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4271B - 带式砂光机 - Google Patents

带式砂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4271B
CN112334271B CN201980043737.2A CN201980043737A CN112334271B CN 112334271 B CN112334271 B CN 112334271B CN 201980043737 A CN201980043737 A CN 201980043737A CN 112334271 B CN112334271 B CN 112334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grip
lever
operating
belt sa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37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4271A (zh
Inventor
皮桑·佩西
维拉旺·阿德维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34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4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4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4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6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abrasive belts, e.g. with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式砂光机,易于进行与锁定机构有关的操作且能防止在锁定机构工作时的无意移动。带式砂光机(1)具有:握柄(16),其能由作业人员抓握;无刷马达(3),其用于驱动砂光带(B);开关操作柄(90)和锁定部(100),其能进行与无刷马达(3)有关的接通操作,并且能够维持该接通操作;以及解锁部(110),其能够进行与无刷马达(3)有关的接通操作。无刷马达(3)通过开关操作柄(90)和解锁部(110)双方的接通操作而旋转。解锁部(110)被配置在能由抓握握柄(16)的手操作的位置。

Description

带式砂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壳体的下部具有环状的砂光带(sanding belt)的带式砂光机(belt sander)。
背景技术
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148018号(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一种带式砂光机,其在握柄的下部设置有扳机状的开关操作部,该开关操作部发出启动和停止用于驱动砂光带的马达的指令。
在这种带式砂光机中,为了在将砂光带翻转为上侧的状态下使其在平坦面上静止地使用,有时设置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使开关操作部不持续操作而持续发出马达的启动指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14801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带锁定机构的带式砂光机中,当在锁定机构处于工作的状态下,作业人员将砂光带朝向下方并将手从带式砂光机上移开时,由于砂光带的动作,带式砂光机可能会无意地移动。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进行与锁定机构有关的操作的带式砂光机。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锁定机构工作时无意地移动的带式砂光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为:一种带式砂光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抓握部、电动马达、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其中,所述抓握部能由作业人员抓握;所述电动马达用于驱动砂光带;所述第1操作部能进行与所述电动马达有关的接通操作,并且能维持该接通操作;所述第2操作部能进行与所述电动马达有关的接通操作,所述电动马达通过所述第1操作部和所述第2操作部双方的接通操作而旋转,所述第2操作部被配置在能由抓握所述抓握部的手来操作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操作部的断开操作通过将手从所述抓握部移开来进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操作部被配置于所述抓握部的位于作业人员侧的表面,所述第2操作部的接通操作是按压操作