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8618A - 光连接器系统以及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连接器系统以及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8618A
CN112368618A CN201980043757.XA CN201980043757A CN112368618A CN 112368618 A CN112368618 A CN 112368618A CN 201980043757 A CN201980043757 A CN 201980043757A CN 112368618 A CN112368618 A CN 112368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onnector
shutter
housing
guide portion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37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音光贵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68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7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 G02B6/3849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using mechanical protective elements, e.g. caps, hoods, sealing membra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85Multicore or multichannel optical connectors, i.e. one single ferrul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fibre, e.g. ribbon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40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bundle m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40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bundle mating means
    • G02B6/40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bundle mating means of the ferrule type, connecting a plurality of pairs of ferru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连接器系统以及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抑制附着于快门的外表面的灰尘侵入光连接器的内部。本发明的光连接器系统具备第一光连接器、以及与上述第一光连接器连接的第二光连接器。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具有第一快门。上述第一快门通过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接触从而向上述第二光连接器一侧倾倒而打开。

Description

光连接器系统以及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连接器系统以及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快门设置于插入口的光连接器。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连接器中,在将对象侧的光连接器向插入口插入时,对象侧的光连接器与快门接触,快门被推压打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6956号公报
专利文献1记载的快门被对象侧的光连接器推压打开,所以快门向内侧倾倒。其中,往往在快门的外表面附着有灰尘,若快门向内侧倾倒,则存在灰尘侵入光连接器的内部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灰尘的侵入的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主要发明是具备第一光连接器、以及与上述第一光连接器连接的第二光连接器的光连接器系统,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具有第一快门,上述第一快门通过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接触从而向上述第二光连接器一侧倾倒而打开。
关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通过后述的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将变得清楚。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附着于快门的外表面的灰尘侵入光连接器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A以及图1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系统的立体图。
图2A以及图2B是从其它的角度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系统的立体图。
图3A以及图3B是打开快门的状态下的光连接器系统的立体图。
图4A以及图4B是从其它的角度观察打开快门的状态下的光连接器系统的立体图。
图5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快门15以及第一壳体12的附近的剖视图。
图5B是参考例的第一快门15以及第一壳体12的附近的剖视图。
图6A以及图6B是第二快门25开始打开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7A以及图7B是第一快门15开始打开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8A以及图8B是在第二快门25打开后,而且使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接近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9A以及图9B是使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连接起来时的情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后述的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的事项将变得明确。
