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9362B - 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9362B
CN112389362B CN202011302855.1A CN202011302855A CN112389362B CN 112389362 B CN112389362 B CN 112389362B CN 202011302855 A CN202011302855 A CN 202011302855A CN 112389362 B CN112389362 B CN 1123893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plate
reinforcing
layer
reinforc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28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9362A (zh
Inventor
刘祥
龙曲波
尤宝卿
罗洪松
朱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shi Wuh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Wuh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Wuh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Wuh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28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9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9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9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9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9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ide panels, e.g.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加强内板,所述加强内板的下端设置有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设置为矩形梁状,所述底部横梁与加强内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底部横梁与加强内板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底部横梁后端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槽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安装槽的深度与底部横梁的厚度设置为一致,两个所述安装槽呈对称布置,固定外板,其设置在所述加强内板的前端,所述固定外板的厚度与加强内板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固定外板与加强内板的材质设置为一致,所述固定外板的一侧设置有导风槽,其实现了通过通过气囊的设置来实现对B柱进行冲撞时的缓冲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B柱在驾驶舱的前座和后座之间,就是两侧两扇门之间的那根纵向杠子,从车顶延伸到车底部,从内侧看,安全带就在B柱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碰撞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经济实力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主机厂也越来越重视车身整体强度。一般车辆车身有由前到后依次为A柱、B柱、C柱三个立柱对驾驶舱的乘员进行保护,特别是B柱在车辆发生侧碰时,对驾驶室乘员保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汽车车身上B柱总成部分均设有加强板结构,加强板有一体式结构,也有在加强板的内侧增加B柱中部支撑板进行局部加强的结构。
现有的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在对其进行使用时,常常多使用支撑板来对其进行局部补强来实现对整个汽车B柱进行加固处理,但此方案在进行使用时,往往难以在车辆对B柱进行冲撞时,对冲撞处进行缓冲处理从而极易影响到整个B柱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实现了通过气囊的设置来实现对B柱进行冲撞时的缓冲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包括:
加强内板,所述加强内板的下端设置有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设置为矩形梁状,所述底部横梁与加强内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底部横梁与加强内板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底部横梁后端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槽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安装槽的深度与底部横梁的厚度设置为一致,两个所述安装槽呈对称布置;
固定外板,其设置在所述加强内板的前端,所述固定外板的厚度与加强内板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固定外板与加强内板的材质设置为一致,所述固定外板的一侧设置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设置为斜坡槽,所述固定外板与加强内板设置为一体状;
内安全箱,其设置在所述加强内板的后端,所述内安全箱设置为矩形箱状,所述内安全箱与加强内板的后端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内安全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内安全箱固定连接;
第一气囊护壳,其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的下端,所述第一气囊护壳设置为矩形外壳状,所述第一气囊护壳与内安全箱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第一气囊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充盈于第一气囊护壳的内部。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外板包括耐磨外层,所述耐磨外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贴层,所述第一加强贴层与耐磨外层通过爆炸复合连接,所述第一加强贴层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与第一加强贴层通过爆炸复合连接,所述支撑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加强贴层,所述第二加强贴层与支撑层通过爆炸复合连接,所述第二加强贴层的内侧设置有内装饰层,所述内装饰层与第二加强贴层通过爆炸复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内安全箱的上端设置有安全带安装槽,所述内安全箱的下端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安全带安装槽的上端设置有顶部横梁,所述顶部横梁与加强内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顶部横梁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外防护梁,所述第二外防护梁与顶部横梁设置为一体状,所述第二外防护梁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设置为矩形条状,所述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外防护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感应压条,所述第一感应压条与第一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压条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气囊护壳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点火器,所述第一点火器与第一气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囊的后端设置有内气囊喷口,所述内气囊喷口设置为圆孔状,所述内气囊喷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喷口塞,所述第一喷口塞与内气囊喷口设置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点火器的下端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控制模块设置为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下端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设置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外板的前端设置有碰撞感应模块,所述碰撞感应模块与第一点火器电性连接,所述碰撞感应模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喷口塞,所述第二喷口塞的后端设置有外气囊喷口,所述外气囊喷口设置为圆孔状,所述外气囊喷口与第二喷口塞设置为过盈配合,所述外气囊喷口的后端设置有内隔腔,所述内隔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囊护壳。