,所述第2操作部的断开操作是所述按压操作的解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所述抓握部,所述抓握部的位于作业人员侧的表面包括所述主体部的最上表面,在所述最上表面与平坦面相接触的翻转状态下,所述第2操作部被按压于所述平坦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操作部为背鳍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操作部被配置在所述抓握部的与作业人员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所述第1操作部的接通操作是扣动操作,维持所述第1操作部的接通操作通过锁定操作部来进行,所述锁定操作部能对所述扣动操作的状态的维持和解除进行切换,所述第1操作部的断开操作是所述扣动操作的解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操作部与所述第2操作部之间夹装有弹簧,该弹簧对所述第1操作部和所述第2操作部双方向成为断开操作的状态的方向施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的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是扭簧。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主要效果为,提供一种易于进行与锁定机构有关的操作的带式砂光机。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主要效果为,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锁定机构工作时无意地移动的带式砂光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砂光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开盖右视图。
图4的(a)是开关操作柄被按下时的图3的中央部放大图,图4的(b)是开关操作柄和解锁操作柄被按下时的与(a)相同的图。
图5的(a)是图3的中央部所涉及的中央纵剖视图,图5的(b)是(a)的I-I剖视图。
图6的(a)是开关操作柄和解锁操作柄被按下时的与图5的(a)相同的图,图6的(b)是(a)的II-II剖视图。
图7是解锁操作柄被进一步按下时的与图5的(a)相同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适宜地进行说明。
该方式和变形例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确定的,有时根据作业的状况和所移动的部件的状态中的至少一方等而变化。
图1是该方式所涉及的带式砂光机1的立体图。图2是带式砂光机1的俯视图(图的右方是带式砂光机1的前方,图的上方是带式砂光机1的左方)。图3是带式砂光机1的开盖右视图(图的右方是带式砂光机1的前方,图的上方是带式砂光机1的上方)。
带式砂光机1具有壳体2、无刷马达3、用于传递无刷马达3的动力的动力传递部(省略图示)、和用于驱动砂光带B的带驱动部6。
壳体2具有主体壳体10、横向壳体12和侧面罩14。
主体壳体10在上部中央保持作为电动马达的无刷马达3,在下部对带驱动部6以其下端部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进行保持。在主体壳体10的上后部且位于无刷马达3的后方的部分成为以与带驱动部6隔开间隔的状态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握柄16(抓握部)的外廓。在主体壳体10的上前部且位于无刷马达3的前方的部分成为以与带驱动部6隔开间隔的状态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握柄18的外廓。握柄16的前半部(后半部)和前握柄18分别是用单手包握程度的大小。主体壳体10的后端部以连接握柄16后端部的外廓和带驱动部6后端部的外廓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主体壳体10的后端部形成有电池安装部22,该电池安装部22能够以使端子部(省略图示)朝向前方的状态从上方安装成为电源的电池组20。主体壳体10通过将彼此对开的左主体壳体10L与右主体壳体10R用螺钉固定而形成。
横向壳体12保持动力传递部。侧面罩14覆盖动力传递部。横向壳体12和侧面罩14被螺钉固定在左主体壳体10L的左侧表面。
主体壳体10以及由其保持的无刷马达3、动力传递部、带驱动部6等部件、横向壳体12、侧面罩14以及由其保持的部件构成带式砂光机1的主体部24。
被安装在电池安装部22上的电池组20的上端不从主体部24的上端面向上方突出。
无刷马达3具有筒状的定子30和贯穿定子30的转子32(内转子型)。配置在转子32的轴心的马达轴34朝向左右方向。
在主体壳体10内,在无刷马达3下部的前方保持有控制无刷马达3的旋转状态等的控制器36。控制器36与无刷马达3及电池安装部22电连接。
