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9051B -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9051B
CN112299051B CN202011336521.6A CN202011336521A CN112299051B CN 112299051 B CN112299051 B CN 112299051B CN 202011336521 A CN202011336521 A CN 202011336521A CN 112299051 B CN112299051 B CN 112299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ified lignin
storage box
box
conveyor belt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65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9051A (zh
Inventor
谢清云
周凌强
刘家荣
黄观友
林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ming Yuanfu Bioma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ming Yuanfu Biom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ming Yuanfu Bioma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ming Yuanfu Biom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65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9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9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9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9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9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7/00Loading or unloading vehicles
    • B65G67/02Loading or unloading land vehicles
    • B65G67/04Loading land vehicles
    • B65G67/08Loading land vehicles using endless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4Bul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操作:步骤S1、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缓冲机构穿过第一条形开口向上移动至第一条形开口上端;步骤S2、第二传送带将盒装的改性木质素输送至存储箱内;步骤S3、第一个盒装的改性木质素掉落在缓冲机构上;步骤S4、缓冲机构向左移动直至脱离第一条形开口;步骤S5、装箱后,第一传送带带动存储箱向前运输;步骤S6、工作人员将运输车开到转运台的右侧,通过推送机构将运输车车厢内的运输底板向左推送至转运台上;步骤S7、转运机构通过提手将存储箱夹紧提起,然后将存储箱放置在运输底板上;步骤S8、通过推送机构将运输底板向右推送回运输车的车厢内;本发明能够实现盒装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质素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木质素是在造纸制浆黑液中加酸析出得到的,由于木质素分子上有大量的酚羟基和醇羟基,以氢键为主的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强烈,一般情况下从黑液中析出的木质素干燥后颗粒比较粗大,按照现有干法共混技术,这些木质素对弹性体也基本没有补强效果。为此,人们采用湿法共混、乳液共沉等技术手段,将木质素混入弹性体,依靠弹性体分子链的隔离作用削弱干燥过程中木质素分子间的团聚,使木质素得以在弹性体中以纳米尺度分散,从而取得了较好的补强等应用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木质素都是制作后都是直接进行装盒,装盒后再进行装箱,最后工作人员将箱体进行装车运输至下一个地方,但是现在从盒装木质素装箱到箱体装车都是通过人工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盒装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的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方法需提供一自动化装车实现装置,所述自动化装车实现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存放盒装改性木质素且上表面敞开的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前后壁上表面均设置有提手,所述存储箱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条形开口,所述第一传送带左侧后端设置有用于经所述第一条形开口伸进所述存储箱内对盒装改性木质素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左侧设置有支撑架,且所述缓冲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侧,所述支撑架上支撑设置有用于将盒装改性木质素输送至存储箱内的第二传送带,且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设置有便于将盒装改性木质素放置入所述存储箱内的限位机构,且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存储箱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传送带右侧前端设置有转运台,所述转运台右侧设置有用于运输盒装改性木质素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内底面设置有用于推送至转运台上接收所述存储箱的运输底板,所述运输车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运输底板左右移动的推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前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存储箱输送至所述转运台的所述运输底板上的转运机构,且所述转运台和所述运输车均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内侧,所述第一传送带、转运台和运输车从左至右依次设置;
所述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步骤S1、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缓冲机构穿过第一条形开口延伸至存储箱内,缓冲机构向上移动至第一条形开口上端;
步骤S2、第二传送带将盒装的改性木质素输送至存储箱内,通过限位机构的作用,使得盒装的改性木质素能够进入存储箱内;
步骤S3、第一个盒装的改性木质素掉落在缓冲机构上,缓冲机构向下运动,第二传送带再次将盒装的改性木质素传输至存储箱内,放置在第一个盒装改性木质素上,直至存储箱装满,缓冲机构向下运动至第一条形开口最下端;
步骤S4、缓冲机构向左移动直至脱离第一条形开口,从而实现盒装改性木质素的装箱;
步骤S5、装箱后,第一传送带带动存储箱向前运输,运输至转运机构的位置停止;
步骤S6、工作人员将运输车开到转运台的右侧,通过推送机构将运输车车厢内的运输底板向左推送至转运台上;
步骤S7、转运机构通过提手将存储箱夹紧提起,然后将存储箱放置在运输底板上,直至运输底板上铺满存储箱;
