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5705B - 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5705B
CN112305705B CN202010720272.4A CN202010720272A CN112305705B CN 112305705 B CN112305705 B CN 112305705B CN 202010720272 A CN202010720272 A CN 202010720272A CN 112305705 B CN112305705 B CN 112305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control
signal
control mode
driv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02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05705A (zh
Inventor
一桥秀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05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5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05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5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6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of bodies due to heating, cooling, moistening, drying or the like
    • F03G7/065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of bodies due to heating, cooling, moistening, drying or the like using a shape memory el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5/00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 G01P15/02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inertia forces using solid seismic ma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282Autofocusing of zoom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02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moving lens along baseboar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76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shape memory allo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驱动机构,其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组件。活动部可动地连接固定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其中驱动组件经由接收由控制组件所输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活动部,且驱动组件包括形状记忆合金。

Description

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前述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设有驱动机构,以驱动光学元件(例如为镜头)沿着光轴进行移动,进而达到自动对焦(Auto Focus,AF)或光学防手震(Opticalimage stablization,OIS)的功能。光线可穿过前述光学元件在感光元件上成像。然而,现今移动装置的趋势是希望可具有较小的体积并且具有较高的耐用度,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驱动机构的尺寸以及提升其耐用度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组件。活动部可动地连接固定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其中驱动组件经由接收由控制组件所输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活动部,且驱动组件包括形状记忆合金。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部用以连接具有主轴的光学组件,活动部位于固定部的容纳空间中。驱动机构还包括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的运动,控制组件接收由位置感测组件所输出的位置信息,其中位置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位置感测组件包括第一位置感测元件、第二位置感测元件、一第一参考元件、第二参考元件。第一位置感测元件用以感测活动部相对固定部于第一维度的运动,第一位置感测元件用以输出第一位置信息。第二位置感测元件用以感测活动部相对固定部于第二维度的运动,第二位置感测元件用以输出第二位置信息。第一参考元件对应第一位置感测元件,第一参考元件包括第一磁性单元。第二参考元件对应第二位置感测元件,第二参考元件包括第二磁性单元。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位于容纳空间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驱动元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驱动单元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且第一驱动单元具有长条形的形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驱动单元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二驱动单元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且第二驱动单元具有长条形的形状,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驱动元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包括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三驱动单元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且第三驱动单元具有长条形的形状,沿着第三方向延伸。第四驱动单元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第四驱动单元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且第四驱动单元具有长条形的形状,沿着第四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三方向,第二方向不同于第三方向,第一方向大致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大致平行于第四方向。活动部相对固定部于最大频率内的频率进行震荡,且控制信号包括:第一驱动信号,输入至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信号,输入至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信号,输入至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信号,输入至第四驱动单元,第一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第三驱动信号、第四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控制组件接收环境感测组件所输出的环境信息后,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组件,控制组件接收环境信息后针对环境信息中的高频信号进行过滤去除。环境感测组件用以感测环境对于驱动机构的影响,环境感测组件包括惯性感测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元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沿着第一维度运动,第二驱动元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沿着第二维度运动。第一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第三驱动信号、第四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控制组件接收环境信息后针对环境信息中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进行过滤去除。控制组件控制驱动组件时包括准备模式、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第三控制模式、第四控制模式。于准备模式时,控制组件根据位置信息驱动驱动组件使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位于一预设位置。于准备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于准备模式时,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于准备模式时,在任意瞬间,第一驱动信号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于准备模式时,在任意瞬间,第二驱动信号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朝向第一目标方向运动。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根据第一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组件。于第一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第一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一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第二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一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于第一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大于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增加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减少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增加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增加第四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朝向第二目标方向运动。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根据第一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组件。于第二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第一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二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第二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二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增加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增加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减少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减少第四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根据环境信息控制驱动组件。于第三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第一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三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第二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三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于第三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至电压或电流大于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增加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减少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减少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减少第四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根据环境信息控制驱动组件。于第四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第一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于第四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第二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于第四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会增加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会增加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会减少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会减少第四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接收环境信息后针对环境信息中频率大于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进行过滤去除;惯性感测元件包括加速度计或陀螺仪。