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7588A - 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7588A
CN112307588A CN202011246386.6A CN202011246386A CN112307588A CN 112307588 A CN112307588 A CN 112307588A CN 202011246386 A CN202011246386 A CN 202011246386A CN 112307588 A CN112307588 A CN 112307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array antenna
calculating
formula
parabo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63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07588B (zh
Inventor
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2463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7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7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7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07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7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7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e.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or training a mod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04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 G06N3/006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based on simulated virtual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life forms, e.g. social simulations or particle swarm optimisation [PSO]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抛物线阵列天线的数学表达式,设定阵列天线的孔径尺寸、阵列单元数目和抛物线相关参数;步骤2、计算具有最小阵元间距约束要求阵列单元位置;步骤3、计算抛物线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计算辐射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得到适应度函数值;步骤4、利用入侵杂草算法优化阵列单元的位置,得到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优化结果。本发明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能够降低方向图最高旁瓣电平,大大降低馈电网络的设计难度,避免相邻阵列单元的重叠和降低阵列天线的互耦效应,对相邻阵列单元的最小间距进行约束,有效限制阵列天线的尺寸和阵列单元的数目。

Description

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阵列天线布阵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非均匀阵列天线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功应用在ESAR、HAPDAR等雷达系统中。由于当时受到计算机发展水平的限制,非均匀阵列天线设计方法主要有广义非线性最小最大法、扩展投影方法和计算机的数值优化方法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各种算法在计算机上得以实现,人们可以对非均匀阵列天线的研究朝着大规模,严格约束条件的方向发展。
现有的具有复杂约束的非均匀阵列天线设计方法主要采用智能优化算法,这类算法的寻优效果很好,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且近年来在阵列单元位置优化中经常被使用。但将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到非均匀阵列天线综合中,其算法设计复杂,需要预处理和后处理过程,运算时间长,优化效果不理想。
复杂约束条件下的非均匀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只能实现结构相对简单的阵列天线设计,如直线、平面、圆形等。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阵列天线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需要复杂结构的阵列天线,如复杂曲线、曲面结构等,而现有的方法不能够解决复杂结构、复杂约束的非均匀阵列天线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只能实现结构相对简单阵列天线设计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抛物线阵列天线的数学表达式,设定阵列天线的孔径尺寸、阵列单元数目和抛物线相关参数;
步骤2、由步骤1确定的阵列天线数学表达式,计算具有最小阵元间距约束要求阵列单元位置;
步骤3、由步骤2计算的阵列单元位置,计算抛物线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计算辐射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得到适应度函数值;
步骤4、根据步骤3计算的适应度函数值,利用入侵杂草算法优化阵列单元的位置,得到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优化结果。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设定阵列孔径尺寸为2L,总的阵列单元数目约束为2N+1,将阵列单元布置在式(1)所示抛物线上:
y=f(x)=ax2+b (1)
通过改变公式(1)中的a和b的值获得不同结构的抛物线阵列天线。
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通过公式(2)计算第n个阵列单元沿着抛物线到中心阵列单元的距离: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31