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气囊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充盈于第二气囊护壳的内部,所述第二气囊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点火器,所述第二点火器与第二气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点火器与碰撞感应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点火器的下端设置有减震高压弹簧,所述减震高压弹簧设置有多个,所述减震高压弹簧分别与加强内板和固定外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内安全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外防护梁,所述第一外防护梁设置为“L”状,所述第一外防护梁与加强内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第一外防护梁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与第一外防护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条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感应压条,所述第二感应压条与第二固定条固定连接。
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对加强结构的各个组件进行清洗操作,确认清洗完成后,开始进行安装处理;
步骤二:通过底部横梁上的安装槽来完成对底部横梁的组装,并通过焊接来完成对车体与顶部横梁的组装,组装完成后,即可完成对整个B柱用加强结构进行安装处理。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减震高压弹簧、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的设置,使用者在对该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减震高压弹簧来防止固定外板直接冲击加强内板的表面,同时再通过第一点火器与第二点火器分别点火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并使其进行充气,而通过双向设置的气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汽车碰撞处进行缓冲处理,与对车体内部使用者的生命保护,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难以对车辆碰撞处进行缓冲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碰撞感应模块、第一感应压条与第二感应压条的设置,使用者在使用该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固定外板挤压第一感应压条与第二感应压条来实现对第一点火器与第二点火器的快速点火,同时再通过碰撞感应模块也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整个点火器的快速感应。
3、本发明通过耐磨外层、第一加强贴层、第二加强贴层与内装饰层的设置,在使用者对该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使用者可以分别通过耐磨外层、第一加强贴层、第二加强贴层来提高整个加强内板与固定外板的物理性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B柱的使用寿命,同时再通过内装饰层的设置,也可以极大程度的便利使用者进行内部装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的后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固定外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内安全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5所示,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包括:加强内板1,所述加强内板1的下端设置有底部横梁2,所述底部横梁2设置为矩形梁状,所述底部横梁2与加强内板1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底部横梁2与加强内板1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底部横梁2后端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槽3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安装槽3的深度与底部横梁2的厚度设置为一致,两个所述安装槽3呈对称布置;固定外板15,其设置在所述加强内板1的前端,所述固定外板15的厚度与加强内板1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固定外板15与加强内板1的材质设置为一致,所述固定外板15的一侧设置有导风槽17,所述导风槽17设置为斜坡槽,所述固定外板15与加强内板1设置为一体状;内安全箱5,其设置在所述加强内板1的后端,所述内安全箱5设置为矩形箱状,所述内安全箱5与加强内板1的后端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内安全箱5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6,所述控制模块6与内安全箱5固定连接;第一气囊护壳7,其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6的下端,所述第一气囊护壳7设置为矩形外壳状,所述第一气囊护壳7与内安全箱5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第一气囊护壳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9,所述第一气囊9充盈于第一气囊护壳7的内部。
以上方案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呈斜坡槽状的导风槽来降低施加给车体的空气阻力,同时再通过第一气囊的设置,来实现对B柱与车辆碰撞处的缓冲处理,再通过第一气囊护壳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第一气囊的保护处理,同时再通过固定外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对B柱的保护。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固定外板15包括耐磨外层32,所述耐磨外层3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贴层33,所述第一加强贴层33与耐磨外层32通过爆炸复合连接,所述第一加强贴层33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层34,所述支撑层34与第一加强贴层33通过爆炸复合连接,所述支撑层3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加强贴层35,所述第二加强贴层35与支撑层34通过爆炸复合连接,所述第二加强贴层35的内侧设置有内装饰层36,所述内装饰层36与第二加强贴层35通过爆炸复合连接。