于准备阶段时,控制组件根据第一位置信息驱动第一驱动元件使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位于预设位置。于准备阶段时,控制组件根据第二位置信息驱动第二驱动元件使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位于预设位置。于准备模式时,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于准备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增加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不同于控制组件增加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增加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大于控制组件增加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增加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大于控制组件增加第四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于第二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还根据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组件。于第三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还根据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组件。于第四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准备模式时,控制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于准备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于第一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于第二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于第三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仅会具有与环境信息相同频率的周期信号。于第四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仅具有与环境信息相同频率的周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光学组件还包括:内置固定部、内置活动部、内置驱动组件。沿着主轴方向观察,内置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的结构。内置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元件。内置驱动组件用以驱动内置活动部相对内置固定部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驱动组件位于内置固定部的第一角落。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位于内置固定部的第一侧边或第一角落,当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位于第一角落时,沿着主轴方向观察,内置驱动组件与第一位置感测元件至少部分重叠。控制组件位于容纳空间外,且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位于容纳空间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驱动组件位于内置固定部的第一侧边。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位于内置固定部的第一角落或第一侧边,当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位于第一侧边时,沿着主轴方向观察,内置驱动组件与第一位置感测元件至少部分重叠。控制组件与第一位置感测元件具有一体成形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驱动组件位于内置固定部的第一侧边或第一角落。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位于第二侧边或第二角落,沿着主轴方向观察,内置驱动组件与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不重叠。位置感测组件全部位于容纳空间中。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提供一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组件。活动部可动地连接固定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经由接收由控制组件所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驱动。驱动组件包括形状记忆合金。由此,可增加驱动机构的控制精度,并且还可达成小型化。
附图说明
以下将配合所附附图详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依据在业界的标准做法,多种特征并未按照比例示出且仅用以说明例示。事实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现出本公开的特征。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底座、活动部、以及驱动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光学组件一些元件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驱动机构中一些元件的连接关系的方块图。
图5是控制组件在一准备模式下时控制信号的示意图。
图6A是控制组件在第一控制模式下时控制信号的示意图。
图6B是在第一控制模式下时,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相对于图5的准备模式时的张力变化示意图。
图7A是控制组件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时控制信号的示意图。
图7B是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时,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相对于图5的准备模式时的张力变化示意图。
图8A是控制组件在第三控制模式下时控制信号的示意图。
图8B是在第三控制模式下时,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相对于图5的准备模式时的张力变化示意图。
图9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的示意图。
图9B是光学组件一些元件的俯视图。
图10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的示意图。
图10B是光学组件一些元件的俯视图。
图11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的示意图。
图11B是光学组件一些元件的俯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一些元件的俯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一些元件的俯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一些元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驱动机构
10:顶壳
20:底座
30:活动部
32:凸出部
34:连接部
36:开口
40:驱动组件
42:第一驱动元件
42A:第一驱动单元
42B:第二驱动单元
44:第二驱动元件
44A:第三驱动单元
44B:第四驱动单元
50:位置感测组件
52:第一位置感测元件
54:第二位置感测元件
56:第一参考元件
58:第二参考元件
60:承载座
70:基板
80:光学感测元件
82:控制组件
84:环境感测组件
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光学组件
110:顶盖
120:基座
130:内置活动部
140,142:第一内置驱动元件
160,162,164:第二内置驱动元件
170:第一弹性元件
172:第二弹性元件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D4:第四方向
C:控制信号
C01:第一原始强度
C02:第二原始强度
C03:第三原始强度
C04:第四原始强度
C1:第一驱动信号
C2:第二驱动信号
C3:第三驱动信号
C4:第四驱动信号
E:环境信息
F:固定部
ID,ID2,ID3:内置驱动组件
IF:内置固定部
O:主轴
P:位置信息
P1:第一位置信息
P2:第二位置信息
S: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许多不同的实施方法或是范例来实行所提供的不同特征,以下描述具体的元件及其排列的实施例以阐述本公开。当然这些实施例仅用以例示,且不该以此限定本公开的范围。举例来说,在说明书中提到第一特征部件形成于第二特征部件之上,其可包括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是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也可包括于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之间另外有其他特征的实施例,换句话说,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并非直接接触。
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公开,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此外,在本公开中的在另一特征部件之上形成、连接到及/或耦接到另一特征部件可包括其中特征部件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并且还可包括其中可形成插入上述特征部件的附加特征部件的实施例,使得上述特征部件可能不直接接触。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用词,例如“垂直的”、“上方”、“上”、“下”、“底”及类似的用词(如“向下地”、“向上地”等),这些空间相关用词是为了便于描述图示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相关用词旨在涵盖包括特征的装置的不同方向。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公开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有特别定义。
再者,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的用词,以修饰权利要求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请求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元件与另一请求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多个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此外,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关于接合、连接的用语例如“连接”、“互连”等,除非特别定义,否则可指两个结构直接接触,或者亦可指两个结构并非直接接触,其中有其它结构设于此两个结构之间。且此关于接合、连接的用语亦可包括两个结构都可移动,或者两个结构都固定的情况。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驱动机构1的示意图。驱动机构1主要可包括顶壳10、底座20、活动部30、驱动组件40、位置感测组件50、承载座60、基板70、光学感测元件80、以及控制组件82。
驱动机构1可用以驱动一光学组件100,其中光学组件100具有一主轴O。具体来说,顶壳10以及底座20可合称为固定部F,且在顶壳10以及底座20中形成一容纳空间S,而活动部30以及光学组件100设置在容纳空间S中。活动部30可动地连接固定部F,并且光学组件100设置在活动部30上,例如活动部30通过一连接部34连接光学组件100。由此,当活动部30相对于固定部F进行运动时,光学组件100会被活动部30带动而相对于固定部F进行运动。然而,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驱动机构1亦可用于驱动其他机构(例如震动式马达等),取决于设计需求。
图2是底座20、活动部30、以及驱动组件40的俯视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活动部30具有开口36,而光学组件100可设置在开口36中。驱动组件40可包括第一驱动元件42以及第二驱动元件44,其中第一驱动元件42包括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而第二驱动元件44包括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皆用以驱动活动部30相对固定部F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包括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并且具有长条形的形状。当形状记忆合金的晶体结构随着温度改变,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的长度亦会随之发生改变。从相变化温度的中点起算,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的长度会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且随着温度升高而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对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或第四驱动单元44B施加一信号(例如电压或电流)之后,可通过电流的热效应而增加温度,以降低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或第四驱动单元44B的长度。反之,若施加强度较弱的信号,由于加热的速率不及环境的散热速率,可降低温度,进而增加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或第四驱动单元44B的长度。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F的底座20具有一延伸部22,而活动部30上具有一凸出部32,而驱动组件40一端可设置在延伸部22上,另一端可设置在凸出部32上。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42A从延伸部22到凸出部32在第一方向D1(X方向)上延伸,第二驱动单元42B从延伸部22到凸出部32在第二方向D2(-X方向)上延伸,第三驱动单元44A从延伸部22到凸出部32在第三方向D3(-Y方向)上延伸,第四驱动单元44B从延伸部22到凸出部32在第四方向D4(Y方向)上延伸。其中,第一方向D1与第三方向D3不同,第二方向D2与第三方向D3不同,第一方向D1大致上平行于第二方向D2,而第三方向D3大致上平行于第四方向D4。