式(2)中,de是相邻阵元之间的最小间距约束;N为阵列单元数目;dnn=2,3,…,N,为第n个阵列单元沿着抛物线到第一个阵列单元的距离;cnn=1,2,…,N-1,为由优化变量确定的变量;
步骤2.2、通过式(3)计算每个阵列单元的位置: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32
式(3)中,dn为第n个阵列单元沿着抛物线到第一个阵列单元的距离,a和b为确定抛物线结构的参数,xn和yn为第n个阵列单元的横坐标和纵坐标,N为阵列单元数目。
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设定阵列单元为等幅同相激励,则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33
式(4)中,(xn,yn)是第n个阵列单元的位置,φ为方位角,主波束的指向为(θ0,φ0),j是虚数单位,k是波数;
步骤3.2、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为: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41
式(5)中,AF(φ)为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AFmax是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最大值,S是旁瓣区域;
步骤3.3、将最高旁瓣电平最低的最小优化问题转化为最大优化问题,建立适应度函数为:
f(x0,x1,…,xN)=|PSLL(dB)| (6)。
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给出入侵杂草算法的参数值,生成N-1×P维矢量r作为初始种群,其中r=[r1,r2,…,rp],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42
矩阵的每个元素为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43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44
n=1,2,…,N-1,p=1,2,…,P;令iter=1;
步骤4.2、由优化变量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45
根据式(2)计算第n个阵列单元沿着抛物线到中心阵列单元的距离,利用公式(3)计算阵列单元的位置;
步骤4.3、由阵列单元位置,根据公式(4)计算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利用公式(5)计算辐射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用公式(6)计算适应度函数值;
步骤4.4、根据适应度函数值对优化参数rp,p=1,2,…,P,利用入侵杂草算法进行更新;
步骤4.5、令iter=iter+1,如果iter<itermax,返回步骤4.2,否则,终止迭代,输出阵列天线方向图最高旁瓣电平最低的阵列单元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得到复杂约束条件的抛物线阵列天线阵列单元位置,能够降低方向图最高旁瓣电平;利用入侵杂草算法能够优化每个阵列单元的位置,大大降低馈电网络的设计难度,避免相邻阵列单元的重叠和降低阵列天线的互耦效应,对相邻阵列单元的最小间距进行约束,有效限制阵列天线的尺寸和阵列单元的数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的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中十次运算获得的最高旁瓣电平最低的辐射方向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中阵列单元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中阵列天线优化收敛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构建抛物线阵列天线结构的数学表达式。通过调节参数a和b就可以得到不同结构的抛物线阵列天线,可以模拟不同的共形载体的外部结构。
抛物线阵列天线结构如图1所示,阵列单元布置在一条抛物线上,阵列孔径长度为2L,总的阵列单元数目约束为2N+1,阵列天线的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y=f(x)=ax2+b (1)
步骤2:确定阵列单元位置。通过数学推导得到满足阵列孔径尺寸、阵列单元数目和在最小间距约束条件的阵列单元位置表达式,可以限制阵列天线的孔径尺寸、阵列单元数目和相邻阵元之间的最小间距约束。
本发明考虑的阵列天线具有对称性,因此只需要考虑阵列天线右半边的阵列单元排列情况。阵列天线右半边有N+1个阵列单元,相邻阵列单元的最小间距约束为de,如果阵列单元以间距等间隔排列de,那么占据的阵列天线长度为Nde,因此剩余可供优化的阵列长度为:
SP=L-Nde (2)
对于抛物线阵列天线,阵列天线的长度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61
两个阵列单元的位置是固定的(x0和xN),因此N-1个阵列单元的位置需要进行优化。产生N-1个范围在[0,SP]的随机数,可由下式确定
ci′=SP×ri,i=1,2,…,N-1 (4)
其中ri,i=1,2,…,N-1是[0,1]之间的随机数,也是本算法的优化变量,然后将ci从小到大排序得到一个新的矢量C=[c1,c2,…,cN-1],其中c1≤c2≤,…,≤cN-1。那么,第n个阵列单元沿着抛物线到中心位置阵列单元的距离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62
可以证明xi和xi+1之间的间距为de+(ci+1-ci),i=1,2,…,N-2,满足相邻阵列单元的最小间距约束。
根据步骤1给出的抛物线阵列天线,每个阵列单元的位置可由下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71
步骤3:构建适应度函数,通过计算辐射方向图和辐射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最终得到适应度函数。
本发明为等幅同相激励阵列天线,波束指向为(θ0,φ0),等幅同相激励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72
其中(xn,yn)是根据步骤2计算的第n个阵列单元的位置,θ和φ分别是是俯仰角和方位角,主波束的指向为(θ0,φ0)。
如果阵列单元为等幅同相激励,即In=1,n=-N,…,0,…,N,同时仅考虑x-y平面内的方向图,即θ=θ0=π/2,方向图可改写为: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73
在阵列天线设计过程中,阵列天线阵列单元的辐射方向图可以用cosφ来表示,考虑到曲线阵列天线阵列单元的指向,曲线阵列天线阵列单元辐射方向图可表示为