控制器36具有俯视观察时呈四边形的控制电路基板(省略图示)。该控制电路基板与具有检测转子32的旋转位置的传感器的传感器电路基板(省略图示)电连接。在该控制电路板上搭载有:控制电路,其包括基于由该传感器电路板检测到的转子32的旋转位置信息来发送控制信号的微型计算机;驱动电路,其包括基于从该控制电路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来切换无刷马达3的电流的FET;和自动停止电路,其根据电池组20的状态的检测结果来切断对无刷马达3的电力供给,以防止成为过放电状态或过电流状态。
另外,在主体壳体10内,在无刷马达3的后方保持有第1开关40。第1开关40在从第1开关主体部42的上部可上下移动地突出到上方的圆柱状的柱塞44移动到上方而使柱塞44的露出部分的长度超过规定阈值时切换为断开状态,在柱塞44移动到下方而使柱塞44的露出部分的长度为规定阈值以下时切换为接通状态。第1开关40与控制器36电连接。
并且,在主体壳体10内,在握柄16的后部内保持有第2开关50。第2开关50在从第2开关主体部52的前下部向前方以下部为支点可前后移动地推出的执行器54向后方移动而使执行器54相对于第2开关主体部52的前表面的角度小于规定阈值时切换为断开状态,在执行器54向前方移动而使执行器54相对于第2开关主体部52的前表面的角度为规定阈值以上时切换为接通状态。第2开关50与控制器36电连接。
当第1开关40和第2开关50双方均接通时,控制器36将经由电池安装部22获得的电池组20的电力供给到无刷马达3,以允许无刷马达3的工作(使无刷马达3切换为接通状态)。
另一方面,当第1开关40和第2开关50中的至少一个断开时,控制器36不向无刷马达3供电,使无刷马达3不工作(使无刷马达3切换为断开状态)。
并且,在前握柄18上设置有右端部向右侧表面侧露出的转速调整拨盘56。
转速调整拨盘56与控制器36电连接。控制器36根据转速调整拨盘56的姿势(旋转位置)来设定无刷马达3的转速。
另外,也可以省略转速调整刻度盘56。
由横向壳体12保持的动力传递部将马达轴34的旋转力传递到带驱动部6的驱动辊60。
在此,动力传递部以环状的同步带为主要要素,其中,同步带被挂设在与向横向壳体12内突出的马达轴34的左端部为一体的带轮和经由齿轮(减速机构)与驱动辊60连接的附带轮中间轴上。
带驱动部6具有:驱动辊60,其为圆筒状,且以向左右延伸的状态配置在后部;和从动辊62,其为圆筒状,且以与驱动辊60平行的状态配置在前部;和支承框64,其将驱动辊60和从动辊62分别支承为能够绕轴旋转。
驱动辊60通过来自动力传递部的旋转力而向图3的箭头C的方向旋转。
在驱动辊60和从动辊62上张设有砂光带B。
在支承框64的下表面设置有将砂光带B向被研磨材料侧按压的板66。
棒状的前辊轴70以中心轴共通的状态穿过从动辊62内。前辊轴70被支承于在前部具有俯视观察时呈“U”字状的支承部72a的轴框架72的该支承部72a之间。
轴框架72的后部成为从支承部72a的后右端部向后方突出的臂部72b。臂部72b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框64。臂部72b的后端部成为从支承框64的右表面露出的操作柄部72c。支承部72a通过操作柄部72c的操作,在被向前进位置施力的状态和前后释放的状态之间切换。
当支承部72a处于前后释放状态时,从动辊62处于前后释放状态,从而能够进行砂光带B的拆装。
另一方面,在安装有砂光带B的状态下,当支承部72a切换为被向前进位置施力的状态时,从动辊62被向前进位置施力,从而使砂光带B被张紧。
在主体壳体10的左侧表面设置有调整旋钮74,该调整旋钮74用于限制砂光带B的左右方向的横向偏移。
另外,在驱动辊60的下方,开口而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集尘口80。
在主体壳体10内形成有引导路径82,该引导路径82与集尘口80连通,且从驱动辊60的后方向上方迂回,并进一步朝向左方,到达横向壳体12的集尘路径(终端以外的部分省略图示)的始端。该集尘路径的终端是在横向壳体12的后表面上部向后方突出地形成的排出筒84。
在主体壳体10的位于集尘口80的后方且位于电池安装部22的前方的右侧表面形成有无线通信适配器插入部86。
无线通信适配器插入部86形成为相对于主体壳体10的另一个右侧表面的部分向左方凹进成箱状,且能够供无线通信适配器88插入。在插入的情况下,无线通信适配器88与搭载于控制器36的无线通信用控制器(省略图示)电连接。
无线通信适配器88在与作为附带设备的集尘器(省略图示)之间进行无线通信。通过无线通信,集尘器的启动动作、停止动作与带式砂光机1的启动动作、停止动作联动。
集尘器的软管与排出筒84连接。
预先在无线通信适配器88与被安装于集尘器的集尘器侧无线通信适配器之间,进行用于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关联(配对)。配对是通过作业人员按下集尘器侧无线通信适配器的按钮,在规定时间内操作无线通信适配器88的按钮而进行的。
当在配对完成的状态下启动带式砂光机1以使无刷马达3成为接通状态时,表示该启动的启动信息从无线通信适配器88发送到集尘器,基于集尘器侧无线通信适配器对该启动信息的接收,集尘器自动启动。无线通信状态通过设置于无线通信适配器88的灯的点亮状态而被通知给作业人员。
如图4至图7所示,在第1开关40的柱塞44的上侧设置有压板状的开关操作柄90。开关操作柄90配置于握柄16的下表面、即握柄16的与位于作业人员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
