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0942B - 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0942B
CN112370942B CN202011203452.1A CN202011203452A CN112370942B CN 112370942 B CN112370942 B CN 112370942B CN 202011203452 A CN202011203452 A CN 202011203452A CN 112370942 B CN112370942 B CN 112370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tower
separation
gas
sulfur dioxide
hydrogen chlo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34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0942A (zh
Inventor
曹卫东
魏康
钱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unjiangruntian Ag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unjiangruntian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unjiangruntian Ag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unjiangruntian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34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0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0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0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0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0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B01D53/1481Removing sulfur dioxide or sulfur tr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48Sulfur compounds
    • B01D53/50Sulfur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8Liquid phase processes with gas-liquid contac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7/00Halogens; Halogen acids
    • C01B7/01Chlorine; Hydrogen chloride
    • C01B7/07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 C01B7/0706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of hydrogen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D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i.e. LITHIUM, SODIUM, POTASSIUM, RUBIDIUM, CAESIUM, OR FRANCIUM
    • C01D5/00Sulfates or sulfites of sodium, potassium or alkali metals in general
    • C01D5/14Preparation of sulfi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该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吸收塔、一级填料吸收塔和二级填料吸收塔,所述分离吸收塔一侧设置有一级填料吸收塔,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一侧设置有二级填料吸收塔,所述二级填料吸收塔下方还设置有亚硫酸钠滤罐,所述二级填料吸收塔一侧设置有真空吸附罐,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发明利用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温控管对水和液碱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得可以得到30%左右的盐酸副产,此时,在50℃‑65℃的温度下,二氧化硫在30%的盐酸中的溶解度仅为0.2%,很好的实现了氯化氢气体与二氧化硫气体的相互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酰氯化产生的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气体,直接排放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在酰氯化之后,需要对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减少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现有技术中利用液碱对产生的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收,生成氯化钠和亚硫酸钠,但是,生成的氯化钠和亚硫酸钠分离效果较差,只能将其作为废盐处理,浪费资源,而如何实现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处理和分离,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所以,人们急需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