由此,通过控制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的长度,可驱使活动部30相对于固定部F在不同方向上进行运动。举例来说,第一驱动元件42可用以驱动活动部30相对固定部F沿着第一维度(X方向或-X方向)运动,而第二驱动元件44可用以驱动活动部30相对固定部F沿着第二维度(Y方向或-Y方向)运动。换句话说,驱动组件40可连接固定部F以及活动部30,用以驱动活动部30相对于固定部F运动。
位置感测组件50可包括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第一参考元件56、第二参考元件58。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以及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可设置在固定部F(例如底座20)上,而第一参考元件56以及第二参考元件58可设置在光学组件100上。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对应于第一参考元件56(例如在Z方向上排列),而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对应于第二参考元件58(例如在Z方向上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以及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可为位置感测器,可包括霍尔效应感测器(Hall Sensor)、磁阻效应感测器(Magnetoresistance EffectSensor,MR Sensor)、巨磁阻效应感测器(Giant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Sensor,GMRSensor)、穿隧磁阻效应感测器(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Sensor,TMRSensor)或磁通量感测器(Fluxgate Sensor)。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考元件56以及第二参考元件58可为感测磁铁,例如分别包括一第一磁性单元以及一第二磁性单元。当活动部30相对于固定部F进行运动时,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以及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分别可用以感测第一参考元件56以及第二参考元件58的磁场强度变化,进而得到活动部30相对于固定部F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感测组件50至少部分位于容纳空间S中,例如可完全位于容纳空间S中,或者亦可有部分位置感测组件50位于容纳空间S外,但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由此,可降低位置感测组件50与活动部30之间的距离,可得到更加精确的位置感测信息。
在底座20的另一侧可具有一承载座60以及一基板70,承载座60可设置在基板70上,而底座20可设置在承载座60上。在承载座60中可设置一光学感测元件80,用以感测通过光学组件100的光线。此外,基板70上可设置一控制组件82,用以控制驱动机构1。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82示出于设置在基板70上,但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控制组件82亦可与驱动机构1分开设置,例如当将驱动机构1设置在一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中的时候,控制组件82可为此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取决于设计需求。
图3是光学组件100一些元件的俯视图。请一并参考图1以及图3,光学组件100包括顶盖110、基座120、内置活动部130、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0、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第一弹性元件170、第二弹性元件172。此外,光学组件100中可设置一光学元件(未示出),例如设置在内置活动部130上,前述光学元件例如可包括透镜(lens)、反射镜(mirror)、棱镜(prism)、分光镜(beam splitter)、光圈(aperture)等光学元件。光学组件100可用以驱动光学元件进行运动,以达成自动对焦(AF)或光学防手震(OIS)的效果。
顶盖110以及基座120可合称为内置固定部IF。顶盖110与基座120可相互结合而构成光学组件100的外壳。举例来说,基座120可固定地连接顶盖110。应了解的是,顶盖110及基座120上分别形成有一开口,顶盖110的开口的中心对应于光学组件100的主轴O,基座120的开口则对应于设置在光学组件100之外的光学感测元件80。据此,设置于光学组件100中的光学元件可在主轴O方向与光学感测元件80进行对焦。
前述内置活动部130具有一贯穿孔,光学元件可固定于此贯穿孔内,而前述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0则设置于内置活动部130的外侧表面。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可固定于顶盖110上。应注意的是,于此实施例中,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与前述第一参考元件56、第二参考元件58为相同的磁性元件。换句话说,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可同时用以驱动内置活动部130,亦可作为第一参考元件56、第二参考元件58以允许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来感测光学组件100的位置。因此,可降低驱动机构1中所需的元件数量,而达到小型化。
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0、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可合称为内置驱动组件ID,用以驱动内置活动部130相对内置固定部IF运动。应了解的是,通过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与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0之间的作用,可产生磁力迫使内置活动部130相对于内置固定部IF沿主轴O方向移动,进而达到快速对焦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内置活动部130及其内的光学元件活动地(movably)设置于内置固定部IF内。更具体而言,内置活动部130可通过金属材质的第一弹性元件170及第二弹性元件172连接内置固定部IF并悬吊于内置固定部IF内(图3)。当前述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0通电时,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0会和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的磁场产生作用,并产生一电磁驱动力(electromagnetic force)以驱使内置活动部130和前述光学元件相对于内置固定部IF沿主轴O方向移动,以达到自动对焦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20上可具有额外的电路,其电性连接设置于光学组件100内部或外部的其他电子元件,用以执行自动对焦(AF)及光学防手震(OIS)等功能。基座120上的电路亦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170或第二弹性元件172而传送电信号至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0,由此可控制内置活动部130在X、Y或Z轴方向上的移动。
在组装光学组件100时,可利用焊接(soldering)或激光熔接(laser welding)的方式,使第二弹性元件172和基座120上的导线结合,从而使得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0可以电性连接到外部的电路。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20中可埋设数个额外的驱动线圈(未示出),用以与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产生作用,以驱使内置活动部130进行移动。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0以及基座120中额外的驱动线圈与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作用时,可分别产生不同方向的驱动力,以执行自动对焦(AF)以及光学防手震(OIS)等功能。
图4是示出驱动机构1中一些元件的连接关系的方块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控制组件82可发出一控制信号C给驱动组件40,从而驱动组件40可经由接收由控制组件82所输出的控制信号C进行驱动。前述位置感测组件50可输出一位置信息P(例如包括第一位置信息P1以及第二位置信息P2)给控制组件82。举例来说,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可用以输出第一位置信息P1给控制组件82,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可用以输出第二位置信息P2给控制组件82,其中第一位置信息P1以及第二位置信息P2可包括活动部30相对于固定部F在不同维度上的位置信息。由此,控制组件82可根据位置感测组件50输出的位置信息P,以输出给驱动组件40对应的控制信号C,从而通过驱动组件40来控制活动部30相对于固定部F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C可包括输入至第一驱动单元42A的第一驱动信号C1、输入至第二驱动单元42B的第二驱动信号C2、输入至第三驱动单元44A的第三驱动信号C3、输入至第四驱动单元44B的第四驱动信号C4,以分开驱动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可包括周期性的信号,并且可具有小于一最大频率的频率,即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不包括频率大于此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以控制活动部30相对于固定部F在小于此最大频率内的频率进行震荡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最大频率例如可为约10000Hz,而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但并不以此为限。由此,可避免驱动机构1中的其他元件被频率过高的信号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的频率可小于驱动机构1的最大反应频率,以允许有效地对驱动机构1进行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还可具有一环境感测组件84(于图4中示出),例如可设置在基板70上,用以感测环境对于驱动机构1的影响,从而输出一环境信息E给控制组件82。控制组件82可根据环境信息E来输出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感测组件84可包括惯性感测元件,例如陀螺仪、加速度计、角速度计或是重力方向感测器等,以感测驱动机构1的惯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82接收环境信息E之后,会针对环境信息E中的高频信号进行过滤去除,以避免频率过高的噪声干扰环境信息E。举例来说,可去除环境信息E中频率大于10000Hz的信号,或者可去除大于最大频率的信号。
接着,对控制组件82控制驱动组件40的方式进行说明。图5是控制组件82在一准备模式下时控制信号C的示意图。此时控制组件82根据位置信息P来对驱动组件40进行驱动,使活动部30相对于固定部F位于一预设位置(如图2所示)。举例来说,此时控制组件82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P1对第一驱动单元42A进行驱动,并且可根据第二位置信息P2对第二驱动单元42B进行驱动,使活动部30相对于固定部F位于预设位置。此外,于一驱动方法中,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P1来计算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以控制第一驱动元件42(即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并且可根据第二位置信息P2来计算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以控制第二驱动元件44(即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应注意的是,此时控制信号C(例如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或第四驱动信号C4)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例如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举例来说,控制信号C可仅包括直流信号(例如直流电流或直流电压)。
如图5所示,此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或第四驱动信号C4的信号强度分别示出为与第一原始强度C01、第二原始强度C02、第三原始强度C03、第四原始强度C04重叠。然而,应注意的是,此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的第一原始强度C01、第二原始强度C02、第三原始强度C03、第四原始强度C04为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换句话说,于准备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例如电压或电流)皆大于零,从而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皆有一不等于零的电压或电流通过。由此,可降低突波发生的机率。由于突波包含了高频信号,若降低突波,可减少高频的噪声,从而可降低驱动机构1运作时噪音产生的机率。应注意的是,在此状况下,控制信号C对驱动组件40的加热效率小于环境对驱动组件40的散热效率,故此时驱动组件40的温度不会一直增加,而是会维持在一基本温度。
图6A是控制组件82在第一控制模式下时控制信号C的示意图,而图6B是在第一控制模式下时,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相对于图5的准备模式时的张力变化示意图。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控制驱动组件40驱动活动部30相对固定部F朝向第一目标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以-X方向进行举例,但并不以此为限。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P1、第二位置信息P2来控制驱动组件40。