开关操作柄90具有:凸起部90a,其在中央部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筒状;扳机部90b,其在凸起部90a的后侧形成为扳机状;一对肋90c,其在凸起部90a的前侧左右排列,且分别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和作用部90d,其形成于肋90c的前侧,且与柱塞44的上端部接触。
在凸起部90a内,嵌入有从主体壳体10的内表面向左右方向突出的凸部92。开关操作柄90可绕凸部92摆动。
扳机部90b能够从形成于握柄16的前下部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部露出。开关操作柄90能够从最大突出姿势(参照图4的(a)的P1、图5的(a))摆动到缩入姿势(参照图4的(b)、图6的(a)、图7),其中,最大突出姿势为在扳机部90b的后上部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卡止部90e卡止于该开口部的边缘的姿势,缩入姿势为扳机部90b的上表面与从主体壳体10的内表面分别向左右方向突出的前突起94和后突起96抵接的姿势。
作用部90d通过根据由扳机部90b的扣动而引起的开关操作柄90的摆动而向下方移动,按压柱塞44而将第1开关40切换为接通状态。
在凸起部90a的外侧设置有弹性体(弹簧)即扭簧108。扭簧108具有主要发挥弹性的线圈状的线圈部108a和从线圈部108a向后方延伸的臂部108b,线圈部108a配置在开关操作柄90的凸起部90a的外侧。扭簧108对开关操作柄90向最大突出姿势侧施力。此外,第1开关40的柱塞44被向上方施力,而使柱塞44也将开关操作柄90向最大突出姿势侧施力。这样的柱塞44的施力也可以省略。
在一对肋90c的上侧设置有锁定部100。
锁定部100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锁定按钮102和弹性体即压缩弹簧104。
作为锁定操作部的锁定按钮102具有:圆柱状的锁定按钮主体部102a;突出部102b,其从锁定按钮主体部102a向后方突出,且具有向上表面敞开的有底孔;和左右一对的凹部102c,其在锁定按钮主体部102a的中央部分别以从下端部向上方呈有底狭缝状凹进的方式设置。
锁定按钮主体部102a的下部后表面和突出部102b的下表面与前突起94接触。
在突出部102b的有底孔内,压缩弹簧104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从主体壳体10的内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上肋106以到达该有底孔的开口部内的方式延伸,用于阻止压缩弹簧104的脱离。
锁定按钮102以穿过分别设置于握柄16的前端部外廓的左右的锁定按钮孔109的状态,在主体壳体10(握柄16外廓)被支承为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压缩弹簧104以使锁定按钮102位于中央的方式施力,即,向锁定按钮10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与握柄16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一致的位置施力。
如图5的(b)所示,当锁定按钮102位于中央时,开关操作柄90的肋90c进入锁定按钮102的凹部102c。因此,在开关操作柄90摆动时,不会由锁定按钮102妨碍肋90c的移动,使开关操作柄90能够被扣动。
当将开关操作柄90扣动规定扣动量以上时,肋90c从凹部102c脱离。此时,第1开关40成为导通状态。在该状态下,当通过按入操作使锁定按钮102向右移动时,如图6的(b)所示,肋90c位于锁定按钮主体部102a的未配置有凹部102c的部分的前侧。因此,即使作业人员停止对开关操作柄90的扣动操作而使开关操作柄90在柱塞44和扭簧108的各作用力的作用下要恢复到最大突出姿势,肋90c也会被锁定按钮主体部102a阻止,从而维持开关操作柄90的扣动操作状态,由此维持第1开关40的接通状态。
另外,锁定按钮102向左移动时的动作与向右移动时的动作相同。
当锁定按钮102复位到中央,肋90c能够穿过凹部102c时,这样的对开关操作柄90的扣动操作状态的维持被解除。
开关操作柄90和锁定部100(以及第1开关40)是能够进行无刷马达3的接通操作(开关操作柄90的扣动操作)及其维持(锁定状态)的第1操作部的结构要素。此外,压缩弹簧104也可以省略。
在锁定按钮102的后方且在握柄16的中央部设置有解锁部110。
解锁部11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解锁操作柄112。解锁操作柄112配置于能够由抓握握柄16的手操作的位置。
解锁操作柄112具有:解锁操作柄主体部112a,其为上部能够露出的背鳍状;轴孔部112b,其被设置为在解锁操作柄主体部112a的前端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突出量限制部112c,其被设置为在轴孔部112b的下侧沿上下延伸;和扭簧保持部112d,其设置在解锁操作柄主体部112a的与前部靠下方伸出的后部的后下部。
在轴孔部112b内,装入有从主体壳体10的内表面向左右方向突出的凸部116。解锁操作柄112能够绕凸部116摆动。
