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3446A - 铰链 - Google Patents

铰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3446A
CN112343446A CN202010773362.XA CN202010773362A CN112343446A CN 112343446 A CN112343446 A CN 112343446A CN 202010773362 A CN202010773362 A CN 202010773362A CN 112343446 A CN112343446 A CN 112343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torsion spring
fixed
hing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33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祯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mo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mo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mo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mote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43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3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 E05F1/12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 E05F1/1207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arallel with the pivot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3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domestic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铰链,能以简单的构成实现使转动体以向远离主体的方向弹起的方式进行转动,且能尽量减少由于每个零件的制品误差而产生的动作不良。作为将转动体(92)支承为能相对于主体(91)开闭的铰链(1),具备:固定构件(10),固定于主体;转动构件(20),固定于转动体,构成为能相对于固定构件转动;轴(30),将转动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固定构件;扭簧(40),向相对于固定构件打开转动构件的方向施力;以及抵接构件(70),扭簧(40)的一端部(41)抵接于固定构件(10),扭簧(40)的另一端部(42)抵接于抵接构件(70),由此扭簧(40)向打开转动构件(20)的方向施力。

Description

铰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各种将转动体支承为能相对于主体开闭的铰链。所述铰链具备:固定构件,固定于主体;转动构件,固定于转动体,构成为能相对于固定构件转动;轴,将转动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固定构件;以及扭转弹簧,通过扭转弹簧的反作用力使转动体以向远离主体的方向弹起的方式转动。
此外,作为将转动体支承为能相对于主体开闭的铰链,已知有具备:凸轮构件;接触构件,具有抵接于凸轮构件的凸轮面的触头;压缩弹簧,使接触构件与凸轮构件抵接;以及摩擦机构,在转动体转动时施加摩擦力,摩擦机构按压设为相对于转动体的转动而转动自如的托架和设为无法相对于转动体的转动而转动的摩擦板并使它们彼此抵接,由此使托架与摩擦板滑动接触而产生摩擦力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36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所述铰链中,使转动体从主体弹起的构成复杂化,可能会由于每个零件的制品误差而产生动作不良。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所述铰链能以简单的构成实现使转动体以向远离主体的方向弹起的方式进行转动,并且能尽量减少由于每个零件的制品误差而产生的动作不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以上所述,接着对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案进行说明。
