器具21b具有:呈长条状的引导部220,其对插入部件20的护套部30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把持部222,其设置于引导部220的基端,由手术人员等把持;以及限制部件223,其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能够沿着引导部220滑动。
如上所述,引导部220是将沿着长度方向被切开的呈大致圆筒状的筒状部件弯曲而成的。并且,限制部件223具有:移动部223a,其容纳于引导部220的内部,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20移动;保持部223b,其能够对护套部300(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以及连结部223c,其将移动部223a和保持部223b连结。
连结部223c能够进行弹性变形,在俯视时呈大致H字状。移动部223a由从连结部223c的下端分别呈弧状延伸的两个臂部2231、2232而形成为大致C字状。并且,保持部223b由从连结部223c的上端分别呈弧状延伸的两个臂部2233、2234而形成为大致C字状。因此,当移动部223a的臂部2231、2232彼此接近时,保持部223b的臂部2233、2234彼此远离,相反,当移动部223a的臂部2231、2232彼此远离时,保持部223b的臂部2233、2234彼此接近。在本实施方式4中,通过使移动部223a的臂部2231、2232远离而使保持部223b的臂部2233、2234接近,从而施加对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的保持力。以下,作为保持部223b能够得到的保持状态,将保持部223b的臂部2233、2234彼此远离的状态称为开放状态,将保持部223b的臂部2233、2234彼此接近的状态称为闭锁状态。
在把持部222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引导部220a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移动的两个操作滑件(第一滑件222b和第二滑件222c)。
图15是对插入辅助器具21b的滑件与挡块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16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保持方式进行说明的图,是示出在图14所示的状态(开放状态)下沿着连接线224d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第一引导部220a和限制部件223的示意图。在引导部220和把持部222的内部设置有状态变更部224(变更单元),状态变更部224将第一滑件222b和第二滑件222c连接,并且对保持部223b的保持状态进行变更。
状态变更部224具有:第一挡块部224a,其能够从移动部223a的一端侧压入;第二挡块部224b,其能够从移动部223a的另一端侧压入;管状的连接护套224c,其在一端与第一挡块部224a连接,在另一端与第一滑件222b连接;以及连接线224d,其贯穿插入于连接护套224c的内部,在一端与第二挡块部224b连接,在另一端与第二滑件222c连接。第一挡块部224a和第二挡块部224b呈前端为锥形状并且最大直径大于臂部2231、2232的内周所形成的直径的圆柱状。如图15、16所示,在第一挡块部224a和第二挡块部224b没有被压入到移动部223a中的情况下,保持部223b的臂部2233、2234彼此远离,因此即使将引导护套301容纳于保持部223b内,保持力也较小。
图17是对本实施方式4的限制部件的移动部与挡块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示出了挡块部与移动部嵌合的状态(闭锁状态)。图18是对本实施方式4的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保持方式进行说明的图,是示出在图17所示的状态下沿着连接线224d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第一引导部220a和限制部件223的示意图。当使第一滑件222b和第二滑件222c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时,如图17、18所示,第一挡块部224a和第二挡块部224b接近,被压入到移动部223a中。在第一挡块部224a和第二挡块部224b被压入于移动部223a中的情况下,移动部223a的臂部2231,2232彼此远离,因此保持部223b的臂部2233、2234彼此接近。在该状态下,保持部223b以比图16所示的状态大的保持力对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
这样,如果一边维持将第一挡块部224a和第二挡块部224b压入到移动部223a中的状态一边使第一滑件222b和第二滑件222c移动,则能够在对引导护套301施加保持力的状态下使限制部件223沿着引导部220移动。并且,如果使第一滑件222b和第二滑件222c向远离的方向移动,则第一挡块部224a和第二挡块部224b朝向移动部223a的压入状态被解除,引导护套301的保持力减小,因此能够以较小的力使引导护套301脱离或滑动。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使用具有引导部220、限制部件223以及第一滑件222b和第二滑件222c的插入辅助器具21b将引导部220的前端配置到副鼻窦的开口C的附近,然后通过使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的限制部件223沿着引导部220滑动而将护套部300的前端配置到副鼻窦的开口C的附近,因此不论插入部401的基于前端硬质部401a的硬质长度的最小屈曲半径如何,都能够可靠地进行引导,其中,该引导部220呈长条状,对插入部件20的护套部30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该限制部件223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容纳于引导部220的内部、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20移动,该第一滑件222b和第二滑件222c对限制部件223的移动进行操作。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4中,由于还设置有对保持部223b的保持状态进行变更的状态变更部224,通过第一滑件222b和第二滑件222c的操作而对保持部223b的保持状态进行变更,因此能够对引导护套301的保持力进行调节,更可靠地进行引导护套301(插入部件20)的引导。
