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3282A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3282A
CN112393282A CN201910741667.XA CN201910741667A CN112393282A CN 112393282 A CN112393282 A CN 112393282A CN 201910741667 A CN201910741667 A CN 201910741667A CN 112393282 A CN112393282 A CN 112393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pot body
cooking appliance
pa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416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3282B (zh
Inventor
王云峰
刘志才
马志海
雷俊
朱成彬
刘经生
区达理
冯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416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3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3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3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3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3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4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with heat radiated directly from the heating element
    • F24C7/043St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2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electrically he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4Radiant bodies or panels for radiation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F24C7/06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on st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st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electric circuits regulating heat
    • F24C7/08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electric circuits regulating heat on sto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炉盘,炉盘的基板被配置为放置锅体,炉盘内设有加热模组,加热模组被配置为对锅体进行加热;检锅模组,设于所述炉盘的内部,检锅模组被配置为检测基板的温度分布,并将温度分布发送至加热模组,其中,加热模组根据温度分布确定锅体在基板的放置区域,并对放置区域的锅体进行加热。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检测锅体的材质、大小和放置区域等参数,并且在保证烹饪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烹饪器具的整机功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作为一种最常用的烹饪器具,其加热方案通常是基于电磁炉的微晶面板(触控面板)设置多个同心的磁感线圈对锅体进行加热,并且在微晶面板下设置一个热敏电阻或温度传感器检测锅体的烹饪温度。
相关技术中,针对锅体的检测通常是基于锅体的放置区域,改进磁感线圈的结构和布局,以实现电磁场的均匀分布,进而提高加热效率。
但是,这种磁感线圈对于小型锅体来说,加热功率仍然是极大浪费的,且线圈重量大,不仅导致炉盘的体积大,也会导致炉盘笨重,严重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整个说明书对背景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该背景技术一定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整个说明书中的对现有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认为该现有技术一定是广泛公知的或一定构成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炉盘,炉盘的基板被配置为放置锅体,炉盘内设有加热模组,加热模组被配置为对锅体进行加热;检锅模组,设于炉盘的内部,基板检锅模组被配置为检测基板的温度分布,并将温度分布发送至加热模组,其中,加热模组根据温度分布确定锅体在基板的放置区域,并对放置区域的锅体进行加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基板上设置检锅模组,检测的温度分布主要用于确定锅体的放置区域,由于锅体的热传导率比空气的热传导率高,基于锅体对热量的吸收作用,在对磁感线圈施加同样的激励频率下,锅体对应的放置区域的基板吸收较多热量,检测到的温度升高较慢的区域对应于锅体的放置区域,同时,可以确定锅体的大小。
具体地,对于电磁炉而言,其加热模组通常包括磁感线圈和线圈驱动电路,线圈驱动电路接收到烹饪温度后调节磁感线圈的加热功率,以进一步地提高加热效率。
另外,磁感线圈对于锅体也是加热效果的,因此,在确定锅体的放置区域后,调整磁感线圈的功率和频率,以提高对锅体的加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加热模组包括:红外加热涂层,设于基板上,红外加热涂层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的红外辐射发热;红外辐射发射器,设于红外加热涂层的下侧,红外辐射发生器被配置为生成红外辐射并定向发送至放置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基板具有红外加热涂层,红外辐射可以向局部的红外加热涂层发出,进而结合检测到的锅体的放置区域,控制基板上与锅体对应的红外加热涂层生成热量,进而在保证锅体烹饪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地降低加热功耗,另外,由于红外加热涂层的突出特点是轻薄,因此,结合红外加热涂层和磁感线圈对锅体进行加热,也有利于进一步地优化炉盘的整体重量和体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模组还包括:检锅线圈阵列,集成于基板设置,检锅线圈阵列中的任一检锅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耦合的磁感线圈,任一检锅单元能够单独对锅体