即,在方案1中,作为将转动体支承为能相对于主体开闭的铰链,具备: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主体;转动构件,固定于所述转动体,构成为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转动;轴,将所述转动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固定构件;扭簧,向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打开所述转动构件的方向施力;以及抵接构件,所述扭簧的一端部抵接于所述固定构件,所述扭簧的另一端部抵接于所述抵接构件,由此所述扭簧向打开所述转动构件的方向施力。
在方案2中,所述转动构件由一对转动构件构成,以对置的方式配置,所述扭簧配置于所述对置配置的所述一对转动构件之间,所述轴插通于所述扭簧,所述抵接构件以跨越所述转动构件之间的方式配置,构成为连结所述一对转动构件。
在方案3中,所述扭簧的另一端部配置于比所述扭簧的一端部靠所述铰链的转动轴方向中央侧。
在方案4中,在对所述固定构件、所述转动构件以及所述轴进行组装后,将所述抵接构件安装于所述转动构件,将所述扭簧的另一端部钩挂于所述抵接构件,由此进行组装。
发明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起到如下所示的效果。
即,根据本发明,能以简单的构成实现使转动体以向远离主体的方向弹起的方式进行转动,并且能尽量减少由于每个零件的制品误差而产生的动作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整体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2是同样铰链的立体图。
图3是同样铰链的立体图。
图4是同样铰链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同样铰链的固定构件、转动构件、轴、第一凸轮构件、第二凸轮构件以及抵接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同样铰链的关闭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同样铰链的完全打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同样铰链的另一实施例的扭簧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铰链;
2 固定部;
3 转动部;
10 固定构件;
20 转动构件;
30 轴;
40 扭簧;
41 一端部;
42 另一端部;
50 第一凸轮构件;
60 第二凸轮构件;
70 抵接构件;
80 碟形弹簧;
90 电饭煲;
91 主体;
92 盖。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对图1至图8所记载的铰链1进行说明。
铰链1将主体和转动体以可开闭的方式连结,并且,使转动体以向远离主体的方向(打开方向)弹起的方式转动。以下,作为铰链1将主体和转动体以可开闭的方式连结的装置,对电饭煲90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广范地包括例如打印机所具备的门部分、复合机等的原稿压合装置等将主体和转动体以可开闭的方式连结的装置。
为了方便,以下如图示那样规定铰链1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
如图1所示,铰链1将作为转动体的盖92支承为能相对于电饭煲90的主体91开闭。铰链1具备固定部2和转动部3,构成为将左右方向设为长尺寸方向。在铰链1中,固定部2固定于主体91的开口面(上表面)的一侧端部(后端部),转动部3在转动部3向上方突出的状态下固定于盖92。构成为能通过铰链1的工作从盖92封闭主体91的上表面的关闭状态转动至盖92以主体91的一侧端部为中心向上方转动了大致85°的完全打开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盖4关闭的状态设为铰链1的关闭状态,将盖92打开的状态设为铰链1的打开状态。
如图2至图7所示,铰链1具备:一对固定构件10、10;一对转动构件20、20;轴30;一对扭簧40、40;第一凸轮构件50;第二凸轮构件60;抵接构件70;以及碟形弹簧80。
固定构件10和第一凸轮构件50是构成铰链1的固定部的构件。
转动构件20、轴30、扭簧40、第二凸轮构件60以及抵接构件70是构成铰链1的转动部3的构件。
固定构件10、转动构件20以及扭簧40以分别在左右(铰链的转动轴方向侧)对置的方式配置。扭簧40在所述对置配置的固定构件10、10或转动构件20、20之间在左右排列地配置,始终向打开转动构件20的方向(转动构件20相对于固定构件10远离的方向)施力。而且,在固定构件10、10、转动构件20、20、扭簧40、40、第一凸轮构件50以及第二凸轮构件60中插通有轴30,这些构件配置于同一轴上。
轴30是将转动构件2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固定构件10的转动轴,这些构件作为以不从轴上移动或偏移的方式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发挥功能。轴30的两端部形成为与其轴心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椭圆形。
固定构件10是固定于主体91的构件,通过对平板状的构件进行折曲加工等而构成。
在固定构件10的一端部(下端部)设有多个螺纹孔、螺栓孔等固定用的孔,构成为能使用适当的紧固件来进行固定。在固定构件10的另一端部(上端部)设有能供轴30的端部插通的轴孔11。