该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吸收塔、一级填料吸收塔和二级填料吸收塔,所述分离吸收塔一侧设置有一级填料吸收塔,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一侧设置有二级填料吸收塔,所述分离吸收塔和一级填料吸收塔用于对混合尾气中的氯化氢气体进行去除,所述二级填料吸收用于对混合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去除,所述分离吸收塔底端与一级填料吸收塔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顶端与二级填料吸收塔底端通过管道连接,为了使得混合尾气可以依次通过分离吸收塔、一级填料吸收塔和二级填料吸收塔,实现混合气体的相互分离,所述分离吸收塔、一级填料吸收塔和二级填料吸收塔底端均设置有蓄液池,所述蓄液池中的液体用于对氯化氢气体或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溶解,实现对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去除,所述分离吸收塔和一级填料吸收塔底端的蓄液池下方设置有盐酸接收池,所述盐酸接收池用于对氯化氢气体溶解之后所产生的盐酸进行吸收和存储,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和二级填料吸收塔之间设置有液碱罐,所述液碱罐内部装有液碱,用于对混合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溶解,所述二级填料吸收塔一侧设置有真空吸附罐,所述真空吸附罐用于为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的气体排出提供负压的吸附力,一方面,避免直接利用风机吸附导致混合尾气在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的停留时间短,影响对混合尾气的分离效果,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使得混合尾气在二级填料吸收塔停留时间长而间歇性的启动风机,会导致风机的使用寿命降低,所以,利用真空吸附罐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所述二级填料吸收塔下方还设置有亚硫酸钠滤罐,所述亚硫酸钠滤罐用于对二氧化硫气体溶解后所产生的亚硫酸钠进行过滤,析出亚硫酸钠晶体,所述真空吸附罐通过排气管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用于将真空吸附罐内部的气体抽出,保持真空吸附罐内部的真空度,通过真空泵对真空吸附罐内部进行抽真空,因为只要真空吸附罐内部的压力值小于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的压力值即可对其内部的气体进行吸收,使得无需频繁的启动真空泵进行气体的抽取,也无需一直开启真空泵进行抽取,保证了混合尾气在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停留的时间,使得对于二氧化硫气体的溶解和分离更加的彻底,使得排出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的含量大幅度的减少。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液池内部设置有温控管,所述二级填料吸收塔底端的温控管内部通入冷水,为了加速二氧化硫气体的在液碱中的溶解度,所述分离吸收塔和一级填料吸收塔底端的温控管内部通入蒸汽,保持分离吸收塔和一级填料吸收塔底端的蓄液池内部的水体温度为50℃-65℃,氯化氢气体被水体完全吸收后,目的是为了降低二氧化硫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得可以实现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分离和去除,因为二氧化硫气体在50℃-65℃的水中的溶解度仅为4%,水体对氯化氢气体完全吸收后形成30%的盐酸副产,二氧化硫气体在30%的盐酸溶液中的溶解度为0.2%,三个所述蓄液池一侧均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分离吸收塔、一级填料吸收塔和二级填料吸收塔顶端均设置有循环液进口,所述循环泵一端位于蓄液池中,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通过循环管与循环液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用于将蓄液池内部的水从循环液进口抽入分离吸收塔、一级填料吸收塔和二级填料吸收塔中,使得与其中的气体接触,进行气体的吸收,所述液碱管一侧安装有液碱泵,所述液碱泵一端位于液碱罐中,所述液碱泵另一端通过液碱管与二级填料吸收塔顶端连接,所述液碱泵用于将液碱罐中的液碱抽入二级填料吸收塔,并与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的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对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收和溶解,通过氯化氢气体在水体中的溶解以及二氧化硫气体在液碱中的溶解,实现了混合尾气中的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分离。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离吸收塔包括进气口、凹型挡流碗、弧形缓流挡板、第一渗漏孔、锥形挡流台、固定杆和第二渗漏孔;