明确地,一种具备第一光连接器和与上述第一光连接器连接的第二光连接器的光连接器系统的特征是,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具有第一快门,上述第一快门通过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接触从而向上述第二光连接器一侧倾倒而打开。根据这样的光连接器系统,能够抑制附着于第一快门的外表面的灰尘侵入第一光连接器的内部。
优选上述第一快门具有主体部、旋转轴以及接触部,上述接触部从上述旋转轴观察配置于与上述主体部相反的一侧,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按压上述接触部,由此上述第一快门以上述旋转轴旋转,上述主体部向上述第二光连接器一侧倾倒而打开。由此,在连接第一光连接器与第二光连接器时,能够将第一快门向第二光连接器一侧倾倒而打开。
优选上述第二光连接器具有第二快门,在上述第二快门与上述第一光连接器接触而被推压打开了时,成为上述第一光连接器的第一壳体被插入到上述第二光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内侧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灰尘侵入第二光连接器的内部。
优选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具有突起部,上述第二光连接器具有第二快门,在使上述第一光连接器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接近了时,在上述突起部将上述第二快门推压打开之后,上述第一快门打开。由此,第一快门容易打开。
优选上述第二光连接器具有第二快门,在使上述第一光连接器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接近了时,上述第一快门的外表面与上述第二快门的外表面接触。由此,能够抑制将附着于第一快门的外表面的灰尘夹在第一快门与第二快门之间,能够抑制由灰尘污染第二光连接器的内部的情况。
优选上述第一快门具有第一引导部,上述第二快门具有第二引导部,上述第一引导部与上述第二引导部接触,由此限制上述第一光连接器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相对移动。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光连接器与第二光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
优选上述第一引导部以及上述第二引导部的一方是线状的凸部,另一方是线状的凹部,在上述第一快门以及上述第二快门关闭了的状态下,上述凸部以及上述凹部沿着与装卸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在上述第一快门以及上述第二快门打开了的状态下,上述凸部以及上述凹部沿着装卸方向。由此,能够通过第一引导部以及第二引导部,引导第一光连接器与第二光连接器在装卸方向的移动。
优选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具有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上述第一快门,在上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外侧引导部,上述外侧引导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位置与上述第一引导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同。由此,能够通过引导第一引导部的第二引导部和外侧引导部,引导第一光连接器与第二光连接器在装卸方向的移动。
优选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具有第一壳体,上述第一壳体具有收纳关闭状态的上述第一快门的端部的台阶部。由此,能够抑制灰尘的侵入。
优选在关闭状态的上述第一快门的内侧的端部形成有倾斜面。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快门勾挂在第二光连接器的内部。
优选上述第二光连接器具有收纳上述第一光连接器的第一快门的第一收纳部。由此,能够将向外侧打开的第一光连接器的第一快门收纳于第二光连接器的内部。
明确地,一种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的特征是具备插芯、收纳上述插芯的壳体以及闭塞上述壳体的开口部的快门,上述快门向对象方的光连接器一侧倾倒而打开。根据这样的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能够抑制附着于快门的外表面的灰尘侵入光连接器的内部。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以及图1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系统的立体图。图2A以及图2B是从其它的角度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系统的立体图。图3A以及图3B是打开快门的状态下的光连接器系统的立体图。图4A以及图4B是从其它的角度观察打开快门的状态下的光连接器系统的立体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A所示,定义各方向。将连接或者拔出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的方向作为“装卸方向”。在第一光连接器10的说明中,将装卸方向的第二光连接器20一侧作为“前”,将相反侧作为“后”。在第二光连接器20的说明中,将装卸方向的第一光连接器10一侧作为“近前”,将相反侧作为“里侧”。另外,将与快门的旋转轴(第一旋转轴152,第二旋转轴252)平行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将从后向前看时(或者从近前向里侧看时)的右侧作为“右”,将相反侧作为“左”。另外,将与装卸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系统具有第一光连接器10和第二光连接器20。若连接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则第一光连接器10的光纤1与第二光连接器20的光纤1被光连接。如后所述,第一光连接器10以及第二光连接器20是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此外,第一光连接器10由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构成,第二光连接器20不是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没有第二快门25)也可以。
