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9967B - 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9967B
CN112319967B CN202011292910.3A CN202011292910A CN112319967B CN 112319967 B CN112319967 B CN 112319967B CN 202011292910 A CN202011292910 A CN 202011292910A CN 112319967 B CN112319967 B CN 1123199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bevel gear
driving whee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29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9967A (zh
Inventor
张盟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de Foshan Delh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de Foshan Delh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de Foshan Delh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de Foshan Delh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29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99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9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9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9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9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9/00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69/0025Removing or cutting binding material, e.g. straps or ba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电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包括有底架、切割组件、除钢带组件、下料组件、控制屏和收纳盒;底架上方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上方与收纳盒相连接;切割组件与除钢带组件相连接;除钢带组件与下料组件相连接。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三根固定木板的头部切断,同时将三根钢条切断,然后自动将三根钢条去除并进行收集,再依次将三根运输至特定的模具中,以方便取用,减小了对石墨电极的损坏,大大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电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过原料煅烧、破碎磨粉、配料、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称为人造石墨电极(简称石墨电极),以区别于采用天然石墨为原料制备的天然石墨电极。
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石墨电极用于电弧炼钢炉,外形呈现圆柱型,体积相对较大,重量大,会用木框和钢带同时包装三个石墨电极,以防止运输时石墨电极损坏,木框下方水平设置有三根固定木板,且三根木板均与石墨电极中心线方向垂直,钢带分别绕着三根木板下表面将石墨电极进行固定,准备使用石墨电极时,工人先将包装在一起的石墨电极横放在水平面上,然后将钢带剪短,再将木条拆卸,然后滚动石墨电极将其取出,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同时木框将下方的钢带压紧在地面上,工人难以将钢带去除,此时直接将石墨电极滚动出木框会压到钢带,导致石墨电极外表面划伤,甚至出现压出凹槽现象,降低石墨电极的性能。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石墨电极用于电弧炼钢炉,外形呈现圆柱型,体积相对较大,重量大,会用木框和钢带同时包装三个石墨电极,以防止运输时石墨电极损坏,木框下方水平设置有三根固定木板,且三根木板均与石墨电极中心线方向垂直,钢带分别绕着三根木板下表面将石墨电极进行固定,准备使用石墨电极时,工人先将包装在一起的石墨电极横放在水平面上,然后将钢带剪短,再将木条拆卸,然后滚动石墨电极将其取出,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同时木框将下方的钢带压紧在地面上,工人难以将钢带去除,此时直接将石墨电极滚动出木框会压到钢带,导致石墨电极外表面划伤,甚至出现压出凹槽现象,降低石墨电极的性能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包括有底架、切割组件、除钢带组件、下料组件、控制屏和收纳盒;底架与切割组件相连接;底架与除钢带组件相连接;底架与下料组件相连接;底架上方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上方与收纳盒相连接;切割组件与除钢带组件相连接;除钢带组件与下料组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切割组件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一柱齿轮、第一直齿轮、第三传动杆、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四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一圆锯片、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杆、第二圆锯片、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六传动杆、第三圆锯片、第一支撑架、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内部与除钢带组件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内部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柱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柱齿轮下方设置有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内部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内部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传动轮和第一圆锯片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圆锯片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内部与第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圆锯片