所述分离吸收塔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气口,通过进气口向分离吸收塔内部通入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混合尾气,所述分离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凹型挡流碗和锥形挡流台,所述凹型挡流碗和锥形挡流台在分离吸收塔内部交替设置,使得混合尾气可以有更长的时间与50℃-65℃的水体接触,提高氯化氢气体的溶解速率,提高对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分离效率,所述凹型挡流碗内侧设置有弧形缓流挡板,所述凹型挡流碗底端中部开设有第一渗漏孔,所述弧形缓流挡板使得通过循环液进口进入分离吸收塔内部的水体在其内部停留更长的时间,增加水体与氯化氢气体的接触时长,增加氯化氢气体的溶解率,同时,当弧形缓流挡板装满水体之后,会从一侧溢出,所述弧形缓流挡板的一侧远离第一渗漏孔所在的中轴线,目的是为了使得弧形缓流挡板溢出的水体不直接通过第一渗漏孔向下流动,而是与凹型挡流碗发生碰撞,使得水体分散,进一步增加水体与氯化氢气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氯化氢气体的溶解率,所述锥形挡流台边部通过固定杆支撑,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形成第二渗漏孔,所述第二渗漏孔用于再次实现水体的渗漏,继续向分离吸收塔底部运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离吸收塔内部底端的锥形分流台边部设置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与分离吸收塔内壁之间形成溶解空腔,所述溶解空腔的空间小于分离吸收塔的空间,使得氯化氢气体在此集聚,使得被吸收之后的氯化氢气体的浓度再次增加,使得可以再次利用水体对其进行吸收,使得对于氯化氢气体的溶解更加的充分,使得对于氯化氢气体的分离更加的彻底,所述分离吸收塔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向上倾斜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水体从出气口流出,影响对盐酸副产的收集,同时,为了避免对管道造成污染,所述出气口内部设置有挡水板,目的同样是为了避免水体通过出气口流出。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离吸收塔与蓄液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目的是将吸收了氯化氢气体的水体再次输入蓄水池中,方便再次对其进行抽取,再次对分离吸收塔内部的氯化氢气体进行溶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吸附罐顶端与二级填料吸收塔顶端之间分别通过进气管和液碱管连接,所述进气管用于将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吸收完二氧化硫气体之后的尾气排出,所述液碱管用于将液碱罐内部的液碱抽入真空吸附罐中,对真空吸附罐中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附,减少排放的尾气中二氧化硫气体的含量,避免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阀门,所述进气阀门用于控制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气体排出的时机,所述真空吸附罐底端一侧通过排气管连接真空泵,所述真空吸附罐底端与二级填料吸收塔底端一侧之间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回流管用于将真空吸附罐内部的液碱回流进入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所述回流管上安装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用于控制真空吸附罐内部的液碱回流进入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的含量,保持真空吸附罐内部液碱的液位高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吸附罐内部的液碱液位高度低于排气管与真空吸附罐连接点的液位高度,避免液碱通过排气管进入真空泵内部,同时,使得通过排气管排出的尾气都会与真空吸附罐内部的液碱接触,对排出的尾气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溶解,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直接排入空气中的含量。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和第二填料吸收塔内部顶端均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用于水体和液碱进行吸收,进而实现对混合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进行吸附,所述过滤板与循环液进口交替设置,使得可以提高过滤板的过滤效果,提高对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吸附效率。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内部设置有引流分隔板,所述引流分隔板用于对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的流向进行引导,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气体通过过滤板时,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引力,会使得过滤板中部位置过滤的气体较多,而两端过滤的气体较少,不利于过滤板的利用率,而利用引流分隔板分隔之后,可以改变气体在过滤板内部的走向,使得过滤板的两端同样会对气体进行过滤和溶解,提高了过滤板的利用率,所述引流分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渗漏孔,所述第三渗漏孔用于将部分气体输送至过滤板中部,使得也可以利用过滤板中部对气体进行吸附和溶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分隔板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30°,避免角度过小导致引流效果降低,同时,避免角度过大导致过滤板中部的过滤量降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温控管对水和液碱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得可以得到30%左右的盐酸副产,此时,在50℃-65℃的温度下,二氧化硫在30%的盐酸中的溶解度仅为0.2%,很好的实现了氯化氢气体与二氧化硫气体的相互分离,并且,得到了对应的副产盐酸和亚硫酸钠晶体,避免了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同时,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2、本发明利用凹型挡流碗和锥形挡流台,增加了水体和氯化氢气体在分离吸收塔内部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氯化氢气体在水体中的溶解度,同时,通过弧形缓流挡板的设计,使得水体可以与凹型挡流碗之间发生撞击,实现分散,进一步增加了水体与氯化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氯化氢气体的溶解度。