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生成谐振电压,其中,谐振电压被配置为确定放置区域,和/或确定锅体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包括锅体的材质、形状和大小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任一检锅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耦合的磁感线圈,因此,任一检锅单元能够单独对锅体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生成谐振电压,对读取到的值进行排序,具体地,找到谐振电压最大值Vmax和谐振电压最小值Vmin,若检测到Vmax-Vmin>▽V时,则认为加热区域内放置有铁锅,进一步的,读取谐振电压最小值Vmin及以其为几何中心的N个磁感线圈的谐振电压值VN,当VN(N可以为正整数或平面坐标点的序号)的值小于谐振电压阈值VA时,则判定这些磁感线圈对应的基板位置放置锅体,并进一步地确认锅体的大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模组还包括:温度传感阵列,集成于基板设置,温度传感阵列被配置为检测基板上的温度分布,其中,温度传感阵列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单元,每个温度传感单元能够单独检测温度,温度传感单元包括与磁感线圈串联的热敏电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温度传感阵列集成于基板设置,以确定基板上多个点阵区域的温度值,并汇总为温度分布,能够有效地提高锅体的放置区域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另外,通过温度传感单元包括与磁感线圈串联的热敏电阻,不需要单独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读取热敏电阻的电压确定谐振电压,在保证温度检测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同时,简化了温度传感单元的设计难度和布局复杂度。
其中,温度传感阵列可以包括多个电阻式的测温单元和/或多个红外测温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单元的外径尺寸范围为5mm~10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锅单元的外径尺寸优选为35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单元的厚度范围为1mm~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锅单元的厚度优选为1.5u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单元的线间距范围为0.2mm~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锅单元的线间距优选为0.4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检锅单元106的电感为0.5uH~4uH,所述检锅单元106的电阻为0.8Ω~3Ω,所述检锅单元106的电容量为10pF~80pF。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单元的电感为2.3uH,检锅单元的电阻为1.54Ω,检锅单元的电容量为44.6pF。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检锅单元的两个相互耦合的磁感线圈作为变压器使用时,它呈感性功能,也即若其中一个磁感线圈有交流电流通过,另一只磁感线圈则有感应电势产生,并且感应电势的大小依据涡流效应,也即取决于被检测锅体的导电率。
另外,针对绝缘类材料,将检锅单元的两个磁感线圈看作平面状电容,其容量随绝缘类材料的介电常数变化而变化,磁感线圈的输出电压能够从与其串联的采样电阻读出,其中,磁感线圈可以是刻蚀铜膜得到的金属线盘,进一步地,将铜膜接地用作屏蔽层,以减少外界干扰。
由于锅体的材质各异,因此锅体固有的热传导率也不相同,因此,基板上放置锅体的区域和未放置锅体的区域在温度分布上有明显的区别,也正是基于此,来实现锅体的放置区域和材质的识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绝缘涂层,涂覆于检锅模组的表面,第一绝缘涂层被配置为消除检锅模组的电磁干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绝缘涂层,涂覆于红外加热涂层的表面,第二绝缘涂层被配置为消除红外加热涂层的电磁干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其中,图1至图6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结构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炉盘100、红外加热涂层102、温度传感阵列104、检锅单元106、第一磁感线圈的第一端1062、第一磁感线圈的第二端1064、第二磁感线圈的第一端1066、第二磁感线圈的第二端1068、锅体的放置区域200、目标区域300、提示模组1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定的烹饪器具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炉盘100,炉盘100的基板被配置为放置锅体,炉盘100内设有加热模组,加热模组被配置为对锅体进行加热;检锅模组,设于炉盘的内部基板,检锅模组被配置为检测基板的温度分布,并将温度分布发送至加热模组,其中,加热模组根据温度分布确定锅体在基板的放置区域,并对放置区域的锅体进行加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基板上设置检锅模组,检测的温度分布主要用于确定锅体的放置区域200,由于锅体的热传导率比空气的热传导率高,基于锅体对热量的吸收作用,在对磁感线圈施加同样的激励频率下,锅体对应的放置区域的基板吸收较多热量,检测到的温度升高较慢的区域对应于锅体的放置区域200,同时,可以确定锅体的大小。
具体地,对于电磁炉而言,其加热模组通常包括磁感线圈和线圈驱动电路,线圈驱动电路接收到烹饪温度后调节磁感线圈的加热功率,以进一步地提高加热效率。