解锁操作柄主体部112a能够从形成于握柄16的位于作业人员侧的表面即上表面的中央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部露出。解锁操作柄112能够从突出量限制部112c与后突起96接触的最大突出姿势(参照图4的(b)的O1、图5的(a))经过解锁操作柄主体部112a的上表面成为水平的水平姿势(参照图4的(b)的O2、图6的(a)),摆动到解锁操作柄主体部112a的后部下表面与从主体壳体10的内表面向上方突出的限制突起118接触的缩入姿势(参照图4的(b)、图7)。此外,在最大突出姿势的解锁操作柄112中,朝后方突出的扭簧保持部112d卡挂于握柄16的外廓中央部的开口部后缘。
扭簧108的臂部108b的后端部被扭簧保持部112d保持。扭簧108被夹装在开关操作柄90与解锁操作柄112之间,除了开关操作柄90之外,还对解锁操作柄112向最大突出姿势侧施力。
最大突出姿势(图5)的解锁操作柄112在向后方突出的扭簧保持部112d处,使第2开关50的执行器54向后方移动,从而将第2开关50断开。
解锁操作柄112从最大突出姿势被按下,通过比水平姿势靠近前侧的规定的推入量的按下而从执行器54离开,据此,执行器54向前方移动,使第2开关50接通。执行器54被向前方施力。因此,水平姿势(图6)和缩入姿势(图7)的解锁操作柄112均使得第2开关50接通。
解锁操作柄112即使是缩入姿势,也成为避开成为缩入姿势的开关操作柄90的形状(后部相对于前部向下方伸出的形状)(参照图7)。
解锁部110(以及第2开关50)是能够进行无刷马达3的接通操作(解锁操作柄112的按下操作)的第2操作部的结构要素。
这样的带式砂光机1例如如下动作。
即,在充电后的电池组件20被安装于电池安装部22,锁定按钮102位于中央的状态下,如果作业人员在握住握柄16时扣动开关操作柄90(第1操作部的接通操作)并按压解锁操作柄112(第2操作部的接通操作),则第1开关40和第2开关50双方接通,通过控制器36,电池组件20的电力被供给到无刷马达3,使马达轴34被旋转驱动。
马达轴34的旋转经由动力传递部传递至带驱动部6,利用带驱动部6驱动砂光带B。
这样旋转的砂光带B通过主体壳体10上部的握柄16(进而是前握柄18)的抓握,使其按压于被研磨材料或相对于被研磨材料移动,由此对被研磨材料的表面实施研磨等作业。
当进行如下两种复位中的至少一种时,第1开关40和第2开关50中的至少一方断开,通过控制器36停止电池组20向无刷马达3的供电,使马达轴34的旋转停止,从而使砂光带B的驱动停止,其中,两种复位为:通过解除开关操作柄90的扣动而实现的向规定突出量以上的突出位置的复位;以及通过解除解锁操作柄112的按下而实现的向规定突出量以上的突出位置的复位。
因此,锁定部100(第1开关40)和解锁部110(第2开关50)是与无刷马达3有关的双重开关。
另外,在作业人员扣动了开关操作柄90(接通操作)的状态下,当从中央向左或向右按压锁定按钮102时,保持开关操作柄90的扣动状态(锁定状态)。
在该开关操作柄90的锁定状态下,只要将手放在握柄16上以按压解锁操作柄112(进行第2操作部的接通操作),就能驱动砂光带B。因此,作业人员不需要持续对开关操作柄90进行扣动操作,就能够进行对带式砂光机1的按压和移动等操作。
另外,当作业人员将手从握柄16移开而解除对解锁操作柄112的按下(断开操作)时,更详细而言,当放松或停止对握柄16的抓握或者从中央偏移时,解锁操作柄112在扭簧108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而向规定突出量以上的突出位置复位。于是,第2开关50断开,砂光带B停止。因此,通过具有解锁部110的带式砂光机1能够防止如下情况:在具有锁定部100而没有解锁部110的情况下,当带式砂光机被锁定时,作业人员在砂光带B持续旋转的状态下放开握柄16,而使带式砂光机在该情况下无意地移动而离开作业人员。
并且,在带式砂光机1中,可以简单地在将砂光带B翻转为上侧的翻转状态下在平坦面上使用(图6)。
即,主体部24的最上表面是主体壳体10的中央部,其延长面在图5的(a)至图7中示意性地由单点划线G示出,在翻转状态下,主体壳体10的中央部与平坦面接触,平坦面的一部分与图6的(a)的单点划线G一致。此时,解锁操作柄112被按压于平坦面(第2操作部的接通操作),自然地成为水平姿势,第2开关50接通。因此,作业人员在翻转状态下,只要最初使锁定部100工作,就能够不伴随锁定按钮102和解锁操作柄112的操作而进行利用驱动的砂光带B的作业。
在翻转状态下,砂光带B未被放置于被研磨材料等上,因此,不会因砂光带B而产生无意的移动。另外,即使万一带式砂光机1在翻转状态下进行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被翻转而恢复正常状态,也会因解锁操作柄112离开平坦面而向最大突出姿势侧(第2操作部的断开操作)复位,通过第2开关50、控制器36和无刷马达3,砂光带B的驱动停止。因此,即使锁定部100保持工作状态,也能够通过解锁部110的工作来防止带式砂光机1的无意的移动。
并且,当第1开关40和第2开关50双方接通时,通过搭载于控制器36的无线通信用控制器来控制无线通信适配器88,并通过与集尘器侧无线通信适配器的无线通信,使集尘器启动。
通过集尘器的空气吸入,如下进行集尘。即,在通过加工而适宜地旋转的砂光带B的周围产生的粉尘经由集尘口80、引导路径82、集尘路径被吸引到与排出筒84连接的集尘器中。
另一方面,当第1开关40和第2开关50中的任一方断开时,经由被无线通信用控制器控制的无线通信适配器88,集尘器的工作停止。