fn(φ)=cos(φ-φn) (9)
其中φn是位置坐标(xn,yn)处阵列单元所在位置的曲线的外法线方向,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81
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82
其中AFmax辐射方向图的最大值,S是旁瓣区域。
通过优化满足阵列孔径尺寸、阵列单元数目和最小阵元间距等复杂约束条件的阵列单元的位置,得到最高旁瓣电平尽量低的辐射方向图。因此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83
在后面的过程中,将上面的最小优化问题转化为最大优化问题,因此适应度函数可表示为:
f(x0,x1,…,xN)=|PSLL(dB)| (13)
步骤4:利用入侵杂草算法优化阵列单元的位置,其优化步骤可表示为:
(1)给出入侵杂草算法的参数值,生成N-1×P维矢量r作为初始种群,其中r=[r1,r2,…,rp],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84
矩阵的每个元素为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85
n=1,2,…,N-1,p=1,2,…,P。令iter=1。
(2)利用式(6)计算阵列单元的位置。
(3)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由式(8)计算得到,辐射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可由式(11)计算,由公式(13)得到优化问题的适应度函数,适应度函数随着最高旁瓣电平的降低而增大,能够生成最优适应度的优化变量保存下来作为最终的优化结果。
(4)根据适应度函数值对优化参数rp,p=1,2,…,P,利用入侵杂草算法进行更新。
(5)令iter=iter+1,如果iter<itermax,返回(2),重新计算阵列单元位置,并由更新后的阵列单元位置计算步骤3中的适应度函数,最后根据更新后的适应度函数,利用入侵杂草算法在步骤4中继续对优化变量进行更新,否则,终止迭代,输出最终结果。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得到复杂约束条件的抛物线阵列天线阵列单元位置,能够降低方向图最高旁瓣电平;利用入侵杂草算法能够优化每个阵列单元的位置,大大降低馈电网络的设计难度,避免相邻阵列单元的重叠和降低阵列天线的互耦效应,对相邻阵列单元的最小间距进行约束,有效限制阵列天线的尺寸和阵列单元的数目。
结果分析
入侵杂草算法的参数数值如表1所示,相邻阵列单元的最小间距约束为de=0.5,算法运行10次,最好结果作为最终的输出结果。
表1入侵杂草算法参数数值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091
阵列天线阵列单元数目2N+1=37,阵列天线的孔径尺寸为xN=10.998,抛物线的参数分别为a=-0.02和b=8。
十次运算获得的最高旁瓣电平最低的辐射方向图如图2所示,辐射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为-22.318dB,主波束宽度和3dB波束宽度分别为6.24°和3.03°。表2给出了阵列单元位置的x轴坐标值,那么y轴坐标值就可以用公式(1)计算得到。图3给出了抛物线阵列天线阵列单元的布局。十次运算的最优、平均和最差收敛曲线如图4所示,十次运算的最差结果和平均结果分别为-22.315dB和-22.313dB。
表2抛物线阵列天线阵列单元的x轴坐标
Figure BDA0002770174550000101

Claims (5)

1.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抛物线阵列天线的数学表达式,设定阵列天线的孔径尺寸、阵列单元数目和抛物线相关参数;
步骤2、由步骤1确定的阵列天线数学表达式,计算具有最小阵元间距约束要求阵列单元位置;
步骤3、由步骤2计算的阵列单元位置,计算抛物线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计算辐射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得到适应度函数值;
步骤4、根据步骤3计算的适应度函数值,利用入侵杂草算法优化阵列单元的位置,得到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优化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设定阵列孔径尺寸为2L,总的阵列单元数目约束为2N+1,将阵列单元布置在式(1)所示抛物线上:
y=f(x)=ax2+b (1)
通过改变公式(1)中的a和b的值获得不同结构的抛物线阵列天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通过公式(2)计算第n个阵列单元沿着抛物线到中心阵列单元的距离:
Figure FDA0002770174540000011
式(2)中,de是相邻阵元之间的最小间距约束;N为阵列单元数目;dnn=2,3,…,N,为第n个阵列单元沿着抛物线到第一个阵列单元的距离;cnn=1,2,…,N-1,为由优化变量确定的变量;
步骤2.2、通过式(3)计算每个阵列单元的位置:
Figure FDA0002770174540000021
式(3)中,dn为第n个阵列单元沿着抛物线到第一个阵列单元的距离,a和b为确定抛物线结构的参数,xn和yn为第n个阵列单元的横坐标和纵坐标,N为阵列单元数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设定阵列单元为等幅同相激励,则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2770174540000022
式(4)中,(xn,yn)是第n个阵列单元的位置,φ为方位角,主波束的指向为(θ0,φ0),j是虚数单位,k是波数;
步骤3.2、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为:
Figure FDA0002770174540000023
式(5)中,AF(φ)为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AFmax是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最大值,S是旁瓣区域;
步骤3.3、将最高旁瓣电平最低的最小优化问题转化为最大优化问题,建立适应度函数为:
f(x0,x1,…,xN)=|PSLL(dB)| (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给出入侵杂草算法的参数值,生成N-1×P维矢量r作为初始种群,其中r=[r1,r2,···,rp],
Figure FDA0002770174540000031
矩阵的每个元素为
Figure FDA0002770174540000032
Figure FDA0002770174540000033
n=1,2,…,N-1,p=1,2,…,P;令iter=1;
步骤4.2、由优化变量
Figure FDA0002770174540000034
根据式(2)计算第n个阵列单元沿着抛物线到中心阵列单元的距离,利用公式(3)计算阵列单元的位置;