以上方案中,可以分别通过耐磨外层、第一加强贴层、第二加强贴层来提高整个加强内板与固定外板的物理性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B柱的使用寿命,同时再通过内装饰层的设置,也可以极大程度的便利使用者进行内部装饰。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内安全箱5的上端设置有安全带安装槽13,所述内安全箱5的下端设置有走线槽4,所述走线槽4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安全带安装槽13的上端设置有顶部横梁14,所述顶部横梁14与加强内板1设置为一体状,所述顶部横梁14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外防护梁19,所述第二外防护梁19与顶部横梁14设置为一体状,所述第二外防护梁1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条22,所述第一固定条22设置为矩形条状,所述第一固定条22与第二外防护梁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条2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感应压条23,所述第一感应压条23与第一固定条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压条23与控制模块6电性连接。
以上方案中,可以通过安全带安装槽来对安全带进行安装处理,同时再通过第一固定条来固定第一感应压条,最后通过挤压第一感应压条也可以提高碰撞感应模块的感应速度。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气囊护壳7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点火器8,所述第一点火器8与第一气囊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囊9的后端设置有内气囊喷口10,所述内气囊喷口10设置为圆孔状,所述内气囊喷口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喷口塞20,所述第一喷口塞20与内气囊喷口10设置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点火器8的下端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11,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1与控制模块6设置为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1的下端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12,所述数据存储模块12与控制模块6设置为电性连接。
以上方案中,可以通过内气囊喷口的设置,来将第一气囊从内气囊喷口喷出,再通过第一喷口塞的设置,来实现对第一气囊的防护,再通过数据传输模块的设置,可以实现对数据的传输处理。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固定外板15的前端设置有碰撞感应模块16,所述碰撞感应模块16与第一点火器8电性连接,所述碰撞感应模块16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喷口塞28,所述第二喷口塞28的后端设置有外气囊喷口27,所述外气囊喷口27设置为圆孔状,所述外气囊喷口27与第二喷口塞28设置为过盈配合,所述外气囊喷口27的后端设置有内隔腔21,所述内隔腔2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囊护壳24。
以上方案中,可以通过碰撞感应模块的设置,来实现对整个点火器的点火控制,再通过第二喷口塞的设置,可以在不使用气囊时对气囊进行防护,再通过外气囊喷口的设置,可以实现对气囊的喷出。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气囊护壳2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囊25,所述第二气囊25充盈于第二气囊护壳24的内部,所述第二气囊2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点火器26,所述第二点火器26与第二气囊2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点火器26与碰撞感应模块1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点火器26的下端设置有减震高压弹簧29,所述减震高压弹簧29设置有多个,所述减震高压弹簧29分别与加强内板1和固定外板15固定连接。
以上方案中,能够通过第二点火器进行点火,来使得第二气囊可以进行充气处理,同时再通过多个减震高压弹簧的设置,也可以防止固定外板直接冲击加强内板的表面。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内安全箱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外防护梁18,所述第一外防护梁18设置为“L”状,所述第一外防护梁18与加强内板1设置为一体状,所述第一外防护梁18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条30,所述第二固定条30与第一外防护梁1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条30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感应压条31,所述第二感应压条31与第二固定条30固定连接。
以上方案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外防护梁来辅助固定外板进行收缩,同时再通过第二感应压条的设置,来快速感应点火器进行点火,最后通过第二固定条的设置,则可以对第二感应压条进行辅助固定。
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对加强结构的各个组件进行清洗操作,确认清洗完成后,开始进行安装处理;
步骤二:通过底部横梁2上的安装槽3来完成对底部横梁2的组装,并通过焊接来完成对车体与顶部横梁14的组装,组装完成后,即可完成对整个B柱用加强结构进行安装处理。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强内板,所述加强内板的下端设置有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设置为矩形梁状,所述底部横梁与加强内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底部横梁与加强内板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底部横梁后端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槽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安装槽的深度与底部横梁的厚度设置为一致,两个所述安装槽呈对称布置;
固定外板,其设置在所述加强内板的前端,所述固定外板的厚度与加强内板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固定外板与加强内板的材质设置为一致,所述固定外板的一侧设置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设置为斜坡槽,所述固定外板与加强内板设置为一体状;
所述固定外板的前端设置有碰撞感应模块,所述碰撞感应模块与第一点火器电性连接,所述碰撞感应模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喷口塞,所述第二喷口塞的后端设置有外气囊喷口,所述外气囊喷口的后端设置有内隔腔,所述内隔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囊护壳;
内安全箱,其设置在所述加强内板的后端,所述内安全箱设置为矩形箱状,所述内安全箱与加强内板的后端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内安全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内安全箱固定连接;
第一气囊护壳,其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的下端,所述第一气囊护壳设置为矩形外壳状,所述第一气囊护壳与内安全箱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第一气囊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充盈于第一气囊护壳的内部;
所述第一气囊护壳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点火器,所述第一点火器与第一气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囊的后端设置有内气囊喷口,所述内气囊喷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喷口塞;