如图6A所示,在第一控制模式下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例如电压或电流)皆大于零。此时第一驱动信号C1的强度大于第一原始强度C01,第二驱动信号C2的强度小于第二原始强度C02,第三驱动信号C3的强度大于第三原始强度C0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大于第四原始强度C04。换句话说,与准备模式相比,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减少第二驱动信号C2的电压或电流,增加第三驱动信号C3的电压或电流,增加第四驱动信号C4的电压或电流。由此,如图6B所示,相较于准备模式,在第一控制模式下,第一驱动单元42A的张力增加,第二驱动单元42B的张力降低,第三驱动单元44A的张力增加,第四驱动单元44B的张力增加,从而可带动活动部30在-X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一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大于第二驱动信号C2的电压或电流。举例来说,如图6A所示,第一驱动信号C1的强度大于第一原始强度C01,而第二驱动信号C2的强度小于第二原始强度C0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原始强度C01可大致上等于第二原始强度C02,故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可大于第二驱动信号C2的电压或电流。换句话说,第一驱动单元42A的张力增加,而第二驱动单元42B的张力降低,由此可对活动部30施加往-X方向的力,让活动部30朝-X方向移动。
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C(包括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例如为10000Hz)的周期信号。由此,可避免频率过高的信号对驱动机构1的元件产生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于第一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而不具有交流电压或交流电流。换句话说,于第一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大致上为定值。由此,可避免频率过高的信号干扰驱动机构1的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增加的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差值的绝对值)不同于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三驱动信号C3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三驱动信号C3与第三原始强度C03差值的绝对值)。举例来说,如图6A所示,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可大于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三驱动信号C3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间的强度差距可大于第三驱动信号C3与第三原始强度C03间的强度差距。由此,相比于接收到第三驱动信号C3的第三驱动单元44A,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C1的第一驱动单元42A可产生较大的驱动力,以控制活动部30移动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一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间的强度差距的绝对值大致上是第三驱动信号C3与第三原始强度C03间的强度差距的绝对值的2倍,但并不以此为限。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一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增加的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差值的绝对值)不同于控制组件82增加第四驱动信号C4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四驱动信号C4与第四原始强度C04差值的绝对值)。举例来说,如图6A所示,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可大于控制组件82增加第四驱动信号C4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间的强度差距可大于第四驱动信号C4与第四原始强度C04间的强度差距。由此,相比于接收到第四驱动信号C4的第四驱动单元44B,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C1的第一驱动单元42A可产生较大的驱动力,以控制活动部30移动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一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间的强度差距的绝对值大致上是第四驱动信号C4与第四原始强度C04间的强度差距的绝对值的2倍,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控制模式时,第三驱动信号C3与第三原始强度C03间的强度差距大致上可等于第四驱动信号C4与第四原始强度C04间的强度差距。换句话说,此时在Y方向上活动部30所受的净力大致上等于0,可平衡第三驱动单元44A与第四驱动单元44B对活动部30施加的力,以在Y方向上稳定活动部30。
由此,第一驱动元件42可用以驱动活动部30在-X方向上移动,而第二驱动元件44可用以避免活动部30在平移时发生旋转,可用以稳定活动部30。
此外,控制组件82控制驱动组件40时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式,图7A是控制组件82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时控制信号C的示意图,而图7B是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时,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相对于图5的准备模式时的张力变化示意图。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控制驱动组件40驱动活动部30相对固定部F朝向第二目标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以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行举例,但并不以此为限。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P1、第二位置信息P2来控制驱动组件40。
如图7A所示,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例如电压或电流)皆大于零。此时第一驱动信号C1的强度大于第一原始强度C01,第二驱动信号C2的强度大于第二原始强度C02,第三驱动信号C3的强度小于第三原始强度C0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小于第四原始强度C04。换句话说,与准备模式相比,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增加第二驱动信号C2的电压或电流,减少第三驱动信号C3的电压或电流,减少第四驱动信号C4的电压或电流。由此,如图7B所示,相较于准备模式,在第二控制模式下,第一驱动单元42A的张力增加,第二驱动单元42B的张力增加,第三驱动单元44A的张力降低,第四驱动单元44B的张力降低,从而可带动活动部30在逆时针方向转动。
于第二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C(包括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例如为10000Hz)的周期信号。由此,可避免频率过高的信号对驱动机构1的元件产生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于第二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而不具有交流电压或交流电流。换句话说,于第二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大致上为定值。由此,可避免频率过高的信号干扰驱动机构1的元件。
此外,控制组件82控制驱动组件40时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式,图8A是控制组件82在第三控制模式下时控制信号C的示意图,而图8B是在第三控制模式下时,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相对于图5的准备模式时的张力变化示意图。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控制驱动组件40驱动活动部30相对固定部F朝向第一目标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以-X方向进行举例,但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于第三控制模式时,与第一控制模式不同的是,控制组件82除了根据位置信息P(例如包括第一位置信息P1以及第二位置信息P2)来控制驱动组件40以外,还可根据环境信息E来控制驱动组件40。由此,可降低环境对驱动机构1的影响,达到以平移的方式进行光学防手震的效果。
如图8A所示,在第三控制模式下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例如电压或电流)皆大于零。此时第一驱动信号C1的强度大于第一原始强度C01,第二驱动信号C2的强度小于第二原始强度C02,第三驱动信号C3的强度小于第三原始强度C0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小于第四原始强度C04。换句话说,与准备模式相比,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减少第二驱动信号C2的电压或电流,减少第三驱动信号C3的电压或电流,减少第四驱动信号C4的电压或电流。由此,如图8B所示,相较于准备模式,在第三控制模式下,第一驱动单元42A的张力增加,第二驱动单元42B的张力降低,第三驱动单元44A的张力降低,第四驱动单元44B的张力降低,从而可带动活动部30在-X方向进行移动。此外,通过降低第三驱动单元44A以及第四驱动单元44B的张力,可降低使驱动机构1运作所需的能量,进而可达到节能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三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大于第二驱动信号C2的电压或电流。举例来说,如图8A所示,第一驱动信号C1的强度大于第一原始强度C01,而第二驱动信号C2的强度小于第二原始强度C0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原始强度C01可大致上等于第二原始强度C02,故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可大于第二驱动信号C2的电压或电流。换句话说,第一驱动单元42A的张力增加,而第二驱动单元42B的张力降低,由此可对活动部30施加往-X方向的力,让活动部30朝-X方向移动。
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C(包括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例如为10000Hz)的周期信号。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C仅具有与环境信息E相同频率的周期信号。由此,可避免频率过高的信号对驱动机构1的元件产生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于第三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而不具有交流电压或交流电流。换句话说,于第三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大致上为定值。由此,可避免频率过高的信号干扰驱动机构1的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增加的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差值的绝对值)不同于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三驱动信号C3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三驱动信号C3与第三原始强度C03差值的绝对值)。举例来说,如图8A所示,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可大于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三驱动信号C3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间的强度差距可大于第三驱动信号C3与第三原始强度C03间的强度差距。
由此,相比于接收到第三驱动信号C3的第三驱动单元44A,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C1的第一驱动单元42A可产生较大的驱动力,以控制活动部30移动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三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间的强度差距的绝对值大致上是第三驱动信号C3与第三原始强度C03间的强度差距的绝对值的2倍,但并不以此为限。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增加的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差值的绝对值)不同于控制组件82增加第四驱动信号C4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四驱动信号C4与第四原始强度C04差值的绝对值)。举例来说,如图8A所示,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可大于控制组件82增加第四驱动信号C4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即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间的强度差距可大于第四驱动信号C4与第四原始强度C04间的强度差距。由此,相比于接收到第四驱动信号C4的第四驱动单元44B,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C1的第一驱动单元42A可产生较大的驱动力,以控制活动部30移动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第三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与第一原始强度C01间的强度差距的绝对值大致上是第四驱动信号C4与第四原始强度C04间的强度差距的绝对值的2倍,但并不以此为限。