第一光连接器10在这里是插头侧连接器,是雄型连接器。但是,第一光连接器10也可以不是插头侧连接器而是插座侧连接器。第一光连接器10具有多个第一光模块11、和第一壳体12。换言之,第一光连接器10具有多个第一插芯11A、和第一壳体12。
第一光模块11是安装于光纤1(这里是光纤带)的终端的模块。第一光模块11具有第一插芯11A、和第一保持机构11B。第一插芯11A是保持光纤1的端部的部件(插芯)。第一插芯11A在这里是MT型光连接器(由JIS C5981制定的F12型光连接器)。第一保持机构11B是以能够向前侧按压并且能够后退的方式将第一插芯11A保持在第一壳体12(详细地说第一内部壳体13)的机构。第一保持机构11B例如由销夹(ピンクランプ)、弹簧、弹簧推杆等构成。此外,第一光连接器10若是具备多个第一插芯11A的结构,则也可以不具备第一保持机构11B。
多个第一光模块11沿着宽度方向排列配置。因此,多个第一插芯11A也沿着宽度方向配置。
第一壳体12是收纳第一光模块11(或者第一插芯11A)的部件。这里,第一壳体12具有第一内部壳体13、和第一外部壳体14。其中,第一壳体12也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第一内部壳体13是收纳第一光模块11(或者第一插芯11A)的部件。第一外部壳体14是收纳第一内部壳体13的部件。第一外部壳体14是宽幅的方筒状的部件。光纤1从方筒状的第一外部壳体14的后侧延伸出,该光纤1的前端被第一插芯11A保持。
第一壳体12(详细地说是第一外部壳体14)具有第一快门15。第一快门15是闭塞方筒状的第一外部壳体14的前侧的开口部的部件。第一快门15闭塞第一壳体12的前侧,由此能够抑制灰尘附着于第一插芯11A。如图3B、图4A以及图4B所示,第一快门15能够向外侧(前侧;第二光连接器20一侧)倾倒而打开。第一快门15是板状的部件,在第一快门15关闭的状态下与装卸方向垂直,在第一快门15打开的状态下与上下方向平行。
然而,往往灰尘附着于闭塞第一壳体12的开口部的第一快门15的外表面。而且,存在短时间第一快门15向内侧倾倒地打开时,附着于外表面的灰尘侵入第一光连接器10的内部,附着于第一插芯11A的担忧(存在第一光连接器10被灰尘污染的担忧)。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快门15能够向外侧(前侧;第二光连接器20一侧)倾倒而打开,所以能够抑制附着于第一快门15的灰尘侵入第一光连接器10的内部。此外,若第一快门15向外侧倾倒而打开,则打开状态的第一快门15的外表面朝向与第二光连接器20的第二插芯21A一侧相反的一侧(后述:参照图8A以及图8B),所以允许附着有灰尘的第一快门15被向第二光连接器20的内部插入。而且,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成为附着于第一快门15的灰尘被夹在第一快门15与第二快门25之间的状态(后述:参照图7B),能够抑制附着于第一快门15的灰尘附着在第二光连接器20的第二插芯21A,所以允许第一快门15向第二光连接器20一侧倾倒而打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快门15能够向外侧(前侧;第二光连接器20一侧)倾倒而打开,所以能够缩窄第一快门15与第一插芯11A的前后方向的间隔(与此相对,由于后述的第二快门25向内侧倾倒而打开,所以第二快门25与第二插芯21A需要在前后方向分离而配置。因此,通过采用第一快门15向外侧(前侧;第二光连接器20一侧)倾倒而打开的构造,能够缩小第一光连接器1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
第一快门15具有第一主体部151、第一旋转轴152以及接触部153。
第一主体部151是构成第一快门15的主体的板状的部位。在第一快门15关闭时,闭塞方筒状的第一外部壳体14的前侧的开口部。在第一主体部151的外表面(前侧的面;朝向第二光连接器20的面)形成有第一引导部151A。第一引导部151A是抑制第一光连接器10相对于第二光连接器20在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的部位(是限制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在宽度方向的相对移动的部位)。另外,第一引导部151A是引导第一光连接器10相对于第二光连接器20能够沿装卸方向移动的部位。这里,第一引导部151A形成为线状的凹部(槽部)。其中,第一引导部151A也可以形成为线状的凸部(在该情况下,将第二引导部251A形成为线状的凹部)。线状的第一引导部151A在第一快门15关闭的状态下呈沿着上下方向(与装卸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形状。在第一快门15打开的状态下,线状的第一引导部151A沿着装卸方向。
第一旋转轴152是成为第一快门15的旋转轴的部位。第一旋转轴152沿着宽度方向形成。这里,第一旋转轴152形成于第一壳体12的下侧的前缘。此外,通过设置于第一旋转轴152的第一弹簧(未图示),对第一快门15施加关闭方向的力。
接触部153是与第二光连接器20接触的部位。接触部153从第一旋转轴152观察配置于与第一主体部151相反的一侧。这里,接触部153呈从第一旋转轴152朝向下侧突出的形状。若接触部153被向后侧按压,则第一快门15能够以第一旋转轴152为中心旋转,第一快门15能够向前侧倾倒而打开。如后所述,在连接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时,接触部153与第二光连接器20接触,被从第二光连接器20向后侧按压,由此,第一快门15向前侧倾倒而打开。
第一壳体12还具有突出部16。突出部16是从第一壳体12的左右边缘向前侧(第二光连接器20一侧)突出的部位。突出部16比第一快门15更向前侧突出地配置。由此,在连接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时,在第一快门15与第二快门25接触之前,突出部16与第二光连接器20的第二快门25接触(后述)。
第一壳体12还具有第一外侧引导部17。第一外侧引导部17是形成于第一壳体12(这里是第一外部壳体14)的外表面(这里是下表面)的引导部。第一外侧引导部17是抑制第一光连接器10相对于第二光连接器20在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的部位(是限制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在宽度方向的相对移动的部位)。另外,第一外侧引导部17是引导第一光连接器10相对于第二光连接器20能够沿装卸方向移动的部位。这里,第一外侧引导部17形成为线状的凹部。其中,第一外侧引导部17也可以形成为线状的凸部。线状的第一引导部151A呈沿着装卸方向的形状。