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下方依次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下方与底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除钢带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套杆、第一限位杆、第一滑块、第一电动滑轨、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二滑块、第一导轨块、第一拨杆、第二拨杆、第三滑块、第二电动滑轨、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二套杆、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七传动杆、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一滚筒、第二直齿轮、第二限位杆、第四滑块、第三电动滑轨、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二丝杆、第五滑块、第二导轨块、第二滚筒、第三直齿轮、第六滑块和第三导轨块;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内部与第一限位杆相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下料组件相连接;第一限位杆外表面与第一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杆外表面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滑块下部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五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内部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二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一拨杆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拨杆上方设置有第二拨杆;第二拨杆与第三滑块进行固接;第三滑块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与底架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内部与第二套杆进行固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套杆内部与第二限位杆相连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相啮合;第八锥齿轮内部与第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内部与第一滚筒进行固接;第一滚筒与第二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滚筒与第三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滚筒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限位杆外表面与第四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杆外表面与第九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滑块下部与第三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九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十锥齿轮;第十锥齿轮内部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五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二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五滑块内部与第二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五滑块与第二滚筒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导轨块与底架相连接;第二滚筒与第三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二滚筒与第六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六滑块内部与第三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导轨块下部与底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下料组件包括有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八传动杆、第十三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第九传动杆、第一圆盘、第一推板、第一推杆、第一弹簧、第一连接块、第一联动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内部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轮内部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内部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与第一圆盘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圆盘下方设置有第一推板;第一推板下方与第一推杆进行固接;第一推板下方与第一弹簧进行固接;第一推杆外表面与第一连接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推杆下方与第一联动杆进行固接;第一弹簧下方与第一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与底架相连接;第一联动杆下方依次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进行固接;第一限位块下方设置有第一承接板;第一承接板侧边下方设置有第二承接板;第一承接板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二承接板下方与底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为橡胶材质,且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下方两侧均为圆弧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承接板上部等距设置有三个长方体凹槽,且凹槽的深度大于木框下方木条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承接板中部设置有圆弧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承接板侧边设置有L形块,且其内表面材质为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石墨电极用于电弧炼钢炉,外形呈现圆柱型,体积相对较大,重量大,会用木框和钢带同时包装三个石墨电极,以防止运输时石墨电极损坏,木框下方水平设置有三根固定木板,且三根木板均与石墨电极中心线方向垂直,钢带分别绕着三根木板下表面将石墨电极进行固定,准备使用石墨电极时,工人先将包装在一起的石墨电极横放在水平面上,然后将钢带剪短,再将木条拆卸,然后滚动石墨电极将其取出,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同时木框将下方的钢带压紧在地面上,工人难以将钢带去除,此时直接将石墨电极滚动出木框会压到钢带,导致石墨电极外表面划伤,甚至出现压出凹槽现象,降低石墨电极的性能的问题;