由此,第一驱动元件42可用以驱动活动部30在-X方向上移动。由于降低了第二驱动元件44的驱动信号强度,可降低于第三控制模式时所需的能量,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此外,控制组件82控制驱动组件40时还包括第四控制模式。第四控制模式与前述第二控制模式大致上相似,因此请回头参照图7A以及图7B。图7A是控制组件82在第四控制模式下时控制信号C的示意图,而图7B是在第四控制模式下时,第一驱动单元42A、第二驱动单元42B、第三驱动单元44A、第四驱动单元44B相对于图5的准备模式时的张力变化示意图。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控制驱动组件40驱动活动部30相对固定部F朝向第二目标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以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行举例,但并不以此为限。于第四控制模式时,与第二控制模式不同的是,控制组件82除了根据位置信息P(例如包括第一位置信息P1以及第二位置信息P2)来控制驱动组件40以外,还可根据环境信息E来控制驱动组件40。由此,可降低环境对驱动机构1的影响,达到以旋转的方式进行光学防手震的效果。
如图7A所示,在第四控制模式下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例如电压或电流)皆大于零。此时第一驱动信号C1的强度大于第一原始强度C01,第二驱动信号C2的强度大于第二原始强度C02,第三驱动信号C3的强度小于第三原始强度C0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小于第四原始强度C04。换句话说,与准备模式相比,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组件82增加第一驱动信号C1的电压或电流,增加第二驱动信号C2的电压或电流,减少第三驱动信号C3的电压或电流,减少第四驱动信号C4的电压或电流。由此,如图7B所示,相较于准备模式,在第四控制模式下,第一驱动单元42A的张力增加,第二驱动单元42B的张力增加,第三驱动单元44A的张力降低,第四驱动单元44B的张力降低,从而可带动活动部30在逆时针方向转动。
于第四控制模式时,控制信号C(包括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不包括频率大于最大频率(例如为10000Hz)的周期信号。由此,可避免频率过高的信号对驱动机构1的元件产生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于第四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而不具有交流电压或交流电流。换句话说,于第四控制模式时,第一驱动信号C1、第二驱动信号C2、第三驱动信号C3、第四驱动信号C4的强度大致上为定值。由此,可避免频率过高的信号干扰驱动机构1的元件。
图9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100A的示意图,而图9B是光学组件100A一些元件的俯视图。光学组件100A与前述光学组件100类似的部分于此不再赘述。应注意的是,光学组件100A的第一参考元件56、第二参考元件58与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为不同的元件。举例来说,光学组件100A的第一参考元件56、第二参考元件58可设置在基座120上,并与内置驱动元件160隔开。由此,可降低第一参考元件56、第二参考元件58与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间的距离,而增强感测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B所示,沿着主轴O方向观察时,内置固定部IF(例如基座120)具有多边形的结构,内置驱动组件ID(例如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位于内置固定部IF的第一侧边(例如下方的侧边),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亦位于此第一侧边。此外,沿着主轴O的方向观察时,内置驱动组件ID与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至少部分重叠,以降低驱动机构1于其他方向上的尺寸,而达到小型化。
图10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100B的示意图,而图10B是光学组件100B一些元件的俯视图。光学组件100B与前述光学组件100类似的部分于此不再赘述。应注意的是,沿主轴O的方向观察,内置固定部IF(基座120)具有多边形的结构,光学组件100B具有设置在角落的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2,而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第一参考元件56位于基座120的第一侧边(例如下方的侧边),而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第二参考元件58位于基座120的第二侧边(例如左方的侧边)。由此,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以及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可分别感测光学组件100B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此外,通过让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2设置在角落,而位置感测组件50设置在侧边,可避免发生磁干扰,以增强感测的精准度。
图11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100C的示意图,而图11B是光学组件100C一些元件的俯视图。光学组件100C与前述光学组件100类似的部分于此不再赘述。应注意的是,沿着主轴O的方向观察时,内置固定部IF具有多边形的结构,内置驱动组件ID2(包括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2以及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位于内置固定部IF的第一侧边(例如左方的侧边),而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位于第二侧边(例如下方的侧边),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位于第一侧边。此时第二参考元件58与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为相同的元件,而第一参考元件56与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分开设置。
此外,如图11A所示,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4可包括多极性磁铁,且可具有不同的磁极方向。在Z方向上,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上侧与下侧的磁极方向可相反。而在X方向上,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左侧与右侧的磁极方向可相反。此时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2可具有环形的形状。由此,可增强内置驱动组件ID2的驱动力。
图1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100D一些元件的俯视图。沿着主轴O的方向观察时,内置固定部IF具有多边形的结构,内置驱动组件ID3(例如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位于内置固定部IF的第一侧边,而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以及第一参考元件56位于内置固定部IF的第一角落,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以及第二参考元件58位于内置固定部IF的第二角落。通过将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设置在不同的角落,可感测光学组件100D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此外,通过将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0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例如在Z方向上不重叠),可降低各元件之间发生磁干扰的机率,进而增加感测的精确度。
图1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100E一些元件的俯视图。如图13所示,沿着主轴O的方向观察时,内置固定部IF具有多边形的结构,内置驱动组件(例如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2)位于内置固定部IF的第一角落以及第二角落,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位于第一角落,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位于第二角落。换句话说,沿着主轴O的方向观察时,内置驱动组件ID(包括第一内置驱动元件140、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2)与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至少部分重叠。由此,不须额外设置其他的第一参考元件56与第二参考元件58,而是将设置在第一角落与第二角落的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2分别做为第一参考元件56与第二参考元件58,以降低所需的元件数量,而达成小型化。
图1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组件100F一些元件的俯视图。如图14所示,沿着主轴O的方向观察时,内置固定部IF具有多边形的结构,内置驱动组件ID(例如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2)位于内置固定部IF的第一角落,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第一参考元件56位于第二角落,而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第二参考元件58位于第三角落。通过将第一位置感测元件52、第二位置感测元件54、第二内置驱动元件162设置在内置固定部IF不同的角落处,可降低各元件之间的磁干扰。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一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组件。活动部可动地连接固定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经由接收由控制组件所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驱动。驱动组件包括形状记忆合金。由此,可增加驱动机构的控制精度,并且还可达成小型化。
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而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从本公开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公开使用。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以及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驱动机构,包括:
一固定部;
一活动部,可动地连接该固定部;
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其中该驱动组件经由接收由一控制组件所输出的一控制信号驱动该活动部,且该驱动组件包括形状记忆合金,该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驱动元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该第一驱动元件包括:
一第一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该第一驱动单元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且该第一驱动单元具有长条形的形状,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一第二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该第二驱动单元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且该第二驱动单元具有长条形的形状,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以及
一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该控制组件接收由该位置感测组件所输出的一位置信息;
其中该位置信息包括一第一位置信息以及一第二位置信息,
其中该控制组件接收一环境感测组件所输出的一环境信息后,输出该控制信号至该驱动组件,该控制组件接收该环境信息后针对该环境信息中的高频信号进行过滤去除;
该控制信号包括:
一第一驱动信号,输入至该第一驱动单元;
一第二驱动信号,输入至该第二驱动单元;
该控制组件根据一准备模式、一第一控制模式、一第二控制模式、一第三控制模式或一第四控制模式控制该驱动组件;
于该准备模式时,该控制组件根据该位置信息驱动该驱动组件使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部位于一预设位置;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控制该驱动组件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朝向一第一目标方向运动;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根据该第一位置信息控制该驱动组件;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大于该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控制该驱动组件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朝向一第二目标方向运动;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根据该第一位置信息控制该驱动组件;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根据该环境信息控制该驱动组件;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至电压或电流大于该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根据该环境信息控制该驱动组件;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该活动部用以连接具有一主轴的一光学组件,该活动部位于该固定部的一容纳空间中;