第一外侧引导部17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与第一快门15的第一引导部151A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同。由此,能够利用相同的引导部(第二引导部251A)引导第一光连接器10。
图5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快门15以及第一壳体12的附近的剖视图。
在第一壳体12的上侧的前缘形成有台阶部141。台阶部141是用于收纳关闭状态的第一快门15的端部的台阶形状的部位。台阶部141具有限位器面141A、以及上对置面141B。限位器面141A是与第一快门15接触,成为向关闭方向施力的第一快门15的限位器的面。限位器面141A由与装卸方向垂直的面构成。上对置面141B是与第一快门15的端部(上缘)对置的面。上对置面141B是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是朝向下侧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2的上侧的前缘的一部分比限位器面141A更向前侧突出,通过比限位器面141A更向前侧突出的部位的下表面构成上对置面141B。
图5B是参考例的第一快门15以及第一壳体12的附近的剖视图。在参考例中,在第一壳体12的上侧的前缘没有形成台阶部141。即,在参考例中,没有形成上对置面141B。在参考例中,若在第一快门15与限位器面141A之间出现间隙,则成为灰尘容易从该间隙侵入第一光连接器10的内部的构造。
与此相对,在图5A所示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对置面141B配置为从上侧覆盖第一快门15与限位器面141A的间隙。因此,假设即使在第一快门15与限位器面141A之间出现间隙,也能够抑制灰尘从第一快门15与限位器面141A的间隙侵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台阶部141,由此能够增长第一快门15与第一壳体12(台阶部141)的间隙(灰尘的侵入路径),并且能够使灰尘的侵入路径弯曲,所以能够抑制灰尘从间隙的侵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A所示,在第一快门15的端部(上缘)形成有第一倾斜面151B。第一倾斜面151B在第一快门15关闭的状态下,配置于第一快门15的内侧的端部(上后缘)。即、第一倾斜面151B在第一快门15关闭的状态下,成为朝向后上的面。因此,第一倾斜面151B在第一快门15打开的状态下,成为朝向前上方的状态(参照图5A的点线)。由此,在连接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时,能够抑制第一快门15勾挂在第二光连接器20的内部的情况(后述:参照图8B)。
第二光连接器20在这里是插座侧连接器,是雌型连接器。其中,第二光连接器20也可以不是插座侧连接器而是插头侧连接器。第二光连接器20具有多个第二光模块21、和第二壳体22。换言之,第二光连接器20具有多个第二插芯21A、和第二壳体22。
第二光模块21是安装于光纤1(这里是光纤带)的终端的模块。第二光模块21具有多个第二插芯21A、和第二保持机构21B。第二光模块21的构造与第一光模块11的构造大致相同。此外,第二光连接器20若是具备多个第二插芯21A的结构,则也可以不具备第二保持机构21B。多个第二光模块21沿宽度方向排列配置。因此,第二插芯21A也沿着宽度方向配置。各个第二插芯21A与第一光连接器10的各个第一插芯11A连接。
第二壳体22是收纳第二光模块21(或者第二插芯21A)的部件。这里,第二壳体22具有第二内部壳体23、和第二外部壳体24。第二壳体22也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第二内部壳体23是收纳第二光模块21的部件。第二外部壳体24是收纳第二内部壳体23的部件。第二外部壳体24是宽幅的方筒状的部件。光纤1从方筒状的第二外部壳体24的里侧延伸出,该光纤1的近前侧的端部被第二插芯21A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光连接器10的第一壳体12(第一外部壳体14)被插入方筒状的第二壳体22(第二外部壳体24)的内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光连接器20是雌型连接器,第一光连接器10是雄型连接器。
第二壳体22(详细地说是第二外部壳体24)具有第二快门25。第二快门25是闭塞方筒状的第二外部壳体24的前侧的开口部的部件。第二快门25闭塞第二壳体22的前侧,由此能够抑制灰尘附着于第二插芯21A。第二快门25配置于比方筒状的第二壳体22的开口部的近前侧的边缘靠里侧。因此,方筒状的第二壳体22的开口部的边缘比第二快门25更向近前侧突出。如图3A所示,第二快门25能够向内侧(里侧)倾倒而打开。第二快门25是板状的部件,在第二快门25关闭的状态下与装卸方向垂直,在第二快门25打开的状态下与装卸方向平行。
第二快门25具有第二主体部251、和第二旋转轴252。第二主体部251是构成第二快门25的主体的板状的部位,是闭塞方筒状的第二外部壳体24的前侧的开口部的部位。第二旋转轴252是成为第二快门25的旋转轴的部位。第二旋转轴252沿着宽度方向形成。这里,第二旋转轴252形成于第二壳体22的内壁的下表面。此外,通过设置于第二旋转轴252的第二弹簧(未图示),对第二快门25施加关闭方向的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旋转轴252配置于比第一旋转轴152靠下侧(参照后述的图6B)。另外,第二旋转轴252配置于比第二外部壳体24的近前侧的边缘(开口部的边缘)靠里侧。因此,在第二快门25与第一光连接器10接触而打开时,成为第一壳体12嵌合在第二壳体22的内侧的状态(后述)。
在第二快门25的外表面(近前侧的面;朝向第一光连接器10的面)形成有第二引导部251A。第二引导部251A是抑制第二光连接器20相对于第一光连接器10在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的部位。即、第二引导部251A是与第一引导部151A一起限制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的宽度方向的相对移动的部位。另外,第二引导部251A是引导第二光连接器20相对于第一光连接器10能够沿装卸方向移动的部位。即、第二引导部251A是与第一引导部151A一起引导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在装卸方向的移动的部位。这里,第二引导部251A形成为线状的凸部(凸条)。其中,第二引导部251A也可以形成为线状的凹部(在该情况下,将第一引导部151A形成为线状的凸部)。线状的第二引导部251A在第二快门25关闭的状态下呈沿着上下方向(与装卸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形状。在第二快门25打开的状态下,线状的第二引导部251A沿着装卸方向。