二、设计了切割组件,除钢带组件和下料组件;准备工作时,将装置放置于水平面上,将用木框包装的石墨电极横向放入下料组件中,此时石墨电极向上倾斜五度,接通电源,然后操控底架上的控制屏控制装置开始运作,切割组件从下至上将三根固定木板头部切断,同时将三根木板下表面的钢带切断,钢带具有一定弹性,此时位于上方的钢条略微向上翘起,除钢带组件先将三条钢带同时向上托起,再同时将三条钢带向木板尾部拨动,然后同时将三根钢条从固定木板下方拉出,并将钢带收集至收纳盒中,然后下料组件将位于最下方的石墨电极脱离木框,同时将石墨电极运输至特定的模具中,以方便取用,并对另两个石墨电极进行固定,当将第一个石墨电极取用后,下料组件将依次将另两个运输至特定模具中;
三、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三根固定木板的头部切断,同时将三根钢条切断,然后自动将三根钢条去除并进行收集,再依次将三根运输至特定的模具中,以方便取用,减小了对石墨电极的损坏,大大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切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除钢带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架,2、切割组件,3、除钢带组件,4、下料组件,5、控制屏,6、收纳盒,201、第一传动轮,202、第二传动轮,203、第一传动杆,204、第一锥齿轮,205、第二锥齿轮,206、第二传动杆,207、第一柱齿轮,208、第一直齿轮,209、第三传动杆,2010、第三锥齿轮,2011、第四锥齿轮,2012、第四传动杆,2013、第三传动轮,2014、第一圆锯片,2015、第四传动轮,2016、第五传动杆,2017、第二圆锯片,2018、第五传动轮,2019、第六传动轮,2020、第六传动杆,2021、第三圆锯片,2022、第一支撑架,2023、第一电动推杆,2024、第二电动推杆,301、第一电机,302、第一套杆,303、第一限位杆,304、第一滑块,305、第一电动滑轨,306、第五锥齿轮,307、第六锥齿轮,308、第一丝杆,309、第二滑块,3010、第一导轨块,3011、第一拨杆,3012、第二拨杆,3013、第三滑块,3014、第二电动滑轨,3015、第七传动轮,3016、第八传动轮,3017、第二套杆,3018、第七锥齿轮,3019、第八锥齿轮,3020、第七传动杆,3021、第九传动轮,3022、第十传动轮,3023、第一滚筒,3024、第二直齿轮,3025、第二限位杆,3026、第四滑块,3027、第三电动滑轨,3028、第九锥齿轮,3029、第十锥齿轮,3030、第二丝杆,3031、第五滑块,3032、第二导轨块,3033、第二滚筒,3034、第三直齿轮,3035、第六滑块,3036、第三导轨块,401、第十一传动轮,402、第十二传动轮,403、第八传动杆,404、第十三传动轮,405、第十四传动轮,406、第九传动杆,407、第一圆盘,408、第一推板,409、第一推杆,4010、第一弹簧,4011、第一连接块,4012、第一联动杆,4013、第一限位块,4014、第二限位块,4015、第一承接板,4016、第二承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架1、切割组件2、除钢带组件3、下料组件4、控制屏5和收纳盒6;底架1与切割组件2相连接;底架1与除钢带组件3相连接;底架1与下料组件4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控制屏5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收纳盒6相连接;切割组件2与除钢带组件3相连接;除钢带组件3与下料组件4相连接。
准备工作时,将装置放置于水平面上,将用木框包装的石墨电极横向放入下料组件4中,此时石墨电极向上倾斜五度,接通电源,然后操控底架1上的控制屏5控制装置开始运作,切割组件2从下至上将三根固定木板头部切断,同时将三根木板下表面的钢带切断,钢带具有一定弹性,此时位于上方的钢条略微向上翘起,除钢带组件3先将三条钢带同时向上托起,再同时将三条钢带向木板尾部拨动,然后同时将三根钢条从固定木板下方拉出,并将钢带收集至收纳盒6中,然后下料组件4将位于最下方的石墨电极脱离木框,同时将石墨电极运输至特定的模具中,以方便取用,并对另两个石墨电极进行固定,当将第一个石墨电极取用后,下料组件4将依次将另两个运输至特定模具中,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三根固定木板的头部切断,同时将三根钢条切断,然后自动将三根钢条去除并进行收集,再依次将三根运输至特定的模具中,以方便取用,减小了对石墨电极的损坏,大大提高了效率。
其中,切割组件2包括有第一传动轮201、第二传动轮202、第一传动杆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第二传动杆206、第一柱齿轮207、第一直齿轮208、第三传动杆209、第三锥齿轮2010、第四锥齿轮2011、第四传动杆2012、第三传动轮2013、第一圆锯片2014、第四传动轮2015、第五传动杆2016、第二圆锯片2017、第五传动轮2018、第六传动轮2019、第六传动杆2020、第三圆锯片2021、第一支撑架2022、第一电动推杆2023和第二电动推杆2024;第一传动轮2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2相连接;第一传动轮201内部与除钢带组件3相连接;第二传动轮202内部与第一传动杆2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3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204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3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锥齿轮204与第二锥齿轮205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05内部与第二传动杆2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6外表面与第一柱齿轮207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6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柱齿轮207下方设置有第一直齿轮208;第一直齿轮208内部与第三传动杆209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9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2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209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2010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2010与第四锥齿轮2011相啮合;第四锥齿轮2011内部与第四传动杆2012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2012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2022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2012外表面依次与第三传动轮2013和第一圆锯片2014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