在以上的带式砂光机1中,具有:握柄16,其能够由作业人员抓握;无刷马达3,其用于驱动砂光带B;开关操作柄90和锁定部100,其能够进行与无刷马达3有关的接通操作,并且能够维持该接通操作;以及解锁部110,其能够进行与无刷马达3有关的接通操作,无刷马达3通过开关操作柄90和解锁部110双方的接通操作而旋转,解锁部110配置在能够由抓握着握柄16的手操作的位置。
因此,即使通过锁定部100维持开关操作柄90的接通操作,作业人员也能够利用可由抓握着握柄16的手进行操作的解锁部110对无刷马达3进而对砂光带B进行操作。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易于进行与锁定部100有关的操作的带式砂光机1。
另外,通过将手从握柄16移开来进行解锁部110的断开操作。因此,能够防止在锁定状态下手从握柄16移开而使带式砂光机1无意地移动的情况。
并且,解锁部110配置于握柄16的位于作业人员侧的表面即上表面,解锁部110的接通操作是按压操作,解锁部110的断开操作是按压操作的解除。因此,作业人员能够通过按压或松开解锁操作柄112来切换无刷马达3的驱动,进而切换砂光带B的驱动,从而使操作变得更加易于。
另外,开关操作柄90配置于握柄16的与位于作业人员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即下表面,开关操作柄90的接通操作是扣动操作,通过能够切换该扣动操作的状态的维持和解除的锁定按钮102来维持开关操作柄90的接通操作,开关操作柄90的断开操作是扣动操作的解除。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切换开关操作柄90的锁定及其解除,从而能够配合作业内容来切换开关操作柄90的状态。
除此之外,在开关操作柄90与解锁操作柄112之间夹装有扭簧108,该扭簧108对开关操作柄90和解锁操作柄112双方向成为断开操作状态的方向施力。因此,开关操作柄90和解锁操作柄112向最大突出姿势侧复位所需的作用力由共同的扭簧108来施加。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方式和变形例,还可以适宜地具有以下分别示出的进一步的变形例。
第1操作部可以是按钮开关或拨动开关等,以代替开关操作柄90和锁定部100(包含可与开关操作柄90卡止的锁定按钮102的锁定机构)。在按钮开关的情况下,可以在每次按压按钮时,切换接通操作的维持和断开操作的维持。拨动开关可以被切换成通过使操作柄倒向一侧来维持接通操作,并通过使操作柄倒向另一侧来维持断开操作。
第2操作部(解锁部110)可以被设为例如使锁定按钮102返回中央的臂那样的解锁机构,以代替切换双重开关的一方即第2开关50的解锁操作柄112。另外,第2操作部可以与第1操作部同样地为按钮开关或拨动开关等。
解锁部110可以设置于前握柄18、或者设置于握柄16与前握柄18之间。
开关操作柄90和解锁操作柄112可以被除扭转弹簧以外的弹性体(弹簧)向最大突出姿势侧施力。另外,开关操作柄90和解锁操作柄112也可以分别被不同的弹性体向最大突出姿势侧施力。
可以适宜地变更各种部件的功能、配置、种类、数量、材质以及有无设置中的至少任一项等,例如,将同步带和带轮换成齿轮,或者在安装有电池组20的带式砂光机1中能够对电池组20进行充电,或者使用一次性电池组,或者代替电池安装部22而设置电源线以能够与商用电源连接,或者主体壳体10不是左右对开而是一体形成的,或者主体壳体10进一步被分割,或者主体壳体10的一部分与横向壳体12形成为一体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带式砂光机;3:无刷马达(电动马达);16:握柄(抓握部);90:开关操作柄(第1操作部);100:锁定部(第1操作部);108:扭簧(弹簧);110:解锁部(第2操作部);112:解锁操作柄(第2操作部);B:砂光带。

Claims (5)

1.一种带式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抓握部、电动马达、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其中,
所述抓握部能由作业人员抓握;
所述电动马达用于驱动砂光带;
所述第1操作部能进行与所述电动马达有关的接通操作,并且能维持该接通操作;
所述第2操作部能进行与所述电动马达有关的接通操作,
所述电动马达通过所述第1操作部和所述第2操作部双方的接通操作而旋转,
所述第2操作部被配置在能由抓握所述抓握部的手来操作的位置,
所述第2操作部的断开操作通过将手从所述抓握部移开来进行,
所述第2操作部被配置于所述抓握部的位于作业人员侧的表面,
所述第2操作部的接通操作是按压操作,
所述第2操作部的断开操作是所述按压操作的解除,
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所述抓握部,
所述抓握部的位于作业人员侧的表面包括所述主体部的最上表面,
在所述最上表面与平坦面相接触的翻转状态下,所述第2操作部被按压于所述平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式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操作部为背鳍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带式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操作部被配置在所述抓握部的与作业人员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