第二壳体22(第二外部壳体24)具有第二收纳部262。第二收纳部262是用于收纳第二快门25的收纳部(收纳空间)。第二收纳部262配置于方筒状的第二外部壳体24的内侧,形成于第二旋转轴252的里侧。在第二快门25打开时(向内侧倾倒时),第二快门25被收纳于第二收纳部262。
另外,第二壳体22(第二外部壳体24)具有第一收纳部261。第一收纳部261是用于收纳第一光连接器10的第一快门15的收纳部(收纳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光连接器10的第一快门15向外侧倾倒,所以收纳第一光连接器10的第一快门15的第一收纳部261形成于第二光连接器20。第一收纳部261形成于第二光连接器20的第二内部壳体23与第二外部壳体24的内表面之间。第一收纳部261配置于比第二插芯21A靠里侧。若连接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则打开状态的第一快门15被收纳于第二光连接器20的第一收纳部261(后述)。
<动作说明>
图6A以及图6B是第二快门25开始打开的情形的说明图。
若为了连接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而使其接近,则第一光连接器10(详细地说是突出部16)与第二光连接器20的第二快门25接触,第二快门25被推压打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快门25配置于比方筒状的第二壳体22的开口部的近前侧的边缘靠里侧。因此,在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快门25接触时,成为第一光连接器10的第一壳体12(第一外部壳体14)被插入方筒状的第二壳体22的内侧的状态。即、在第二快门25打开时,成为第一壳体12嵌合在第二壳体22的内侧的状态。因此,在第二快门25打开时,成为第二壳体22的开口部被第一光连接器10的第一壳体12闭塞的状态,所以能够抑制灰尘侵入第二光连接器20的内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光连接器10的第一壳体12形成有向前侧突出的突出部16。该突出部16比第一快门15更向前侧突出地配置。由此,在连接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时,在第一快门15与第二快门25接触之前,突出部16与第二光连接器20的第二快门25接触,第二快门25被推压打开。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快门25开始打开后,第一快门15打开(换言之,在第一快门15打开前,第二快门25先开始打开)。假设在第二快门25打开之前若第二快门25与第一快门15接触,则成为第一快门15的第一主体部151与第二快门25接触的状态,所以第一快门15很难向前侧倾倒(难以打开)。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快门15的接触部153与第二快门25接触时,已经是第二快门25开始打开的状态,所以第一快门15的第一主体部151不与第二快门25接触,因此第一快门15容易向前侧倾倒(容易打开)。
图7A以及图7B是第一快门15开始打开的情形的说明图。
在第二快门25开始打开后(参照图6A以及图6B),而且若为了连接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而使其接近,则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第二光连接器20(详细地说是第二快门25的下部)与第一快门15的接触部153接触,接触部153被向后侧按压,第一快门15以第一旋转轴152为中心旋转,第一快门15向前侧倾倒而打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旋转轴252配置于比第一旋转轴152靠下侧。由此,若第一快门15前侧倾倒并与第二快门25接触,而且第一快门15向前侧倾倒,则第二快门25能够与第一快门15一起向里侧倾倒。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B所示,第一快门15一边与第二快门25接触一边倾倒。因此,假设即使灰尘附着在第一快门15,也成为灰尘被夹在第一快门15与第二快门25之间的状态,所以能够抑制附着于第一快门15的灰尘附着在第二光连接器20的第二插芯21A。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快门15向第二光连接器20一侧倾倒而打开被允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即使灰尘附着在第二快门25,也成为灰尘被夹在第一快门15与第二快门25之间的状态,所以在第二快门25向里侧倾倒而打开时,能够抑制附着于第二快门25的灰尘附着在第二光连接器20的第二插芯21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快门15的外表面(第一主体部151的前侧的面、朝向第二光连接器20的面)形成有第一引导部151A,在第二快门25的外表面(第二主体部251的近前侧的面、朝向第一光连接器10的面)形成有第二引导部251A。第一引导部151A以及第二引导部251A形成为与宽度方向垂直的线状的凹部以及凸部。因此,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若第一引导部151A与第二引导部251A接触,则凹部与凸部嵌合,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在宽度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限制。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第一引导部151A以及第二引导部251A,限制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在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
图8A以及图8B是在第二快门25打开后,而且使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接近的情形的说明图。