(实施方式5)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进行说明。图19是示意性示出本实施方式5的医疗设备2c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对与上述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在上述的实施方式4中,假设使用两个挡块部来扩大或缩小保持部223b所形成的中空空间来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5中,使用扁平状的部件来扩大或缩小保持部223b所形成的中空空间。
如图19所示,医疗设备2c具有上述的插入部件20和插入辅助器具21c。插入辅助器具21c具有:呈长条状的引导部220,其对插入部件20的护套部30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把持部225,其设置于引导部220的基端,由手术人员等把持;以及限制部件223,其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能够沿着引导部220滑动。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插入辅助器具21c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1是对插入辅助器具21c的挡块部进行说明的图。图22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保持方式进行说明的图,是示出在开放状态下沿着操作管227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第一引导部220a和限制部件223的示意图。在引导部220和把持部225的内部设置有:状态变更部226(变更单元),其对保持部223b的保持状态进行变更;管状的操作管227,其从状态变更部226朝向把持部225延伸;以及引导线228,其贯穿插入于状态变更部226和操作管227的内部,将引导部220的前端与把持部225的基端连接,对状态变更部226和操作管227的移动进行引导。另外,在把持部225上形成有使操作管227的一部分露出到外部的开口部225a。另外,只要能够使状态变更部226和操作管227沿着引导部220一体地移动,则也可以是不具有引导线228的结构。
状态变更部226具有:呈圆板状的两个卡定部(第一卡定部226a和第二卡定部226b),它们能够与移动部223a的端部卡定;以及挡块部226c,其设置于移动部223a的内部,与该移动部223a的内壁压接或分离。
第一卡定部226a和第二卡定部226b分别设置于移动部223a的两端。挡块部226c的以与第一卡定部226a和第二卡定部226b对置的方向(挡块部226c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为切断面的截面呈椭圆状。挡块部226c的截面上的长轴大于臂部2231、2232的内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短轴小于臂部2231、2232的最大距离。
操作管227在一端与第一卡定部226a连结,在另一端与把持部225的基端连结。因此,当操作管227绕着长度轴旋转时,状态变更部226联动地旋转。沿着操作管227的长度轴延伸并穿过该长度轴的直线优选穿过第一卡定部226a、第二卡定部226b以及挡块部226c的各中心。并且,第一卡定部226a、第二卡定部226b、挡块部226c以及操作管227能够一体地沿着引导线228移动。
并且,在操作管227的通过开口部225a而露出到外部的部分即操作管227的端部设置有供手术人员对操作管227的旋转进行操作的圆环部227a。从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对圆环部227a的表面实施滚花加工等。
在保持部223b为开放状态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挡块部226c的截面上的短轴侧与臂部2231、2232对置,挡块部226c不与移动部223a的臂部2231、2232抵接。
图23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保持方式进行说明的图,是示出在闭锁状态下沿着操作管227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第一引导部220a和限制部件223的示意图。当使操作管227绕着长度轴旋转时,状态变更部226联动地旋转。例如,当从图22所示的状态使操作管227旋转90°时,如图23所示,挡块部226c的截面上的长轴侧与臂部2231、2232对置,挡块部226c与移动部223a的臂部2231、2232压接(被压入到移动部223a的臂部2231、2232)。当挡块部226c的长轴侧与移动部223a的臂部2231、2232抵接时,臂部2231、2232彼此远离,因此使保持部223b的臂部2233、2234彼此接近。在该状态下,保持部223b以比图22所示的状态大的保持力对引导护套301进行保持。
这样,如果一边维持挡块部226c的长轴侧与移动部223a的臂部2231、2232抵接的状态一边使第一卡定部226a、第二卡定部226b、挡块部226c以及操作管227沿着引导线228移动,则能够在对引导护套301施加了保持力的状态下使限制部件223沿着引导部220移动。并且,如果旋转操作管227,则挡块部226c与移动部223a的接触被解除,引导护套301的保持力减小,因此能够以较小的力使引导护套301脱离或滑动。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使用具有引导部220、限制部件223、状态变更部226、操作管227以及引导线228的插入辅助器具21c将引导部220的前端配置到副鼻窦的开口C的附近,然后通过使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的限制部件223沿着引导部220滑动而将护套部300的前端配置到副鼻窦的开口C的附近,因此不论插入部401的基于前端硬质部401a的硬质长度的最小屈曲半径如何,都能够可靠地进行引导,其中,该引导部220呈长条状,对插入部件20的护套部300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该限制部件223能够对护套部300进行保持,并且容纳于引导部220的内部、能够沿着该引导部220滑动,该状态变更部226对保持部223b的保持状态进行变更,该操作管227对限制部件223的移动进行操作。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5中,设置有状态变更部226和操作管227,该状态变更部226具有对保持部223b的保持状态进行变更的挡块部226c,该操作管227对挡块部226c进行旋转操作,通过操作管227的旋转操作使挡块部226c旋转,由此对保持部223b的保持状态进行变更,因此能够对引导护套301的保持力进行调节,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引导护套301(插入部件20)的引导。