固定构件10的轴孔11形成为圆形形状,在使轴30插通于轴孔11时,轴30和固定构件10成为能相对转动。
一对固定构件10、10中的一方(左方)的固定构件10具备固定槽12。固定构件10的固定槽12形成为在轴孔11的附近(轴孔11的前下方)沿左右方向贯通。
固定构件10具备卡定部13。
固定构件10的卡定部13是卡定扭簧40的一端部41的部分。扭簧40的一端部41以钩挂的方式抵接于固定构件10的卡定部13而被卡定。固定构件10的卡定部13构成为固定构件10的中途部的前表面部的上端部被切口。
转动构件20是固定于转动体(盖92)的构件,构成为能相对于固定构件10转动。转动构件20通过对平板状的构件进行折曲加工等而构成。
在转动构件20的一端部(上端部)设有多个螺纹孔、螺栓孔等固定用的孔,构成为能使用适当的紧固件来进行固定。在转动构件20的另一端部(下端部)设有能供轴30的端部插通的轴孔21。
转动构件20的轴孔21形成为与轴30的端部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形状的非圆形的椭圆形,在将轴30插通于轴孔21时,轴30和转动构件20成为能相对转动。此外,在转动构件20的轴孔21中插通有轴30的状态下,转动构件20(轴孔21)配置于比固定构件10(轴孔21)靠轴30的轴心方向内侧。
在转动构件20的另一端部的轴孔21的附近(轴孔21的前上方)形成有连结孔22。
抵接构件70是扭簧40的另一端部42所抵接的棒状的构件,以跨越转动构件20之间的方式配置。抵接构件70配置于轴30的后上方,扭簧40的另一端部42以钩挂于抵接构件70的左右中央部附近(铰链1的转动轴方向中央部附近)的方式抵接。此时,一对扭簧40的另一端部42分别配置于铰链1的左右端部,扭簧40的另一端部42分别配置于比扭簧40的一端部41靠铰链1的转动轴方向中央侧。在扭簧40的一端部41抵接于固定构件10的状态下,扭簧40的另一端部42以能钩挂于抵接构件70的方式抵接,由此扭簧40产生向打开转动构件20的方向的施加力。
抵接构件70在两端部具备卡定槽71、71,在抵接构件70的两端部分别插通于转动构件20的连结孔22的状态下,在抵接构件70的卡定槽71安装E环。如此,抵接构件70构成为连结一对转动构件20、20。
在轴30的左端部的固定构件10的左侧方配设有圆板状的第一凸轮构件50。在第一凸轮构件50的中心部分形成有供轴30的左端部插通的插通孔51。插通孔51形成为圆形,在将轴30插通于插通孔51时,轴30和第一凸轮构件50成为能相对转动。
在第一凸轮构件50的前端部形成有向前下方突出的突起部52。具体而言,将在第一凸轮构件50中向前下方延伸出的一部分折曲成大致直角,由此形成突起部52。而且,突起部52被插入至固定构件10的固定槽12,由此第一凸轮构件50无法相对于固定构件10转动。
在第一凸轮构件50的左侧面形成有第一凸轮面。
在第一凸轮构件50的左侧方配设有圆板状的第二凸轮构件60。在第二凸轮构件60的中心部分形成有供轴30的左端部插通的插通孔61。插通孔61的形状形成为与轴30的左端部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形状的非圆形的椭圆形。因此,在将轴30插通于插通孔61时,轴30和第二凸轮构件60成为无法相对转动。
在第二凸轮构件60的右侧面形成有第二凸轮面。而且,第二凸轮面被设为与第一凸轮面抵接的状态。
第一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第一凸轮面与第二凸轮面抵接的部分)以若转动构件20从相对于固定构件10关闭的状态向相对于固定构件10打开的方向转动,则第一凸轮构件50与第二凸轮构件60合起来的厚度变厚的方式,分别由倾斜的面构成。
在第二凸轮构件60的左侧方(轴30的顶端部侧),作为施力构件的多个碟形弹簧80、80……插通于轴30而配设。第二凸轮构件60被碟形弹簧80、80……的右端部向第一凸轮构件50侧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四个碟形弹簧80、80……,但其个数没有限定。
在轴30的两端部安装有螺母、垫圈等,防止轴30从固定构件10的轴孔11或转动构件20的轴孔21脱落,或着防止第一凸轮构件50、第二凸轮构件60以及碟形弹簧80等从轴30脱落。
如此,当转动构件20相对于固定构件10向打开的方向转动时,第一凸轮构件50与第二凸轮构件60合起来的厚度逐渐变厚,因此克服碟形弹簧80的施加力的力变大。因此,能当转动构件20相对于固定构件10向打开方向转动时施加制动,从而缓和使转动体(盖92)以向远离主体91的方向(打开方向)弹起的方式转动时的冲击。
此外,像以上那样,铰链1具备:固定构件10、转动构件20、轴30、扭簧40、第一凸轮构件50、第二凸轮构件60、抵接构件70以及碟形弹簧80,因此能以简单的构成实现缓和使转动体(盖92)以向远离主体91的方向(打开方向)弹起的方式转动时的冲击。
此外,像以上那样,铰链1具备扭簧40和抵接构件70,扭簧40的一端部41抵接于固定构件10,扭簧40的另一端部42抵接于抵接构件70,由此扭簧40向打开转动构件20的方向施力,能以简单的构成实现使转动体(盖92)以向远离主体91的方向弹起的方式转动,能尽量减少由于每个零件的制品误差而产生的动作不良。
此外,像以上那样,转动构件20由一对转动构件20构成,以在左右分别对置的方式配置,扭簧40配置于对置配置的转动构件20之间,轴30插通于扭簧40,抵接构件70以跨越转动构件20之间的方式配置,构成为连结一对转动构件20、20,因此能以简单的构成实现使转动体(盖92)以向远离主体91的方向弹起的方式转动,并且能紧凑地构成。