若从上述图7A以及图7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使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接近,则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第二快门25被第一光连接器10推倒,第二快门25被收纳于第二壳体22的第二收纳部262。另外,若从第二快门25被收纳于第二收纳部262的状态(第二快门25打开的状态)进一步使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接近,则第一光连接器10以在第二快门25的上表面(已倒下的状态下的上表面)滑动的方式,在第二壳体22的内部移动。第二快门25成为被第二壳体22(第二外部壳体24)与第二光连接器20(第一快门15、第一外部壳体14)夹持的状态,所以在被收纳于第二收纳部262的状态下被保持。第一快门15的接触部153继续与第二光连接器20(第二快门25的上表面、第二壳体22的内表面)接触,所以成为向关闭的方向旋转被限制的状态,因此以打开状态被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151A以及第二引导部251A形成为线状的凹部以及凸部。该第一引导部151A以及第二引导部251A在第一快门15以及第二快门25关闭的状态下,沿着上下方向(与装卸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但在第一快门15以及第二快门25打开的状态下,沿着装卸方向。因此,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在第一快门15以及第二快门25打开的状态下,线状的第一引导部151A以及第二引导部251A能够抑制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在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引导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在装卸方向的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壳体12的下表面(与被收纳于第二收纳部262的第二快门25对置的面)形成有第一外侧引导部17。该第一外侧引导部17与第一引导部151A相同地形成为线状的凹部,第一外侧引导部17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与第一引导部151A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同(参照图4A)。由此,使用与第一引导部151A嵌合的第二引导部251A、和第一外侧引导部17,能够引导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在装卸方向的移动。
然而,第二壳体22的内部尺寸(第二外部壳体24的上下的内表面之间的尺寸)比第一壳体12的外部尺寸稍大。这样,由于是存在游隙的状态,所以有时第一快门15不会成为完全打开的状态(与装卸方向平行的状态),板状的第一快门15相对于装卸方向稍微倾斜。而且,认为这样倾斜了的第一快门15的端部(上缘)会勾挂在第二光模块21、第二内部壳体23。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快门15的第一主体部151形成有第一倾斜面151B。该第一倾斜面151B在第一快门15关闭的状态下配置于第一快门15的内侧的端部(上后缘),所以第一倾斜面151B在第一快门15打开的状态下,配置为朝向前上方(参照图5A的点线)。由此,假设即使倾斜后的第一快门15的端部(第一倾斜面151B)与第二光模块21、第二内部壳体23接触,第一倾斜面151B也能够向第二光模块21、第二内部壳体23的下侧引导第一快门15,所以能够抑制第一快门15的端部勾挂在第二光模块21、第二内部壳体23的情况。
图9A以及图9B是使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连接时的情形的说明图。
在第一快门15以及第二快门25打开后,若进一步使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接近,则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在第一插芯11A与第二插芯21A对接了的状态下,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被连接。此时,第一壳体12的第一结合机构(未图示)与第二壳体22的第二结合机构(未图示)结合,由此,第一插芯11A与第二插芯21A在分别被弹簧按压并且已对接的状态下被保持。
在使第一光连接器10与第二光连接器20连接时,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第一光连接器10的第一快门15被收纳于第二光连接器20的第一收纳部26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快门15向外侧(前侧、第二光连接器20一侧)倾倒而打开,所以收纳第一光连接器10的第一快门15的第一收纳部261没有配置于第一光连接器10,而配置于第二光连接器20。此外,由于第二快门25向内侧(里侧)倾倒而打开,所以收纳第二快门25的第二收纳部262配置于具有第二快门25的第二光连接器20(详细地说是第二外部壳体24)。
===其它===
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宗旨的情况下进行改变/改进,并且在本发明中当然包含其等价物。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光纤,
10…第一光连接器,11…第一光模块,
11A…第一插芯,11B…第一保持机构,
12…第一壳体,13…第一内部壳体,
14…第一外部壳体,141…台阶部,
141A…限位器面,141B…上对置面,
15…第一快门,151…第一主体部,
151A…第一引导部,151B…第一倾斜面,
152…第一旋转轴,153…接触部,
16…突出部,17…第一外侧引导部,
20…第二光连接器,21…第二光模块,
21A…第二插芯,21B…第二保持机构,
22…第二壳体,23…第二内部壳体,
24…第二外部壳体,25…第二快门,
251…第二主体部,251A…第二引导部,
252…第二旋转轴,
261…第一收纳部,262…第二收纳部。

Claims (12)

1.一种光连接器系统,其具备第一光连接器、以及与上述第一光连接器连接的第二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具有第一快门,
上述第一快门通过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接触从而向上述第二光连接器一侧倾倒而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快门具有主体部、旋转轴以及接触部,
上述接触部从上述旋转轴观察,配置于与上述主体部相反的一侧,
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按压上述接触部,由此上述第一快门以上述旋转轴旋转,上述主体部向上述第二光连接器一侧倾倒而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光连接器具有第二快门,
在上述第二快门与上述第一光连接器接触而被推压打开了时,成为上述第一光连接器的第一壳体被插入到上述第二光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内侧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具有突起部,