3、本发明利用延长板的设计,形成了溶解空腔,缩小了氯化氢气体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使得氯化氢气体在溶解空腔内部的溶解度增加,因为缩小了空间,增加了气体的浓度,使得氯化氢气体可以更多的溶解在水体中。
4、本发明利用真空吸附罐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直接利用风机对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的气体进行排出,导致气体在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的停留时间短,影响二氧化硫气体的溶解度,另一方面,如果为了延长气体在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的停留时间,而间歇性的气动风机进行排气,会影响风机的使用寿命,而真空吸附罐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真空泵保持真空吸附罐内部的真空度,通过控制进气阀门的打开和关闭,实现对气体的间歇性排出,增加气体在二级填料吸收塔内部的停留时间,同时,真空吸附罐内部通入液碱,被排出的气体也暂时存储在真空吸附罐内部,进一步增加了液碱与尾气的接触时长,增加了溶解度,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5、本发明利用引流分隔板,实现了对二氧化硫气体在过滤板内部的引流,提高了过滤板的利用率,增加了对二氧化硫气体的过滤效果,增加了二氧化硫气体的溶解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分离吸收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锥形挡流台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出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真空吸附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分离吸收塔;101、进气口;102、凹型挡流碗;103、弧形缓流挡板;104、第一渗漏孔;105、锥形挡流台;106、固定杆;107、第二渗漏孔;108、延长板;109、出气口;110、挡水板;111、溶解空腔;112连接管;
2、一级填料吸收塔;
3、二级填料吸收塔;301、过滤板;302、引流分隔板;303、第三渗漏孔;
4、蓄液池;5、盐酸接收池;6、液碱罐;
7、真空吸附罐;701、进气管;702、进气阀门;703、排气管;704、回流管;705、节流阀;
8、亚硫酸钠滤罐;9、真空泵;10、温控管;11、循环泵;12、循环管;13、循环液进口;14、液碱泵;15、液碱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该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吸收塔1、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二级填料吸收塔3,所述分离吸收塔1一侧设置有一级填料吸收塔2,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2一侧设置有二级填料吸收塔3,所述分离吸收塔1和一级填料吸收塔2用于对混合尾气中的氯化氢气体进行去除,所述二级填料吸收3用于对混合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去除,所述分离吸收塔1底端与一级填料吸收塔2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2顶端与二级填料吸收塔3底端通过管道连接,为了使得混合尾气可以依次通过分离吸收塔1、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二级填料吸收塔3,实现混合气体的相互分离,所述分离吸收塔1、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二级填料吸收塔3底端均设置有蓄液池4,所述蓄液池4中的液体用于对氯化氢气体或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溶解,实现对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去除,所述分离吸收塔1和一级填料吸收塔2底端的蓄液池4下方设置有盐酸接收池5,所述盐酸接收池5用于对氯化氢气体溶解之后所产生的盐酸进行吸收和存储,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二级填料吸收塔3之间设置有液碱罐6,所述液碱罐6内部装有液碱,用于对混合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溶解,所述二级填料吸收塔3一侧设置有真空吸附罐7,所述真空吸附罐7用于为二级填料吸收塔3内部的气体排出提供负压的吸附力,一方面,避免直接利用风机吸附导致混合尾气在二级填料吸收塔3内部的停留时间短,影响对混合尾气的分离效果,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使得混合尾气在二级填料吸收塔3停留时间长而间歇性的启动风机,会导致风机的使用寿命降低,所以,利用真空吸附罐7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所述二级填料吸收塔3下方还设置有亚硫酸钠滤罐8,所述亚硫酸钠滤罐8用于对二氧化硫气体溶解后所产生的亚硫酸钠进行过滤,析出亚硫酸钠晶体,所述真空吸附罐7通过排气管703连接有真空泵9,所述真空泵9用于将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气体抽出,保持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真空度,通过真空泵9对真空吸附罐7内部进行抽真空,因为只要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压力值小于二级填料吸收塔3内部的压力值即可对其内部的气体进行吸收,使得无需频繁的启动真空泵9进行气体的抽取,也无需一直开启真空泵9进行抽取,保证了混合尾气在二级填料吸收塔4内部停留的时间,使得对于二氧化硫气体的溶解和分离更加的彻底,使得排出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的含量大幅度的减少。