另外,磁感线圈对于锅体也是加热效果的,因此,在确定锅体的放置区域200后,调整磁感线圈的功率和频率,以提高对锅体的加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加热模组包括:红外加热涂层102,设于基板上,红外加热涂层102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的红外辐射发热;红外辐射发射器,设于红外加热涂层102的下侧,红外辐射发生器被配置为生成红外辐射并定向发送至放置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基板具有红外加热涂层102,红外辐射可以向局部的红外加热涂层102发出,进而结合检测到的锅体的放置区域200,控制基板上与锅体对应的红外加热涂层102生成热量,进而在保证锅体烹饪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地降低加热功耗,另外,由于红外加热涂层102的突出特点是轻薄,因此,结合红外加热涂层102和磁感线圈对锅体进行加热,也有利于进一步地优化炉盘100的整体重量和体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模组还包括:检锅线圈阵列,集成于基板设置,检锅线圈阵列中的任一检锅单元106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耦合的磁感线圈,任一检锅单元106能够单独对锅体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生成谐振电压,其中,谐振电压被配置为确定放置区域,和/或确定锅体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包括锅体的材质、形状和大小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任一检锅单元106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耦合的磁感线圈,因此,任一检锅单元106能够单独对锅体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生成谐振电压,对读取到的值进行排序,具体地,找到谐振电压最大值Vmax和谐振电压最小值Vmin,若检测到Vmax-Vmin>▽V时,则认为加热区域内放置有铁锅,进一步的,读取谐振电压最小值Vmin及以其为几何中心的N个磁感线圈的谐振电压值VN,当VN(N可以为正整数或平面坐标点(x,y)对应的序号)的值小于谐振电压阈值VA时,则判定这些磁感线圈对应的基板位置放置锅体,并进一步地确认锅体的大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模组还包括:温度传感阵列104,集成于基板设置,温度传感阵列被配置为检测基板上的温度分布,其中,温度传感阵列104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单元,每个温度传感单元能够单独检测温度,温度传感单元包括与磁感线圈串联的热敏电阻R。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温度传感阵列104集成于基板设置,以确定基板上多个点阵区域的温度值T,并汇总为温度分布,能够有效地提高锅体的放置区域200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中,温度传感阵列104可以包括多个电阻式的测温单元和/或多个红外测温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单元106的外径尺寸范围为5mm~10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锅单元106的外径尺寸优选为35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单元106的厚度范围为1mm~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锅单元106的厚度优选为1.5u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单元106的线间距范围为0.2mm~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锅单元106的线间距优选为0.4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检锅单元106的电感为0.5uH~4uH,所述检锅单元106的电阻为0.8Ω~3Ω,所述检锅单元106的电容量为10pF~80pF。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检锅单元的电感为2.3uH,检锅单元的电阻为1.54Ω,检锅单元的电容量为44.6pF。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检锅单元106的两个相互耦合的磁感线圈作为变压器使用时,它呈感性功能,也即若其中一个磁感线圈有交流电流通过,另一只磁感线圈则有感应电势产生,并且感应电势的大小依据涡流效应,也即取决于被检测锅体的导电率。
另外,针对绝缘类材料,将检锅单元106的两个磁感线圈看作平面状电容,其容量随绝缘类材料的介电常数变化而变化,磁感线圈的输出电压能够从与其串联的采样电阻读出,其中,磁感线圈可以是刻蚀铜膜得到的金属线盘,进一步地,将铜膜接地用作屏蔽层,以减少外界干扰。
由于锅体的材质各异,因此锅体固有的热传导率也不相同,因此,基板上放置锅体的区域和未放置锅体的区域在温度分布上有明显的区别,也正是基于此,来实现锅体的放置区域200和材质的识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绝缘涂层,涂覆于检锅模组的表面,第一绝缘涂层被配置为消除检锅模组的电磁干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绝缘涂层,涂覆于红外加热涂层102的表面,第二绝缘涂层被配置为消除红外加热涂层102的电磁干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提示模组108,连接于加热模组,设于基板的表面,提示模组108被配置为向用户提示烹饪状态参数,譬如,当前烹饪功能为“火锅”,且“加热功率:1000W”。
其中,提示模组108可以包括显示屏、扬声器和通信收发器中的至少一种。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5所示,针对绝缘类材料,将检锅单元106的两个磁感线圈看作平面状电容,其容量随绝缘类材料的介电常数变化而变化,磁感线圈的输出电压能够从与其串联的采样电阻读出,其中,磁感线圈可以是刻蚀铜膜得到的金属线盘,进一步地,将铜膜接地用作屏蔽层,以减少外界干扰。
由于锅体的材质各异,因此锅体固有的热传导率也不相同,因此,基板上放置锅体的区域和未放置锅体的区域在温度分布上有明显的区别,也正是基于此,来实现锅体的放置区域200和材质的识别。
结合图1和图2所示,Lx轴和Ly轴用于读取每个磁感线圈的坐标点,譬如,E(m,n)表示Lx轴和Ly轴构成的坐标系中,坐标点为(m,n)的磁感线圈的输出电压,具体地,锅体的放置区域200及大小的检测方案如下:
(1)在炉盘100的基板未放置锅体的情况下,存储至少一组指定激励频率f0下磁感线圈的输出电压值E0,并写入非易失存储单元,该操作可在产品出厂时完成,或者产品校正时完成。
(2)加热模组根据存储的驱动频率驱动检锅单元106进行加热,此时每一个检锅单元106都有一个输出电压(即谐振电压),读取该输出电压值,并保存到数据处理单元,如图4所示,如第一磁感线圈的第一端1062和第一磁感线圈的第二端1064(简称为线圈1)输入激励频率,则第二磁感线圈的第一端1066和第二磁感线圈的第二端1068(简称为线圈2)存在输出电压值。
(3)当E(m,n)-E0的差值大于输出电压阈值▽E时,则认为基板的对应区域放置有锅体,以此判断锅体位置和锅体大小,其中,▽E优选大于3,每个检锅单元106与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参考表1所示,输出电压的数值范围为伏特。
(4)如表1和图2所示,控制目标区域300的加热模组对锅体进行加热。
表1
E<sub>(5,1)</sub> E<sub>(5,2)</sub> E<sub>(5,3)</sub> E<sub>(5,4)</sub> E<sub>(5,5)</sub> E<sub>(5,6)</sub>
100 101 100 101 101 100
E<sub>(4,1)</sub> E<sub>(4,2)</sub> E<sub>(4,3)</sub> E<sub>(4,4)</sub> E<sub>(4,5)</sub> E<sub>(4,6)</sub>
101 51 50 52 101 100