上述第二光连接器具有第二快门,
在使上述第一光连接器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接近了时,在上述突起部将上述第二快门推压打开之后,上述第一快门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光连接器具有第二快门,
在使上述第一光连接器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接近了时,上述第一快门的外表面与上述第二快门的外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快门具有第一引导部,
上述第二快门具有第二引导部,
上述第一引导部与上述第二引导部接触,由此限制上述第一光连接器与上述第二光连接器在宽度方向的相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引导部以及上述第二引导部的一方是线状的凸部,另一方是线状的凹部,
在上述第一快门以及上述第二快门关闭了的状态下,上述凸部以及上述凹部沿着与装卸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在上述第一快门以及上述第二快门打开了的状态下,上述凸部以及上述凹部沿着装卸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具有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上述第一快门,
在上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外侧引导部,
上述外侧引导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位置与上述第一引导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具有第一壳体,
上述第一壳体具有收纳关闭状态的上述第一快门的端部的台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关闭状态的上述第一快门的内侧的端部形成有倾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光连接器具有收纳上述第一光连接器的第一快门的第一收纳部。
12.一种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插芯;
壳体,其收纳上述插芯;以及
快门,其闭塞上述壳体的开口部,
上述快门向对象方的光连接器一侧倾倒而打开。
CN201980043757.XA 2018-09-18 2019-05-17 光连接器系统以及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 Pending CN1123686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3409 2018-09-18
JP2018173409A JP6724094B2 (ja) 2018-09-18 2018-09-18 光コネクタシステム及びシャッター付き光コネクタ
PCT/JP2019/019614 WO2020059205A1 (ja) 2018-09-18 2019-05-17 光コネクタシステム及びシャッター付き光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8618A true CN112368618A (zh) 2021-02-12

Family

ID=69886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3757.XA Pending CN112368618A (zh) 2018-09-18 2019-05-17 光连接器系统以及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2170B2 (zh)
EP (1) EP3855226A4 (zh)
JP (1) JP6724094B2 (zh)
CN (1) CN112368618A (zh)
WO (1) WO20200592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07360B2 (en) 2018-01-17 2022-04-19 Us Conec, Ltd. Dual interlocking shutter system for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adapter
WO2022108788A1 (en) * 2020-11-17 2022-05-27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Multi-fiber connector system having fiber holders with individual shutters
JP2023012345A (ja) * 2021-07-13 2023-01-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7285A (zh) * 2002-10-04 2004-05-19 �ձ����յ��ӹ�ҵ��ʽ���� 光连接器
JP2004240162A (ja) * 2003-02-06 2004-08-26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シャッタ付き光コネクタ
CN104067154A (zh) * 2012-02-24 2014-09-2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光学盲配式连接器
US9645326B1 (en) * 2016-05-26 2017-05-0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ptical connector with a movable cleaning element
WO2017126188A1 (ja) * 2016-01-20 2017-07-2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開閉シャッター付きコネクタ対
CN108351475A (zh) * 2015-11-13 2018-07-31 康普连通比利时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的连接器锁的适配器遮挡板
CN111630422A (zh) * 2018-01-17 2020-09-04 美国康涅克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的双互锁快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8785A (ja) * 1994-11-10 1996-05-31 Yazaki Corp シャッター機構付コネクタ