所述蓄液池4内部设置有温控管10,所述二级填料吸收塔3底端的温控管10内部通入冷水,为了加速二氧化硫气体的在液碱中的溶解度,所述分离吸收塔1和一级填料吸收塔2底端的温控管10内部通入蒸汽,保持分离吸收塔1和一级填料吸收塔2底端的蓄液池4内部的水体温度为50℃-65℃,氯化氢气体被水体完全吸收后,目的是为了降低二氧化硫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得可以实现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分离和去除,因为二氧化硫气体在50℃-65℃的水中的溶解度仅为4%,水体对氯化氢气体完全吸收后形成30%的盐酸副产,二氧化硫气体在30%的盐酸溶液中的溶解度为0.2%,三个所述蓄液池4一侧均安装有循环泵11,所述分离吸收塔1、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二级填料吸收塔3顶端均设置有循环液进口13,所述循环泵11一端位于蓄液池4中,所述循环泵11的另一端通过循环管12与循环液进口13连接,所述循环泵11用于将蓄液池4内部的水从循环液进口13抽入分离吸收塔1、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二级填料吸收塔3中,使得与其中的气体接触,进行气体的吸收,所述液碱管6一侧安装有液碱泵14,所述液碱泵14一端位于液碱罐6中,所述液碱泵14另一端通过液碱管15与二级填料吸收塔3顶端连接,所述液碱泵14用于将液碱罐6中的液碱抽入二级填料吸收塔3,并与二级填料吸收塔3内部的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对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收和溶解,通过氯化氢气体在水体中的溶解以及二氧化硫气体在液碱中的溶解,实现了混合尾气中的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分离。
所述分离吸收塔1包括进气口101、凹型挡流碗102、弧形缓流挡板103、第一渗漏孔104、锥形挡流台105、固定杆106和第二渗漏孔107;
所述分离吸收塔1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气口101,通过进气口101向分离吸收塔1内部通入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混合尾气,所述分离吸收塔1内部设置有凹型挡流碗102和锥形挡流台105,所述凹型挡流碗102和锥形挡流台105在分离吸收塔1内部交替设置,使得混合尾气可以有更长的时间与50℃-65℃的水体接触,提高氯化氢气体的溶解速率,提高对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分离效率,所述凹型挡流碗102内侧设置有弧形缓流挡板103,所述凹型挡流碗102底端中部开设有第一渗漏孔104,所述弧形缓流挡板103使得通过循环液进口13进入分离吸收塔1内部的水体在其内部停留更长的时间,增加水体与氯化氢气体的接触时长,增加氯化氢气体的溶解率,同时,当弧形缓流挡板103装满水体之后,会从一侧溢出,所述弧形缓流挡板103的一侧远离第一渗漏孔104所在的中轴线,目的是为了使得弧形缓流挡板103溢出的水体不直接通过第一渗漏孔104向下流动,而是与凹型挡流碗102发生碰撞,使得水体分散,进一步增加水体与氯化氢气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氯化氢气体的溶解率,所述锥形挡流台105边部通过固定杆106支撑,两个所述固定杆106之间形成第二渗漏孔107,所述第二渗漏孔107用于再次实现水体的渗漏,继续向分离吸收塔1底部运动。
所述分离吸收塔1内部底端的锥形分流台105边部设置有延长板108,所述延长板108与分离吸收塔1内壁之间形成溶解空腔111,所述溶解空腔111的空间小于分离吸收塔的空间,使得氯化氢气体在此集聚,使得被吸收之后的氯化氢气体的浓度再次增加,使得可以再次利用水体对其进行吸收,使得对于氯化氢气体的溶解更加的充分,使得对于氯化氢气体的分离更加的彻底,所述分离吸收塔1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气口109,所述出气口109向上倾斜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水体从出气口流出,影响对盐酸副产的收集,同时,为了避免对管道造成污染,所述出气口109内部设置有挡水板110,目的同样是为了避免水体通过出气口109流出。
所述分离吸收塔1与蓄液池4之间通过连接管112连接,目的是将吸收了氯化氢气体的水体再次输入蓄水池中,方便再次对其进行抽取,再次对分离吸收塔1内部的氯化氢气体进行溶解。
所述真空吸附罐7顶端与二级填料吸收塔3顶端之间分别通过进气管701和液碱管15连接,所述进气管701用于将二级填料吸收塔3内部吸收完二氧化硫气体之后的尾气排出,所述液碱管15用于将液碱罐6内部的液碱抽入真空吸附罐7中,对真空吸附罐7中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附,减少排放的尾气中二氧化硫气体的含量,避免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所述进气管701上安装有进气阀门702,所述进气阀门702用于控制二级填料吸收塔3内部气体排出的时机,所述真空吸附罐7底端一侧通过排气管703连接真空泵9,所述真空吸附罐7底端与二级填料吸收塔3底端一侧之间通过回流管704连接,所述回流管704用于将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液碱回流进入二级填料吸收塔3内部,所述回流管704上安装有节流阀705,所述节流阀705用于控制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液碱回流进入二级填料吸收塔3内部的含量,保持真空吸附罐7内部液碱的液位高度。