步骤S8、通过推送机构将运输底板向右推送回运输车的车厢内,从而完成改性木质素的自动化装车。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前后设置的两梯形导轨,所述梯形导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侧,所述梯形导轨上架设有L形中空底座,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横板下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梯形导轨相配合的梯形槽,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横板内底面中部设置有双输出电机,所述双输出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横板内上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导向轮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导向轮上端嵌入两个第一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导向轮穿过所述L形中空底座横板的下表面架设在所述梯形导轨上;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竖板内底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竖板内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嵌设有轴承,所述第一螺杆末端与所述轴承内轴承连接,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竖板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开口相配合的第二条形开口,所述第一螺杆上螺旋套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右侧面连接有与所述第二条形开口相配合的缓冲板,且所述缓冲板与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竖板垂直设置,所述缓冲板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二条形开口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导向板,且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所述导向板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板前后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围挡板,所述第一围挡板右端面连接有围挡杆,且所述围挡杆设置于所述存储箱正上方,所述围挡杆右端面设置有第二围挡板,且所述第二围挡板与所述围挡杆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导轨,两个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左右两方,所述导轨上架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两竖杆下端面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导轨内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移动板下表面后端设置有用于保护后端第二导向轮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右侧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第二电机;所述龙门架的横板正面中部开设有第三条形开口,所述第三条形开口的下侧横板上套设有移动盒,所述移动盒下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气缸,所述电动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提手提起的夹持机械手,所述龙门架左侧面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盒左右移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盒左右移动的第二螺杆,且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移动盒设置于所述第三条形开口内,所述第三条形开口内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移动盒,所述移动盒的开口内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导向轮,所述移动盒的开口内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第四导向轮,且所述第三导向轮和所述第四导向轮均架设在所述第三条形开口的下侧横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台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一条形凹槽,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五导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设置于所述运输车前表壁内下端,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所述运输车内底板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套设有与所述蜗杆相啮合的蜗轮,所述转轴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用于带动所述运输底板左右移动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穿过所述运输车内底板上表面延伸至所述运输车内底板上,所述运输底板下表面右端与所述输送带右端连接固定,所述运输车内底板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二条形凹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内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六导向轮,所述输送带设置于两两第二条形凹槽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下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转运台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通过该实现方法能够实现盒装改性木质素从装箱运输到装车自动化的一系列过程,通过该实现方法能够更好的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的减少了人力物力;通过缓冲机构的作用在将盒装改性木质素放入存储箱内时,能够有效的进行缓冲作用,避免盒装的改性木质素损坏;通过限位机构的作用,能够保证盒装的改性木质素更好的进入存储箱内,不会掉落在外面;本发明能够使现有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盒装改性木质素进行运输和装车,不仅能够实现盒装改性木质素的自动化运输,减少人工,可大规模性的对盒装改性木质素进行运输和装车,减少了人工的操作步骤,大大的降低了运输成本,且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所述自动化装车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所述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所述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D-D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所述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所述自动化装车实现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所述实现方法需提供一自动化装车实现装置,所述自动化装车实现