所述第1操作部的接通操作是扣动操作,
维持所述第1操作部的接通操作通过锁定操作部来进行,所述锁定操作部能对所述扣动操作的状态的维持和解除进行切换,
所述第1操作部的断开操作是所述扣动操作的解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带式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操作部与所述第2操作部之间夹装有弹簧,该弹簧对所述第1操作部和所述第2操作部双方向成为断开操作的状态的方向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带式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是扭簧。
CN201980043737.2A 2018-06-28 2019-06-12 带式砂光机 Active CN1123342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3485 2018-06-28
JP2018123485A JP7049946B2 (ja) 2018-06-28 2018-06-28 ベルトサンダ
PCT/JP2019/023350 WO2020004044A1 (ja) 2018-06-28 2019-06-12 ベルトサン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4271A CN112334271A (zh) 2021-02-05
CN112334271B true CN112334271B (zh) 2022-12-06

Family

ID=68986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3737.2A Active CN112334271B (zh) 2018-06-28 2019-06-12 带式砂光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8159B2 (zh)
JP (1) JP7049946B2 (zh)
CN (1) CN112334271B (zh)
DE (1) DE112019002420T5 (zh)
WO (1) WO20200040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61633B2 (ja) * 2019-03-26 2023-04-20 株式会社やまびこ 電動作業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521184Y1 (zh) * 1965-12-29 1970-08-24
DE3823392A1 (de) * 1988-07-09 1990-01-11 Festo Kg Transportables bandschleifgeraet
JP2000280157A (ja) * 1999-03-30 2000-10-10 Ryobi Ltd ベルトサンダ
GB0014809D0 (en) * 2000-06-19 2000-08-09 Black & Decker Inc Belt sander
JP4523377B2 (ja) 2004-10-19 2010-08-11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のスイッチ機構
EP1671747B1 (en) 2004-12-15 2007-04-04 BLACK & DECKER INC. Support for sanding apparatus
CN201140356Y (zh) * 2005-01-21 2008-10-29 布莱克和戴克公司 皮带砂磨机
JP2017164858A (ja) 2016-03-17 2017-09-21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2008126348A (ja) 2006-11-20 2008-06-05 Hitachi Koki Co Ltd 携帯用ベルト研磨機
US7476146B2 (en) * 2007-05-11 2009-01-13 Mark Bagby Universal fixture for belt sander
US8756482B2 (en) 2007-05-25 2014-06-17 Nvidia Corporation Efficient encoding/decoding of a sequence of data frames
JP5208775B2 (ja) * 2009-01-09 2013-06-1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のスイッチ
JP5502352B2 (ja) * 2009-03-23 2014-05-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5342472B2 (ja) 2010-02-25 2013-11-13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ヘッジトリマ