所述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液碱液位高度低于排气管703与真空吸附罐7连接点的液位高度,避免液碱通过排气管703进入真空泵9内部,同时,使得通过排气管703排出的尾气都会与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液碱接触,对排出的尾气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溶解,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直接排入空气中的含量。
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第二填料吸收塔3内部顶端均设置有过滤板301,所述过滤板301用于水体和液碱进行吸收,进而实现对混合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进行吸附,所述过滤板301与循环液进口13交替设置,使得可以提高过滤板301的过滤效果,提高对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吸附效率。
所述过滤板301内部设置有引流分隔板302,所述引流分隔板302用于对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的流向进行引导,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气体通过过滤板301时,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引力,会使得过滤板301中部位置过滤的气体较多,而两端过滤的气体较少,不利于过滤板301的利用率,而利用引流分隔板302分隔之后,可以改变气体在过滤板301内部的走向,使得过滤板301的两端同样会对气体进行过滤和溶解,提高了过滤板301的利用率,所述引流分隔板302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渗漏孔303,所述第三渗漏孔303用于将部分气体输送至过滤板301中部,使得也可以利用过滤板301中部对气体进行吸附和溶解。
所述引流分隔板302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30°,避免角度过小导致引流效果降低,同时,避免角度过大导致过滤板301中部的过滤量降低。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含有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混合尾气通过进气口101通入分离吸收塔1内部,同时,向分离吸收塔1底部的温控管10中通入蒸汽,使得蓄液池4中的水保持在50℃-65℃,增加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启动分离吸收塔1的循环泵11,将蓄液池4中的水通过循环液进口13通入分离吸收塔1内部,进入分离吸收塔1内部的水首先到达凹型挡流碗102位置处,在弧形缓流挡板102的作用下不断的蓄存,当弧形缓流挡板103内部蓄满水之后,水溢出,撞击在凹型挡流碗102底端第一渗漏孔104外侧,发生分散,此时,分散之后的水体再次增加了与氯化氢气体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氯化氢气体的溶解度,水流从第一渗漏孔104滑落至锥形挡流台105表面,在凹型挡流碗102和锥形挡流台105的作用下,增加了水体在分离吸收塔1内部的流淌时间,使得氯化氢气体可以更多的溶解在水体中,增加了氯化氢气体的溶解度,当水体通过最底端的锥形挡流台105进入溶解空腔111内部时,空间变小,气体再次聚集,再次增加了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溶解有氯化氢气体的水体形成了盐酸进入盐酸接收池5中,被吸收氯化氢气体之后,剩余的气体进入一级填料吸收塔2,再次对剩余的氯化氢气体进行吸收和溶解,减少氯化氢气体在混合尾气中的含量,并形成盐酸副产,此时,因为形成了30%浓度的盐酸,使得二氧化硫气体在其中的溶解度仅为0.2%,实现了氯化氢气体与二氧化硫气体之间的分离,分离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通过管路被通入二级填料吸收塔3中,此时,启动液碱泵14,二氧化硫气体通过底端进入二级填料吸收塔3,液碱从液碱罐6中通过二级填料吸收塔3顶端进入,同时,液碱还会进入真空吸附罐7内部,液碱与二氧化硫气体相互接触,对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收和溶解,此时,通过循环泵11将蓄液池4中的液碱通过循环液进口13再次通入二级填料吸收塔3中,当二氧化硫气体在二级填料吸收塔3内部通过过滤板301时,被引流分隔板302分开,使得可以对过滤板301进行充分的利用,当二氧化硫气体通过二级填料吸收塔3顶端排出之后,此时,打开进气阀门702,在真空吸附罐7提供的真空吸附作用下,剩余的尾气进入真空吸附罐7内部,剩余的未被吸收的二氧化硫气体在真空吸附罐7内部与液碱发生溶解,进一步实现了对二氧化硫气体的过滤,并且,当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液碱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硫气体时,可以打开节流阀705对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液碱进行排出,同时,通过节流阀705也可以控制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液碱的液位高度,当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真空度降低时,利用真空泵9对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气体抽出,保持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真空度,方便下次再次对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溶解和排出,溶解了二氧化硫气体的液碱通过亚硫酸钠滤罐8分离出亚硫酸钠晶体,最终,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的混合尾气形成