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1上设置有用于存放改性木质素且上表面敞开的存储箱11,所述存储箱11的前后壁上表面均设置有提手12,所述存储箱11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条形开口13,所述第一传送带1左侧后端设置有用于经所述第一条形开口13伸进所述存储箱11内对改性木质素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2,所述第一传送带1左侧设置有支撑架14,且所述缓冲机构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4内侧,所述支撑架14上支撑设置有用于将改性木质素输送至存储箱11内的第二传送带15,且所述第二传送带15末端设置有便于将改性木质素放置入所述存储箱11内的限位机构3,且所述限位机构3设置于所述存储箱1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传送带1右侧前端设置有转运台16,所述转运台16右侧设置有用于运输改性木质素的运输车17,所述运输车17内底面设置有用于推送至转运台16上接收所述存储箱11的运输底板18,所述运输车17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运输底板18左右移动的推送机构4,所述第一传送带1前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存储箱11输送至所述转运台16的所述运输底板18上的转运机构5,且所述转运台16和所述运输车17均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5内侧,所述第一传送带1、转运台16和运输车17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使得通过缓冲机构2的作用能够在第二传送带15将盒装改性木质素传输至存储箱11内时对盒装改性木质素进行缓冲作用,避免盒装改性木质素的损坏,再通过限位机构3的作用,能够在第二传送带15将盒装改性木质素传输至存储箱11内时,能够进行限位,不会使盒装改性木质素掉落到外面,当存储箱11内装满盒装改性木质素后,通过第一传送带1进行转送,传送至转运机构5下方时停止,通过推送机构4将运输底板18从运输车17内推送至转送台16上,再通过转运机构5将存储箱11转运至运输底板18上,最后通过推送机构4将运输底板18收回至运输车17的车厢内,从而实现盒装改性木质素的自动化装车操作;
所述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步骤S1、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缓冲机构2穿过第一条形开口13延伸至存储箱11内,缓冲机构2向上移动至第一条形开口13上端;开启双输出电机23,双输出电机23带动第一导向轮24在梯形导轨21上进行向右移动,移动至缓冲板61穿过第一条形开口13插入存储箱11内,开启第一电机26,第一电机26带动第一螺杆27转动,第一螺杆27转动能够带动缓冲板61进行上下运动,移动至第一条形开口13最上端;
步骤S2、第二传送带15将盒装的改性木质素输送至存储箱11内,通过限位机构3的作用,使得盒装的改性木质素能够进入存储箱11内;使得通过导向板31的作用,能够使盒装改性木质素更好的进入存储箱11内,在通过第一围挡板32、围挡杆33和第二围挡板34的作用,能够避免盒装改性木质素掉落至地面;
步骤S3、第一个盒装的改性木质素掉落在缓冲机构2上,缓冲机构2向下运动,第二传送带15再次将盒装的改性木质素传输至存储箱11内,放置在第一个盒装改性木质素上,直至存储箱11装满,缓冲机构2向下运动至第一条形开口13最下端;第一个盒装的改性木质素掉落在缓冲板61上,再通过开启第一电机26,第一电机26带动第一螺杆27转动,第一螺杆27转动能够带动缓冲板61向下运动,再次将盒装的改性木质素传输至存储箱11内,放置在第一个盒装改性木质素上,直至存储箱11装满,缓存板61向下运动至第一条形开口13最下端;
步骤S4、缓冲机构2向左移动直至脱离第一条形开口13,从而实现盒装改性木质素的装箱;开启双输出电机23,双输出电机23带动缓冲板61向左移动,直至缓冲板61脱离第一条形开口13,从而实现盒装改性木质素的装箱;
步骤S5、装箱后,第一传送带1带动存储箱11向前运输,运输至转运机构5的位置停止;
步骤S6、工作人员将运输车17开到转运台16的右侧,通过推送机构4将运输车17车厢内的运输底板18向左推送至转运台16上;开启第四电机41,第四电机41能够带动蜗杆42转动,蜗杆42转动能够带动蜗轮44转动,蜗轮44转动能够带动转轴43进行转动,转轴43转动能够驱动输送带45进行运动,从而能够带动运输底板18进行左右运动,通过第六导向轮46的作用,输送带45能够带动运输底板18向左移动,直至移动至转运台16上;
步骤S7、转运机构5通过提手12将存储箱11夹紧提起,然后将存储箱11放置在运输底板18上,直至运输底板18上铺满存储箱11;通过开启第二电机56,能够带动第二导向轮54在导轨51内前后移动,直至夹持机械手7移动至存储箱11提手的正上方,开启电动伸缩气缸59,带动夹持机械手7向下移动将提手12抓起,从而能够将存储箱11进行夹紧抓起;
步骤S8、通过推送机构4将运输底板18向右推送回运输车17的车厢内,从而完成改性木质素的自动化装车。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6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机构2包括前后设置的两梯形导轨21,所述梯形导轨2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4内侧,所述梯形导轨21上架设有L形中空底座22,所述L形中空底座22的横板下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梯形导轨21相配合的梯形槽(未图示),所述L形中空底座22的横板内底面中部设置有双输出电机23,所述双输出电机23的输出轴末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轮24,所述L形中空底座22的横板内上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导向轮24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块25,所述第一导向轮24上端嵌入两个第一限位块25之间,所述第一导向轮24穿过所述L形中空底座22横板的下表面架设在所述梯形导轨21上;所述L形中空底座22的竖板内底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电机26,所述第一电机26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杆27,所述L形中空底座22的竖板内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嵌设有轴承28(外轴承固定,内轴承转动),所述第一螺杆27末端与所述轴承28内轴承连接,所述L形中空底座22的竖板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开口13相配合的第二条形开口29,所述第一螺杆27上螺旋套设有移动块6,所述移动块6右侧面连接有与所述第二条形开口29相配合的缓冲板61,且所述缓冲板61与所述L形中空底座22的竖板垂直设置,所述缓冲板61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开口29延伸至所述第二条形开口29外侧。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开启双输出电机23,双输出电机23能够带动第一导向轮24在梯形导轨21上进行左右运动,通过梯形槽和梯形导轨21的配合作用,避免L形中空底座22在进行左右移动时脱离梯形导轨21,通过第一导向轮24能够带动L形中空底座22进行左右移动作用,从而能够实现将缓冲板61穿过第一条形开口13延伸至存储箱11内的作用,还可以实现缓冲板61退出第一条形开口13的效果,再通过开启第一电机26,通过第一螺杆27的转动能够带动移动块6上下移动,移动块6上下移动能够带动缓冲板61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得缓冲板61在存储箱11内时能够更好的对盒装改性木质素进行接收,起到缓冲的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导向板31,且所述导向板31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15末端,所述导向板31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板31前后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围挡板32,所述第一围挡板32右端面连接有围挡杆33,且所述围挡杆33设置于所述存储箱11正上方,所述围挡杆33右端面设置有第二围挡板34,且所述第二围挡板34与所述围挡杆33垂直设置。