此外,像以上那样,一对扭簧40的另一端部42分别配置于铰链1的左右端部,扭簧40的另一端部42分别配置于比扭簧40的一端部41靠铰链1的转动轴方向中央侧,抵接于抵接构件70的左右中央部附近,因此能使由扭簧40实现的向打开转动构件20的方向的施力稳定,能使转动体(盖92)以向远离主体91的方向弹起的方式转动的动作更稳定。
转动构件20具备抵接部24。
在转动构件20向打开的方向转动时,转动构件20的抵接部24抵接于固定构件10,由此转动构件20的转动被限制,被设为完全打开状态(转动构件20的转动角度为85°)。转动构件20的抵接部24通过将转动构件20的一端部的前端向外侧折曲成大致直角而形成。
固定构件10具备缺口部14。
固定构件10的缺口部14构成为固定构件10的上下中途部的后表面被切口为凹状。像这样具备缺口部14,由此能防止在转动构件20向打开方向转动而成为完全打开状态前与固定构件10干扰。
对铰链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扭簧40插通于轴30,在该轴30的两端部插通于转动构件20的轴孔21,接着将轴30的两端部插通于固定构件10的轴孔11。此时,将扭簧40的一端部41配置于固定构件10的卡定部13。
接着,将第一凸轮构件50、第二凸轮构件60以及垫圈插通于轴30的左端部,通过螺母等固定轴30的两端部。
在这样的状态下,将抵接构件70插通于转动构件20的连结孔22并通过E环固定。然后,将扭簧40的另一端部42钩挂于该抵接构件70。
如此来组装铰链1。
像以上这样,在对固定构件10、转动构件20、轴30、第一凸轮构件50以及第二凸轮构件60进行组装后,将抵接构件70安装于转动构件20,将扭簧40的另一端部42钩挂于该抵接构件70,由此组装铰链1,因此即使是具备扭簧40的构成,也能降低铰链1的组装操作的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扭簧40不限定于由一对扭簧构成,也可以由一个或三个以上扭簧构成。
在扭簧40由单数个扭簧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一对扭簧40、40接近的一侧的端部彼此(另一端部42、42彼此)连结(参照图8),扭簧40的两端部分别卡定于固定构件10的卡定部13,在扭簧40的中央部抵接于抵接构件70。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减少零件个数,此外能进一步降低铰链1的组装操作的复杂度。

Claims (4)

1.一种铰链,将转动体支承为能相对于主体开闭,所述铰链具备:
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主体;
转动构件,固定于所述转动体,构成为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转动;
轴,将所述转动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固定构件;
扭簧,向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打开所述转动构件的方向施力;以及
抵接构件,
所述扭簧的一端部抵接于所述固定构件,所述扭簧的另一端部抵接于所述抵接构件,由此所述扭簧向打开所述转动构件的方向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中,
所述转动构件由一对转动构件构成,以对置的方式配置,
所述扭簧配置于对置配置的所述一对转动构件之间,
所述轴插通于所述扭簧,
所述抵接构件以跨越所述转动构件之间的方式配置,构成为连结所述一对转动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链,其中,
所述扭簧的另一端部配置于比所述扭簧的一端部靠所述铰链的转动轴方向中央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链,其中,
在对所述固定构件、所述转动构件以及所述轴进行组装后,将所述抵接构件安装于所述转动构件,将所述扭簧的另一端部钩挂于所述抵接构件,由此进行组装。
CN202010773362.XA 2019-08-09 2020-08-04 铰链 Pending CN1123434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7809A JP2021028510A (ja) 2019-08-09 2019-08-09 ヒンジ
JP2019-147809 2019-08-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3446A true CN112343446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57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3362.XA Pending CN112343446A (zh) 2019-08-09 2020-08-04 铰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28510A (zh)