20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2015相连接;第四传动轮2015内部与第五传动杆2016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2016外表面与第二圆锯片2017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2016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2018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2016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2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201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2019相连接;第六传动轮2019内部与第六传动杆2020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2020外表面与第三圆锯片2021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2020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2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2022下方依次与第一电动推杆2023和第二电动推杆2024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2023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2024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
将用木框包装的石墨电极横向放入下料组件4中后,第七传动杆3020带动第一传动轮201传动第二传动轮202转动,第二传动轮202带动第一传动杆203传动第一锥齿轮204转动,第一锥齿轮204带动第二锥齿轮205传动第二传动杆206转动,第二传动杆206带动第一柱齿轮207转动,然后第一电动推杆2023和第二电动推杆2024同时进行伸缩运动带动第一支撑架2022向上运动,使第一支撑架2022带动第四传动杆2012、第五传动杆2016和第六传动杆2020向上运动,从而使第四传动杆2012、第五传动杆2016和第六传动杆2020分别带动第一圆锯片2014、第二圆锯片2017和第三圆锯片2021向上运动,同时第一支撑架2022带动第三传动杆209传动第一直齿轮208向上运动,使第一直齿轮208向上运动与第一柱齿轮207相啮合,然后第一柱齿轮207带动第一直齿轮208传动第三传动杆209转动,第三传动杆209带动第三锥齿轮2010传动第四锥齿轮2011转动,第四锥齿轮2011带动第四传动杆2012传动第三传动轮2013转动,第四传动杆2012带动第一圆锯片2014转动,第三传动轮2013带动第四传动轮2015传动第五传动杆2016转动,第五传动杆2016带动第二圆锯片2017转动,第五传动杆2016带动第五传动轮2018传动第六传动轮2019转动,第六传动轮2019带动第六传动杆2020传动第三圆锯片2021转动,使得第一圆锯片2014、第二圆锯片2017和第三圆锯片2021进行旋转的同时向上运动,从而从下至上将三根固定木板头部切断,同时将三根木板下表面的钢带切断,钢带具有一定弹性,此时位于上方的钢条略微向上翘起,然后第一电动推杆2023和第二电动推杆2024进行伸缩运动带动组件运动回原位,此时第一圆锯片2014、第二圆锯片2017和第三圆锯片2021停止转动,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三根固定木板头部切断,同时将三根木板下表面的钢带切断。
其中,除钢带组件3包括有第一电机301、第一套杆302、第一限位杆303、第一滑块304、第一电动滑轨305、第五锥齿轮306、第六锥齿轮307、第一丝杆308、第二滑块309、第一导轨块3010、第一拨杆3011、第二拨杆3012、第三滑块3013、第二电动滑轨3014、第七传动轮3015、第八传动轮3016、第二套杆3017、第七锥齿轮3018、第八锥齿轮3019、第七传动杆3020、第九传动轮3021、第十传动轮3022、第一滚筒3023、第二直齿轮3024、第二限位杆3025、第四滑块3026、第三电动滑轨3027、第九锥齿轮3028、第十锥齿轮3029、第二丝杆3030、第五滑块3031、第二导轨块3032、第二滚筒3033、第三直齿轮3034、第六滑块3035和第三导轨块3036;第一电机301输出端与第一套杆302进行固接;第一电机301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套杆302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3015进行固接;第一套杆302内部与第一限位杆303相连接;第一套杆30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套杆302外表面与下料组件4相连接;第一限位杆303外表面与第一滑块3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杆303外表面与第五锥齿轮306进行固接;第一滑块304下部与第一电动滑轨305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305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五锥齿轮306侧边设置有第六锥齿轮307;第六锥齿轮307内部与第一丝杆308进行固接;第一丝杆308外表面与第二滑块30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丝杆308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3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309与第一导轨块3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309与第一拨杆3011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3010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拨杆3011上方设置有第二拨杆3012;第二拨杆3012与第三滑块3013进行固接;第三滑块3013与第二电动滑轨3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3014与底架1相连接;第七传动轮301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3016相连接;第八传动轮3016内部与第二套杆3017进行固接;第二套杆3017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3018进行固接;第二套杆3017内部与第二限位杆3025相连接;第二套杆3017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七锥齿轮3018与第八锥齿轮3019相啮合;第八锥齿轮3019内部与第七传动杆3020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3020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3021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3020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七传动杆3020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201