JPH09214147A (ja) * 1996-02-07 1997-08-15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機器の二重蓋構造
JP6008472B2 (ja) * 2011-06-23 2016-10-19 カナレ電気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ー付き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TWI563747B (en) * 2012-11-29 2016-1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Usb connector
JP6678408B2 (ja) 2015-07-27 2020-04-0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コネクタシステム及びプラグ側光コネクタ
WO2017081298A1 (en) * 2015-11-13 2017-05-18 CommScope Connectivity Belgium BVBA Shutter system for a fiber optic adapt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7285A (zh) * 2002-10-04 2004-05-19 �ձ����յ��ӹ�ҵ��ʽ���� 光连接器
JP2004240162A (ja) * 2003-02-06 2004-08-26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シャッタ付き光コネクタ
CN104067154A (zh) * 2012-02-24 2014-09-2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光学盲配式连接器
CN108351475A (zh) * 2015-11-13 2018-07-31 康普连通比利时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的连接器锁的适配器遮挡板
WO2017126188A1 (ja) * 2016-01-20 2017-07-2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開閉シャッター付きコネクタ対
US9645326B1 (en) * 2016-05-26 2017-05-0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ptical connector with a movable cleaning element
CN111630422A (zh) * 2018-01-17 2020-09-04 美国康涅克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的双互锁快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55226A1 (en) 2021-07-28
US11372170B2 (en) 2022-06-28
JP6724094B2 (ja) 2020-07-15
EP3855226A4 (en) 2022-06-08
WO2020059205A1 (ja) 2020-03-26
US20210341683A1 (en) 2021-11-04
JP2020046493A (ja) 2020-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07906B1 (ko) 셔터 달린 lc 어댑터
CN112368618A (zh) 光连接器系统以及带有快门的光连接器
JP6400892B2 (ja) Lc形光コネクタの防塵シャッタ内蔵アダプタ
KR100354280B1 (ko) 광섬유 커넥터 리셉터클
US9063300B2 (en) Electrical-optical hybrid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thereof
US7507032B2 (en) Optical connection component which has a shutter member and which can be reduced in size
JP5085694B2 (ja) 光コネクタ
US20060153504A1 (en) Multi fiber opt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with push-push type insertion/withdrawal mechanism, MT-type connector and shuttered adapter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JP2008527442A (ja) プッシュ−プッシュ式挿入/引抜き機構、mt型コネクタ、及びシャッタ付きアダプタを備える多芯光ファイバ相互接続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US10551570B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connector, plug, and receptacle
US8858091B2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or device
US11822130B2 (en) Dual interlocking shutter system for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adapter
US10338324B2 (en) Optical connector
JP5097068B2 (ja) 光レセプタクル
JP6543326B1 (ja) 光コネクタ
CN112368619B (zh) 光连接器系统
WO2021220750A1 (ja) 清掃工具
CA2594549A1 (en) Multi fiber opt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with push-push type insertion/withdrawal mechanism, mt-type connector and shuttered adapter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11103660B (zh) Lc型双芯带闸门适配器
CN116057440A (zh)
CA2593676C (en) Optical connection component which has a shutter member and which can be reduced in size
JP2007133368A (ja) 光コネクタにおけるフェルール先端保護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