E<sub>(3,1)</sub> E<sub>(3,2)</sub> E<sub>(3,3)</sub> E<sub>(3,4)</sub> E<sub>(3,5)</sub> E<sub>(3,6)</sub>
100 50 50 51 100 102
E<sub>(2,1)</sub> E<sub>(2,2)</sub> E<sub>(2,3)</sub> E<sub>(2,4)</sub> E<sub>(2,5)</sub> E<sub>(2,6)</sub>
100 51 52 51 101 101
E<sub>(1,1)</sub> E<sub>(1,2)</sub> E<sub>(1,3)</sub> E<sub>(1,4)</sub> E<sub>(1,5)</sub> E<sub>(1,6)</sub>
100 100 101 101 100 100
实施例三:
如图3和图6所示,任一检锅单元106的一个磁感线圈用作加热线圈工作,另一个磁感线圈作为测温电阻工作,结合图1和图2所示Tx轴和Ty轴用于读取每个热敏电阻R的坐标点,譬如,T(p,q)表示Tx轴和Ty轴构成的坐标系中,坐标点为(p,q)的热敏电阻R的采样温度,具体地,锅体的放置区域200及大小的检测方案如下:
(1)在炉盘100的基板未放置锅体的情况下,存储至少一组指定激励频率f0下磁感线圈的采样温度T0,并写入非易失存储单元,该操作可在产品出厂时完成,或者产品校正时完成。
(2)加热模组根据存储的驱动频率驱动检锅单元106进行加热,此时每一个热敏电阻R都有一个采样温度,读取该采样温度(数值范围为摄氏度),并保存到数据处理单元。
(3)由于锅体的热传导率比空气的热传导率高,基于锅体对热量的吸收作用,在对磁感线圈施加同样的激励频率下,锅体对应的放置区域的基板吸收较多热量,当基板上的区域温度值T(x,y)与温差阈值Tw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值▽Tch时,判定该区域放置有待加热的锅体,也即该区域为目标区域300。
(4)如表2和图2所示,控制目标区域300的加热模组对锅体进行加热。
表2
T<sub>(5,1)</sub> T<sub>(5,2)</sub> T<sub>(5,3)</sub> T<sub>(5,4)</sub> T<sub>(5,5)</sub> T<sub>(5,6)</sub>
50 51 50 51 51 50
T<sub>(4,1)</sub> T<sub>(4,2)</sub> T<sub>(4,3)</sub> T<sub>(4,4)</sub> T<sub>(4,5)</sub> T<sub>(4,6)</sub>
51 36 35 36 51 50
T<sub>(3,1)</sub> T<sub>(3,2)</sub> T<sub>(3,3)</sub> T<sub>(3,4)</sub> T<sub>(3,5)</sub> T<sub>(3,6)</sub>
50 37 35 36 50 52
T<sub>(2,1)</sub> T<sub>(2,2)</sub> T<sub>(2,3)</sub> T<sub>(2,4)</sub> T<sub>(2,5)</sub> T<sub>(2,6)</sub>
50 36 36 37 51 51
T<sub>(1,1)</sub> T<sub>(1,2)</sub> T<sub>(1,3)</sub> T<sub>(1,4)</sub> T<sub>(1,5)</sub> T<sub>(1,6)</sub>
50 50 51 51 50 5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通过在基板上设置检锅模组,检测的温度分布主要用于确定锅体的放置区域,由于锅体的热传导率比空气的热传导率高,基于锅体对热量的吸收作用,在对磁感线圈施加同样的激励频率下,锅体对应的放置区域的基板吸收较多热量,检测到的温度升高较慢的区域对应于锅体的放置区域,同时,可以确定锅体的大小。
本发明方法中的步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装置中的单元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盘,所述炉盘的基板被配置为放置锅体,所述炉盘内设有加热模组,所述加热模组被配置为对所述锅体进行加热;
检锅模组,设于所述炉盘的内部,所述检锅模组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基板的温度分布,并将所述温度分布发送至所述加热模组,
其中,所述加热模组根据所述温度分布确定所述锅体在所述基板的放置区域,并对所述放置区域的锅体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组包括:
红外加热涂层,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红外加热涂层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的红外辐射发热;
红外辐射发射器,设于所述红外加热涂层的下侧,所述红外辐射发生器被配置为生成所述红外辐射并定向发送至所述放置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锅模组还包括:
检锅线圈阵列,集成于所述基板设置,所述检锅线圈阵列中的任一检锅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耦合的磁感线圈,任一所述检锅单元能够单独对所述锅体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生成谐振电压,
其中,所述谐振电压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放置区域,和/或确定所述锅体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所述锅体的材质、形状和大小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锅模组还包括:
温度传感阵列,集成于所述基板设置,所述温度传感阵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基板上的温度分布,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阵列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单元,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单元能够单独检测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单元包括与所述磁感线圈串联的热敏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锅单元的外径尺寸范围为5mm~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锅单元的厚度范围为1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锅单元的线间距范围为0.2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检锅单元的电感为0.5uH~4uH,所述检锅单元的电阻为0.8Ω~3Ω,所述检锅单元的电容量为10pF~80pF。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绝缘涂层,涂覆于所述检锅模组的表面,所述第一绝缘涂层被配置为消除所述检锅模组的电磁干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绝缘涂层,涂覆于所述红外加热涂层的表面,所述第二绝缘涂层被配置为消除所述红外加热涂层的电磁干扰。