CN (1) CN11234344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597A (zh) * 2021-09-02 2021-11-02 深圳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零部件的复印机金属铰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30695B2 (ja) 2021-11-15 2024-02-13 株式会社オリジン ダンパー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223A (zh) * 2002-01-25 2003-08-06 木田信 转动构件和被转动构件的转动机构
JP2009067362A (ja) * 2007-09-18 2009-04-02 Daikyo Nishikawa Kk リッドのヒンジ構造
CN204960603U (zh) * 2015-09-18 2016-01-13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交箱自动归位铰链装置
CN107407326A (zh) * 2015-03-03 2017-11-28 株式会社利富高 转动机构
CN209013563U (zh) * 2018-10-23 2019-06-21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冰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4877Y2 (ja) * 1991-06-12 1997-05-07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自動開放蓋体のヒンジスプリング掛止構造
JP6013099B2 (ja) * 2012-09-18 2016-10-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223A (zh) * 2002-01-25 2003-08-06 木田信 转动构件和被转动构件的转动机构
JP2009067362A (ja) * 2007-09-18 2009-04-02 Daikyo Nishikawa Kk リッドのヒンジ構造
CN107407326A (zh) * 2015-03-03 2017-11-28 株式会社利富高 转动机构
CN204960603U (zh) * 2015-09-18 2016-01-13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交箱自动归位铰链装置
CN209013563U (zh) * 2018-10-23 2019-06-21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冰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597A (zh) * 2021-09-02 2021-11-02 深圳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零部件的复印机金属铰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28510A (ja) 2021-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43446A (zh) 铰链
US7526835B2 (en) Stable hinge
US8429796B2 (en) Tilt hinge
US8418319B2 (en) Hinge mechanism
KR20010030897A (ko) 듀얼 피벗 힌지조립체
US7188391B2 (en) Hinge assembly for flat panel display appliance
CN102936982B (zh) 外壳弹簧锁组件
JPH09130462A (ja) 携帯用電話機のカバー開閉機構
US7464439B2 (en) Hinge
US20120317751A1 (en) Hinge mechanism, and monitor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JP2009228314A (ja) 車両用ドアヒンジ装置
US7243397B2 (en) Hinge assemble for flat panel display appliance
JP4018093B2 (ja) ヒンジ機構
AU6543700A (en) apparatus used both as door checker and door hinge
CN110219535A (zh) 一种可双向转动的合页
US7581291B2 (en) Hinge device
KR102429508B1 (ko) 마찰 힌지장치
WO2012029445A1 (ja) グローブボックス装置
JPH10246052A (ja) ドアチェック装置
KR100680380B1 (ko) 도어 체커
JP4589551B2 (ja) 遊戯機扉のヒンジ機構
JP3350367B2 (ja) 隠し蝶番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筐体
JPH1025948A (ja) 開閉カバー用回動保持装置
JP5466101B2 (ja) 車両用小物入れのリッド支持構造
JP2007016388A (ja) ヒンジ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