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302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3022相连接;第十传动轮3022内部与第一滚筒3023进行固接;第一滚筒3023与第二直齿轮3024进行固接;第一滚筒3023与第三导轨块303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滚筒3023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限位杆3025外表面与第四滑块302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杆3025外表面与第九锥齿轮3028进行固接;第四滑块3026下部与第三电动滑轨3027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3027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九锥齿轮3028侧边设置有第十锥齿轮3029;第十锥齿轮3029内部与第二丝杆3030进行固接;第二丝杆3030外表面与第五滑块303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丝杆3030外表面与第二导轨块3032进行转动连接;第五滑块3031内部与第二导轨块3032进行滑动连接;第五滑块3031与第二滚筒303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导轨块3032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滚筒3033与第三直齿轮3034进行固接;第二滚筒3033与第六滑块3035进行转动连接;第六滑块3035内部与第三导轨块3036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导轨块3036下部与底架1相连接。
当切割组件2将三根钢条切断后,钢带具有一定弹性,此时位于上方的钢条略微向上翘起,使上方的钢条位于第一拨杆3011上方,然后第一电机301带动第一套杆302转动,第一套杆302带动第一限位杆303传动第五锥齿轮306转动,然后第一电动滑轨305带动第一滑块304向第六锥齿轮307运动,第一滑块304带动第一限位杆303向第六锥齿轮307运动,使第一限位杆303带动第五锥齿轮306与第六锥齿轮307相啮合,然后第五锥齿轮306带动第六锥齿轮307传动第一丝杆308转动,第一丝杆308带动第二滑块309在第一导轨块3010上向上运动,第二滑块309带动第一拨杆3011向上运动,使第一拨杆3011托着三根钢带向上运动,将三根钢带动至第二拨杆3012上方,然后第一电机301反转使第二滑块309和第一拨杆3011运动回原位,然后第一电动滑轨305带动第一滑块304运动回原位,从而使第二滑块309和第一拨杆3011停止运动,此时三根钢带扣在第二拨杆3012上方,三根钢带同时对第二拨杆3012施加压力,然后第二电动滑轨3014带动第三滑块3013向第二滚筒3033运动,第三滑块3013带动第二拨杆3012向第二滚筒3033运动,使第二拨杆3012拨动三根钢带向第二滚筒3033运动,第二拨杆3012继续运动从第二滚筒3033下方经过,从而使第二拨杆3012将三根钢带运输至第二滚筒3033下方,然后第二电动滑轨3014带动第三滑块3013运动回原位,第三滑块3013带动第二拨杆3012运动回原位,然后第一套杆302带动第七传动轮3015传动第八传动轮3016转动,第八传动轮3016带动第二套杆3017传动第七锥齿轮3018转动,第七锥齿轮3018带动第八锥齿轮3019传动第七传动杆3020转动,第七传动杆3020带动第九传动轮3021传动第十传动轮3022转动,第十传动轮3022带动第一滚筒3023传动第二直齿轮3024转动,第二套杆3017带动第二限位杆3025传动第九锥齿轮3028转动,然后第三电动滑轨3027带动第四滑块3026向第十锥齿轮3029运动,第四滑块3026带动第二限位杆3025向第十锥齿轮3029运动,使第二限位杆3025带动第九锥齿轮3028运动与第十锥齿轮3029相啮合,然后第九锥齿轮3028带动第十锥齿轮3029传动第二丝杆3030转动,第二丝杆3030带动第五滑块3031在第二导轨块3032上向下运动,第五滑块3031带动第二滚筒3033传动第三直齿轮3034向下运动,同时第二滚筒3033带动第六滑块3035在第三导轨块3036上向下滑动,第二滚筒3033将三根钢带向下压,使第二滚筒3033将三根钢带压紧在第一滚筒3023上方,同时第三直齿轮3034向下运动与第二直齿轮3024相啮合,然后第二直齿轮3024带动第三直齿轮3034传动第二滚筒3033转动,使得第一滚筒3023和第二滚筒3033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第一滚筒3023和第二滚筒3033同时将三根钢条从固定木板下方拉出,并将钢带收集至收纳盒6中,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三根钢条去除并进行收集,从而防止了取出石墨电极时钢条将石墨电极损坏。
其中,下料组件4包括有第十一传动轮401、第十二传动轮402、第八传动杆403、第十三传动轮404、第十四传动轮405、第九传动杆406、第一圆盘407、第一推板408、第一推杆409、第一弹簧4010、第一连接块4011、第一联动杆4012、第一限位块4013、第二限位块4014、第一承接板4015和第二承接板4016;第十一传动轮4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402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401内部与第一套杆302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轮402内部与第八传动杆403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3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404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3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40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405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405内部与第九传动杆406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6与第一圆盘407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6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圆盘407下方设置有第一推板408;第一推板408下方与第一推杆409进行固接;第一推板408下方与第一弹簧4010进行固接;第一推杆409外表面与第一连接块4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推杆409下方与第一联动杆4012进行固接;第一弹簧4010下方与第一连接块4011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4011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联动杆4012下方依次与第一限位块4013和第二限位块4014进行固接;第一限位块4013下方设置有第一承接板4015;第一承接板4015侧边下方设置有第二承接板4016;第一承接板4015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承接板4016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