(实施方式6)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进行说明。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插入部件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另外,对与上述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在本实施方式6中,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在使引导部211的前端进入到插入部件20(内窥镜400)的视野的状态下,手术人员一边确认在监视器5上显示的包含引导部211的前端在内的图像一边将引导部211的前端插入至开口部处。
以像图24所示那样使引导部211的前端(凸部211c)进入到插入部件20的视野S中的方式对限制部件213和插入部件20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一边确认引导部211的前端一边将插入辅助器具21向鼻腔插入。另外,限制部件213和插入部件20的位置是能够借助标记在引导部211等上的标志或对限制部件213和插入部件20进行定位的振音(click)机构等进行调节的。
(实施方式7)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进行说明。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引导护套的前端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6是沿着图25所示的箭头A方向的俯视图。另外,对与上述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6中,假设引导护套301呈圆筒状来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7的引导护套303具有弹性、呈前端缩径的形状。
通过像图25和图26所示那样使前端硬质部401a的前端部缩径,即使在例如由于脓等而导致开口C(例如,参照图5)的孔部变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引导护套303容易地接近开口C,例如将前端的一部分插入到开口C内,从而将插入部件20容易地向开口C插入。除了图25和图26所示的结构之外,也可以呈前端逐渐缩径的形状。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1~7,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包含各种实施方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像以上那样,本发明的插入辅助器具和医疗设备即使对于将前端具有硬质性的插入部件可靠地向副鼻窦的内部或与副鼻窦相通的开口引导也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副鼻窦观察系统;2:医疗设备;3:控制器;4:送液和抽吸动作部;5:监视器;20:插入部件;21:插入辅助器具;211、214、216、218、220:引导部;212、222、225:把持部(支承部);213、215、217、219、221、223:限制部件(被引导部);224、226:状态变更部;300:护套部;301、303:引导护套;400:内窥镜;401:插入部;401a:前端硬质部;401b:挠性管部。

Claims (7)

1.一种插入辅助器具,其对将具有硬质的前端部的插入部件向副鼻窦的内部或者与所述副鼻窦相通的开口插入时的插入进行辅助,其特征在于,该插入辅助器具具有:
引导部,其呈一端侧弯曲的长条状,对所述插入部件的插入路径进行引导;
被引导部,其能够对所述插入部件进行保持,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以及
支承部,其对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进行支承,
所述插入辅助器具还具有旋转防止单元,该旋转防止单元防止所述被引导部绕着所述引导部的长度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的与长度轴垂直的截面形状呈D字状,
所述被引导部具有保持部和移动部,该保持部能够对所述插入部件进行保持,该移动部与所述保持部相连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
在所述移动部中形成有开口呈D字状的贯穿插入孔,该贯穿插入孔供所述引导部贯穿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呈具有沿着长度轴形成的缝的圆筒状,
所述被引导部具有保持部、移动部以及与所述缝卡定的连结部,该保持部能够对所述插入部件进行保持,该移动部能够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该连结部将所述保持部与所述移动部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该插入辅助器具还具有:
滑件,其设置于所述支承部,在与从该支承部延伸的所述引导部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进退自如;以及
连接部件,其将所述滑件与所述被引导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引导部具有保持部和移动部,该保持部能够对所述插入部件进行保持,该移动部与所述保持部相连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
所述保持部对所述插入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力能够根据施加于所述移动部的载荷而变化,
所述插入辅助器具还具有对所述保持力进行变更的变更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更单元具有:
压入部件,其能够压入到所述移动部中;以及
操作部件,其进行所述压入部件的操作。
7.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医疗设备具有:
插入部件,其具有硬质的前端部;以及
插入辅助器具,其对将所述插入部件向副鼻窦的内部或者与所述副鼻窦相通的开口插入时的插入进行辅助,该插入辅助器具具有引导部、被引导部以及支承部,该引导部呈一端侧弯曲的长条状,对所述插入部件的插入路径进行引导,该被引导部能够对所述插入部件进行保持,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该支承部对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进行支承,
所述插入辅助器具还具有旋转防止单元,该旋转防止单元防止所述被引导部绕着所述引导部的长度轴旋转。
CN201680006349.3A 2015-01-20 2016-01-13 插入辅助器具和医疗设备 Active CN1072056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8893 2015-01-20
JP2015-008893 2015-01-20
PCT/JP2016/050878 WO2016117432A1 (ja) 2015-01-20 2016-01-13 挿入補助具および医療デバイ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5619A CN107205619A (zh) 2017-09-26
CN107205619B true CN107205619B (zh) 2020-04-07

Family

ID=56416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6349.3A Active CN107205619B (zh) 2015-01-20 2016-01-13 插入辅助器具和医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11790A1 (zh)
EP (1) EP3248532A1 (zh)
JP (1) JP6138385B2 (zh)
CN (1) CN107205619B (zh)
WO (1) WO20161174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58156A (ja) * 2016-10-05 2018-04-12 株式会社北川鉄工所 グリッパ
JP2021119800A (ja) * 2018-03-19 2021-08-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挿入補助具、内視鏡システム
JP2021126131A (ja) * 2018-03-19 2021-09-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ガイド部材
JP6951559B2 (ja) * 2018-04-26 2021-10-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処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オーバーチューブ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816A (zh) * 2006-12-01 2009-12-02 波士顿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直接驱动式内窥镜系统和方法
CN102361663A (zh) * 2009-03-20 2012-02-22 阿克拉伦特公司 具有抽吸能力的导向系统
CN202490002U (zh) * 2012-03-08 2012-10-17 时玉学 一种引导导管
CN103124531A (zh) * 2010-09-22 2013-05-29 阿克拉伦特公司 用于治疗鼻窦开口的医疗装置和方法
CN104168846A (zh) * 2012-02-10 2014-11-26 Dolor科技有限公司 利于患者鼻内治疗的系统和器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5858A (en) * 1984-08-15 1989-05-02 Frankel Alfred R Automatic intubation device for guiding endotracheal tube into trachea
US5483951A (en) * 1994-02-25 1996-01-16 Vision-Sciences, Inc. Working channels for a disposable sheath for an endoscope
US5817013A (en) * 1996-03-19 1998-10-06 Enable Medic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inimally invasive harvesting of a saphenous vein and the like
US5685822A (en) * 1996-08-08 1997-11-11 Vision-Sciences, Inc. Endoscope with sheath retaining device
US5827177A (en) * 1997-02-18 1998-10-27 Vision-Sciences, Inc. Endoscope sheath assembly with isolating fabric sleeve
DE19906191A1 (de) * 1999-02-15 2000-08-17 Ingo F Herrmann Endoskop
US6179776B1 (en) * 1999-03-12 2001-01-30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Controllable endoscopic sheath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of use
US6997931B2 (en) * 2001-02-02 2006-02-14 Lsi Solutions, Inc. System for endoscopic suturing
JP2004305509A (ja) * 2003-04-08 2004-11-04 Olympus Corp 内視鏡装置、及び内視鏡のガイド部材
US7431694B2 (en) * 2003-05-16 2008-10-07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Method of guiding medical devices