步骤4.3、由阵列单元位置,根据公式(4)计算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利用公式(5)计算辐射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用公式(6)计算适应度函数值;
步骤4.4、根据适应度函数值对优化参数rp,p=1,2,…,P,利用入侵杂草算法进行更新;
步骤4.5、令iter=iter+1,如果iter<itermax,返回步骤4.2,否则,终止迭代,输出阵列天线方向图最高旁瓣电平最低的阵列单元位置。
CN202011246386.6A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Active CN112307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6386.6A CN112307588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6386.6A CN112307588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7588A true CN112307588A (zh) 2021-02-02
CN112307588B CN112307588B (zh) 2024-02-06

Family

ID=74325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6386.6A Active CN112307588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75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3459A (zh) * 2023-10-23 2023-11-24 成都睿沿芯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的旁瓣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963A (zh) * 2002-07-15 2005-06-22 弗拉克托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多级和空间填充形状元件的取样不足微带阵列
CN1925223A (zh) * 2006-09-21 2007-03-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双折叠槽结构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及其阵列
CN101828306A (zh) * 2007-10-17 2010-09-08 摩托罗拉公司 通信装置的天线系统和用于控制天线方向图的方法
CN101867094A (zh) * 2010-05-02 2010-10-20 兰州大学 一种聚焦平板天线
CN102104200A (zh) * 2010-10-28 2011-06-22 华南理工大学 曲线阵列馈源双焦抛物反射面空间功率合成天线
CN201877576U (zh) * 2010-10-28 2011-06-22 华南理工大学 曲线阵列馈源双焦抛物反射面空间功率合成天线
JP2012207981A (ja) * 2011-03-29 2012-10-25 Nec Corp 衛星搭載用マイクロ波送信装置、該装置を用いる目標地域の追尾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4017708A (ja) * 2012-07-10 2014-01-30 Nippon Hoso Kyokai <Nhk> 空間合成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鏡面修整反射鏡の製造方法
CN106772284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考虑近海面大气环境影响的编队内雷达远场预测方法
CN106886656A (zh) * 2017-03-15 2017-06-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mopso和凸优化算法的三维阵列天线方向图旁瓣抑制方法
CN107045562A (zh) * 2016-12-30 2017-08-1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波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及阵列天线装置
CN107196045A (zh) * 2017-05-12 2017-09-22 南京理工大学 抛物反射面馈电多波束cts平板天线
CN108681524A (zh) * 2018-05-03 2018-10-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进化算法的自由曲线轮廓度误差评定方法
CN111143983A (zh) * 2019-12-19 2020-05-12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改进水循环算法的稀布天线阵列低副瓣综合优化方法
CN111198303A (zh) * 2018-11-19 2020-05-26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编队内舰载辐射源电磁环境分布特性预测方法
CN111817027A (zh) * 2020-06-29 2020-10-23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载车平台异形曲面共形阵天线设计方法
CN111817017A (zh) * 2020-06-19 2020-10-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阵列化微小位移控制的反射面天线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963A (zh) * 2002-07-15 2005-06-22 弗拉克托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多级和空间填充形状元件的取样不足微带阵列
CN1925223A (zh) * 2006-09-21 2007-03-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双折叠槽结构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及其阵列
CN101828306A (zh) * 2007-10-17 2010-09-08 摩托罗拉公司 通信装置的天线系统和用于控制天线方向图的方法
CN101867094A (zh) * 2010-05-02 2010-10-20 兰州大学 一种聚焦平板天线
CN102104200A (zh) * 2010-10-28 2011-06-22 华南理工大学 曲线阵列馈源双焦抛物反射面空间功率合成天线