当准备工作时,将用木框包装的石墨电极横向放入第一承接板4015上方,并使得三块固定木板分别位于第一承接板4015的三个凹槽中,第一承接板4015向上倾斜五度,使得石墨电极向上倾斜五度,然后第一套杆302带动第十一传动轮401传动第十二传动轮402转动,第十二传动轮402带动第八传动杆403传动第十三传动轮404转动,第十三传动轮404带动第十四传动轮405传动第九传动杆406转动,第九传动杆406带动第一圆盘407转动,第一圆盘407转动时带动第一推板408向下运动,在第一推杆409、第一连接块4011和第一弹簧4010的作用下,第一推板408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使第一推板408带动第一推杆409传动第一联动杆4012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当除钢带组件3将三根钢带去除后,第一个石墨电极顺着倾斜的第一承接板4015向下滚动至第二承接板4016上方,此时第一个石墨电极位于第二承接板4016的凹槽中,此时第一联动杆4012带动第一限位块4013和第二限位块4014同时向下运动,从而使第一限位块4013和第二限位块4014阻挡第二和第三个石墨电极,当将第一个石墨电极取用后,第一联动杆4012带动第一限位块4013和第二限位块4014同时向上运动,使得第二个石墨电极向下滚动至第二承接板4016的凹槽中,然后第一联动杆4012带动第一限位块4013和第二限位块4014同时向下运动,第一限位块4013和第二限位块4014阻挡第三个石墨电极防止向下滚动,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将第三个石墨电极运输至第一承接板4015上方,使用时实现了依次将三根运输至特定的模具中,以方便取用。
其中,第一限位块4013和第二限位块4014均为橡胶材质,且第一限位块4013和第二限位块4014下方两侧均为圆弧面。
可在阻挡石墨电极滚动时防止损坏石墨电极。
其中,第一承接板4015上部等距设置有三个长方体凹槽,且凹槽的深度大于木框下方木条的厚度。
可将固定木条放入第一承接板4015凹槽中后,固定木条下方与第一承接板4015有间隙,从降低取出钢条的难度。
其中,第二承接板4016中部设置有圆弧凹槽。
可对石墨电极进行限位。
其中,第二承接板4016侧边设置有L形块,且其内表面材质为橡胶。
可在取出石墨电极时防止石墨电极发生损坏。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包括有控制屏(5)和收纳盒(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架(1)、切割组件(2)、除钢带组件(3)和下料组件(4);底架(1)与切割组件(2)相连接;底架(1)与除钢带组件(3)相连接;底架(1)与下料组件(4)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控制屏(5)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收纳盒(6)相连接;切割组件(2)与除钢带组件(3)相连接;除钢带组件(3)与下料组件(4)相连接;
切割组件(2)包括有第一传动轮(201)、第二传动轮(202)、第一传动杆(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第二传动杆(206)、第一柱齿轮(207)、第一直齿轮(208)、第三传动杆(209)、第三锥齿轮(2010)、第四锥齿轮(2011)、第四传动杆(2012)、第三传动轮(2013)、第一圆锯片(2014)、第四传动轮(2015)、第五传动杆(2016)、第二圆锯片(2017)、第五传动轮(2018)、第六传动轮(2019)、第六传动杆(2020)、第三圆锯片(2021)、第一支撑架(2022)、第一电动推杆(2023)和第二电动推杆(2024);第一传动轮(2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2)相连接;第一传动轮(201)内部与除钢带组件(3)相连接;第二传动轮(202)内部与第一传动杆(2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3)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204)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3)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锥齿轮(204)与第二锥齿轮(205)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05)内部与第二传动杆(2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6)外表面与第一柱齿轮(207)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6)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柱齿轮(207)下方设置有第一直齿轮(208);第一直齿轮(208)内部与第三传动杆(209)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9)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2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209)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2010)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2010)与第四锥齿轮(2011)相啮合;第四锥齿轮(2011)内部与第四传动杆(2012)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2012)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2022)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2012)外表面依次与第三传动轮(2013)和第一圆锯片(2014)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20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2015)相连接;第四传动轮(2015)内部与第五传动杆(2016)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2016)外表面与第二圆锯片(2017)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2016)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2018)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2016)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2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201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2019)相连接;第六传动轮(2019)内部与第六传动杆(2020)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2020)外表面与第三圆锯片(2021)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2020)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2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2022)下方依次与第一电动推杆(2023)和第二电动推杆(2024)