所述第二气囊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充盈于第二气囊护壳的内部,所述第二气囊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点火器,所述第二点火器与第二气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点火器与碰撞感应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内安全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外防护梁,所述第二外防护梁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外防护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感应压条,所述第一感应压条与第一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压条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内安全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外防护梁,所述第一外防护梁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与第一外防护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条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感应压条,所述第二感应压条与第二固定条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板包括耐磨外层,所述耐磨外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贴层,所述第一加强贴层与耐磨外层通过爆炸复合连接,所述第一加强贴层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与第一加强贴层通过爆炸复合连接,所述支撑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加强贴层,所述第二加强贴层与支撑层通过爆炸复合连接,所述第二加强贴层的内侧设置有内装饰层,所述内装饰层与第二加强贴层通过爆炸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全箱的上端设置有安全带安装槽,所述内安全箱的下端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安全带安装槽的上端设置有顶部横梁,所述顶部横梁与加强内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顶部横梁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外防护梁,所述第二外防护梁与顶部横梁设置为一体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囊喷口设置为圆孔状,所述第一喷口塞与内气囊喷口设置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点火器的下端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控制模块设置为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下端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设置为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气囊喷口设置为圆孔状,所述外气囊喷口与第二喷口塞设置为过盈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点火器的下端设置有减震高压弹簧,所述减震高压弹簧设置有多个,所述减震高压弹簧分别与加强内板和固定外板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防护梁设置为“L”状,所述第一外防护梁与加强内板设置为一体状。
8.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的安装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对加强结构的各个组件进行清洗操作,确认清洗完成后,开始进行安装处理;
步骤二:通过底部横梁上的安装槽来完成对底部横梁的组装,并通过焊接来完成对车体与顶部横梁的组装,组装完成后,即可完成对整个B柱用加强结构进行安装处理。
CN202011302855.1A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Active CN112389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2855.1A CN112389362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2855.1A CN112389362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9362A CN112389362A (zh) 2021-02-23
CN112389362B true CN112389362B (zh) 2021-12-17

Family

ID=74606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2855.1A Active CN112389362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936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09904U (zh) * 2014-12-02 2015-05-06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b柱
CN106394454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张文超 一种车辆防挤压系统
CN106004769A (zh) * 2016-07-13 2016-10-12 芜湖金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
CN107031558B (zh) * 2017-03-20 2020-10-2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B柱保护装置及汽车
CN207120726U (zh) * 2017-07-27 2018-03-20 芜湖金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有壳体固定加强装置的顶棚式安全气囊
CN209426683U (zh) * 2018-12-04 2019-09-24 重庆德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型汽车装饰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9362A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95659A (en) Shock absorber for a car
US20170217498A1 (en) Pressurized air insert for side impacts
CA2735042C (en) Vehicle rollover protection roof geometry and structure
EP1550571A4 (en) CAR
CN107963041B (zh) 一种汽车缓冲保险杠和缓冲方法
CN108556924B (zh) 一种提高40%偏置碰安全性能的a柱结构
CN11382569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侧门槛部件
CN101214805B (zh) 车辆乘员保护系统
GB2476144A (en) Vehicle pillar with elastic facing
CN103786671A (zh) 车辆的前车体结构
CN211001562U (zh) 一种b柱结构及汽车
CN112389362B (zh) 一种汽车b柱用加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7471974B (zh) 一种可吸能的遮阳板总成
US20090045613A1 (e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N217022691U (zh) 汽车门槛总成
CN106794877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前舱壁
CN102275562B (zh) 一种车辆用乘员胸部保护装置
CN217672878U (zh) 汽车门槛总成
CN219790304U (zh) 一种汽车b柱总成
CN212473661U (zh) 一种汽车a立柱加强结构
CN212766054U (zh) 一种乘用车b柱装饰板
TWI745214B (zh) 汽車及其防撞緩衝裝置
CN206749469U (zh) 一种遮阳板金属挂钩总成机构
CN221113824U (zh) 一种侧面气囊及汽车
CN220785918U (zh) 门槛梁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040 No.9 (10), Jinbei 1st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shi (Wuhan)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40 No.9 (10), Jinbei 1st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FENG (WUHAN) INDUSTRIAL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