CN201910741667.XA 2019-08-12 2019-08-12 烹饪器具 Active CN112393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1667.XA CN112393282B (zh) 2019-08-12 2019-08-12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1667.XA CN112393282B (zh) 2019-08-12 2019-08-12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3282A true CN112393282A (zh) 2021-02-23
CN112393282B CN112393282B (zh) 2023-04-21

Family

ID=74602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41667.XA Active CN112393282B (zh) 2019-08-12 2019-08-12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328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7566A (zh) * 2021-04-23 2021-08-10 广州碳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式温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3237567A (zh) * 2021-04-23 2021-08-10 广州碳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度差异识别物体轮廓的装置与方法
CN113243773A (zh) * 2021-04-23 2021-08-13 广州碳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识别物体生熟程度的智能烤盘及方法
CN117287727A (zh) * 2023-11-24 2023-12-26 山东佰洁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智能控制系统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9403A (en) * 1993-08-11 1996-04-23 Schott Glaswerke Gas fires cooking assembly with plate conductive to heat radiation
CN101351061A (zh) * 2007-07-19 2009-01-21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US20120024840A1 (en) * 2010-07-28 2012-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mperature sensor and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having the same
CN103988576A (zh) * 2011-07-14 2014-08-13 Tsi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感应加热的开关电路容器的感应加热系统
CN105222184A (zh) * 2014-06-17 2016-01-06 吴燕珊 一种可测温的电磁炉
CN105455603A (zh) * 2014-09-29 2016-04-06 E.G.O.电气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炉圈的烹饪点上的锅的身份的方法和有锅的炉圈系统
CN105757730A (zh) * 2016-04-19 2016-07-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
CN206973641U (zh) * 2017-07-02 2018-02-06 南平市允升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红外测温电磁炉
WO2018083058A1 (en) * 2016-11-07 2018-05-11 Arcelik Anonim Sirketi Inductive coil unit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CN207766586U (zh) * 2017-12-14 2018-08-2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9121240A (zh) * 2018-09-30 2019-01-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锅具自适应电磁加热系统、电磁加热装置、加热控制方法
EP3432682A1 (en) * 2017-07-18 2019-01-23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duction cooking hob and cooking hob using such method
CN109479347A (zh) * 2016-08-08 2019-03-15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用于控制感应灶具的方法
CN109699098A (zh) * 2017-10-24 2019-04-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及其锅具偏移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9996363A (zh) * 2019-03-07 2019-07-09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全区检锅的电磁灶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9403A (en) * 1993-08-11 1996-04-23 Schott Glaswerke Gas fires cooking assembly with plate conductive to heat radiation
CN101351061A (zh) * 2007-07-19 2009-01-21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US20120024840A1 (en) * 2010-07-28 2012-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mperature sensor and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having the same
CN103988576A (zh) * 2011-07-14 2014-08-13 Tsi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感应加热的开关电路容器的感应加热系统
CN105222184A (zh) * 2014-06-17 2016-01-06 吴燕珊 一种可测温的电磁炉
CN105455603A (zh) * 2014-09-29 2016-04-06 E.G.O.电气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炉圈的烹饪点上的锅的身份的方法和有锅的炉圈系统