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2023)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2024)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除钢带组件(3)包括有第一电机(301)、第一套杆(302)、第一限位杆(303)、第一滑块(304)、第一电动滑轨(305)、第五锥齿轮(306)、第六锥齿轮(307)、第一丝杆(308)、第二滑块(309)、第一导轨块(3010)、第一拨杆(3011)、第二拨杆(3012)、第三滑块(3013)、第二电动滑轨(3014)、第七传动轮(3015)、第八传动轮(3016)、第二套杆(3017)、第七锥齿轮(3018)、第八锥齿轮(3019)、第七传动杆(3020)、第九传动轮(3021)、第十传动轮(3022)、第一滚筒(3023)、第二直齿轮(3024)、第二限位杆(3025)、第四滑块(3026)、第三电动滑轨(3027)、第九锥齿轮(3028)、第十锥齿轮(3029)、第二丝杆(3030)、第五滑块(3031)、第二导轨块(3032)、第二滚筒(3033)、第三直齿轮(3034)、第六滑块(3035)和第三导轨块(3036);第一电机(301)输出端与第一套杆(302)进行固接;第一电机(301)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套杆(302)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3015)进行固接;第一套杆(302)内部与第一限位杆(303)相连接;第一套杆(30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套杆(302)外表面与下料组件(4)相连接;第一限位杆(303)外表面与第一滑块(3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杆(303)外表面与第五锥齿轮(306)进行固接;第一滑块(304)下部与第一电动滑轨(305)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305)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五锥齿轮(306)侧边设置有第六锥齿轮(307);第六锥齿轮(307)内部与第一丝杆(308)进行固接;第一丝杆(308)外表面与第二滑块(30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丝杆(308)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3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309)与第一导轨块(3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309)与第一拨杆(3011)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3010)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拨杆(3011)上方设置有第二拨杆(3012);第二拨杆(3012)与第三滑块(3013)进行固接;第三滑块(3013)与第二电动滑轨(3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3014)与底架(1)相连接;第七传动轮(301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3016)相连接;第八传动轮(3016)内部与第二套杆(3017)进行固接;第二套杆(3017)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3018)进行固接;第二套杆(3017)内部与第二限位杆(3025)相连接;第二套杆(3017)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七锥齿轮(3018)与第八锥齿轮(3019)相啮合;第八锥齿轮(3019)内部与第七传动杆(3020)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3020)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3021)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3020)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七传动杆(3020)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201)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302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3022)相连接;第十传动轮(3022)内部与第一滚筒(3023)进行固接;第一滚筒(3023)与第二直齿轮(3024)进行固接;第一滚筒(3023)与第三导轨块(303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滚筒(3023)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限位杆(3025)外表面与第四滑块(302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杆(3025)外表面与第九锥齿轮(3028)进行固接;第四滑块(3026)下部与第三电动滑轨(3027)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3027)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九锥齿轮(3028)侧边设置有第十锥齿轮(3029);第十锥齿轮(3029)内部与第二丝杆(3030)进行固接;第二丝杆(3030)外表面与第五滑块(303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丝杆(3030)外表面与第二导轨块(3032)进行转动连接;第五滑块(3031)内部与第二导轨块(3032)进行滑动连接;第五滑块(3031)与第二滚筒(303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导轨块(3032)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滚筒(3033)与第三直齿轮(3034)进行固接;第二滚筒(3033)与第六滑块(3035)进行转动连接;第六滑块(3035)内部与第三导轨块(3036)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导轨块(3036)下部与底架(1)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组件(4)包括有第十一传动轮(401)、第十二传动轮(402)、第八传动杆(403)、第十三传动轮(404)、第十四传动轮(405)、第九传动杆(406)、第一圆盘(407)、第一推板(408)、第一推杆(409)、第一弹簧(4010)、第一连接块(4011)、第一联动杆(4012)、第一限位块(4013)、第二限位块(4014)、第一承接板(4015)和第二承接板(4016);第十一传动轮(4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402)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401)内部与第一套杆(302)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轮(402)内部与第八传动杆(403)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