了30%的盐酸副产以及亚硫酸钠晶体,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保护了环境卫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吸收塔(1)、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二级填料吸收塔(3),所述分离吸收塔(1)一侧设置有一级填料吸收塔(2),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2)一侧设置有二级填料吸收塔(3),所述分离吸收塔(1)底端与一级填料吸收塔(2)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2)顶端与二级填料吸收塔(3)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分离吸收塔(1)、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二级填料吸收塔(3)底端均设置有蓄液池(4),所述分离吸收塔(1)和一级填料吸收塔(2)底端的蓄液池(4)下方设置有盐酸接收池(5),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二级填料吸收塔(3)之间设置有液碱罐(6),所述液碱罐(6)内部装有液碱,所述二级填料吸收塔(3)一侧设置有真空吸附罐(7),所述二级填料吸收塔(3)下方还设置有亚硫酸钠滤罐(8),所述真空吸附罐(7)通过排气管(703)连接有真空泵(9);
所述分离吸收塔(1)包括进气口(101)、凹型挡流碗(102)、弧形缓流挡板(103)、第一渗漏孔(104)、锥形挡流台(105)、固定杆(106)和第二渗漏孔(107);
所述分离吸收塔(1)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气口(101),通过进气口(101)向分离吸收塔(1)内部通入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混合尾气,所述分离吸收塔(1)内部设置有凹型挡流碗(102)和锥形挡流台(105),所述凹型挡流碗(102)和锥形挡流台(105)在分离吸收塔(1)内部交替设置,所述凹型挡流碗(102)内侧设置有弧形缓流挡板(103),所述凹型挡流碗(102)底端中部开设有第一渗漏孔(104),所述弧形缓流挡板(103)的一侧远离第一渗漏孔(104)所在的中轴线,所述锥形挡流台(105)边部通过固定杆(106)支撑,两个所述固定杆(106)之间形成第二渗漏孔(107);
所述分离吸收塔(1)内部底端的锥形分流台(105)边部设置有延长板(108),所述延长板(108)与分离吸收塔(1)内壁之间形成溶解空腔(111),所述分离吸收塔(1)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气口(109),所述出气口(109)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出气口(109)内部设置有挡水板(110);
所述真空吸附罐(7)顶端与二级填料吸收塔(3)顶端之间分别通过进气管(701)和液碱管(15)连接,所述进气管(701)上安装有进气阀门(702),所述真空吸附罐(7)底端一侧通过排气管(703)连接真空泵(9),所述真空吸附罐(7)底端与二级填料吸收塔(3)底端一侧之间通过回流管(704)连接,所述回流管(704)上安装有节流阀(7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池(4)内部设置有温控管(10),所述二级填料吸收塔(3)底端的温控管(10)内部通入冷水,所述分离吸收塔(1)和一级填料吸收塔(2)底端的温控管(10)内部通入蒸汽,保持分离吸收塔(1)和一级填料吸收塔(2) 底端的蓄液池(4)内部的水体温度为50℃-65℃,氯化氢气体被水体完全吸收后,水体对氯化氢气体完全吸收后形成30%的盐酸副产,二氧化硫气体在30%的盐酸溶液中的溶解度为0.2%,三个所述蓄液池(4)一侧均安装有循环泵(11),所述分离吸收塔(1)、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二级填料吸收塔(3)顶端均设置有循环液进口(13),所述循环泵(11)一端位于蓄液池(4)中,所述循环泵(11)的另一端通过循环管(12)与循环液进口(13)连接,所述液碱罐(6)一侧安装有液碱泵(14),所述液碱泵(14)一端位于液碱罐(6)中,所述液碱泵(14)另一端通过液碱管(15)与二级填料吸收塔(3)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吸收塔(1)与蓄液池(4)之间通过连接管(1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罐(7)内部的液碱液位高度低于排气管(703)与真空吸附罐(7)连接点的液位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填料吸收塔(2)和第二填料吸收塔(3)内部顶端均设置有过滤板(301),所述过滤板(301)与循环液进口(13)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301)内部设置有引流分隔板(302),所述引流分隔板(302)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渗漏孔(3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分隔板(302)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30°。
CN202011203452.1A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 Active CN112370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3452.1A CN112370942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3452.1A CN112370942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0942A CN112370942A (zh) 2021-02-19
CN112370942B true CN112370942B (zh) 2021-11-09

Family