该位置感测组件包括:
一第一位置感测元件,用以感测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于一第一维度的运动,该第一位置感测元件用以输出该第一位置信息;
一第二位置感测元件,用以感测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于一第二维度的运动,该第二位置感测元件用以输出该第二位置信息;
一第一参考元件,对应该第一位置感测元件,其中该第一参考元件包括一第一磁性单元;以及
一第二参考元件,对应该第二位置感测元件,其中该第二参考元件包括一第二磁性单元;
该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位于该容纳空间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该驱动组件还包括:
一第二驱动元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该第二驱动元件包括:
一第三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该第三驱动单元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且该第三驱动单元具有长条形的形状,沿着一第三方向延伸;
一第四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该第四驱动单元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且该第四驱动单元具有长条形的形状,沿着一第四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一方向不同于该第三方向,该第二方向不同于该第三方向,该第一方向平行于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平行于该第四方向;
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于一最大频率内的频率进行震荡,且该控制信号还包括:
一第三驱动信号,输入至该第三驱动单元;
一第四驱动信号,输入至该第四驱动单元;其中该第一驱动信号、该第二驱动信号、该第三驱动信号、该第四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
该环境感测组件用以感测环境对于该驱动机构的影响,该环境感测组件包括一惯性感测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驱动机构,其中该第一驱动元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沿着该第一维度运动,该第二驱动元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沿着该第二维度运动;
该第一驱动信号、该第二驱动信号、该第三驱动信号、该第四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该控制组件接收该环境信息后针对该环境信息中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进行过滤去除;
于该准备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
于该准备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
于该准备模式时,在任意瞬间,该第一驱动信号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准备模式时,在任意瞬间,该第二驱动信号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该第一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该第二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减少该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四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该第一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该第二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减少该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减少该第四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该第一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该第二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减少该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减少该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减少该第四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该第一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在任意瞬间,该第二驱动信号皆具有大于零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10000Hz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减少该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减少该第四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
该控制组件接收该环境信息后针对该环境信息中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进行过滤去除;
该惯性感测元件包括一加速度计或一陀螺仪;
于该准备模式时,该控制组件根据该第一位置信息驱动该第一驱动元件使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部位于该预设位置;
于该准备模式时,该控制组件根据该第二位置信息驱动该第二驱动元件使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部位于该预设位置;
于该准备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于该准备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不同于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还根据该位置信息控制该驱动组件;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还根据该位置信息控制该驱动组件;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不包括频率大于该最大频率的周期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
于该准备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仅具有直流电流;
于该准备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仅具有直流电流;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仅具有直流电流;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大于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三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
于该第一控制模式时,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大于该控制组件增加该第四驱动信号的电压或电流的绝对值;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
于该第二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仅具有直流电流;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仅具有直流电流;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仅具有与该环境信息相同频率的周期信号;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第一驱动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仅具有直流电流;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仅具有与该环境信息相同频率的周期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
于该第三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仅具有直流电流;
于该第四控制模式时,该控制信号仅具有直流电压或仅具有直流电流;
该光学组件还包括:
一内置固定部,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该内置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的结构;
一内置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以及
一内置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内置活动部相对该内置固定部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
该内置驱动组件位于该内置固定部的一第一角落;
该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位于该内置固定部的一第一侧边或位于该内置固定部的该第一角落,当该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位于该第一角落时,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该内置驱动组件与该第一位置感测元件至少部分重叠;
该控制组件位于该容纳空间外,且该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位于该容纳空间外。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
该内置驱动组件位于该内置固定部的一第一侧边;
该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位于该内置固定部的一第一角落或位于该内置固定部的该第一侧边,当该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位于该第一侧边时,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该内置驱动组件与该第一位置感测元件至少部分重叠;
该控制组件与该第一位置感测元件具有一体成形的结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
该内置驱动组件位于该内置固定部的一第一侧边或位于该内置固定部的一第一角落;
该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位于该内置固定部的一第二侧边或位于该内置固定部的一第二角落,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该内置驱动组件与该第一位置感测元件不重叠;
其中该位置感测组件全部位于该容纳空间中。
CN202010720272.4A 2019-07-26 2020-07-24 驱动机构 Active CN1123057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79190P 2019-07-26 2019-07-26
US62/879,190 2019-07-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5705A CN112305705A (zh) 2021-02-02
CN112305705B true CN112305705B (zh) 2023-08-08

Family

ID=72993151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0558.9U Active CN211826653U (zh) 2019-07-26 2020-02-0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及光学系统
CN202020150610.0U Active CN212160190U (zh) 2019-07-26 2020-02-0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020150609.8U Active CN212379629U (zh) 2019-07-26 2020-02-0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装置
CN202020654891.3U Active CN212623287U (zh) 2019-07-26 2020-04-26 光学系统
CN202021088993.XU Active CN213365139U (zh) 2019-07-26 2020-06-12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010720272.4A Active CN112305705B (zh) 2019-07-26 2020-07-24 驱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0558.9U Active CN211826653U (zh) 2019-07-26 2020-02-0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及光学系统
CN202020150610.0U Active CN212160190U (zh) 2019-07-26 2020-02-0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020150609.8U Active CN212379629U (zh) 2019-07-26 2020-02-0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装置
CN202020654891.3U Active CN212623287U (zh) 2019-07-26 2020-04-26 光学系统
CN202021088993.XU Active CN213365139U (zh) 2019-07-26 2020-06-12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6) US11287725B2 (zh)
CN (6) CN21182665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826653U (zh) * 2019-07-26 2020-10-3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及光学系统