3)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404)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3)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40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405)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405)内部与第九传动杆(406)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6)与第一圆盘(407)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6)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圆盘(407)下方设置有第一推板(408);第一推板(408)下方与第一推杆(409)进行固接;第一推板(408)下方与第一弹簧(4010)进行固接;第一推杆(409)外表面与第一连接块(4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推杆(409)下方与第一联动杆(4012)进行固接;第一弹簧(4010)下方与第一连接块(4011)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4011)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联动杆(4012)下方依次与第一限位块(4013)和第二限位块(4014)进行固接;第一限位块(4013)下方设置有第一承接板(4015);第一承接板(4015)侧边下方设置有第二承接板(4016);第一承接板(4015)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承接板(4016)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块(4013)和第二限位块(4014)均为橡胶材质,且第一限位块(4013)和第二限位块(4014)下方两侧均为圆弧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承接板(4015)上部等距设置有三个长方体凹槽,且凹槽的深度大于木框下方木条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承接板(4016)中部设置有圆弧凹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承接板(4016)侧边设置有L形块,且其内表面材质为橡胶。
CN202011292910.3A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 Active CN1123199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2910.3A CN112319967B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2910.3A CN112319967B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9967A CN112319967A (zh) 2021-02-05
CN112319967B true CN112319967B (zh) 2022-05-31

Family

ID=7432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2910.3A Active CN112319967B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996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5116B (zh) * 2008-11-21 2013-02-11 Chan Li Machinery Co Ltd A paper roll winding mechanism with a grooved scraper and a gumming method
CN202292545U (zh) * 2011-09-23 2012-07-04 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电极包装带拆断扳手
CN102923363B (zh) * 2012-11-09 2014-04-16 武汉海王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核电站用袋装水泥自动开袋卸料装置
CN111348281B (zh) * 2020-04-12 2024-03-08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钢卷自动拆捆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9967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48423B (zh) 一种裁板机
CN112659388A (zh) 一种石膏砖生产用去毛边装置
CN112549207B (zh) 一种可批量切割木板的设备
CN210209716U (zh) 一种铝材加工的打磨机构
CN113001281B (zh) 一种钢管加工用外表面自动打磨装置
CN112319967B (zh) 一种可防止划伤外表面的石墨电极解包装装置
CN106985245B (zh) 一种高性能木材截断利用设备
CN211276371U (zh) 一种弹簧加工辅助装置
CN214114012U (zh) 一种板材上料设备
CN211915877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辅助取料装置
CN113478556A (zh) 一种具有下料结构的导光板切割装置
CN210255320U (zh) 一种液压传动板材切割机
CN112008899A (zh) 一种石板墙砖的加工方法
CN116493669B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硅钢片的剪切装置
CN220260458U (zh) 一种玻璃边角磨边设备
CN219881308U (zh) 金属添加剂快速压制装置
CN220482061U (zh) 一种边角料去除装置
CN220409071U (zh) 一种便于清理废料的裁板机
CN215238248U (zh) 一体式往复锯晶瓷画框切割机
CN220774043U (zh) 一种铝线回收剥线装置
CN220334317U (zh) 一种扁钢加工用上料装置
CN216576985U (zh) 一种木制品生产用竹签自动化高效加工装置
CN108284696A (zh) 一种多工序数控雕刻机
CN220073395U (zh) 一种自动化裁剪设备
CN220561104U (zh) 一种板材加工用磨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0

Address after: 528300 204, floor 2, Huayao building, No. 9, Huajiao Road, huakou community, Ronggui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unde Foshan Delhi Moul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41000 no.57-3, xingannan Road, Zhanggong District,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ng Mengm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