ID=74576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3452.1A Active CN112370942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094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2441B (zh) * 2008-08-20 2011-04-20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酰氯化尾气的方法
CN201755445U (zh) * 2010-07-22 2011-03-09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漆雾净化装置
CN102343197A (zh) * 2011-10-18 2012-02-08 褚平忠 一种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混合气体的分离回收方法
AT512543B1 (de) * 2012-07-17 2013-09-15 Andritz Energy & Environment Gmbh 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Absorption von Einzelkomponenten in Gasen
CN102824820A (zh) * 2012-08-27 2012-12-19 安徽常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功夫酰氯生产过程产生的尾气处理工艺
CN102989265A (zh) * 2012-12-13 2013-03-27 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酰氯生产尾气的处理方法
CN104645785A (zh) * 2013-11-22 2015-05-27 杨继群 一种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混合气体的分离回收方法
CN104587822A (zh) * 2015-01-22 2015-05-06 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氯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JP6433867B2 (ja) * 2015-08-28 2018-12-0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水素ガス回収システムおよび水素ガスの分離回収方法
CN106390692A (zh) * 2016-11-25 2017-02-15 湖北博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酰氯尾气的回收利用装置
CN107321093A (zh) * 2017-07-05 2017-11-07 合肥天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气体净化罐系统
CN207591601U (zh) * 2017-11-30 2018-07-10 成武县晨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氯乙酰氯氯化尾气副产盐酸装置
CN211246084U (zh) * 2019-11-25 2020-08-14 浙江恒优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少量含酸性气体工业废气的简易装置
CN211616544U (zh) * 2019-12-17 2020-10-02 日彩复合塑料(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尾气冷却吸收装置的螺杆挤出机
CN111729499A (zh) * 2020-07-28 2020-10-02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气流均布板及脱硫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0942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9483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
CN101597529B (zh) 沼气生物脱硫装置
CN210131397U (zh) 一种氨水气液分离系统
CN106621709A (zh) 一种单质炸药合成过程的酸性废气处理装置
CN112370942B (zh) 一种氯化氢、二氧化硫混合尾气分离装置
CN210544337U (zh) 废气二次脱硫箱
CN213286309U (zh) 一种废弃橡胶处理中的脱硫处理装置
CN212548948U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CN211328762U (zh) 一种多级冷却分离回收的节能型盐酸尾气净化装置
CN211159238U (zh) 一种带检测的co2去除装置
CN208287776U (zh)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
CN207287084U (zh) 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环保设备
CN202246604U (zh) 一种沼气气水分离器
CN205868002U (zh) 脱硫反应塔
CN208340493U (zh) 一种卧式多级脱硫装置
CN210356587U (zh) 一种低浓度二氧化硫气体柠檬酸钠脱硫装备
CN209222130U (zh) 一种酸性尾气处理装置
CN208436561U (zh) 一种脱硫塔用的超净除尘装置
CN202460453U (zh) 一种降膜吸收装置
WO2014117571A1 (zh) 水洗尾气回收二氧化硫系统
CN205972471U (zh) 浓硫酸储槽
CN110433636B (zh) 一种氯磺酸生产尾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4455038U (zh) 天然气脱硫装置
CN220589506U (zh) 一种氯气抽空系统用安全装置
CN219942378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脱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