US11867925B2 (en) * 2019-08-30 2024-01-09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for optical element
CN115308972A (zh) * 2022-08-12 2022-11-08 珲春兆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遮挡装置及采用其的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0804A (zh) * 2010-02-26 2012-11-07 剑桥机电有限公司 Sma致动装置
CN107041156A (zh) * 2014-01-08 2017-08-11 威动光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的透镜组件和致动器及其方法
CN107664895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107976857A (zh) * 2016-10-20 2018-05-0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
CN109725473A (zh) * 2017-10-30 2019-05-0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驱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0950B1 (en) * 1998-03-19 2003-10-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image vibration suppression
US7710460B2 (en) * 2004-07-21 2010-05-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an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a control system
JP4735060B2 (ja) * 2005-06-06 2011-07-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および手振れ補正システム
JP2007139965A (ja) * 2005-11-16 2007-06-0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駆動装置
US7773119B2 (en) * 2006-04-28 2010-08-10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Drive apparatus, image pickup unit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4495741B2 (ja) * 2006-10-04 2010-07-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789789B2 (ja) * 2006-12-12 2011-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8203402A (ja) * 2007-02-19 2008-09-04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センサ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DE602008006763D1 (de) * 2007-10-30 2011-06-16 Cambridge Mechatronics Ltd Gedächtnislegierungsbetätigungsvorrichtung
JP2009156945A (ja) * 2007-12-25 2009-07-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の防振制御回路
KR20100102119A (ko) * 2008-01-30 2010-09-20 세이코 인스트루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구동 모듈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JP2011521285A (ja) * 2008-05-14 2011-07-21 ハイソニック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振れ補正機能を備えた映像撮影装置
US8395855B2 (en) * 2008-11-20 2013-03-12 Cambridge Mechatronics Limited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ion apparatus
US8645641B2 (en) * 2008-12-17 2014-02-04 Seagate Technology Llc Intelligent storage device controller
WO2010084965A1 (ja) * 2009-01-23 2010-07-29 株式会社トキナー 補正レンズ駆動用ボイスコイルモータ、手振れ補正装置、交換レンズ及び光学機器
JP5497390B2 (ja) * 2009-09-18 2014-05-21 泓記精密股▲分▼有限公司 カメラ用シャッタ
US7955008B1 (en) * 2009-11-13 2011-06-07 Vi-Tai Technology Co., Ltd. Magnet array member with more than four poles and shutter
JP5079049B2 (ja) * 2009-11-17 2012-11-21 台湾東電化股▲ふん▼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9042042B2 (en) * 2009-11-18 2015-05-26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Lens drive device
CN102073192B (zh) * 2009-11-23 2015-09-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快门装置
JP5269034B2 (ja) * 2010-10-19 2013-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光学機器、撮像装置
US8982464B2 (en) * 2010-10-22 2015-03-17 Tdk Taiwan Corporation Tilt-type anti-shake compensation structure for auto-focus module
US9753300B2 (en) * 2012-02-16 2017-09-05 Cambridge Mechatronics Limited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ion apparatus
US9341860B2 (en) * 2012-02-21 2016-05-17 Tdk Taiwan Corp. Elastic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having the elastic supporting structure
TWI435110B (zh) * 2012-04-03 2014-04-21 Tdk Taiwan Corp 光學影像防震裝置之懸吊結構
JP6289451B2 (ja) * 2012-05-25 2018-03-07 ケンブリッジ メカトロニクス リミテッド 形状記憶合金作動装置
GB201221306D0 (en) * 2012-11-27 2013-01-09 Cambridge Mechatronics Ltd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camera lens element
TWI464479B (zh) * 2013-02-08 2014-12-11 Wah Hong Ind Corp 鏡頭致動裝置
US20140327965A1 (en) * 2013-05-06 2014-11-06 Tdk Taiwan Corp. Tri-Axis Close Loop Feedback Controlling Module for Electromagnetic Lens Driving Device
EP2860556A1 (en) * 2013-10-08 2015-04-15 Optotune AG Tunable Lens Device
JP6255290B2 (ja) * 2014-03-27 2017-12-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における共振防止方法、およ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861355B2 (ja) * 2014-03-28 2021-04-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EP3264161A1 (en) * 2014-04-24 2018-01-03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TWI516855B (zh) * 2014-05-15 2016-01-1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三軸閉迴路防手震結構
JP6423658B2 (ja) * 2014-09-05 2018-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TWI537628B (zh) * 2014-11-12 2016-06-1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化鏡頭模組
US9772506B2 (en) * 2014-11-12 2017-09-26 Tdk Taiwan Corp. Configuration of flexible connections used in a lens driving module
US9602727B2 (en) * 2015-03-06 2017-03-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TWI533073B (zh) * 2015-04-27 2016-05-1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線路溝槽結構的鏡頭驅動裝置
TWI588592B (zh) * 2015-06-16 2017-06-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簧片式旋轉模組
TWI572938B (zh) * 2015-08-07 2017-03-0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裝置
TWI560484B (en) * 2015-09-10 2016-12-01 Tdk Taiwan Corp Insert molded lens driving apparatus
US9961263B2 (en) * 2015-09-25 2018-05-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camera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for correcting image blur
TWI579630B (zh) * 2015-11-20 2017-04-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
TWI579636B (zh) * 2015-11-23 2017-04-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電磁驅動模組及應用該電磁驅動模組之相機裝置
TWI585484B (zh) * 2015-12-01 2017-06-0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裝置
CN106856553B (zh) * 2015-12-09 2019-12-1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防震机构
CN106855652B (zh) * 2015-12-09 2019-08-0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模块
CN106873120B (zh) * 2015-12-11 2019-08-13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模块及应用该电磁驱动模块的相机装置
TWI663729B (zh) * 2016-01-05 2019-06-21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07040118B (zh) * 2016-02-04 2020-06-05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模块及应用该电磁驱动模块的镜头驱动装置
US10171739B2 (en) * 2016-03-02 2019-01-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e pickup device
CN107238910B (zh) * 2016-03-29 2023-08-15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107277304B (zh) * 2016-04-01 2020-11-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13267B (zh) * 2016-04-01 2022-12-2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机构
TWI618949B (zh) * 2016-04-01 2018-03-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機構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77305B (zh) * 2016-04-01 2020-10-0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US10447931B2 (en) * 2016-04-01 2019-10-15 Tdk Taiwan Corp. Camera module having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assembly
US10747088B2 (en) * 2016-04-08 2020-08-18 Tdk Taiwan Corp. Camera module
US10269859B2 (en) * 2016-04-08 2019-04-23 Tdk Taiwan Corp. Camera module
CN107340668B (zh) * 2016-04-28 2019-11-1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双镜头照相系统
CN116661090A (zh) * 2016-05-10 2023-08-2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系统
TWI636313B (zh) * 2016-05-10 2018-09-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系統