CN105757730A (zh) * 2016-04-19 2016-07-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
CN109479347A (zh) * 2016-08-08 2019-03-15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用于控制感应灶具的方法
WO2018083058A1 (en) * 2016-11-07 2018-05-11 Arcelik Anonim Sirketi Inductive coil unit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CN206973641U (zh) * 2017-07-02 2018-02-06 南平市允升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红外测温电磁炉
EP3432682A1 (en) * 2017-07-18 2019-01-23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duction cooking hob and cooking hob using such method
CN109699098A (zh) * 2017-10-24 2019-04-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及其锅具偏移检测方法和装置
CN207766586U (zh) * 2017-12-14 2018-08-2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9121240A (zh) * 2018-09-30 2019-01-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锅具自适应电磁加热系统、电磁加热装置、加热控制方法
CN109996363A (zh) * 2019-03-07 2019-07-09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全区检锅的电磁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思彦等: "新型多相位多线圈激励感应加热电磁炉", 《电工电能新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7566A (zh) * 2021-04-23 2021-08-10 广州碳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式温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3237567A (zh) * 2021-04-23 2021-08-10 广州碳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度差异识别物体轮廓的装置与方法
CN113243773A (zh) * 2021-04-23 2021-08-13 广州碳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识别物体生熟程度的智能烤盘及方法
CN117287727A (zh) * 2023-11-24 2023-12-26 山东佰洁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智能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3282B (zh) 2023-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3282A (zh) 烹饪器具
EP2373201B1 (en) Induction cookware identifying
US9848462B2 (en) Temperature sensor and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having the same
US9012814B2 (en) Cooking appliance, controlling system for cooking devic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cooking device
EP3693668B1 (en) Induction cooker temperature measur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2854477B1 (e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suitability of a cookware for the corresponding induction coil of an induction cooking hob
CN107647763A (zh) 烹饪电器
US20200163171A1 (en) Induction cooktop
US4163139A (en) Cooking vessel capacitive decoupling for induction cooking apparatus
US20180116437A1 (en) Range appliance and sensor assembly
Meng et al. Variable turn pitch coils design for heating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commercial induction cooker
US9345072B2 (en) Induction cooking electromagnetic induced rejection methods
US20220117306A1 (en) Dual-heating tobacco heater and heating method, and heated tobacco product
CN112393283B (zh) 烹饪器具
WO2018029002A1 (en) Thin film heating cooker detecting cooking utensils with improved heating methods
Pascual et al. Self-adaptive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materials for safety-centric domestic induction heating applications
US11150959B2 (en) Hob device
CN111380088A (zh) 电磁炉及其上烹饪锅具的识别方法与装置
JPH07106172B2 (ja) 電磁加熱容器
CN112714517B (zh) 电磁加热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2336129B1 (ko) 피가열체 추천 기능을 구비한 가열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11356878B (zh) 用于安装烹饪系统的方法
ES2754873A1 (es) Dispositivo de inducción
ES2754821A1 (es) Dispositivo de inducción
CN108954413B (zh) 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