使得通过导向板31的作用,能够使盒装改性木质素更好的进入存储箱11内,在通过第一围挡板32、围挡杆33和第二围挡板34的作用,能够避免盒装改性木质素掉落至地面。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运机构5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导轨51,两个导轨5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左右两方,所述导轨51上架设有龙门架52,所述龙门架52的两竖杆下端面连接有移动板53,所述移动板53下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导轨51内的第二导向轮54,所述移动板53下表面后端设置有用于保护后端第二导向轮54的保护壳55,所述保护壳55右侧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向轮54的第二电机56;所述龙门架52的横板正面中部开设有第三条形开口57,所述第三条形开口57的下侧横板上套设有移动盒58,所述移动盒58下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气缸59,所述电动伸缩气缸59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提手12提起的夹持机械手7,所述龙门架52左侧面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盒58左右移动的第三电机71,所述第三电机71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盒58左右移动的第二螺杆72,且所述第二螺杆72穿过所述移动盒58设置于所述第三条形开口57内,所述第三条形开口57内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73,且所述导向杆73穿过所述移动盒58,所述移动盒58的开口内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导向轮74,所述移动盒58的开口内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第四导向轮75,且所述第三导向轮74和所述第四导向轮75均架设在所述第三条形开口57的下侧横板上。使得通过开启第二电机56,第二电机56能够带动第二导向轮54在导轨51内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带动龙门架52进行前后移动,通过开启第三电机71,第三电机71能够带动第二螺杆72转动,第二螺杆72转动由于导向杆73的作用,能够带动移动盒58进行左右移动,移动盒58上的夹持机械手7能够通过电动伸缩气缸59的上下作用带动夹持机械手7上下运动,从而将存储箱11上的提手12进行夹紧,将存储箱11提起,从而能够带动存储箱11左右移动进行运输。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运台16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一条形凹槽8,所述第一条形凹槽8内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五导向轮81。使得通过第五导向轮81的作用,能够使运输底板18更好的架设在转运台16上。
请继续参阅图9至图1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机构4包括第四电机41,所述第四电机41设置于所述运输车17前表壁内下端,所述第四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42,所述运输车17内底板内设置有转轴43,所述转轴43前端套设有与所述蜗杆42相啮合的蜗轮44,所述转轴43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用于带动所述运输底板18左右移动的输送带45,所述输送带45穿过所述运输车17内底板上表面延伸至所述运输车17内底板上,所述运输底板18下表面右端与所述输送带45右端连接固定,所述运输车17内底板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二条形凹槽(未图示),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内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六导向轮46,所述输送带45设置于两两第二条形凹槽之间。使得通过开启第四电机41,第四电机41能够带动蜗杆42转动,蜗杆42转动能够带动蜗轮44转动,蜗轮44转动能够带动转轴43进行转动,转轴43转动能够驱动输送带45进行运动,从而能够带动运输底板18进行左右运动,通过第六导向轮46的作用,能够使运输底板18更好的进行左右运动。
请继续参阅图10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17的左侧面为推拉门,使得运输车17的左侧面能够就进行开启或闭合。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1下表面设置有支架9,所述转运台16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柱10。使得通过支架9的作用能够对第一传送带1进行支撑作用,通过支撑柱10的作用能够对转运台16进行支撑作用。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运输车、电机、双输出电机、夹持机械手、电动伸缩气缸、传送带和输送带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能够清楚了解,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7)

1.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方法需提供一自动化装车实现装置,所述自动化装车实现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存放盒装改性木质素且上表面敞开的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前后壁上表面均设置有提手,所述存储箱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条形开口,所述第一传送带左侧后端设置有用于经所述第一条形开口伸进所述存储箱内对盒装改性木质素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左侧设置有支撑架,且所述缓冲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侧,所述支撑架上支撑设置有用于将盒装改性木质素输送至存储箱内的第二传送带,且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设置有便于将盒装改性木质素放置入所述存储箱内的限位机构,且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存储箱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传送带右侧前端设置有转运台,所述转运台右侧设置有用于运输盒装改性木质素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内底面设置有用于推送至转运台上接收所述存储箱的运输底板,所述运输车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运输底板左右移动的推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前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存储箱输送至所述转运台的所述运输底板上的转运机构,且所述转运台和所述运输车均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内侧,所述第一传送带、转运台和运输车从左至右依次设置;