US10303042B2 (en) * 2016-07-12 2019-05-28 Tdk Taiwan Corp. Lens driving module
CN115561947A (zh) * 2016-07-18 2023-01-03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机构以及具有镜头驱动机构的电子装置
CN111522183B (zh) * 2016-07-29 2021-12-3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US10520697B2 (en) * 2016-09-30 2019-12-31 Tdk Taiwan Corp. Camera module
US10684447B2 (en) * 2016-10-07 2020-06-16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driving mechanism
US10712580B2 (en) * 2016-10-27 2020-07-14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and camera module
US10901171B2 (en) * 2016-11-14 2021-01-26 Tdk Taiwan Corp. Lens driving mechanism
US10761291B2 (en) * 2016-11-14 2020-09-01 Tdk Taiwan Corp. Lens driving mechanism
US10495897B2 (en) * 2016-11-14 2019-12-03 Tdk Taiwan Corp. Lens driving mechanism having leaf spring
US10754124B2 (en) * 2016-11-17 2020-08-25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US11320629B2 (en) * 2016-11-17 2022-05-03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TWI615651B (zh) * 2016-12-07 2018-02-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對焦及光學防手震機構之整合結構
TWI594059B (zh) * 2016-12-08 2017-08-0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
JP2020515881A (ja) * 2016-12-16 2020-05-28 ハッチンソン テクノロジ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光学画像安定化サスペンションにおけるセンサシフト構造
US10641984B2 (en) * 2016-12-23 2020-05-05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TWI624706B (zh) * 2017-01-12 2018-05-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
TWI632410B (zh) * 2017-01-25 2018-08-1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US10890734B1 (en) * 2017-03-29 2021-01-12 Apple Inc. Camera actuator for lens and sensor shifting
US10690880B2 (en) * 2017-03-29 2020-06-23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US10823933B2 (en) * 2017-03-29 2020-11-03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US10638031B1 (en) * 2017-03-29 2020-04-28 Apple Inc. Additive coil structure for voice coil motor actuator
TWI650582B (zh) * 2017-03-30 2019-02-1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
US10866394B2 (en) * 2017-04-18 2020-12-15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system
US10656431B2 (en) * 2017-05-05 2020-05-19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device
US10866385B2 (en) * 2017-05-12 2020-12-15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system
US11106000B2 (en) * 2017-05-17 2021-08-31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US10969561B2 (en) * 2017-05-17 2021-04-06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US10764475B2 (en) * 2017-05-17 2020-09-01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US10809487B2 (en) * 2017-06-13 2020-10-20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system
US10750065B2 (en) * 2017-07-13 2020-08-18 Tdk Taiwan Corp. Miniaturized optical system with stabilization
CN108663767B (zh) * 2017-07-28 2021-09-1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机构及其镜头模块
US10634929B2 (en) * 2017-10-19 2020-04-28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driving mechanism
JP2019106656A (ja) * 2017-12-14 2019-06-27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0087055B (zh) 2018-01-25 2022-03-2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三维物体信息获取系统和三维物体信息获取方法
US11262528B2 (en) * 2018-05-11 2022-03-01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209858825U (zh) * 2018-05-11 2019-12-2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9446872U (zh) * 2018-05-30 2019-09-2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US11294140B2 (en) * 2018-06-22 2022-04-05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odule
CN209928110U (zh) * 2018-07-13 2020-01-1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及光学组件驱动系统
US11314038B2 (en) * 2018-07-25 2022-04-26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odule
CN209803439U (zh) * 2018-07-25 2019-12-1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
US10904440B2 (en) * 2018-07-25 2021-01-26 Tdk Taiwan Corp. Image sensor driving mechanism
US11287605B2 (en) * 2018-07-25 2022-03-29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US11579397B2 (en) * 2018-12-27 2023-02-14 Tdk Taiwan Corp. Periscope optical module
EP4130836A3 (en) * 2018-12-27 2023-05-24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system
US11422332B2 (en) * 2019-02-01 2022-08-23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US11693208B2 (en) * 2019-02-01 2023-07-04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sensing system
US11422334B2 (en) * 2019-02-25 2022-08-23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US11300803B2 (en) * 2019-03-06 2022-04-12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US11650430B2 (en) * 2019-04-19 2023-05-16 Tdk Taiwan Corp. Method of adjusting optical system
US11581351B2 (en) * 2019-07-25 2023-02-14 Apple Inc. Hybrid sensor shift platform
CN211826653U (zh) * 2019-07-26 2020-10-3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及光学系统
CN211979290U (zh) * 2019-08-23 2020-11-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US11422357B2 (en) * 2019-08-23 2022-08-23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0804A (zh) * 2010-02-26 2012-11-07 剑桥机电有限公司 Sma致动装置
CN107041156A (zh) * 2014-01-08 2017-08-11 威动光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的透镜组件和致动器及其方法
CN107664895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107976857A (zh) * 2016-10-20 2018-05-0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
CN109725473A (zh) * 2017-10-30 2019-05-0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驱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6653U (zh) 2020-10-30
CN213365139U (zh) 2021-06-04
US20210026224A1 (en) 2021-01-28
US11662650B2 (en) 2023-05-30
US20230152669A1 (en) 2023-05-18
US11693296B2 (en) 2023-07-04
US11187965B2 (en) 2021-11-30
US11287725B2 (en) 2022-03-29
US20210029274A1 (en) 2021-01-28
US11573480B2 (en) 2023-02-07
CN212160190U (zh) 2020-12-15
CN212379629U (zh) 2021-01-19
US20210029273A1 (en) 2021-01-28
US20210026097A1 (en) 2021-01-28
CN112305705A (zh) 2021-02-02
US20210026096A1 (en) 2021-01-28
US11860513B2 (en) 2024-01-02
CN212623287U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05705B (zh) 驱动机构
US10768438B2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device
CN21237963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与光学元件驱动系统
US11256063B2 (en) Optical component driving mechanism
CN117031682A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US11696032B2 (en) Camera device with OIS function by moving an image sensor and optical instrument
CN21169833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08873228B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211718601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WO2020248444A1 (zh)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其光学防抖方法
CN21995799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182667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KR20230061307A (ko) 카메라 장치 및 광학기기
CN215340557U (zh) 光学系统
CN215264192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US20200272025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445692B (zh) 驱动机构
CN109143722B (zh) 摄像装置
CN211741678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7741995A (zh) 光学系统
CN107888806B (zh) 摄像装置
CN211878283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3213591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706060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JP2008170864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