WO2011105232A1 (ja) 2010-02-25 2011-09-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動力工具
DE102012218071A1 (de) 2012-10-03 2014-06-12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geführtes Werkzeuggerät mit einer Bremsvorrichtung zum Bremsen eines Bearbeitungswerkzeuges
JP2014148018A (ja) 2013-02-01 2014-08-21 Makita Corp 手持式電動研磨機
US20150113815A1 (en) * 2013-10-25 2015-04-30 Black & Decker Inc. Compact Power Tool Handle
KR20150049507A (ko) * 2013-10-30 2015-05-08 계양전기 주식회사 헤지 트리머용 안전잠금장치
WO2015169350A1 (en) 2014-05-07 2015-11-12 Husqvarna Ab Throttle lockout with dissimilar action
JP6556536B2 (ja) 2015-07-13 2019-08-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チェーンソー
CN107745312B (zh) * 2016-06-28 2020-08-1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砂光机及其操作方法和工作底板的拆装方法
DE102017211003A1 (de) * 2017-06-29 2019-01-03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Motors einer Handwerkzeugmaschine
CN207189389U (zh) * 2017-08-04 2018-04-06 东莞市安域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砂带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9002420T5 (de) 2021-03-04
JP2020001131A (ja) 2020-01-09
CN112334271A (zh) 2021-02-05
WO2020004044A1 (ja) 2020-01-02
US20210252665A1 (en) 2021-08-19
JP7049946B2 (ja) 2022-04-07
US11958159B2 (en)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29159B2 (ja) 手持ち式の電動複合ハンマ装置
EP3165335B1 (en) Disc grinder
US20070277987A1 (en) Power tool,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EP2943316B1 (en) Tool with rotatable head
CN201898044U (zh) 电动户外动力机器和电动户外割草机的激活系统
EP2361732B1 (en) Power tool having off-lock member
US20130055574A1 (en) Power tool with replaceable blade
US20110005905A1 (en) Locking switch device for a power tool
JP2002178276A (ja) 電動工具
US10354823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having a restart protection device
US20080110309A1 (en) Saw with wireless emergency stop
EP2591887B1 (en) Electric power tool
CN112334271B (zh) 带式砂光机
CN109483486B (zh) 手持式工具机
CA3082007A1 (en) Battery lock out for power tool
US6489578B1 (en) Electrical switch
EP1925394A1 (en) Saw with wireless emergency stop
US7767918B2 (en) Power tool
KR20170032286A (ko) 슬라이드 스위치를 포함한 전동 공구
CN112548791A (zh) 研磨机
EP1699601A1 (en) Electric tool with dually controllable switch
US20230302602A1 (en) Belt sander
JP7161943B2 (ja) 電動作業機
KR900005419Y1 (ko) 전기드라이버 조작장치
CN116803606A (zh) 集尘箱以及带式打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