所述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步骤S1、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缓冲机构穿过第一条形开口延伸至存储箱内,缓冲机构向上移动至第一条形开口上端;
步骤S2、第二传送带将盒装的改性木质素输送至存储箱内,通过限位机构的作用,使得盒装的改性木质素能够进入存储箱内;
步骤S3、第一个盒装的改性木质素掉落在缓冲机构上,缓冲机构向下运动,第二传送带再次将盒装的改性木质素传输至存储箱内,放置在第一个盒装改性木质素上,直至存储箱装满,缓冲机构向下运动至第一条形开口最下端;
步骤S4、缓冲机构向左移动直至脱离第一条形开口,从而实现盒装改性木质素的装箱;
步骤S5、装箱后,第一传送带带动存储箱向前运输,运输至转运机构的位置停止;
步骤S6、工作人员将运输车开到转运台的右侧,通过推送机构将运输车车厢内的运输底板向左推送至转运台上;
步骤S7、转运机构通过提手将存储箱夹紧提起,然后将存储箱放置在运输底板上,直至运输底板上铺满存储箱;
步骤S8、通过推送机构将运输底板向右推送回运输车的车厢内,从而完成改性木质素的自动化装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前后设置的两梯形导轨,所述梯形导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侧,所述梯形导轨上架设有L形中空底座,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横板下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梯形导轨相配合的梯形槽,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横板内底面中部设置有双输出电机,所述双输出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横板内上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导向轮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导向轮上端嵌入两个第一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导向轮穿过所述L形中空底座横板的下表面架设在所述梯形导轨上;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竖板内底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竖板内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嵌设有轴承,所述第一螺杆末端与所述轴承内轴承连接,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竖板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开口相配合的第二条形开口,所述第一螺杆上螺旋套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右侧面连接有与所述第二条形开口相配合的缓冲板,且所述缓冲板与所述L形中空底座的竖板垂直设置,所述缓冲板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二条形开口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导向板,且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所述导向板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板前后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围挡板,所述第一围挡板右端面连接有围挡杆,且所述围挡杆设置于所述存储箱正上方,所述围挡杆右端面设置有第二围挡板,且所述第二围挡板与所述围挡杆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导轨,两个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左右两方,所述导轨上架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两竖杆下端面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导轨内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移动板下表面后端设置有用于保护后端第二导向轮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右侧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第二电机;所述龙门架的横板正面中部开设有第三条形开口,所述第三条形开口的下侧横板上套设有移动盒,所述移动盒下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气缸,所述电动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提手提起的夹持机械手,所述龙门架左侧面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盒左右移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盒左右移动的第二螺杆,且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移动盒设置于所述第三条形开口内,所述第三条形开口内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移动盒,所述移动盒的开口内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导向轮,所述移动盒的开口内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第四导向轮,且所述第三导向轮和所述第四导向轮均架设在所述第三条形开口的下侧横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台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一条形凹槽,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五导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设置于所述运输车前表壁内下端,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所述运输车内底板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套设有与所述蜗杆相啮合的蜗轮,所述转轴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用于带动所述运输底板左右移动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穿过所述运输车内底板上表面延伸至所述运输车内底板上,所述运输底板下表面右端与所述输送带右端连接固定,所述运输车内底板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二条形凹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内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六导向轮,所述输送带设置于两两第二条形凹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下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转运台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柱。
CN202011336521.6A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 Active CN112299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6521.6A CN112299051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6521.6A CN112299051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9051A CN112299051A (zh) 2021-02-02