CN201877576U (zh) * 2010-10-28 2011-06-22 华南理工大学 曲线阵列馈源双焦抛物反射面空间功率合成天线
JP2012207981A (ja) * 2011-03-29 2012-10-25 Nec Corp 衛星搭載用マイクロ波送信装置、該装置を用いる目標地域の追尾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4017708A (ja) * 2012-07-10 2014-01-30 Nippon Hoso Kyokai <Nhk> 空間合成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鏡面修整反射鏡の製造方法
CN106772284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考虑近海面大气环境影响的编队内雷达远场预测方法
CN107045562A (zh) * 2016-12-30 2017-08-1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波阵列天线设计方法及阵列天线装置
CN106886656A (zh) * 2017-03-15 2017-06-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mopso和凸优化算法的三维阵列天线方向图旁瓣抑制方法
CN107196045A (zh) * 2017-05-12 2017-09-22 南京理工大学 抛物反射面馈电多波束cts平板天线
CN108681524A (zh) * 2018-05-03 2018-10-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进化算法的自由曲线轮廓度误差评定方法
CN111198303A (zh) * 2018-11-19 2020-05-26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编队内舰载辐射源电磁环境分布特性预测方法
CN111143983A (zh) * 2019-12-19 2020-05-12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改进水循环算法的稀布天线阵列低副瓣综合优化方法
CN111817017A (zh) * 2020-06-19 2020-10-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阵列化微小位移控制的反射面天线
CN111817027A (zh) * 2020-06-29 2020-10-23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载车平台异形曲面共形阵天线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游鹏飞: "非均匀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方法的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no. 08, pages 136 - 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3459A (zh) * 2023-10-23 2023-11-24 成都睿沿芯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的旁瓣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113459B (zh) * 2023-10-23 2024-01-05 成都睿沿芯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的旁瓣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7588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6129B (zh) 一种稀布同心圆环阵的降维优化算法
CN107844632A (zh) 基于和声搜索算法的稀布线阵栅瓣抑制方法
CN104020448B (zh) 等阵元约束的雷达子阵级和波束/差波束形成优化方法
US11624817B2 (en) Method for conformal array pattern synthesis based on solution space pru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N1725556A (zh)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天线复合波束形成方法
CN112307588B (zh) 一种非均匀抛物线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CN115084874A (zh) 基于异构子阵非均匀布局的波束扫描阵列优化设计方法
CN105024166B (zh) 基于子阵的平面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方法
CN112926271B (zh) 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线性阵列子阵划分方法
CN112115597B (zh) 基于时间调制稀疏阵列的最小阵元数目优化方法
CN110705175A (zh) 一种错位子阵阵面设计方法
CN116882149A (zh) 一种基于混合差分果蝇优化算法的天线阵列综合方法
CN109299570B (zh) 阵列天线方向图自修复方法
CN114510879B (zh) 一种任意间隔直线阵列端射增强的相位配置方法
CN114169201B (zh) 面向电性能的反射面天线结构加权优化方法
CN110705680B (zh) 一种分布式阵列的子阵列位置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5036710B (zh) 一种多级分形子阵平面阵列及其排布方法
CN112234336A (zh) 副瓣约束的阵列方向图增益优化方法
CN116632561B (zh) 一种稀布高增益天线阵列设计方法、存储介质
CN111291493A (zh) 一种用于机载预警共形阵俯仰探测波束赋形的设计方法
Zhang et al. A Fast and Efficient Beamforming Algorithm Imitating Plant Growth Gene for Phased Array Antenna
US20230216210A1 (en) Method for generate array element excitation of a conformal array based on an iterative algorithm
Tohidi et al. Linear array thinning using iterative FFT plus soft decision
CN115563869A (zh) 基于空间映射的紧耦合阵列天线不等间距优化方法
CN115146544A (zh) 一种采用知识和数据混合驱动的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