US8146400B2 (en) * 2004-04-21 2012-04-03 Acclarent, Inc. Endoscopi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nasal procedures
US20060063973A1 (en) * 2004-04-21 2006-03-23 Acclarent,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disorders of the ear, nose and throat
US9089258B2 (en) * 2004-04-21 2015-07-28 Acclarent, Inc. Endoscopi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nasal procedures
US8007432B2 (en) * 2007-01-26 2011-08-30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Endoscopic accessory control mechanism
US8241266B2 (en) * 2007-04-05 2012-08-14 Entellus Medic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ethmoids
EP3108800B1 (en) * 2008-07-18 2019-01-02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Endoscope with guide
US8814781B2 (en) * 2009-03-25 2014-08-26 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Endoscopic sheath assembly
US10029079B2 (en) * 2011-10-18 2018-07-24 Treble Innovations Endoscopic peripheral
CN106793920A (zh) * 2014-10-02 2017-05-31 波士顿科学医学有限公司 用于输尿管镜的附接装置
US9786125B2 (en) * 2015-06-17 2017-10-10 Facebook, Inc. Determining appearances of objects in a virtual world based on sponsorship of object appearanc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816A (zh) * 2006-12-01 2009-12-02 波士顿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直接驱动式内窥镜系统和方法
CN102361663A (zh) * 2009-03-20 2012-02-22 阿克拉伦特公司 具有抽吸能力的导向系统
CN103124531A (zh) * 2010-09-22 2013-05-29 阿克拉伦特公司 用于治疗鼻窦开口的医疗装置和方法
CN104168846A (zh) * 2012-02-10 2014-11-26 Dolor科技有限公司 利于患者鼻内治疗的系统和器械
CN202490002U (zh) * 2012-03-08 2012-10-17 时玉学 一种引导导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48532A1 (en) 2017-11-29
JP6138385B2 (ja) 2017-05-31
JPWO2016117432A1 (ja) 2017-07-27
US20170311790A1 (en) 2017-11-02
WO2016117432A1 (ja) 2016-07-28
CN107205619A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5619B (zh) 插入辅助器具和医疗设备
US9649415B2 (en) Surgical kits for body cavity drainage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524640B2 (en) Endoscopic treatment instrument, treatment instrument unit, and treatment system
US9604033B2 (en) Body cavity drainage devices with locking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13146203A1 (ja) 医療用処置具
JP6375457B2 (ja) 副鼻腔に対する挿入機器アッセンブリ
JP2003305002A (ja) 内視鏡
US20180085504A1 (en) Body cavity drainage devices including drainage tubes having inline por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JP2017535314A (ja) 尿管鏡のための取付けデバイス
WO2019181042A1 (ja) 内視鏡の挿入補助具、内視鏡システム
JP2021516116A (ja) 内視鏡及び副鼻腔進入用内視鏡
TWI616179B (zh) 內視鏡裝置
CN113747822A (zh) 内窥镜及外套管
US10596363B2 (en) Medical treatment tool
CN109475276B (zh) 可操控导管手柄
CN112399815A (zh) 内窥镜辅助器具及内窥镜
JP6392135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US10029036B2 (en) Placement tools for body cavity drainage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6407061A (zh) 一种内窥镜先端头与内窥镜
JP6479281B1 (ja) 挿入補助具
WO2019181039A1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ガイド部材
JP6382734B2 (ja) ガイドシース、挿入補助具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JP2016083270A (ja) 医療用内視鏡装置
WO2019077692A1 (ja) 挿入補助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