CN112299051B true CN112299051B (zh) 2024-05-10

Family

ID=74335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6521.6A Active CN112299051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905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25126D0 (en) * 1995-12-08 1996-02-07 Cocksedge Eng Ltd Bulk material loader
US5716184A (en) * 1995-08-01 1998-02-10 Fluid Lifting Systems, Inc. Loader for stacking packages in shipping containers
DE102010015299A1 (de) * 2010-04-15 2011-10-20 BIBA - Bremer Institut für Produktion und Logistik GmbH System zum Handhaben von Stückgütern für das, vorzugsweise automatische, Be- und Entladen eines Laderaumes
KR101417651B1 (ko) * 2013-06-21 2014-08-07 서주광 상차 위치 변경이 가능한 컨베이어 상차 장치
CN106240947A (zh) * 2016-08-12 2016-12-21 湖北周黑鸭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封口检测功能的自动化包装线
CN206013124U (zh) * 2016-08-04 2017-03-15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取包装盒的装置
CN106966193A (zh) * 2017-05-22 2017-07-21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充针装车装置
CN107618894A (zh) * 2017-09-27 2018-01-23 四川福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化自动装车系统及其应用
CN207671341U (zh) * 2017-12-14 2018-07-31 雅化集团三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上料型机器人装车系统
CN111620144A (zh) * 2020-07-01 2020-09-04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车间木框架运输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2299050A (zh) * 2020-11-25 2021-02-02 三明市缘福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系统
CN214359129U (zh) * 2020-11-25 2021-10-08 三明市缘福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6184A (en) * 1995-08-01 1998-02-10 Fluid Lifting Systems, Inc. Loader for stacking packages in shipping containers
GB9525126D0 (en) * 1995-12-08 1996-02-07 Cocksedge Eng Ltd Bulk material loader
DE102010015299A1 (de) * 2010-04-15 2011-10-20 BIBA - Bremer Institut für Produktion und Logistik GmbH System zum Handhaben von Stückgütern für das, vorzugsweise automatische, Be- und Entladen eines Laderaumes
KR101417651B1 (ko) * 2013-06-21 2014-08-07 서주광 상차 위치 변경이 가능한 컨베이어 상차 장치
CN206013124U (zh) * 2016-08-04 2017-03-15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取包装盒的装置
CN106240947A (zh) * 2016-08-12 2016-12-21 湖北周黑鸭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封口检测功能的自动化包装线
CN106966193A (zh) * 2017-05-22 2017-07-21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充针装车装置
CN107618894A (zh) * 2017-09-27 2018-01-23 四川福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化自动装车系统及其应用
CN207671341U (zh) * 2017-12-14 2018-07-31 雅化集团三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上料型机器人装车系统
CN111620144A (zh) * 2020-07-01 2020-09-04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车间木框架运输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2299050A (zh) * 2020-11-25 2021-02-02 三明市缘福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系统
CN214359129U (zh) * 2020-11-25 2021-10-08 三明市缘福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9051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9138A (zh) 整垛箱体同步自动装车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5817957B (zh) 全自动原料投入系统
CN108688875B (zh) 电梯导轨打包生产线
CN110789953B (zh) 铁路货物运输装卸自动设备
CN210392997U (zh) 一种推送式装车机
CN112299051B (zh)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实现方法
CN112928874B (zh) 全自动电机定子装配生产线上的预先抽芯机构
CN214359129U (zh)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系统
CN112027550B (zh) 一种用于物料搬运用的省力型搬运装置
CN107297541B (zh) 一种智能化生产线短锭自动锯切及包装方法
CN112299050A (zh) 一种改性木质素自动化装车系统
CN203766847U (zh) 一种用于堆放绸匹的推车
CN200974716Y (zh) 一种瓶型单件物件自动堆叠机
CN110790016A (zh) 一种码垛机
CN215478387U (zh) 一种在线码垛机
CN112478825B (zh) 一种方向可调的砖块输送架
CN214359130U (zh) 一种改性木质素装车装置
CN220283333U (zh) 一种物料升降平台
CN103950460A (zh) 一种用于堆放绸匹的推车
CN220115737U (zh) 一种上方导轨吊装式装车码垛设备
CN220765896U (zh) 一种带托盘的成垛物料整车装卸装置
CN112456053B (zh) 一种多功能车间输送设备
CN214934244U (zh) 自动装砖机
CN210000652U (zh) 一种钢卷包装进料装置
CN219525082U (zh) 一种立体仓库安装用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